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1-3
ISBN:9787100027953
作者:费孝通
页数:356页

内容概要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书籍目录

一、著者前言
二、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三、重访江村
四、三访江村
附录: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图书封面


 江村经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7条)

  •     江村经济是江浙一带的小村落的社会写实,作为沿海地区农村长大的我感受还是颇多的,首先就丧礼婚事的而言,我感觉现在的陋俗多多少少还是有沿袭传统的。简式的婚礼和丧事在那个时代因为经济萧条而被人所接受,然而,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竟然让这种不应当继续下去的陋俗得以存在。作为90后的自己,很是不理解这些习俗,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传统束缚,却很少人能真正做到孝与义。其次,中国购地置房的思想也在本书得以描述,写得很是真实。再者,当时江村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地十分详细。本书无疑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著作,真实感十足,客观并且不带有过多的个人情感。赞!
  •     1936年,东北易帜八年,国民党稳定执政一段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工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的后续,而这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前期。就在这个时间段,费孝通先生在位于长三角的开弦弓村考察,力图通过对一个乡村的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的研究,为当时的农村问题找到一条出路,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找到一种社会变革方案。这个有1500多村民的村庄,主要以种植水稻,和从事桑蚕养殖为生产方式。在这里家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可以看到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思想的具体行为表现。而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表现为“在生产技术不改变的情况下,土地所需要的劳力总量一般来说是不变的。一年年轻人的加入便意味着生产队伍里要淘汰一个老人。”这个1936年的中国农村,一个很大的家庭收入来源是家庭桑蚕业,而因为中国进入了世界丝绸市场,由于制丝技术的革新,丝绸的价格不断下跌,从而使得这个村庄的收入下滑。由当地蚕业学校发起,政府支持的蚕业改革希望通过引进技术,建立农村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对于变革者来说,他们想寻找一种既能挽救农村经济又反资本主义的模式。然而变革的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集体生产对于价格的不敏感。“供应和需求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市场的了解,而这是农民所不具备的。”文章在最后分析了中国的土地问题,当时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是由于农民对土地制度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果然,在这之后因为土改而开启了农民反抗的闸门,解放战争中有886万的民工支前参战,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正是对于当时的矛盾本质的把握不力,使得蒋介石政府败下阵来。从1936年到现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历70余年,也从原来的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城市的崛起,和工业品的遍布世界各地,而中国的农村则还是在默默无闻中慢慢的发展着。如今农村的现实和未来再次成为国家的焦点,并成为一种政府运动,重新回顾1936年的中国农村,对于我们依旧有很深的启示作用。1、 土地问题再次成为了农村问题的关键。以前的土地问题是地主与贫农的问题,现在的土地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对立,根源依旧是土地产权不明晰。2、 新农村运动如何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怎么样的新村运动,最终应该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强系统自身的造血能力,然而现在的新农村运动更多的还是表现为政府带领,村民跟随。如何通过引导致富,并让这样的一个造富系统可以自我运转下来是目前新农村运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 推进农村的社会变革。看到1936年的江村有关婚丧嫁娶,亲属关系的时候,我每每都能联想到现在的村庄。70多年过去了,许多的风俗变化并不是很大,由于几十年特殊的政治环境,从思想上和世界的差距还有可能更大了。如何促进社会的更新、培养公民意识,我想是收入增加之外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     穷困据估计(125页),四口之家一年要购买食品47元,其中糖5元,盐12元。看到这里我才想起来,原来盐也是要收钱的。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老百姓连吃点儿盐都不容易。(农家的食物主要靠自给,所以不好直接拿12元与47元相比。可以比较的是,一户人家一年要购买衣料30元。)对于陷入绝对贫困的农民而言,大米的供给曲线是向下的,价格越便宜,他就不得不出卖更多。“(大米收购者)通常为了增加贸易额而压低大米价格。农民的总储备量往往就这样被减少到不够他们自己消费。”(124、219页)穷人杀婴,富人多生,使得各家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趋向于平均(47页)。外国大工业夺取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市场,农民失去了副业收入(177 页)。城镇资本以高利贷的形式渗透进来,农民失去大片土地,沦为不在地主的佃户(161、234页)。天真的“乡土工业”改革者幻想将机器生产引入农村,挽救其经济,同时维持其传统的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178页)。然而事与愿违,经济效益尚远未达到预期,社会冲击却迅速显现。被机器取代的劳力流入城镇,成为对“乡土工业”的绝妙讽刺(95、152、197页)。小媳妇在村头的工厂上了两天班,就公然攒起私房钱(68、199页),就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呵斥自己的丈夫了(198页)。任何经济变革首先是社会变革,孰为体孰为用孰为主体孰为补充,谁说了都不算。http://spaces.msn.com/richardfang/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到得挺快,书挺不错的
  •     就我一个人觉得翻译太烂吗?看过《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后,敬佩于费老娓娓道来而不失精准与生动的文笔。这一本,不能忍……
  •     了解当时开弦弓村土地的不在地主制,蚕丝业改革过程,贸易中航船承担的角色,资金供求的几种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土地,翻译真的不行。
  •     见微知著,深入浅出。虽然没有模型,却细致而深刻。
  •     数据会过时,研究方法和态度永不过时
  •     所谓学者,无过于此
  •     很琐碎的生活细节,对于百年之后的人却是极珍贵的财富
  •     Intp天生的分析脑。
  •     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值得学习。将复杂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和土地问题解释给外国人。但对我来说,内容干货不多。
  •     寥寥读完,读过的第一本社会研究类书籍,翻阅了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尤其是有关婚嫁的章节,虽然调研对象只是开弦村区域,却足以以小见大,看尽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体制。以后抽空会再次细读。
  •     感觉几十年后的农村还是跟作者描述的差不多
  •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     不容錯過,相見恨晚!在鄉村當過幹部深有體會的,或能讀得進去一定量經史或扎實村治研究的,于費子之言,必心有戚戚焉。
  •     断断续续读完,江村经济真是写得棒极了。费先生的博士论文开启了微型社会学的研究,从江村的地理环境、人际结构到生产关系,语言简洁却又无比深刻地描绘出了江村的各个层面。难怪享誉海内外。不过,从江村经济再到重访江村、再访江村,能明显感觉到文风的变化,这也是时代的烙印。五星只给江村经济
  •     太棒!扎实、详尽、不卖弄,比那些故弄玄虚的学术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     不错的书很有书香味的
  •     费先生80年前关于中国农村根本问题的见解仍然是现在政府着重解决的问题,真是高瞻远瞩。
  •     逻辑清晰,把一切现象都详尽的描述。读完收获不多,感觉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挺无聊的。
  •     (农村社会学报告数目之一)读《江村经济》确实是感慨于费老的研究之精细用心,许多细节之用心令人惊叹,许多论调之洞察力令人折服。然而《重访江村》忽然令人觉得= =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无论怎么说还是可以找到那样一些努力希望表达出客观性的影子在里面。《三访江村》呢?...
  •     我看着看着居然看出几分王家卫……
  •     一个崭新的中国将会建立在这片废墟之上!
  •     农民生活不容易
  •     要有人(繁衍后代,提供劳力,养儿防老)要有地(地是留给后代最好的东西,有地就有希望)要有钱(没钱借高利贷有损失田底的风险)
  •     乡村的中国,中国的乡村
  •     纯粹当作故事书来看,有趣,有理
  •     阅读感受很平淡,一些日常最基本概念的阐述,但也应该正是这些才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吧。农村问题从来都是根本问题,以后估计还要重读
  •     走马观花看了一遍,打算以后再重读一遍。
  •     感谢离开农村的祖辈。
  •     读完忘了但是唯一记得的是里面有好多让人拍大腿的好观点
  •     从地理、文化、生活、政治、经济各个方面描绘分析了一个典型江南乡村,见微知著。精彩之处在于对土地所有制、手工业转型(蚕丝业)和贸易的剖析,用了大量微观的数据反映了西方工业压迫下农村资金外流以致萧条的宏观图景。仅一个多月的调查,能写出这样一篇博士论文,足见费老功夫之深,太值得学习!
  •     和我对农村的印象差不多,内容只是真实不过没有达到惊叹程度。
  •     非常枯燥,慎入。
  •     对经济这一概念有了较准确的认识,对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有了感受,还有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影响、解放对生产的促进等。
  •     其实里面最突出的一点 也是被世界性的学术界认可的就是 农村乡村何以发展经济而不依附于城市的深刻洞见。对于研究方法和田野资料的扎实这方面 本身就该是人类学著作所包含的 这不应值得惊奇。不过足以看出作者踏实做研究的功力了
  •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并不了解中国。
  •     社会学、人类学兴趣的启蒙类读本,文字深入浅出,和史料结合起来颇有深意。而我们终究能理解他们。
  •     19世纪后期乡村现状科普读物。
  •     很标准的民族志叙述方式,方方面面资料全面详尽,微型社会学的方法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很强的洞察力,实在佩服费老这字字珠玑的水平。
  •     博士期间在中大图书馆四楼保存室看的,写的非常的详实,是一本很不错的可谓民主至式的参与观察研究。
  •     鞋子很漂亮
  •     乡村研究的经典范例
  •     我在上海,离作者考察的地方不远,很理解他书里列举的社会结构、文化风俗。有意思的是,尽管理解,但却不觉得亲切,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在伦敦大学读博士时期撰写的论文,有点向老外介绍本国农村文化的意思,对我而言就像把“煎饼果子”称为“吮指珍萃蛋香可丽饼”,把“番茄炒蛋”叫做“法式甜酸西红柿丁配黄油鸡蛋粒”一样。不过,虽然“煎饼果子”比较亲切,但是作者的“吮指珍萃蛋香可丽饼”更客观、清晰,也别有一番风味。
  •     有点过誉
  •     以开弦弓村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景式分析。 首先,研究范式的里程碑价值。扎根实践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为社会学话语和理论建构提供了参考。其次,研究视野的开阔。脱离农村发展现状的理论碎片,整体审视,从社会整体视野去考察该村经济发展,包括土地占有、亲属关系、乡镇手工业等等方面,通过乡村系统的功能性解释,分析经济发展。最后是一种“从实求知”,“反复求证”,“理性知觉”,“积极追寻”的一种文化自觉。
  •     翻译太差,扣一星
  •     必须五分啊!很有意思啊!虽然我也是农村的,费老记录的很多江村规则我都知道
  •     农村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用社区研究法,全面展示一个处于新旧变革中的长江地区农村的社会状况。
  •     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平常,完全没感受到它所承载的荣誉,只是觉得他所描述的正是我所熟悉的农村,尽管现在农村已经受城市化的影响,有了很多改变,也开放了很多。但里面的场景分明是我小时候有的,即使没有也是以前听说过的。因为多年不在家,所以对这几年的情况不太了解。但读了一半后被吸引,整个农村的脉络开始明晰,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开始解剖农村的现象,看上去道理平淡,细想却是最能站住脚的观点。尤其是讲妇女在家中地位,童养媳现象。以前听过一句话“想要了解中国,必须先了解中国农村”,农村的封闭保守,恰恰保留了很多事情的起源和发展,而农村人进入城市,必然会将这些传统带入城市,使得本应该在社会制度下很单纯的城市变得复杂。而农村家庭的封闭,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国家。
  •     90年前的中国农村是这个问题 现在也依然是这个问题 农民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
  •     人类学经典。对了解中国农村经济、人文、运作机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佩服调查做得如此细致
  •     虽然这是一本调查研究的书,字里行间还是能感觉到农民对土地深深的依恋和热爱,还有贫穷和饥饿给他们带来的苦难,等到他们翻身做主的时候,要“一天三顿干饭,吃到社会主义”。弥补饥饿造成的深深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饥渴,这时候是谈不上积累的。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相对来说,《乡土中国》更精炼更简洁
  •     ①最喜欢费孝通先生一本正经地阐述一些看似不言自明的玩意。②带有政治性的学术就不是好学术了吗?这本书给了一个模范的回答。③竟然是手工业的衰落带来了农村的现代化。
  •     有人说这本书的素材对国内读者来说算不上新鲜,更重要的是思路。其实对我来说也算新鲜了,一直惭愧于自己对中国农村的无知,凭借有限的经验和知识素材当然难以客观地去观察问题。书里介绍了解放前的状况,经历了这么多历史事件,现在的中国农村已是另一种模样了。但这并不妨碍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
  •     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从生产经济到婚丧嫁娶,都结合了背后原因对现象进行分析。在农村与城市分割如此巨大的今天,真的值得一读。现在时代不同,农民生活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大体上农民骨子里的东西,对土地的眷恋,或眷恋的原因都还存留着。这对于城里人对农村了解有这巨大作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