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08042248
作者:李培林
页数:35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没有经济学中的进行理性选择的“个体”或人类学中嵌入生活的“人物”,这本著作的主题是研究人们的生活境况,探索重要价值领域之间产生不协调的原因和建立协调关系的可能性。传统的社会学和经济学,不管是什么学派,实际都声称,尽管人们是出于一些明显的动机并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行动,但实际上不可避免地被某种客观的隐蔽力量所左右,如看不见的手、历史规律、行动逻辑等等,而博尔坦斯基的这本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不再把行动者视为由某种力量统治的主体,而是通过研究主体的行动过程、主体所处的境况来了解日常世界的相互关系,了解不同的生活领域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合理性规则。在该书中,博尔坦斯基和泰弗诺使用了一种新的分类方式,他们把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活领域分成六种形式:即圣灵(宗教)领域、家庭领域、舆论领域、民事领域、商业领域和工业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最高价值、自己的秩序观念和自己的价值合理性的证实方式,不同的领域之间往往会产生不一致,如宗教领域的最高价值是信仰,家庭领域的最高价值是情感,市场领域的最高价值是竞争,商业领域的最高价值是利润,民事领域的最高价值是共同生活,等等;在经济领域中具有合理性的竞争、个人主义、利润追求等价值很可能与民事领域中的社区、集体、共同生活等价值相对立。博尔坦斯基认为,过去人们总是试图从某一个领域的重要价值规则出发,赋予这些规则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把这种规则扩大到整个现实社会,这种企图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就是不同领域之间价值规则的一致性。而博尔坦斯基要证明的,恰恰是现实社会中价值规则的多元性,他认为只有在一定的境况中和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不同领域的价值原则之间达成协调。

内容概要

李培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村落的终结》、《重新崛起的日本》、《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李培林自选集》等。

书籍目录

【西学东渐篇】
西方社会的“官僚病”
科学的“思辨”与新的理性
法国学院派寨主雷蒙·阿隆
关于女性的观念变革
未来并非总是美好
共和国真义考
微型权力专家:福柯
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整体观时代的到来
隐喻的思维魔力
法国当代社会学四大流派
分立抗衡的两大学派:布迪厄和图海纳
走出布迪厄主义的博尔坦斯基
经济社会学思潮和罗桑瓦龙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
风险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风险
东方现代化命题
【小题大做篇】
路径依赖·知识生产·社会技术
大陆新娘·女权·三寸金莲
买者定价、社会嵌入及其他
台湾村落走访随笔
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
厕所革命与社会变迁
全球化和汽车左行的制度
中国视角看日本
【书里书外篇】
学术闲书五种
参考文献的功能
谁在改变生活的逻辑
社会流动与中国梦
社会公正、黄金分割与和谐社会
农民的理性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书斋随笔
调查研究中的故事
【承前启后篇】
我的研究理路
中国社会学的实践取向与理论匮乏
村落终结与中国经验
默顿“中层理论”的启示
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
非正式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真问题
信任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走向终结的村社共同体
劳动关系的社会建构
私营企业主的关系运作
探寻“关系地权”的逻辑
后记

编辑推荐

《启明文丛: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从“中国经验”出发,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中国发展中诸多社会风险的临界点在哪里,这些临界点单凭既有的规则是推论不出来的,不顾前提条件和约束单从原则推论出的结论往往会是虚假的。

作者简介

一本充满思辨色彩同时有富有现实意义的随笔集。


 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三联的“启明文丛”是一套有意思的文丛,从目前所出三本来看(第四本,即黄燎宇的《思想者的语言》待出),三本书的作者李培林、陈彦和傅铿属于同一时期的旅外学人(李、陈留学法国,傅留学美国),这是他们的第一部个人文集,文章的写作年度都同样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迄现在,跨越了二十年。某种程度上,这三部文集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学人的样本,他们的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可以说正是中国学人这二十年来思想、观念变化的具有代表性的表现。透过这三本文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学术关注和人文关怀的变与不变。三位旅外学人的学术生涯都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而书中的某些文章都烙上了时代色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整个中国洋溢于自信和开放的乐观气氛中,由“思想解放”而开启的当代中国宏图初展,在此背景下,一波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引进的大潮涌动,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李培林、陈彦和傅锵三位学人同样积极热情地介入了这股引介外国思想、观念和知识的大潮流中。李培林于1987年从巴黎第一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在这前后一段时间,他在《读书》上所发的文章,构成了《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中第一编“西学东渐篇”的主体内容,他从自己所学的专业——社会学的角度,介绍了法国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巨擘如雷蒙•阿隆、福柯、布迪厄和图海纳及罗桑瓦龙、他们的社会学观念,以及介绍风险社会学等新颖的西方社会学观念和思潮。无独有偶,大约同一时期,在法国留学的陈彦,也以引介法国知识界和思想界的新知与观念为己任,这体现于他的文集《民主与乌托邦》第一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文章中,作者介绍了布罗代尔的“总体历史”观、杜梅吉尔的“比较神话学”、布迪厄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跨时代的人文泰斗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这些在今日已成显学的学术,对当时的国内学人来说,却是相当新鲜。两人不约而同地将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最新的思想观念引介入国内学界,一方面是对自己所学的梳理和解读,另一方面当然也包含“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想法,这显然是对国内知识界当时的“启蒙”大潮的积极响应。不过,这样的引介外国的知识和潮流,正如当时国内将欧美数百年的各种思潮囫囵吞枣地输入一样,一种思潮还来不及消化,便跳到了下一个思潮,多的是凌空虚蹈急功近利,少的是沉潜深入含英咀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国内社会思潮随之一变,像是对八十年代的反拔似的,知识人的知识和思想追求也随之大变,由虚入实,启蒙观念让位于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更为脚踏实地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这一趋势同样体现于李培林和陈彦这一时期的文章中。在李培林的《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中,如果说九十年代之前他所谈的都是文本中的社会学因而是“虚”的社会学的话,那么,自九十年代以降,生活中的社会学便成了他关注的重心。他一改早前致力于引介法国社会学各种思潮的宏大话题,将他的社会学思考落实到了现实层面,诸如台湾的大陆新娘、中国的大葱和日本电器、厕所革命、汽车左行等话题,都能引发他的社会学思考兴趣。此后,随着他的学术生涯的展开和深入,其后他的关注点更放到了对中国社会学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上,他早前对社会学的纯粹的“文本”关注,至此已经转变为对中国“真实世界”的关注上,这集中反映在他和弟子对中国社会运行规律所作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上,举例而言,对中国社会的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就是他的一个学术着力点。他孜孜以求的是将“文本”的社会学和中国的社会的“生活”社会学相结合,最终成就一种建立在中国现实问题之上的“中国学派”——一种更为有意义的“文本”的社会学。李培林特别看重是社会学和中国真实问题意识的结合,他将这种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总结为“中国经验”,认为“中国经验”对中国的社会学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肯定会改写现代化和全球化理论的许多假设,会修改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一些既有规则”。他认为,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国理论,才会产生它独有的学术魅力和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派”。而这个“中国学派”,将探索一条中国走向“现代和谐社会”的新路。而这,就是中国社会家们的职责所在。陈彦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章同样也走上了由虚而实的道路。如果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章是更侧重于纸面的引介和思考的话,那么,九十年代之后的文章,则是思考伴着实践,实践带动他更深入地思考。2005年之后,他更是积极投身中欧社会论坛的工作,并加强了对欧洲联合实际进程的关注,从而完成了从观念到行动的改变。正如他的文集《民主与乌托邦》所示的,陈彦之所以关注欧洲尤其是法国,是因为他关注民主与乌托邦这两个议题,因为欧洲既是民主的故乡也是乌托邦的故乡,所以,他既考察民主与乌托邦在欧洲的前世,也思考它在欧洲的未来——欧洲联合工程。陈彦认为,欧洲联合工程之所以值得关注,正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他一直关注的“民主与乌托邦”两大议题,它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以民主的方式尝试建构社会制度的独一二无的社会工程,堪称人类最后的“乌托邦”。它若能取得成功,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世界政治的分野和战略态势。而他之所以关注欧洲的民主与乌托邦,其实看重的是欧洲对于中国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思考欧洲的“民主与乌托邦”议题,正是为了反观中国:足可以同欧洲并驾齐驱的中国文化传统能否既向世界贡献理想的愿景,又发展出抵御乌托邦的制度动力? 如果说李培林和陈彦二十年间的文章主题的变化,反映的是旅外学人的学术关注的与时俱进的变化的话,那么,那么,作为旅美学人傅铿的关注核心,则更多体现了一种知识人的不变。傅铿的文集《知识人的黄昏》围绕知识人的核心问题展开,这一核心问题始终萦绕于他心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接连在内地的《读书》、香港的《二十一世纪》和台湾的《时代周报》相继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五四以降国内知识人的种种激进思潮进行了批判,反思了传统知识人的启示录传统与乌托邦救世主义,它的自大与僭妄,它对中国社会和中国知识人的深重影响。此后作者负笈美国,搁笔十多年,沉潜思考,随后重续他此前对知识人的研究,只不过更为深入与透彻发,更与当下的中国现实相关联:他指出,法国的先知式知识人(萨特为代表)正日渐消亡,而普世知识人(托克维尔、雷蒙•阿隆等为代表)将浴火重生。作者数十年间对欧洲知识人传统的关注,自有其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他对知识人传统的持续反思,变化的地方则表现在,早年他的文章更具批判色彩,更着重于破,近年则更偏重于立,更着重的延续普世知识人的情怀与理念,也即,像他一直膺服的托克维尔和雷蒙•阿隆一样,作为知识人,一直要葆有“在评价各种政治体制下的相对非正义时”维持一种“适当的道德责任感”,从卑微公民的视角出发,做一个独立观察者。三位旅外学人的二十年间的心路历程殊途同归:从凌空虚蹈到脚踏实地。而无论他们的学术旨趣和关注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们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中国学人的风骨和责任感。李培林说,他所有学术追求,是一个学者内心深处对“真实世界”的问题关怀。他写道,费孝通先生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的扉页题写了四个大字:“为了中国”,他以这四个字统括自己的社会学追求和责任感。而陈彦对欧洲“民主与乌托邦”观念的关注,实则是以欧洲为镜,看重它对于中国的不可替代的观照和借鉴意义,他说,越是心忧中国,越需要了解欧洲;越是了解欧洲,越能够感悟中国。他服膺亚里士多德这句话:不了解他者便不能了解自我。而傅铿在《知识人的黄昏》中的最后一篇《托克维尔和我的中国梦》中,他以托克维尔式的普世知识人的观念来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人需要的不是激进的“革命思维”,而是一种改良观:任何一场政治革命要想最后成功,都必须有上百年的点滴社会体制的改进积累来完成。证诸中国百年历史,这是一个用多少鲜血换来的痛苦和智慧的认识。对文化激进主义的批判,一直是傅锵不遗余力所做的工作,也是他身在海外而对祖国的关注、关怀的一种表达。
  •     我一直相信,书斋里的研究绝对解决不了人类的吃饭问题,学问应该有用。我读书的兴趣点也在此,不爱读那些纯粹理论的大部头,只想看与日常经验息息相关的“小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研究员的《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就是这样的“小文章”,对于社会学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使社会学走向生活的方法论,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它又引导着人们走近社会学。李培林研究员是1980年代中国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因之最早接触到了西方最新的社会学理论,他也成为当代社会学西学东渐的传播者之一:为雷蒙•阿隆翻案,介绍波伏娃及其女权主义思想,引介福柯、利科等知名社会学家,这在当时都算得上是“奇闻异事”了,沿着这样的方向,他又在1990年代末期介绍了布迪厄、图海纳、布东和克罗齐耶这些后来被证实为著名甚至是伟大的社会学家。这在现在看来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社会学和社会的现代性问题就是这批知识人首先提及并逐渐传播到中国的。在这些言说的背后,作者有他更深层次的思考:“东方”如何走向现代?他提出要用“中国经验”来实现“东方现代化”,这又将理论问题拿到实践中来审视和解决。不知不觉中,作者回答了一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法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时如何进入中国的,对中国有什么用。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我主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研究西方社会学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学术的七宝楼台,而是要将这些新思想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比如像书中提到的树立整体观、当心风险社会等,这就将社会学落到了实处。其次,我们再也不能被所谓西方拉的太远,要知道比之于西方我们的福柯研究和布迪厄研究差不多晚了二十年,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如今这个时代传播媒介特别发达,我们一定要让世界范围的新知第一时间纳入到中国当下的研究视域,尤其是社会学。以上是《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给我的启示之一。之后,作者用他在台湾和日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台北的“捷运”(地铁),既方便快捷又新潮卫生,甚至堪称一种文化,而从零分到一百分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也许也可以说明海峡对岸的中国人至少对生活足够尊重。再比如日本的厕所革命,1930年代,日本的公共厕所卫生情况和近邻中国可谓半斤八两,今天两国的公厕情况真是天壤之别: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了全世界最高水平,而如今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想找厕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书中尽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汽车左行、小电器、中国大葱出口价格等,但也正是这些生活的细节维持着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甚至尊严。其实说白了,整个社会就像一台时时刻刻不停运转的机器,机器内部由大大小小的齿轮构成,个人就是这大大小小的齿轮,倘若一个齿轮锈住了或者出了其他问题,影响社会这台机器的运转也就在所难免。如今,中国的各项社会改革都逐步进入深水区,已然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如何让社会这台大机器又好又快地运转是一个大问题,关键是不能让任何一个齿轮锈住,这就必须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看到了一个时期内中国的症结和问题所在,而解决好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也是社会学的最高境界。另外,书中也同样涉及到一些学术、读书和作者研究理路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佳作,比如科技改变了生活的逻辑、社会流动、村落终结和中国梦等问题,但无论言说的是哪个方面,“中国经验”都是作者一个鲜明的主题和线索,这种经验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经验,也是社会生活经验,是这种经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的中心所在。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社会学研究应该深深扎根于生活,即使理论文本也要和生活建立联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洞悉社会发展的真正逻辑和主要问题,这对当代中国而言真可谓大有裨益。路漫漫其修远兮。话又说回来,真正洞悉社会发展的真正逻辑和主要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和使命。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新一代领军人物的思想小品文,社会学票友可以考虑把玩。。。
  •     学者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专业和非专业的人都值得一读
  •     有很多法国社会学者的介绍
  •     书还没看完,不过内容很好,都是你我能看懂的社会学,其实都是大家身边的一切
  •     今天看一篇序中提到,任何一个文明都是由物质,制度,精神三个部分组成的。这本书提到了物质和制度。那么如何解决书中提到的问题呢?呵呵?
  •     社会学随笔,睿智客观,又不乏人情味儿,雅俗共赏。
  •     很棒。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先生的学术随笔集,尽管有一些略显凑数的应景之作,但大多数文章仍然非常耐读,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李先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诗意情怀,以及对于中国改革变迁的持续关注,在字里行间时时显现。
  •     作者李培林是巴黎索邦大学的社会学博士,社会学专家,一般来说,这种学院派学者的著作不好读,因为专业和理论门槛较高。但这本书是作者的随笔和论文,其中许多篇章读起来雅致通畅,却不乏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尤其是《隐喻的思维魔力》等几篇文章,既有学术写作之广博和严谨,也有随笔的智慧。
  •     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的学术随笔集,很好读,能雅能俗,能上能下。
  •     大家小书
  •     学术随笔集
  •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的文集大概四十篇文章,看到最后发现竟然连给博士生写的序都加进来了,也只能在心里默念一句:好吧。李老师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学术视角,可以看到学术敏感度强的前辈是如何捕捉生活细节的,至少在台北捷运有无售票员我是没有思考的
  •     里面大段大段地扯哲学史的时候觉得好村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