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森林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32768686
作者:[美] 约翰·伯勒斯
页数:250页

内容概要

约翰·伯勒斯 John Burroughs (1837-1921),博物学家、散文家,与约翰·缪尔并驾齐驱为美国环保运动标志性人物。伯勒斯一生著作颇丰,是继梭罗之后美国文学自然散文领域中最重要的实践者。
伯勒斯过世后,旧日居住的“山间石屋”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每年四月,约翰·伯勒斯纪念协会在伯勒斯生日之际向在自然文学创作中有突出贡献者颁发奖章,同时举行有关伯勒斯生平作品研究的各种学术活动。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为纪念伯勒斯其人而命名。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篇 鸟儿归来
第二篇 铁杉林中
第三篇 阿迪朗达克山
第四篇 鸟巢
第五篇 春都观鸟
第六篇 桦山漫游
第七篇 蓝鸲
第八篇 自然之邀
附录 鸟类索引

作者简介

《醒来的森林》首版发行于1871年,是伯勒斯第一部自然散文集,也是迄今为止伯勒斯最受欢迎与爱戴的一部作品。这是一本关于鸟类的书,更恰当地说,是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张请帖。它如能唤醒、激发读者对博物学此一分支的兴趣,即达成了作者的一部分写作意图。
我们跟随伯勒斯来到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多彩的生活。伯勒斯写本书时并未太仰仗严谨的科学,更多是依靠对鸟类的热爱和已有的了解自由书写。他的收获更多来自森林而非书房;奉给读者的则是对实地观察与体验的认真翔实的记录,字字属实。他笔下的风景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可以接近的,那些人们自家农场和院落里的景色:树林、原野、鸟儿和动物,因此赢得了众多读者,曾创下150万销量的纪录,他也被公认为那个年代最受人欢迎的作家。当年许多人,其中包括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都是看着伯勒斯的书长大,并沿着他的脚印前进的。

作为译文出版社山杯书系第二本,《醒来的森林》延续了上一本《夏日走过山间》的复古风格,采用可以握在手里的精装小开本,原始黑白插图配上新作彩色插图,为读者还原恰如书中文字一般纯粹的阅读体验。译文中鸟类名字根据世界鸟类名录(IOC 4.4)校订。


 醒来的森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文/夏丽柠《醒来的森林》是美国博物学家、散文家约翰•伯勒斯的第一本散文集,堪称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首版发行于1871年。书中有作者少年时的照片,是位英姿勃发的帅小伙儿!他一生从事过很多职业:农民、教师、专栏作家、演讲经纪人和政府职员。但是,他认为那些职业都是生存的条件。他真正热爱的是自然,尤其是鸟类。本书便围绕有关鸟类的描述展开。序言说:“这是一本关于鸟类的书,更恰 当地说,是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 的一张请帖。”我们欣然接受伯勒斯的邀请,跟着他的笔,走进了鸟类世界。全书共分八章,不论是写爬山、效游还是野外宿营,十九世纪的森林里,随处都是鸟儿的天堂。伯勒斯在书的开篇即告知我们:鸟儿在春季归来。接着便有记不清名字的鸟儿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你一定知道“知更鸟”吧?不,它不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那只。那只是反舌鸟。伯勒斯要说的是会报春的知更鸟。每年三月时,延龄花开了,知更鸟醒了,还唱起了晚歌,万物也就随着复苏了。当然,跟着欢唱起来的还有:灰胸长尾霸鹟、金翅裂、牛鹂、黑嘴美洲鹃……它们唱透了春天和夏天,直到秋天才会逐渐安静。在“鸟痴”伯勒斯心里,鸟儿的一切都是美的。不管是去“铁杉林中”或“阿迪朗达克山”,还是去“春都观鸟”或“桦山漫游”,他除了听鸟鸣,还会观察鸟的身姿和美态,甚至研究它们如何筑建鸟巢。“他的举止神态独具一格。见到 你先行个礼的习惯,姿势优美至极。”这关于斑点加拿大威森莺的描述,仿佛伯勒斯说的不是只鸟,而是要一道去赴宴的绅士老友。如果说本书讲尽了森林与鸟的自然之美,可是对于人类的猎杀本性来说,仍然有着不可抹去的瑕疵,哪怕是伯勒斯本人。“我们的胜利到底也不值得夸耀,因为猎 得的只是一头年老的雌鹿,显然在夏天已经为养育幼子大伤元气”。也许,一百多年前的华盛顿近郊还有猎物可打,但是,如今面对大规划的人类入侵森林,占地用于城市化建设,全体动物用脚投票也能做出销声匿迹的决定。这是我阅读至此顿起哀愁的一刻。说本书是一本关于研习鸟类学的书,我尚有一丝保留意见。我觉得这是一本跟音乐有关的书,里面充满了歌声和音符,有时独唱,有时合唱,有时在黎明,有时在夜傍。歌者是森林里所有的鸟儿,可如今要想听听它们歌唱,要么寻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要么在梦里想一想。《醒来的森林》是一本听鸟儿唱歌的“梦之书”:在遥远的十九世纪,在地球另外一端的美国,所有的鸟儿都会唱歌。转载请豆邮联系
  •     当初申请读这部《醒来的森林》确实源于自己从小受外公的影响爱鸟,爱养鸟,爱观鸟。我家就在上海植物园附近的罗秀路龙吴路上,因此在野生鸟类迁徙的秋季,一得空闲便会和几位同好相邀,带上望远镜、记录本、笔和摄影器材,一道去植物园观察这些在天空翱翔、在枝头唱歌、在草地蹦跳的小精灵。虽然我能辨识30多种生活在上海的鸟类,如大山雀、黄腹柳莺、扇尾沙锥等,但比之本书作者约翰•伯勒斯(John Burroughs)则远远不及,这位“大自然的向导”用他对鸟类的熟稔与热爱以优美、细腻的文笔,“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开始一段与鸟类为伍,与自然为友的奇妙旅程。阅读《醒来的森林》时,我好似在一条条蜿蜒于林间的花样小径漫步,彷彿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大自然清新的洗礼。伯勒斯先生用锄头和笔在土地与白纸上书写自然的声音,透过细心的观察及体验,详细地纪录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生态面貌。这些对自然界生动的描绘,恍若一汩汩洗涤心灵的清泉,让人渐渐远离尘嚣世俗的羁绊。对久居在浮躁、匆忙的现代化钢筋水泥森林里的都市人来说,读一读这部鸟类美学,无异一程倘佯于大自然的精神之旅。特别喜欢“鸟巢”那一章,伯勒斯先生认为在天地间鸟与人是平等的生物,都具有高度的智慧,鸟居的巢和人住的家是相同的概念。不同之处在于鸟儿筑巢通常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就用什么,比如树枝,枯草、羊毛,砾石等,绝不似我们人类对建筑材料讲究颇多,甚至穷奢极欲。此外,与人一般,鸟儿也偏好像动物毛之类柔软的东西,会铺在鸟巢的最里层,就像我们会选择软和的席梦思一样。可以说生活在19世纪的鸟类是幸福的,在周遭的环境中有如许可以搭建巢穴的材料——柔软的动物毛发,无污染的树枝树叶等。可反观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后代,搭窝已没什么像样的素材,只能仰赖被人丢弃的坚硬、冰冷的钢筋、铁丝或塑料。动物伦理学告诉我们,任何动物都应公平地享有自然的恩赐,我们人类攫取与侵占的太多太多。。。。。。还是说回本书,有趣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伯勒斯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丰满呈现。他为人和蔼、友善,外表粗犷像个农夫,但言谈之间有学者之风,喜欢一个人带著双筒望远镜去森林深处跋涉、探险,他熟读自然之书的人,是一位独具非凡魅力的诗人。掩卷之余,我好似完成了一趟趟山野之旅、丛林之游,观赏了林间多姿多彩、鸣声宛转的鸟儿,感受到了一份“禽鸟之乐”,使我的心灵得以畅游那片久远的“净土”,重返平和宁静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激发了我内心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伯勒斯先生曾说,“每当我看到年轻人那样(即肩背露营装备)在乡间跋涉时,便会暗暗得意,或许是我的书把他们送上了路”。事实确实如此,他的自然散文向人们昭示了清新宜人的鸟语花香,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并使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     拿到书的时候,拆开封面,不禁地感觉自己拿到了上世纪的书,这种蓝色的硬封皮的装帧满满的复古风,也让我很好奇,这里面究竟装着什么样的内容?一早起来,热得不行,想要睡觉,初看时觉得是一本博物类的书,科普大多没有趣味,硬着头皮多看了几分,觉得巴勒斯的笔下并不是博物那么简单,读时候的感觉如同驱走炎热一般。有事着急奔跑,跑后气喘吁吁,听见几声鸟儿的叫声,忽然觉得身上的汗水仿佛在跳舞一般挥洒而去。我想,巴勒斯在与虫鸟为伴的时候,也是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吧。巴勒斯讲了很多很多的鸟,讲他所见到的有关鸟的趣闻,就像喜欢在外边闲坐的老头儿们讲一些闲散的事情,这是一个挺有趣的事情,而且巴勒斯的写作手法总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至于哪里不一样的感觉,大概是与自然接触后从文字里就显露出的平实状态,优雅而缓缓流动。他在倾听鸟儿奏出的完美音乐。而我在听作者写出的优美文句。你在哪里送出去的,就在哪里得到,也许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平衡,也是动物与人,人与人的守恒定律吧。他爱塑造各种有着美丽叫声的鸟儿,在文章里,这种修辞叫拟人,而他似乎没有在拟人,真的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就像一群朋友在围着他,一起歌唱。而我只能从文字里尽量地想象到这幅画面,却不能轻易地尝试到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车的轰鸣声,人们的嘈杂声的人们来说是畏惧的,生怕想象到这种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时候,就会不自由地对现实生活产生恐惧和不满,甚至于对于作者产生嫉妒的感觉。而让我真正悲哀的是,我意识到了自己文字的匮乏。太多的生僻字也让我觉得脑袋疼,不由得想起译者的知识也是极其强大的。这种读来清凉的感觉,成功地驱走我跑完步的汗水,也让我想到这个世界充满着特别有意思的鸟儿,总是来自明明白白,想到它们,在某一片森林里,玩得正翩翩起舞,不由得嘴角一抖,都活得挺有意思嘛!住在瓦尔登湖河畔的这位伯勒斯究竟有着怎样的品性呢?我虽然觉得读文不能如见人,但是这种和蔼的老人的形象挥之不去。如果想要记住这些鸟儿的名字,拿一本字典吧。无论记不记得住,至少让自己多认识了几个生僻字。更何况让我全身觉得清凉。听见自然的声音,驱走满身的浮躁,沉入伯勒斯笔下的自然的风光,这些鸟儿在嘤嘤地叫着,似乎觉得好像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很地大物博呢。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了解鸟类,不过没图片有点抽象
  •     在大自然里更能体味到季节的变迁。鸟类学家的笔记本。
  •     装帧太美!鸟类名称大合集~在一个晴暖温煦的四月下午读完,似乎也获得了听到隐夜鸫鸣啭时那样“宁静而甜蜜的神圣感。”翻译得也很美~
  •     这本书里鸟类的专业名词太多,读起来未免有几分不顺。通读全书后,开始观察身边的鸟类,这的确是一本启发人热爱大自然的书。 然而……作者经常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时候,随后开枪把鸟打死,然后拿回去做标本,或者一边狩猎一边感叹对方的美丽。还记得其中几个片段,细节有些模糊了,大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是他看见一对鸟在筑巢,于是开始赞美它们的勤劳,然后一枪把雄鸟给打死了……第二个是他听见一只鸟在唱歌,歌声优美得震撼他的灵魂,然后一枪把鸟打死了,还特意摆开嘴看了看……第三个是他看见类似杜鹃的鸟把雏鸟偷偷生在了其他鸟的窝里,为了保护其他雏鸟,作者上去掐住那只小鸟的脖子,把它拽起来扔河里淹死了…… 整本书看下来,虽然理解作为鸟类学家的作者,但记忆最深的还是序言中的一句话:汝可是不用猎枪便叫出所有鸟的姓名?
  •     春日小读物。译得清雅又古典。看到作者竟然生活在19世纪不禁惊讶无比。文明社会闪电疾风一样经历骤变,可自然万物恰如两世纪前那么没有时间轴的流淌,亘古永恒。感官簌簌醒来,明天要早起。
  •     喜欢书名多过内容本身。基本是一本观鸟日志,不过还是可以看见文字背后,作者的那一颗惊奇之心。
  •     文学不会在森林里疯长。每一位艺术家所做的都不止于模仿自然。他的叙述所带来的,要多过在最初体验时所吸收的。
  •     文笔真心很美,关于自然的体验、鸟类的描述都很细致入微又极富画面感~书中的插图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在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很是惊艳~之前对鸟类了解太少,书里鸟的名字太多,有点杂乱,读了很久……
  •     沉静在鸟的世界里,每一只鸟都是一个精灵。
  •     约翰 •巴勒斯说:“最令我高兴的莫过于给我的读者一些新鲜的自然史片断,或让他们在原野里、树林里以及潺潺的溪流边呆上一天。” 再次登上高地,当黄昏的肃静降临在林中时,我虔诚地伫立在原处,这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当隐居鸫的夜曲从寂静深沉的下方袅袅上升时,我感受到褪尽铅华、震撼心灵的那种宁静,相形之下,音乐、文学甚至宗教都只不过是不起眼的形式与象征罢了。
  •     文笔优美。
  •     在森林里待了一天,不知窗外有雾霾。
  •     介于科普文和文学之间,对鸟类兴趣一般的读者捕捉的有趣的句子不如生意盎然的场景多,作者对鸟类和森林动物的热爱跃然纸上,但好几次我想放弃阅读,应该是个人对此类描写兴趣不浓
  •     这一系列都好喜欢,特别上一本《夏日走过山间》文笔真是太美了
  •     希望是最好的译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