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213059157
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戴斯特·费尔金斯被美国新闻界誉为“这个世代最重要的战地记者”,自1998年起持续报导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事,曾担任《洛杉矶时报》新德里分社的社长;2007—2008年担任哈佛大学卡尔人权政策中心研究员,2010年加入《纽约时报》,持续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进行采访报导,2012年加入《纽约客》。2009年凭借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军战地报导获普利策奖/2010年 因揭发阿富汗战争内幕,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两度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2009/2011)及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奖。

书籍目录

目录
引子 地狱钟声 001
第一部分
阿富汗 喀布尔 1998年9月
1 “只有这个” 009
2 不祥之兆 038
3 “詹格” 046
第二部分
伊拉克 巴格达 2003年3月
4 希望与忧愁之地 067
5 “我爱你” 086
6 一去不复返 093
7 半空中的手 111
8 一种疾病 132
9 内部人士 144
10 自杀 161
11 皮尔兰 182
12 消失的世界 211
13 “说说而已” 233
14 马赫迪 239
15 普洛透斯 248
16 适得其反的革命 264
17 迷宫 272
18 “毁了我们” 287
19 老板 299
20 转变 308
21 逝者 321
尾声 莱卡 328
致谢 337

作者简介

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代表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美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最直接、残酷的战争场面,最动人、温情的感人细节即使在最绝望的城市,我们也要跑步呼吸,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在血腥味和尸臭中沤肥的思想,写出的句子没有废话,只有微微的凉意和咬着牙关的狠劲。有点儿《战争之王》台词的意思。在Dexter Filkins的故事中,你能同时嗅出两种味道,他完全明白自己所讲故事的精彩程度,但并不乐见它们如此精彩。像一个久经欢场的妓女一边津津乐道她神乎其神的技法,笑谈平生所遇,但一边已经厌倦了皮肉生涯。这样写出的句子是不是也有些森森然呢?以下是摘抄:阿富汗人打仗,死亡,但并不总是那么惹人注意。阿富汗人打了太多仗,美国人出兵之前,阿富汗人的战争就持续了23年,他们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目的是能放走多少士兵就放走多少,这样战争才能永不终止。人们打仗,人们倒戈,然后联合起来重新打仗。阿富汗的战争像即兴篮球比赛,是朋友间的竞争;同时也像锦标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场比赛时你会是哪支球队的队员。星期二,你可能作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塔利班的一员,冲进地雷区;星期三,你可能在北方联盟某个检查站站岗;星期四,你可能又为塔利班效力,挥着AK-47 步枪发誓要将吉哈德进行到底。阿富汗战乱深重,不过人们却不那么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它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工作一样,只是平民总是失败。伊拉克到处都是雅各布·尤塞夫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幸存者,而是来不及被杀掉的人,是毁灭的副产品。伊拉克人总是有两种对话,一种是对美国人说的,一种是对同胞说的。对美国人说的话虽然积极,但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这些让美国人开心,让他们感觉自己赢了。伊拉克人这样说,是因为只有美国人开心,才会给钱,这个国家也才会平静一点。当然,当地人之间的对话才是关键,那仿佛是在讨论另一个世界,一组平行的现实。这就发生在美国人身边或眼皮底下,可我们总是视若无物。语言是最难逾越的障碍。驻伊拉克的美国士兵、外交官或新闻记者几乎都不懂阿拉伯语,很多连翻译都不带。所以在很多伊拉克人眼里,一个南达科他州来的19 岁下士并不是带着美好心愿的纯真青年,而是一个带着武器的无知家伙,这两种特质组合起来尤其可怕。
  •     有些人把游戏玩成战争,有些人把战争当做游戏,夹杂着宗教,恐怖主义,平民,国际组织。人们最热切的希望是和平,最不愿看到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战争中死去,因为他们和我一样还有很多没有经历的想想就觉得美的事情没有去做呢。喜欢作者作为陈述者的态度,还有译者的用词生动。
  •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以反恐的名义发动战争,其中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最主要的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场战争未必有点遥远。当年反恐这个词似乎只关美国人的事儿。即便人们关注新闻,看到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或者层出不穷的自杀性炸弹,似乎也不会注意太多。我们不知道那些在国际新闻栏目中播放的血腥画面后还有怎样的故事,也不清楚这些战争给个人命运、国家前途带来的改变。 《纽约时报》记者费尔金斯关注反恐战争中的国家和个人命运。在《The Forever War》这本书里,他讲述了那些来自反恐一线的故事。他写下反恐战争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及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更多的部分则是对伊拉克战争的记录。这里有他亲历的战场,有前晚还在聊天,第二天就死去的美国士兵,有经历萨达姆暴政,在他倒台后上街欢呼的什叶派穆斯林,为圣战充当自杀性炸弹的恐怖分子,也有普通的伊拉克人,政客、官员或百姓。 全书笔法克制、冷静,费尔金斯用敏锐的观察向你揭示了一个在反恐战争下支离破碎的国家。教派对立严重,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重建无望,美式民主的难以推行等等。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国家,美国人躲在巴格达的“绿区”里指挥着全国事务,没有任何一个新建的政府能够得到来自什叶派与逊尼派两边的支持。教派之间的血腥争斗不仅无力和解,而且越来越深。甚至在美国“解放”伊拉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反抗美军的游击队就已经兴起。一些伊拉克人并不认为美国人的到来推翻了独裁暴君,而是带来新的压迫,至少使这个中东曾经富裕的国家陷入混乱。 美国人并没有能用战争解决反恐问题,甚至使这一地区局势更加糟糕。失序而没有新权威的伊拉克成了圣战分子的天堂。2004年的伊拉克已经俨然有了ISIS的影子。美军赶走了暴君,却用一样的暴力对付逊尼派民众,暗夜里搜查村庄,带走成年男性,过度使用武力,这些方式无疑增长了逊尼派对美军和什叶派政府的仇恨。他们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想要了你的命。这种用武力高压方式进行的统治是无用的。美军走后,恐怖分子势力越来越强,直至成立跨伊拉克与叙利亚的恐怖国家。伊拉克实际上已经分裂,并且看不到任何前途。 一场推翻恐怖国家的战争带来新的恐怖主义国家的成立,伊拉克战争最后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结局。ISIS已经控制了伊北部的大片地区,恐怖分子很可能向约旦境内渗透。虽然局势混乱,但奥巴马政府谨慎许多,迟迟不派军事力量介入,美国知道介入会使原局势更加复杂。除非能有一个控制局势,并且愿意谈判的逊尼派领导人出现,否则ISIS将一直成为中东的不稳定因素。 是民主、自由带来了失序与混乱吗,民主政体还是威权统治更适合濒临破产的国家,这或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政治难题。然而,不管政体怎样,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单纯想靠高压方式解决恐怖主义(反对派)的做法,必然破产。无论是萨达姆的独裁专政,还是美军随后的高压统治,都没有办法阻止反对派生长。强力方式可以维持一时稳定,但地区的长治久安必须要通过现代化治理实现,这才能清除极端伊斯兰主义的根基。简单暴政只会把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如果不能和敌人沟通,那就只能和他作战,而这将是一场永远难终结的战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伊拉克太可怕了
  •     碎片式的章节,却如同拼图把世界上最混乱的地方拼贴在眼前。没有说教、慨叹、抒情……作者叙述彼时彼地遇见的人、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当下的想法,真实是唯一的指标。看到了问题的复杂,目前看来,依旧是个无解难题。
  •     没见过的事情,不好直接说黑白;见过的事情,直接不好说黑白。
  •     真实而朦胧。
  •     开篇第一页把清真寺的枪战和AC/DC的金属乐放到一起写,像是《Mad Max》中重金属战车上奏响的进攻号角,马上就喜欢上这本书了。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从我的世界到那里,简直就是两个服务器。我躲在这个文明的壁垒里,通过铅字来探索触摸另一个世界的边界。街角的爆炸装置、绑架赎金、枪战和死亡,那是别人的20岁啊。
  •     文中透出的无力感,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     纪实描述
  •     内容翻译的很准确恰当啊,为毛题目翻译成这个鬼样,差点因为题目错过这本好书
  •     读完后深深地觉得,在经历书中描写的那些事件后,作者还有命写下这本书,实属不易。碎片化的景象在读者眼前形成一个真实的阿拉伯世界,生动而艰难。
  •     "我觉得就像造物主的工作进行到一半,"贝尔小姐写道,"他一定在想,接下来会如何?我也是这样。"p325
  •     我们每天平静地过日子,他们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每天经历着爆炸绑架枪战,都是生活啊;而想改造世界的美国大兵才20岁。
  •     “在伊拉克时,我常感觉自己是在太空舱里,在最远的轨道上围着地球打转,好像普特尼克号里的莱卡——太空舱里的一条小狗。我不必再去计算时间,在失重的状态下,给基地发回信号。家园是那么遥远,人们迫不及待地接收我的信息,他们无知而快乐,但迫切的程度令人动容。然后,我回去了,回到人群中间。回望那艘尚未返航的飞船,我感到自己似乎仍像莱卡一样,在正常的人群中漂浮。”陌生的城市,拗口而重复率极高的人名,混乱的局面,零散破碎的故事……读起来十分不易。书末这一段所描述的状态,却能鲜明体会,极为准确。应该再去看一遍《大中东行纪》。讲真,那些在网上瞎叨叨什么左白圣母的人,估计连中东那一块的版图都弄不清,连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也分是不清的。
  •     看呆
  •     伊拉克发生的一切,没有到场者用无法感受到的残酷与无情。
  •     活在相对和平的地方,不曾感受到战争,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中东地区的生活,塔利班,以前很陌生的名词,现在却对这个名词很敏感。也是这本书,奠定了我学新闻的基础,想传播和平
  •     真的,可能只有经历这些朝不保夕的生活,以及见到这些极端的信仰,才能真切的理解温饱足多么重要。
  •     在不同环境下,会对生活这两个字有非常不一样的理解
  •     结尾作者写道,“我比这本书里写的很多人过得好,然而在经历书中所写这些事时,我失去了最为珍爱的人。战争并未吞噬她,却吞噬了我。”
  •     很细腻,touching
  •     入手塔利班,继续尝试了解中东
  •     残酷的战争,向战地记者和摄影师们致敬。
  •     战地记者带给我们的真实而残忍的战争。战争带来恐惧,改变人性。
  •     活着
  •     书里面的人名太长了,我记不住,但是战争带来的恐怖我倒是记住了。
  •     多是碎片式的记录,整体结构松散,疏于追究深度
  •     身临其境的恐惧感,好像把这个无解的中东乱局用长焦拉近到了身边。我们比这本书里写的很多人要过得好,我们没道理去抱怨生活。
  •     一篇可能更多男生喜欢看的战地报道,仿佛评价这类作品,最高的评价就是真实,这本做到了足够的真实,很多时候确实能感受到作者所处的场景,能脑海中模拟这样的场景。
  •     内容相对客观,战争残酷,美式民主不是哪里都行的通的。美国人挨家挨户搜索报复袭击他们的人那段,让我想起了抗日片。。。
  •     现在的ISIS风声水气,这本书略微的介绍了背景。但并无深入的来介绍宗教等关系。 而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胜者。如伊拉克的一片混乱,彻底的证明了美国的失败。但也许萨达姆苟延残喘,直到离世,恐伊拉克也会陷入一片内战的混乱。
  •     自由和民主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如果不是怕死,我的理想职业就是战地记者...
  •     内容太惨,惨不忍睹。美式的行文不习惯,太影响阅读的顺畅与共情
  •     啧啧!学习了,膜拜中。这可是作者式、个人化新闻事件报道,各种主观式慢慢结网,形成较为客观的全面叙述网络,有别于我们的新闻报道写作方式、角度与遣词造句模式。
  •     可怕的战争,泯灭的人性。
  •     011 每一段都写的不错,就是太碎了不成系统。
  •     战地报道写到这个份上完全可以媲美世界名著了,文笔之精、感染力之强、画面感之逼真(黄缇萦译的很棒),只能用屏住呼吸来形容了。与另一部中东题材纪实文学《巨塔杀机》的“宏大内幕史”不同,费尔金斯完全摒弃冗长的政治剖析和背景介绍,甚至有些章节根本不交待时间,纯纪录片式的超近距离特写素描,语句短促有力,叙事节奏感十足,立场中立语气疏离,冷峻得堪比欧洲文艺电影,海量的细节堆砌令人叹服,恐怖惨烈的战争现实充满不可知的命运感(几乎每位出场人物的结局都难以揣测)。阿富汗章节还一丝哀伤和希望,到了伊拉克战场则完全是世界末日般的血腥杀戮与争斗,没有任何温情和未来可言(伊拉克人的自私顽劣确实令人生厌)。作者的文采在新闻通讯中属于文学大师级的
  •     很真实,就是感觉太片段化了,但看到了真实的阿富汗和伊拉克。
  •     减一星是因为我没读完(好像有点儿不负责任),前面很好看,特别是阿富汗的部分。然后读不下去了。
  •     杰出的作品。<大西洋月刊>的评价:在这个无所不知的专家和志得意满的博客写手大行其道的时代,费尔金斯是有真才实料的人。
  •     以前以为随着科技进步,资讯交流的加速,翻译机的出现,地球村一定会实现。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巴别塔不在于语言,而是三观。站在各自的立场看,美国没错,阿富汗没错,伊拉克也没错,只是各自理解的世界和价值观有所偏差,这些偏差才是真正的巴别塔。英文书名更准确,Forever War。
  •     最后,我们似乎也失去了辨别是非,摆正立场的能力。
  •     同一个地球上的另一个地方。
  •     纪实
  •     2015年2月
  •     最近看的又一本好书。
  •     感觉翻译不行
  •     全书充斥着血火,怀疑和仇恨,绝望与希望。萨达姆、基地和美国佬就像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的两个烂苹果,怎么选都是难吃的,苦的只是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
  •     看外媒评论都很NB,不过翻译质量不敢恭维,平铺直述少了文采。翻完心情沉重,穆斯林的世界我们不懂。
  •     自己喜欢的书 越来越偏向复杂 看完更加了解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情况 希望那里的人民能正常生活 觉得伊斯兰教是个可怕的宗教
  •     如果没有这样的记者,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