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荟萃(全三册)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208115079
作者:章人英,葛明沧,顾钢
页数:1079页

内容概要

章人英,江苏武进人,1914年生。曾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等职。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名誉顾问。《辞海》社会学词条主要编写人。

书籍目录

序追寻中华文明的脚步邓伟志
为了中华文明的圣火薪传顾钢
绪论
第一章 义理思辨
第一节 萌芽时期哲学
一、《尚书》中有关周公的天命思想
二、《国语》中有关伯阳父和史伯的论述
第二节 前诸子时期哲学
一、《周易》
二、《洪范》
三、范蠡的变化观
四、管仲的水本原说
五、史墨的皆有贰也说
六、晏婴的相反相济说
七、子产
第三节 诸子时期哲学
一、儒家
二、道家
三、宋尹学派
四、杨朱
五、墨家
六、名家
七、法家
八、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第四节 秦汉时期哲学
一、《吕氏春秋》
二、黄老之学
三、陆贾
四、贾谊
五、今文经学
六、古文经学
七、天道自然
八、谶纬象数之学
九、宗教神学思想
十、汉代宗教哲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
一、才性之学
二、魏晋玄学
三、佛教哲学
四、道教哲学
五、神灭论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哲学
一、儒家哲学
二、佛教哲学
三、道家哲学
第七节 宋元明时期哲学
一、宋初理学三先生
二、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李觏
三、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四、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五、元代的理学思想
六、明代时期哲学
第八节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哲学
一、刘宗周
二、朱之瑜
三、陈确
四、傅山
五、黄宗羲
六、方以智
七、顾炎武
八、熊伯龙
九、王夫之
十、唐甄
第九节 清代哲学
一、颜李学派
二、清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
三、中国近代哲学家
第十节 少数民族古代的哲理思想
一、彝族古代哲学著作
二、藏族佛教哲学
三、《论傣族诗歌》中关于天地、人类起源的论述
四、蒙古族学者萨囊·彻辰的宇宙生成说
五、中国伊斯兰教哲学著作《天方性理》
第二章 治国经世
第一节 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制和国家雏形的产生
一、氏族社会
二、国家雏形的形成
三、传说时期(夏以前的历史时期)“选贤与能”的
禅让制度
第二节 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一、夏时期“天下为家”的王权世袭制度
二、王权的形成
三、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
四、夏代的辅政官员
五、神权政治
第三节 殷商时期
一、“殷人尊神”
二、“尊祖敬宗”与王权专制思想
三、国家机器的逐步健全
四、商代完备的刑制
五、一些政治思想的萌发
第四节 西周王朝时期
一、实行分封制
二、系统的宗法制度
三、完整的礼乐制度
四、等级森严的爵禄服命制度
五、“内服”官与“外服”官体制的建立
六、周公旦的政治思想
七、祭公谋父关于德与兵之关系的政治思想
八、伯阳父关于“和”与“同”的思想
九、西周的刑法——九刑
十、西周的法律制度与《吕刑》
十一、西周的“井田”土地制度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法规
三、职官管理制度
四、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
第六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一、始称皇帝
二、三公九卿制
三、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四、经济文化政策
五、崇尚黑色
六、反对以古非今
七、秦代法规
第七节 西汉时期
一、分封诸王和郡国并行制
二、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体制
三、朝廷铸钱与盐铁官营
四、西汉政治家、思想家的治国思想
五、实行儒学与仕途相关的选官制度
六、设置刺史以监察地方
七、“代田法”和“区田法”
八、王莽改制
九、律、令、科、比
第八节 东汉时期
一、削弱和分散宰相权力
二、提倡谶纬神学
第九节 两汉时期经济思想
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
二、玄学家的政治思想
三、鲍敬言的无君论
四、“九品中正制”
五、三国——吴国的“领兵制”和“复客制”
六、西晋的占田制
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八、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规
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第十一节 隋唐时期
一、隋朝的改革
二、唐朝前期“偃革兴文,布德施惠”的治国方略
三、唐朝前期的政治措施
四、唐朝中后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五、唐朝中后期思想家的政见
六、唐朝时期经济思想
第十二节 宋朝时期
一、宋代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二、宋代思想家的各种政治主张
三、宋代时期经济思想
第十三节 元代时期
一、“附会汉法”,实行“仁治”
二、元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三、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四、达鲁花赤制
五、站赤(驿传)系统
六、元代的成文法
七、“农桑为急务”的政策
第十四节 明代时期
一、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举措
二、王守仁的政治思想
三、张居正的救时主张和一条鞭法的推行
四、李贽反传统、反权威的政治思想
五、李自成“均田免粮”的反封建纲领
第十五节 清代时期
一、清人关初期的政策和措施
二、清初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三、清初思想家的经济思想
四、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的加强
五、“改土归流”政策
六、法律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七、思想钳制与文字狱
八、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九、洋务派政治思想
十、洋务运动
十一、“革故鼎新”的变法维新思想
十二、戊戌变法
十三、维新派思想家
十四、清末“新政”
十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十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
第三章 征战谋略
第一节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时期
四、两晋隋唐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史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时期
四、两晋隋唐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第三节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一、夏、商、周时期的军事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
四、隋唐五代宋时期的军事制度
五、夏辽金元时期的军事制度
六、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四节 中国历代兵器
一、兵器的起源
二、冷兵器
三、中国古代火器
四、中国古代战车
五、中国古代战船
第五节 中国历代著名军事人物
一、姜望
二、孙武
三、吴起
四、孙膑
五、白起
六、乐毅
七、田单
八、李牧
九、项羽
十、韩信
十一、周亚夫
十二、李广
十三、霍去病
十四、曹操
十五、司马懿
十六、诸葛亮
十七、陆逊
十八、邓艾
十九、羊祜
二十、杜预
二十一、李靖
二十二、秦叔宝
二十三、尉迟恭
二十四、薛仁贵
二十五、郭子仪
二十六、李想
二十七、狄青
二十八、岳飞
二十九、韩世忠
三十、刘基
三十一、徐达
三十二、于谦
三十三、戚继光
三十四、袁崇焕
三十五、郑成功
三十六、李秀成
第是张字林音义
第一节 中国汉字形体的发展
一、陶文
二、甲骨文
三、铭文
四、蝌蚪文
五、大篆与鸟虫书
六、小篆
七、隶书
八、草书
九、行书
十、楷书
第二节 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六书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 汉字的增繁与字书部首的变化
第五节 字书类要籍简述
一、学童习诵的识字书
二、按形体偏旁分部编排的字书
三、刊正字体的字书
四、集录篆、隶、古文字的字书
五、用六书分析文字的书
第六节 训诂类
一、“训诂”
二、古籍注释
三、要籍简述
第七节 韵书类
一、汉语音韵概述
二、反切
三、等韵
四、平水韵
五、要籍简述
第八节 诗词格律
一、绝句格式
二、律诗格式
三、词牌、词谱和词律
四、词的体制
五、常见词牌举隅
第五章 辞赋文章
第一节 中国文学之滥觞
一、远古的口头文学
二、古代神话传说
第二节 先秦文学
一、《诗经》
二、楚辞
三、先秦的散文
第三节 秦汉文学
一、汉赋
二、秦汉散文
三、汉代乐府
第四节 三国两晋文学
一、建安文学
二、正始文学
三、西晋文学
四、东晋文学
五、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事
第五节 南北朝时期文学
一、乐府民歌
二、诗作歌行
三、辞赋散文
四、偶俪骈文
五、散文宏篇
六、志怪轶事
七、文学批词
八、诗文总集
第六节 隋唐五代文学
一、隋唐五代诗
二、唐五代词
三、隋唐五代文
四、唐代传奇
第七节 宋代文学
一、宋诗
二、宋词
三、宋代散文
四、宋元话本
五、宋代文学理论批词
第八节 辽金元文学
一、辽代文学
二、金代文学
三、宋金元诸宫调
四、元代文学
第九节 明代文学
一、明代诗文
二、明代小说
三、明代戏曲
四、明代散曲与民歌
五、明代文学理论批评
第十节 清代文学
一、清代诗词文
二、清代小说
三、清代戏曲
四、清代文学理论批评
五、晚清文学
第六章 艺苑瑰宝
第一节 中国美术
一、中国绘画
二、中国书法与篆刻
三、中国工艺美术
四、中国雕塑
五、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第二节 中国音乐、舞蹈与戏曲艺术
一、中国古代音乐
二、中国古代舞蹈
三、中国戏曲艺术
下卷目录
第七章 文化教育
第一节 中国历代教育概况
一、学校的萌芽
二、夏朝的学校雏形
三、殷商时期的教育概况
四、西周时期的教育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六、秦汉时期的教育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
八、隋唐时期的教育
九、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中国历代体育概况
一、远古体育的萌芽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体育
六、宋辽金元时期的体育
七、明清时期的体育
第三节 中国历代的新闻出版事业
一、中国历代报纸
二、新闻学理论的研究
三、出版事业的普及
四、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出版机构
第四节 中国书籍的沿革
一、中国的初期书籍
二、中国的正规书籍
三、古籍的装帧形式
第五节 中国历代图书收藏和管理事业
一、中国图书馆的沿革
二、古籍的分类
第八章 史志舆地
第一节 中国历代史事要录
一、开天辟地
二、传说时期
三、中国古代第一个朝代——夏王朝(约前21世纪~
前16世纪)
四、始见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商王朝(约前16世纪~
前11世纪)
五、封建制度的开创时代——西周王朝(约前11世纪~
前’770年)
六、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七、各国混战不休的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八、中国第一个封建统一国家——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120
九、西汉王朝(前202年~公元8年)
十、“新”莽王朝(8年~23年)
十一、东汉王朝(25年~220年)
十二、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十三、西晋王朝(265年~316年)
十四、十六国政权(304~439年)
十五、东晋王朝(317-420年)
十六、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十七、隋朝(581-618年)
十八、唐朝(618-907年)
十九、五代十国(907-979年)
二十、辽(916-1125年)
二十一、宋朝(960-1279年)
二十二、西夏(1038-1227年)
二十三、金(1115-1234年)
二十四、元(1271-1368年)
二十五、明朝(1368-1644年)
二十六、清朝(1644-1911年)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史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至唐初时期
三、中唐至乾嘉时期
第三节 中国方舆之学
一、传统地理学的形成
二、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三、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第九章 质测方技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数学沿革
一、萌芽时期
二、体系的形成
三、数学的发展
四、繁荣时期
五、中、西方数学的融合时期
第二节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至五代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化学应用
一、陶瓷制品中的化学
二、冶金化学知识
三、酿酒技术
四、制糖技术
五、本草和炼丹术
六、火药的发明
七、黄白术7
第四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沿革
一、中国古代历法
二、中国古代天文成果要录
第五节 中国古代生物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的动植物分类系统
二、生态学知识的发展
三、对菌类的认识和利用
四、对昆虫的研究
五、关于人体结构和机能的认知
六、在遗传学上的探索
七、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发展
第六节 中国传统医学沿革
第七节 中国古代农业沿革
一、原始农业时期
二、夏、商、西周时期
三、春秋战国时期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唐、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八节 造纸术与印刷术
一、中国古代造纸术
二、印刷术的发明
第九节 纺织沿革与服装变异
一、纺织发展概述
二、中国古代服装的变异
第十节 中国古代机械发明
第十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综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典籍
第十二节 中国古代园林
第十三节 中国古代水利事业
第十四节 中国古代航运事业的成就
后记
说明

作者简介

《中华文明荟萃(上中下)》博采古今众家研习之得,梳理纲目,条分缕析,既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又能在言简意赅的诠释中概览全貌。既是普及读本,又能充当工具书之用。


 中华文明荟萃(全三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