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5-1
ISBN:9787020041466
作者:巴金
页数:396页

作者简介

长篇小说《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本书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制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等等统治阶级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德和封建礼教的爱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纯洁、刚烈的丫头鸣凤,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受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判逆者的形象。


 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几天前的一日忽感无聊,便放下手中的功课,想要找本书来打发时间。在书架前翻翻捡捡,终于拿了一本来,是巴金先生的《家》。书架上能看的书几乎都已拜读过,唯有几本自以为无味的书,立在一旁,其中便有这本《家》。 这本书是许久以前在地摊上买来的,灰白的纸页上面是极密的小字。相比之下,书皮上两个红色的字——“巴金”多少显的有几分孤傲,或说是寂寞。 巴金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极平实的。个子不高,一身旧的粗布长袍,圆圆的脑袋,戴一副金属框眼镜,我并未见过巴金先生的照片,但这便是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记得很小的时候学过先生的《海上日出》,并了解一些对先生的极高的赞誉,但于我的心底,先生也只是那个年代的一个极普通的文人而已。写些像他般朴实的文字,参加一些青年的活动,然后被冠以爱国知识分子的头衔罢了。 我怀着慵懒闲适的心情卧在沙发上,开始看这本书《家》。 《激流》总序。仅是开篇而已,我忽又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生命为何来?不错!为的是来征服它!青春!梦想!生活的激流!原来先生年轻时骨血里也同样涌动着青年的激情。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往下读,因为突然意识到这本书许久都堆积在时间的尘埃里,真的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幸好如今发现了它。 故事中的家族徐徐在我面前展开,每个人的形象都真实而饱满,原来先生所讲的故事并不乏味,甚至是生动有趣的。我忽又想到曹先生的《雷雨》和张先生的《金粉世家》。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对那段历史中特产的大家族中发生的家常琐事多是没有兴趣的。但这次我却有兴致的想要知道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像书中觉慧的感觉:和爷爷谈话不像祖孙俩,倒像是两个敌人一样。一边是新思想的新青年,一边是老传统的老顽固,两方意见分歧却各有各的道理,可惜的是,保守思想的偏又是青年人不得不尊重的长辈。 我卧在沙发上极快的读着这故事,想要知道结局是什么,一般来说都会是陈腐的一方被打败,大家族瓦解破败,但我仍想知道每个人物的具体命运将走向何方。 我的好兴致很快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难言的悲痛。我忽然发觉先生的残酷,他原没有讲什么故事。他是在写历史。由先生的心,先生心中所悟写下了这段历史。我妄想要揣度先生的想法,那就是:任何人都是不幸的。出生在那个黑暗动荡年代里的,不幸的人不单单是悲惨的下层劳动人民,连同那些地主豪绅,连同那些激奋的爱国青年,他们都是不幸的。而根源究竟是什么?是时代么?而那一时代的人都处在这悲哀中,那一时代的青年人由都妄想改变这时代。而结果呢?悲惨的命运循环往复着! 原来每一个人在年轻时都曾怀抱斑斓的梦想,只是现实是残酷的,太多的重任和责任压在他身上,然后他屈服了;从此他便永远失去了反抗的力量。觉新不正是这样一类人的代表么?他们麻木并非他们愚昧,只是他们在逃避现实,他们无力反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可怕的现实。先生有句话讲的绝妙:“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使他们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这正像是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现实是残酷而无法抵抗的,所以他们很健忘,在短暂的欢愉之下暂得安慰,然后继续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半聋半哑地苟活着。 所谓的时代的确是个玄妙的东西。怎样的时代是由人决定的,而人又绝不能改变时代。记得看过的一部电影中,一位警察大概是说了一句这样话 :我原以为当警察就可以改变这个社会,结果我变了。另一部电影中赵云总是握紧拳头用力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可当最后,诸葛亮的不信任,终让他发出感慨,难道真的所有人都是上天的棋子么?每个人在青年时代都充满了热血,他们相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可是,碰壁,碰壁,直到他们被撞得头破血流,要他们如何再继续自己的梦想!青年学生集会请愿,高昂着一颗颗爱国的头颅,结果除了表面上的实惠,他们什么也没得到。而那些激奋的青年,他们所抗争的,所要得到的真正是什么?“矛盾”、“矛盾”,觉慧总这么念。高喊着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爱情,那些果真是自由的么?抛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妻子,和所谓志同道合的新青年一起追求他们高尚的爱情?在那个女子以夫为天的年代里,裹脚穿绣花鞋的女子们没了丈夫,顶着女子从一而终的牌子,你要她们如何活?我自私的以为,那些学生们披着爱国的外衣,尽情发泄着他们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所谓自由。他们迷失在爱国青年和有志青年的虚荣里。试问,你到底在抗争什么?你又想要得到什么?也许是心灵上的快慰吧。不甘于平淡,不愿落伍,隐含着虚荣和自私的企图,而他们又都被“爱国”的金光所遮掩了。我忽又想起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找了许久,如下:   “我也许也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我小心翼翼地不让他们知道,因为一个人可能会一辈子披着一件爱国主义的外衣,衣衫褴褛,招摇过市,不仅在中国,而且到外国去炫耀自己。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中国人》)   学生集会请愿,也许是那个时代学生来捍卫自己尊严的一种方法吧。   书名为“家”却又像是在写国。觉新、觉民、觉慧。好乱,心里好多涌动着的情感,却又无法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只一个字吧——“嘲”。那段历史,沉重、可悲;那些抗争的故事,雄浑而壮美,刘和珍君;那重苦难,苦难中的人民,流离失所的难民……   悲伤难以自已,只想大笑。   先生,您……   依稀记得许久以前一期电视节目曾纪念过您,似乎您活了许多个岁月,见证了这世事的变幻……   先生,终于,在您的时间里再没了那些悲惨命运的人了。听说,天堂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   先生,我真的想要知道,人死后会不会仍旧有思想和感情,如果有,现如今您还会不会悲伤……      《家》未读完,也许以后会读完吧。希望那时练就一副钢铁般的心肠,因为我不想像先生一样含泪读完《复活》那样忍受着痛苦听先生的故事。2009年写的书评了。。嘿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这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尽管现在对巴金作品评价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永远不忘记高中时的狂热。
  •     书在中学时代就买了,过了快十年才算打开它。一直以来,“名著”这样的字眼困扰着我,若早几年我肯定会像圣经一样去仰望它。如今有了一些阅读经验后打开《家》,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一定会激励那个时代如觉慧一样的青年人,这也是它最大的价值。巴金先生在结语里让我们谅解一个27岁的青年写出的文章,不能算优秀,人物语言太过于戏剧化,最精彩的描写只在于鸣凤死亡的段落,剩下的部分文采不足!
  •     不敢想象这是小学读过的文字,人不能越活越倒退啊。不过也另说明了一点,有些文学,太早读,虽然懂了一些,但并非太是好事,很多道理和深意,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历史和知识储备才会懂得,书本的启发也数倍高于原来白白读时,那种不明所以的童年泛滥阅读而沾染上了历史悲观气息,把我变成一个连自己也搞不懂的“更幼稚”的早熟少女。
  •     喜欢觉新和瑞珏
  •     觉新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     看过最多遍的书之一!
  •     巴金老先生的著作怎能不好好拜读呢
  •     2007年左右,读了《家》。
  •     这能和红楼梦比?
  •     高中读的吧,还不错呢。差点想不起来读过它了。
  •     初中。
  •     中学填空无数次的<激流三部曲>终于读过了一本,继续继续.
  •     封建大家族思想流毒下的闹剧即使在当下依然一幕幕上演
  •     想回去再看一遍
  •     民国时期高中生们的“愤青的呐喊”
  •     初三读的,男主在黑暗的苦闷和要冲破黑暗的决心,然让我着实感同身受,当时真是太枯燥了
  •     初中看了两遍啊!!!算是我的文学启蒙作了~
  •     我最喜欢觉民 最心疼瑞珏
  •     。。。。。
  •     之前肤浅呐
  •     一开始对于觉新还能理解,更多的是同情,直到瑞珏的死,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     我偏爱的故事。
  •     在更年轻的时候读过,在冬夜,在温暖中,真挚的为简单的故事流泪和迷恋。
  •      那个时代的 其实现在 也有吧
  •     与孽海花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     在封建中寻求自由,在绝望中留下希望。
  •     初三看的。每周一次集体去阅览室,偷偷看馆藏的有色杂志,当然为了下次继续、归位是有技巧的
  •     原来计划每天50页,第二天再拿起来直到读完就没放下。太过瘾了
  •     对于清末民初的认识,就是通过这么几本书几出戏和历史书构成的,仅以这一本经典概括了。家、雷雨、骆驼祥子、边城、茶馆、鲁迅、围城、张恨水……或激烈或平淡或疾苦或纠结或乡土或新潮,总之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乱
  •     我是不喜欢读言情小说的女生,对情感的认识好像就是从巴金先生笔中了解的。因为我比较喜欢读这类写情感的小说。
  •     浪漫 初中读物 故事发生在我大成都读起来特别亲切
  •     抽时间重读
  •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第一次读《家》大约在十四五岁。那时只是当做任务来读,鸣凤投湖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那时我也难过了一下。这次重读,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或欢喜,或愤怒,或悲伤流泪,我从未料想到我会如此入戏。与心境有关,也是青春的力量,虽然深度不够,不周全,却率性真实,激扬热烈。
  •     貌似每次开学前都有翻旧书的习惯?其实挺喜欢这个故事的,但是痛恨书面上“教育部《高中语文……》指定书目”的字样,连带着讨厌这个系列所有的书……
  •     读个开始和结束时的序就可以了,这样的内容翻个三五十页基本就没什么兴趣,老套的文字,老套的主题,并不是有营养的书,不读也罢。
  •     预备重看。。
  •     为什么读明著都喜欢不起来
  •     小时候特别喜欢巴金这个系列。
  •     就是这本,估计已经不在了,应该借出去了。现在还是觉得就这本小说好,近现代而言。
  •     高中读物,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心想:剧本的创意是不是来自这本书~
  •     新时代的青年反抗封建的先声,很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     第五遍读它了,意兴阑珊地几乎是在几天来回的公车上翻完的,有几处触动了下,只是因为年轻时候的巴金不懂得克制是一个写作者的美德。
  •     人文社这套课标版真是伴随我的童年……我想说巴金的文笔其实真的不太好。随想录的价值高于他早期的小说。
  •     在农村,旧礼教的影子还是处处可见。
  •     依稀记得初中的自己
  •     很喜欢的“初高中生必读书目”之一,看余华的书提起才想起我很难得有喜欢的书吧。现在若再看一次《家》,感受一定完全不一样了吧,希望我还是喜欢的。
  •     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     这部书讲述的新势力与旧势力之间的战争,文中的觉慧代表的是新型青年,与代表封建势力的高老太爷之间的争斗。还讲述了主人公们的爱情故事的悲剧,讲述青年怎么走上新道路的故事。。。。我觉得这部书最大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与新社会的必然诞生。。
  •     幸好现在不是旧社会。
  •     现代版红楼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