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535434531
作者:王立群
页数:261页

权力的极致

汉武帝做皇帝很成功,做人很失败。做皇帝的成功不亚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统一思想,中央集权,影响中国两千年。他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巩固至高无上的皇权。他想做明君,因此不得不做暴君。他敢于清理门户,敢于向挑战皇权的一切势力大开杀戒,哪怕是皇亲国戚、朝庭重臣。他与秦始皇的区别在于,他晚年对老百姓实行怀柔政策,因此没有激起民变。他残杀大臣,但是没有过多的祸害百姓。他象一个勤恳的牧羊人一样,放牧着他的子民,那些大臣们,在他眼中不过是牧羊犬。做人的失败,在于爱他的女人和他爱的女人都不得善终,晚年杀子,更是悲哀。女人和江山他都爱,但是为了江山,他可以眼睛都不眨的杀掉女人。汉武帝是一个心智过人的人,他懂得人性的丑恶,懂得权力的利害,他一生玩弄权术,在权力的最高峰孤独的守护着庞大的帝国。他把权力玩到了极致。和汉武帝这样的暴君生在同一个时代无疑是悲剧性的,司马迁只是一例。封建专制时期的历史是血腥的历史,吃人的历史,但却是不容回避的历史。

其实百家讲坛为我们打开了轻松认识历史之门

一路上学过来,从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中记住了不少历史人物和故事,却总是零零散散的,读这样的书,才明白每个故事和人物的背景,前后渊源。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历史的真实发生是第一历史,我们所读到的历史传记是第二历史,而我通过读史书传记再整理出的这本书又难免加入了我个人的观点是第三历史。”是啊,不必苛求百家讲坛的每个说法都符合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百家讲坛让更多的人对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每段历史都是生动的,甚至比电视剧要丰富多了。

道德至上

我喜欢看历史,却是个历史盲。以至于读过《万历十五年》一年以后却说不清楚张居正何许人也,大概是记性不好的缘故,哈哈。因此要赶紧趁刚读完这本书,写点东西给自己看看。这本书并非学术著作,甚至可以直接说与《万历十五年》这种书根本不在一个境界上。一个创立出独特的大历史观,试图从制度来解释个人命运的残酷;一个仅把个人的欢喜置于汉武帝的君王专制与旷世奇才,以及细看所有的历史人物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专制皇帝的喜怒哀乐。对专制由来的一些看法。不知是否作者原创,权当为我这个门外汉普及历史知识吧。汉武帝的专制加上“独尊儒术”的国策,更使中国的几千年社会走入了一个专制的怪圈,一直与民主政治无缘。“独尊儒术”将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迷信道德至上、教化万能,力图建设一种道德自律型的政治。这种重自律轻他律的思路,必然导致强权至上,个人专制。而这种“道德至上”的精神到了明朝,已经演变为全体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对立。《万历十五年》中,万历“的帝国在体质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是依靠文牍”。总而言之,道德至高无上,它取代了行政,超越了法制。这种以抽象的道德代替具体的法律条文的现象,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国策原是一脉相承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国策至此已呈现种种流弊。黄仁宇更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包括文官在内的所有人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即有阴。帝国的官员都在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下,维持着“黎民不饥不寒”的道德标准。由于这种阴阳双面的存在,更使得帝国的种种改革都举步维艰,终使大刀阔斧的张居正落得悲惨下场,而试图励精图治的万历也采取了与所有文官集团消极对抗的对策。在这里,文化成为制度的根源和支柱。这种“道德至上”的历史精神或许适用于农耕时代的简单生活,却再也无法适应后代的复杂变化。只需看看明朝即可知晓,何况当代。

不推荐读物

豆瓣上拉一个王教授的简历来:王立群,问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学史》《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V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2006年获河南省高校名师称号。并获河南省教青工会“十大师德标兵”称号。妖怪从背后唰一下掏出苍蝇拍,拍拍拍拍!什么教授,什么博导,什么常务理事,写这么个破书!好吧,谁叫妖怪要跟百家大讲坛的风呢,比较红的易中天和王立群的书妖怪都买来看了,看完感叹,真浪费俺钱啊!易教授在没红之前的文章还是很细致的,红了之后尤其是《品三国》的下部就有些赶时间凑字数的味道。不过相比较王教授来说,易教授在写书上还是花了一定心思的。锵锵~妖怪再次掏出苍蝇拍,王教授的书几乎就是把史记和其他一到两本的书从文言文翻译到白话文,几乎没有自己的评论和见解,只能说是个文献综述,连论文都算不上,还书呢,哼唧~妖怪在看了两边之后觉得王希望从一个一个人物发生的事情来体现出汉武帝这个人,但每个人都没有深入写,且把武帝的性格描绘得摇摆不定、的确,作为人都会有两面甚至N面的性格,尤其是帝王,但是妖怪觉得作为写书,需要有个主线,如果妖怪王教授上身~~咻~会这么写:1、按时间写的话,从武帝的小时候开始写,为什么作为景帝十子能够登上帝位。既然是“读《史记》之汉武帝”,那么妖怪会着重写武帝在这段期间做了哪些事情。看官说那时候武帝还是个小P孩呢,努什么力,OK,那么依王教授第一篇的脉络写也未尝不可,但篇幅上可砍掉一半,小P孩么,写这么多干啥,又不是幼儿读物。到了武帝的青壮年,妖怪会有两种写法,一个呢就是选几位名臣,比如窦婴、卫青(以及后面的霍去病、霍光)、董仲舒、司马迁。每个人物深入写,一开始是如何入了武帝法眼的,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武帝是如何反应的,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世的评价如何,作者的点评。另外一个写法就是按事件来,比如巫盅事件,起因、过程、结果、史记的点评、作者的点评。如果是作为野史读物,那么写写武帝的个人生活也无妨~(据说有男宠)2、或者就索性按事件写。妖怪为什么觉得王教授的书不好呢,主要是王的书像八爪鱼一样希望把武帝的所有事情全部不加评论的涵盖。让人读了一知半解,不知前因后果,看完有种武帝大概是精神分裂性格一会一个变的感觉。王只做了把史记及一些周边的古文翻译成文言文而已,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评述。如果只是这样,妖怪还不如直接去买本白话文的史记看呢~!

汉武时代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千古一帝独断朝纲,却暴躁多疑、反复无常;名臣良士群星璨集,却争宠邀功、诋毁陷害;精兵大将纷纷涌现,却暗生矛盾、互相掣肘;破击匈奴远追千里,却终归人亡政息、和亲了事;皇权盛极四方绥服,却未能改变外戚政治,为霍氏之乱、王莽篡汉,乃至东汉亡国埋下伏笔……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让我们选择三位叱咤沙场的将军,以他们具有那个时代里典型意义的一生,去接近汉武时代的原貌。李广——龙城飞将,有才难封李广,号称“飞将军”,统兵数十年,与匈奴大小百余战,胜多负少;尤善用奇计,屡立战功。终却因风沙迷路,不愿复对刀笔之吏,自刎而死。这样的一段人生,可以说是由汉武帝强制写出的。无疑,李广是有统兵之能的。当初在上郡遭遇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时,他临危不乱,一句“前!”让匈奴骑兵以为他是以己作诱,逡巡不敢上前,李广未伤一兵一卒,便退去匈奴大军,安然得返。更不用提他过人的射术,和爱兵如子的大将情怀。那为什么他竟然终其一生未得提拔呢?为什么他的堂弟自杀,子嗣被射,孙子带军孤立无援,在力战之后,终因兵寡耗尽,投降匈奴?难道刘彻就丝毫不念李家世代为将的忠诚吗?不是的。其实,武帝对李氏家族并不是刻薄寡恩,李广的堂弟李蔡,曾经连连升级,甚至曾为宰相;而后自杀,也是在李广身败自刎之后的事了。李广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汉武帝的内心。为何卫、霍二人屡率重兵?为何李广利就能不因败仗见诛?这,与李广的悲剧原因完全一样。汉武帝欣赏那些少年英雄,更准确地说,他只欣赏那些由自己提拔的人。他从心里就不喜欢那些父皇留给自己的“先朝重臣”们,而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嫡系。因此,他会把卫青从奴仆之中拔出,而不给李广哪怕一次先锋的机会;他会纵容霍去病射杀李敢,而不给李家人任何说法;他会因司马迁为李陵说情大怒,因为这会使他不得不追查李广利的失职罪过……而他,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是一定要依赖这些人的。于是,李广、李氏一族,就成了汉武帝感情用事的牺牲品。韩安国——太平将军,善守重和韩安国,子长孺,梁国成安人。“七国之乱”时防守吴王刘濞,坚不可摧,立有战名。武帝即位后成为御史大夫,以持重著称,享有盛名。不久迁卫尉一职,因防守匈奴不胜见疏,郁郁而终。纵观韩安国的一生,可以发现他做文官时总要比带兵时好,而他不多的几件流传至今的事迹,也是在御史大夫任内留下来的。那么,武帝为什么还要让他带兵呢?显然不是因为“宿将战功”。韩安国成名的一战,是替梁王刘武抵御叛军攻击,那时他面对的是被分了心的叛军,居然还只守不攻,别提与周亚夫并肩作战,连小战线上的进攻任务都得由张羽替他承担;而后转入朝中,对匈一直提倡的是和亲,已经没有了带兵的锐气。可在这种情况,以及战将如云的大背景下,汉武帝居然还用他守边,还是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铁骑!他是不是发疯了?!不是。依我之见,汉武帝对臣子最根本的性格并不是很了解(或许由于时代所限),尤其是对这种既带过兵、也做过官的臣子。你同时拥有两种经历,对于你来说反而成了不幸,因为汉武帝会认为你“文武双全”。那好,你若是因病休养(韩安国就是因此调任卫尉),那我就安排你疗养一段好了,反正这俩职务也算差不多。至于你还会不会打仗?这还用问!有了打仗的经历,竟然不会打仗?于是,韩安国就成了武帝看人不准的牺牲品。李广利——丧师辱国,不得善终李广利,中山人。因妹得宠,封为贰师将军。初伐大宛,不胜而还,损失士卒甚众;出击匈奴,刚刚小胜就旋即大败,丧师辱国,降于匈奴。最终因卫律进谗,被杀。对于李广利这个人,我确实不甚了解,但从他出战的纪录看,这只能说是个“草包将军”。讨伐大宛,“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仍然在没打几仗的情况下费尽千辛万苦,连连损兵折将,才勉强达到目的;进击匈奴,没有几次大胜,好不容易刚刚有了点心得,居然又再次战败,投降对方。这样的将军,刘彻怎能如此信用?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死了很长时间的嫔妃的哥哥?不止如此。武帝中后期,武功已达到极致,扫平五越,通使西域,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李广利就是他的一个作品,想昭示给大家他刘彻不仅仅能发现卫青,还能发掘更多的将才;大汉武力天下第一,慑服四方无所不及。在这样一种想法指导下,李广利就不得不勉为其难,去干他根本就不会的将军工作了。于是,李广利就成为了汉武帝“明君情结”的牺牲品。其实,牺牲品又何止这三人而已。主父偃提行推恩,使西汉一朝再无诸侯之灾、藩镇之祸,却最终因一亲王之死身丧族灭;魏其侯正直稳重,平七国之乱、断梁王僭越之想,扶保刘彻继位,却因灌夫之祸不得善终;张汤为官清廉,除恶济民,却因得罪长吏自杀谢罪;董仲舒推尊儒术,定下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国本,却落得个全族发配的结果。可石庆尸位素餐,“进由不言,退由不言”,却仍能得到重用,升至三公;公孙弘阴险忌刻,却身居宰相高位数年,在相位上病死……如此赏罚不均,武帝却还是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盛世,原因何在?无从知晓。只能说,刘彻本身就是个传奇。

原来这样子

高中尤其是临近高考的时候,做了很多古文阅读题。像司马相如,汲暗这样的名字,也早有深刻印象。然而当时材料零散,我又只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自然是读过便忘了。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停地感叹,哦,原来司马相如是这么个人;原来丞相换了这么多个;原来东方朔是以搞怪出名啊。挺有收获!ps,读到“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藏之”,还是忍不住邪恶地笑了~

历史总不外乎透着教诲和警示,要么是生存法则的智慧,要么是躲避风险的警示。

后人对汉武帝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班固的“雄才大略”的评价。从《王立群读史记》看到,其实汉武帝在文人的评价中其实是“毁誉参半”的。班固尽管评价“雄才大略”,但只写了汉武帝武功,却不提文治,王立群先生说,史书中不提其实就是不认同。也许是因为战争对国力的消耗,也许是因为老年汉武帝的严酷,所以留下“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评价。客观来说,汉武帝文治武功都是有功绩的。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外儒内法;“推恩策”削弱诸侯实力,强化中央集权;他一改与匈奴的“和亲”,打败匈奴,实现大中华版图扩张。王立群先生对汉武帝时期的讲述是丰富而全面的。整个西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上半场都囊括进来从刘邦打江山,到文景之治的国力崛起,再到武帝时期大一统。汉室宗脉和王权如何从高祖传至文帝,景帝,刘彻走向帝位的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女人。西汉时期宫闱内外、朝野上下的竞争和角力也是很有趣的八卦。吕后杀尽刘氏,刘恒如何苟且并因祸得福,窦漪房、卫子夫都是平民女子,如何问鼎天下;武帝为了儿子日后皇权根基,除掉太子母亲;吴楚七国之乱立功武将周勃立下大功,年老眼头不亮被极有城府景帝处理;耿直严明的汲黯,阴险妒忌察言观色的公孙弘,博学机智个性鲜明的东方朔,忝列在史记酷吏列传武帝时期的酷吏……这些故事的背后,其实都透着生存法则和避险警示。

读《史记》之汉武帝

通过王立群的讲解展现给我们汉武帝神秘又复杂的一生,因为本人对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不能说写的好不好,但肯定的是一定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去诠释。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个政治家,非常有政治头脑,他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喜怒悲乐具备,他是一个明君,同时他又是一个昏君,他立下盖世之功,又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的灾难,总之,他是一个帝王又是一个普通的人,在两者之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所以我们后人从历史上去学会一些就足已。

爱历史的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

也许我不应该说都有,也许只是我自己有。而百家讲坛就是最大的八卦集散中心,讲述普通老百姓关心的中国历史之千年来众口相传的八卦与现今各专业非专业人士臆测的真相。小学里自厌倦了安徒生格林童话,而把世界五千年当成枕边的故事书开始;中学里自上了历史这门课,便彻底鄙视披着思想品德和哲学等各式小马甲出现的政治课开始;我掉进了历史这个无底大坑。也许唯一的原因:历史是有情节的。是,我关心秦始皇嬴政当年是不是赵国的小木匠,我意淫李斯对韩非是否求爱不遂才心起杀机,我想知道兰陵王的面具下面是怎样一张芙蓉面,我求证爱新觉罗家的男人真的皆为情种?等等等等历史是一个始终蒙着面纱的女人,她的美貌耳闻却从未被目见,她的传说扑朔迷离。每每读历史书,一直在想难道《史记》就是真的了吗?难道《三国志》就是真的了吗?难道《资治通鉴》就是真的了吗?所谓的二十四史都只是个人或某个群体为了各式各样的目的而写。不是说我不相信司马迁等人的品格,而是怀疑,那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其实也不过是根据前人所书和口耳相传罢了。好吧,归根结底仍是八卦之心作祟。或许我所向往的是有图有真相的境界。所以历史又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还是一锅煮了又煮的大杂烩,我们吃到的永远都是别人早已嚼烂的。易中天品三国也好,王立群读史记也好,余丹讲论语也好,无非说出了历史的真谛就是转述二字。而所谓八卦就是这样产生的,五千年来的不断延续。可我还是一样的爱历史爱八卦。世上再没有一个故事能够比永恒无止境的历史提供更多的悲欢离合,宿命无常。令我百读不厌。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史记前编年体《春秋左传》 国别题《国语 战国策》纪传体,按人物来纪传——《史记》后二十四史等也为纪传体只有纪传体史记为通史,后纪传体都为断代史。李陵事件。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汉武帝将其诬上罪 入狱死刑。史记已经写,方法三个:宫刑,50万钱,死刑。司马迁,接受宫刑痛不欲生汉武帝六个第一:1 儒家思想统一2 创立太学 培养人才3 大力拓展疆土4 开通西域5 用皇帝年号纪元6 最己诏自我批评汉景帝 高产皇帝 14个儿子出于六个母亲刘彘为第十个儿子薄姬 刘邦收回来的一夜情不受宠幸,生刘恒 因不受宠幸刘恒免死刘襄和刘章 权大能干,“软弱”刘恒(汉文帝)为皇帝薄太后为孙子刘启(汉景帝)选太子妃薄皇后 薄皇后无子不受宠幸王娡(汉武帝母亲)母亲臧儿臧荼的孙女——项羽分封十八位诸侯王,臧荼。臧儿,改嫁到田家(汉代女子随便改嫁)王娡嫁到金王孙——女儿臧儿算命把女儿王娡抢回来和另一个未婚的女儿wangnixu送到太子宫栗姬子刘荣为皇太子,王娡子刘彘为王长公主 刘嫖馆陶公主,其女阿娇栗姬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并没有立她为皇后刘嫖和刘荣提亲为女阿娇,阿娇因刘嫖给皇帝献美女拒绝窦漪房吕后边的小宫女刘恒(汉文帝)和窦漪房——刘嫖 刘武(梁孝王) 刘启五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 梁孝王等派周亚夫平叛前,彭越梁王。当年楚汉战争,彭越在梁地断项羽粮道汉景帝废刘荣太子 因为母亲无知幼稚梁王当不成太子,依仗窦太后,杀大臣立王娡皇后,改名刘彘——刘彻刘荣(周亚夫和窦英两大将的支持也是死的原因)死因为扩建宫殿占领了祖庙地放被召回杀死 废太子(历朝废太子都很惨)要十分小心,对其他太子构成威胁周亚夫死 过于死板执着固执 不能理解武帝心意董仲舒(司马迁同时代)儒家思想一枝独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书刻苦,三年目不窥园汉武帝 中央集权皇帝策问董仲舒回答策文贤良方正回答皇帝过程叫对策——流传下来“天文三策”皇帝欣赏董的几点——1.新王改制{理论上阐明西汉建立是合法的,刘邦并不是草民建立}2.建太学3.举贤良4.独尊儒术 (文人做官 政治最清明朝代最好)窦英(有才任性)——田吩(王娡的弟弟)运作 使其担任丞相,尊儒的原因平定七国之乱窦太后摧毁建元新政 鄙视儒家。窦太后 黄老之学的结束陈阿娇,巫蛊之术,无子,刁蛮骄横,使自己冷落致死卫子夫,平阳公主哥哥卫青攻打匈奴平步青云 时代结果皇帝的优待李广攻打匈奴文帝到武帝漠北之战公孙弘(公孙丞相)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琴挑文君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青 仰慕蔺相如 改名。司马相如 骗人骗财一个骗局受到武帝赏识 大文豪 汗赋四大家。西汉文章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劫财劫色)留下大量逢迎汉武帝的赋汉武帝十大酷吏之首——张汤审陈阿娇巫蛊案汲黯——最耿直的大臣多次抗旨。淮南大案!诸侯王的叛乱。淮南王刘安雷被pi—误杀太子皇室恩怨 刘长河汉文帝 刘长 生下来无母,被吕后抚养 和刘盈一起长大。 刘长铁锤击倒杀害审食其(yiji) 刘长倚仗刘盈放任,胆大妄为、 谋反 汉文帝其实谋杀弟弟——放纵其行为(几对车马造反淮南王),游街逼其自杀 刘长儿子刘安 刘赐(汉武帝的皇叔)——造反(淮南王,)家中却出丑闻 刘赐太子告弟弟谋反 徐来新皇后挑拨太子,太子弟弟等。    东方朔 另类奇才 海吹 逗乐汉武帝 公孙弘逢迎 张汤心机 一年一换美女 海吃后打包、小隐隐于野 中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朝 用之则为虎 不用则为鼠 《答客难》东方朔的内心世界       卫青 汉武帝后期捧红霍去病 冷落卫青。 三个儿子本为侯 侯卫青失势 被废。 平阳公主和卫青。姐弟恋? 平阳公主 汉武帝大姐    窦太主馆陶50多岁 董堰18,9岁 侍寝。男宠 http://tieba.baidu.com/f?kz=825262826   石庆 谨慎 丞相汉武帝与卫子夫15年第一个皇帝 刘据汉武帝培养太子,可以挑选门客不类己,汉武帝雄才大略 张扬,刘据仁弱。(刘邦对太子“不类己”)卫子夫失宠,武帝宠幸王夫人早死 李夫人还有卫青的去世太子不懂权术钩弋夫人(拳夫人)十几岁。十四个月生小儿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即为汉昭帝尧母门 杀钩弋夫人 去母留子巫蛊事件(1)陈阿娇江冲小人兴风作浪公孙贺 丞相朱安世上奏章!!:公孙敬声和卫子夫女儿江冲告太子 太子见不到皇上太子逃 帮者死太子和两个皇孙去买鞋家躲避田千秋(车千秋)管高祖刘邦陵寝的官 丞相。奏章2!!借刘邦~!汉武帝晚年丧子痛~杀当年太子功臣1.亲自下地耕田(68岁) 下诏自我批评六个儿子{四个儿子}汉武帝第一个奠定中国版图的皇帝

史记

对于汉代一直都只从电视剧当中了解一二,王老师的读史记能让人最大限度的接近当时历史的原貌,虽说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真相,但对于存在有好奇探知欲的我们来说,已足够了,至少不会再被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所折服。

汉武帝与荔枝

汉武帝第一次品尝到荔枝,大约是在建元元年,那一年他刚刚登基为皇帝,南越王赵佗献上贡品,据葛洪的《西京杂记》,这贡品是两样,一样是鲛鱼,就是鲨鱼,另一样则是荔枝。很难判断送到汉武帝宫中的荔枝是否仍旧新鲜,因为一直到唐朝,从岭南通过邮传运送荔枝到长安去,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虽然杨玉环喜食荔枝,而岭南的荔枝又比四川的味美,但唐玄宗仍然只能选择让四川涪州进贡荔枝,因为涪州距离长安比岭南要近一半。但是估计赵佗所进贡的荔枝也不会是腌渍或者晒干后的,因为当时还没有进贡荔枝的先例,而通过腌渍或日晒来保存荔枝,应该是因为进贡的需要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方法。总之赵佗为了讨好汉武帝必定是花了大本钱,鲨鱼还可以通过水箱慢慢地运去,而荔枝对保存的要求非常之高,而能保存的时间又非常之短(白居易《荔枝图序》: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此赵佗必定是派出了大批的人马,一站一站地将荔枝接力运到长安去的。汉武帝得到这两样贡品,龙颜大悦,用葡萄和彩锦来答谢赵佗。汉武帝对荔枝的兴趣明显要大于对鲨鱼的兴趣,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荔枝味美,另一方面或许也跟《列仙传》“有食其华实为荔枝仙人”的记载有关,——众所周知汉武帝对求仙一直都是锲而不舍的。因此他不仅下令岭南继续进贡荔枝,而且还在上林苑建起了荔枝培育基地,这已经是元鼎六年(前111年)的事了,这一年大汉帝国的军队击破南越,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汉武帝在上林苑建起了扶荔宫,把许多从岭南带回的植物都种在宫内,这其中就包括百余株荔枝,但荔枝畏寒,尤其是初生的荔枝,头五六年内,即便是在南方,到了冬天都要覆上干草以避霜霰,这样的植物在长安城自然无法成活,但汉武帝仍然坚持着不断种植,希望能够像培育葡萄和苜蓿一样在长安城培育出荔枝,或许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种活了一株,虽然这株荔枝既不能开花,更不能结果,但是相对而言毕竟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这株荔枝后来竟然也枯萎而死了,汉武帝大怒,便把负责种植荔枝的几十个守吏都杀了,而汉武帝终于也死了心,没有继续把荔枝种下去。而进贡荔枝的事情却是每年都一直要做的,直到东汉安帝时,才有一位官员(临武县长)名叫唐羌的,因为不忍看“邮传者疲毙于道”而上书一封,终于是把进贡荔枝的事情停止了。到唐朝时,还有一个老妇人,也差点儿因为荔枝而送了命,据宋人蔡襄的《荔枝谱》,唐末时,闽南有一株“宋公荔枝”,极高大,已有三百岁,果实虽小而味极美,当时是属于王家的。黄巢兵过境时,想把这株荔枝砍掉,王氏媪为了保住这株荔枝,就紧紧地抱着它,大哭着乞求黄巢的士兵让自己与这株荔枝一起死去,那些士兵大约是动了恻隐之心,既没有砍这株荔枝,也没有要王氏媪的命。这是很有些让人惊讶的,因为据史书所载,黄巢这些士兵,是不惮于掠人而食的。

其实了解过去不难

王立群也好,孟庆实\易中天也好,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将历史说得更平民化,很生动,很形象,让人能饶有兴致地看下去,听下去,历史能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关注,热爱,其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毕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本书把史记中所牵到的汉武帝时期大部分历史人物都说到了,说得挺平易近人的,如果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太子刘据被废被逼杀这一段,看得真是痛心疾首,唉~~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