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牛津通识读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4729680
作者:[英国]迈克尔•坦纳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尼采之形象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在1889年初突然神智失常以前,几乎完全被人们所忽视。如今,“尼采”成为这样一位人物,假其权威,观点不同、意见迥异之士均可为各自的观点寻找支持。有一项出色的研究(阿舍姆,1992)致力于考察1890至1990年间尼采对德国的影响,该研究列举出了“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纳粹分子、宗教信徒、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素食主义者、先锋派艺术家、体育爱好者和极端保守分子”,他们都从尼采的著作中获得启示,而这个名单显然还可以继续列下去。该书的封面高调展示着一张1900年的藏书票,上有尼采头戴荆棘冠;封底则是另一张,裸身的尼采肌体强健,站在阿尔卑斯山某高峰之上。在过去的九十年间,德国文化界或艺术领域,从托马斯·曼到荣格,再到海德格尔,几乎无人不承认尼采的影响。 有一本书研究了尼采在西方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布里奇沃特,1972),借用此书书名中的一个词来说,在“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中尼采也具有类似的影响力。一波又一波的“尼采主义”热潮席卷而过,虽然也曾有一些时期尼采因被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鼓动者而遭到冷落,受到同盟国的贬低。20世纪初,尼采被广泛地但很不准确地译介到英语,或者说与尼采的母语有着奇特关联的这种语言中。至少是部分地因为尼采语言的古体风格,五十年间,这是尼采多部著作仅有的译本。 后来,当尼采的名声在英国和美国处于低谷时,流亡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瓦尔特·考夫曼开始重新翻译尼采的许多重要作品,并以一部专著开启了有关尼采的研究计划。自1950年问世以来,这本专著在许多年里一直在如何评价尼采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考夫曼,1974)。考夫曼呈现出的是一位更传统的思想家,而非为无政府主义者和素食主义者等提供灵感的人。令人普遍惊讶而又得到较为广泛承认的是,尼采被证明是一位讲求理性的人,甚至还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考夫曼致力于建构尼采的形象,这种形象远离纳粹、远离那些声称以尼采为先驱的反理性主义运动、远离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新的定位使过去的阐释变得难以理解,这样一来,尼采的学院化应运而生。尼采成为众多哲学家中的一位,人们将他与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其他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领军人物相提并论,比较异同。钦服于考夫曼的渊博学识,一些美国哲学家以及随后更多的英国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中,将考夫曼作为从客观性、真理本质、希腊思想、自我本性以及其他无危险课题等方面研究尼采的起点。 与此同时,尼采成为二战后欧洲(在那里尼采从未丧失体面)存在主义者和现象学派持续研究和征引的对象。1960至1970年间,尼采逐渐成为批评理论家、后结构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关注的焦点。当后两个学派在美国立足进而大行其道之后,尼采再次被认定为启发两种思想的主要源泉。一些分析哲学家也发现,尼采并非如先前想象地那样与他们的旨趣相去甚远。出于学术圈中典型的互惠互利的动机,这些学者将他们的一些见解的萌芽归功于尼采,与此同时,通过引用尼采的权威他们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对这些思想的贡献。如今,由于尼采对各种反差极大的思想以及反思想学派的吸引力,尼采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几乎确凿无疑的是,每年出版的有关尼采的书籍超过了关于任何其他思想家的。 佯称尼采完全不愿看到这样的现状是徒然无益的。尼采在世时几乎完全为人忽视(除非另作说明,本书所言的在世都指在1889年之前,那年尼采精神失常,距他逝世还有十一年)。尽管尼采并没有因此而愁闷不堪,正如几乎任何事都不能使他愁闷,但世人的忽视确实使尼采陷入困境,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向同时代人传递真理,这些人正在因为忽视这些真理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尼采最精确的预言之一。然而,对打着他的旗号完成的著作或做下的事,他定会嗤之以鼻;学术圈对他的学院化改造的成功,尽管不像尼采所遭受的其他改造那么惊人,但从尼采的角度来看一定极像是最终的失败,因为他无论如何不愿被学术界所同化,在学术界,任何事物都只供讨论而不会付诸行动。 在阐释尼采的观点之前,有必要稍作停顿,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尼采的著作对纷繁复杂的运动和各种学术思潮都极富吸引力。对于这个问题,更清晰的答案要到后面才能给出。这里一个粗略的解释是,原因恰恰在于尼采的行为特质使人初见即耳目一新。在《悲剧的诞生》(1872)和《不合时宜的沉思》(1873—1876)之后,他的作品通常都是由短小的文章组合而成,篇幅不及一页,风格近乎箴言,尽管我们将会看到,他的箴言式语句与以通常方式来创作和欣赏的格言警句迥然不同:一两行包含人类经验本质的话语,以优雅严谨的确定语气希求人们接纳。讨论的主题庞杂众多,其中的许多话题,如气候、饮食、锻炼和威尼斯,竟会出于哲学家之口,让人不禁诧异。而且通常情况下,他的思考没有依照一定的次序。这就意味着他的思路比大多数哲学家易于进入,他对各种体系所频繁表现出的反感则使读者认为,持有这种反感方为人之常情。尼采的许多“准箴言”内容激进,对于他的所爱,读者从中仅可隐约察觉,但对于他的所恶,却更易于从他惯常的睿智而极端的话语中明确了解到很多。尼采看起来厌恶他那个时代的文明,尤其是德国文明的方方面面,这令读者为之一振。尼采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不能创造一个全新的起点,那么我们就在劫难逃,因为两千多年来几乎对所有重要事物的观点从根本上都是错误的,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些错误思想的残骸之中,也可以说是生活在致命的颓废之中——这样的观点将自主权赋予了那些想要与全部的文化遗产决裂的人们。尼采则从未对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完全决裂抱有任何幻想。 即便如此,有关尼采著作的多种阐释仍需进一步的剖白。这些阐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减,而是在不断增加,尽管它们已不似从前那般带有启示录的神秘色彩。多种阐释的存在向不知情者暗示着,尼采必定晦涩难懂,而且还有可能自相矛盾。这两点确有其事。但人们如果不能意识到并始终牢记着如下事实,这两点往往会给人造成比事实上更为糟糕的印象:事实是,从《悲剧的诞生》开始,在撰写成熟作品的十六年中,尼采发展深化其观点的速度无人能及,并且他很少愿意浪费笔墨,指明自己思想的变化轨迹。 尼采更经常做的是试图以新的视角看待自己早期的作品,以了解自己前行的踪迹;从他考察自己著述生涯的思路看,他似乎认为人们若不了解其早期作品,就无法理解他的后续作品。他想由此以自我为范例,说明禁闭于19世纪颓废文化的现代人可以怎样从默从转而反抗,并为彻底的转变提供建议。特别是在1886年尼采的创造力濒于枯竭时——尽管他自己不可能事先知晓这一点,他在自己以往的作品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为它们提供新的导读,这些导读有时是极严厉的批评;对《快乐的科学》,他实际上写了一本全新的长篇作品来说明写作目的。毋庸置疑,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在于表明,对于过去既不应后悔也不必忽略。但是许多评论者却被引入歧途,误认为他们可以据此认为尼采的全部作品仿佛是同时创作出来的。 另一导致误读和令人震惊的歪曲因素源于一个事实,即至少从1872年(很可能更早)起,尼采必定就已经开始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已出版的作品数量足以惊人,而他的笔记至少和成书的材料一样丰富。不幸的是,这些未出版的作品(遗稿)大部分留存了下来。如果存在这样一条普遍接受的方法论原则,即在任何情况下未出版的著作都应该与已出版的著作区分对待,那么这并不会造成不幸。然而,几乎没有人遵守这一基本原则。甚至那些宣称会这样做的人也常常为了印证自己对尼采的评价,悄悄地从大量的遗稿中进行语焉不详的摘引。此种处理方式的极大危害在于,尼采的一些核心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得不到充分拓展。尼采通常很确信自己已经发掘了哲学的金矿,以至于只是粗略地记下许多思想,而没有充分发展它们。这就给评论者提供了可能性,在不受制于任何明确主张的情况下将某一思想的发展归因于尼采。一些人甚至认为,“真实的”尼采存在于他的笔记之中,而出版的著作不过是一套精致的——十分精致的——掩饰手法。海德格尔即持有这种荒谬的态度,这使得他可以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同时作为对尼采哲学的延伸和批判加以宣扬。 和所有其他的评论者一样,我也将偶尔援引尼采的遗稿,但这样做时我会明确标示。尼采对自己那些付梓著作的最终形式煞费苦心,他是最不可能认为风格可有可无的人。尼采是一个天生的文体学家,即使他草草记下的笔记也比大多数哲学家的成品优雅精致。但是如果将他已发表的作品和这些作品的草稿相比,其差异却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会让人不禁感到,在将这两类作品相提并论时一定要十分慎重。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对尼采作品的操纵一直是创造尼采神话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二章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尼采是一位早慧的学者,少时即创作颇丰。尽管如此,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或据第一版之全称《从音乐精神中诞生的悲剧》,却迟至二十七岁时才出版。年方二十四岁即享誉学界并荣任巴塞尔大学古典哲学教授,尼采也许不该为学界对其新著的肆意攻击感到意外,但显然尼采很意外。不论以何种学术规范衡量,《悲剧》一书都不够严谨,更不用说遵从古希腊研究中所确立的学术规矩了。很快,尼采从学生时代起的宿敌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便撰写长篇书评,指责尼采无知,歪曲事实,对古希腊文化和现代世界的类比荒唐可笑。对此,尼采的挚友埃尔温·罗德,以至少是同样激烈的言辞予以回击,一轮争论随后发生。这种由于学术准则被冒犯而引发的论战在学术圈屡见不鲜,尼采因此声名狼藉,虽为时短暂,这却是他日后经常要面对的、仅有的“声名”。 自此以后,《悲剧》的读者分化为两个阵营:一派认为尼采汪洋恣肆的文风为其论述内容所必需,读来令人振奋;另一派则因厌恶而表示轻蔑。两方观点都易理解:《悲剧》刮起一阵旋风,以它热烈怪诞的激情及在有限篇幅内探讨尽可能多主题的渴望扫荡了一切。尼采借论述希腊悲剧为何行世短暂的史实之名,宣称此悲剧形式近日已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杰作中复活。自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乐谱,尼采就狂热地爱上了瓦格纳的歌剧。当时他十六岁,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在钢琴上弹奏并试唱这部歌剧(《瞧,这个人》,11.6;也见于洛夫,1963)。1868年,尼采见到了作曲家本人和他当时的情妇,李斯特的女儿科西马。到1869年,尼采已成他们的密友。在瓦格纳夫妇侨居卢塞恩湖畔的特里布森时,尼采经常登门造访。毫无疑问,在交往中他们曾多次探讨过《悲剧》的全部主题,瓦格纳也为书中的若干中心论题贡献良多(西尔克与斯特恩,1981:第3章)。纵然如此,瓦格纳和科西马收到书的成稿时还是对书中所述大感意外。不管热衷于历史演义的瓦格纳对该书有何等重要的影响,书中众多的新观点足以让他深受启示。 一般支持《悲剧》的读者会为该书最后十章感到遗憾,遗憾于其中长篇累牍地论述瓦格纳艺术是古希腊悲剧之复活这一命题。在他们看来,这个命题不但荒谬,而且偏离了书中前三分之二的内容所确立的主题,从而破坏了全书的统一性。这样的解读几乎完全错过了书中浓墨重彩的论点,也误解了尼采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对于那些希望理解尼采一以贯之的关切的读者而言,《悲剧》之所以成为尼采著述生涯不可或缺的起点,就在于他在论述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他的讨论始于看似远离时代的诸多议题,却逐渐揭示出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文化,是文化的永久状况,以及实现文化永久性的诸多障碍。 《悲剧》开篇即节奏明快,并且这一势头从未减缓。首次阅读最好尽可能加快速度,一个不错的方法是跳过那些晦涩难懂和明显游离于中心论点(该词应从广义理解)之外的部分。这样一种初读的方式当然包含不加深究地接受,但第一遍通读就采取批判的视角难免使人烦躁或倦怠。感受贯穿着《悲剧》全书的流动性十分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流动性也是该书的探讨主旨所在。在“前言——致理查德·瓦格纳”中,尼采首先提到了“我们正在讨论的严肃的德国问题”,并确信“艺术是生命至高无上的使命和生命真正形而上的活动”。然后,尼采恰如其分地以如下论断开始他的论述:“当我们不单能从逻辑推理上了解,而且能够直接感受到艺术的持续发展源于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那么我们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审美科学。”随后在短短几行内,尼采明确表示,他将在三方面继续推进。首先是当代德国文化的危机,其次是一个有关形而上学本质的大胆判断,最后涉及的是“审美科学”。(尼采使用“Wissenschaft”一词指称“科学”,它的意义不同于英语中的“科学”,指任何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一点在阅读尼采的全部作品,或更确切地说在阅读其中任何用德语进行的论述时,均应牢记。) 尼采很快转而讨论日神和酒神之间的“对立”,但“对立”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敌对关系。尼采很快就在阐述中点明:“两种如此不同的本能彼此共生并存,又常常剧烈对抗,相互间不断地激发更有力的新生”,直到他们“终于产生了阿提卡悲剧——这种既是酒神的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这种旨在比任何单一一方创造出更多成果的对立是19世纪德国哲学的特点,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尼采基本上毕生都在与这位哲学家抗衡。毋庸置疑,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尼采对叔本华情有独钟,而叔本华对黑格尔的厌恶尽人皆知。不过,在阐释对立及其克服方面,尼采并不需要求助于任何辨证法的机制,而黑格尔自己却深受其累。尼采可以通过形象和例证实现他的规划,尽管他在举证时常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尼采认为,日神是关于形象的艺术。确切地说,日神就是形象。尼采以梦阐释他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日神艺术格外清晰,刻画事物轮廓鲜明,很好地例证了个体化原则。叔本华将这一原则视做我们所犯的主要认识论错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设想着眼于彼此孤立的客体,包括孤立的个人在内。作为拥有感官和观念机制的存在者,我们无法避免用这一根本错误的方式看待世界。在叔本华看来,这一错误是我们遭受许多最痛苦的幻相和经历的根源,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克服这一错误能否使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可怕。

前言

周国平尼采在现代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要对尼采哲学做一个简明的解说却是一件难事。别的哲学家,尤其别的德国哲学家,都有意识地构筑体系,仿佛已经亲自把展厅布置好,导游只需带游客循序参观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则另当别论。尼采相反,他拒绝体系,他的多数著作是格言的荟萃,其风格又是充满反讽、跳跃、矛盾,这里没有现成的展厅,无论谁当导游都必须自己动手布展,凭自己的眼光把纷繁的展品整理出一个秩序来。和别的哲学家的另一大区别是,尼采的哲学与他的内在精神历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倘若对这个历程没有切身的感应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说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就是说,要对尼采哲学做出中肯的解说, 解说者必须调动和带入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不应该是所谓纯学术的客观研究。因为上述原因,尼采哲学的确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了巨大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解释者可以任意发挥,而是必须把握好文本和解释者之间的“视界融合”的分寸。我对尼采哲学的一本好的入门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抓准尼采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向,以此为基本线索阐明其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英国学者迈克尔•坦纳的《尼采:一个简明导论》(中译名《尼采》)就是这样的一本入门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根本关注是痛苦与文化的关系,其立足点不是回避或消除痛苦,而是为了肯定人生而肯定人生必有的痛苦,据此对文化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级,并寻求一种真正能够肯定痛苦的有内在力量的文化。我不是引用原话,而是做了某种归纳和补充,并且需要强调一点: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这既是折磨他自己的最大个人问题,也是他后来定义为虚无主义的最大时代问题,而他寻求的则是一种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的文化,或者退而求其次,一种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依据痛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线索,作者对尼采生前发表的正式著作进行了梳理,试图标示出尼采解决这个问题的走向。下面我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个走向,应该说明的是,在描述中仍然必然会加进我自己的认识。处女作《悲剧的诞生》是一个清晰的起点,尼采在其中想要解决的正是怎样肯定人生包括肯定人生必含的痛苦和毁灭的问题。他在希腊的酒神精神和悲剧文化中找到了答案,相信唯有艺术能够拯救人生,并把希望寄托在悲剧文化通过德国音乐的复兴上。但是,这个希望很快就落空了。在从《曙光》到较晚期的《论道德的谱系》一系列著作中,尼采致力于分析历来道德对抗痛苦的各种方式。其中,有两种基本方式最值得注意。一是同情,即企图通过剥夺个人在痛苦面前的尊严来消除痛苦。二是禁欲主义,即企图通过扼杀生命的本能来消除痛苦。尼采关心的是伟大而不是善,二者的区别在于,伟大包含着对痛苦的肯定和有效利用,善则一味企图消除痛苦。在《快乐的科学》(作者视为“尼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中,他描绘了他心目中的伟大,便是“赋予个性一种风格”,艺术地规划自己天性中的长处和弱点,甚至使弱点也悦人眼目。另一种表达是,“要成为生活的诗人——尤其是成为最琐细、最日常的生活的诗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就是要做一个能够自我支配的强者,包括支配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痛苦,以此来使生活变得美好。也许仍然可以把这看做一种审美人生观,但显然已经脱尽了《悲剧的诞生》中那种生硬的形而上学逻辑。但是,究竟如何面对人生最根本的痛苦即生命的无意义呢?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三个概念是人们在提及尼采哲学时谈论得最多的,也是理解得最有歧义的,便是超人、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其实,这三个概念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按照永恒轮回说,在宇宙的永恒流变中,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将无止境地重复回归。这与其说是一个假说,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性的提问,尼采仿佛如此问:即使生命毫无意义,你愿意它无限次地重复吗?作者正确地指出,尼采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永恒轮回来定义超人的,超人就是那个通过欢欣地拥护这个信条而对今生今世的一切都说“是”的人。而一个人能否如此全盘肯定人生,则取决于内在生命力是否足够强大,尼采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权力意志概念的。我们终于来到了尼采的晚年。在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年,他突然又频繁地谈论酒神。在《偶像的黄昏》中,他如此宣告:“这样一个解放了的精灵带着快乐而信赖的宿命论置身于万物之中,心怀一种信仰:唯有个体被抛弃,在整体之中万物得到拯救和肯定——他不再否定……然而一个这样的信仰是一切可能的信仰中最高的:我用酒神的名字来命名它。”(译文据尼采原著)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尼采似乎回到了青年时代的酒神信仰。但是,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酒神是无限肯定之神,而肯定的语境已经迥然不同,因此所需的肯定的类型也和《悲剧的诞生》几无相同之处。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青年尼采孜孜于要为肯定寻找某种理由,晚年尼采只是肯定,他不屑于寻找理由,似乎也不再需要理由了。难以判断的是,他这样做是出于无比的自信,还是出于彻底的绝望,抑或二者都是,是从绝望中产生的自信。在以上的粗略描述中,我不得不舍弃作者的许多有趣见解。事实上,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经常是议论风生的,包括对尼采提出质疑。例如,他对尼采最广为传颂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评价颇低,责备其戏仿《圣经》的预言式文体背离了一向具有的嘲弄与试探的风格,并导致了后来者的可笑模仿和狂热崇拜。他最推崇的尼采作品是《论道德的谱系》,赞赏其用对学术程式的嘲弄式模仿的笔法论述极为严肃的内容,辩证性逆转运用之娴熟已臻完美。作者显然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和明确趣味的解说者,因此我相信,他一定希望读者在听他的解说时也坚持独立思考。最后我想指出,尼采在认识论领域有重大建树,启迪了现代哲学中反本质主义和语言哲学的潮流,而本书对这方面的内容甚少涉及。作为一本尼采哲学的入门书,这或许是一个不足吧。2010年12月28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坦纳的这本书作为通往尼采哲学的桥梁非常实用……简洁,不枯燥,不学究……这种简洁而又具有高度批评性的读物,将激起读者对酒神进行真正的哲学观照;在今天,人们对酒神自说自话,却忘了酒神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偶像或神。——《哲学教学》

内容概要

作者
迈克尔·坦纳(Michael Tanner) 哲学家、歌剧评论家,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研究领域:19世纪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尼采;作为文化现象的瓦格纳;艺术哲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当代思潮。著有《叔本华》(1999)、《尼采》(2000)、《瓦格纳》(2008)等。

序言作者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随感集《人与永恒》等,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书籍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1 尼采之形象
2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3 幻灭与隐退
4 道德及其不满
5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6 预言
7 占据制高点
8 主人与奴隶
9 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由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尼采研究学者迈克尔•坦纳撰写,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国内著名哲学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尼采》由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尼采研究学者迈克尔•坦纳撰写,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国内著名哲学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尼采》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序言周国平尼采在现代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要对尼采哲学做一个简明的解说却是一件难事。别的哲学家,尤其别的德国哲学家,都有意识地构筑体系,仿佛已经亲自把展厅布置好,导游只需带游客循序参观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则另当别论。尼采相反,他拒绝体系,他的多数著作是格言的荟萃,其风格又是充满反讽、跳跃、矛盾,这里没有现成的展厅,无论谁当导游都必须自己动手布展,凭自己的眼光把纷繁的展品整理出一个秩序来。和别的哲学家的另一大区别是,尼采的哲学与他的内在精神历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倘若对这个历程没有切身的感应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说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就是说,要对尼采哲学做出中肯的解说, 解说者必须调动和带入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不应该是所谓纯学术的客观研究。因为上述原因,尼采哲学的确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了巨大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解释者可以任意发挥,而是必须把握好文本和解释者之间的“视界融合”的分寸。我对尼采哲学的一本好的入门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抓准尼采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向,以此为基本线索阐明其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英国学者迈克尔•坦纳的《尼采:一个简明导论》(中译名《尼采》)就是这样的一本入门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根本关注是痛苦与文化的关系,其立足点不是回避或消除痛苦,而是为了肯定人生而肯定人生必有的痛苦,据此对文化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级,并寻求一种真正能够肯定痛苦的有内在力量的文化。我不是引用原话,而是做了某种归纳和补充,并且需要强调一点: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这既是折磨他自己的最大个人问题,也是他后来定义为虚无主义的最大时代问题,而他寻求的则是一种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的文化,或者退而求其次,一种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依据痛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线索,作者对尼采生前发表的正式著作进行了梳理,试图标示出尼采解决这个问题的走向。下面我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个走向,应该说明的是,在描述中仍然必然会加进我自己的认识。处女作《悲剧的诞生》是一个清晰的起点,尼采在其中想要解决的正是怎样肯定人生包括肯定人生必含的痛苦和毁灭的问题。他在希腊的酒神精神和悲剧文化中找到了答案,相信唯有艺术能够拯救人生,并把希望寄托在悲剧文化通过德国音乐的复兴上。但是,这个希望很快就落空了。在从《曙光》到较晚期的《论道德的谱系》一系列著作中,尼采致力于分析历来道德对抗痛苦的各种方式。其中,有两种基本方式最值得注意。一是同情,即企图通过剥夺个人在痛苦面前的尊严来消除痛苦。二是禁欲主义,即企图通过扼杀生命的本能来消除痛苦。尼采关心的是伟大而不是善,二者的区别在于,伟大包含着对痛苦的肯定和有效利用,善则一味企图消除痛苦。在《快乐的科学》(作者视为“尼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中,他描绘了他心目中的伟大,便是“赋予个性一种风格”,艺术地规划自己天性中的长处和弱点,甚至使弱点也悦人眼目。另一种表达是,“要成为生活的诗人——尤其是成为最琐细、最日常的生活的诗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就是要做一个能够自我支配的强者,包括支配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痛苦,以此来使生活变得美好。也许仍然可以把这看做一种审美人生观,但显然已经脱尽了《悲剧的诞生》中那种生硬的形而上学逻辑。但是,究竟如何面对人生最根本的痛苦即生命的无意义呢?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三个概念是人们在提及尼采哲学时谈论得最多的,也是理解得最有歧义的,便是超人、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其实,这三个概念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按照永恒轮回说,在宇宙的永恒流变中,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将无止境地重复回归。这与其说是一个假说,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性的提问,尼采仿佛如此问:即使生命毫无意义,你愿意它无限次地重复吗?作者正确地指出,尼采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永恒轮回来定义超人的,超人就是那个通过欢欣地拥护这个信条而对今生今世的一切都说“是”的人。而一个人能否如此全盘肯定人生,则取决于内在生命力是否足够强大,尼采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权力意志概念的。我们终于来到了尼采的晚年。在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年,他突然又频繁地谈论酒神。在《偶像的黄昏》中,他如此宣告:“这样一个解放了的精灵带着快乐而信赖的宿命论置身于万物之中,心怀一种信仰:唯有个体被抛弃,在整体之中万物得到拯救和肯定——他不再否定……然而一个这样的信仰是一切可能的信仰中最高的:我用酒神的名字来命名它。”(译文据尼采原著)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尼采似乎回到了青年时代的酒神信仰。但是,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酒神是无限肯定之神,而肯定的语境已经迥然不同,因此所需的肯定的类型也和《悲剧的诞生》几无相同之处。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青年尼采孜孜于要为肯定寻找某种理由,晚年尼采只是肯定,他不屑于寻找理由,似乎也不再需要理由了。难以判断的是,他这样做是出于无比的自信,还是出于彻底的绝望,抑或二者都是,是从绝望中产生的自信。在以上的粗略描述中,我不得不舍弃作者的许多有趣见解。事实上,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经常是议论风生的,包括对尼采提出质疑。例如,他对尼采最广为传颂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评价颇低,责备其戏仿《圣经》的预言式文体背离了一向具有的嘲弄与试探的风格,并导致了后来者的可笑模仿和狂热崇拜。他最推崇的尼采作品是《论道德的谱系》,赞赏其用对学术程式的嘲弄式模仿的笔法论述极为严肃的内容,辩证性逆转运用之娴熟已臻完美。作者显然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和明确趣味的解说者,因此我相信,他一定希望读者在听他的解说时也坚持独立思考。最后我想指出,尼采在认识论领域有重大建树,启迪了现代哲学中反本质主义和语言哲学的潮流,而本书对这方面的内容甚少涉及。作为一本尼采哲学的入门书,这或许是一个不足吧。                     2010年12月28日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尼采还是康德
  •     每天睡前看一点,看了好多天,明白了一些,大部分不太明白…
  •     略感支离,不过还是吐了许多好槽。大概叫作“尼采阅读导论”或“尼采文本导论”会比较好。不要看中译文,译者被作者玩坏了。
  •     不算通识本吧,而且一直觉得尼采是精神病人思维广
  •     极好的小册子。
  •     本来以为看完这本读尼采会更容易,结果更糊涂了,哭死
  •     首先这部书感觉内容上确实不如其它通识读本,其次这部书翻译的实在是有待商榷
  •     kindle中文版
  •     应该在看过尼采相关作品后回头再读一遍
  •     有点混乱,作为通识读本不太适合初学者读
  •     作为阅读尼采的引导。
  •     冲着对哲学的兴趣买的。但我看完此书仍然不明白尼采的思想精髓...可能是我太愚钝了吧... 不过此书在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评价也并不高。
  •     呵呵
  •     在这种争议性特别大的人物上,有牛津通识是一种幸福
  •     看这本书像场拉锯战,不多,但看着很慢,太晦涩了
  •     40%。按尼采年谱作品解读,没看过原著,不是很懂。
  •     还不错。
  •     可看看
  •     感觉写的并不是特别好,对尼采的核心思想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我想的事情,尼采都想过了。而且想的这么极端这么透彻。
  •     其实没怎么看懂
  •     对于想要偷懒不想花时间了解尼采的我来说只能get到一点皮毛吧。。没看过悲剧的诞生神马的还是老老实实看第一手文献比较好
  •     还不错,虽然看不太懂。尼采主要观点,道德与基督,意志改变自己,社会,查拉图模仿圣经,精灵就是把感觉,理智结合一体。
  •     虽然这思维回路跳脱得让看的人不要不要的,但是看到“否定道德”那段还是瞬间路转粉
  •     很通透了
  •     不配「通识读本」之名。我的期望是至少知道「作者认为尼采的观点是什么」,可通篇却大谈「作者认为尼采的观点如何如何」。
  •     读第二遍了,总算看懂得多一点点了
  •     看不懂尼采的超人\永恒回归\强力意志 太正常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果断弃。
  •     通俗易懂
  •     牛津通识好就好在不仅科普,而且是带有一定观点的科普。
  •     其一,翻译甚至语序不顺,拗口而难读。其二,原作者对尼采的解读颇为明晰,然而是不是本意虽无以得之,但是对尼采多重思维论证颇有共勉之处。读书能阔清一个人的思维,而非强加某不 存在的观念给某人。 悲剧的意义,道德,宗教产生消亡,超人哲学和强力意志。多个点论证同一个人。
  •     鉴于还没读过尼采,所以就不打分了。
  •     虽然很难,但我很坚持…算是不错的索引
  •     尼采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勇敢地触碰到了某个癫狂和理智的交界处。
  •     “…又一次地,他的论述美得让人忘却了思考。”
  •     尼采及其作品入门,感觉阅读门槛略高,睡前催眠效果不错……
  •     感受:①这种有论证的书不适合听.. ②感觉哲学和我没有缘分了 ~_~
  •     下周期末考我反而一天一本= =
  •     非常粗略地读完了。总体感觉这本书并不适合作为一本初步认识尼采的简介,通篇都是作者对其文章片段的解读。如果不作为通识读本系列的一部分,可能评分还能高些。
  •     不读尼采,想偷懒读这本书的孩子们,放弃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