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你自己》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学会接受你自己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
ISBN:9787562452546
作者:史蒂夫.海耶斯
页数:248页

何谓接受与实现疗法

在美国心理学界,海耶斯(Steven Hayes)开创了一种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新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成为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这种新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上瘾症、癫痫病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美国已有1.2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海斯的理论在18个国家都有追随者。]从心理病人到心理医生海耶斯博士是内华达大学基础心理学教授。在成为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之前,也曾经患有心理疾病。1978年,他经历了第一次惊恐发作——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争论中突然失声。他能够合上或者打开自己的嘴巴,但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他当时以为自己是心脏病突发。那一年他才29岁。接下来,他饱受着痛苦的折磨。 如今将年满57岁的海斯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历过惊恐发作,而且成为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作为著名心理学机构——美国行为疗法推进协会的前主席,迄今为止,他已发表超过300篇学术论文,出版过22本学术著作。他最近跟一位心理学家合作出版了新书《学会接受你自己》(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这本心理自助类书籍不仅在心理学界再次制造了争论的漩涡,而且跟一般的自助类书籍也有些背道而驰。他的理论颠覆传统《学会接受你自己》开篇就表示,书中的建议无法治愈读者的痛苦,其第一句话便是:“人总是会遭受痛苦”;其次,它建议那些痛苦的人不要跟负面情绪作斗争,而是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这本书宣称的理念就是:幸福并不是人生的常态。如果海斯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一般人对于心理学的看法就是错误的。就拿海耶斯第一次患病后那些年来说,一种被称作“认知疗法”的疗法开始被心理学界奉为主流,在结合或不结合药物的情况下,认知疗法能够对多种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包括抑郁症、精神创伤引起的压力紊乱的各种心理疾病。 认知疗法所坚持的长期治疗策略就是攻击并且最终改变你的否定性思维,而不是接受它们。比如,当患者表达这样的想法:“我干活真是一团糟”,“每个人都在看着我的胖肚皮”时,认知疗法治疗师会质疑这些想法:你真的总是把工作搞得一团糟吗?真的是所有人都盯着你的肚皮吗?还是你自己太在乎别人看你的方式了?认知疗法的基本理念是帮助病人建立更为现实、更为积极的新理念。但是海耶斯的疗法并不注重如何操纵人们思考的内容,而是更注重如何改变病人的思维语境——矫正人们看待思维和情感的方式。你认为别人老是盯着你的肚子?也许事实是这样,也许你的肚子确实很大;也许不是这样,很多人对自己太过苛求罢了。认知疗法治疗师喜欢谈“认知错误”和“被扭曲的解释”,而海斯等人更愿意教病人像冥想般抽身事外,从一个有距离的角度,如同观察顺着小溪漂流而下的树叶般观察自己的思维。 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疗法  目前针对ACT疗法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凡的效果。在发表于科学期刊《行为研究和行为疗法》1月号的论文中,斯蒂文·海斯和其他四位合作者总结了1年中进行的13次关于ACT和其他疗法有效性对比的实验。有12次,ACT的效果优于其它疗法。在其中两个研究中,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派使用认知疗法或ACT疗法。两个月后,接受ACT疗法的病人在抑郁症量表上的病症表现平均下降了59%。  ACT疗法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发现是2004年在癫痫病患者中所做的一个试验。27名来自南非的严重癫痫病患者仅仅接受了9个小时的ACT疗法,其癫痫发作的次数就明显减少,发作时间也短了。这让不知谦虚是何物的海斯本人也感到惊讶。   ACT疗法对治疗吸毒也有显著疗效。在一项实验中,吸毒者报告说ACT疗法让他们吸毒量减少。ACT疗法鼓励吸毒者接受治疗和由此带来的不吸毒的痛苦。  在参加世界各地的研讨会时,海耶斯用诗般的语言阐述他的理论。正是这种华丽的语言和表现使得ACT疗法在18个国家都有崇拜者。在美国,大多数州都有使用ACT疗法的执业治疗师。在西班牙,一个ACT疗法心理治疗师治愈了一名30岁男子的勃起功能障碍。而英国的一名治疗师则将ACT用于治疗一名性骚扰者。  很明显的是,海斯自己也不确定ACT疗法是怎么在所有的病例中起作用的。但他相信,这种疗法让病人知道,面对痛苦的挣扎是生命内在和确凿的部分。

知而后行

这本书读起来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一扫而过是可以很快的,但若像我这样希望去做练习的,就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集中精神反思自己。“看”自己并不是个愉悦的过程,所幸,我收获的还是个让自己心安平静的结果。书中的练习繁多,本想单独整理出来成练习册,却碍于每个练习都依赖于周围上下文的解释,单独截取倒会有断章取义的反面效果。不过至少还是可以整理出有哪些练习,这些练习针对的是什么吧。试试看……

心理治疗的第三次浪潮

心理治疗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最好的方法,行为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精神分析治疗。然而这种取代却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嘲笑和奚落精神分析治疗,一些行为治疗主义者故意让精神疾病患者学会做几个简单的动作,然后让自己学习精神分析的同事去分析这些行为,自己则躲在一边暗自取笑。不过,随着心理治疗上又一次的革命,行为治疗可以被彻底放进历史书中去了。这种新的方法起源或者说发端于佛教传统,以“正念和接受”为核心观念,并结合了当今心理治疗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它让人们认识到:负面的思想和情感痛苦只不过是你的大脑的产物,既不是你也不是现实。认清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从自我制造的扭曲世界中回到现实,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从而达到神清气爽的精神境界。接受和实现疗法的解决之道在于接受现时现世的情境,减少不必要的对于过去的流连和依恋,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而且情况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点上,与行为治疗强调学会某些技巧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不同的。而在痛苦产生的原因上——事物的发展不是我们期望的或想要的——是一致的。本书所体现的思想是清新的、创新的和有趣的,不过也存在着争议。可以肯定,会有很多人会因此而受到帮助。凡是对个人心智成熟和发展有兴趣的人,期望解决情感困扰和精神苦痛的人,强烈推荐本书。

幸福的那点事

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是谁?看成龙哥哥的电影时,只觉得好玩,惊险刺激,而且大哥的身手一直是我非常稀饭的。但一个人失忆后,他想知道的是他叫什么,做什么的,哪里的人。而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也知道自己的做什么时,他所要寻找的自己到底是谁呢?自我、本我还是超我?

我都醉了

原著很好很好的,但是翻译太差太差太差了。把mindfulness翻译成“集中注意力“;把willingness翻译成”积极”。我真是醉了!!!!!!!建议大家结合英文版一起看吧,我看完了,有想讨论的可以加我微信63911458

痛苦之源——我执

印度尊者,瑜珈导师马哈希说:佛陀教导我们禅修,以发现身心的无常为目的。身心不是我,也不属于我的,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这一点上,禅修者找到了平静,心被转化了,于是痛苦也被转化了。禅修者若能于此获得透彻的智能,生命的过程就成了一种坦然的流程。当心不再执着身体为我时,欲望带来的一切痛苦都将消失殆尽。一切痛苦的源泉是我们的虚妄的思想和欲望,而消灭所有的痛苦、不安、焦虑和抑郁,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论你现在的处境如何,如何纠结,如何痛苦,不要忘记你是谁?你就是你,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你自己——无论你是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生病……。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人世间有太多的情让我们困扰,人总是在各种限制、障碍、苦难和苦闷中艰难前行。退一步海阔天高是因为外在视角的改变;忍一时风平浪静是因为内在态度的改变。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世界就会变得不同。这种看似消极的观点,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达观——有着无穷妙用。虽然过去的不能改变,但未来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不被一时情绪所控制,就能度过现时的难关。 本书适合感到痛苦、不安、焦虑等有着情绪困扰的读者,也适合作为情绪和身心修炼的人士阅读。

世间真理,皆同源

很多人说,这是事实、现实,我不得不接受。但内心深处,他们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因此,会痛苦、焦虑、迷茫。这本书所教的道理和方法,就是让人学会接受现实,不管是好是坏,后悔还是懊恼,都要学会接受它。世界上的真理,大抵都同源的。海耶斯的这本书里,很多道理与佛法居然异曲同工。佛教精髓,在于和合万物皆无常,无常既是苦。人若要寻求痛苦根源、寻求解脱,就要学会全然接受和合万物,不论好、坏。事物总是两面,既然我们接受了好的一面,自然要接受不好的一面。学会活在当下,就是摆脱痛苦的方法论~与君共勉~!!!!


 学会接受你自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