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511729746
作者:张灏
页数:249页

内容概要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 求秩序与意义》《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自选集》《时代的探索》,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其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有为(1858—1927)
一 思想历程的开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学世界观
1. 仁”的世界观
2.“仁”的道德思想
3. 康氏的人性观
4.“仁”的激进化
5. 仁”的历史化
四 康有为的未来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谭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汉和殉道者
二 谭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学”
1.哲学源流
2.实在玄想
3.谭理念中的批判精神
4.谭的反传统抗议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两条道路的选择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道德观
四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章氏走向唯识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观
六 来自佛家观点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观的两面性
第五章刘师培(1884—1919)
一 刘师培的思想渊源
二 寻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会”
三 刘师培诗中的自我和世界观念
四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依然处于一种混乱而失序的局面。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提供了一种罕见的实验环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间交汇、碰撞。对当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意味着伴随西方扩张而来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崩溃,更是传统世界的瓦解。当 危机加剧时,身处其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会感到有必要设计新的世界观,以恢复周围世界的道德与社会秩序。
在本书中,张灏对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四位在中国历史转变时期(1890—1911)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独辟蹊径的研究。这些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并不止于重塑政治秩序,他们要做的是改造整个社会。在这一背景下,作者试图理解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共存的传承性和断裂性:他们既受传统汉学影响,又受西方思想浸染;既有世界主义的倾向,也有民族主义的激进;既关注个人如何追求至善境界,也关注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都在此时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反映了以往缺乏研究的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风貌。我相信,一并分析他们四人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来审视他们的思想和时代。
—— 张灏
【编辑推荐】
1、张灏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学者、思想家,曾师从著名哲学家殷海光、著名汉学家本杰明·史华慈。他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已得到海内外学人的普遍认可和重视。
2、张灏从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脉络,他回顾和重现了清末民初思潮中最重要的几股力量。通过理解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共存的传承性和断裂性,探讨他们如何回应时代的刺激和生命的感受,也能为当下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提供明智的历史借鉴。
3、此次集结出版了张灏学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
【学者、媒体推荐】
张灏先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细微而复杂,深刻继承了史华慈先生的传统……通过与张灏先生的接触,我就不仅找到了家法,而且还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人格的品质,那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儒雅。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灏是台湾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殷海光的学生,殷海光先生自称为“五四之子”,自觉地担当五四之精神,而作为“殷门弟子”的张灏便从殷海光的“师范”中承接了五四精神的火种——以民族、国家之命运为终极关怀。
——蒋贤斌,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虽然张灏极少回大陆讲学,但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低调的民主观与高调的民主观” 等思想,近年却成为大陆知识分子的“通识”——用一名西方学者的话来说,这种渗透式的影响使得张灏这个名字成为一个“传奇”。
——《南风窗》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为海外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中国问题的重要学者,张灏先生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探索这时代大风暴的思想根源与背景,即如何理解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思想根源。在他看来,转型时代是中国近现代大变动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回答,正是通过这两本直接或间接讨论近现代思想与文化变迁以及在转型时代和危机时刻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而得以展开和确立。超越的原人意识。从世界人文传统中的轴心时代展开,张灏先生认为,由超越意识衍生的原人意识是“轴心时代”真正的思想创新,即内化于个人生命的趋势以及由此为根据去认识与反思生命的意义。而就中国的“轴心时代”而言,“超越的原人意识”主要出现于先秦儒家与道家思想——《论语》里儒家思想中天与天道所代表的超越意识和蕴含的人的内在精神,始终把生命视为内在的精神攀升的道路;而由老子开端并在庄子思想里完成的道家思想的发展也指出,生命是一条内在精神超脱的道路。在此过程当中,独立社群的知识分子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场。东西方文明中的幽暗意识。就自由主义思想中对于人性本质的认知而言,其一方面深受启蒙运动的乐观精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幽暗意识的罪恶和堕落——这种充满了“戒慎戒惧”的、将对人类的希望和幽暗意识结合起来的自由主义,在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尺度下却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应对。作为西方传统文化的两个源头即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和古希伯来的宗教文明而言,一方面,从基督教看来,人既然不可能神化,人世间就不可能有“完人”;另一方面,幽暗意识造成基督教传统重视客观法律制度的倾向,以避免权力使人腐化。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传统而言,与幽暗意识同时存在的成德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宋明儒家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化成它的“复性”思想——生命的本质层面是人类历史的本原状态,生命的现实层面又是人类历史的现实过程。与前者关注客观制度和权力规范不同的是,后者着眼于修身成德和内圣外王,则始终停留在道德理想层面而并未能落实为客观制度的构想。儒家思想中的超越意识及其局限。“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从广义来看,似乎把人格分为内外层面并强调其相辅相成,但从狭义来看,其所代表的儒家特有的道德理想主义——圣王精神——的基本观念,则认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政治的领导,而政治的领导的准绳是道德精神。由此,圣王德治精神在一方面植基于儒家的超越意识而展现其独特的批判意识与抗议精神,有发展权威二元化的思想的契机;而另一方面,由于儒家超越意识的局限以及作为儒家的终极政治理想的“圣王”所包含的“政教合一”式的权威主义和乌托邦主义倾向,儒家的政治理想终究无法突破圣王的极限。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面对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作为中国文化传统最为积极与最具诠释力的发言人,新儒家的回应聚焦在“意义危机”和对“科学主义”的反动这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从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到形上迷失,这三种迷失的融合,既构成了现代中国之“意义危机”的地步,同时也体现了新儒家思想中通过对“意义危机”的克服而试图实现对意义的追求。就后者而言,从科学到科学主义,其所代表的不只是无所不包的自然系统,而是作为“了解生命和世界之唯一有效途径的方法学”。进而,其中所包含的粗糙的功利主义和过度的行动主义,则遭到了包括梁漱溟、张君劢和熊十力等新儒家的反对和打击。传统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百年来的老问题,而在张灏先生看来,我们不但要以现代化为基点去批判传统,同时也需要借助传统去检讨现代化;不但必须正视传统的深度和复杂性,同时也应承认,从现代化的观点出发,传统有许多地方值得检讨和反省。就“现代化”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思路,包含会计核算制度和官僚政治体系在内的“理性化”的趋势,则是人类以其理性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加以征服并控制的种种努力的泉源。而韦伯意义下的“理性”,一方面是指“价值理性”,另一方面是指“目的理性”,而后者所指称的“功效理性”,却成为欧美近代的科技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所包含的西方近代的理性精神的主流。然而,由此而引发的泛科学观的观念和戡世的精神,不仅造成文化思想上的病态,而且在政治和社会上也会产生种种流弊,进而流于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文化意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按照张灏先生的解读,所谓转型时代是指1895-1925年初前后大约三十年间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先启后的关键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或者是思想的内容,均有突破性的巨变。就前者而言,主要体现在报刊杂志、新式学校、自由结社等新型制度性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以及作为新的社群媒体的知识阶层逐步形成。就后者而言,包括等价值取向危机、精神取向危机和文化认同危机在内的文化取向危机以及与此伴生的新的思想论域中涵泳的对现实的沉沦感与疏离感,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以及由现实通向理想未来的途径,均构成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的重要内容。对“五四”思想两歧性的批判。“五四”运动及其思想之问题意识的共同指向,即如何重建中国文化,而如何贯彻人本思想和人本精神,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如何成就“德先生”和“赛先生”而不沦为“德菩萨”和“赛菩萨”以及如何理解东西方文明交融过程中的冲突,这些都是对“五四”的理解及评价过程中必须处理的基本问题。要认识五四思想实质的复杂性,不妨从对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以及五四和传统思想的错综关系入手。特别地,就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而言,在百年之前那个矛盾的时代里,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并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源头和楷模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情感奔放、热血沸腾且骨子里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而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一方面诅咒宗教,反对偶像,推崇理性主义与怀疑精神,另一方面从“人的宗教”到“人的神化”,却极需偶像和信念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饥渴;一方面主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另一方面又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以逃避时代问题的复杂性……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怀疑精神与宗教精神,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以及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些两歧对立的思想观点,都在那样一个时代回旋激荡,扑朔迷离。转型时代中国乌托邦主义的兴起。讨论乌托邦思想在转型时代兴起的过程,首先不得不厘清其兴起时于转型时代的两个语境背景,即传统政治秩序解体与文化基本取向危机的双重危机以及传统思想的嬗变与西方文化流入的互动。在此过程中,以康有为、胡适为代表的软型乌托邦思想和以谭嗣同、刘师培与李大钊为代表的硬型乌托邦思想,在回应20世纪中国面临的双重危机时,都将乌托邦主义等同于儒家的“大同”理想,并在西方伦理价值的强化过程中,进一步凸显了儒家思想中的乐观主义偏向和人的神化倾向。这样一来,由儒家及西方入世乐观主义共同哺育的转型时代的乌托邦主义,不仅在各种“软性”的乌托邦主义思想中依序展开,也同时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成为现实。殷海光师与后五四学人。在本书的最后,张灏先生以《一条没有走完的路》和《殷海光与中国知识分子》两篇短文,用来表达对恩师殷海光先生和五四学人那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缅怀与崇敬。在张灏先生看来,理想主义精神也许是殷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这份理想主义精神中固然包含有极强烈的反抗精神,并伴随殷先生的一生而在其不同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从狂热的民族主义信徒和国家主义者,到反右倾的自由主义斗士和世界主义者,殷先生终其一生不断地“焦虑地思索”,直至其晚年一方面渐渐承认传统价值,而另一方面却目睹弥漫周遭的物质主义气息和机械麻木心灵中知识分子所表现的那份失落、迷惘和冷漠以及这个时代的“寂寞、凄凉和横逆”。尽管如此,作为后五四一代学人,殷先生所秉持的五四以来的道德底色和传统型知识分子那种“站在边缘位置思考中心问题”,却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起了不倒的楷模与风范。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和刘师培,这四位涌现于转变时代(1890-1911)的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他们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体的思想风貌及其作为特定民族和文化共同体的一员所自觉面临的问题。这种世界观使此四人的思想得以发展超越了那种流行于中国知识界的改良派和革命派中的民族主义,而都具有一种道德性和精神性思想倾向相融合的特征。不管是由道德性倾向支配的康、刘,还是受精神性倾向支配的章、刘,此四人论著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象征,均构成其对各自所面临的存在情境和秩序危机的回应以及其寻找秩序与意义的努力。张熙2017年1月19-21日于上海 家中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讲的就是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和刘师培四个人的世界观发展史,包含有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但是对我来说内容太过枯燥
  •     有点难读
  •     每个人物都可独立成篇。危机不仅提供了紧张关系以便于锤炼思想,而且成为众多思想搏杀的道场。张灏先生思想史的功力在不同人物身上得以展现,恨其太过高屋建瓴,而不能闻其详。
  •     结语太重要,需要多看几次
  •     初读有些晦涩,关于佛教思想和墨家不是很了解。之后回味一想,很多东西都豁然开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