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第一辑

出版社:吴义勤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05出版)
ISBN:978750395586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像风轻轻扬起来一样。它向阿里靠近,抚过阿里的头,又抚过他的心,然后又抚过他的脚,最后把他包裹起来。所有的魔鬼都闻声逃匿。他的头瞬间就不痛了,紧张和烦躁也莫名消失,他的脚也不想跺了。这声音,仿佛来自他的母亲。它们一下一下地在他的眼前跳动,慢慢地跳成了母亲的样子。母亲张嘴笑着,轻轻地将他呼唤,对他说:“阿里乖。”然后伸出了手臂,将他环抱。原来母亲在这里。 阿里的眼睛亮了。蓦然间,他看到了鲜花盛开。母亲正在鲜花丛中,露着他无比熟悉的笑容。阿里惊喜地叫了起来:“姆妈,你在这里呀!” 阿里终于见到他朝思夜想的母亲。他情不自禁地仰头发出呵呵的大笑,然后拔腿向母亲身边跑去。他扒开那些花,对着母亲叫道:“姆妈!呵呵。姆妈!呵呵。你回了。” 阿东和老巴急忙奔过去。阿里又一阵仰头大笑,然后指着躺着的母亲说:“姆妈在这里!姆妈在这里!” 见阿里开心成这样,阿东泪如泉涌,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老巴说;“阿里,莫瞎闹。” 阿里没有理会老巴,反倒伸出手想要拉他的母亲。他大声说:“姆妈,我要你回去!” 阿东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说道:“阿里,你莫吵。姆妈蛮累,她刚睡着。你莫把她吵醒了。” 母亲睡着了是不能把她闹醒的,阿里自小就知道这个理:比方母亲吃过中饭就要睡一下,这时候的阿里绝对不能过去吵闹。比方母亲看电视时,会靠着沙发打个盹,阿里也是不可以惊动她的。 阿里缩回手,怔了怔,说:“哦。姆妈睡着了呀。” 阿东说:“你看,姆妈闭着眼睛,睡得蛮好。我们让姆妈睡一下。姆妈休息好了,才会喜欢你。你说了要听我的话,是不是?” 阿里赶紧一捂嘴,呜呜地说:“我听话。我不吵。我要让姆妈睡一下。” 阿东担心阿里一直站在此处看着母亲,悼念仪式进展不下去。便朝着人群中叫了声罗爹爹。罗爹爹忙不迭过来,说:“我晓得。我来帮你们招呼阿里。” 阿东说:“罗爹爹,指望您了。您帮我把阿里弄到外面去。等下我姆妈推走的时候,我怕他会瞎闹。” 罗爹爹忙说:“是的。等下进炉子火化,万莫让阿里看到。” 阿东说:“那就麻烦您了。” 罗爹爹说:“哪里话,街里街坊的。你姆妈以前也帮我们蛮多。我先跟你姆妈道个别,再带阿里走。”

前言

当今时代,对经典的追怀和崇拜正在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精神行为,人们幻想着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抚摸来抵抗日益世俗和商业化的物质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经典作为人类文学史和文明史的基石与本源,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阐扬;另一方面,经典的神圣化与神秘化又构成了对于当下文学不自觉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说,如何面对和正确理解“经典”,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经典呢?就人类的文学史而言,“经典”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伟大、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指称。但是,经典又是无法科学检验的主观性、相对性概念。经典并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认同的作品的代名词。人类文学史上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欢、没有缺点的所谓“经典”。那些把“经典”神圣化、神秘化、绝对化、乌托邦化的做法,其实只是拒绝当下文学的一种借口。通常的意义上,经典常常是后代“追认”的,它意味着后人对前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经典的标准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命名“经典”的原因或标准。但是,“经典”的这种产生方式又极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觉,即“经典”仿佛总是过去时、历时态的,它好像与当代没有什么关系,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吗?我当然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把许多污垢和灰尘荡涤干净,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盖的真相,但我怀疑,时间同时也会使文学的现场感和鲜活性受到磨损与侵蚀,甚至时间本身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考古”式的阐释会比我们亲历的“经验”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文学的理解会比我们亲历者更准确。我觉得,一部被后代命名为“经典”的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也一定会是被认可为“经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当代默默无闻的作品在后代会被“考古”挖掘为“经典”。也许有人会举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的例子,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早已被认可了,只不过建国后很长时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文学史不允许谈及他们罢了。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正是出于这种对“经典”的认识,我才决定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实同步地再现21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充分展现21世纪中国文学的业绩,并真正把“经典”由“过去时”还原为“现在进行时”,切实地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时下各种版本的“小说选”或“小说排行榜”不同,我们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说”之类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使用了“经典”这个范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作家都首先应该有追求“经典”、成为“经典”的勇气。我承认,我们的选择标准难免个人化、主观化的局限,也不认为我们所选择的“经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们的审美判断和“经典”命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由于阅读视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遗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对美和艺术是虔诚的,我们是忠实于我们对艺术和美的感觉与判断的,我们对“经典”的择取是把审美和艺术放在第一位的。说到底,“经典”是主观的,“经典”的确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典”的价值是逐步呈现的,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它的当代认可、当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种认可和评价也许有偏颇,但是没有这种认可和评价,它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围而出,它就会永久地被埋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代任何一部能够被阅读、谈论的文本都是幸运的,这是它变成“经典”的必要洗礼和必然路径,本套书所提供的同样是这种路径,我们所选的作品就是我们所认可的“经典”,它们完全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经典”的殿堂,接受当代人或者后来者的批评或朝拜。    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的斯日,感谢她对我的经典观的认同以及对于这套书的大力支持,感谢她让这个文学工程可以在文化艺术出版社这个平台美丽绽放。我们的编选仍将坚持个人的纯文学标准,而为了更好地阐析我们的“经典观”,我们每本书将由一个青年学者对每一篇入选小说进行精短点评,希望此举能有助于读者朋友对本套书的阅读。    吴义勤    2012年冬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内容概要

吴义勤,男,汉族,1966年2月生于江苏海安。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兼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漂泊的都市之魂》《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文学现场》《目击与守望》《告别虚伪的形式》等专著多部,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    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曾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书籍目录

声音低回/方方 隐身衣/格非 别雅山谷的父子/迟子建 白头吟/计文君 岁月有痕/尤凤伟 高楼万丈平地起/范小青 羞耻之乡/刘建东 无鼠之家/陈应松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中篇卷(第1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中篇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第一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