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

出版社:陈戍国、 陈冠梅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66702630
作者:陈戍国,陈冠梅
页数:39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0世纪“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及先锋人物,为人熟知的是胡适、陈独秀、李大钊、吴稚晖、蔡元培、刘半农、钱玄同、鲁迅以及毛泽东等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就是鼓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旧伦理道德。当时提倡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这一斗争,是同当时的现实紧密相联的,是由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辟,由于康有为等人的鼓吹将孔教编入宪法,以封建纲常礼教为‘立国精神,而引起的……”所以,肯定新文化运动及其倡导者们的主流基本正确,肯定新文化运动及其倡导者以及先锋人物在当时解放思想、启迪民智的事业中立有功勋,无疑是必要的。 但是“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由于时代和思想的局限,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孔子和传统礼教的批评采取绝对化简单化的态度,作出了形而上学的一系列判断,否定过多,对后来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破坏作用,这却也是客观事实。这样的情况,一些研究者认为仅仅存在于“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及其倡导者之中,其实不然。只要看后来的“文化革命”重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错误,就应该知道如何判断才符合实际。 在20世纪的1923年冬至1925年春梁任公研究总结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时候,甚至在此之前,“‘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等种种口号和抨击,已经作为启蒙运动的成果深入人心”。这是特别关注礼学进入近代以来发展演变轨迹的现代学者对相关历史的概述。 而有幸与“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以及先锋人物年岁相若或出生稍后的近现代学者,关于历史人物的回顾自然可以信据。譬如钱基博先生著作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关于胡适的记载:适天性敦厚……每语于人日:“吾人欲拥护民治,则不得不反对旧孔教之旧伦理。欲提倡科学,则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历来论中国文学大旨者所说的“情”与“礼” 第二节对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所谓“文化革命”的检讨 第三节中国礼文学正名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中国礼文学祛惑之一 第五节中国礼文学祛惑之二——礼与美、礼文学与美学及其他 第二章先秦礼文学 第一节 甲金文中所见中国古代礼文学的萌芽与雏形及其趋于大体成熟 第二节 《周易》经传中礼文学的萌芽与雏形 第三节 《尚书》《逸周书》中礼文学由雏形走向大体成熟 第四节 《春秋左传》可以视为成熟的礼文学 第五节 自《国语》所见成熟或大体成熟的礼文学 第六节 自《春秋事语》与《晏子春秋》所见礼文学 第七节 自《管子》《论语》《孔子家语》《文子》所见礼文学 第八节 《诗经》中的礼文学 第九节所谓先秦“四礼”特别是小戴辑《礼记》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 自《墨子》《庄子》所见礼文学 第十一节由《孟子》《荀子》所见战国礼文学 第十二节 自《尸子》《尹文子》《鹛冠子》所见战国礼文学 第十三节 自《商君书》《韩非子》所见战国礼文学 第十四节 《吕氏春秋》与云梦秦简的礼文学 第十五节 《战国策》《战国从横家书》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屈原、宋玉等楚人辞赋中的礼文学 第十七节论屈子《橘颂》非行冠礼之作 第三章秦汉礼文学 第一节秦代礼文学 第二节陆贾、贾谊与汉初礼文学 第三节从《春秋》公羊传、毂梁传、《韩诗外传》看到的西汉礼文学 第四节淮南子、董仲舒、司马相如、桓宽贡献的礼文学 第五节司马迁与他的礼文学 第六节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三书中的礼文学 第七节扬雄《太玄》《法言》中的礼文学 第八节西汉诗赋中的礼文学 第九节东汉诗赋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东汉班氏三人与汉礼文学 第十一节 《新论》《东观汉记》《越绝书》所见东汉礼文学 第十二节 《论衡》中的礼文学 第十三节王符、朱穆等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四节赵晔、崔寰、应劭诸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五节蔡邕、孔融、仲长统诸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汉碑中的礼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编辑推荐

《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求真务实,古为今用,否定以往思想文化的糟粕,不赞成对礼义之邦礼与礼文学的形而上学的蔑视、否定与误会。

作者简介

《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是《中国礼文学史》著作系列第一卷,凡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绪论,旨在为“礼文学”正名和祛惑。此后逐章叙述礼义之邦各个历史阶段礼文学的大致面貌,阐发礼文学和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的关系以及礼文学在整个社会生活和整个文学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所处的地位;第二章旨在描述先秦礼文学的萌芽、雏形及其大体成熟与礼义之邦初期礼文学的大致面貌;第三章阐发礼文学在秦朝两汉取得发展的基本情形与意义。依礼义之邦礼的本质、本来面目解说礼文学,是《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的宗旨、特点和总体要求。


 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中国礼文学史》文字和体例确有可商之处,但如果说作者对“文学的理解还停留在《读者》和《故事会》的水平”是不是有点过了?当然,只要觉得能从其中学到东西,作为“反面教材”读也未尝不可。根据读书印象,简单说几句,先说此书不足之处或缺点吧,免得觉得是袒护:1、体例和目次依时间顺序来写,虽是通常作法,但章节标题与主旨似乎还可以再明确一些。2、全书文字语言有时略显啰嗦和口语化,不太严谨,条理性不强;有些概念也不明确。3、以当前学者之写作习惯,古人多称名而不称字,以表研究之客观态度,也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作者为表尊敬,引用古人著作时往往称呼其字,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如王国维称“王静安”,许慎称”许叔重“,韩愈称”韩退之“等等。4、作者熟读先秦两汉基本文献,治礼二十余年,上个世纪90年代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古文文学相关课程十余年,后又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书十余年,礼学、文学基础自不必说,给人这样的印象,可能是写作时语言风格所致,不便于初学吧。优点或贡献:1、礼学转型时期第一部“礼学与文学”之断代研究著作,对古代涉及和反映礼典、礼俗、礼学思想等等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有开创之功。(此前姚小鸥、王秀臣、江林等臣《诗经》与礼,丁进有《周礼考论:周礼与文学》等,都是某一部经典与礼学之关系,但并不算断代研究)。2、绪论”情礼“关系切中“礼与文学”肯綮,引用历代文论中对”情“”礼“关系之思考表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或偏向”情“,或偏向”礼“,其起源和指向应为《诗大序》所言”发乎情,止乎礼义“(实际这也是作者所认为的社会中言行准则,也是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的纲领之一)。3、与五四以来的某些传统不同,《中国礼文学史》把“礼”摆在了正面的位置,突出了礼制和礼俗在维系世道人心的作用,肯定了以诗教为中心的礼教,从某种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对于古礼的误解和隔膜。(当然,礼是否完全具有正面意义?这点值得学界讨论和商榷,元明清的礼文学史已出,但还没来得及读,这一时期有其复杂性,不知怎么写)。4、如简介中所言:“依礼义之邦礼的本质、本来面目解说礼文学,是本书的宗旨、特点和总体要求”,以正统礼学家的眼光来看文学,从文学中提取其中与礼学相关的内容和思想,这是本书的特色,也是由礼学而研究文学问题,由文学比较礼学文献之路径。以法学、史学之其他学科研究礼,也可以此为借鉴。读书,先鉴赏,再批评。——熊十力与徐复观的故事,值得我们一读。
  •     《中国礼文学史·后记》中所言两月内让陈戍国师欣喜的第二件事中的“博士研究生延君”即是敝人。那是博士入学第一年,陈师给我讲授《中国礼制史》。似是浙江大学古籍所贾海生教授给陈师写了一封信,赠送了其著作《周代礼乐文明实证》,提到了他的老师也就是陈师西北师范大学同窗赵逵夫先生主编的《先秦文学编年史》,陈师在岳麓书院御书楼没有看到,就在课堂上问我及旁听的吴君是否知道。我就遵嘱从当当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留着,一套替他买的(打算送他,但坚持给钱)。下周上课,他问我及旁听的吴君感觉此书怎样,我说翻了翻挺好的,体大精思,参考了学术界最新成果,博士论文我如果作先秦礼学研究,可以借鉴,当工具书用。陈师言你既要看到此书优点,也要看到不足,尤其是与礼学相关的不足,你应该能找出了吧?我傻眼了,确实没看出来,又有点不想承认自己的不成器。当时一是虽入陈师门下已有两年,但读博之后才算真正走近“三礼”,对《仪礼》只能说是翻过而不是读过;二是基础差,2010年秋至2011年虽已随宋洁兄上过课,但他所讲的内容(三礼入门、其与沈文倬先生的著作等等)我第二次听都消化不来,课下虽也用功,但颇为吃力。赵先生书只是随手翻了翻,觉得其体例和蒐集材料的功夫值得学习。老夫子耐心启发,要看第9页、第608页、第966页,并提出了《后记》中所言的问题,记得我和吴似乎仍然没有看出,与他“大眼瞪小眼”(现在对于某些书中的礼学错误,除非特别明显的,我也不能看出,但自觉多少有了点眼光。)在陈师有点无奈要求认真读,并略有提示之后,我们说出了《仪礼》应该没有祭礼,《既夕》不算礼,只是《士丧礼》的继续;感觉“虾辞”不对,但说不出所以然。当时老夫子是有点失望的,估计上课时他常常有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只是提出了少有的也是委婉的批评,师生之间的差距有时让我们无法“对话”。老夫子建议我针对此问题写一篇文章,我并没有理会。一是因为当时对出土文献感兴趣,正收集《先秦两汉“太一”考述》中的材料,觉得抽不出时间;二是觉得赵书之礼学问题不成为真正的礼学问题,前两个问题作者编书时注意和检查一下,翻翻《仪礼》、《礼记》相关章节就可改过来。《既夕礼》则见仁见智,这一说法在其他学者中也常常出现,也许不需刻意强调(当然,文中提到沈文倬先生一般写《既夕》而不是《既夕礼》)。现在想想,《先秦文学编年史》应该算是赵逵夫先生与其研究生的集体之作,白璧微瑕,并不有损此书的总体成就与贡献。所出现的错误未必就是赵先生的错误,再者,“虾”的繁体字“蝦”,与“嘏”极为相似,可能是编辑没有读过《仪礼》,录入时出现的错误。不必苛求。针对同窗出现的小小错误,可能在大家看来应该是去信告知而不是公之于众,但为什么陈师把此事写入后记,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借此告诫我们论文写作或出书时一定要严谨,对于自己没把握或者不熟悉的领域,最好多走一步,查查原典,不要出现所谓的“硬伤”;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性的著作,不管是得意之作还是无奈应付,都要把好关。陈师曾数次说过,学术著作既然出版出来,一定要经过时间和学界的检验,批评与自我批评为进步之必须。“我们认为任何著述都应该欢迎而不应该拒绝批评。我们认为拒绝批评恐怕不是解决问题、求得进步的好办法。”这是他这本书《后记》中的原话,也是他一贯的态度。在他看来,这种批评和争鸣,实际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和学习,也有助于匡正某些不良的学风。《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出版之后,陈师赠送给我一本,题辞就是“延君正之”,惜乎只是匆匆读了一遍,虽有些看法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文字,有负师之教诲。第二则是陈戍国师可能认为个人之间的情谊并不影响学术的争鸣与批评,宁愿“诤友”,不作“昵友”。上课时他曾多次提到在郭晋稀先生门下时与赵逵夫先生的同窗之谊,他是湖南人,硕士阶段却研究《诗经》;赵先生是西北人,硕士阶段研究的是《楚辞》,南人研究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北人研究浪漫主义代表,很有趣的现象。《楚辞》赵先生应该通篇背过,陈师受此激励也曾背过《诗经》……虽偶有微辞,言语中感觉陈师是把赵先生当老朋友、老同学看待的。当然,一心只作研究,素不问“俗事”、迄今不会用电脑、手机的他也好像从不会主动与朋友联系。(补记:2015年下半年偶去陈师家中告知我师大文学院好像有纪念马积高诞辰90周年的活动“‘辞赋与中国文化’暨纪念马积高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赵逵夫先生也有参加,并提及与马积高先生之交往,颇遗憾得此消息之晚。)第三不能不说到陈戍国师对礼学乃至经学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大而言之,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礼学家沈文倬先生之入室弟子,陈师的这种学术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之强烈,言语之间常有吐露,这是他继承先师学问,不忘师恩的表现,也是其性格使然。我们初则也许不以为然,入其门之久,始觉老师之苦心。所以在学生或者别人看来,学者书中可以原谅或者忽略的礼学错误,陈师看到后会认真地找出并加以评论(包括沈先生《菿闇文存》中《礼记》分类篇数等小问题,他都曾有给我们指出)。他对学术尤其是礼学问题的认真和严谨,完全没有针对个人之意,文章和言语之间可能有失偏颇,但也许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还以为是跟研究生一起写的书。。。原来是父女啊。。恩,感觉跟陈先生的《先秦礼制研究》相比有差距。。。ps后记写得很凶猛,有什么内情不?
  •     什么玩意~全书上下充满了各种自以为是的言论,看得出作者的脾气很坏,没有对学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而且,作者可能是礼学专家,但对文学的理解显然还停留在《读者》和《故事会》的水平,谓之发牢骚和做文献则可,谓之文学——呵呵。总之,这本书可以被当做生动的反面教材来看,做学问不能这么乱来。
  •     粗粗翻了一遍,材料引用很多,对古代涉及礼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做研究的很好材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