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与戴乃迭:一同走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
ISBN:9787534725760
作者:李辉
页数:93页

作者简介

该书系大象出版社推出的“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丛书之一。这套书是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作者是李辉,尽管他被某些青年评论家批评为“陪老人聊天”的记录者,但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实在值得一读。比如《梁思成:永远的困惑》、《邓拓:文章满纸书生累》、《老舍:消失的太平湖》等。
杨宪益与戴乃迭堪称一对中英合璧的夫妻,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们联袂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从先秦散文到《水浒》、《红楼梦》,达百余种。该书以丰富的历史照片来凸现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并呈现出时代的特征。


 杨宪益与戴乃迭:一同走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银汉不再隔双星——送别杨宪益先生日期:2009-12-29 作者:李辉 来源:新民晚报     此刻,2009年11月29日,上午10时30分,杨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大概正在八宝山举行。我没有去现场,而是开始了这篇怀念文章的写作。    我知道,杨先生一定不习惯告别仪式,更会为身后的哀荣而吃惊。这些年,他不止一次说过,他去世后一切从简,与十年前去世的妻子戴乃迭一样,悄悄地走,连骨灰也不保留。经历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怒大哀之后,他真的把许多事情看得很淡,活得洒脱。这一时刻,对于我,除了尊重他的意愿,还有更好的悼念吗?    杨先生最后一次住进医院,是在今年的“十一”期间,家人说这段时间病人少,病房方便,为他选择了煤炭总医院。过去他住院,都是几个人一间的大屋,这一次,他终于有了自己单独的病房。房间不大,但有单独的卫生间,有两张床,另一张床正好可以让日夜照顾他的小年师傅使用。未曾想,这里,成了老人九十五年生涯的最后一站。     9月下旬,我将去南京,行前特地去小金丝胡同家中探望他,以便将他的近况转告他的南京妹妹杨苡老师。外表看,他与前不久没有太大差别,脸色红润,神态慈祥。一开口说话,却让我有些吃惊。声音低而嘶哑,几乎没有清晰的字句。不过,交谈几句后,开始恢复正常,与以前一样可以连贯地与人交谈,声音也不再细弱无力。他指指脖子,说,喉咙里长了东西。我一看,脖子上可以看到一个鼓起的包,是瘤子在挤压声带。     他还是习惯地拿起一支烟。如以往一样,我为他点燃烟——虽然清楚这是严重违反医嘱。     我们闲谈。我告诉他,杨苡老师说冬天她还要来北京住几个月,等着为你祝寿。他说,他们家里人都长寿。“我母亲活到了96,我今年也快95了。够了。”很骄傲的样子,说完,淡淡一笑,又吸上一口烟。    我心里咯噔一下。95岁当然已经是了不起的高寿,但眼前这位极其可爱的老头,随意说出这句话,还是让我联想到一些现实中的预兆,不免有些伤感。一个老人,如果心里有个未实现的愿望,它时常会支撑他活下去。前年,杨先生曾大病过一次,大家担心他能否过关。当时,他惦记着与两个妹妹的约定,等杨苡腿部骨折伤好,从南京来北京过冬,三人一起庆祝他的94岁生日。他一直念叨着这件事,他真的挺了过来,高高兴兴地等到了三兄妹的欢聚。     这一次,在快到95岁生日的时候,他又住进了医院。手术当天下午,去看他,他还能正常交谈,但气力与声音已不如半个月前。几天后,他忽然需要鼻饲,再去看他,与我的交谈,就只能用闪亮的目光和温暖柔软的手了。    与杨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去世的前三天。杨苡老师上午来电话说,哥哥呼吸忽然困难,医生与家人商量,如果严重,是否可以切开气管抢救。杨先生和家属的意见比较一致,届时放弃这一抢救手段。我想,对于杨先生,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再让老人有受折磨的痛苦,让他平静地远行。下午,我赶去医院,走进病房,却惊喜地看到他居然又挺过来了。气力虽衰,但神志清楚,眼睛还能睁开,看见我走近,他晃晃右手,伸过来。手依然温暖,柔软。    无法交谈了。告诉他,我第二天要到外地去,回来后再来看他。临走告别,他用手指指沙发。沙发上放着一包书,这是他的一本合集《去日苦多》,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书赶着印出来,清醒中他看到了自己题签的新书。我取起一本,放进书包。看他虚弱、渐趋衰竭的样子,对他的康复我真的不抱太多乐观。     11月22日下午,我在外地接到杨苡老师电话,说:哥哥可能快不行了,低压只到了30—50之间。她很镇静——这些日子她一直表现得很镇静。她说,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结局的精神准备。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电话又响了。她说:“我哥哥走了,早上六点多钟走的。”     翻译家、学者、诗人杨宪益先生,永远走了。他不再为去日之多而苦了。     举行杨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当天晚上,吉林卫视“回家”栏目,为寄托他们的哀思,特地重播了四年前拍摄的专题片《杨宪益戴乃迭:惟爱永恒》。     面对镜头,杨先生沉着而从容,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讲述自己与戴乃迭的故事。他的话语不多,但却言简意赅,富有含蕴。     节目结尾部分,采访者问:戴乃迭的骨灰是如何安排的,有墓地吗?     杨先生一边抽烟,一边慢慢说:“都扔了。”     “为什么不留着?”     他指指烟灰缸,反问:“留着干什么?还不是和这烟灰一样。”这是片子的最后一句话。     一个烟灰缸的特写。然后,镜头移到杨先生脸上。他显得格外平静,又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几丝烟雾,袅袅而上,在他眼前飘过。     听说,杨先生的骨灰最终保留了下来。其实,对于他,物质的留或不留,没有区别,也不重要。十年前,戴乃迭去世后杨先生曾赋诗一首,最后两句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如今,他迫不及待地赶去与戴乃迭汇合,两个灵魂已经融为一体了。
  •     文字不多,图片很有趣。传教士之女戴乃迭风姿绰约,我猜想她是犹太人,盎克鲁-撒克逊的英国人少有这么漂亮的。相比,年轻的杨宪益简直就是一副痞子相。不过,我很喜欢第九页的他的照片,还有页旁黄苗子的话。这张脸那副神情,让我想起了王小波。也许,王小波长命,也就是老年杨宪益的样子吧。摘录杨的一些打油诗,还有文中某处细节:“又见到那瓶酒---被捕时未喝完的那瓶酒。它依旧在茶几,上动也未动。杨宪益拿起来反复端详。被捕时走得匆忙,瓶盖未盖紧,剩下的半瓶页已变黄,不能再喝了。即便能喝,他也难以下咽这瓶酒。四年伤心酒。”无题母老妻衰畏远行劫灰飞尽古今平莫言天意怜幽草幸喜人间重晚晴有烟有酒吾愿足无官无党一身轻是非论定他年是臣脑如何早似冰当要她“揭发”杨宪益的罪行时,她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没有罪行,我非常爱他,怎么能揭发他?”对于她来说,做人就该诚实,就该坚守心中的信念。也许从小受宗教的影响,她宁愿背负十字架,也不能做违心事说违心话,更何况往自己相爱的亲人身上泼污水。后来戴乃轶曾经发问:亲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揭发呢?她无法理解中国发生的这一切。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四星是指这本书,如果是评论杨宪益与戴乃迭,那绝对是五星!
  •     戴乃迭褒曼似的脸庞,衬着花白银丝,荡漾出的是中国乡村老太太般的笑容 -- 这个画面,超越美丽,超越他们一生的痛苦。
  •     不郁闷啦 电几书
  •     端木蕻良画的熊猫不错。
  •     一同走过。
  •     图片大于文字。
  •     PL2922 .X52 Z59 2001
  •     翻译大家~
  •     我喜欢杨宪益每张照片上的笑容,虽然有点玩世不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