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7
ISBN:9787220004155
作者:[英] 克里斯托弗·道森
页数:302页

内容概要

克里斯托弗·道森(Christopher Dawson, 1889-1970)是20世纪重要的文化哲学家、历史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有人称他为社会学家和宗教哲学家,甚至把他与E. 日尔松和J. 马里坦等并列为“新时代的先知”。他曾被誉为“当代第一流的文化大师”。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西方发展的意义;
第2章 西方文化的宗教渊源:教会与蛮族;
第3章 西方的修道僧与西方传统的形成;
第4章 蛮族与基督教王国;
第5章 第二个黑暗时代与北方的皈依;
第6章 拜占廷传统与东欧的皈依;
第7章 11 世纪教会改革与中世纪教皇;
第8章 封建社会:骑士制度与宫廷文化;
第9章 中世纪城市:自治联盟与行会;
第10章 中世纪城市:学校与大学;
第11章 中世纪文化的宗教危机:13 世纪;
第12章 结论:中世纪宗教与大众文化;
附录:关于中世纪著名艺术品的札记。

作者简介

《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以考察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为着重点,详尽地追溯了西方社会自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文艺复兴这段上千年的历史,论述了其间各种基督教运动和基督教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城市国家的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等的创造性影响,从而阐明了,宗教是理解文化的关键,“甚至一种很明显地属于彼岸世界的,似乎是否定人类社会的所有价值和标准的宗教,也仍然会对文化产生刺激作用,并在社会变革运动中提供推动力”。


 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以前上学时候买的书,翻出来读了读,在微博里做过些笔记,整理一下。其中大部分是摘要,少部分点评,尽力作了区分,但也有些混在一起了。Christopher Dawson,《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著于1950年。第一章:西方发展的意义学术方面,西方宗教和文化的研究,资料过多,导致不断专业化细分与割裂。社会方面,专家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咨询工具,可能丧失批评和精神自由。意识形态是人的造物,是有意识的宣传和控制。宗教信仰则引向更高的境界,因此注入了一种精神自由的因素,即使只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影响,仍然对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动力。阿克顿:“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儒家被结合在了神圣的社会秩序中,而西方的精神力量则是独立的。人文主义的起源中有基督教因素。文艺复兴中的伟人们都是基督教化的人,是几个世纪以来戒律和修养塑造的。而中世纪文化,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源泉。“西方文化保存了一种不以政治势力或经济繁荣为转移的精神能量”,并以积极传教为特点。文化领导与政治权力相互独立,这种二元化是活力之源。个人精神上的首创能被具体化为团体制度,进而成为传播运动的核心。西方的特点在于,精神力量所主导的变革,灌输到了整个文化生活中。而儒家则建立在神圣秩序之上,这种秩序主宰着生活的各方面并必须不变地传承;尽管佛教输入了一些独立的精神运动,但只是一种精神奢侈品。西方只有加洛林帝国曾尝试建立包罗万象的神权君主制。“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之间的二元化,在西方社会产生了一个内在的对立并且是批判和变革的不尽源泉。”“最为重要、最为有趣的例证,则可以在……近代科学运动兴起的历史中找到”。新型西欧文化,产生于蛮族的战争社会和教会的和平社会之间的二元对立及其升华。在罗马帝国衰亡时,宗教“既作为一种连续和保守的原则,又作为一种新型精神生活的源泉……是唯一没有受到文明的衰落、对社会各种制度和文化传统失去信心以及对生活的希望破灭所影响的力量……因为宗教的本质正在于,把人们与超越的和永恒的实在联系起来。”第二章:西方文化的宗教渊源:教会与蛮族基督教继承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冲动,利用罗马帝国的多民族庞大版图而扩展影响范围。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崩溃以后,基督教不仅未受损害,反而填补了这一巨大空白,成为各蛮族的导师、立法者,“西欧才获得了统一与形式”。蛮族首领与教会虽分掌了军事与文化权力,但也互相影响和同化,使得基督教也变得蛮族化。宗教只有借助超自然的威望和震慑力,才能保住其权力。由此兴起了大量圣徒和神迹的故事。神学的形而上学对于蛮族不管用,而修道僧和圣徒则带上了异教萨满的超自然力量。教会驾驭蛮族,靠的不是先进文明的感召,而是关于神圣裁判和救赎的教义,既震慑蛮族的摧毁力,又给战乱与衰落中的恐惧与失望情绪带来彼世的方舟。因此,圣徒与团体仪式成为宗教文化的中心。宗教仪式所带来的文艺与审美情感的变化,造就着精神变革与新型文化。尽管在形式上,基督教和原始崇拜都以仪式为核心,但是原始崇拜的对象是自然,而基督教崇拜的是神圣的历史,是使生命进入永恒的存在。因此它仍然是形而上的,仍然是创造力的精神源泉。仪式传统的保存的发展,保存了基督教的内在活力与延续,成为新秩序的种子。仪式传统的保存,需要集中的载体,修道院制度应运而生。“随着西欧社会的黑暗日益加深,正是在修道院里而不是在城市中,拉丁文化的传统与基督教生活的模式才被保存了下来”。第二章点评一:基督教之于蛮族,一如儒家之于满清;但儒家只论现世而无形而上之彼岸学说,无力制衡政治权力,亦无催生独立的创造精神的土壤。高山仰止,却不能至。儒家团体,皆为功名,只能委身政治,成为无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阳儒阴法,又造就了一个假话社会。第二章点评二:又如佛教之于西藏。前传时期,寂护的形而上学无功,莲花生以带苯教色彩的降妖伏魔确立了藏传佛教,至今仍有萨满。宗教仪式、僧团制度、文艺审美等论述也很相似。但宗教力量如此强大,乃至政教合一。没有了二元对立,是否也制约了独立的创造精神?第三章:西方的修道僧与西方传统的形成修道院最早始于非洲沙漠,是禁欲主义的隐修士为了远离社会、远离希腊和罗马的传统而建立的。但在罗马灭亡之后,修道院成了基督教城墙的守卫者,成了拉丁文化的延续者。西欧的修道院团体有详细的教规,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这种新型的修道院传统由圣奥古斯丁奠基,发端于原始教会关于人的社会属性和团体生活的教义。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力量强大,因而由国家制定了《查士丁尼修道院立法》;而在西欧,国家力量微弱,因而是由教会制定了《圣本尼狄克教规》,成为自由的、独立的社会。对于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凯尔特民族,蛮族的武士社会和修道院的和平社会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存在精神上的契合,就是誓死和忠诚。由于结构上的一致性,而得以实现内容上的变化,修道院成了蛮族古老传统的升华,并由此使蛮族社会从一种文化模式转入另一种文化模式。在新兴民族中,修道院成了文化领导者,不仅是基督教教义,而且包括教会事务和仪式所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修道院制度缔造的新型文化以修道院为核心,通过教育和宗教渗透到生活中。它还深入了农村社会,通过劳动和清贫的价值观,成为农村社会精神和经济中心。爱尔兰的凯尔特教规几乎是当地社会的直接产物,严苛、禁欲。传到英格兰,与较为温和的罗马本尼狄克教规产生碰撞,刺激了罗马教会再次投入力量建设拉丁文化堡垒。坎特伯雷成为学术中心,而在诺萨布里亚,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更达到了整个中世纪修道院文化的顶峰。诺萨布里亚文化在9世纪因海盗入侵而衰落,但此前已向欧洲大陆植入了宗教生活与基督教复兴的种子。来自德意志的圣卜尼法斯将它带给了法兰克人,并与新兴君主政体结盟来推行教会改革。教会为法兰克国王丕平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西方的新纪元,教会蓬勃发展。在法兰克的加洛林王朝,教会取代城市成为文化中心,本尼狄克教规被确立为宗教生活的普遍准则。政治与宗教结盟,奠定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和形式统一;它以保存拉丁基督教文化、缔造新雅典为目的,是一次文艺复兴,是作为有意识的整体的西方文化的起点。第四章:蛮族与基督教王国王权与教会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基督教传统是上帝之国与凯撒之国的二元对立,但并不冲突,因为世间无常。对蛮族而言,王权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制度,来自于英雄主义、家族、原始崇拜等。向基督教文化的过渡,削弱了这些传统的忠诚和秩序。法兰克的加洛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新型王权和国家观念的诞生。由教会加冕,丕平取代了旧王朝。这种仪式可追溯到旧约中撒母耳膏大卫。君权由基督教神授,隐含着神权政治的立宪主义,臣民服从国王,而国王要恪守誓言服从上帝。神圣权力受到限制,贯穿至今。第五章:第二个黑暗时代与北方的皈依加洛林帝国征服了相当广大的地区,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代表。但它遭遇了北欧海盗、东部游牧民族、西部地中海的伊斯兰民族等四面打击。在这些打击下,凯尔特基督教文化终结了,加洛林帝国崩溃了。基督教世界遭受了浩劫和考验。浩劫唤醒了西方历史中继承下来的野性和勇士风尚。对领主的个人忠诚成为社会组织的基础,兴盛一时的神权法治淡出。但是这些变化也缩小了基督徒与蛮族的距离,使得蛮族更易被基督教社会同化。征服英格兰的海盗皈依了基督教,并将其连同其它劫掠物品带回了北欧。北欧的皈依并非民族独立的丧失,而恰是其社会强劲发展、需要克服农民保守文化和家族部落藩篱的时代,普世宗教符合国家统一和民族君主政体的需要。挪威国王圣奥拉夫成为基督教王权新理想的代表,成了北欧英雄主义传统和新的宗教信仰精神结合的化身。第六章:拜占廷传统与东欧的皈依拜占廷帝国虽是东方基督教的中心,但却疲于应付游牧民族的进攻,因此基督教直到11世纪才在东欧确立。欧亚大草原连成一片,流动性强,刚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民族很快被新的民族打败。拜占廷帝国也利用这些民族间的征战和平衡而勉强生存。拜占廷帝国为了安全而借助其它游牧民族灭了新兴的保加利亚,导致刚接受了基督教的保加利亚人由反抗拜占廷而反感基督教,即由民族主义而反对征服者的文化。因此,保加利亚在整个中世纪盛产异端,其结合了东方二元论的弃世观念在农村秘密传播,并渗透入文学。与此同时,查理曼帝国的日耳曼继承者也向东征服了斯拉夫,却激起本已皈依的斯拉夫人的公开反抗和全面暴动,恢复了异教信仰并将基督教世界的边界推回到易北河。 保加利亚的灭亡为俄国的兴起腾出了空间,但俄国的征战未能远及伊斯兰地区,并因钦慕拜占廷文化而皈依基督教。东欧各新兴民族自建教会直通罗马,并不从属于日耳曼帝国的教会,即皈依宗教却保持了民族独立。除了在民族抵抗运动地区,多民族却同宗教的欧洲成型。但是13世纪蒙古人入侵,又将俄国与欧洲切割开来,由此划分了中世纪的早期和晚期。当西方再次发动宗教色彩的战争向俄国扩张,却激起了俄国的民族主义,反拉丁,反西方。同样,似乎是基督教顶峰的君士坦丁堡帝国,其激起的反抗却使东方落入伊斯兰土耳其的怀抱。第六章点评:军事和政治上的征服却是思想宗教上认同的反面力量。坚船利炮,激起义和团;强行大一统,激起民族主义。对于外部军事政治压力的反抗,常被诉诸文化对抗,包括对外来文化的非理性抗拒、对自身文化的非理性狂热。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但有几个政客能承受这样的政治风险?第七章:11世纪教会改革与中世纪教皇国家权力的分裂和封建无政府状态,也影响到教会。各领主把主教辖区视同世俗封地,教职人员也变得世俗化。为此,以修道院为核心,以圣徒的超自然力量为震慑,以统一的本尼狄克教规依据,以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精神,掀起了整风运动。圣徒们认为,社会不公来自人类本性,无法通过外在手段去除。只能寄托于上帝的救赎,此世既需忍耐,又不屈服。事实上,教会与政权均非铁板一块、非一概对抗,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三世从日耳曼另立教皇,给罗马教廷注入外来因素,促成教会改革,被改革派视为明主。整风运动的高潮,是批判神圣君权,即把教会从与君权的结盟与依附中解脱出来,回到早期的二元论,重新树立精神权力的至高无上。进而,在西欧的封建分裂中,教会超越了民族竞争和疆界,是普世的。这掀起的社会大讨论标志着人们开始以基督教原则来改变现存秩序。改革派认为,世俗权威服从精神权威,只是受教会委托而进行世俗管理;如管理者犯错,教会与基督教臣民可令其改正或令其下台。这几乎是用民主的社会契约论来取代君权神授,使教会成了罗马的普世主义传统和国际秩序观念的继承者。但是,它也为武力镇压异端辩护。改革到了极端,教会成为一种主权,发挥许多政治性功能,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与立法、司法体系,建立了庞大的教牧管理机器。改革者也意识到,教会权力和财富的增长引起新的世俗化危险,而这种内部危险比外部邪恶更危险。这种理想主义激励着后续不断的变革与创造。第七章评论一:社会契约建立在社会共有精神平台的基础上,而这个精神平台如何容纳异端的精神观念?例如,在以民主为精神平台的社会中如何对待反民主的观点?另外,精神权力若无限膨胀,也会变为世俗化的权力与利益。逻辑上似无解,唯有待社会意识进步形成更高级共识。第七章评论二:今天看到新闻里谈文化发展和软实力。结合书中观点,文化的价值能否实现 ,取决于文化能否取得制衡政权的实际权力,无论是体现为教会神权的宗教文化还是体现为世俗宪政的契约文化。文化可以被政权推广,但仍然需要独立的地位,不是政权的附庸、不是维稳的工具、不是提高政权国际地位的外宣。同理,失败的文化,都是因为其与政权过于紧密的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体现为政权把文化变为附庸,也可能体现为文化掌握了政治权力从而事实上被特定团体的权欲和利益绑架。总之,文化和政权需互相独立。文化代表着社会权力,代表着对现实的批判力量,代表着对权力集团的制衡。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做个比较研究,中美政权之间的根本差异,不在于我们五不搞他们五都搞,虽然体制设计很重要。根本差异在于,我们有宣宣而他们没有。从积极的角度来解读,这意味着政治体制的多型可能,意味着中国特色的机会。哪怕有些还是先不搞,但应给文化以独立;没有文化的独立,搞也搞不像样。第八章:封建社会:骑士制度与宫廷文化宗教改革由修道院延伸成为社会精神变革运动的动力。基督教世界成了统一体,超政治、跨国界、跨民族、有独立的权力中心,且不依赖于政治上统一的帝国。中世纪的政权实际上分散在封建领主。封建体制的基本架构,是骑士效忠领主。骑士效忠领主,源自蛮族传统,因此封建体制似乎是向野蛮时代的倒退。但是,小国寡民,没有中央集权,有助于文明的进步,恰如希腊城邦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同时,骑士的效忠从蛮族传统演变为对基督教精神的效忠,这也是在政治权力分散的情况下维系忠诚之所需。骑士不仅效忠领主,还立誓保卫教会、孤寡。同时,在同西班牙穆斯林的战争中,产生了封建欧洲的新型爱国主义,它是宗教的而非政治的,它与现存国家无关,而是对整体的基督教社会的。这些都向脱胎于野蛮传统的武士文化和骑士制度注入了新的精神因素。武士风尚的破坏力量,被教会引向攻击基督教世界的外部敌人,即十字军运动。分裂的封建欧洲第一次找到了超越地方主义的共同事业。十字军骑士脱离了领主,转向服从宗教观念基础上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属于整体基督教世界的,而不是属于帝国的或领主的。十字军运动体现了西方人的侵略本性,但同时用宗教理想主义升华了它们,它体现了基督教世界的统一。但同时,从法国南部与西班牙穆斯林相邻的地区发源,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宫廷享乐主义及其文学和礼仪也蔓延到了基督教社会,作为外来因素混合进入了骑士传统中。基督教同化了外来影响,圣方济各对宫廷文化作了非世俗化解读,使之灵性化。外来文化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但也使骑士制度日益世俗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骑士变成了谄媚者的形象。但是,基督教骑士制度的理想,始终保持着对西方思想的吸引力和对伦理标准的影响。第九章:中世纪城市:自治联盟与行会中世纪文化复兴中,骑士制度是一个方面,城市复兴也是个重要方面。黑暗时代长期是农业社会,但12世纪之后,城市生活与市民精神几乎达到了希腊罗马时代的水平。这位社会生活的彻底基督教化提供了条件。城市首先是安全和平的绿洲。其次,新兴阶层得以在宗教保护下发展各类社团。从宗教性结社到商业性结社,这个没有特权的阶层选举首领进行管理、为共同利益进行协商、并为共同需要而设立基金。社团逐步演化为“一个可以脱离封建国家的常设机构而独立存在的完善的自给自足的组织”,它不止是商人的联盟,而成为居民的联盟。自治联盟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举之一。自治联盟并不反教权,比如伦巴底城市联盟与教廷为反对帝国而结成同盟。商业贸易日益扩展,渐渐改变了西欧的经济生活方式。行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正是合作组织、经济功能和市民自由之间的结合,使得中世纪城市成为中世纪社会理想最为完善的化身。”思想方面,这个社会把其基督教信仰与公民权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有信仰启示的神圣法与由理性启示的自然法实现了一致与和谐,虽然仍有尘世与教会的划分。“具有神恩特性的神圣法并没有消除异自然理性为基础的人类法。它是一种自由的法则,把人类从世俗秩序的限制和奴役中解脱出来,并且为基督教文明敞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视野。这种把各种不同层次的存在和价值逐步融合进一种神圣秩序中的观念,为中世纪社会复杂的团体发展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神学意识形态。”第十章:中世纪城市:学校与大学教育和学术的领导权由修道院转向教会学校,并由文化与文学活动的复兴而产生了教会人文主义。大学运动蓬勃兴起,巴黎和波隆纳分别成为新型教会大学和世俗大学的代表。伊斯兰等异教文化也迅速传播吸收,进入大学中。13世纪的知识综合,并不与试图在宗教教义和古代文化知识传统之间实现结合的努力相矛盾,而是这种努力的顶点与完成。但是,尽管这些理智成就标志着中世纪发展的最高峰,但它依然没有象我们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统一的宗教文化的基础,相反,它开创了一个理智批判和文化变革的时代。到了14世纪,进入了教会大分裂的时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分裂和瓦解的力量占据了统治地位。第十一章:中世纪文化的宗教危机:13世纪随着教会权力的扩大,它越来越承担了世俗化的管理和特权。改革运动即是针对这一世俗化和腐化趋势。一个离心过程开始了,直到在16世纪的宗教分裂和社会变化中达到最高峰为止。第十二章:结论:中世纪宗教与大众文化理智文化和政治思想的较高层次只构成了整个画面的一小部分。宗教的创造性活动在群众的头脑中及在平民百姓的传统中最为强大。在14-15世纪,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们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之中。一方面,古老的社会二元论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教会与新兴君主国家的冲突中,这种冲突没有被宗教改革解决,最终将摧毁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另一方面,在朗兰的诗歌中,这种二元论却得到了超越和克服,因为朗兰仍然忠实于“一个社会”的中世纪基本观念。他比诗人们更清楚、比哲学家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宗教不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是一切生活方式,神圣之爱也是地上生活的律法。朗兰的诗歌表明,700年的工作并未白费,一种新型的基督教文化已经诞生,它是西方人的共同遗产。它一直是我们血肉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自己所用的语言。中世纪的重要性,不在其是否成功创造的外在秩序中,而在于其在西方人的灵魂中所造成的内在变化。结论:“一种活生生的宗教与一种活生生的文化之间的那些充满生机的融合的时刻,乃是历史中具有创造性的事件。与之相比,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一切外在成就都是短暂无常和微不足道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很强大!啃得很痛苦!
  •     经典之作,颇值参看~
  •     尽管后半部分排版错字不少,但翻译通畅明白,几乎没有不知所云的句子。而这几乎成为近些年大量翻译作品难以企及的标准。译者“长川某”,看来是长川人,但不知道是谁。
  •     野蛮不是一个奇特生动的神话,也不是对一个过去很久的历史阶段的不确切的回忆,而是一个丑恶的、模糊的现实,每当一种文明的道德权威失去控制力时,它便会随着毁坏力的出现而爆发出来。
  •     略读
  •     講西方的地方很好,對東方文化的分析明顯是錯的。
  •     此等牛作应该打上十颗星。读完还是一知半解,看来还要反复阅读,细细思考。不过粗略地阅读了一遍已然收获不少。不仅心中可怜起那些对欧洲历史和思想史胡说八道的中国二道贩子。
  •     怎么说呢,之前我一直认为是王权利用教权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教权不断膨胀所以引起后来的教俗之争,但看过之后是加洛林、日耳曼蛮族建立的王国,王权挣脱教权,那么看来世界上的宗教历史力量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这样吗。。
  •     关于人口增长那段分析相当有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