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店街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32155374
作者:[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页数:199页

书籍目录

暗店街
《暗店街》中的迷宫象征

作者简介

这是法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小说,作家莫迪亚诺凭此书力夺龚古尔文学奖。作品中主人公数年前因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极度刺激后丧失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他给私人侦探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后,开始用探案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


 暗店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这是私人侦探所老板于特写给居依·罗朗的信中的一句话,也是罗朗一直信奉的一个信念。正是这个信念,支撑他一直在寻找过去,寻找自己。故事主角因为意外失去记忆,连同过去一段混沌的历史骤然消逝。从开头“我什么也不是”,一直到和不同的人交谈,询问,不断丰富,到最后逐渐完整,直到寻回那段我和德妮丝避难,试图穿越瑞士边境而遇险的经历达到高潮。居依·罗朗在私人侦探所工作,但这本书实在不算是一本侦探小说。书后附了一篇《<暗店街>中的迷宫象征》,里面提到珍妮·尤尔特认为这本书是“纯粹反侦探小说”,“反侦探小说的拒绝提供终局,以及它乞灵于恐惧而不是笃定,参与了后现代对归纳推理和一个能慰藉人心的线性/目的论宇宙之信仰的抗拒。”简而言之,就是对“终极价值”的抛弃,没有探讨宏观社会和政治话题,尽管故事背景是在二战时,无数难民渴望进入到中立国瑞士避难。记忆是莫迪亚诺小说中的一个核心。正如现存脑中的记忆都是碎裂的,片段式的,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也是用的片段方法。前半部分,主角见过不同的人,从几个人手中接过藏有记忆的盒子。中间还穿插着自己想要调查的人物或者信件。愈到后来,片段逐渐相连,叙述也更加完整,像拼图般,一块块凑起来。父亲是莫迪亚诺小说中另外经常出现的。《暗店街》中印象最深的有关父亲的一幕是,提到中学时期,我和弗雷迪身穿着运动上衣,“努力想象着某个外出的日子来接我们的那个人的模样,他下车朝我们走来,他是我父亲。”读到这里,莫名有些触动,学生时代,父母始终是最宽阔的肩膀,温暖的靠山。是不管历经多少风雨都不曾黯淡的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读书过程中,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失忆了,我会不会一样去寻找从前,还是借此有了一个新的开端,我可以去过完全不同的人生。大概我也会对过去念念不忘,会想到我读过书的学校走走看看,会翻照片看我去到过那些地方,经历过什么,更会去寻找我之前喜欢或爱过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自己再付出一次。寻找过去,或许还是在为现在的存在找到一个意义,让自己过的更心安。
  •     我是谁,你是谁。一个哲学经典问题,在世上,自己的身份难道真的那么重要吗,只不过是一场经历,而后,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水抚平。生命最重要的,只不过一场回忆,回忆丢失,生命换有什么意义可言?活着,只是在喂养一个躯壳,只有血和肉的躯壳。找回自己的记忆,我们才不枉活一场。
  •     我是看完王小波的《万寿寺》,再看的《暗店街》。说真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这个译本蛮让我是失望的,《万寿寺》中提到的是“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个译本里是“我什么也不是......”。个人感觉翻译太过直接,缺乏诗意。毕竟“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诗意的世界。”除翻译之外,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或许寻找自己的曾经并不是个好主意,所以本书拒绝提供精确结局。
  •     “六点欠一刻” ?我的天
  •     迷人~ 很喜欢,我们的确都是海滩人
  •     和我一样喜欢用句号的作家。执意于刻画感受到的氛围和记忆里的细节。精准的事实描写却带来虚幻的不现实感和支离破碎的悲伤。战后的巴黎,总让我想起高晓松的那几期胜利的阴影下。
  •     累。人没有过去又怎么有将来呢。 需要多读几遍。
  •     将就
  •     说老实话,没怎么整明白。
  •     他是沙滩人,在每一张照片的最边上,四十多年,泡在了欢乐的沙滩上,最终他自己就像化入沙子的脚印般,被微风吹散了。 于是我们不断的追溯,希望能找到点什么,逆流而上,但却不断的被推到过去...
  •     喜欢这样的设定,想到鬼火里的阿伦在街头走啊走;但是实在不喜欢企鹅这套书的翻译,好几本里都有错字,如鲠在喉。
  •     失去的记忆或可寻回,断掉的人生如何连续。
  •     我和莫迪亚诺有仇,因为我看不懂,而且一看就睡着。看过之后也不知所云。
  •     找回自己或者潜入他人的生活
  •     不念过去,可是没有过去拿什么去面对现在和未来,心都是空的。
  •     那种莫名的紧迫感跟无名姓的焦虑一直深深的缠绕着读者
  •     http://www.ximalaya.com/5390877/album/3880259 毕竟图样
  •     一口气读完稍微有一点失落感,略致郁。像在一团氤氲的水汽里打捞蛛丝马迹却什么都没抓住。很好奇那个年代的法国发生了什么连英国护照都不管用?
  •     翻译不太好,许多专有名词不给原文
  •     迷雾重重
  •     多对话,易读得很。一个失忆的人,通过寻找自己过去的线索,断断续续串出的纳粹恐怖时期人们的颠沛生活。
  •     阅读的第一本诺奖图书,第一本法国文学作品。当时也是因为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心血来潮,而开始了解法国文学,恰逢那年(2015)诺奖文学奖花落这位影响了若干中国文人的莫迪亚诺。 这是一本很厚重很浓缩的书,不仅是一本很逻辑的书,更是老人写了一辈子关于二战寻根主题的缩影。
  •     关于"我"的确认
  •     人名太多
  •     --生活最重要的是过去 不是未来--
  •     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一种混沌与清晰交杂的张力,一种迷宫形象的运用与推翻,所有的信息都只是迷宫的墙体,这个巨大的城市就像台球桌,成千上万只小球有时会有两只相互碰撞。
  •     失忆不是幸事么 别跟我争
  •     我们终将消失,像孩子曾经的哭泣一般随风隐匿,曾得到过关注。在我们逝去的十年后,百年后会留下什么,该如何去寻觅?
  •     請別拘束,躺著會舒服得多。躺下吧。
  •     哪里不可捉摸喽
  •     在上课的时候读的。对于情节没有什么把握 唯一感到深入人心的就是书中所营造的一种迷离忧伤气氛 还有关于我是谁的探索
  •     别具一格的侦探小说。
  •     急死我了!
  •     白色蒙面,透明度慢慢减少,但最终也只有20%
  •     “我确是我自己的生活呢?还是我潜入了另一个人的生活?”自己都迷茫了。很少涉及外国文学,读完之后才明白大概,但对于其中的深意还不能懂,还需要自己多多看书,思考!
  •     细碎的片段和信息慢慢拼凑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但接下来的发展也是未可知。一开始读起来有点无聊,信息开始拼凑起来就好不少,尤其是很多描写很美。被妈妈从海滩带走的小女孩想再玩一下,莫名其妙哭着的悲伤又迅速消逝,类比我们生命的消逝。在南十字座看到山脚下的别墅像橱窗里的玩具,一切呈现出单纯又让人心安的氛围,大雪封山时的沮丧,去阳台后树林的气息让让人感受来自风景的超脱,泰然的悲伤。描写的太美了。
  •     世界被这样联系在一起,碎片构成我。
  •     这位作者太喜欢写各种迷失和找寻了
  •     迷失-寻找自我-更清晰的迷失
  •     比较奇怪的一本书,竟然是有侦探味道的追寻风格。脚印只存在了几秒,却要用一生去拓下。
  •     "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感觉我好久没看小说了,一下子就被打动。
  •     险些被人物名字绕乱,不是想象中的样子,然而对场景事无巨细的描绘真是厉害。 过去是比未来重要啊,然而我虽然记得过去,却不愿意与人分享过去,也不愿意明晃晃地出现在别人的过去中。
  •     你不是一个人 难以描述的氛围 试图理解这一切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理解 画面感 回味长 让我觉得对啊这就是生活
  •     海滩人。
  •     有人说合上书感觉到一阵忧伤,我合上书简直就是一阵惶恐。
  •     从王小波的万寿寺知道这本书,书中所代表的那种失落与追寻非常迷人。
  •     企鹅的装帧让人服气,但不知是翻译原因还是本就写得这样。。从来没读过如此让读者没有解谜愿望的侦探小说;作为小说,笔法也太笨拙了
  •     大堆的碎片无法拼凑出完整的拼图。累
  •     很久以后,经过旧书店,凭借记忆就翻到了“沙滩人”那页,莫迪阿诺的追寻。翻译不好。“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我飘飘无所似,不过幽幽一身影”→“我什么也不是”。翻译让人难过
  •     我只希望能够再一次回到那个美丽时光里找自己
  •     对自我身份的一次确认
  •     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