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

出版社: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0-12-1
ISBN:9789868513365
作者:張炎憲/ 陳朝海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追夢30,共創美麗之島
文/陳菊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從戰後發生228事件以來,影響台灣社會發展最重大的事件。雖然過程讓我們受苦、受傷甚至家破人亡,不過我們現在回顧美麗島事件,我覺得能夠參與這樣關鍵的歷史性事件,身為一個台灣人,身為一個台灣人的女兒,我覺得非常重要,也非常願意。
美麗島事件中,我感到特別感動的是,第一,台灣的人心還是充滿戰力,從來不會在恐怖的壓力壓迫之下退縮,因為在國民黨對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的大逮捕過程中,許多台灣人挺身而出幫助他們,如長老教會的高俊明牧師、林文珍長老、黃昭輝、林樹枝等等,敢在那樣肅殺的環境中站出來,我覺得台灣人心真可貴,台灣不死,台灣不管在任何壓力之下一定會活下去。第二,我感受到台灣的知識份子在那個時代非常冷漠,在那樣恐怖氣氛中我們理解,但我們也看到一群台灣的新生代律師們願意勇敢站出來辯護,這對台灣社會而言意義非常重大。如果連這群受專業訓練的新世代都不敢出來,那台灣人要繼續走民主自由道路的前途將會非常坎坷,所以我非常感謝這群新生代律師們願意站出來辯護,因為他們延續了台灣民主的香火,展現了台灣人不屈不撓的堅韌鬥志。
我年輕時就接觸過許多台灣的政治犯,他們坐牢多年,出來之後不是家破人亡就是妻離子散,處境非常艱難,而我們的社會從未給這群為台灣受苦的人關懷溫暖。那個年代的政治犯內心對台灣非常關心,但是不知如何做。出獄之後他們在屈辱中生存,但是美麗島事件之後這些政治犯幾乎都勇敢站出來繼續關懷台灣,雖然那時我在坐牢,但我感覺到監獄已經不再能夠阻止台灣人民築夢,恐懼恐怖不再能夠阻止台灣人民追求比較公平合理社會的理想,台灣人民雖然看到許多人仍被關在牢中受苦卻依然勇敢反抗,那這個社會絕對是有希望的,今天我對台灣的信心也是來自30年前對美麗島事件的親身體會。
30年來台灣社會有太多變化,打破言論箝制、萬年國會改選、廢除全世界最長的戒嚴令,黨禁報禁解除理想得以實踐,直接選舉自己的總統等等,我們有許多理想透過美麗島事件逐漸實現。但是我們的國家今天也面臨許多危機,主權流失、民主倒退、自由受限,尤其台灣能不能繼續以一個主權國家的地位生存下去,更令我們憂心不已。這也正是高雄市政府結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等多個本土社團舉辦是項研討會,從歷史、法律、國際與媒體等層面,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人權工作者以及事件參與者,共同來回顧與探討美麗島事件的目的所在。期盼藉由歷史的回顧反省,喚起大眾了解到民主人權取得的艱辛,共同珍惜並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
30年前也許我們沒有做很好的準備,憑著浪漫熱情便投入民主運動,挫折難免,但是回想起來,歷史的潮流來了還是應勇敢承擔。今天看到民主人權終於在台灣開花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很榮幸30年後能以高雄事件當事人身份當任高雄市長,希望回顧美麗島事件能夠帶給我們啟示,賜予我們力量,讓理想不滅,熱情繼續燃燒,期望大家繼續共同打拼,讓台灣成為真正的美麗島。

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意義與未竟之業
文/張炎憲
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30年來,它影響台灣至深且鉅,成為改變台灣發展的動力。因此今日再探討美麗島事件,仍是有其必要。
美麗島事件為何會發生?這與當時的國內外情勢有關。自從1971年10月,蔣介石集團被趕出聯合國之後,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所宣稱的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說法被刺破,在國內已無法以此神話蒙騙台灣人民。因此蔣經國於1972年出任行政院院長之後,一方面拉攏台籍菁英,提拔為行政院閣員,一方面則更加壓制台灣本土文化,強調台灣與中國五百年前是一家,血濃於水的大中國感情。但台灣知識菁英看到國際局勢逆轉,擔憂台灣前途,乃逐漸集結力量,展開對國民黨政府的批判,要求民主、自由與人權。1975年《台灣政論》的發行就是黨外台灣菁英的首次吶喊。緊接著1977年的選舉,因國民黨賄選而爆發中壢事件,使得黨外勢力大為增進。這些變數已開啟黨外菁英想突破現狀,與國民黨展開對抗的局面。
1978年底,舉行立法委員和國大代表的選舉,黨外人士組織助選團,串聯全台,聲勢驚人。但在最後衝刺的緊要關頭,12月15日美國宣佈將於1979年1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舉逼得蔣經國宣佈中止選舉,以因應台美中的變局。
1970年代是冷戰結構逐漸瓦解,新的合縱連橫的時代。美國因陷入越南戰爭泥淖中,急思解套,乃與中國接近,藉拉攏中國,抵制蘇聯勢力的擴張,結束越南戰爭。1975年越戰終於獲得和平解決,美軍撤出越南,但緊接而來的卻是南越被北越擊潰而南北越統一。越共趁勢力壯大,在蘇聯支持下,於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打垮赤柬。中國不願見到越共勢力的擴大,乃於1979年2月出兵進入越南北部,原本要教訓越南,反被越南擊退。在中亞方面,蘇聯則於1979年12月蘇聯又進軍阿富汗,將勢力伸入東亞,致使中國與美國倍感受到威脅,美蘇之間戰略武器限制談判乃因誠意不足而觸礁。在昔日伙伴反目成仇,昔日對立者反而合作的國際背景下,美國與中國因互相需要而建交。
國民黨政府的最大支撐者是美國,但美國終於在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對國民黨造成極大打擊,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右派人士主張採取壓制手段,反擊黨外勢力。黨外陣營為了延續民主香火,在1979年展開各種活動,試圖突破國民黨的封鎖,走出生存的空間。這兩股力量經過一連串衝撞之後,終於爆發美麗島事件。國民黨欲藉此一網打盡黨外人士,摧毀黨外力量,以安定國民黨政權。
從大時代背景來理解,才能掌握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因素。1979年雙方的衝突是近因,12月10日的人權日遊行是引爆點,13日的大逮捕是國民黨的整肅行動,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是統治當局的恐嚇警告,軍事大審則是國民黨被迫之下的民主假象。這些前因後果環環相扣,編織成為美麗島事件的經過。
美麗島事件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最重大的事件,影響台灣既深且遠,留下許多轉變的契機。
1、突破戒嚴禁令。1979年1月黨外人士為伸援余登發,相聚高雄橋仔頭,舉行遊行示威,首次突破戒嚴禁令。這小小的一步卻是推動歷史變革的一大步,從此民主自由風氣大開,已成擋不住的潮流。
2、成立沒有政黨之名的政團。組黨是國民黨政府的大忌。1960年雷震計劃與台籍菁英共同組織中國民主黨,在組黨前夕,國民黨政府立即逮捕雷震,宣判10年有期徒刑,阻擋新政黨成立。1979年8月黨外菁英發行《美麗島》雜誌,並在各地設立分社,以此做為各地黨外人士聚會之所,串連全台,成為一個沒有政黨之名,卻有政黨之實的政團。此舉刺到國民黨的痛處,國民黨政府不能容忍這批異議者日益壯大,乃下手逮捕,杜絕後患。美麗島政團雖一時被消滅,但繼之而起的另一波組黨運動,終於在1986年9月28日落實,成立民主進步黨。
3、從美麗島污名化到台灣意識的覺醒。在戒嚴年代,國民黨政府壓制台灣歷史文化,排斥台灣意識,禁止台灣人組黨。從1975年《台灣政論》出現之後,國民黨就一直污名化黨外民主運動,中壢事件之後至美麗島事件前夕更加惡劣指控,大逮捕之後更以暴動份子、叛亂份子形容美麗島人士。但在國際人權組織救援與美國國會議員聲援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公開軍事大審,讓媒體採訪。黨外菁英在法庭上義正詞嚴的陳述,以及媒體的報導,反而成為最好的民主教材,讓台灣民眾了解到黨外人士的主張以及對台灣前途的焦慮。台灣人看到這群台灣菁英的苦難,反而激起共鳴而覺醒。台灣意識因之茁壯發展。
4、林宅血案再次激發台灣人苦難的記憶。1980年2月28日林義雄母親與雙胞胎女兒遭人殺害,大女兒傷重獲救,但血案至今未破,兇手仍逍遙法外。1947年的二二八大屠殺是台灣人心中的最痛,33年後又選在同一天行凶,殺害者希望藉此恐嚇台灣人,達到殺雞儆猴,教訓台灣人的目的。但台灣人不只沒被嚇倒,反而勾起歷史傷痛的回憶,將1947年的二二八與1980年的二二八連在一起,加深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決心。
5、長老教會牧師被捕與宗教信仰力量。美麗島大逮捕後,施明德是唯一漏網之魚,向高俊明牧師求救,高牧師託林文珍長老負責藏匿,因此藏匿和協助施明德逃亡的人都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罪入獄。高牧師等人敢冒生命危險挺身相助,表現出耶穌基督關愛世人的精神,獲得許多台灣民眾的共鳴。之後長老教會牧師更負起安慰代禱美麗島事件受難者家屬的工作。長老教會人士的受難,反而更彰顯1970年代長老教會三次國是聲明的精神,發揮宗教信仰的力量。
6、從民主自由的追求深化為台灣歷史文化的探尋。從《台灣政論》到《美麗島》雜誌,黨外人士以追求民主、自由與人權做為主要訴求。美麗島事件之後,1980年代黨外再出發,雖然持續追求民主、自由、與人權,卻提升為台灣歷史文化的探尋。這股力量終而衝破國民黨政府的封鎖與禁忌,壯大台灣意識,
開啟台灣文化的發展契機,使得台灣主體性的觀點逐漸落實。
美麗島大逮捕造成黨外菁英的落難,卻翻轉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如與二二八大屠殺之後台灣社會相比較,則兩者差異極大。二二八大屠殺之後,台灣人被嚇破了膽,從此噤若寒蟬,不敢再奢談政治。在此恐怖氣氛下,國民黨政府得以安穩統治台灣三十年。國民黨政府憑過去的經驗,以為逮捕美麗島人士,可以再壓制台灣人力量數十年,但台灣社會已非昔日可比,翌年民主力量再次整軍出發,復原之快速使得國民黨政府無法因應,而發生統治鬆動、戒嚴體制崩解的現象。所以美麗島事件是歷史發展的轉捩點,是蔣家獨裁與黨國體制崩解的開始,也是台灣邁向民主自由,建立國家新體制的開端。
美麗島事件影響台灣,留下許多遺產,但至今仍有未竟之業,尚待今後努力。
1、轉型正義未徹底落實,對過去的歷史仍然無法真正面對,加以清算。2001年美麗島事件相關檔案雖然公開,學者專家可以利用此資料做研究。但若探討美麗島事件的時代因素,必然會牽涉到當時的黨國體制與蔣家獨裁的問題,而碰觸到國民黨的敏感神經。國民黨至今仍是台灣的執政黨,左右台灣的政局,這使得批判國民黨還諸歷史公道仍然困難達成。
2、司法公正性仍然無法確立。美麗島事件的審判,是違反人權保障的判決。在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年代,政治力干涉司法,法官常常是看上意決定判決,而失去法律正義。如果台灣要真正成為法治國家,過去枉法裁判的法官和檢察官應該接受轉型正義的檢驗,才能使司法不再成為統治者打擊政治異己的工具。
3、新國家體制仍未達成。美麗島人士當時的主張是要突破國民黨黨國體制,建立民主、自由、人權的新體制。這些追求衍生為1980年代之後的文化運動、社會運動,並且匯成建構新國家的力量。但可惜至今民主、自由、人權的理念仍未真正落實,新國家的建構也還未完成。
4、台灣要走出自己的路,必須了解國際與台灣的互動。美麗島人士會在1979年大聲疾呼,向國民黨政權挑戰,是因國際局勢逆轉,憂心台灣前途而奮起要求變革。國民黨政府抓人也是考慮國內外局勢,為了鞏固政權而下手逮捕。時至今日,台灣處境仍然複雜多變,國際局勢的變動常會影響台灣的走向。因此台灣人不分世代之別,時空之異,隨時都要了解這些因素,才能掌握方向,因應變化,開創新局。
美麗島事件雖然已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但回顧起來,仍然歷歷在前,與當今歷史發展習習相關。美麗島世代的主張有的雖然已經達成,但有的仍然尚未落實。這些事蹟就留給歷史來做驗證,但美麗島的抱負,必須記在心頭。
台灣人要承續前人的努力,胸懷大志,洞察國內外局勢,建立台灣國家的發展藍圖,並以穩健作風逐步達成,使台灣真正成為民主、獨立的國家,才不會再受到外來統治者的壓迫。

书籍目录

序(一):追夢30,共創美麗之島/陳菊
序(二):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意義與未竟之業/張炎憲
紀念美麗島事件30週年影像史/陳世宏、何靜茹
1970年代強人威權體制的內涵與轉換/薛化元
台獨叛亂或民主運動?—美麗島事件性質解析/陳儀深
美麗島事件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衝擊/李福鐘
試論美麗島政團的形成與歷史資產/陳世宏
美麗島事件之國際環境與氛圍-對外挫敗轉為對內高壓/王思為
「進兩步,退一步」-美國政府及媒體看高雄事件/王景弘
從國際法看美麗島事件的違法性/李明峻
政治與司法-論政治法官的刑事責任/劉幸義
從法治國觀點看美麗島事件/陳耀祥
附錄(1):
【美麗島事件30週年座談會第一場】
國際人權救援與美麗島事件:陳唐山、梅心怡、艾琳達、 渡田正弘

【美麗島事件30週年座談會第二場】
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意義與精神:戴振耀、周平德、楊青矗、 尤清


附錄(2):
人權、正義、美麗島-美麗島事件30週年紀念研討會議程表

作者简介

2009年是美麗島事件30週年,高雄市政府結合本會與多個本土社團共同舉辦:人權、正義、美麗島-美麗島事件30週年紀念研討會,會中從歷史、法律、國際與媒體等層面,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人權工作者以及事件參與者,共同回顧與探討了這個對台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喚起了國人對此歷史事件的記憶與重視。
本書是本次研討會論文之集結,並加上美麗島事件30週年紀念影像展之珍貴彩色照片,出版做為美麗島事件30週年的紀念與見證。期望經由學術專業的分析和探討,藉由歷史的回顧,喚起大眾了解到民主人權取得的艱辛,共同珍惜並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


 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有一句说一句,三分之二的文章是流水账,一本书看下来,整个事件的流程replay十几遍,放中国通通被研闭了吧。BTW,很看好的是苏光头,四天王里就他没被撸倒总是有实力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