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5379564X
作者:肯•赫尔曼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肯•赫尔曼
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澳洲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
辛普森健康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临床加护医学》等著作。

书籍目录

编者序 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思考 / 001
推荐序 生如夏花般绚烂 死如秋叶般静美(莲子清如许) / 004
自 序 纪念遇见的生命 思考生死的真相 / 009
第一章 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帮助生命回归的神秘病房
1. 与死神搏斗的 48 小时 / 002
2. 攻克“有趣”的“蓝脚症” / 011
3. 大脑损伤后的奇迹康复 / 018
4. 拯救完全瘫痪的身体 / 026
第二章 谁能给出正确答案——医务人员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抉择
1. 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 / 038
2. 拉长别离是增加还是减少痛苦? / 050
3. 靠呼吸机拯救肺,延续的是呼吸还是折磨? / 060
4. 谁拥有对治疗喊停的决定权? / 071
5. 遭遇疑难杂症是患者的错? / 084
6. 维护医生的尊严还是揭穿皇帝的新衣? / 094
7. 该不该让病人参与所有的治疗决策? / 101
第三章 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救护背后的医疗系统
1. 揭秘医生进阶之路 / 110
2. 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上) / 121
3. 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下) / 132
4. 如果戴安娜车祸时有创伤治疗中心 / 138
5. 金钱在肠道的较量 / 152
6. 震惊医界的布里斯托尔案 / 162
7. 当医生老了 / 171
8. 在重症监护室受尽折磨的不只是身体 / 179
第四章 会有天使带她离开——生命救治的终极意义
1. 天使的拥抱 / 186
2. 请让我送你回家 / 193
3. 永远得不到的最佳父亲奖 / 204
4. 留给生命的最后一张照片 / 211
5. 为临终道别有所准备 / 217
6. 聆听献给生命的挽词 / 226

作者简介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神秘ICU里的医学真相,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同时,《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更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儿小吃惊。以为是凤凰联动出版社发错了书。认真核实一遍信息确认无误,的确是寄给我的读本,果断打开——《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内心深处猛的一击,这样的话题,有点儿沉重,却又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思考……这本书的作者肯·赫尔曼,全球重症领域首席专家,此书畅销全球22个国家,雄踞澳大利亚畅销书榜14年,全书分四章。一、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二、谁能给出正确答案;三、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四、会有天使带她离开。里面记述的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各种场景,一方面为了纪念遇见的生命,进而引发思考生死的真相。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永不可逆。生命在很多时候,诸如天灾人祸、突发疾病、严重抑郁等等,一条鲜活的生命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显得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却又有多少生命因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而顽强不屈。听到杨绛先生平静辞世的消息,她和钱钟书老先生的书再一次被刷新热卖排行榜,是回忆,不止是哀婉;是怜惜,更是温柔的祝福。试问面对亲人的安然离世或者意外身亡,又有几个人真能够做到淡定从容?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但是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世事难料,当面对人生无数个未知时,似乎连选择死亡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生活没有预言,不测也没有预兆,当一次次经历亲人长辈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我的心也一次次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那种无助和惊心动魄,真得是一度影响我的睡眠,怕极了那种如影相随的生死别离……几年前表哥在新疆车祸中意外身亡,导致我们兄妹好几年一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无限伤感。今年一连串的意外,更是让我们的心一次次被揪起,焦躁不安的无处安放……先是老家堂姐在给病人看病中突然昏厥,在抢救室一直没有醒来,撇下了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再是诺奶奶的妹妹被人蓄意谋杀抛尸在河,后来法医鉴定也是不了了之;近几日又传来噩耗,老家大姨家的大表哥在忙收玉米的田地里,被突然急速降落的斗子砸中了头部,当场死亡,撇下了九十多岁的父母,瘫痪在床的妻子,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儿,还有俩尚未结婚的儿子……和妈妈的通话中,真得难掩悲痛,也能想到,妈妈为安慰90高龄的大姨和大姨夫,几乎是没吃过一顿安稳饭。可是,人已逝,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当呼吸变成空气时,扪心自问:承诺在哪里?责任在哪里?荣耀在哪里?挥霍在哪里?一切都变得空幻而遥不可及。或许,平淡无奇地活着,每天睁开眼能看见黎明的曙光,便是雀跃欣喜的。身边的人,最爱的人,我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生命不息,才有无限活力。愿每一个临逝的生命都被关怀,愿每一个生命都能美丽而有尊严的谢幕。诚然,希冀是美好的,我们都要好好的积极生活,享受生命中最高贵的“挥霍”——阳光,空气,水,亲情,友情,爱情……尝遍世间苦与乐,淡看未知生与死。好好经营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平安福中福,和睦财生财,足矣!
  •       向死而生,即人一直一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它为我们理解安全提供了一个角度,生命过于脆弱,我们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结束,我们唯有以最谨慎的态度对待安全,去获得安全,才能保证我们的“有死",状态保持最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能直接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的地方是医院,而在医院中,直接见证人的生命最后历程的是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    肯•赫尔曼,是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也是澳大利亚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    在《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当中,作者从医生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特殊的场所,在那里,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力量,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将在那里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在本书的第一章——你所不了解的重症监护室当中,作者就为我们揭开了重症监护室的神秘面纱——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神秘而神奇的地方:医生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每天与死神较量,分秒必争滴,抢救患者,推开这扇神秘的大门,我们发现,在这里,医务人员们共同承担着患者生命的重量,不错过任何一点可治愈的希望,见证生命的脆弱和强大、生活的残酷和温暖。    在第二章节——谁能给出正确答案中,作者直观地与我们分享了在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家属所面临的抉择。    在《生命是否该被无限延长》一文中,作者写道:现如今医学界已经摆脱了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做法。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尝试在做医疗决定前,采纳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及其家属常常得到暗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使用生命维系手段。从政治角度上讲,这种做法或许正确无误,也从未有人对采取此法的理由和产生的影响争论不休,或是提出质疑。医院采取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定式,却没人从伦理角度考虑,是否应当无期限的延长病人的生命,也没有考虑过社会因此承担的花费,以及从其他社会,所需之处挪用资源所带来的后果。    从表面看,医生在病人失去意识时,请病人家属参与重大决定是明智之举,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做法可能会产生的弊病,例如普通病房内的某位病患也许会突然情况恶化,而在与病人家属讨论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你希望我们尽一切可能救治他吗?这种残酷的询问简直是一种逃避。因为怎么可能有人说不能,这样提问本身就会暗示家属,医学有法克斯,有时确实如此,但是更多的时候医学也无能为力,在任何情况下,当家属被问到是否需要全力救治病人事,他们都不会回答:不用了,就让他这样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明知医疗措施已经无力回天,也还要勉强维持病人的生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实他们不做任何要求,重症监护部门也会自觉加大力度,维系病人的生命,医生们完全不会转过念头,考虑一下长远问题,比如病人生还的概率有多大,一旦病人离开医院生活会变成怎样?无论是何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医生会用上精良复杂的仪器,以及维持生命的药品手术设备——我们都不想考虑,结果只重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家里的老人身患重病时,大多数子女都会要求医生尽全力救治,而从来不去想治疗措施本身会给病人带来多大的痛苦。    在救治危重病人的过程中,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最常见的急救措施,只要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但是对于很多身患重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些急救措施或许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但是也给他们带去了无尽的痛苦。    作为病人家属,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可以救治的范围内请医生竭尽所能的进行救治,但倘若一切已经无力回天,那么与其为了一味地延长生命让病人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折磨,不如从人性的角度,减少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所带给病人的痛苦,静静地陪伴着他们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    对于每一位临终病人来说,更全力以赴的进行救治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尊重以及生命最后的尊严。    对于身患重病的他们而言,病魔带给他们的,痛苦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作为重症患者的家属,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替他们想一想,或许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就能够让她们少一些痛苦。    当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一味的延续和挽留只能增加他们的痛苦,而对于家属来说他们之所以要求医生不要放弃治疗,完全是由于自己无法背负“亲人有病而放弃治疗”的舆论压力。    而对于病人而言,安静的离开比痛苦的存在更仁慈。    读完《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都能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愉快而健康地活着,远离医院、远离重症监护室!    当然,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逐渐的在走向死亡,若有一天青春不再,死亡将至,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以人道主义精神,关心和爱护每一位临终人士,让他们干净、从容、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将是我们每个人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     "Our lives are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same river, towards whatever heaven lies in the mist beyond the falls…Close your eyes, let the waters take you home. "(我们的生活虽是不同的溪流,却流向了相同的大河,流向了那拥有水瀑轻烟的天堂…闭上眼睛吧,让流水带你回家。)——《The Bucket List》看过《The Bucket List》的人可能会熟悉这句台词,电影讲述了两个进入生命倒计时的老人在病房相遇,最后携手一起计划完成遗愿清单的故事。故事的最后,完成了清单的他们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死亡,人们的愤怒、悲伤、绝望笼罩在病房中。如何接受死亡,这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即使是每天面对生命垂危病人的医生护士,也不可能完全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本书的作者是肯·赫尔曼,作为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的重症监护领域专家,全书四个章节不仅讲述了很多临床所见,还表达了作者对现行医疗体制的怀疑态度。究竟应当采取多少医护措施来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即使他们已经病入膏肓)又应当由谁来决定这些医疗资源的分配?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当消耗大量的成本以维系病人的生命?作为患者、亲属、医护工作者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值得我们思考。初一时,姥姥得了喉癌,手术就做了十几个小时,等我去医院看姥姥的时候,一向开朗的姥姥,已经不能说话了,喉咙处被塞进的个大管子,已经不能进餐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的,只是看着闷闷不乐的姥姥,讲学校好玩的事儿,希望她开心一些。后来开学,看望的时间变少了,再去的时候,姥姥已经出院,我见到姥姥的时候,简直有点认不出。姥姥一下子瘦了一大圈,再也不是我印象中那个笑着叫我多吃的胖老太太,双颊凹陷,因为手术的原因,姥姥再也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了,我费劲的希望能听的更清楚,然而只是姥姥张嘴时候管子里传出"呼呼"气声。我印象中的姥姥是一个跟谁都爱说上两句话的老太太,嗓音特别洪亮,小时候经常被姥姥的大嗓门“吓到“,然而如今,姥姥不再说话,眼圈总是有着湿气。这次去,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来劝我姥姥不要绝食的。直到现在长大成人的我,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心疼。那时候,姥姥已经不能正常吃饭吞咽,只能是靠着戏的管子进食牛奶、米汤一类的流食,管子是从鼻子伸进去的,那种不舒服,可想而知。所以,姥姥绝食了,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很多年过去了,姥姥也已离世,知道现在想来,那次见到姥姥的震撼画面还依然在我脑海里,一个天天大声说话的开朗胖老太太,有一天,突然那么憔悴,那么无助,那么瘦弱。很多时候,我们不忍亲人的离去,即使痛苦,也希望延长亲人的寿命,甚至在完全依靠医疗设施维持的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只要人还在,好似那片家的天就不会塌下来。而这本书也直接利用很多实例探讨这一现象的产生,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思考,我们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这种没有生存质量的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作为医护工作人员该如何与病患沟通,如何跟家属沟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安乐死还是一个争议重重的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沉重到甚至很少讨论,因为我们无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无法面对来自周围舆论的压力,我们为了一己私欲,会不会让亲人更加痛苦?而作为一个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国家,我们的医疗环境比作者面对的国外医疗环境还差很远,能不能所有人都看得起病,还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更别说临终关怀了。但是这些思考仍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一堂必修课,如何接受,如何有尊严的活着或者死去,希望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理解死亡的必然,也懂得生的欢欣!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想读
  •     医生与病人,医患关系,反思和建议
  •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     芸芸众生,生死一线,好好活着,因为要死很久。
  •     要延长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宽度?我想要有尊严的走完剩下的路
  •     确实值得深思的一本书。
  •     医患关系历来谈论不休,这本《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从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更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这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推荐给大家。
  •     鸡肋
  •     内容很精彩,喜欢这本书。
  •     好书值得推荐
  •     有时候用冰冷的仪器呼吸机等维持着有生命的迹象,不如放下痛苦美丽的睡去。
  •     多么希望能早点看到这本书,这样我的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也能得到更好的关怀、照料。认清我们必将死去的事实,珍视身边活着的每一位亲朋,其实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感谢作者的分享,他让我们在生命中多一份坦然、更多一份关怀。建议大家买来读一读
  •     那个,翻译大人偷懒了吧……
  •     长远看来,我们需要看清楚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45465/ 书评链接。 ICU的反思 - 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真的值得我们去紧抓么? 学会对现代医学合理的期待、怀着对生命的敬意生活、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这些都是我们欠缺思考的,而正是作者通过这本书最想教给我们的。
  •     没有读原文,但大段与章节标题无关不知所云的文字应该不是翻译的问题吧?难道是排版错误?
  •     作者虽然作为一名医生,但他更多地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来描述他在临床中对于生命最后的尊重。
  •     重症监护室里多为纯粹延长生命的老人,他们痛苦家属煎熬;而真正的抢救需要当机立断和高度协作方为有效。大脑皮层可屏住呼吸但脑干会干预所以憋死自己做不到;输血无数最后救命,蓝脚的原因是罕见的局部肿瘤;颈部以下大有进展但脑太复杂,人被困在僵硬的身体里医生无措;延长痛苦和延长植物人状态不可取但正是如此运作;重症室沦为大象墓园是一种异化;呼吸机是重症室的标志压力大会有害;脑死亡六反应均否才行;抑制治疗只在约定界限内;痛苦而无望的治疗应停止。过去富人买单穷人免费比现在市场驱动要好;英式巡房仪式感十足;心肺复苏技术专业性强;MET重组医疗结构;肠吸收营养远高于输液。重症室实例若干:夫带二儿告别妻、肌肉萎缩晚期和亲属照顾之难、头痛和动脉脆弱、噘嘴呼气是肺衰竭吸烟大害,不能沉浸在悲情中那样于事无补。一本很好的书
  •     翻译的可以。 作者自序:「这些故事不说,你永远不懂」。 我想说:经历了也更深刻。 想到幼年时爷爷的去世,接着是成人时外公的去世。因为束手无措,所以注射吗啡安然死去,而没有经过多次手术的折腾。虽然也有痛苦,但也相对舒服些吧。哀默。
  •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在中国,面对绝症我们几乎从不考虑患者本身的想法,而国外的书或许能突破这一点。果然不负我所望,在这本书里,不仅看到了ICU重症患者们的痛苦绝望,还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参与治疗计划的希望。看完这本书,再次让我觉得对于死亡我们该换一种态度来迎接。
  •     面对死亡,愿我们都能坦然处之。
  •     确实还是个搞icu的医生写的~~~~~
  •     若不能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愿死如秋叶之静美
  •     2016年10月7日读毕,此书是重症医疗的反思之作,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其一,该书交代了医生上门服务是怎么演变为在医院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续生命的过程。其二,作者反思了医生作为利益集团互相庇护,而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本来目的。其三,医疗救助的成本效益分析缺失,造成医疗费用疯涨,而这种技术应用的前景不乐观。其四,人在医院中,面临死亡时的恐怖远甚于想象。其五,敢于叫板医疗体制的医生有,但是代价很惨重,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要进行医疗改革的原因所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