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50214514
作者:安吉拉.克利福德-波斯顿
页数:28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养育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并且有时压力很大,所以,有时候,大多数父母会求助于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方法,这并不令人惊讶。在面对孩子刚刚犯的错误或不端行为时,你可能会在伤心失望和习惯的忍耐中,听天由命地抬眼望向天空。大多数情况下,你也许只是尝试一下求助于孩子善良的本性,但是,殉道型父母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试图通过让孩子感到内疚来控制和管教孩子。这些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觉得这能免于对孩子过于生气或过于有攻击性。 殉道型父母的问题在于,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这会让孩子觉得,尽管你很少对他们发怒,但他们永远无法确信如何取悦你。 殉道型父母往往会通过恳求孩子“为了我”做某些事情,来管教孩子。一个12岁的女孩,给我讲了发生在她5岁时的一件事。她当时正在房间里玩自己最喜欢的颜料盒,母亲抱着她3岁的弟弟进来了。母亲问她能不能让小弟弟玩她的颜料。她记得自己当时非常不想让弟弟玩她的颜料盒,因为“他总是把它搞得乱七八糟”。在她拒绝了母亲的请求后,母亲把弟弟抱得更紧了,并且说:“哦,求你了,让他玩一会儿,为了我。”这位小姑娘清楚地记得——即便在那样小的年龄——自己当时想,“哦,他得到她了,我要拥有颜料盒”,并且拒绝了让弟弟用她的颜料。她回忆说,当她的母亲随后抱着弟弟离开房间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很失落,有一种被抛弃感。她对母亲的行为很困惑。从某个方面来说,她发现,如果母亲当时对她发怒,她会更容易忍受。那样,她就可以反击,并解释她觉得让弟弟玩她的颜料盒有多么不公平。而现在,母亲明显对她的行为感到伤心和失望,这只会让她内疚。 相信“孩子会从经验中学习”的父母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跟亲友一起出门之前,6岁的乔治拒绝穿外套。他的母亲耸耸肩说:“噢,他会明白的,他会冻僵的。',果然,乔治在这次散步中冻感冒了,但他的母亲说:“这是让他吸取教训的唯一办法。” 当然,孩子们也许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然而,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那样,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作出最好的选择,而且,正如乔治的例子那样,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父母坚持最好的选择。那些正努力争取独立的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则需要知道父母会坚定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如果你始终坚持让你的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那么,孩子会感觉你是在放弃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你还可能让孩子认为,除非他们按照你说的去做,否则就会失去你的支持和指引。你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是由于以下原因: 你或许开始时有一套很明确的规则,但是,当你的孩子不合作,而你又不知道该如何实施规则时,你就惊慌失措了。 也许你不喜欢正面冲突,并且往往相当机械地采用“我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养育方式,或者你也许在非常努力地坚持按照某种理论养育孩子。

前言

“孩子们知道的东西总是比他们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多:这是他们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地方,成年人一般说的比知道的多得多。”    ——J。吕塞朗    亲爱的读者,当你打开这本书时,我很清楚你对我——本书作者——的期望。这本书是应各种期望而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们对我的期望,孩子们对父母的期望,以及我对父母们的期望。是什么促使你读这本书的?是因为你有一个令人烦恼的孩子,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这本书吗?还是在逛书店时无意中发现了它?是由一个朋友或专家推荐,因为他们认为这本书能使你恢复信心,或者能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让你了解事实?又或者是别人随手一放,被你在寂寥时捡起?你对本书有何期待?怎样才能使你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这本书可能与其他写给父母的书不同,因为它的着眼点不在于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更多地在于怎样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行为的“原因”。我的意图不在于提供“正确的方法”,或提供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的速效方案。我希望的是营造一种氛围,以便我们能共同思考孩子的行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表达方式十分有限。如果他们还不会说话,或者无法清楚地说出问题之所在,他们就很可能用行为作为与成年人沟通的一种方式。问题在于,孩子选择的行为常常无法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困扰,而成年人则会将孩子的行为理解为不可理喻的、不合适的。比如,一个4岁的孩子因为家里有了一个新宝宝而感到伤心和生气,当他认为重获父母疼爱的方法就是打这个新宝宝时,就会被大人误解。一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一旦父母理解了孩子行为的原因,他们就能够以一种使孩子感觉自己得到倾听和理解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结果,孩子重复不当行为或令人讨厌行为的压力就会减小。父母就能够自如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限制和管教。因而,恶性循环就能被打破。    比如,一位对自己3岁儿子的攻击行为和寻求过度关注行为忧心如焚的年轻母亲来找我。她说,有时候,儿子会在爆发攻击行为之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几乎就是在等着看他的行为会对妈妈有什么样的影响。她5岁的女儿患有脑瘫,比同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照。但这位母亲感觉自己给予两个孩子的时间和关爱是相同的。    当我问她“詹姆斯怎么知道他的行为确实对你产生了影响”时,她显得很吃惊。    她想了一会儿,脸上出现了如释重负的快乐表情:“嗯,这就对了,就是那种感觉……他就是在对我施加影响!”    詹姆斯的词汇量还有限,他无法把自己对姐姐占据了妈妈太多心思的焦虑说出来。他能看到姐姐对母亲的影响。    大多数父母都拼命想做到最好,当他们尽管竭尽全力但事情还是“出错”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困惑、伤心。将孩子的行为仅仅用“好或坏”、“得当或不当”来划分,并因而将它仅仅当做是需要控制的某种东西,就是将孩子的行为二维化了,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和孩子就被置于了直角的两个边上,会渐行渐远。通过加入第三维——把孩子的行为看做是一种沟通方式——我希望,当显而易见的道理变得模糊不清时,或当父母们无人相助时,本书能让你对孩子的行为有更多的理解。第1章中提供了更多的此类信息。    出色的父母本能    唐纳德·温尼科特,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分析学家,他认为,成年人有“出色的父母本能”。这是让人多么困惑的一个说法啊!我们所说的本能,往往是我们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来的某些喜好、做法和事情的一种综合。养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点像一个实验。本书并非要为怎样养育孩子制订一个计划,而是要提出可供父母们尝试各种可能奏效的方法的建议。如果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大多数父母都会与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的“出色的本能”保持一致,也就是说,能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即时的反应。但是,当父母的“出色本能”与一个孩子的需求不匹配时,问题就出现了。父母便可能感到绝望、不知所措,感到自己没有为人父母的“出色本能”,还会强烈感觉到“书都没有用”!    所以,唐纳德·温尼科特促使我们思考:“父母的出色本能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你25岁了,你认为自己了解生活的全部,但是,我的上帝,这件事可不一样。”    (一个10天大的宝宝的父亲)    一个人如何以及从哪里学习做父母呢?“出色的父母本能”来自哪里?我们以为自己会自动知道如何做父母。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什么是“对孩子好”的神话;而且,与其他神话一样,这些养育神话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孩子们确实需要充足的睡眠,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同等的睡眠!养育神话也许会强化一种观念:养育孩子是一项可以被教会的技能,就像为了工作而进行培训或学习某个运动规则一样。大多数人对“什么是对孩子好”有着自己的看法。父母们从自己的父母、朋友、专业人士那里得到的养育建议(不管需要不需要),也许会强化“正确的养育方式只有一种”的观念。    杰克,11岁,非常粗野,被他那烦恼不已的父母带来找我,因为他们很难让他上床睡觉。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跟他协商就寝时间,但杰克总是大发牢骚。根据儿童所需要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他们固执地认为,杰克必须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    也许孩子们知道自己需要多少休息和睡眠,要求定时就寝可能更多地是出于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这也许是规定固定的就寝时间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杰克的例子中,这样做却适得其反。他的父母后来同意采用新的作息规定,允许杰克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几点就几点睡——尽管晚上8:30以后他不能待在父母的房间里——条件是,他得在早上7:30下楼吃早饭。他们坚定地向他指出,如果他早上7:30没能下来吃早饭,那么当天晚上就必须按父母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    ……

内容概要

安吉拉•克利福德- 波斯顿(Andrea Clifford-Poston)
教育心理治疗师、儿童和家庭心理健康专家,在学校、医院和心理诊所与孩子和父母们打交道30 多年;她曾在查林十字医院(Charing Cross Hospital,建立于1818 年)的儿童发展中心担任过16 年的主任教师,在罗汉普顿学院(Roehampton Institute)担任过多年音乐疗法的客座讲师,她还是《泰晤士报》“父母论坛”的长期客座专家,为众多儿童养育畅销杂志撰写专栏和文章,包括为“幼儿园世界(Nursery World)”撰写了4 年专栏。

书籍目录

引言
第1章 美好的期望
孩子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孩子们背负着各种期望而生……在某个时刻,所有的父母都不得不放弃想象中的完美宝宝,而向生出来的真实宝宝妥协……当你少考虑自己的梦想和期待,而更多地考虑自己面前这个非常真实的孩子时,你就开始跨越养育的头几个阶段之一了……
周密的计划
社会的期待
创造的满足感
养育的首要任务
突破“专家”的包围
作为一家人意味着什么
“给孩子我不曾拥有的东西”
要比父母做得更好
童年的浪漫
单亲父母怎么办
沮丧和羡慕……那些没有孩子的夫妻
“我们原以为会很快乐”
总结
第2章 最早的抗拒
孩子为什么不吃、不睡
吃饭和睡觉,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当孩子利用吃饭和睡觉来表达他们最深切的焦虑和不安时,我们不应该感到吃惊……我们将讨论童年时期一些常见的进食和睡眠困难,以及何时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喂食困难
喂食与管教不同
好食物和坏食物
家庭对食物的态度造成的影响
拒绝吃东西的孩子
挑食的孩子
5岁以上大孩子的挑食问题
只吃一种食物的孩子
挑食何时会变成饮食紊乱
如何对待饮食紊乱症
你无法总赢
睡眠问题
什么是睡眠问题
孩子独自睡
睡眠和死亡
睡眠和分离焦虑
梦的重要性
是否任由孩子哭
是否允许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
5岁以上大孩子的睡眠问题
谁有问题
总结
第3章 被偷走的王冠
同胞竞争
生更多的孩子,在当时看来可能是个好主意……但是,当孩子们激烈地争吵和打架时,你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惊愕……同胞竞争,首先是孩子怨恨你们——父母——生了另一个孩子……
“让孩子有个玩伴”
同胞竞争不可避免吗
有接受弟弟妹妹的最佳年龄吗
宠爱的重要性
魔幻思维
如何对待大孩子的同胞竞争——“弟弟妹妹更受关注”
家里小孩子的感受
你挑起孩子的嫉妒心了吗
“我永远都做不对”
长大后会好吗
讨厌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没关系
当心宠物!
总结
第4章 规矩和规则
让孩子听话
孩子需要管教,就像他们需要自由和选择一样……孩子是否听话,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大人理解孩子行为的方式……
我们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习做父母的
孩子们需要管教
为什么孩子们需要违背父母
为什么说“不”这么难
为什么孩子们需要管教
让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
为婴儿设立界限——婴儿可能会被宠坏吗
恼人的2岁:神话还是现实
童年中期
惩罚造成的问题
那些太好的孩子
“公平”意味着什么
能不能打孩子
关于父母保持一致
当父母相互破坏对方的权威时
总结
第5章 尿床、随地大便、恐惧和说脏话
令人担忧的行为
尿床、随地大便、恐惧和说脏话,是童年时期的一些常见极端行为……这通常表明,孩子有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担忧和困惑……
尿床
随地大便
恐惧和恐惧症
恐惧症
露骨地谈性话题
总结
第6章 当孩子似乎在变坏时
撒谎、偷东西、欺负人和交坏朋友
撒谎、偷东西、欺负人和交坏朋友……都是孩子向父母沟通他们的烦恼和焦虑的一种方式……
撒谎
孩子为什么撒谎
孩子说谎的几种常见类型
就微不足道的小事说谎
吹嘘式谎言
解释自己感受的谎言
分离式谎言
偷东西
恃强凌弱
总结
第7章 父母和老师
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里的问题
上幼儿园和上学,是孩子与外界的第一次主要接触……在从一个世界迈入另一个世界时,大多数孩子都会因幼儿园或学校与家里的差异,体验到各种冲突……
父母和老师
开始上幼儿园
该不该送孩子上幼儿园
很难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
控制与沟通
学校对8岁以下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那些不学习的孩子
理解学习的过程
过分好动的孩子——“他就是不听”
焦虑有时是有益的
让孩子为上幼儿园或上学作好准备
升入中学
家庭作业问题
当你的孩子去上学时,你会做什么
最后,当心私下传话!
总结
第8章 相信善良
离婚的影响
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离婚都会引起许多问题……对父母来说,最具有挑战性、最常被提起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妥善处理?怎样才能不让离婚破坏一切?”
一次失败的婚姻
离婚是大人的决定
我们该跟孩子怎么说
“不是你的错”……这是大人的事
当父亲或母亲突然离开家时
孩子们对离婚和分居的反应
独有的体验
当一个孩子承受所有的悲伤时
一种丧亲之痛
孩子所处成长阶段的影响
比较的重要性
社会和其他因素
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
在一起是乐趣还是浪费时间
当爸爸不来探望时
把孩子当武器
共同监护——应对两个家庭
挑拨父母相争
再婚
重组家庭
关于作为大人
相信善良
总结
第9章 关于永远赢不了
写给职业父母的话
外出工作的母亲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既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又不能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她们想做一个“超级母亲”……但是,没有哪个孩子需要超级母亲或完美的母亲,他们只需要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变化与机会
选择带来的影响
在别无选择时
只是一个家庭主妇
两样都做不好
从孩子的角度看……
被父母依靠的孩子
精疲力尽的父母
关于计划成为一名职业母亲
职业母亲的优势
父亲们是否参与照料孩子
父母二人独处的乐趣
单身父母
总结

编辑推荐

《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理解并解决孩子各种行为问题的方法》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不好好睡?为什么尿床、随地大便?为什么说脏话?为什么撒谎、偷东西、欺负人?为什么不学习?……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表达方式十分有限,往往用行为作为与大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如何读懂孩子这些看似异常行为背后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如何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以及何时应该寻求专业帮助,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却不知或不知如何从心灵上呵护孩子,是新父母们的通病。做父母是一种修炼,是一种境界,也是一门学问极深的自习课,家长们要加油呀,选对育儿读物至关重要,这里向众多爸爸妈妈们隆重推荐这本书。
  •     从孩子的行为上反思管教评《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虽然说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就是孩子,当他会很恰当表达自己的时候,他已经不需要我们了,那是他身体和心理都已经发育成熟,可以自主选择和承担责任。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只会哭;慢慢长大以后,他只会用一些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当他已经融入了学校这个集体,热爱自己的同学圈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离开我们了。也许,孩子真正需要我们的就是他们的头十年,这期间他需要我们的喂养、引导和管教。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心智并没有达到能和父母一样的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做不到平等对话;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性格特征慢慢固定。父母们能做的就是躬下身抱着孩子、牵着孩子,俯下身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的作者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说明父母们还需要在理解孩子上做功课:孩子选择的行为常常无法准确反映他们的困扰,而成年人则会将孩子的行为理解为不可理喻、不合适的。作者就是一位和善可亲的老师,对于如何理解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一一举例说明,把从要孩子开始到孩子成长各阶段父母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具体处理问题列举出来,并详细做了解读和分析,提供了一些比较中肯的意见。对于那些在管教孩子上大呼头疼的父母来说,这里面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操作建议。首先从理解孩子行为来说,作者一再提出,要把孩子的行为当做是一种和大人们的沟通。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孩子们不一定都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都会很直接地把他们的心理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这时需要大人们做的就是首先耐心倾听孩子的言语,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然后推断孩子的心理状态,确定他们的存在问题或内在需求等。在商店里,孩子说:“我想玩一会这个玩具。”然后拿着玩具就玩了很久。这表明他可能特别喜欢这个玩具,想让大人买下这个玩具;但也有可能仅仅是他觉得商店里的玩具比较新奇,想在这个商店里多玩一会。真正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实施正面管教。所谓的管教,就是为孩子设置明确而一致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预期到他们行为之后的结果,例如孩子的无理哭闹,如果淡化处理,孩子可能会逐渐意识到:如果我无理哭闹,可能没有人理我。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减少无理哭闹的次数。为孩子设定规则和界限,不是为了惩罚孩子,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孩子逐步培养一种安全感:无理哭闹没人理我,但是我摔疼了哭,妈妈会紧紧拥抱我;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妈妈不会批评我,只会告诉我“以后小心点”。即使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慢慢设置自己的界限,并与父母发生矛盾,但只要设置合理,就应该是父母逐步退出的信号。正面管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能力:自由、自发地玩耍,感受到别人的感染并原谅别人。要学会并有效应用正面管教,就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行为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能力。2013-5-18
  •     谁家小鬼不捣乱?按常规的标准来说,我家童宝算是较为听话的孩子,孩子挑食吗?有点,但多数情况下可以商量,再者稍大点的他已经可以将:“做什么,吃什么”自然的挂在嘴边;孩子听话吗?非常之听话,这种听话的标准建立于我们可以商量,且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沟通,此娃的理解能力极强,只需轻言细语点拨几下,他便可以理解爸妈的用意,不再纠缠,顺从执行;孩子入睡困难吗?童宝自出生以来,似乎最缺的就是睡眠,而事实上无事的时候他可以尽情的,撒花的睡,睡眠时间较其他小朋友是只多不少的,可却总有睡不饱,睡不好的状态出现,为此我也曾满腹疑惑过;孩子会有小心机吗?答案很简单,有的!孩子虽然还小,但已经能够自主思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意愿,他会在自我酝酿满意后,付诸于行动,一人不成就向二人进攻,乐此不疲,却收效甚微,也许这就是父母压制下的结果!多数的孩子都是生性好动的,这动一下,那动一下,我更倾向于是宝贝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这个未知世界的方式,从童宝出生到如今,我一直认为我很努力的倾听他的声音,关注他的想法,即使他再调皮捣蛋,我也认为那必定有他的道理,或是无意的行动,或是吸引注意力的方式,每一次的调皮都不会是无言无故的行为,必定有其道理,有着原因罢了!我喜欢和我的宝贝在一起,喜欢经历着他的每一次蜕变,不管是快乐的或是略带遗憾的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电脑里,硬盘中,甚至是小小的U盘中都记录了我们彼此的点点滴滴,有人说我没有结婚时美丽,缺失了曾经的曼妙身材,被儿子的剩饭剩菜,糖豆零食养成如今的模样,可就算如此又能如何呢?这是我的宝贝,我的唯一,对于和他彼此相经历的过往都如针刻一般印入我心,也许我不是很能完全的理会孩子的意愿和想法,但我却在专心,努力的再做!也许如果不读《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这本书,我会一如既往的认为自己在孩子身上学习和历练的已经差不多了,可以说我们母子是互相磨练着对方,互相提升着彼此,我们两人像是朋友,更彼此为师,可事实上,在阅读中我就惊醒的觉得我错了,我一直错过了很多孩子真实的想法,最直接的意愿感受,而这个错过的原因在我,在于我对这些种种方式的忽视,或者是偏心偏听,一意孤行,可以说这些对于我而言在此时可以说是无言的痛,这种痛楚如蚂蚁啃食一样撕裂着我曾自以为强大的心,为此我不舒服了,甚至自责的过分,为即将降临的日子,为孩子需要面对的明天,我似乎应该更积极些,更主动些,更努力一点,去完善我缺失过的,却不容再次缺少的内容,关注孩子,真的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读懂孩子,真的需要更多,且更久远的历程,我需努力前行,弥补且知足!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迫不及待地拿到这本书 如饥似渴地翻看关于自己孩子行为出问题的章节 太及时了
  •     有一定的启发,但是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