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社会讲义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301243588
作者:张维迎
页数:457页

内容概要

张维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个体理性与社会合作
1.1社会的基本问题1
1.1.1协调问题2
1.1.2合作问题5
1.1.3协调与合作交织7
1.1.4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9
1.2个体理性行为11
1.2.1博弈论的方法论11
1.2.2工具理性假设14
1.2.3有限理性18
1.2.4理性人假设的意义19
1.3社会最优与帕累托标准20
1.3.1帕累托效率标准20
1.3.2效率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22
本章要点总结25
本章重要术语25
延伸阅读26
思考与练习26
本章注释27
第二章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
2.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30
2.2囚徒困境博弈34
2.2.1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34
2.2.2囚徒困境的一般形式38
2.3理性化选择39
2.3.1理性人不选择坏战略39
2.3.2理性作为共同知识43
2.4纳什均衡与一致预期4
2.4.1纳什均衡48
2.4.2混合策略下的纳什均衡54
本章要点总结58
本章重要术语58
延伸阅读59
思考与练习59
本章注释62
第三章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
3.1多重均衡问题64
3.1.1产品标准化问题64
3.1.2交通博弈65
3.1.3约会博弈66
3.1.4资源争夺博弈67
3.1.5分蛋糕问题67
3.2聚点均衡和均衡选择68
3.2.1聚点均衡69
3.2.2帕累托标准70
3.3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协调作用71
3.3.1协调预期的规则71
3.3.2规则间的冲突和协调74
3.3.3协调中的信息77
3.3.4规则的正义性78
3.4路径依赖的困惑79
3.4.1键盘的寓言80
3.4.2VHS的秘密80
3.4.3微软神话81
3.4.4大学改革的童话81
本章要点总结82
本章重要术语83
延伸阅读83
思考与练习83
本章注释85
第四章威胁与承诺
4.1威胁的可信与不可信87
4.1.1动态博弈的描述87
4.1.2作为行动计划的战略88
4.1.3威胁的可信性89
4.2序贯理性92
4.2.1动态博弈中的理性要求92
4.2.2子博弈93
4.2.3逆向归纳与理性共识95
4.2.4反事实悖论98
4.3承诺行为99
4.3.1承诺的作用99
4.3.2承诺的成本101
4.4宪政与民主105
4.4.1有限政府105
4.4.2民主作为一种承诺107
本章要点总结110
本章重要术语110
延伸阅读111
思考与练习111
本章注释113
第五章讨价还价与耐心
5.1讨价还价问题115
5.1.1合作与冲突115
5.1.2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116
5.2谈判砝码与谈判能力116
5.2.1蛋糕的大小与分配116
5.2.2纳什谈判解119
5.2.3边际贡献与谈判能力120
5.2.4改变谈判砝码122
5.3轮流出价与耐心125
5.3.1有限次谈判与后动优势126
5.3.2无限期谈判与耐心128
5.3.3耐心与公平129
5.3.4谈判成本130
5.3.5谈判与信息131
5.4谈判中的社会规范132
5.4.1最后通牒博弈132
5.4.2社会规范133
本章要点总结135
本章重要术语135
延伸阅读135
思考与练习135
本章注释137
第六章重复博弈和合作行为
6.1走出囚徒困境139
6.1.1重复博弈139
6.1.2战略空间141
6.1.3合作的价值与耐心142
6.2合作与惩罚145
6.2.1针锋相对145
6.2.2永不原谅147
6.2.3信息与合作149
6.2.4胡萝卜加大棒150
6.2.5皇帝女儿不愁嫁152
6.2.6过犹不及153
6.3大社会中的合作154
6.3.1多重关系下的合作I55
6.3.2“二阶囚徒困境”问题158
6.3.3长期参与者159
6.3.4和尚与庙161
6.3.5联合抵制的社会规范161
6.3.6敌友规则163
6.3.7连带责任165
本章要点总结166
本章重要术语167
延伸阅读167
思考与练习167
本章注释170
第七章不完全信息与声誉
7.1连锁店悖论173
7.1.1连锁店悖论173
7.1.2奖惩与合作176
7.2信息不完全与声誉机制179
7.2.1单方信息不完全下的声誉机制180
7.2.2双方信息不完全下的声誉机制185
7.3声誉模型应用举例187
7.3.1解开连锁店悖论187
7.3.2声誉机制与个人行为190
7.3.3声誉机制与政府行为191
7.3.4声誉机制与法律约束192
7.4声誉的积累193
7.4.1贝叶斯法则193
7.4.2声誉的积累195
本章要点总结197
本章重要术语198
延伸阅读198
思考与练习198
本章注释201
第八章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
8.1非对称信息问题及其后果203
8.1.1非对称信息问题203
8.1.2逆向选择204
8.1.3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208
8.1.4生活中其他一些逆向选择现象211
8.2非对称信息与品牌价值214
8.2.1解决非对称信息的市场机制214
8.2.2行业与品牌价值216
8.2.3技术进步与品牌218
8.2.4收入水平与品牌价值219
8.3非对称信息与政府管制221
8.3.1解决非对称信息的非市场机制221
8.3.2政府管制与信誉222
本章要点总结226
本章重要术语226
延伸阅读227
思考与练习227
本章注释228
第九章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
9.1信号传递机制231
9.1.1教育水平的信号传递作用232
9.1.2信号传递的一般模型236
9.2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信号241
9.2.1广告的信号传递作用241
9.2.2资本市场中的信号传递243
9.2.3资本雇佣劳动244
9.2.4生活中的信号传递247
9.3社会规范的信号传递作用248
9.3.1如何理解送礼249
9.3.2婚姻契约252
9.3.3浪费性消费253
9.3.4礼仪和法律的作用254
9.3.5信息不对称与观念变迁256
本章要点总结257
本章重要术语257
延伸阅读257
思考与练习257
本章注释259
第十章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
10.1机制设计理论261
10.1.1如何让人说真话261
10.1.2保险市场中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264
10.1.3部分保险与全额保险269
10.2价格歧视272
10.2.1卖方的无知272
10.2.2两部收费制与信息租金273
10.3拍卖机制设计和公共产品偏好278
10.3.1四种基本拍卖方式278
10.3.2说实话的拍卖机制280
10.3.3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282
10.4平等与效率284
10.4.1平等与效率矛盾的根源285
10.4.2奠里斯最优收入税理论286
本章要点总结295
本章重要术语295
延伸阅读295
思考与练习296
本章注释297
第十一章道德风险与腐败
11.1从腐败谈起299
11.1.1腐败的定义及类型299
11.1.2腐败问题的根源301
11.2委托一代理模型302
11.2.1委托代理关系302
11.2.2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304
11,2.3利益冲突305
11.2.4信息不对称308
11.2.5风险态度310
11.2.6有限责任312
11.3激励机制的设计313
11.3.1激励与保险的冲突313
11.3.2激励机制的设计314
11.3.3激励的强度316
11.3.4相对绩效比较318
11.3.5论功行赏与任人唯贤319
11.3.6多重任务下的激励320
11.4政府官员的激励322
11.4.1难以监督的官员322
11.4.2腐败方程式323
11.4.3腐败的蔓延325
11.4.4腐败的治理327
本章要点总结327
本章重要术语328
延伸阅读328
思考与练习328
本章注释330
第十二章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
12.1演化博弈的基本要素335
12.1.1从生物进化到社会演进335
12.1.2演化稳定战略336
12.1.3生物进化与社会演化的不同337
12.1.4单元均衡与多元均衡338
12.2演化博弈举例339
12.2.1协调博弈339
12.2.2婚姻博弈344
12.2.3鹰鸽博弈348
12.3囚徒困境与合作文化的演进349
12.3.1囚徒困境博弈349
12.3.2弱稳定与强稳定354
12.3.3合作文化的破坏356
12,4自发秩序与产权制度的演化358
12.4.1自发秩序358
12.4.2产权博弈359
12.4.3惯例的出现361
12.4.4从惯例到规范362
本章要点总结363
本章重要术语364
延伸阅读364
思考与练习364
本章注释366
……
第十三章法律与社会规范
第十四章制度企业家与儒家社会规范
参考文献434
人名索引447
关键词索引451
致谢457

作者简介

《博弈与社会讲义》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博弈与社会”的配套教材。全书用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并以实例阐释了这些方法和结论的现实应用;配有章后习题及丰富的网站学习材料。适合作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专业学生的博弈论入门教材,也适合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博弈与社会讲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越是有水平的人越是不矫揉造作、故作高深,张维迎的这本书显然就是这样的。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书,适合各个背景的读者,理科生、文科生都完全能够无障碍地阅读,所涉及的理论背景最深的也就是贝叶斯公式了。书中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各类社会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建模,并给出了解决办法,虽然实际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但这些模型无疑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书名是《博弈与社会讲义》,全书也确实是围绕着博弈论和社会问题展开,语言虽然通俗,但揭示的问题确是十分深刻的,因此个人认为这是一本文浅而意深的好书。自然,对于立志于进行博弈论研究的人这本书显然过于浅显了,在此推荐张维迎的另一本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如果想了解张维迎教授的思想,这本书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然而,张教授为中国开出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药方还是模仿的成分多,独创的成分少。适合国情乎?且行且看。1. 自亚当斯密始,经济学所发现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是促进人类合作,提高生产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等等规律,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福利的增加。然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是,一味地以物质成就或者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造成了个体心灵的空虚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导致人类生活的普遍空乏和无意义感。2. 理性人的假设,或者说人是自利的这一假设,固然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非常有效,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规范的自觉建立和完善确实有很大助益。然而,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人性本善本恶的争论。如孔子所说,人性恶的假设下依靠外在法律规范的制约只能达到‘民免而无耻’。也许真正的治本之道还是要依靠对人心的调整,对人性的不断改造,以达到‘有耻且格’。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个体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确实优于不发达国家,但是不能由此就说其道德意识也高于其他国家。从十八、十九世纪殖民地开发历史中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行为中可以看出,从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以至地球的毁灭性灾难也可以看出,经过几百年经济成功发展的西方国家,其个体在小群体或者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虽然非常具有合作意识,但广泛意义上的道德感,对于其他人类的真正尊重,却付之阙如。3. 人类社会所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分别是协调和合作。好的协调,需要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好的合作,需要有对于不合作行为的强制惩罚措施。这两者,不管是行为规则的确立,还是惩罚措施的实施,都导向了对于一个中立、公允而有能力的第三方的需求。这个第三方,就是政府。而随着这两大问题的演化,第三方即政府的存在形式也开始了由奴隶主,君主向民主政府的演化。4. 原始社会对于不合作行为的惩罚措施是极其落后的,比如’千里追杀‘这种方式,虽然惩罚强度足够但执行成本却太高以至于不能承受。相比于这种方式,政府的存在,就是一个成本极大降低了的惩罚措施的执行方式。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何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政府所拥有的权力是如此之大,因为相对于它所带来的好处,它的成本还是在当时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5. 然而随着人类理性的发达,行为规范的普及和自觉合作意识的建立,政府的存在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被不断重估,而政府的形式也在这种重估之下不断改变。到了近现代,在一个合作意识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和被普遍接受了的时候,人们已经不能忍受一个君主仅仅由于它的存在就攫取如此多的社会利益分配了,由此导致君主制的颠覆和民主政府的建立。6. 相对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它带来的收益或者利益也比较低,因此我们通常可以看到,非正式制度一般只能适用于利益或者影响不是那么重大的领域。而对于群体日常生活影响重大的领域,就需要建立正式的制度,即法律,同时也需要强有力且公允的第三方监督其执行,并对违反正式制度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7. 第一章内容总结。一个社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协调和合作,都需要确立行为规则加以解决。这些行为规则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在了解人类行为模式和决策规律的基础上作出,而博弈论提供了一个观察人类行为模式和决策规律的系统的方法论。而决定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是考察其实行是否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改进或其他衡量标准的改进。8.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指出囚徒困境博弈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个体理性相悖于集体理性的例子,从而需要恰当的社会制度以诱导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纳什均衡是一个稳定均衡但不一定符合帕累托最优。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反之,一个制度即使听起来很好,但如果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自觉遵守。然而,有效的帕累托最优只能通过纳什均衡来现实,有效的制度设计,就是如何通过纳什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9. 第三章关于多重均衡与制度文化。一个博弈往往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多个纳什均衡的存在在人们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达成纳什均衡的难度,尤其在人们之间利益冲突比较大的时候。制度和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们提供关于个体行为的一般规范和期望,将博弈的一般结果导向聚点均衡,从而导致或较快导致纳什均衡的达成。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虽然在短期内对社会的变革有较大制约,但从长期来看,博弈的动态重复和人类的理性,还是会冲破这些制约以达成新的帕累托最优。10. 第四章关于威胁与承诺。本章开始介绍动态博弈及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行动战略,威胁,序贯理性,逆向归纳和承诺行为。主要内容有(1)威胁首先要区分为是否可信,不可信的威胁按照理性的原则在博弈中不会被考虑;(2)考察博弈行为或策略可以采用逆向归纳的方法,即由终而始,从最终的目标或结果倒推出参与人的最佳策略;(3)承诺可以增加承诺者违反规则的成本从而增加遵守规则的可信度。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是以一种承诺,财产也是一种间接的承诺,所以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宪政和民主也是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增进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导致了社会效率的增加和帕累托改进。11. 第五章关于讨价还价和耐心。人之所以为人,如荀子所言,在于‘人能群’。合作带来的利益如何分割,小到一个合同的签订,大到一个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的原则,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益的分割,最公平的办法是按照每个人或者参与者的边际贡献按,也称不可替代性。然而这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没有一个衡量给整体合作利益各自带来边际贡献的客观方法。利益分割显然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平原则或者平等原则会成为指导利益分割的思路。12. 现实中利益分割除了受到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的指导外,还会受到各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的极大影响。而一般地说,富人阶层、特权阶层和知识阶层,在其控制的资本、权力和知识的基础上,谈判能力远远高于普通民众,因而在利益分割中能够得到一个相对较大(近现代)或很大(远古时代和古代)的份额。13. 第六章关于重复博弈和合作行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从对抗走向合作,依靠的是亿万年中无数次的重复博弈让人产生的关于‘未来’的概念。同样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人类的理性和伟大的文明。14. 合作需要耐心,越看重未来的人越能够合作;垄断不利于合作;过重的惩罚同样也不利于合作,因为人可能都会有无心之过。社会关系的多重性导致了人类的每一次行为几乎都可以看做是一次博弈,由此产生无数多次的重复博弈。长期参与人(企业而不是员工)和连带责任人(老板而不是员工)都是维持社会合作的机制和安排。15. 第七章关于不完全信息与声誉。现实社会中,关于博弈参与者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为了更多地达成合作,产生了对于声誉的需求。而参与人为了实现自己在重复博弈中利益最大化,总有建立声誉的动机。16. 第八章关于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主要例子包括旧车市场,保险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学校和行乞行为等。解决逆向选择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市场机制,一类是非市场机制即政府管制。本书认为市场机制优于政府管制,主要因为长期看,政府管制会破坏市场声誉机制的有效性。17. 第九章关于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信息不对称带来大量的逆向选择从而减少了合作的可能性,这时候,持有好信息的参与者就有积极性表明自己的真实信息以增加自己达成合作的机会。信号传递主要是研究参与者传递信号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教育程度,产品广告,穿戴名牌以及送礼等实际上都是传递信号的方法。18. 第十章关于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信息不完全假设下,如何让拥有信息的一方把真实的信息提供出来,以最大化交易和达成帕累托改进,便是交易中机制设计的主要目的。具体例子有保险合约的设计,价格歧视,拍卖方式的选择以及大学老师的选拔等等。19. 如书中所说,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就会存在平等和效率的矛盾。然而,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平等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公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的头脑里肯定会有不同的定义。然而,不论哪种公平的定义,都肯定不会等于平等,任何社会都做不到完全平等。这部分张教授的概念似乎有点混淆。19. 第十一章关于道德风险和腐败。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即委托人和代理人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相应激励机制的设计,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风险态度以及代理人的责任能力。20. 经济学研究了腐败等式的问题。等式的左边是官员的收入,即’廉政工资‘;右边有五项,依次是权力的大小,腐败被发现的风险,非政府职业的可获得性(一旦被开除公职),惩罚的力度以及官员的’良心‘。等式左右的平衡那个决定了大多数官员对于腐败的态度。21. 第十二章关于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此章为博弈论在社会秩序变迁中的应用,介绍了演化稳定战略,即稳定的,能够击败任何外来变异而持续存在的生存方式。所举的例子包括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冲突,婚姻取向(感情型还是物质型)的冲突,以及鹰派和鸽派的博弈等。22. 无数次的博弈使人类社会产生了合作的自觉意识从而走出了囚徒困境。根据博弈论,如果博弈重复的次数无限多,参与人都会最终选择合作。合作意识的建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在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对合作的破坏却很容易很快完成。23. 一种行为方式之所以演化成惯例,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会遵守它。这种‘相信’,对一种虚拟规则的相信,是人类单独所发生的一种认知革命。其缘由,至今尚不清楚。24. 第十三章关于法律和社会规范。作为无数次博弈的成果,人类社会形成了许多规则。这些规则最初采取惯例的形式,取得了公认的惯例成为了规范,规范中最重要最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由政府立法变成了法律。法律是刚性的规范,法律的有效性取决于它和人们自然形成的规范的一致性,不符合自然规范的法律就是俗称的恶法。25. 社会规范和法律的三个基本功能包括,提供激励,协调预期和传递信号。儒家文化的缺点在于过分依赖教化和自觉,缺乏对‘无法驱逐的人’的制约手段。无法驱逐的人,在古代封建社会仅指皇帝。26. 第十四章关于制度企业家和儒家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确立是人类亿万年博弈和演化的结果,但其中某些个体为这些社会规范的确立发挥了无可或缺的作用。这些人,被作者称为制度企业家,即那些创立规则的人。27. 制度企业家都是一些特殊的人。首先他们要对人性有非常清楚和深刻的洞察力;第二他们创立这些规则的目的都不是谋利或者个人利益,都是出于对人类最深的,无私的爱;第三,他们的结局大多不佳,生前贫困潦倒甚至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献出生命。28. 公元前6世纪后的500年是人类历史黄金时期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文明都出现了自己的奠基者,也就是制度企业家。虽然他们的教义各有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以人为本,推己及人,互助相爱,诚实守信和奖善惩恶。29. 儒家社会规范俗称礼法,是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结合体。儒家更强调对人心的教化,以起到事前监督的作用而极大减少了事后纠正(法制)的社会成本,它的分层治理模式和灵活性使其能够长久存在,维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不是很喜欢读大段的方块
  •     博弈论入门
  •     看到第四章,假期接着借!先还回图书馆了。
  •     从博弈论的角度推演,最坏的政府也好于无政府。因此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拒绝一切形式的政府干预,似乎行不通。
  •     贼好!2015-12-31
  •     给文科生的博弈论…
  •     教科书式。比较易懂。
  •     猴年第十八本书。大块头,用老余的话来讲,要是写短一点就好了。P122倒数第二行公式错;P125第8行,“高”字应为“底”字;P320第12行,“品味”应为”品位”;P400倒数第5行,断行错。
  •     页边距令人印象深刻。
  •     只要涉及数字我的大脑就开始偷懒。所以只得把计算部分跳过,这样的阅读当然是打了折扣,但是大致的精髓还是领会了几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