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哀荣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538713381
作者:(法)多纳谦-阿耳封斯-弗朗索瓦·德·萨德(D.A.F.de Sade)著
页数:590页页

内容概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3日 -- 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俄罗斯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罗莉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罗莉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再于1962年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这些作品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弗拉季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和他的妻子艾伦娜所生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是家中的长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生在当时地位显赫并且富有的家庭。他的孩童时代在圣彼得堡度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家庭使用着三种语言俄罗斯语、英语、法语,所以纳波科夫在孩童时代就能讲三种语言。
纳博科夫出版小说《国王、皇后、侍卫》、《圣诞故事》、《防守》、《眼》、《荣耀》、《黑暗中的笑声》、《天赋》、《斩首的邀请》、《礼物》,并发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译作品、诗集、诗剧和剧本。剧本《事件》与《华尔兹的发明》在巴黎以俄语上演。
1940,纳博科夫一家搭"Champlain"轮赴美。1941年在纽约博物馆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研究员,每周三日于威斯利学院教授俄文。1945年,纳博科夫与薇拉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任康奈尔大学俄国与欧洲文学教授;1952年,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客座教授。这期间,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国三诗人》、《庶出的纹章》、《故事九则》、《确证》等书。
1955年,《洛丽塔》遭四家美国出版社拒绝后,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丽塔》在美国出版。这期间,他还出版了《菲雅尔塔的春天》、《普宁》、《纳博科夫十三篇》,并与独子Dmitri合译出版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


 名人的哀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个人的高尚从思想的高尚开始,一个人的肮脏从思想的肮脏开始。《贞德的厄运》是一本这样可怕的书:如果你是个淫者,你当然大呼过瘾,如果你是个君子,你当然大骂萨德要不得,鞠思汀那的流亡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幻想的性的冒险史。譬如你看过了前半部的情节,当你看到鞠思汀那朝一座教堂逃亡的时候,你事先就已经知道了,那个将要出现的道貌岸然的,在那个在山坡上放羊还是放什么的小女孩口中口碑甚好的主教——大概是主教,当然还有帮凶们——绝对是个大淫贼。对书中出现的人物——不用怀疑——用再美丽动人的“褒扬”都不过只为了“贬抑”作准备而已。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卡夫卡——任何平淡的情节都是只是怪诞故事的前戏。这样,看萨德的书你就要有心理准备。要看到他的智慧一面:他的批判,他的说教,这些都是《贞德的厄运》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但换句话说,排除了书中那些入木三分的性虐待的描写,这些内容哪位作家不会写呢?再言,如果排除了书中的批判和说教,他的性虐待描写也不见得就是世界第一。所以萨德虽然伟大,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一个时代的发言者”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我承认,我是道学家
  •     @ Elytis
    只是读了Justine,所以我这里说的话比较武断。
    关于“达尔文主义者”的论断,是因为他认为强者对弱者的各种欺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知你为何认为他是反达尔文的?
    你读的书真偏门儿呀~
  •       我读了一点,或者读了一部分,觉得这不是道德说教么?还是读完吧,结尾肯定不是道德说教,但是读到结尾。。。。这就是道德说教么。。。。。
      
      全文的结构和白夜行几乎一样,女主角不断帮助人,不断被帮助的人残害,不断重复不断重复,只是悬念在一开始就说明了了,这两个人是姐妹。而白夜行在开篇并没有说明男女主人公的关系。
      
      可以说这样一本小说,完全可以写成长篇巨著,感人至深,但是萨德没有。全篇语言简洁,用别人经常批评我写的东西的话说就是,“缺乏细节”,但是这样一个故事还是引人入胜,我想,这是最大的悬念。
      
      当白夜行的犯罪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被社会裁决的命运,死亡是毫无疑问的,这时,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就不成为悬念了。
      而萨德所写的女主角的命运究竟最后会怎么样?不读到最后,没有人知道,甚至当我读到显而易见的姐妹重逢,万分激动,仿佛最后女主角的死已经无所谓了,姐妹的苦难互相呼应,在妹妹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姐姐在整篇小说中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只能说,这部小说写的很好,平铺直叙,言简意赅,可读性强。
      完全可以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主题分明,中心思想明确,道德教育为主。
      结构总分总。叙事为主,没有心理描写。
      而堂吉诃德同样的叙事小说,可读性就不那么强了。
  •       我喜欢喝雪碧,尤其是冰镇的透凉的。
      但是今天我家停电,冰箱里冰好的雪碧变成了常温的。
      我恰好和同事倒班休假,我打开一易拉罐雪碧,没有平时的冰凉。
      电视不能看,电脑不能用,手机没电,唯一有电的是我的电子书。
      我有屯电子书的习惯,尤其是禁书,或是很猎奇的读物。
      我的电子书一翻开看到那一排题目,绝对会让女生脸红,男生喷鼻血。
      但是我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看,偶尔翻一两眼。
      
      今天,估计是上帝的安排,让我和这个充满了各种非主流意识的电子书独处在房间里。
      我一眼看过去,选哪个好?
      闭着眼睛点了一下,《贞洁的厄运》萨德。
      好吧,就这本。
      萨德很有名气,有的人把他捧得很高,有的人却又觉得只是soso。
      而我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看了这本书的电子版。
      萨德作为现代“sm”文学的鼻祖级人物,关于他的历史我看过电影《鹅毛笔》。但是据说这部电影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萨德的一生,我以后哪天再无聊的话或许会找萨德个人的传记看看。
      
      我在沙发上摆好一个舒服的姿势,打开我挚爱的雪碧,同时开始读书的第一章,我一般习惯是不读序言,直接入正题。
      
      我一边喝着那瓶不怎么冰的雪碧,一边看这部大作。
      
      到我看完最后的情节的时候,雪碧也刚好喝完。
      
      如果研究萨德思想的人可能会这么分析:
      嗯,整篇萨德用鞭挞一切美好的德行来表达自己的反叛精神,保持珍贵的品质,反而处处受辱。本书中大力宣传关于性的快感,放弃一切人性中好的理智的一面,这体现了萨德对于现实社会沉痛的思考…………
      那些研究文学的人会说: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夸张的鲜明的对比,使整篇小说意图明确。文中通过大量的对话语言来反应人物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同时因为作者所处的年代歌剧戏剧盛行,所以文中人物的语言不那么自然,有些偏向与戏剧色彩,所以部分情节比较生硬,同时因为当时的宗教环境,所以全文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是对于我一个喝着碳酸饮料闲来无事乱看的人要说的是:
      1.这本书非常有想象力~女猪脚上辈子是干了多少坏事啊~~~遇见的人TMD都是变态~~一个正常人都没有~还有TMD女猪脚善良是好事,但是无脑善良就是你活该了。
      2.好吧SM情节全是抽鞭子之类的。。。看多了大家就跳过去吧,抽来抽去也没意思~~现在很多H小说什么抽鞭子虐心啊~都写得超过鼻祖了。
      3.每当女猪脚在被虐ing开始试图用语言感化施虐者的时候,请大家自动跳过。。。那些长长的两者之间的对话。。。看多了没意思,我觉得估计是萨德内心两种意识的体现吧~
      4.如果你不搞研究,只是想略微看看,那就下载电子版的看看就可以了,买一本研究起来费神,打发时间嫌烦的书,犯不着。
      
      
      
      我是个爱看书的人,但是看完不会说漂亮的评价。
      
  •     阅读时第一感想是:坏人都好能说啊这不科学><
    不过坏人哲学好厉害呢~要被洗脑了~
  •        此书基本上是我高中住校时代每星期回家的周末呆卫生间偷偷看完的。。。以恶魔的口吻描写道德的书也够多了,所以我基本上是当成金瓶梅来看。
  •     我突然觉得柳鸣九那个神人真是值得大伙儿尊敬啊,有好东西还知道分享……而且这家伙真幸运,能看到这么好的书,泪奔~~~~~
  •     看ls透的,感觉闺房哲学更厉害的样子><~
    坏蛋懂文化,谁都挡不住啊!
  •       萨德,光说这个名字就够聊的了。性虐文学的开创者、悲观厌世生来为恶的观点发扬者、影响了无数后世艺术家的伟大作家等等等等,这些名头让萨德成为了一个魅力四射的黑暗明星。这本《淑女的眼泪》却让我了解了萨德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对美德的歌颂。可能有人会说这本书不是讲的是对美德的嘲讽和打压吗?你说的没错,这就像一部讲述骨肉相残乱伦互相捅刀子的电影一样,它只是给你展示善良和正义的无能和懦弱,同时告诉你罪恶有多么的强大。罪恶是如此强大,善良是如此的卑微。所以坚持这卑微的善良是伟大的。就算被蹂躏一千次一万次,这善良依旧。在小说的结尾,好希望再来一段赤裸裸的蹂躏。可善良总要成长为强大的正义,这就是萨德所要告诉我们的,无非是善良放大就是正义,而邪恶放大后,依然是邪恶。它不会升华和变化,它很单纯。
       2009年11月18日
  •        我不知道萨德用这种夸张的笔调来写这些所谓丑陋的事情是为了更强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另有目的,但我读完以后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从来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我总有一种感觉就是里面的女主人公太懦弱,不知道对不对。但还是祝福那些拥有美德的人能够更好地生活!
  •     他笔下的坏人都蛮能言善道的,在龟速读他那本闺房哲学,那里面也各种“洗脑”言论
  •     我现在只能说一点,就是sade所偏好的sodomy并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追求快感的方式,还有其象征含义,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拒绝人类族群的reproduction,就是说萨德并没有考虑人类作为一个种的进化前景而是拒绝这种前景,萨德是anti humanism的,我那书只看了20多页。。看完了应该能说清楚些
    klossowski是巴塔耶的朋友,也是法国20世纪哲学,文学史上的谜。。我创了一个小组不过现在没什么人加呵
  •     原来是旧书?我还以为是新出的……怪不得封面那么土Orz我得在毕业前快点看掉……
  •     我觉得你写的很好^ ^这本书只是高中时在图书馆随手翻过(原谅我出于本身趣味的缘故,没有耐心看任何女性受虐题材),谈不上有什么理解,不过你的评论里对它的解读倒是让我想到了很多我自己此前思考过的东西——比如真正的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不对上帝的存在与旨意起质疑之心,不希求奇迹作为证实,也不抱有在现世中求取报偿的功利心,这与萨德描绘出的这种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美德何其相似),比如小说《断桥记》及其改编电影《圣路伊斯大桥》(故事中所有受苦的善者均在断桥事件中身亡,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与朱斯蒂娜遭雷击而亡亦何其相似),甚至是我所爱的歌剧《狄托的仁慈》(剧中的皇帝对“仁慈”这一理念的近乎苛酷的追求最初也让我感到震撼与不解,视之为古怪的“圣母”)……
    由于我个人是个凡事爱追究逻辑的冷无缺,对于这种不讲道理、无逻辑可循的美德,要谈信服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我确实也经常不由自主地被这些我或质疑、或蔑视、或怜悯的“善”的顽固坚韧所打动,醉心于这种“善”的奉行者在不断为它付出代价过程中被苦难与厄运锤炼出的美丽姿态,乃至对它生出一种敬意。
    或许“善”本身在我眼里固然乏善可陈,但当它被以一种疯狂的、无理性的方式坚守时,我便可以无视被坚守之物本身的无趣,而纯粹被“疯狂、无理性的坚守”这一行为本身的美所吸引了吧。就像我在之前的一篇日记里写过的:“他或许是强大而可畏的,当他终于被面前这整个惊恐而怨毒的世界击倒、碾为齑粉时,他不会明白为什么。他或许是弱小的,即使被践踏进泥土里,他总会一如既往地驯顺,但内心里以愚蠢的高傲和坚忍,依然把自己当做英雄、君王或神明,像品尝荣誉一般啜饮着自己的苦难。
    ”我爱的是这样一个影子而已。
  •       其实我看得是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撒旦文丛那个版本,据说这部作品以后还有一部讲述女孩姐姐进修道院生活的故事,邪恶的姐姐继续发挥她恶的本质,可惜国内还是没有出版,把wiki上的一点内容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吧。茱丽叶在一个女修道院长大,但是13岁时她被一个女人骗走。那个女人对她说,道德、宗教和其他类似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生活里最好的目标就是“好好享受,不惜伤害别人”。茱丽叶于是误入歧途,杀死了很多人。
      这本小说记述了茱丽叶13岁到30岁之间的事情,茱丽叶这个女流氓参与了各种各样的不道德的活动,并且结识了很多和她类似的人,比如热爱谋杀年轻人的Clairwil,还有Saint Fond,一个和他自己女儿乱伦的50岁的百万富翁,这个人还杀了他的父亲,甚至还要策划一场大饥荒来杀死法国的一半人口。
      小说中描写的最详细的场景之一是茱丽叶和教皇庇护六世的会面。女主人公告诉了教皇他的前任教皇所做的一系列不道德的事情。谈话结束后,两个人进行了一次狂欢……
      
  •     @Satan
    是妹妹
  •       不是评论这本书,而是这个作者。看过他写的朱斯蒂娜,似乎跟这本书情节有相仿之处,充满了压抑的情绪。都是贞洁者没有好下场,他受过啥刺激?有空去研究下,高人告诉我也行
  •       萨德是个诡辩的语言天才,不知他当年除了跟姑娘滚床单外有没参加什么辩论赛,我还在思考,萨德不是一个浅薄的浪荡子,他选择以这种方式呈现道德的美好是怎么设计,处于什么考虑····美德的下场那么凄零,而随机应变利益为先倒坐上了公爵夫人?
  •       善良的人如果是弱者,那么必然被强者欺压,上帝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弱者必然死。
      
      萨德书中的朱斯蒂娜倒是善良,经过几次磨难后被雷劈死,这是最好的下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类,好好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吧。
  •     這本書連台灣都還沒有翻譯。大陸這裡估計是遙遙無期了。
    Maurice Blanchot說Juliette的故事和《Justine》互成對照,不可分割,在彼此映照中彰顯出意義。我當時看得眼睛都直了,太有道理了。
  •       曾经写过一篇这本书的书评,是在第一次看完后,之后认为写得还是太肤浅和幼稚,就删掉了
      
      而这篇文字,是在读完三遍,又深深思考了很久之后,用来表达的自己的一些想法的
      
      首先很多人都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萨德的书中天马行空,乃至于令人邪念顿生的性描写上。的确,这本书算是萨德书中除却《120天》以外其描写最为露骨,对各种性癖描写最为深入的一本,事实上现代关于SM的很多想法,源头,和借鉴均来源于此书
      
      这里对于这种倾向不做评价,毕竟这是人之常情,弗洛伊德在中国的大行其道恐怕也和八九十年代那场羞答答而要找个遮羞布的性解放运动离不开关系,所以其影响,是难以简单勾画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哪怕今天各位写手,无论怎么样费尽笔墨,乃至于深入挖掘生活中最令人厌恶、恶心部分,如《十宗罪》之流,却甚至无法仰望萨德的原因就在于,其只能对于感官造成刺激,而不能对心理造成冲击
      
      这种冲击是从内心的缝隙开始的。人们往往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宗教的力量,需要对“超人”、“超自然”的定义,随之产生了对宗教的需求,但是理智的人在面对宗教时都会有一定的思考和保留
      
      萨德正是把这个缝隙打开,让人从内心深处去思辨,去思考,去用理智来判断。这就是萨德的伟大之处的第一个方面,用思辨的力量,揭示了对宗教的论辩
      
      这里需要点明的是,中国其实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统一全国的,长时期的宗教,所以思辨的力量,也就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而萨德的第二个伟大之处,就是理智地去思考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道德到国家到法律。这里我不想谈论太多,因为这个更多的属于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所面对的范畴。不过其雄辩和直率,深刻地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展示了出来
      
      最后,萨德的伟大在于他把真相展示给世人的方式,一方面,是血琳琳地撕开给所有的读者,另外一方面,则是掩藏在各种各样粉彩异常的性描写中,所以只有真正理智、渴望汲取他思想中营养的人知道该如何去提取其中的精华
      
      总之,我很推荐这本书,无论是作为色情文学的经典,还是冷漠、理智和思辨,揭露真实的经典
  •     Justina是姐姐还是妹妹?
  •     错别字又出现了,是“用得过头”
  •     你说的那个版本我看了,是删节的很严重,感觉很多关键情节都不在。但是这个版本的我感觉很好啊,感觉该写的都写到的,但是是不太清楚到底原著是如何写的,看中文没办法的。
  •     最近在学校里有看到他作序的撒旦丛书系列,这套书收录了部分他在《法兰西风月谈》里提到的一些书。但是不知道为啥看封面总觉得像地摊货囧封面设计总觉得有点傻不啦叽的Orz而且所谓的柳鸣九做的序其实都是《法兰西风月谈》的序……好像盗版书/-\
  •     闺房哲学真邪恶啊!!!哈哈哈哈~~~女主最后被洗脑到……啊,不剧透。
  •     我操!好屌啊看起来!
  •       看完淑女的眼泪时,内心是极其纠结的。在文采方面不若金瓶梅有思考的空间,但他的确是本奇书,只不过我当真不是奇人,删删减减还是难以如此结实的去以读者的身份的冷眼旁观。而是以窥镜自视的姿态体会鞠斯汀娜当处的角色,不禁内心惶恐万分。。。
  •     这本书是彻头彻尾的反讽呢,萨德看着楼主露出恶魔式的冷笑。
  •     加油儿啊!!!数量不少呢!!!还有开了一堆天窗的删节版小说。
  •     如果说坚守本身是种美的话,那书中所谓坏人也坚守自己的信仰,这方面打个平手,至于坚守的东西,前者说不出理由啊后者却很人性很有说服力,我觉得人就一辈子,还是要为自己接受的世界观努力活着,而不是被空洞的伦理道德束缚,我觉得最初那个强盗其实是女主角的救星,可惜她傻逼了
  •       看之前并不知道这书的威力,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几年前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索多玛的120天》的那位作者。
      只记得当时春节看过那个片子,我就抑郁了,整整郁闷了一个假期。
      昨天在火车上闲来无聊,就抱着这本书看,我终于明白在《索》里面的那些变态行为里的理论渊源。变态,但是却言之有理。
      这书对我来说,明显太灰暗了,里面涉及了太多我无法短时间消化的东西,弄的我消化不良,看了感觉很反胃。我一鼓作气将书看完,并决定短时间不再碰它。
      不知道对这本书的感情是什么,绝不是讨厌,但却鼓不起勇气再去深究它。先放放吧!
      
  •        写在最前面的话
      
       萨德侯爵的小说《朱斯蒂娜》,又名《淑女的眼泪》,后者似乎更能直接地给读者以小说主旨的暗示。但不管叫什么,我手头上的小说版本(一个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朱斯蒂娜》,大概在96年霍或97年出版)非常“健康”——原版小说中的大量情节被删除,一些“不健康”的词句被翻译者换成另一种“和谐”的表达,用心良苦的出版审查机构似乎在向人们展示他们对于维护所谓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责任感;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小说以及小说作者的巨大侮辱(一切删节都是对作者和作品的侮辱);同时他们也忘记了,他们的做法让那些如我一般希望对小说发表评论的人感到不安——经过翻译者删改的小说还能不能算是原作,建立在观看删改的小说版本基础上的小说评论能否站得住脚;最后他们还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制度叫做“出版分级”制度(当然,这里还存在出版界管理者认识上的原因)——如果担心小说中“不健康”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可以将该小说定为“18岁以下禁止购买”的级别,而不必拿起锋利的删节“剪刀”。然而,考虑到《朱斯蒂娜》长期以来被禁止出版,我还是要向国内的出版审查机构抱有一丝知足常乐的感激。
      
       对道德的侮辱对邪恶的宣扬
      
       《朱斯蒂娜》之所以长期受到出版审查机构的关照,是因为它的主题——“邪恶”(反对西方传统道德),在小说里,萨德伯爵将邪恶上升到等同于“自然规律”和“美”的高度——邪恶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美。他对邪恶抱有一种虔诚的崇拜态度,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会到,萨德总是一种享受的、欣赏的态度去观察邪恶的行径。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发展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解构西方传统道德的哲学,小说《朱斯蒂娜》其实是一个论证他这一套哲学的过程:心地善良、信奉上帝的女主人公朱斯蒂娜屡遭厄运,而她的放荡而邪恶的姐姐朱丽埃特以及朱斯蒂娜遇见众多邪恶的罪犯则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些人物命运的对比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一个基本结构,小说的另一个基本结构是女主人公朱斯蒂娜反复遭受的厄运,通过这一循环性的结构,小说论证了萨德哲学的规律性——如果某一观点是规律性的,那么它必然是能够重复发生的。尽管在小说中没有明说,萨德在小说手稿中将朱斯蒂娜的遭遇标注为十项遭到厄运的美德(因为哈尔滨出版社的版本对于暴力和色情内容的删节与隐晦,此处部分内容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版本):1、朱斯蒂娜在与都布格交往中表现出的羞怯,然后朱斯蒂娜险些遭到都布格的强暴;2、朱斯蒂娜拒绝主人都·阿邦先生教唆其的盗窃行为,都·阿邦先生污蔑朱斯蒂娜盗窃了他的钻石,朱斯蒂娜被关进监狱,并要被处以绞刑;3、以女强盗杜布瓦为首的强盗组织携朱斯蒂娜逃出监狱,要求她加入组织,朱斯蒂娜拒绝加入,受到强盗们的轮奸;4、之后,逃跑的朱斯蒂娜德·布洛萨克侯爵救起,但侯爵要求朱斯蒂娜毒害他的母亲,朱斯蒂娜将侯爵的阴谋告知其母亲,可是侯爵的阴谋还是得逞了,为了报复,侯爵放猎狗将朱斯蒂娜咬得全身是血;5、逃离侯爵的魔爪,朱斯蒂娜来到变态医生罗丹的家,为了防止罗丹拿其女儿做医学实验,她劝罗丹的女儿逃走,结果被罗丹发现,盛怒之下的罗丹将朱斯蒂娜暴打一顿,并用烧红的烙铁在她的肩膀上打上烙印;6、离开罗丹的住所,出于对上帝的虔诚,朱斯蒂娜不辞辛劳地到一家修道院朝拜,居住在修道院里的四位修士则是性虐待狂,朱斯蒂娜饱受鞭打、强暴等酷刑;7、因为修道院更换修士,朱斯蒂娜得以离开修道院,她在路上施舍一些钱给一位乞讨的老妇人,却被老妇人一拳打到,并被抢走了钱包;8、在森林里,朱斯蒂娜拯救了伪币制造者达维尔的生命,却被达维尔骗到一个古堡,被强迫赤裸身体像驴马一样辛苦劳动,还受到多次虐待;9、因警察袭击了古堡,朱斯蒂娜得以离开,在一家客栈里意外碰上女强盗杜布瓦,杜布瓦要求朱斯蒂娜配合其抢劫富有的年青商人迪布勒伊,但善良的朱斯蒂娜将阴谋告之了迪布勒伊,迪布勒伊大为感动她为妻,女强盗杜布瓦察觉到阴谋败露,毒死了迪布勒伊,并成功逃脱;10、失去婚姻幸福的朱斯蒂娜在另一家客栈中从大火中拯救出一个小女孩,但却被人污蔑为放火的罪犯,再次被判处绞刑。如果说小说《朱斯蒂娜》还可以叫一个名字的话,我想应该是“关于美德的十宗罪”。
      
       主旨高于人物形象塑造
      
       从这十项循环着遭到厄运的美德中,可以看出小说强烈的将女主人公朱斯蒂娜简单化、工具化的倾向。为了让美德的化身朱斯蒂娜不断地陷入厄运,萨德把朱斯蒂娜的智商和情感设定在一个有违常人的水平上,中国有句老话叫“一着被蛇咬,十年怕锦绳”,又有“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可朱斯蒂娜却总是单纯地犯低级错误。“人物形象的创造”和“文章主旨的表达”在小说中成负相关——萨德越是要告诉读者“美德必将遭受厄运”的道理,就必定要让朱斯蒂娜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虽然朱斯蒂娜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坚持信仰上帝和美德的形象,但是作为木偶师的萨德用绳索让朱斯蒂娜承认了美德必将受到厄运的道理,只不过朱斯蒂娜是以既“动摇”又“嘴硬”的态度说出来的:“因为现在我甚至想不出我对美德的任何一点最小的爱好不是被苦难的潮水立刻冲走的!我自愿去崇拜它的公正与开明的上帝,你怎么可能因为我的美德而惩罚我呢他的好找人漏洞的理论,被更为有离得雄辩赋予极大的力量,我愿意承认,他还引用那些我从未读过的书籍中的言论作为旁证,总是能战败我的理论”,“这就是上帝摆在我面前的最新例子,是寻求说服我的最生动的方式:成功是罪行的报酬,不幸是美德的酬劳”。
      
       诚然,小说的结尾可能会给那些坚信上帝和西方传统美德的人们以些许的宽慰——在结尾处,靠淫荡和邪恶发家致富的朱丽埃特(朱斯蒂娜的姐姐)在看到朱斯蒂娜的死后突然良心发现,将绝大多数财产留给丈夫,到修道院里“成了修女院的典范和榜样,不仅以她深深地虔诚,而且以她灵魂的宁静和她道德品行无可指责的得体而闻名于世”。可以说这是小说最大的俗套,也可以说这是18世纪小说的大俗套,也许是因为身处年代严厉的道德统治:萨德担心他离经叛道的小说会给他带来法律惩罚,所以即使已经将传统道德在小说中贬得一钱不值,但不得不在小说最后象征性地披上惩恶扬善的“修士服”。可是,由他那机灵的大脑设计出的巧妙安排,又能够让明眼人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朱斯蒂娜死于雷电的袭击(萨德这样安排似乎在表明上帝最大的侮辱,因为闪电不是人祸,而是天灾,如果说信奉上帝的朱斯蒂娜之前遭受苦难的责任可以推到坏人的身上的话,那么对于雷电袭击,上帝就难逃其责了),看到妹妹的死,姐姐朱丽埃特大发感慨:“这个可怜的姑娘的灾难的锁链、那些可怕而不间断的不幸,是上帝送给我的一个警告,它让我忏悔我的生活方式,留心那悔恨的声音,并且最终飞进它的怀抱。”这段话似乎表现了“扬善”的目的,却带来“惩恶”的逻辑错误:为什么一生善良的朱斯蒂娜死于上帝的惩罚,而一生罪恶的朱丽埃特却没有。可见,在嘲讽中,小说依旧走在侮辱传统道德的路线上——萨德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小说将朱斯蒂娜作为工具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让她成为小说的叙事者叙述出充满暴力和色情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版本)。如果一个女子经历了强暴,那么通常她是不会愿意回忆这段往事的,即使回忆也不会细致地谈起经历的细节。可是小说中的朱斯蒂娜却勇敢无比且毫无羞耻感,在倾听人德劳尔桑依伯爵夫人面前对自己被强暴的经历细致地侃侃而谈。实际上,在萨德的笔下,朱斯蒂娜是以男性的、色情的目光在观察自身的,而如此这般的一来萨德总是不自觉地以他个人的男性思维进行写作,比如,在小说中,朱斯蒂娜有一段自述:“我可以在这里声明,那天夜里,我接受了适用与学过这些肮脏做法的资历最高的妓女所应学到的完整的淫乐行为的一堂课”,试问没有去过妓院的朱斯蒂娜如何用“资历最高的妓女所应学到的完整的淫乐行为的一堂课”来形容自身的悲惨经历呢(通过阅读萨德的传记,读者倒是可以得知他是个风月场中的常客)?其次,朱斯蒂娜的男性视角无疑是为了挑起读者(主要是男性读者)的性欲——我们知道,萨德对色情有着痴迷的态度,他从来都是将性欲的发泄作为享受。小说中的对其他女性形象的描写也是通过隐藏在朱斯蒂娜背后的男性目光形成的,比如朱斯蒂娜对关在邪恶修道院里的女人的描述:“佛洛雷特是女人中最年幼的一个,……她的皮肤棕黑,长着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有着一张极其诱人的而又刺激的脸蛋。考尔内莉大约十六岁,金发,长相很漂亮。她的头发极其美丽,皮肤光洁,身材最为窈窕,……翁法尔,是个三十岁的女人,很高,有一张非常甜蜜、惹人喜爱的脸,身体异常丰满,无可挑剔的头发,可以想见的最美丽的胸乳,和你能够见到的最温柔的眼睛……”这是一个特征,在萨德的小说里,那些被色情的女人们都是漂亮而性感的,而且她们总是倒霉地碰上色情狂。
      
       一点异议
      
       这里需要稍微扯远一些,但是谈及《朱斯蒂娜》中的色情视角就很难绕过一个词——性虐待。在常人眼里,这个概念似乎是“色情”和“暴力”的简单结合,事实上却复杂得多。尽管在萨德的小说里,那些色情的情节总是和暴力交错在一起,但是如果按照李银河教授(国内著名的社会学研究者,作家王小波的夫人)在其著作《虐恋亚文化》中对“虐恋”概念(英文词为sadomasochism,简写为SM,是施虐倾向——sadism与受虐倾向——masochism的结合,其中施虐倾向——sadism即来源于萨德作品,是萨德的英文名的变体)的特征概括:“第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特征是,参与者是自愿的。第二个共同特征是,在活动之前双方往往会事先就角色分配、活动内容、情节场景等细节做好约定。第三个共同特征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由接受者(有受虐倾向者)而不是由施予者(有施虐倾向者)来安排和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程度。第四个特征是,受虐者多于施虐者。第五个特征是,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往往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第七个共同特征是其游戏性质、表演性质、仪式性质和象征性质。……第十一个特征是其幽默感。第十二个共同特征当事人双方的关系往往极端亲密、了解和信赖。”《朱斯蒂娜》中的特殊情节却和上述特征有着极大的不同:1、小说中被施予暴力者都不是自愿的;2、小说中伴随这暴力的性行为的发生,暴力的施予者和被施予暴力者都没有也不可能对“角色分配、活动内容、情节场景等细节”进行事先约定,主导行为过程的是而不是被施予暴力者,行为是暴力施与者强加给被施予暴力者的;3、小说中部分内容暴力施予者多于被施予暴力者,比如邦迪森林一幕;4、小说中的暴力施予者绝没有受虐倾向,而所有被施予暴力者既没有施虐倾向,也没有受虐倾向;5、小说中充斥着血腥、冷漠和残酷,毫无幽默感可言,所有性行为都是实打实的人身迫害和性侵犯而不是游戏和象征;、6、小说中暴力的施予者和被施予暴力者之间无疑是恶棍和受害者的关系,而绝不是亲密的友谊。
       从特征的比较上看,《朱斯蒂娜》以及萨德的同样类型的小说很难说是虐恋小说,可是将《朱斯蒂娜》排除出性虐待小说的范畴又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承认《朱斯蒂娜》是性虐待小说,又认为其不是虐恋小说,唯一说得通的逻辑是“虐恋”不是“性虐待”,可这就引发出一个大问题:虐恋概念中的所谓的“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中的“虐”究竟是什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虐待论》中对性虐待的分类部分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此书将“性虐待”分为特指的性虐待和范指的性虐待,前者就是李银河教授所称的“虐恋”,是以虐待客体(即被虐待者)达到性的唤起和得到性快感为主要目的,后者则是“为了达到虐待主体的快乐而实施的虐待,其中虐待客体只有痛苦没有快乐和幸福”。按照《虐待论》的分类,《朱斯蒂娜》中的性虐待属于范指的性虐待。但这并没有完全地回答所有的疑问:虐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虐倾向——是从萨德的作品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为什么按照《虐恋亚文化》中对虐恋概念特征的描述却能够将萨德的作品排除出虐恋的范畴。
       当我们阅读了李银河教授对“虐恋”概念的定义:“一种将快感和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如果对他人施加痛苦可以导致自身的性唤起,那就属于施虐倾向范畴;如果接受痛苦可以导致自身的性唤起,那就属于受虐倾向范畴。虐恋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统治与屈从关系和导致心里与肉体痛苦的行为”。我们又能惊奇地发现从定义出发,可以将《朱斯蒂娜》以及萨德的同样类型的作品拉到虐恋概念的范畴之内:《朱斯蒂娜》中的恶棍总是通过造成朱斯蒂娜的痛感的性活动来达到自身的快感,而且通过暴力,恶棍们和朱斯蒂娜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统治和屈从关系。从这一点上说,《虐恋亚文化》中,虐恋概念涵盖的范畴与虐恋主要特征涵盖的范畴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空位,而这个空位恰好装得下萨德式的性虐待。造成这个空位的原因似乎是李银河教授的一片苦心:她既看到了性虐待存在的合理性,又看到了性虐待中可能出现的违犯社会秩序和人类基本权利的倾向,为了引导进行虐恋实践的人不触犯虐恋中的“恶”的领地,她将虐恋概念的主要特征缩小到“双方自愿的、游戏性的、相互约定的、关系亲密的”等范畴之内。
       经典的故事模式
      
       当我们可以用虐恋概念去看待《朱斯蒂娜》,我们能够发现萨德式小说中一个经典的SM模式。该模式以“男人在一个禁闭的空间中对女人施予性虐待”为主要特征。在《朱斯蒂娜》中玛丽森林修道院就是一个大的、禁闭的空间。把性虐待行为放在禁闭的空间中进行可能有三个原因:1、萨德多年的监狱生活;2、为小说创造出幽闭恐怖的氛围;3、则是为了方便性虐待的进行:将某些女人囚禁在某个禁闭、不能与外界联系的空间中,为男人的为所欲为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禁闭空间”模式在萨德的其它小说中也存在,其后,于1954年出版的另一部经典的虐恋小说《O的故事》(作者署名为Pauline Reage)也借鉴萨德的小说设计出一个叫做罗西的城堡,以供虐恋行为的开展。
      
       邪恶的哲学
      
       假使不把《朱斯蒂娜》中色情和暴力交错的行为称为“性虐待”或者“虐恋”,那么还可以说这些行为是犯罪行为,因为它们充斥着非自愿的残害和杀戮,它们挑战着社会基本的法律与人的自由和生命权利。但如果因此将《朱斯蒂娜》降格为一部纯粹的色情小说或者犯罪纪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小说中萨德显露出远远大于一般为了挣钱的色情作家或者为了生存而进行犯罪策划的恶棍的野心,前面已经说过,《朱斯蒂娜》通过情节和内容在论证了一个结论:“成功是罪行的报酬,不幸是美德的酬劳”,而隐藏在结论背后的则是萨德一套完整的、能够自圆其说的哲学思想,甚至可以说《朱斯蒂娜》是一部萨德的式哲学的宣言,就是这一整套哲学为小说中的恶棍以及他们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合理性的“盖章”。
       很明显,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构成了萨德式哲学的两大地基。事实上,身处18世纪的萨德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著名的悖论:如果创造并统治世界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是至善的,那么为何世界上还存在着邪恶的人与邪恶的罪行;既然世界上存在着邪恶,那么就能够得出推论上帝具有邪恶的组成部分或者上帝能力无法消灭世界上存在的邪恶,可是上帝不能既是至善的又包含着邪恶的组成部分,又不能既是无所不能的又是力不从心的。由此,上帝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便受到萨德的强烈质疑。另外,从现实中萨德也发现了潜藏在宗教的政治统治目的以及宗教的统治作用:“你所承认的上帝只是无知与暴政的果实。当那些强者首先开始奴役那些弱者时,他们让他们的受害者相信,是上帝使绕在他们脖子上的枷锁神圣起来,而那些弱者,他们的头脑被贫困所破坏,也相信他们被告之的一切。所有宗教都是这第一个虚构的言论的最具毁灭意义的结果,应该与它的来源受到同样的蔑视”(《朱斯蒂娜》中德·布洛萨克侯爵对朱斯蒂娜说的一段话)。既然在看似神圣的宗教教规以及美德的背后看到了作为人的统治者的逻辑,那么萨德自然而然地将中世纪开始之后长期压制人性的上帝抛弃。起码到这一部分,萨德的哲学思想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而且类似萨德这一部分的思想恰恰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后,在多个领域上帝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上升的历史背景的结果,从提倡人的自主地位的角度来说,萨德的无神论强调的恰恰是人的自由。但是,他的错误在于没有给“自由”划上有效的边界。他所提倡的是毫无限制的自由,是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对这种自由的提倡是萨德使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去批判现实的推论。在一个能够存在并有效运行的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都是受到限制的,而构成个人自由界限的通常是道德和法律。18世纪欧洲的许多法律和传统道德与上帝(宗教)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这些法律与道德之所以对西欧社会中的人具有统一的、权威性的约束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人信仰上帝,也就是说法律和传统道德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是上帝赋予的。对于萨德而言,因为认识到上帝的虚伪——“所有的宗教都始于一个错误的前提,……每个人都感到有相信存在一个创造者的必要”(《朱斯蒂娜》中德·布洛萨克侯爵对朱斯蒂娜说的一段话),在抛弃上帝的同时将作为社会秩序的法律和道德也抛弃了——毕竟它们的权威来源是虚幻的。这也是思想由“唯神”向“唯人”发展的一个客观结果——绝对权威的衰落,思想从统一进入到普遍的相对主义中。
       但是也就是在这一点上,萨德和现代社会的主流发生了分歧,主流的观点在不尽相同的个人之中抽象或者说提炼出了共性——人格平等和基本人权,以顶替上帝(宗教)成为现代社会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来源——没有社会秩序每个人的人格平等和基本人权平等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由的基础无法实现。而萨德的哲学似乎也是“唯人”不是“唯神”的,不过他的“唯人”受到唯物论的影响:因为信奉客观现实,所以自然规律具有了神圣性,在大自然中,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自由不断地斗争,弱肉强食是唯一的法则,强者统治弱者的等级结构是唯一的结果,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将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进行并不严格的类比:“在法国,任何没有钱财或保护的不幸者的案件都会被快捷地处理,美德被认为是与贫困无缘的,在执行官眼中,被告这的财源不济便是他有罪的足够证据”(《朱斯蒂娜》中都·阿邦先生对朱斯蒂娜说的一段话),所得到便是萨德式哲学的另一地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文明已经倾覆了上帝的既定秩序,但是无论如何它没有剥夺上帝的真相,最初,它创造了强和弱,因为它的意图是,后者永远附属于前者,就像羔羊仍然附属于狮子或者昆虫之于大象”(《朱斯蒂娜》中伪币制造者达尔维对朱斯蒂娜所说的一段话,句子中的“上帝”实际上是表示“自然”的意思,象征一种规律)。
       通过对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考,萨德雄辩地喊出了他的推论:人必然也应该追求自私的、绝对的、强者享有的自由,而弱者只能受到压迫——“因为邪恶就像美德一样,仅仅是对待别人时的一种方式,因此不是一个人在邪恶与美德之间做出选择,……仅仅是一个人怎样沿着普通的小路开辟自己的天地的问题”,“尽管一个个体获得他的权力的方式有了改变,强者比之于弱者的优越感仍然是上帝最基本的法律,按着她的法律,系住弱者的绳子是否是由一个富有的人或是由一个强有力的人拽着,或者它的绳索中最沉重的部分是否是落在最弱或最穷者身上,这是关系重大的”(此处的“上帝”等同于“自然”,另外,在小说中所有恶棍被工具话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萨德总是通过他们的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考,所以萨德式的恶棍往往是知识渊博的恶棍,同时他们思想邪恶得很相似,不得不说,因为强调主旨轻视人物塑造,《朱斯蒂娜》显得缺乏小说美)。
      
       尽管一般来说人总是偏向于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萨德忽略个人利益的实现普遍地是可以在社会秩序和合作之中实现的,并不是只有通过破坏才能获利;其次,肯能因为时代的局限,他没能看到自由民主国家中,通过法制和民主,大众和精英取得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现实;最后,对萨德式哲学最大的讽刺恰恰发生在萨德自己身上:鼓吹弱肉强食的他,被比他更有权势的岳母关进了监狱,这又回到了上面的观点:在一个失去良好美德和法律的社会中,除非成为最强者,没有一个人的自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     @扑腾扑腾飞
    那本我有下TXT但到现在都只看了个开头Orz那个肛交至上理论(不要乱起名字啊喂!)有在前言中提到,貌似是说比起椭圆形的YD,直肠的形状更贴合YJ,能够使XJ获得更大的快感啥的(…
    有条件的话他的书都想看看,不过估计是不太可能了T T
  •     自然界中角马被吃了也还是角马,可惜社会中有些“角马”落单了就要和鬣狗为伍了。
  •     话说我的那本Sade my neighbor还没看完。。你提醒我赶快把它看了。。。
  •       但萨德还是冲击了不安分的人们的热情。
      这是看完这书时所见书评里最印象深刻的评论,不知道应该感谢看书时的漫不经心,还是世事终于在合适的时候纷扰了一下,总之,还好,长期没感受到过的世界观如此坚挺,没有崩毁,甚至想要感谢新时代,新思想,总之我们提倡的公平,平等和自由万岁就对了。
      相由心生,看到那些性虐的文字如此令人咋舌,不免会想到作者在描绘这些场面时脑袋里的景象,本以为这些只是为了凸显光明而特设的黑暗,只是小小疑惑了一下何以如此精细,其实就是不敢想象作者就是这性虐的施暴者,就是那些绝望甚至绝望之绝望的理论的拥护者,哎,还是没见过世面啊。
      在这里,淫荡与沦丧显得很合时宜,走上高贵的殿堂,势必要先将自己廉价一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书中姐姐的道路,竟然寥寥几页纸就写尽了,一个认清了现实的女人,在那个被描绘得不耻女性为何物的时代,能够顺应所谓时代的要求,凭着妹妹完全不能忍受的狡黠让自己的身价水涨船高,获得几乎所有人的敬畏,10年间没有人能够再用卑贱来形容她,是否也是一种能力?
      在这里,善良总是被算计,道德总是被践踏,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结局就是一道毁了面容与身体,真正可称作绝望的闪电,是啊,我们现在越来越关注心理,现实的案例,书籍中总是告诉我们最最可怕的是心灵扭曲,而那颗心却总是太脆弱,但这里,心,在哪儿呢,似乎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受到命运的影响,因为那位小姐有太过崇高而极其难以理解的圣洁的信仰,对于上帝的依赖和我认为是片面的信服使她的生命看起来这样无怨无悔,10年,相较于她的姐姐,受到的不公正,惨痛的经历和代价,她直的让人不能理解。但,的确,对于10个自有一段道理的哲学家来说,他们的道理让人不敢去想,因为哲学是聪明的,但它却像是黄蓉一样,聪明,却太具有依赖性,倘若是跟了欧阳克,想必也如魔女一般,与郭靖,却是巾帼英雄,而这里的哲学,我想,就像是书上说的,老师讲的,但我们直接略过的那样,他本身没有善恶,正邪之分,为了这一时代的统治者所用,达成了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效果。在这里,这可怕的性虐经历的统治者们,无一不歧视女性,伤害女性,与女性的价值提升做顽强的抵抗,代表了旧的人,确实会被新事物所取代,我想,萨德也许到了最后也必须要去接受这一点,所以,尽管妹妹鞠里艾特一生坎坷,还要突然惨死,但这土壤,却深深刺激了我们从来没报希望的她的姐姐,借由这曾经的女巫升华出了道德最后的光明,在看似嘲讽中,也看出了这作者对于过往赎罪的无奈。
      但萨德还是冲击了不安分的人们的热情,我不是个不安分的人。
  •       关于萨德作品的译本,这个出版社出了三本。一本是《贞洁的厄运》,长篇;一本是《伪贞洁的女人》,短篇集;还有一本《孽之缘)。冲着”全球唯一中文版本,连英语都尚未上市(据20世纪早期日本寥寥无几的译本译出)“,我买了《伪贞洁的女人》,结果是看了一遍就送人了。
      很差劲,真的很差劲。
      翻译得支离破碎也就算了,那个前言里提到的”删节和润色“——润色就算了,删节倒做的很到位!大段的省略号,整本书看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这么糟糕的译本,还这么贵,给一星已经算客气了。
      鉴于原文里大量色情暴力内容,删节并不是不可以被原谅的。以前看过柳鸣九主编的一套书,里面同样有《贞洁的厄运》以及一些短篇。说实在,当时已经觉得文章被删的很生硬,但是读懂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说句实话,萨德的小说,其价值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归于那些外国译者们千方百计地想删除的内容吗?在这个方面上,翻译遇到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希望尽力为读者传达原文所能够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处心积虑地设法把除了”思想“之外的”不重要的“情节拿掉。而事实上,上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情节的匮乏都会对原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对萨德,我一开始是有兴趣,再是感到恶心,最后是厌恶。这个名字也许在心理学里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文学史上却不尽然。除了他怪诞的癖好和冗长的、不厌其烦的SM描写,我再也发现不出其迷人之处。
      波德莱尔”重新“发现了萨德,因此这位路易十六时代放荡不堪的侯爵、巴士底狱的囚犯,大革命时期的红帽子、死刑犯和帝政时期的疯子才经半个世纪的遗忘后,从潮湿的、黏糊糊的墓地里穿着尸衣爬上来,在唯美主义的庇护下重见天日。
      波德莱尔似乎对丑恶的东西怀有天生的兴趣。《恶之花》里的许多诗篇都令人震惊,那种令人厌恶的、不同寻常的美。你不能否认在他的诗里这些都是美的,丑恶的美丽,但那毕竟令人难以承受。那些经过演绎的美。而萨德,或萨德主义,一定是其中一例。
      “我最初觉得恐怖,后来就麻木了,最后就觉得好奇”。不知道多少人会像基督山伯爵一样,会对这些不同寻常的“恶”产生同样的感觉。大仲马用他的科学研究般的冷漠和兴趣来反衬阿尔贝惨白的脸色和摇摇欲坠的身躯。他对面前的锤刑是反感的,他想转过脸去;然而他的内心被眼前的那个人打败了,或者不如说,是被蛊惑了,尽管他实际上是不认同他的。等他清醒以后,他会感到害怕和难以抑制的厌恶。
      伯爵有那种令人着迷的魔力,阿尔贝先开始被他迷住,接着不由自主地被他控制。
      《恶之花》,或者波德莱尔,对萨德侯爵的称许是否对于人们就如同伯爵的魔力?
      看《基督山伯爵》时,我不止一次地希望阿尔贝可以好好地想一想,听从他明智朋友的劝告,琢磨琢磨伯爵的言语和行为。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之前每一次的怪异的事件,唐突的介绍以及种种疑团并不是全无线索。
      但他没有。阿尔贝,在作者的设定下,一向(除了最后)都不是一个深沉的、善于思考的青年。
      或者更糟糕,他害怕他的质疑会显得自己愚蠢,或者没有勇气?
      任何权威都不会不值得挑战,任何主流论调都可能不是真理。
      
      一时激动,居然写了这么多(⊙_⊙)。总之,要买就买别的版本吧(虽然中国现在也没什么好译本)。
      
      
      
      
      
      
  •       其实看完这本书蛮久了,虽然就个人而言这本书对我来说启迪很大,但因为懒本来也不想写什么书评,倒是最近因为一些事让我重新思考了这个故事的意义所在,所以还是决定提起笔来写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想法。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总的来说讲的就是有对漂亮的姐妹花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自己外出谋生,信奉恶德的姐姐和信奉美德的妹妹分道扬镳,姐姐靠着恶德而飞黄腾达妹妹却因为美德处处遭人陷害一路吃尽苦头,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姐妹俩相认妹妹总算能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妹妹就被雷给劈死了的这么个囧囧有神的故事。
      
      没错,拿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故事是挺囧的,至少我听完别人跟我这么剧透完我是觉得挺无语的。老实说一本小说情节都被透完了照理说也没啥看头了,不过吸引我看这本书最大的理由果然还是作者的名字吧。
      
      萨德——至少对我来说这个名字还是颇有吸引力的。一直久闻其大名听了关于侯爵各种牛逼哄哄的私生活八卦但却从未拜读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让我觉得很惭愧。我得承认当时我是抱着不怎么纯洁的“猎奇”和“开开眼界”的目的去找到他这本书拿来拜读的,我之所以会抱着这种心态去看他的小说一部分原因得归功于大众对他以及他的作品的普遍评价,而这种心态也一直延续至我读到结局之前。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的卖点会在于香艳绮丽而又略显扭曲病态的【】描写,但是看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描写还不如某些工口同人文呢,于是有些失望。(我对侯爵先生的文笔期待还挺高的,但是我失望倒也不是对他文笔失望,只是错误地估计了故事风格期待落空而产生的失望吧orz)我不知道是翻译删节了些内容还是鉴于故事本身的叙述者是女主角,考虑到她坚贞的性格所以也不会出现过于露骨的叙述,(我们经常能看到朱斯蒂娜说到一半突然来一句“请原谅我不能详细地叙述对方的暴行”诸如此类balabala)总之如果是抱着想看情色又香艳的故事的想法的话你会跟我一样失望的。
      
      看了没多久之后我突然发现这是本披着情色【】变态小说皮的哲学书。当第一次看到某个强盗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说服女主角入伙时我是深深地被震慑到了,我也渐渐开始明白萨德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了,他并不只是个写写黄书的【】变态呀。之后我们的女主角每次身陷狼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她总会遇到一个富有哲学家气质的坏蛋在对她进行肉体摧残的同时不停地通过辩论的方式对她进行洗脑。洗脑的主题无非就是一个——恶是顺应自然法则的而善才是逆天的。可以说占据整本书一半篇幅的就是这种哲学思辩般的“说教”,那些个强盗、诬陷者、忘恩负义的商人、弑亲夺财的同性恋贵族、囚禁少女满足淫欲的主教……他们每个都是萨德的分身,萨德借他们的口向读者循循善诱地诉说他自己那套邪恶的理论,每个恶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恶德哲学让他们行恶行得光明磊落底气十足,他们并不是单纯被符号化的恶人也不是为了发展剧情需要的存在,而是萨德自己那套哲学里的一个个“章节”。相较于恶的能言善道,善的化身朱斯蒂娜在故事里的表现却让人失望透顶——她既不机智也不够勇敢(她也时常会心生怯意跪地讨饶)常常为了救助别人使自己陷入水深火热(她每次都能救到坏人自己羊入虎口)或者让别人更为不幸(每个女主想救的好人也都挂了)。就连嘴炮也完全抵不过那些坏蛋,每次辩论她也总是处于词穷的下风。她无法说服那些恶棍改过自新甚至连自己都难以说服(她也会动摇但每次都会被善的天性所感召)。她只是单纯地出于宗教虔诚相信着美德相信这善,我曾一度认为小说里女主对美德善念只是为了相信而相信,为了遵从而遵从,不存在任何逻辑思考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的行为。她只知道要去那么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那么做。这点与那些恶棍倒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美德是空洞的但恶德却极富内涵的。比起恶人我觉得萨德对小说女主人公的刻画是很粗糙的,像个提线人偶,反倒是善的化身被符号化了。在这部小说里完全没有所谓的善恶交锋,善从头到尾就是被恶踩在脚底下肆意欺凌的。对于小说里如此单薄的善人形象你总是很难对其产生同情,那些形象丰满的恶人却倒很能吸引人眼球(我就很喜欢里面那个弑亲夺财的同性恋博瑞萨克伯爵)。萨德肯定是有意而为之的,以至最后女主角被雷劈死的设定我也一度认为那是他对美德的嘲讽和不屑。
      
       “在萨德笔下的故事中善的化身总是受尽屈辱的,口笨嘴拙的;而恶的化身却永远都是“正义凛然”而又咄咄逼人的,行恶行得光明磊落。能够把恶徳哲学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位侯爵先生本身是否就是撒旦的化身。”在小说看完大半我还未读到最后时我曾发出过如此的感叹,但是看到小说最后结局我觉得自己像被煽了俩耳光被春秋笔法所玩弄了一样。
      
      结尾他是这么写的:“诸位,当你们在为“而抛洒眼泪,为不幸的鞠斯汀娜哀叹时,请原谅我不得不使用的也许有点过火的笔触,只请你们至少能够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与洛桑热夫人相同的结论吧!但愿你们像她那样坚信真正的幸福仅仅在于奉行美德本身!即使出于我们不能了解的、深不可测的目的,上帝让美德在人间受到迫害的话,那他只是为了在天上以最令人欣喜的报酬来给予补偿! ”——于是搞了半天这是本称颂美德告诫人们即使善无善报我们对美德仍旧要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念头的书?萨德其实是披着撒旦皮的道德捍卫者?他在用极端的方法在向世人阐述美德的真谛么?抑或是仅仅是为了出版萨德迫于无奈在结尾加了个这么个看似光明的结局?
      
      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有时候总是很难被读者一下子发现,要不多想要不少想。看了下这里的书评也无非分为两派,有人觉得他是在抑扬先抑其实是在赞扬道德,有人觉得后面的结尾是画蛇添足纯粹多余这就是本恶魔写的小说。但是毕竟萨德已经死了,我们无法从他口中去获悉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我在这里也只能通过些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他不完全的身平以及其他作品去揣测他可能想在这本书里所表达的东西。
      
      我曾看过他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爱之诡计》(另一版译法叫做《伪贞洁的女人》,他的那本传世大作被吹得很神很道德败坏的《索多玛一百二十天》我始终没找到可以阅读的途径,也许看了那本我会改变现在的看法也说不定),故事风格和这本就完全是天壤之别了。在这本小说里侯爵先生化身为市井的讲故事人,将一个个啼笑皆非,自作聪明,虚伪做作的故事给你一一道来:有嘲讽官员虚伪而洋相百出的,有放荡的丈夫被妻子出轨而报复的,有夫妻言归于好的,有男子通过善意的“诡计”获得爱人芳心的等等,各式各样的故事一应俱全。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萨德。你或许可以说《淑女泪》的大光明结局是为了应付出版所补出来的,但我却很难相信这整本书是萨德为了维持生计违心写出来迎合大众口味的。联系萨德的一些身平事迹我也很难把他跟“妥协”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更何况在小说中所描绘的那些权贵滑稽可笑的嘴脸,极富调侃的笔触我也不觉得像是为了生计应付着写出来的。如果说他是个纯粹的恶德宣扬者又何必在这里嘲讽恶颂扬善呢?(他的那本小说中也有精神出轨的妻子因为丈夫一个聪明的计谋而迷途知返最后两夫妻重归于好的故事)当然我也不认为他是个道学家会把宣扬人性真善美作为他每本书的主题。
      
      有人说萨德是个哲学家,这是事实。他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哲学理念和世界观,这点在《淑女泪》中都有详细阐述(也许有空我该把每段恶人的“诡辩”单独拎出来仔细研究下)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闺房哲学》中似乎也有涉及(这本我没看过只扫过几眼书评)。我不能说他的那些思想全部都是对的或者全部都是错的,我只能说他的有些思想在我看来很超前有些就很荒谬了。
      
      扯回这本小说本身,我觉得既然作者本身的思想不能粗暴地被划分为对的错的好的坏的,那么他的作品也不该被简单地归成“颂扬道德”或者“贬低道德”(况且鉴于在前面提到的他在他另一本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他的另一面,以及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些表现我也没有办法把他看做是一个纯粹的道德沦丧的恶人,对于那些过于妖魔化他的评价我也持质疑态度。他不是天使但未必是魔鬼)。
      
      看完这本小说后我曾自问人为何要行善,这或许是这本小说带给我最大的启迪。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是“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绕过谁”,“自古邪不压正”……诸如此类的。我们总是相信美德善良正义最后总会打败邪恶的,就算一时无法胜利我们也能很阿Q地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道“老天总会让他遭报应的”(讽刺的是小说里恰恰是美德遭了“报应”)。但事实是怎样呢?这个世界的法则真的是正义必胜么?萨德在这本小说里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让我开始思考我原本一直习以为常的事是否真的是如此,并且让我开始思考如果道德不是必胜的,它甚至弱于邪恶(我们总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事实就是一个人要堕落是非常容易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坚持美德和道德呢?
      现在在很多人观念里行使善行的前提是自己不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我们的美德是有条件的,要满足一定条件它才能够触发。我们坚持美德与邪恶对抗是我们从小相信美德是正确的并且它总归会胜利(就好像有个后台一样),但是当社会渐渐让我们相信善未必有善报,善行只会让我们蒙受灾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够像朱斯蒂娜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善事呢?
      
      用现在大多数人的眼光来看朱斯蒂娜一定是个愚蠢至极的女人(我也曾经是这么觉得的),她的悲惨遭遇根本不值得同情,一切都是她自找麻烦,什么善良美德,她只是个让人唾弃的“圣母”。萨德用朱斯蒂娜的遭遇阐述了他眼中善的本质,或许他一直所作的并不是嘲讽践踏仅仅是叙述他眼中的事实。善良美德不会比邪恶更聪明也不会比邪恶更具力量,它们最多势均力敌,但往往美德还是处于下风。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维护有人还愿意去贯彻美德么?看啊,美德它就是这么弱不禁风的存在。可以说朱斯蒂娜才是萨德心目中真正的美德(而不是大众眼里的),虽然弱小但却能贯彻始终。美德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它是神明的旨意也不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总是胜利的一方,而是因为它能在劣势中坚守阵地。哪怕它是空洞的,没有任何道理的,被人认为是愚蠢而又幼稚的。我们那些需要讲条件的可以随便放弃的“美德”并不是真正的美德。我们无法透视人心永远也无法鉴别哪些人是真正需要救助的而哪些人是心怀叵测的,当我们因为犹疑而开始选择渐渐沉默的时候,我们的德行就已经开始变质了。
      
      关于最后的那个结尾,虽然他使用的是劝诫和肯定的句式但我认为那其实是一个问句。“在这本书里你们已经见识到了邪恶的“不可战胜”以及你们所信奉的神明的无力。当美德让你们遭受苦难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一而终呢?”
      
      或许这才是萨德在《淑女泪》中想要传达的东西吧。
      
      (不知不觉竟然废话连篇写了那么多/-\我也懒得去查当中有啥逻辑错误以及表达得不够清楚的地方了(跪)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赐教)
      
  •     我虽没研究萨德,不过写sm小说也不一定要受过啥刺激吧,对世俗贞洁观的反叛罢了
  •     《闺房哲学》很强悍,一定要入手啊,你会发现萨德这家伙就连肛个交都能找出自然论的理由来……
    觉得遗憾的是,萨德《美德的厄运》的姐妹篇《恶德的鸿运》仿佛没有中译本,讲的是淑女泪里头女主的姐姐的故事。双主线啊万恶的双主线……捂脸泪奔……
  •        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鞠斯汀娜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恶人也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坚守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小说中描写的都是极端,恶人逍遥法外,善良的姑娘却在一直忍受摧残和虐待?
       当然,作者也披露了人性丑恶至极的一面,与善良的鞠斯汀娜——纯良的代表相互纠缠,只能说洛桑热夫人悟性太高了,很容易让人觉得善没有善报,恶人却趾高气昂,不如做了恶人算了。
  •     很喜欢你这段深刻的理解
  •     善就好比草原上奔跑的角马,当它们成群结队的时候,所向睥睨,单独一只在徘徊的话,最终结果就是被成群的鬣狗活咬至一堆白骨
  •        合上了《淑女的眼泪》,我仿佛要继续替鞠斯汀娜流尽她毕生辛酸的泪水。迷茫于萨德的真正旨意,心中满是悲戚与愤懑。
       鞠斯汀娜和姐姐鞠丽埃特原本是巴黎一位大银行家的千金,在修道院里接受着高尚美德与宗教信仰。然而父母因破产郁郁寡欢而死后,姐妹俩便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选择。姐姐走向失贞纵欲的妓女之路,而妹妹坚持爱惜自己的人格守护美德和对上帝的信仰。
       可是事实却颠覆我们一贯的想法。那些从小被教育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并非在本书里付诸于实践,越是纯净美好的事物越是受到最为肮脏的亵渎。在这里祈求和祷告换不来一丝一毫的怜悯,反抗也只会招来更残酷狠毒的虐待。在与姐姐分别后,鞠斯汀娜不断的陷入泥沼,每每当她拒绝和反抗残暴罪恶者的荒诞劝诱时,信奉的美德和上帝只会为她招来更多不幸。女孩遭遇了吝啬放高利贷的夫妻,抢劫团伙,忘恩负义又夺走鞠斯汀娜童贞的商人,同性恋弑亲贵族,乱伦囚禁淫魔医生,噬血财主丈夫,制造假币的暴发户,滥用职权的虚伪法官等。
       当她试图以理性和道德劝服那些人收敛起他们的兽性时,那些人往往给出长篇大论的关于恶德的例举。这使他们完全占于上风,在他们眼中,恶德是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美德只是软弱的表现形式。势单力薄的鞠斯汀娜,圣母般美德的化身在书中尽管极力辩解却在那些恶德者面前显得脆弱与不堪一击。
       故事涉及到的人群,职业的多元,不禁让我想去对萨德本人进行了解。贵族生活的他从小受伯爵父亲和伪善修道院院长的影响,沾染了当时贵族浪荡的习性,吃喝嫖赌无所不来,也曾被父逼婚娶了一位法官的女儿,其岳母忍无可忍,决定大义灭亲,利用家族特权,不经审判即将其监禁。他在监狱里进进出出数次,并在精神病院中写作和死亡。
       不难看出书里借鉴了他现实生活的影子,书里支持恶德的原则的人几乎都是同一个口吻只是身份与形象不同罢了,他们都是萨德邪念的化身,他们蔑视上帝,妇女的地位与贞操他们不停与鞠斯汀娜进行辩论,而萨德自己似乎又从自己精彩绝伦的的阐释中看到了同样的嘲弄。
       这场善与恶的并不均衡力量的抵抗也让我们看到了最悲惨的结局。信守美德的鞠斯汀娜遭受了那么多的痛苦之后,享受了片刻的宁静,而最终在大自然的雷雨中结束了生命。曾谋害他的恶人像她所疑虑的那样却交了好运,更加有钱和有权的谋害者社会。我无法验证作者的真正意图,然而就像所有劝诱的人那样,他们都已把答案藏于其中,在一个道德法律并不完善的社会讲道德却是在背道而驰。“他们(指法官,立法者)如此严厉地斥责与惩罚的罪恶,有时还有益处,远远超过他们宣扬而自己并不实行而且从来不给予报酬的美德”,我想在当时萨德看到了贵族阶层的丑恶,权利,金钱,是一个人行驶弱肉强食的权利,法律的不完善,贵族之间的包庇成了穷人不断贫穷的循环。
       鞠斯汀娜瘦弱不堪一击的身躯丝毫不妨碍她强大的信念,尽管怯懦却从未放弃她的原则,即使我处处碰壁落入虎口饱受凌辱又怎样呢。即使我伸出援手却被恩将仇报又如何啊,哪怕下一秒是立即死去也不能是我从恶的理由。
       对那些恶德者而言,性欲是他们唯一感到快乐的生命的全部,他们把理由阐述的越生动内涵,他们的生活越单调乏味。长篇大论与引经据典也不过是诡辩的方式,法律发展至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又何必偷隙并全盘俱否呢?况且对每个人欲望也许存在于人的原始本性之中,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为他赴汤蹈火,有人珍惜和感恩他所得的一切。那些恶德者信奉最为原始欲望并以为接近了自然法则,可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逐渐形成的文明才是自然发展规律使然。他们带着虚伪的面具,他们只是四只爬行动物,空壳里已没有了人所特有的美好品质,他们已不配在最高级中置身应当与动物们为伍为了口中肉去撕咬。
       我相信矛盾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也许有善的地方少不了恶的存在,善并不是通往幸福之路的保障,有时,善也处于劣势,让你饱尝痛苦。善有善报并不是真理,问题是,在这荆棘之路上,走到最后你还会不会依然保留着你最初携带的那份纯真善良?
       我并不信奉上帝也没感受到恶德者们的劝诱俘虏了我的内心,对于鞠斯汀娜的死亡我同情悲悯,她就像海的女儿之中的小人鱼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拥有纯净的人格。所以她才不再是海面晨曦的泡沫而是一个永不磨灭的灵魂。 持恶德原则的人们,也许依然逍遥自在,罪恶的行径也许被植被遮掩但沧海桑田,时代的风最终会吹散迷雾让这些劣迹在风沙中裸露出来,而这需要善良人的反抗与斗争。善与美德不仅被拥有更应当被我们好好维护,不让他们成为被欺骗的工具,对于丧尽天良的人多一丝善意都是奢侈的,渴望被同情也只会更使对方轻蔑,唯有壮大自己的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屈服的反抗才不会动摇。这世界也许充满了伪善下的欺骗,书里提炼了一些现实的现象直到现在还是会上演,待夜深人静之时,请你闭眼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来到世界上的意义,就像宫崎骏所说的:即使是在憎恨和杀戮中仍然有些东西值得人们为之活下去。
       PS: 整体写的有点悲壮了,哈哈,我看完之后心情还是有点难以平复啊,但是就像我上面提的我不信奉上帝,我信奉的就是人类的美德,相信温暖,理想,爱和勇气。一切一切可以令人闪闪发亮的美好事物,这是我追求的,我也会好好珍惜和维护。
      
  •       
       对于以“上等人”的道德与上帝为信仰的泰瑞丝来说,在赤裸裸的现实磨难与时时的不失逻辑的道理说教的逼迫下未被洗脑,不足为奇。
      
       所以我常常读到善恶理论辩驳时都“一目十行”……那除掉这部分,剩下的大都是什么内容?
      
       ——跟我一样认真研读好了啦。
       要有心理准备哦,萨德才不像你,或是任一SM爱好者所想的那样简单。
      
      
      
      
      
  •     竖版PDF看起来各种吃力orz
  •       一个人的高尚从思想的高尚开始,一个人的肮脏从思想的肮脏开始。《贞德的厄运》是一本这样可怕的书:如果你是个淫者,你当然大呼过瘾,如果你是个君子,你当然大骂萨德要不得,鞠思汀那的流亡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幻想的性的冒险史。譬如你看过了前半部的情节,当你看到鞠思汀那朝一座教堂逃亡的时候,你事先就已经知道了,那个将要出现的道貌岸然的,在那个在山坡上放羊还是放什么的小女孩口中口碑甚好的主教——大概是主教,当然还有帮凶们——绝对是个大淫贼。对书中出现的人物——不用怀疑——用再美丽动人的“褒扬”都不过只为了“贬抑”作准备而已。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卡夫卡——任何平淡的情节都是只是怪诞故事的前戏。这样,看萨德的书你就要有心理准备。要看到他的智慧一面:他的批判,他的说教,这些都是《贞德的厄运》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但换句话说,排除了书中那些入木三分的性虐待的描写,这些内容哪位作家不会写呢?再言,如果排除了书中的批判和说教,他的性虐待描写也不见得就是世界第一。所以萨德虽然伟大,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一个时代的发言者”而已。
  •     Sade ,donne moi !
  •     @Hendrick Z
    其实最初看这本书时我也觉得朱斯蒂娜是个蠢女人,觉得她人不聪明口才也不好。不能使自己免于被迫害,救助别人还总是弄巧成拙。被坏人的诡辩总是唬得一愣一愣的,除了老生常谈表示自己对恶德的唾弃对坚守美德的决心,她的话真是一点都没说服力,更别说发现漏洞去反驳那些诡辩了………但是就是这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形象,现在反而是越看越觉得有那么丝伟大的感觉了。因为认识到了坚守美德的不易也就会被那种初生牛犊一样的执拗所打动了吧。
    就如你说的这或许就是种美。就像暗夜中盛开的一朵小白花,就算被风吹雨打变得残破不堪,只要它最后还挺立在这片黑暗之中绽放着微小的光芒,直至生命消失否则光芒永不消散。
  •     这个我有一套,现在貌似买的话买不到了,N年前出的。质量是不咋好,可是,没什么选择啊,你懂的!!!
  •       可怜的茱斯蒂娜
      一再的行善,但次次都不得善报。
      反而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找到姐姐洗清罪名之后
      却意外死于天灾
      
      我想大概上帝也懒得再安排别的灾难了
      
  •     在我眼里不是每种坚持都具有“美感”的哟~拥有坚定信仰的狂热分子也会“坚持”,但是那种坚持在我眼里就毫无美感可言啦。
    会出现犹豫会出现退缩会摇摆不定的“坚持”和像被洗脑一样眼神中透着狂喜向着既定目标(哪怕是这个目标是死亡)毫不犹豫地一路狂奔的“坚持”,这两种“坚持”带给人的感觉可毫不一样啊。
    不过很可惜,后者的“坚持”永远占大多数。因为作为大多数的凡人要他们在自我怀疑中坚持要远比不动脑子地盲信某件事物而去坚持要困难得多。
  •       我只觉得,虽然里面美德的代言是鞠妮斯汀,虽然她一直没有放弃上帝,而且所遭受磨难无法想象,但是,她所谓在父母还在时接受的道德教育除了让她笃行上帝什么都没得到,与罪恶抗争,只凭着一股善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邪恶的人的世界根本和她不在同一个地平线,她又如何试图打动他2呢?可悲的是,没有一次磨难让她醒悟过来,依然毫无戒备的相信所有人,毫无一次次磨难应该成长起来的成熟,想救的人也没有一个成功,最后她也是悲剧而死!不过,让人看到一点希望的是,她不是死在罪恶手里的,而是在雷电下离开,雷电,其实是通往天堂打开的门缝!
      但是,我没有看出结局处罪恶是怎样被制服的。。也还不能理解文章序言所说,“....刻画了人们的欲望的尴尬和人性的困境,直到今天才让人们了解到他的真实性和他所具备非凡的价值”。、?
      我以为自己是基督教徒,但是真正看完圣经这本书后,却对上帝产生了疑惑,我只看到,上帝不过是另一种称号的统治者,他选择相信他的人们帮他们战胜其他人,对他不相信的人制作困境,他也不知道谁是忠诚谁是虚伪,所以要想法试探人,也会做错事,人们应该有一种信仰,那为什么信仰只能是上帝,不能是其他?不能是自己?那么多教堂,虽然他真的成为很多穷人的天堂,但很多同洋也是罪恶的发生地。上帝到底除了给人们一个膜拜的对象,还发挥了什么作用??人们的欲望不会消失,但也不能以为这个理由而为因为欲望而滋生的罪恶开脱,佛家曾经有一个比喻,欲望就是像是不断生长的田地里的杂草,你不可能一把火把他们烧掉,因为这样会吧种子也烧掉,但是,你需要常常去清理它,这样他就不会对种子的生长构成威胁。。
  •       
      
      
      
      
      我在刚看开头不久的时候想到故事的发展脉络应该会遵循为 , 朱斯蒂娜——这个视贞操为上帝, 视上帝为信仰的姑娘 , 最终定会沦为恶的阶下囚 , 成为那些曾经颂扬恶并想将朱斯蒂娜拉为同伙的一样的人. 但我猜错了. 我意外于结尾急转直下变成了" 主旋律 " 说辞. 我倒宁愿理解为那是萨德的一次反讽和戏谑 .
      
      朱斯蒂娜被迫一次次陷入肮脏的交易和被罪行利用的工具角色 , 每当遭遇劫难跟厄运的时候都会向上帝祈求怜悯与协助 , 但讽刺的是 , 连接不断加注在朱斯蒂娜身心的苦难更加变本加厉 .
      
      萨德通篇都在向我们阐述所谓神明其实根本只是一个虚无的幻影 ,人类寄居在这个幻影的笼罩下面,甘愿成为愚昧的思想奴仆.
      "你总是对我谈起上帝. 谁向你证明这个上帝喜欢秩序, 也就是道德呢 ,他是以看见人类的战争, 鼠疫和饥荒, 并在各个部分构成一个邪恶的世界来向你表示他对善的极端的爱的吗 ?"
      萨德是一个无神论者. 或者说, 他即便真的认为有上帝存在, 那上帝也只不过是一个无恶不作的野蛮暴君.
      
      如同朱斯蒂娜面对那些对其践踏蹂躏之后再灌输 " 性恶论 " 的恶徒时的笨口拙舌和微弱的反驳一样 ,谁又能证明世俗所遵循的那一套价值观念就是绝对正确的呢 ?
      萨德借助那些恶棍之口完成了一个自我思辨之后的结论 :那些疯狂地为道德焚香上供的人并不比恣情纵欲的人拥有更多的特权 ,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冒犯自然 .所有人都一样, 从自然的内部出来, 离开人世后,将在自然内部重新获得同样的归宿与命运.
      在萨德眼中, 宗教是 " 使理智发抖的奥义, 违反自然的教条,使人嘲笑和厌恶的滑稽的仪式 ".
      
      人们往往最沉溺于其中的都是那些道德沦丧和饱含罪恶因子的情绪快感. 那些最原始的兽性, 最违背世俗常理的禁忌永远在暗中滋生出恶毒之花.
      
      萨德认为, 所谓的道德, 也不过就是一种随着境况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最真实和至高无上的快感是尚处在自然的摇篮之中,是那些未被文明束缚和侵蚀的最本真的欲望; 而那些虚假和经过筛选过滤的只是文明的成果.
      这让我想到了亨利米勒说的那句话:我们的痛苦来源在于没能把世界看成一个巨大的子宫.
      
      如果道德不是作为太平盛世的一个砝码,索多玛城是不是会遍布天下?
      
      
      大量的性虐描写在我看来只是一个都论不上为噱头的辅佐 ( 与帕索里尼被大多数人误解为情色大师一样, 萨德对性的描写, 根本没有丝毫色情和引人遐思的成分, 而是把 " 性 " 当作暴露人的兽性的载体 ) 那些把SM当作猎奇的标签想一窥究竟的人恐怕是要失望了.
      
      把奸淫掳掠杀人放火诸如此类种种恶状 , 将其视之为 " 回归自然 "的方式, 邪恶与暴行是推动进化的一个有力手段, 美德在罪恶面前不堪一击; 对上帝与神明存在的质疑, 谩骂与嘲讽, 这些才构建出了这个差不多把牢底坐穿 (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牢狱生涯, 曾经被判三次死刑 ) 逝世于疯人院的哲学家的核心价值观.
      
      " 縱慾放蕩是一種所有感官的迷失: 它要求所有限制的完全推翻 ,對所有偏見的無比鄙視 , 所有儀式的顛覆 , 對所有道德極端的厭惡 . 任何將無法達到這個哲學層次的放蕩者 , 搖擺於慾望的猛烈與內疚之間者 , 將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 . "
      "不敢去做一切对我们活着使我们愉悦的事情就是怯懦."
      
      
      与其说萨德是否认上帝存在的无神论者, 倒不如说萨德是撒旦的虔诚信徒.
  •     应该是你代替萨德看着我冷笑吧……“彻头彻尾”用得国投了呦
  •       不能不说萨德侯爵是因为SM而闻名的,有关于他的许多插画都是丑恶和残暴的化身。而读完这本书,你绝对会改观。其中塑造的这位淑女,不会博得常人的任何同情。他旨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丑恶的现实。这种即使在法国这样也许不持有因果报应论的国家也无法容忍的,所以此书被禁。还真真正正和以往读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一样。也许面对这个社会,我们就要像姐姐一样才能存活下来。
      这本书让人反思,让人怀疑上帝的力量,也许才是宗教国家所不能容忍的。不管无论怎样说,我们被萨德任何一本书的内容给深深的迷惑了,而人们读他的书也只是深陷于那文字表面的泥潭。他始终再嘲讽这个社会,嘲讽全知全能的上帝,也许很多时候,面对现实的真言就是人们所要恰恰反对的,也许真理总是让人无法接受。
      总之,要为他平反。
      萨德,世人误读你太久。
  •     两个证据说的很到位,根据克罗索夫斯基的说法萨德已经进入apathy的境界了,萨德的书很难提供快感;另外,萨德借了启蒙的一套外衣,而实际是反启蒙的,萨德的libertine们用理性的推理证明brutality的合法性。
    不同意的是萨德是达尔文主义者的说法,我觉得他是反达尔文主义的
  •        很多人【包括读这本书之前的我】认为萨德就是“SM”,但是其实萨德远比这个丰富,他在文学上的品德,可以用“高贵”来形容。
      
      第一个证据是,他的性虐描写并不是为了讨人喜欢,而是想法的真实反应。因为他的文字已经远远超出讨人“喜欢”的程度而直奔让人“反感”的地步。
      第二个证据是,他有庞大、完整、甚至极具独创性与启示性的世界观,来支撑他所有的性虐情节。
      
       安伯托•艾柯在他的《误读》里,将《茱斯蒂娜》与《圣经》、《奥德修斯》、《神曲》等放在一块儿调戏了一番,称其为“阳春白雪”的“哲学著作”。【当然你可以看出艾柯并不拿这本书的“哲学内涵”当回事儿,因为他只“随手翻过三次,三个不同的地方”。】
      
       从《茱斯蒂娜》中德•布勒萨克侯爵【有充分理由相信,萨德将自己的人格赋予了德•布勒萨克,因为他们在出身、头衔、放荡行为上都极为相似】的话语,我们可以一窥萨德的世界观:
      
      1:受科学革命的影响,,萨德认为世界上构成生命的因素是恒定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其构成及表现形式:“如果现在是以一个女人的躯体形式存在的一堆血肉,明天将以无数的不同类型的昆虫的形式生长出来,它对于生生不息的自然又有什么利害呢?”
      那么,破坏之“恶”就意味着创造,因为一个女人的死亡可以带来无数新昆虫的诞生。
      那么,同情、遵从之类社会所提倡的“善”的举动,因为制止了破坏,也就制止了创造。
      那么,“恶”比起“善”,反而能促进世界的流动与新事物的创造,
      
      2:人的本性里就存在恶。恶的集中体现在于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从“性”这个最关乎人性的行为上反应出来。
      
       总结1和2,就产生了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强者【多为有权有势的男性】对弱者【多为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在性上的虐待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所谓“道德”只是宗教和社会灌输的钳制人思想的工具。【解构呀解构呀】
      
      
       之前已经说过,萨德写这些东西并不是出于功利性地讨好世人。他在被关入监狱之后奋笔疾书。但作品遭遇了最初长时间的封禁,一直到重口味时代来临时,才因为色情文化服务而走进少数人的视线。自然不是说SM不好或者低俗,只是当你给萨德贴上一个“SM”的标签时,你已经断绝了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其他启发的途径。
      
       就比如说,从David Coward的书评中得知,萨德可以被视为“哲学家;文学的一部分;科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分析的研究对象;极端主义者、反成规主义者的偶像;自由的极端鼓吹者”。阿波利内尔称其为“最自由的精灵”【毕竟他能够毫无顾忌地写下定会被后人避讳的语句】。巴塔耶视其为社会和道德禁忌的爆破者。他甚至被升到了解构主义、后现代先行者的圣坛。
      
       当然啦,学者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过度阐释,说不定萨德伯爵根本没想到启发世人对社会控制机构的反思,而只是一个色情恐怖爱好者,但从他的文字中,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当时欧洲走到文明死胡同之时的可能性,完全跳出旧有条框的、骇人听闻的可能性。
      
       再说了。如果你想看纯粹的SM,那么多文字多他妈烦人啊,直接看AV得了。
      
  •     理智的人在面对宗教时都会有一定的思考和保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