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手记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32764613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395页

内容概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与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大文豪,他一生中写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众多中短篇,他的才华和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译者娄自良是中国资深翻译家,他经历丰富,曾从事苏联哲学百科的编译工作,这使得他在翻译别人觉得枯燥、难译的作品时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他的译作有:《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鬼》、《死屋手记》、《战争与和平》、《死农奴》等。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引言
第一章 死屋
第二章 最初的印象
第三章 最初的印象
第四章 最初的印象
第五章 第一个月
第六章 第一个月
第七章 新交。彼得罗夫
第八章 果敢的人们。卢奇卡
第九章 伊赛·福米奇。澡堂。巴克卢申的故事
第十章 圣诞节
第十一章 演戏
第二卷
第一章 医院
第二章 续
第三章 续
第四章 阿库莉卡的丈夫(故事)
第五章 夏天
第六章 监狱里的动物
第七章 请愿
第八章 狱友
第九章 潜逃
第十章 出狱

作者简介

《死屋手记》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各类苦役犯的可怕处境和精神状态,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死屋手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引言之后,第一章“死屋”,里的描写,就给人感觉,这里是地狱的入口,这里没有忏悔和救赎,只有惩罚和仇恨。这部不是小说,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写在狱中的经历,也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而是从一个服苦役的贵族眼中,观察在西伯利亚监狱中的一切:各式囚犯,劳作,人际关系,如何打发“空闲”时间,节日,演出,医院,医生,为争取伙食改善而进行的情愿,伙伴,越狱……作者是贵族,即使在监狱里面,他和平民的囚犯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便他说在监狱里的囚犯,彼此间不可能成为朋友,告密出卖是家常便饭,但是他(和那些贵族囚犯们)还是被明显地孤立了。这正好给了敏感的作者一个机会,冷静地、仔细地观察监狱里的各个囚徒,思考、剖析人性。在西伯利亚严酷的环境和监狱恶劣的条件下,人性如何?囚犯是失去自由的人,是被迫进行集体生活的人,失去自由是对人最大的打击,即使他们表现出来无所谓甚至乐呵呵的样子。在监狱里的“闲暇”时间做的事情就可以说明,他们要么就是不停地劳作(干私活),攒了一些少得可怜的钱之后,就买走私的酒喝个酩酊大醉,或者在赌博中输个精光。只有不停地(为自己)劳作,他们才能忘记自己是失去自由的人;只有在酗酒和赌博中花掉赞起来的钱(在被偷掉之前),才能让他们感到一丁点可怜的自由:“这些钱是我仅有的,我还有花掉它的自由”。即便他们会因为要毛皮儿杀死一只可爱的流浪狗,也会因为对自由的向往,放生一只受伤的鹰。即使已经白发苍苍,还有10年的刑期,也还惦记着出狱和出狱之后结婚。自由是人的本性,被强制限制自由后,只能痛苦的痉挛。囚犯们过圣诞节,只有节日,才能让他们记起他们还没有被遗忘,这些“可怜的人”接受城里人的布施,洗个澡,安安静静的过节,也只有在这样的日子,他们仿佛才记起自己还是个人。囚犯们自编自演戏剧,演的认真的演,看的认真的看。没有人闹事。“只要稍微让这些可怜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像人一样娱乐,哪怕一个小时能不像犯人那样度过--人的精神就起了变化,虽然只是几分钟的改变……”自由意志是不可剥夺的,即便在监狱这种可怕的环境中,依然存在。医院虽然要比监牢好不少,但仍然是个可怕的地方。即使对需要救治对犯人,惩罚依然存在,并且严苛。从书中可以看出,也许医生,是整本书中难得的好人,在他们眼里,只有病人,病人是需要救治的。即使是装病的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书中对一些特殊人进行了分析,刑吏。寥寥数语,让人看到了暴行背后的扭曲的人性,对这种嗜血的人的分析,对扭曲嗜血的人格之所以能形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人尝试了以极其侮辱性的形式凌辱另一个同样具有上帝形象的生物的权力和无限可能性,那么他就不由自主地丧失了支配自己情感的能力。施暴时一种习惯;它天然地能发展,最终会发展成一种病态。我坚信,最优秀的人也可能由于习惯粗野、愚钝到兽类水平。鲜血和权力使人迷醉:粗野和腐化会得到发展,极其反常的现象也渐渐地为理智和情感所接受,乃至甘之如饴。暴君心中的人性、公民性彻底毁灭,对他来说,回归人的尊严,回归忏悔和新生几无可能”。想象纳粹在集中营中的暴行,还有上个世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就知道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言非虚。写得有写驳杂,这本书给人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法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印象。觉得这本书的介绍里应该加上,“地狱入口,胆小者勿入”。
  •     其实这篇文章取名为《苦难与救赎》并不合理,因为苦难难免使人想起灾难与横祸,而死屋中的人大多罪有应得,此外,大多数死屋中的苦刑犯不思悔过,算不得得到了救赎。《死屋手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苦刑犯的生殉道者活——太苦太悲以至于不知从何说起。死屋就像一个大熔炉,苦刑犯在熔炉中苦苦煎熬着,还好,死屋外的人并没有对他们加以责难。死屋里的人同大千世界中人一样,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有虔诚信教且一意孤行、不加悔过的殉道者,有自尊独立、孤傲离群的硬汉,有供人取乐、玩世不恭的小丑……而作者受好奇心驱使,自入狱起便贪婪的注视这一切,以期研究分析出其他苦刑犯的心里。苦刑犯中有一位老者,使我印象深刻,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殉道者。他一生虔诚信教,入狱前也算得富甲一方。但他与其他地主不同,他从不苛责贫农,甚至乐善好施。入狱的原因约莫是参加了教内的起义运动,最终被捕。在狱中,他仍然虔诚信教、常常诵经。苦刑犯们钦佩他,也相信他的人格,因此常常请求这位老者帮忙保管钱财,而老者也不负众望。老者安详、虔诚,但仍然是世俗中人——有一天,老者泪流满面,在想念自己远在故乡的妻女。每个有信念的人,当他心中的信念为世俗所弃,他总会是痛苦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需要得到认同,也是因为这样,孤独和不合群才总会带来痛苦。死屋中描写了许多苦役犯的行为,然而繁杂之下,所念者甚少。死屋给我的印象不同于读之前设想的那么死寂,相反,它像赌场一样:喧嚣、吵闹、肮脏,充满了谩骂、与歧视。死屋中的人大多没有道德底线,没有法律可以束缚他们,所以他们盗窃,甚至不顾朋友间的情谊。除了苦刑犯,作者还描写了死屋中的军官和死屋外的平民百姓。与我想想的不同,俄国的百姓对死屋内的苦刑犯充满了怜悯。他们不仅在圣诞节给苦刑犯烤面包圈、送来美酒,平常遇到在外劳役的苦刑犯也会施舍一两个戈比,即使他们也很贫穷。苦役犯的军官们可就良莠不齐了!有的军官与苦刑犯打成一片,乃至于最无情的苦刑犯也会认为他是自己人。而有一位军官常常鞭打苦刑犯,乃至于监狱里最温和的人也试图在面见时,用匕首刺杀他。作者提到了这位军官的一个故事:军官有一条极爱的狗,然而狗生病了,县内的兽医都束手无策。恰在此时,军官得知监狱里的一位苦刑犯入狱前是一个兽医,于是请他来为爱犬医治。面对尚有一丝希望痊愈的狗,苦刑犯却说实在是没得救了。后来别人问及才知道,即使救活了狗,军官会给他意想不到的好处,但由于军官太过暴戾,倘若不慎治死,苦刑犯以后恐怕生不如死。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说是没救了。这大概是因果报应最好的证明。书中写“我”入狱是因为杀妻的罪名,而直到全书结束,作者也没有进一步为自己辩解。但到最后,死屋中的人大多认为作者是一个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全书结束,作者也没有一次做违反道德之事,相反,作者常请人喝茶(监狱里边茶很难得)、即使知道对方不会还,仍然愿意借钱给别人。这难免使人怀疑杀妻之罪的真实性。后来我翻阅前言,发现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由于改革运动被捕入狱。为了真实还原死屋中的真实生活,作者不得不编造一个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入狱的罪名。我读陀氏的书,多少乏味。不仅因为缺乏俄国农奴改革相关背景知识,也因为陀氏写书虽然深刻隽永,却难免不善裁剪。以《死屋手记》为例,全书没有根据时间推进,而只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人以扑面而来之感。若不进行梳理,难免思维混乱。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虎头蛇尾 先入为主 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 的电影 之后买的书看
  •     一个流放刑徒贵族在西伯利亚监狱有关苦役犯、罪恶、惩罚、所谓自由、阶级“同伙”、精神状态的见闻和呓语,不断深化认识人性的复杂与善恶变化
  •     那些被种种奴役的人
  •     译本挺顺畅的啊,比我先前读的白痴强多了……
  •     作者虽然用很克制地手法来写监狱生活,但是仍让我感受到其中的恐惧。没有其他小说中人物在语言中流露的情感,有的多是经历者内心细腻的感情倾泻。让我有感触的是在医院的那个爱护手绢的老头,还有动物章中被杀的狗,在极端环境下的个人利己主义让人惊恐。情愿和逃亡那一张让我对阶级的永不可调和有了更深的理解。主人公最后是自由了,但是开头其实已经告诉我其实一生都没有获得过自由。专制对人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所幸陀翁一直在与之斗争,给热爱他的读者带来了更多的勇气
  •     “最后我向他告辞,出来后我感到压在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我感到羞愧,觉得纠缠这样的一个人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远远地躲开整个世界啊。”
  •     犯罪心理学,阶级,孤独。
  •     請把我流放到西伯利亞
  •     陀思妥耶夫斯基凭借自身服苦役的经历写下了这部回忆,不是在表达,但所见所闻已经足以表达出他所想表达的东西了。
  •     这个版本除了封面……就没有优点了啊…
  •     描写无比压抑的环境和故事 陀秒王二
  •     陀氏说: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我是高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我的意思是,我描绘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 半年前他得到消息,他的妻子改嫁了。他十分伤心。现在她亲自来到监狱,把他叫出去,周济他。他们交谈了两分钟,都哭了,于是从此永别。他回到牢房,我看见了他的脸色……是呀,在这个地方是能够学会忍耐的。 人是能适应一切的生物,我想,这是对人的最佳定义。
  •     基本上可以当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传的一部分来读。读的过程中想到王尔德、莱维、陈独秀……有过狱中经历的文人是很多的,但就苦难程度而言,估计是少有超过陀氏所经历的了。作者小说里的苦难叙事很多都是植根于此。
  •     《阿库莉卡》里,作者借囚犯的聊天,描述了一个无辜受害的女性,说的那么平静,平静的令人毛骨悚然!《动物》让人绝望,囚犯对动物很残忍,攻击力强的动物对同类也很残忍!《圣诞节》是作者的美好回忆!虽然一再强调从没打算在狱中待一辈子,可出狱之前的那些告别还是能看出些不舍,毕竟交了几个朋友!
  •     没有这种孤独就既不会有这样的自我审判 也不会有对过去生活的这样严格的审视
  •     会入梦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素描本,练习册,很多在监狱里的所见所闻,是往后创作小说的原型。
  •     最后末尾的那段独白简直是直戳人心。又是新的一年,想要新生、复活都需要力量。有人说作家最擅长描述自己熟悉的东西,看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陀总是这么深刻了。后期的作品完全可以从里面找到原型。
  •     都是人生父母养的
  •     陀翁在刷 陀翁必看之作,如此真实的原因在于,他就是局内人,即使身陷囹圄之中,也未虚度一刻人生。他的一生都是作品
  •     只要带着贵族的标签,即使终日为伴,依然不会被当作他们中的一员。世事大抵如此。
  •     老陀的文字很难称得上是美文,全是粗线条的勾勒,让人联想到马踏匈奴和汉砖壁画的朴拙。但是真实。 沙皇时期西伯利亚的监狱比起古拉格,比起夹边沟,还是naive。
  •     3.5。中段看得巨累,到了后面又结得过于潦草- -。对人的描绘与剖析还是很深刻的。
  •     good insights.
  •     翻译太差,当然书本来就不算太好
  •     老陀的书 虽然现在读 有点迟 20160731。
  •     太温柔的手记了,炼狱中的人性,绝望中的希望
  •      “谁之罪?”【16.5.16】
  •     一本人类内心世界的百科全书。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平静而冷漠的旁观者视角,抽丝剥茧地剥去各类人物固有的假象外壳,使我们得以用更细心、更贴近而不抱成见的态度去探视他们内心的实质本身。
  •     成功在人际关系中是多么重要啊…
  •     看老陀的书总有一种感觉:即使是囚犯,不管来自贵族还是出身行伍,都比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更有灵气、有灵性。
  •     应该是翻译质量问题,通读全文非常难以下咽
  •     第一本陀氏 很容易读但是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听爷爷讲睡前故事哦
  •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斯妥耶夫斯基亲历的苦难,是他后五部长篇的创作起点。
  •     一个记不住俄国人名字的选手,初期面对一个个书中人物速写,一不留神脑海中画面就是:这谁?这谁!这谁......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监狱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外面是一个更大一点的牢笼罢了。
  •     阅读体验全程浑浑噩噩,除去内容本就压抑,可能是书店的灯光昏暗,亦可能是雨天沉闷。零零碎碎,苦役犯们的经历怎么也说不完。镣铐开了,令人有些难以置信,明明前一秒还戴在身上。
  •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必读的一部,哪怕《罪与罚》都不能代替。
  •     作为女性,最记忆深刻的是——第四章 阿库莉卡的丈夫(故事)
  •     有些许晦涩与无趣。
  •     很厉害啊,这种凭借“我”留下的书来讲故事的视角很古典。
  •     翻译上好像是比老版松散了点
  •     和索尔仁尼琴不同的境遇,自然造就的是两个不同的人。不过二人也有相似之处。
  •     这个译本实在差强人意,考虑到是老先生,就不把错误都晒出来了。许多错不用和原文对,甚至不用和臧译本对就能一眼看出来。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好的母本导致的,这或许不是译者的责任,但也有很多地方完全是粗心大意乃至态度不认真。译文社的这套文集最大的优点也就是封面好看了。(但我还是那句话,钱付给格拉祖诺夫了吗?)
  •     继《白夜》、《被侮辱的人与被伤害的人》、《罪与罚》之外,正在读第四本
  •     正在借调的我,读着是多么的有共鸣啊!迷之共鸣……今年要把买的那套陀翁读完。
  •     还是三星吧。毕竟阅读体验……不 其实没啥阅读体验。
  •     一切苦难都可以忍受。
  •     啊,终于看完了!是真…憋。我真想弃掉的,因为整本书零零散散的,没有期待的东西。但,每次想放手时,陀翁总在絮絮叨叨的小情绪感染到了我,我简直爱惨了他的絮叨!而且书中可能解释了卡拉马佐夫里我不懂的东西,这书更像一个抱怨产物,但却那么精准而傻气的戳中了我,最爱医院和动物!还有那个比较完整的我看不太懂的故事!!!还有苏西洛夫对陀翁的情感!有一段简直哭了,陀翁小心翼翼简直啊啊啊啊啊
  •     继续头昏脑涨,继续畅快淋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