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芒上的圣言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802547094
作者:吴飞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麦芒上的圣言——一个华北天主教群体的生活与信仰》、《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等。

书籍目录

总序
绪言: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三重视野
前言
探寻他们是谁(代序)
导言 我和教友们
上篇 教会内外
第一章 教会的世俗治理技术
第二章 宗教治理技术与梵二改革
第三章 瞻礼单
第四章 教友群体的集体技术
第五章 人生礼仪
下篇 集体记忆
第六章 作为集体技术的人物记忆
第七章 总堂话语与乡村叙事的形成
第八章 叙事记忆的制作
第九章 集体绵延苦感与叙事技术
第十章 日常生活中的遗忘与记忆
结语 段庄里的恶和好日子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督教中国化”的话题是中国政界、教界和学界都非常关注、而且也颇有争议的论题。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作者吴飞通过民间考察的形式,对基督教在现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与处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麦芒上的圣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既然豆瓣上没人写,那就贴出来,以让更多人发现这本书。这本书是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根据作者写的前言,这本书最早是香港道风出版社的版本,在近两年又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再印,但是仍然保持了原貌,“不要给小孩脸上画胡子”。关于作者,前言中略有介绍,大概是个兴趣极其广泛的学者。此书也是极好的一本书,值得反复研读,因为,它能提供一种学术研究的思路,特别是宗教社会学领域。关于宗教研究,我们可以从宗教本身的角度去看,特别是关于教义以及教会历史等问题,但是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从宗教社会学领域来看宗教,这是很有启发性的,相比于韦伯,这本书是更容易作为样本的,因为我们可以模仿,而韦伯,几乎不具模仿价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本书作者很清楚得展现了作者的研究思路,从迷茫到逐渐有线索,从问题开始,不断对自己的“成见”进行矫正。我并不觉得我完全读懂了这本书,而实际上也恰恰如此,特别是我只读了一遍这个事实,只是先暂且记下一些激动和感触,或许等到再读的时候,就能够可以比照第一遍的印象了。猛大的序是极好的,当然呈现的是一种艰涩的风格,如果说想看一篇高妙的书评,不如去看猛大的序,当然,在你读这本书前,貌似并不容易读到这么好一篇“书评”,更关键的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前去读序,有点摸不着头脑。首先,谈谈对这本书的直观印象。字里行间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所受的影响,除了一些专业的参考文献之外,有这么几位人影响了这本书,影响了作者,这个影响应该不仅仅体现在这本书中,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出端倪。刘小枫、李猛、韦伯、福柯(不分先后,在这本书中看不出明显的影响的大小的区别),作者在这个研究中似乎总在与这几个人对话。猛大的序展示了这本书更几本的层面,特别是关于天主教和新教的对比。这本书是关于天主教的,而韦伯则是因为他的新教研究而著名(当然,不仅仅是新教)。天主教对技术的强调造成一方面更容易切入和传播,但却不能够深入,新教虽然没有这些技术,更不直观,但更能深入内心,因而反倒更容易区别。新教是有危险的,因为新教教徒如韦伯笔下所描述的,是沉郁的和孤独的,对痛苦有更多的承受和足够地认知,以至于逐渐会形成一种哲学的精神,从对神的信仰转向不信任,因为对痛苦的认知让新教徒更具哲学的气质,更能在哲学中处理好宗教问题,处理好圣俗的问题。天主教中的圣俗二分是集中于生活中的,而新教的圣俗二分更是撕裂性的,是彼岸的理想与此岸的现实的割裂,天主教的技术与新教的风格的对立。现实中,人们对宗教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对宗教的理解可以根据天主教和新教的分立来进行二元划分,那么现实中有些人是把两者弄混了。一种人是为了信仰,为了神意,因而去信仰,这种人往往能够在宗教中寻到他们的答案,特别是在天主教中,既不需要对宗教有更多义理上的理解,也不必探究,就像上帝存在的证明是无法进行的一样,信仰无法用理性来证明,因为他们会信,会去体验,会得到安慰和满足。而另外一种人,则是因为痛苦在宗教中寻求解脱,为了寻求意义而转向信仰,如果他像前者那样,他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也不会得到他想要的,前者的神秘体验也经不起理性的考验,因而倒不如转向哲学,也终究不会信。这两者是基于不同的价值理性,因而,后一种人并不能够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如果基于那种目的,倒也不必去信。所以,试图让一个不信教的人去信教是很难的,同理,让一个信教的人转为不信也是困难的。我不为前一种人信教感到丝毫的惋惜,而为后一种人感到慨叹。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就像听故事一样,只是这个故事讲得更好、更深入。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村庄渐渐地隐在一片麦地之中,只有教堂的尖顶,还耸立在麦田之上,地里的庄稼兀自随风摆动,慢慢地成长,教堂上的十字架默默地叙述着耶稣的苦难,仿佛有什么歌声轻轻地飘落在细细地麦芒上。”一口气读完,硕士论文都已经写成这样了……又及看到了XX提醒“这可能是捻军”感到尤为亲切~哈哈~
  •     吴老师23岁就开始做这样的研究了。相比之下,自惭形秽.....
  •     求叙述背离叙述的寻常生活,求勾连隔离于勾连的分层历史,用强光灯聚焦非为惟一焦点的宗教,再把自己的尴尬诚实地写出来。与其说是民族志书写,也许不如说是《段庄田野工作反思》,掺在一起,有张力、丰富、纵深,但略有文体的尴尬。
  •     李猛的序言太過精到,是今年讀到的最好的文章,不,是一首詩。回到本書,一些書評說到對敘事的處理太過散漫,確實如此,然而真摯且能理解。反而感覺問題在於一些理論工具不時透出稚嫩感。
  •     引以为鉴。
  •     社会调查与史学研究。和NC粉为此撕了好久。毕竟是硕士作品,相比《浮生取义》差距不小。可读性强,故事性强,也有娱乐性,后面几章的逻辑有点乱。对桑峪启发有限,读过一遍即可……
  •     评价不高。。毕竟是刚读硕士的孩子写的东西,心里攒了一大堆理论想用田野来检验,从思路到语言组织都还太稚嫩,比起炉火纯青的《浮生取义》来。给我的感觉很像小誉誉童鞋的银河社会史,有点痛苦的阅读体验。。。
  •     生活是水,宗教的治理技术并没有改变入水的日常生活伦理,因而看起来“他们似乎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分别”。但是真的没有区别吗?“不烧纸”的区别还不够大吗?这是本书处理的主要问题,奉教者的同与不同。对于前一个问题,作者在与其他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的文章进行对话,解析奉教更多的只是一个意象形态,是一种群体标签,没有颠覆他们所生活的“中国性”,也没有那么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风吹水动,但水未变。与此同时,在记忆和叙事层面,这水或许被丢进一块布条,或许被迫改变了流向。结语中,作者对比其他村庄奉教和大教人之间关系、大教人对奉教者的看法,提出“密切的日常交往”是段庄奉教者得以“消隐”的一个原因。是熟悉、是交流,是没有变化的伦理生活让他者性、异质性消除,使得“不烧纸”的区别溶解于水中。
  •     是毕业论文呢
  •     伦理与技术的变形,如随风摆动的麦芒一般。
  •     有生之年这本竟然能在大陆出版。
  •     前半本还行,后半本就成了贴访谈记录了(读者不要看访谈内容,对访谈内容的提炼是作者的职责)。没能把宗教与社会的联系呈现出来。最后变成了一本不合格的口述史。
  •     。
  •     簡略的看了,他們不同,又很普通
  •     这帮人都照着刘晓枫和冯象练作文么。
  •     被吸引读这本书是看两个人闲侃从这本书看李猛吴飞的问题意识,言两人对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决绝云云。然而翻开书后却并无此感,以为强调的还是拒斥普遍性而强调社会性,要求对个体背后一套生活伦理与社会环境建立更深的理解的尝试。不过由此看两人的思想路径也是极有趣的。飞哥这篇研究生论文里已经可以看到后来的“过日子”的思路,而猛大序言也能见其走向伦理学的思想路径。正文看起来大抵是飞哥跑田野的录音稿和日记的汇总分析,而精髓还在书最末的分析同猛大的序言。而今二人身在哲学系,我们从哲学视野出发去理解两位老师问题意识的时候其实是相当扭曲的,而读罢全书再看序言,整个问题意识的浮现却都变得清晰和自然了。
  •     唉,我对这个不感兴趣啊,烦
  •     这书想读已逾五年,终于有机会,对正文印象并不深,倒是李猛的代序,真值得一读再读。
  •     有点碎
  •     祭坛的打扫准确的来说,妇人,书生,明清都是要被打扫出去的,诗人知道这种思想的连贯根本触及不到尽头的血,内部的断裂已经不可调和,质量集中,且没有身体的调和,把自己的血砍断在山海关是极度的诚实:当所有人活在一个身体里,母语已经消失了,我们必须寂灭自己,让他们抓住我们的喉咙,全部的宣泄出来,女儿可以见到死中求生,也可以见到父的建造:以西方的价值空旷来框架河北,这是时代必然的幼稚,人的味道又要被消耗
  •     走出哲学对生活的傲慢态度?
  •     痛苦是一件很难讲述的事情,因痛苦而信奉宗教,又因这种宗教遭受了更大的痛苦,是否是一件更难讲述的事情呢?
  •     读来甚是流畅。叙事记忆vs生活记忆,教徒身份vs日常生活
  •     前几篇还有分析基督教和村庄的关系。后半本就有种凑字数的感觉= =结语写的略抽象。不过大概能明白作者为啥又去研究西方神学什么的了。不过这个作者真是起的一手好名字。
  •     社会学的田野调查 关于一个天主教村 很有启示 农村文化中自承的天主教人的观念有何不同,宗教被如何看待,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     毕竟是当年的硕士论文呀~但整体而言理论触角和行文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     福柯治理术与宗教实践的结合
  •     对一个家族式信教、偶尔要去教堂祷告的人而言,无法发现基督教对信教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何种实质性影响,”基督徒“与世俗者最大的区别似乎就是家里摆着十字架和基督教日历,不烧香、不拜佛、不祭宗祠,人生有苦痛有愿景就上教堂捐钱祷告,文中所言基督教的世俗、宗教治理术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絮叨”并不会藉由宗教转化为一种集体记忆和苦痛绵延感。这或许是新教和天主教的切入农村时展现的两种不同图景,因此对于序言所言韦伯的命题本书似乎只算解决了一半,天主教可以藉由各种应对苦难的治理术进入村庄,不再拘泥于韦伯宗教社会学的的伦理,然而新教呢?
  •     社会学擅长于将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归类并逐一约化并指认为某一种理论标签,当然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各种复杂身份的结合,无非是在不同场景中会有不同的呈现与言说。每次读这类书总会有一种莫名地幽默感萦绕心头,总会臆想如果每一个人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或者自己周边的人,乃至所生活的世界,到底会多一份理解,还是多一份不解,还是从内到外地成为或被认为是一个神经病?理论上讲,“信主的”可以在“主”的面前把造成苦难的责任者消解掉,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牢记“冤有头,债有主”。无论信还是不信,终究是会让“我”自外于责任的承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