金锁记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6月
ISBN:9788781074519
作者:张爱玲
页数:172页

内容概要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张爱玲主要作品
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作者简介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金锁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3条)

  •     七巧的病态大多来她自己。在她眼里,她身边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都针对她,欺负她,贪她钱财,玩弄她感情。她的疯癫也严重的影响了她儿女的生活。长白看的比长安开,长安是可怜的。当一个人的理性完全被感性打败以后,她的生活是比较可悲的。如今这个社会不无那种人,只是程度没那么深。他们认为这个社会钱他们,所有人都欠他们。所以,他们随性而为。钱财是身外物,最多身无分文。但只要活着,那生存下去的方法总能找到。人自己最难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情和欲(心魔)。开开心心,是最简单的幸福。多换位思考,打破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固执想法。这样,也就能快乐了!
  •     《金锁记》真实而细致地描写了曹七巧的悲剧的一生和她心理变态的过程,“那沉重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可以说是对七巧心理扭曲后的真实、生动的描写。首先,七巧出身于麻油店,因哥哥想攀附姜家,又有几分姿色,就被强行嫁到姜家,服饰骨癆的二少爷。“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丫鬟是这样说七巧的,贬低了她的身份,侮辱了她的尊严。七巧的形象是“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她也知道在姜家,没有谁看得起她,“因而和新来的人分外亲热些”,可是兰仙也不大答理她。“一眼看见了季泽,身不由主地就走了过去”,恨不得把兰仙挤走,好让自己与季泽有私人空间。而在这个时候七巧说的“我就不懂,我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则真实地反映了她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她希望能在季泽身上填补空虚,却被季泽“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回绝。整个时期,从她进入姜家,她抽鸦片,来缓解苦闷,尚是一个健康人格的人,只是对命运有所抱怨。然后,她的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她心理的转折点,“夫死父亡”来了。曹大年夫妇来上海看望七巧,七巧尽道牢骚,“姑娘受的委屈也不止一件”。她戴了丈夫的孝,“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但无奈,此时“无声无臭按照原定计划分了家,孤儿寡妇还是被欺负了”。此时的七巧,亦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季泽都与她谈到银钱交易,已让七巧对“钱”更戒备。她想到季泽是为了钱财恳求她的原谅、才接近她,为了钱,她毅然断了自己与季泽的情。“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年复一年,七巧与现实失去接触,失魂落魄,脾气暴躁,对侄子春熹与长安玩闹,斥责他“好霸占我们的家产••••••我把那两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老混蛋!齐了心想我的钱,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七巧还“教育”长安“男人••••••碰都碰不得!谁不想你的钱?”至此,七巧的心理歪曲、变态,向疯子阶段过渡。再次,是她完全成了一个疯子,丧失了人的情感,报复曾经伤害她的社会,用“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以最病态的方式,随心所欲地施展“淫威”,断送了儿女的美满姻缘,使他们成为行尸走肉。长安结束学校生活,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行政”,言谈举止越来越像七巧,做媒又总被七巧疑心人家贪她们的钱。难得长安遇到有情人童世舫,风平浪静地订了婚。好景不长,七巧说童世舫又是个贪钱人,说自己苦了半辈子就为了儿女不走自己的路••••••长安以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结束了这段感情。长白在外赌钱,捧女戏子,七巧慌着给他做媒去了兰芝。但七巧嫌兰芝笨,急得兰芝只待寻死;长白娶了个丫头,还吃烟。萎靡的生活就因七巧“那平扁而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开始,却并没有因为她的结束而结束。七巧用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以取得心理平衡,人性扭曲、患有畸形心理、成为尖酸刻薄的泼妇,甚至是一个虐待狂。最后,七巧终归是死了。她知道,儿女、婆家的人、娘家的人恨毒了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自己干了。”可以说是对七巧悲剧一生的总结,而她又一手导演了几起悲剧。封建的东西腐蚀了七巧的灵魂,封建的婚姻、封建的伦理和金钱使她有了“卑鄙”的欲望,当欲望破灭,只剩黄金的枷锁,七巧就成了一出彻底的悲剧。她是悲剧人物,是受害者,是施害者,转嫁受伤的感情。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七巧是时代的牺牲品,告诉我们一个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多艰难,人性的改变连同她的幸福被埋葬在月光找不到的房子,三十年前,三十年后,月光仍在,却物是人非。
  •     初中初知张,零六年重庆初读张,零九末一零初初解张。。。一路下来,似走了一回别人的人生,也似自己的人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细节,情景,心理描写,真的很惊叹,人为的悲剧和放纵。世代的轮回,已超出平常人家的情感。
  •     深深的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黑暗,畸形的社会畸形的人格
  •     张爱玲就像一个冷眼旁观着,看着自己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不时嘲讽一番。仿佛看透了世间的虚伪,落笔便画出一丝悲凉。
  •     张爱玲众多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
  •     一个浑身戾气的女人,自己不好过,也不想让别人好过
  •     对曹七巧没啥同情的,对自己的儿女这样,心理趋于病态,她女儿明明可以有个归宿,可惜毁了,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妈!
  •     张爱玲的小说里最爱这本。记得张在描写时间流失的镜头“一阵风吹来,镜子晃动了,曹七巧上前扶了扶镜子,时间过去了十年”。当时自己看到这里简直惊呆了。"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曹七巧的确变态,她是她自己的悲哀。
  •     在张爱玲的故事中,母亲永远是一副尖酸刻薄变态无情的存在,但同时其实她们也是命运的可怜人。七巧,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所以也看不得儿女婚姻幸福。很好奇张爱玲的母亲是个什么人,希望能从接下来要读的她的自传小说《小团圆》中得到答案。
  •     琐碎
  •     曹七巧骨子里对丈夫的怨怼从来没消失过,再加上说过的不容易,让这种情绪至死都没有放下。
  •     她一人就提升了中国近代小说的平均值
  •     太不喜欢读张爱玲的书了,也许不喜欢的是她笔下的那个女人们裹小脚以及整天小家子气只能家长里短的年代,读来扎心得不行,毒辣得不行。篇幅短,两个小时给今年的阅读量加了一。
  •     因为曾经受过苦和歧视,所以一直心里带着埋怨,说话总是带刺儿,从别人一件事一句话,自己发散出无数恶毒想法,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     久久的握着手,就是较妥帖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     真真是好,感慨怎么能有人把人性之恶写得那么真,文中故事更是对自己的警醒!
  •     細膩,尖銳,針鋒相對,一針見血。我對張愛玲的認識還不算深,但對她文字的冷的感覺卻不是因為先入為主才感受到的。某些方面評價曹七巧還真的是個厲害人物,能把身邊人搞得雞犬不寧,無人有力反抗。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她就像現在那些就是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的人,老想著把別人拉到跟自己同一位置,永無翻身之日。該說是她太強,還是身邊人太軟弱呢?
  •     值得一读再读
  •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啊啊啊,这本书太让人纠结了,让人抓狂又不知道要怪谁。也不是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以概括的。
  •     这是报复社会吧。。。
  •     虽然过了几十年了,人还是那么个人。
  •     每个人都应该被爱情滋润,在爱情中的人们总会少几分戾气,多几分可爱
  •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又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
  •     张爱玲写的女人终归是爱深情重。
  •     被金钱锁住情欲的女人,压抑了一辈子,自己被毁了,也毁了儿女的爱情和婚姻。不喜欢张爱玲的视角,冷冰冰,死气沉沉。
  •     不知道她这么活是为了什么?可怜可卑可恨
  •     震惊于人性的恶以及这恶能产生多大的危害。杀人焉需用刀?挑拨离间扇阴风点鬼火玩得溜,完全可以让他们妻离子散生不如死。用恶毒扭曲的心和尖酸刻薄的嘴糟蹋自己也祸害子女,自己的生活陷入泥沼,拼死也要多拉几个够得到的人一起堕落腐烂。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很对啊
  •     先看了《怨女》再看的《金锁记》,到最后因为相似的情节就没什么耐心了,挺可惜的。
  •     曹七巧是可怜的、阴郁的,她身上的性欲在十年的时间里渐渐消磨成为一把沉重的物欲枷锁,这把枷锁的破坏性不仅毁了那个曾经可爱的曹七巧,毁了她的儿女。曹七巧嫁给了一个不爱的人,终日只盼着分家那天的财产,她的青春就这样在盼着金钱和别人的冷眼嘲讽中消耗。她与不爱的人所生下的一对儿女,毫无母性,虽说她是在怕人们来抢掉她的钱财抢走她整个青春的“战利品”,其实她是在报复,让不该出生的儿女也没有幸福,那是一个病态的世界,真实的,只是张爱玲将它细致地呈现出来。三十年来的月亮是阴冷的,故事是完不了的。
  •     长安跟在童世舫后面走了出来……
  •     看的我太压抑了!觉得七巧真是可怜又可悲!像个疯子一样的折磨着孩子!
  •     七巧啊,七巧
  •     张爱玲的小说其实真的能撞击人们心灵
  •     这故事看的真难受
  •     连续读了两遍才彻底明白。七巧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把自己受过的伤害,一点一点的施加在身边人身上。靠鸦片麻痹自己,把自己一生的不得意带给了儿女,用她刀片式的嗓子无形的杀害了一个又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所谓母亲是整个家庭幸福值的主要决定者,大概就是如此。另外,七巧也是封建社会家庭为了利益和地位包办婚姻习俗下血淋淋的受害者。
  •     被寂寞不甘压抑到疯癫。
  •     七巧的一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人物塑造得很好
  •     张爱玲的文笔阴冷又细腻,把这个社会和这个人物剥的衣不蔽体,读完不胜唏嘘。
  •     看过张爱玲最决绝最悲凉的小说
  •     “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千万粒雨珠闪着光,像一天的星。一天的星到处跟着他们,在水珠银烂的车窗上,汽车驰过了红灯,绿灯,窗子外营营飞着一窠红的星,又是一窠绿的星。”
  •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
  •     心狠手辣曹七巧
  •     细腻的刻画 糖核桃 戴着黄金的枷锁
  •     家庭悲剧,很难理解却有不得不相信。特别是七巧在后面为了毁掉她女儿的姻缘时竟然撒谎说她女儿现在还在抽鸦片,难以置信。
  •     这种小说的读法是每个字都要体会过去
  •     名典课的时候随手翻完了 当真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黑暗现实扼杀了曹七巧 而她又在无形之中断送了他人的人生
  •     高中读的,爱不释手。
  •     好压抑
  •     一口氣讀完 字字灼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