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有未盡

出版社:新經典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9868703667
作者:朱天文(主編),黎華標(編錄)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編錄 黎華標
新亞研究所哲學部畢業,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教務處任職,中途借調中文教材委員會,編纂中學教學用書。退休後,任新亞研究所總幹事三年。
主編 朱天文
一九五六年生,十六歲發表第一篇小說,曾辦《三三集刊》,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長期與侯孝賢合作編寫電影劇本,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及最佳原著劇本獎。文學創作不輟,為臺灣當代重要小說家,曾獲聯合報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一九九四年更以《荒人手記》獲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首獎。著有《淡江記》、《小畢的故事》、《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巫言》等。

作者简介

全球首度完整公開,繁體中文讀者第一手私藏
一段離亂年代的情誼,記錄了一個時代煽動家的身影
一生波瀾壯闊的民國才子胡蘭成
十八年來寫給傾心吐露、視為己出的文人黎華標的書信輯錄
他諄諄告誡:「學聖賢之學亦要有本領,能白手不持寸……」
他念茲在茲收黎為徒:「我所以曾想對唐君毅先生爭你這個學生……」
他讚黎像張愛玲一樣:「這種無條件的從善,不執自己,至於無我,這是真的謙卑,如海洋的謙卑……」
《今生今世》後七○年代最直白的寫作
七十二封朱天文讀了直呼煽動的唯一級胡式文字
終於登台
「七十二封信,我遲遲停停,分了五天才讀完,怕一下子讀完就沒有了。當然也是,回回不能盡讀,投袂起身,我得出門走走,因為這些信,太煽動了……」
─朱天文專序〈願未央〉
◎胡蘭成與黎華標素未謀面的師徒關係:
本書信集收錄由胡蘭成寫給香港儒家文士黎華標的私藏書信、詩作創作,長短繁簡共有七十二件,最後由黎華標整理彙集成冊、朱天文主編。字字句句透露出胡蘭成60年代赴日後的生活情狀及感情世界。
黎華標師事香港儒學思想家唐君毅,並在其師引介下,與當時寓居日本的胡蘭成通信問學。儘管素未謀面,黎仍以「蘭成先生老師」尊之,兩人書信來往十八載,始終無一面之緣,僅見過彼此照片。胡蘭成更數度希望黎能赴日留學,甚至得了「每羨曾國藩與其徒學孔孟之學,相與平太平天國之亂。我所以曾想對唐君毅先生爭你這個學生。」一句,讓胡蘭成甘願意有未盡地通信下去。

有感於兩岸三地興起的「胡蘭成研究」,黎華標整理四十年多年前胡蘭成來的信件與詩作。這些珍貴的文字更是首度在華人世界完整公開。
◎真跡史料收藏難,經典獨厚繁體讀者:
本書信集編整工作難度極高,極具研究珍藏價值。黎華標坦言,光是第一道工夫編年排序,即花費不少心神。胡蘭成的書信習慣常並未明註年份,幾封保存良好者,也許能從郵戳判斷或末期的幾封,記上干支或民國紀元,但大部分信件皆已不可考:「只好憑信的內容,配合腦袋裡零碎稀薄的記憶,排比當年各項大小事件的起迄,一件件破爛舊衣很不容易的勉強補綴起來……。」
接下來的抄寫工作,更因為黎華標年邁眼矇手拙只得放棄,改以現代科技收錄於磁碟中。他卻忍不住一嘆,如此一來卻失去了讓世人欣賞胡蘭成真跡的彌足珍貴:「胡先生寫的字,不論用毛筆或是鋼筆,都是可堪欣賞的,他在日本時,經常有人請他寫字或贈字……特別是詩作,他用的雖然不是毛筆,但依然燁燁生輝,法度井然,可以即時拿出來張貼或作框藏的,它的摹本當然是不可以的了。」


 意有未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意有未尽”的“意” 文/小北 新近出版的“胡黎书信集”,我特喜欢其书名“意有未尽”。这本书,就像是个诗篇,无限风景在文字外,无尽意思在文本外。“意有未尽”的“意”,是“言外之意”的“意”,是“诗意无穷”的“意”,也是“言所不及”的言。它如诗眼,似诗魂,为粗糙的阅读难以品味的。 “意有未尽”的“意”,是胡兰成先生留给后世的精神遐想与现实创造;“意有未尽”的“意”,是那样绵绵无穷,凝聚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维度。但凡胡兰成先生的书,我总读之不厌;初读,有一种美丽的却会让你皱起眉头的观感,说它是修行者的哀戚与闲愁再好不过;再读,便生化出无限的风景,原来与己最亲者,莫如胡兰成先生的文章。你说,这岂不是诗的境界吗? 午后狭长的日光里,我呷着江南的碧螺春,端坐在某座高楼大厦的某间办公室里。信手翻开刚刚寄到的新书《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虽然机械式地担当着一项对自己而言仿佛没有意义的白领工作,但原来这“没有意义”的“意”,像是一时难以领会那“意有未尽”的“意”似地,都是由于自己对现世社会的感情贫乏与个人的修行不足。产国主义破坏了这个时代的情操,让年轻人越来越变得难以心安,但我们也依然可以不动摇个人修行的信念,即便枯燥乏味的工作,也可令它生动起来。自信于现世,如苛求于自己,两者皆要先打开自己,观照生命。于是生活处处是修行的法场。 江南的秋天,气候微转,木叶渐落,仿佛都成为了诗意的象征,飘荡出现实生活的平凡与琐屑,却也浪漫,仿佛西湖上空飞翔无羁的水鸟。这使我想起古人诗句“万美之中秋为最”,但我久已不习惯写诗,而发现了在诗之外,生活本身更有着一层浓重的诗意和诗境。诗与生活,与人生,诗与每个具体的人,与每个具体的物,都有着“意有未尽”的意。 所谓“意有未尽”,是直抒生命的情怀,而意思无限,是直白家长里短,而风景无限。因为“意有未尽”,所以令人感触,令人动怀。阅读胡兰成先生写给黎华标先生的每一封书信,都给人这样的感觉。所以胡兰成先生的情怀真是天下的,没有禁忌的,他是“天下士”的“士”。故台湾薛仁明先生说他是“当代志士”,“直抒生命、观照世局”;兰州高人牛陇菲先生则谓之是“中华文明的先知先觉者”。 有青年诗人刘义说“胡兰成的书信如诗”,朱天文先生的说胡老师“愿未央,志不尽”,都是那个绵绵无穷的“意”。意有未尽的胡兰成先生,留下如诗的书信,后人品之如抿茶,淡而有味。 秋天里,等待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可与阅读媲美的快感;我等待着彼岸寄来的一批《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像是等着即将到来的婚礼的嫁妆。这批书,终是各有去处,但我宁是喜欢等待签收它们时的喜悦与幸福。因为那样好的书,是可比新娘,可比嫁妆,让人心动一季的。 《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这部“新出土”的胡兰成书信集,编录者即收信人黎华标先生,主编朱天文先生,该书是今年计划出版三部繁体胡兰成著作的第一部。第二部是紧随其后出版的《天下事,犹未晚》(胡唐书信集),系薛仁明先生主编,而第三部《心经随喜》亦不远耳。 此事早已令海峡两岸的胡兰成“fans”兴奋不已。近年来,胡兰成先生的学与文重新受时代关注,他的人也重新受时人审视,一些学者、诗人、教授、批评家等陆续开始关注他,更有不少人学习他,研究他,这是胡兰成先生的学与文与人皆意有未尽了。 当下,已有相关的、不相关的读者正在翘望这两本书信集,希望能得到一本。在我,胡兰成的书信是可以当诗来读,如同他一贯的行文,我常常把来朗诵,比起在学校时的背诵课文,更是一种诗的情怀与志的自觉。他对黎先生说“此刻吃过午饭,开电视听了小流氓辈的流行歌,满窗日气仍如炎夏,不得已又来写这封信与你。” 又“而我現在給你寫信這樣吃力,也是因為感激,因為你的人有這樣好。”到底像是写给一位少女的情诗,而他却真正把黎先生来与张爱玲先生比并过的,拿着黎先生的照片在人前,真是“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与黎华标先生言“侍师之礼”,讲“天地不仁”,论“礼乐”,谈“宋儒”,明“易经”之理,与“佛”与“道”,乃至“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无所不包。他谈中国文明的“空”与“色”,如话家常;他话家常琐屑之事,又如诗如歌。 《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凡胡兰成先生致黎华标先生七十信函,如今编辑成册,即如一个个诗的篇章。读着,读着,仿佛又读了一遍《今生今世》。其语言直承《今生今世》之美,如朱天文先生所指“真正的华语写作”;其性情流露也比《今生今世》里的真挚、直白无有不及。难怪有人把它比作《今生今世》的续编,原来是这样的贴切。 今年是胡兰成先生形体离世的第三十周年,两本书信集的出土,很像是揭开了胡兰成先生的另一个视角。常人往往看到最多的是他与汪政府若即若离的关系,辱之为“汉奸文人”,又津津乐道和毁之谤之于他和张爱玲先生周训德先生范秀美先生诸人的感情纠葛,嗤之以“滥情负心”,有人赞誉也有人不屑所谓他的 “自说自话”的“礼乐文明”之说、“祭政一致”之理与“产国主义”之论。近人亦还有关注他渐渐浮出水面的早期散文和文艺评论的。然而,他与唐君毅先生及其弟子们的飞鸿传书,则是一个对话的、立体的存在。不同于他在著书立说时的“自说自话”,也不同于他在日本各界发表演说时的“曲高和寡”,这回是他与自己的同胞,大师级的新儒家论政论学,更从一个新视角反馈了胡兰成先生的学问与现世的对应。所以这部《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和另一部书信集《天下事,犹未晚》,为研究胡兰成先生晚年的学问打开了一个局面,给现在的新旧读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切入点。胡兰成先生与当代新儒家论政论学,是他置于现实政治之外的一种人生关怀,更是一个“志士”真正的生命修行。儒者以天下为己任,士志在天下,所以胡兰成先生与当代新儒家学问虽异,但可以彼此相亲相敬,甚至互成知音。 我手头的一册《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昨天中午刚收到,是朱天文先生单独寄来的,我很感激。翻开扉页,最喜她的签名题字,是那样简单素朴,惟一句“秋天好”的问候便已蕴藏整一个秋天的好诗好意,看了亲切。原来人世的亲与敬都可以像这样简单的。《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从封面到内文,都非常漂亮,翻开放在桌上,如对新人、新世。 2011/10/27于浙江新昌
  •     人言可畏。我从前对胡兰成的不喜欢,竟只是因为耳闻了世俗之言,而对他本人却无一知半解。在香港商务印书馆邂逅此书,不禁惊为知己,有相见恨晚之叹。伦常人生好世景胡兰成的儒者情怀可以上揖孔孟,其旷达不羁可莫逆老庄。或儒或道,在他看来都可一言以蔽之:中国人。他自称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中国人。甚至对于佛法,他亦看到其与中国人智慧情怀的殊途同归。我每每在古人的文字中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在胡兰成的信中,我才明白,原来这都是儿时在乡下,为天地自然人生世景所滋养处来的好情怀。胡兰成说他对都市的好情怀,皆来自于幼时乡村生活的滋养。而他一生学问文章皆得力于由此情怀所养成的德性。他在《山河岁月》中所谈到的中国文明,皆发我心中所感,于我心常有戚戚焉。对于黎华标的学问之无法通透,胡似乎觉得正是由于香港少了这样的伦常世景的滋养。“香港没有人世的风景,有一种盆景”,胡说,单靠圣贤之书,只能培养出盆景,如果不能生长在中国文明的世景里,最终是要萎黄的。胡在信中谈到对福利国家的担忧。人的生老病死都有社会福利保障,如此则似乎伦常可废,朋友不必。没有了人世的山高水深,“这样的人生,虽然丰衣足食,但与蚂蚁蜜蜂的生活何异?”胡是看到当年的日本而发此忧叹,这不正是如今的中国所努力实现的么?文章要与天下人为知己庄子在<齐物论>篇末曰,“千载之后,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如此邀知己于千载之下,亦是胡兰成当年的寂寞心情。他说,最喜欢《今生今世》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张爱玲,一个是徐步奎,还有一个就是黎华标。他虽然在给黎的信中多次提到对唐君毅先生的欣赏,然唐却始终不能喜欢《今生今世》,此乃胡心中一大憾事,而每每为他所提及。尽管不为唐赏识,但这丝毫不减胡对自己文章的热情,至于《山河岁月》并不被那班学院派的教授们认可,他亦以庄子的“无用之为大用”自宽。“佛称如来,身即是法。我每似离经叛道,为君子自好者所不屑,但我此身即是文明,先天而天不违。”此话可傲视那些不喜欢《今生今世》的正人君子们的冷嘲热讽。文章要有光阴徘徊胡兰成虽不喜好为人师,但在给黎华标的信中,谆谆之意每不自禁。他赏识黎为人和学问的一份真意,然却不喜欢新亚书院那种学者型的纯理论文章,而告之曰,文章无风,焉能草上之风必偃。好文章应该是对天下万世之人,只能让读者自得之而不可教之,要让读者与文章相忘相乐。七十二封信中,有胡兰成寓居日本时的光阴徘徊。尽管大多是谈学问,却于人和事有一种亲切。他的文字和学问真正做到了“不隔”,而他认为这才是学术和文章的最高境界。后来学者只讲仁义而不讲礼乐,便失却了孔孟当年的那份真性情,于是知与行分离,其文章读来让人觉得“隔”。情感如大海水胡兰成的多情无义,多为《今生今世》的读者所诟病。然他的多情,正如贾宝玉之多情,就像佛陀的大慈大悲,是只可为智者道而难为俗人言。二人通信伊始,胡便希望与黎晤谈,信中不时问起对方几时来日本,并总是不忘说“来了就住在我家”。在1965年6月4日的信中,他听说黎身体欠佳,便再次邀他到日本玩玩。虽然只是发出邀请而已,而胡却如同黎要来了一般,在信中不厌其详,说坐船于哪里上岸,乘飞机又如何去接,到了日本如何问路等等。胡兰成的率真与情意,如水一样溢于字里行间。如果怀疑《山河岁月》和《今生今世》里可能是一个虚伪的胡兰成,而这些信则可以让人感到他的真心。如是,则书信集较这两部大作,于胡更有立言以不朽之功。
  •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957674146& 此书这里有卖,还不错 。 前不久刚在这买的唐君毅是百年大儒,胡蘭成則為當世志士。兩位高人結識後近三十年情誼,皆呈現於「胡蘭成致唐君毅書八十七封」之中。不管是歡喜,亦或是悽涼,胡蘭成這一封封信函,大抵似帕米爾高原,峰峰相連,隨處皆高。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會讀的人,肯定也喜歡胡蘭成
  •     同为胡爷弟子,黎华标还是没法跟天文比。
  •     不喜歡他的書寫風格 又是一本內地出不來的書 在註釋裏講了某時期的事情 黎的註釋太過偏激 實在是雞肋
  •     等了20多天,晚上回家后终于拿到手了。
  •     黎華標極平庸,但胡蘭成的文筆意念,的確超凡俊逸,似魏晉人物。
  •     願未央,是發中國人的願。
  •     因胡张之恋,实不待见胡兰成。便当作学习中文书信写作吧/ 这样勤于书信,假使在世,胡先生一定微博、fb玩得很溜/ 政治,文学,人事的杂糅
  •     要不是有几个错别字,这部书应该打满分。胡兰成如和煦春风,无物不润。一九七七年最后一封信更是凄切感人。这位与之通信的黎华标先生,酸腐执拗,一如其所崇信之宋儒。不知道胡先生怎么就对其青眼有加。不过,胡特意看重的朱家姊妹,我也没觉出好来,大概还是眼浅吧。
  •     好老师有好学生,好学生有好老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喜欢,读台版书一字一字,心真的静下来。明白朱天心所说的煽动是什么,因为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煽动。就是把许多情绪情感夸大,好像欲生欲死,其实平淡如水而已,没有留下痕迹。
  •     17年读的第二本书。信函往往是一人修辞的极致,此书良然。从书信来看,黎确是中人之姿,但竟能得胡如此垂青,以致不殊隔海,谆谆以尺素教诲。胡之寂寥,其怀才负气、抱负难申,则大抵可知了。
  •     聖誕節時托友人於香港買到這本書,友人笑說,這本書應該很無聊吧。花了將盡半年時間讀完這本書,這是一本可讓人心平靜的書。字裡行間透著的儒雅氣息,平靜而緩慢地表達著。高中時讀今生今世,語文老師不喜,因胡是漢奸。今讀胡萬年留居日本時所寫信,亦如今生中所說,他是在努力贖年輕時候的罪
  •     本以为是胡兰成与张爱玲的通信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政通于一体,想是习大大就是这样的人吧。 胡自负至极。
  •     才子自负,自负有理。
  •     “熱淚如雨”
  •     我们不要微信,我们写信吧~
  •     書信裡那短短的文字已經震動全身,有這樣的男子,心思細膩得只看文字,已經想將自己的所有也交給他,必要為他在歷史上,文學上來一個更好的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