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9868879348
作者: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
页数:560页

内容概要

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曾任教於倫敦政經學院。2005年獲頒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這個獎專為四十歲以下對經濟學思想與知識有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而設,是僅次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榮耀,也是未來最熱門的諾貝爾獎人選。艾塞默魯是全球經濟學文獻引用次數最多的前十名經濟學者,他的論文產量驚人,是經濟學界最猛悍的新秀。
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
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既是政治學家也是經濟學家。他是世界知名的非洲與拉丁美洲專家,目前在剛果、獅子山共和國、海地與哥倫比亞各國皆主持研究計畫,每年夏季會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安地斯大學授課。
譯者簡介
吳國卿
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資深編譯,負責翻譯本書序言至第八章,譯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趨勢力:改變未來15年的世界樣貌》、《誰劫走了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下的6大價值型投資》、《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等。
鄧伯宸
資深譯者,負責翻譯本書第九章至十五章,譯有《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時間等候區》、《生活之道》等。

书籍目录

推薦序:大哉問,大哉答∕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序言
第1章 很靠近卻很不一樣
第2章 無效的理論
第3章 富裕與貧窮的形成
第4章 小差異和關鍵時期:歷史的重量
第5章 「我已見過未來,它行得通」:榨取制度下的成長
第6章 漸行漸遠
第7章 轉折點
第8章 別在我們的領土:發展的障礙
第9章 倒退發展
第10章 富裕的擴散
第11章 良性循環
第12章 惡性循環
第13章 當前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第14章 打破窠臼
第15章 理解富裕與貧困
致謝
資料來源
引用書目

作者简介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是要深化民主,或者向威權靠攏?
《槍炮、病菌與鋼鐵》後,最具啟發性與解釋力的經典之作
克拉克獎章得主,經濟學界最耀眼的新生代大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致推薦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數千年的全球史也說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
中世紀的威尼斯因為採行較廣納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而邁向富裕繁盛,反過來又帶動制度朝更加廣納的方向前進,盛極一時而稱霸地中海。但早期的菁英豪族不甘於新人輩出瓜分利益,在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民主制度下反撲成功,將威尼斯快速拉往封閉的榨取方向,因而導致它逐漸衰落。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文推薦
吳乃德(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馮勃翰(香港城市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推薦
有三個理由讓你愛上這本書:它是關於現代世界各國的所得差異,這或許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它充滿許多迷人的故事,可以讓你在雞尾酒會上滔滔不絕,例如為什麼非洲的波札那發展迅速而獅子山共和國卻完全沒有。而且它非常好看。就像我一樣,你可能會拚著一次把它讀完,然後回頭一讀再讀。──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許久以前一個沒沒無聞的蘇格蘭哲學家寫了一本書,討論國家成功的原因以及國家失敗的原因。《國富論》直到今天還是受到廣泛閱讀。以同等的洞察力及同等的廣闊歷史視野,艾塞默魯與羅賓森為我們這個時代重新處理同一個問題。兩個世紀之後,我們的曾曾…曾子孫同樣也會閱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艾克羅夫(George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為什麼外表相似的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發展卻有如此大的差異?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對這個論辯主題做了重大貢獻。透過廣泛多樣的歷史例證,他們說明制度發展有時候基於偶然的因素,卻造成影響巨大的結果。社會的開放性及其允許創造性破壞的意願,以及法治,似乎對經濟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亞羅(Kenneth J. Arrow),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作者以很有說服力的方式證明,國家只有在具備適當的經濟制度時才能擺脫貧窮,尤其重要的是私有財產制與競爭。更具獨創性的是,他們認為當國家擁有開放的多元政治體系,可競爭政治公職、選舉權普及,同時新政治領袖有機會崛起時,才比較可能發展出適宜的制度。他們重大貢獻的核心就是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緊密關聯性,這種關聯性顯現在他們對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的一項重大問題極為有力的研究中。──貝克(Gary S. Becker),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一本重要而有獨到見解的書,以眾多歷史例證證明廣納的政治制度能支援廣納的經濟制度,而這是國家持續繁榮的關鍵。本書檢視一些良性的政權如何創建並經歷良性循環,而惡性政權則經歷惡性循環。這是世人不應忽略的重要分析。──戴蒙德(Peter Diamond),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對一些認為國家的經濟命途取決於地理或文化的人來說,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帶來的是壞消息。決定國家會變成富國或窮國的主要因素是人所創建的制度,而非取決於地理或我們祖先的信仰。艾塞默魯和羅賓森綜合了從亞當斯密、諾斯(Douglass North)到更晚近的經濟史學者的實證研究,寫出這本引人入勝又順暢好讀的書。──弗格森(Niall Ferguson),《貨幣崛起》作者
艾塞默魯和羅賓森這兩位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發展專家,揭露了導致國家富裕或貧窮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疾病或文化,而是制度與政治。這本深入淺出的書充滿深刻的洞見,適合專家和一般讀者閱讀。──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
一本充滿睿智而且振奮人心的書──同時也敲響了令人深感不安的警鐘。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建立了一套極有說服力的理論,涵蓋幾乎一切與經濟發展有關的事務。當國家設置對成長有利的政治制度時就會興起,當這些體系僵化或無能調整時,國家就會衰敗,而且往往差距極大。所有國家的有權有勢者,永遠會追求完全掌控政府,出於貪婪而阻礙整體社會進步。因此必須以有效的民主節制這些人,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走向衰敗。──江森(Simon Johnson),《13個銀行家》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兩位全世界最傑出、最博學的經濟學家,挑戰一個最難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貧窮、有些則富裕?本書對經濟學與政治史有著極深刻的認識,很可能是迄今對「制度很重要」的觀點最強而有力的論述。這是一本發人深省、充滿教育性,同時又令人著迷的書。──莫基爾(Joel Mokyr),西北大學經濟史教授、羅伯史卓茲人文社會與科學教授
兩位當代社會科學的巨人在這本深入淺出的著作中,引領我們輕鬆瀏覽四百年歷史,並帶給我們一個令人鼓舞而重要的訊息:自由讓世界富有。世界各地的暴君要顫抖了!──莫里斯(Ian Morris),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及古典學教授,《為什麼西方統治世界至今》作者
想像圍坐在桌邊聽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和麥迪遜(James Madison)探討兩千多年的政治史與經濟史。想像他們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一個前後一致的理論架構,這個架構建立在限制壓榨、鼓勵創造性破壞,和建立權力均享的強大政治制度上,然後你將開始明白這本睿智而引人入勝著作的貢獻。──佩吉(Scott E. Page),密西根大學及聖塔菲研究所
在這本內容驚人豐富的書中,艾塞默魯和羅賓森問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變富裕,有些國家則依舊貧窮?他們的答案也很簡單──因為政治體發展出更具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本書最了不起的是它的文字爽快而明瞭,論述優雅並充滿歷史細節。此刻正當西方各國政府必須喚起政治意志以因應史無前例的債務危機,這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平卡斯(Steven Pincus),耶魯大學歷史與國際及區域研究杜菲教授
「笨蛋,問題在政治!」這就是艾塞默魯和羅賓森簡單但說服力十足的解釋,說明了為什麼許多國家未能繁榮發展的原因。從斯圖亞特王朝到戰前的美國南方、從獅子山到哥倫比亞,這本權威的著作證明菁英如何制訂圖利自己的規則,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作者審慎地尋求悲觀者與樂觀者間的平衡,說明歷史和地理未必決定國家的命途。他們也記述了明智的經濟思想和政策若沒有根本的政治改革輔助,往往成效不大。──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這不只是一本迷人而有趣的書,而且是真正重要的書。艾塞默魯和羅賓森高度原創的研究,闡明了經濟力量、政治和政策選擇如何共同演進並互相影響,以及制度如何影響此等演進,而這對瞭解社會與國家的成功與失敗極其重要。這些洞識在本書中以深入淺出、極吸引人的形式呈現。買這本書並開始閱讀的人會發現自己捨不得放下它。──史賓塞(Michael Spence),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一本迷人而且容易閱讀的書,專注於討論政治與經濟制度複雜的共同演進,包括往良性和惡性的方向發展。它巧妙地掌握政治與經濟行為的邏輯,以及或大或小的偶發歷史事件(在關鍵時期)造成的方向轉變之間的平衡。艾塞默魯和羅賓森提供了極其廣泛的歷史例證,說明此等轉變如何促成有利的制度、進步的創新,以及經濟成功,或者惡化成壓榨性的制度並終至崩潰或停滯。這些例子能讓人感到刺激,同時也勾起反思。──梭羅(Robert Solow),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本书,基本就是跟《枪炮、钢铁和病菌》对着干的,可是枪炮这本书的作者很大度地给这本书写推荐了。而且,这也和我们从小政治书上教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着干的。书中列举的国家的例子包括,光荣革命的英国、美国和墨西哥、南北韩、中国、刚果、一些非洲国家,还有前苏联,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例,从“政治决定经济,进而决定贫富”的角度加以解读。这本书以历史为线索,有种“世界简史”的感觉,讲了罗马帝国、威尼斯共和国、欧斯曼帝国等等的兴衰。书中讲到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法治(rule of law)和依法统治(rule by law)之间的区别。书中提到的,旧的政治精英,出于害怕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会受到损害的担忧,对于新技术对于破坏性的创新的排斥,比如纺织工人对于工业革命时发明的蒸汽纺纱机,比如明清政府对于远洋贸易,比如下撒哈拉非洲国家对于铁路。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各个世界政府对于比特币的打压,也许50或100年以后会不会有人评说现在的世界各国政府的打压一种反动,是在害怕比特币破坏性的创新?读到《第14章 打破窠臼》的最后一个小节,非常过瘾,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剧透了。投入一段时间和精力,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大概的印象,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絮絮叨叨地说了些什么,就像和作者进行了一段对话,又记住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字句——这大概就是读一本书之后的感受吧。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美)戴伦·艾塞默鲁,詹姆斯·罗宾森著,吴国卿,邓伯宸译,卫城出版,2013年2月初版艾塞默鲁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2005年获克拉克奖,这个奖专为四十岁以下对经济学思想与知识有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而设,是仅次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耀。罗宾森是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既是政治学家也是经济学家。他是世界知名的非洲与拉美研究专家。两人合著的《为什么国家会失败?》英文版于2012年3月出版,立刻被知识界公认为一本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宏观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艾克罗夫将之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提并论,还有多位诺奖得主也极力推荐该书。两人认为一个社会若能将经济社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作者称为广纳型(inclusive)制度,国家就会迈向繁荣富强。反之,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若只由少数特权精英把持,作者称为榨取型(extractive)制度,即国家必然走向衰败。作者以这两个概念贯穿全书,讨论社会科学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什么原因决定了国家的制度选择?这个选择的长期后果又是什么?书中列举出许多历史实例来反复诠释这组核心概念。两人论证“广纳型的经济制度”会与“民主且重视多元价值的广纳型政治制度”形成良性循环、相互支持。反之,“榨取型的政治制度”则会与“榨取型的经济制度”相互唱和,形成恶性循环,即使短期之内会有经济成长,但必然无法持续。使用这组概念,作者也对中国崛起论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制度,本质上仍是一个榨取型制度。改革初期的高速经济成长,有一部分是由于将诱因结构引进到原本完全无效率的生产制度,因此将中国原来完全错置的资源归位所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因短期内快速引进了最有效率的生产技术取代了原来低生产力技术而来的,因此一开始的高经济增长率,是在基准很低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而近期的经济成长,也有部分是由于政府独占大量的经济资本,因此可以藉由在短时间之内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驱动经济,而在这个过程中,拥有审批权与选择性执法权力的政治精英,才是趁机攫取了大部分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在目前中国榨取型的政经制度下,权力轮替的后果不是人民福祉的改善,而只是换了不同的政治精英获取利益而已。另一个他们对中国发展不表乐观的理由,则是来自于熊彼特的“创造性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此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经常是不连贯的,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冒险成功,导致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个新生产技术会将旧技术彻底淘汰。但是创造性破坏只能在广纳型制度下才有办法被孕育。想象依靠旧技术获利的政经精英,怎么可能不运用各种力量去打压此一威胁他们既得利益的技术。因此中国只能山寨既有的技术,无法在自己的制度下透过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发展出取代旧做法的新技术,这样就会导致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状态,无法再继续支持经济成长。最后,他们还提了一个问题:“你可以想象一个二十岁的大学辍学生,向国有银行贷款,准备开一家可以挑战国有企业的公司吗?在中国?”。
  •     作者观点非常鲜明,就是广纳与攫取。然后就是无比漫长的各种史料堆积。相对来说比较冗长,就深度而言,作者论述的深度并不足够,或者说他们对攫取式的政治经济体系如何运作并不了解。相比而言,金观涛、刘青峰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早就超越了本书。基本上这本书可以一看,开拓下视野,但是要想有体系性的深刻了解与思考,本书不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文版本未读过
  •     读过的最好的经济学普及书
  •     简体版被删节了吧,有一些批评中国制度的内容。总体上我赞成这书的观点。
  •     其实翻来覆去就是讲开发型和榨取型
  •     只是把陈词滥调的政治套话换了一套新词重复,顶多对世界新局势做一些并非原则性的妥协,并无什么新意
  •     论证比较无聊
  •     作者以我们普通人都能明白的角度去写这一本书,一个集权的国家,很难诞生出创造力,而整个国家的资源都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里,也削减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引人深思。
  •     太以果为因,归纳研究固然是种方法,但总觉得用在这么宏大严肃的问题上,有些不太有说服力。感觉就像译者说的,整本书都在用大量的证据,时候印证观点。
  •     史料很丰富 不过对中国意见较大
  •     并不十分适应案例式的分析套路
  •     通篇未談任何主義,直接點出國家/政權/社會等等之成功與否關鍵在何處,一針見血。至於到底該深化民主還是走向威權,就留給各位還未看過此書的看官們自己找解答。
  •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演进。
  •     念完以后从此与制度论是路人
  •     看完就是…大不列颠万岁,美国发展的也后来居上,国家都学学+来来回回的inclusive/extraction institution
  •     整个就是在全球范围举例子,还是没有像标题许诺的那样讲出个所以然;我甚至怀疑有没有一个理论能解释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除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中国下一个阶段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却是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自己有觉悟在痛苦来临前赶快自我改变的时刻了。
  •     有意思,提供诱因,让人民愿意投资和努力工作。广纳式制度和榨取式制度!!!
  •     主要的观点就是广纳型政型与榨取治制度对国家的发展有正面及负面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民主型的政治制度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 但是关于古罗马帝国的论述缺乏说服力。
  •     我觉得看完一本就标记一下。督促自己提升阅读效率
  •     :无
  •     尼玛心好累..........................已经快不认识榨取这两个字了= =|||
  •     作者提出了很值得人深思的经济发展模式之辨 虽然未必能周延 但颇有启发
  •     兩位作者以論帶史,以不負責任的論證方式,對各種歷史事實削足適履,以此來達成宣揚作者信仰的、十分明顯的西方中心論。而作者們在前面對各種論點的批評同樣可以適用於他們自己的論點,所謂的廣納型和榨取型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既然要提出理論模式,就應該說清楚,但是作者一直說得不清不楚,削足適履地運用有利的地方說自己的模式好,然後切出不好的失敗層面說明別人不好,十足地充滿偏見。更別提作者們一直忽略歐洲在世界上汲取的各種資源、殖民的剝削與殘暴等事情,單方面強調他們的論點多客觀,然後藉此形塑自己假中立的立場,騙取讀者的信任。這本書的兩個作者不僅學術功力差勁,更是充滿偏見與荒謬的假設,以創造更多西方好棒棒的偏見,因此奉勸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浪費時間金錢。
  •     【书摘】 包容性制度:事实上,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达到高生活水平的国家都是包容性制度,它鼓励教育、业绩和创新,创造了更广泛的收入分配,防止精英小集团滥用权力和从不公平的竞争中获取任何潜在的利益。

● 大多数实现了长久繁荣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历史的特定时候,人们抓住了机会创造了包容性制度并将其固定下来。 ● 攫取性制度只会让少数精英分子获利,尤其是他们想保持对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时。

●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很有把握的说计划经济不能替代无形的市场之手,因为自由市场是创新的动力,其内在机制太复杂,以至于人很难去模仿。
  •     成功国家的成功大致相同,失败国家却各有各的原因,但总结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压榨式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阻碍了创造性的破坏和个人产权的建立,在此之上贪腐、权贵的特权、媒体控制和洗脑教育等等,不过是失败国家的微观反映。
  •     写的很棒!值得多读几遍。案例很详细,我没好好看,太厚了。就马马虎虎翻一遍。看了个开头结尾中心论点,案例部分基本都浮光掠影翻过去的。记得老师以前跟我说过读书要学会泛读。不然那么多书怎么可能读的过来。也是啊。
  •     历史材料丰富了解独到。还有一星是社会制度评论型书籍必有的缺憾,即:so what?知易行难。
  •     通过本书第一次深刻认识到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体会到历史原来可以这么读 太棒了!
  •     其实是一本融会贯通得很好的文献综述。在国家发展历史的宏大叙述中融合贯通了许多经典的政治学理论。作者则在其中提炼出的新概念有:广纳式制度&榨取式制度;产权制度;经济诱因
  •     有理有据,清晰懂,赞。尤其对中国发展的推测,拭目以待
  •     对中国的论述,很谨慎。事实上,作者为了避免陷入历史主义(波普尔用词)宏大叙述的陷阱,整个立论都很谨慎。中国,题目太大,作者只能简单比附。有关中国论述的薄弱,或许会成为本书历史价值的最大伤害。我不是说,所谓“复杂中国”不易读懂,以作者论述所及的时空规模而言,已足够广阔。只是中国历史另有一套(比如宋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是否已经是包容性的?)。另,本书文笔实在好。
  •     讲经济社会变迁跟诺斯差远了,为了宣扬自己推崇的意识形态玩春秋笔法,挺恶心的……
  •     畅销书罢了,例子很多,泛泛而谈
  •     作者虽然是大牛,但是该书有失水准,完全概念的堆叠
  •     有长评
  •     简直醍醐灌顶!
  •     遗憾自己对世界历史不够熟悉,经管等知识匮乏,所以读起来有压力。
  •     看似中立,实则暗含褒贬。史料和案例很丰富,换个视角想想发展还是有所启发。把锅甩给历史偶然挺好,或许有些事真不必太认真
  •     读得很轻松,但仍然难以准确判断什么样的制度为广纳,什么样的制度为榨取。然而二分制度视角似乎已得到认可,将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性质进行组合,启发很大。
  •     整体来看,这本书以轻松的口吻介绍里经济学的一些前沿议题。本书可能只是希望以“科普”的方式,一些讨论其实并没有太过于深入,全书各个章节拆开都可以视为不错的短文,但是拼接在一起,整体和谐程度并不高,全书缺乏一条逻辑链条贯穿本书的所有结论,可以说一个硬伤~~
  •     两位作者大概想成为主导政策研判的政客,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仅仅是罗列历史现象循环论证历史表象的只有学术史意义却无学术价值的研究。
  •     以“广纳型”与“榨取型”来归纳政治与经济范式,解释力比政治意识形态要更加透彻,不过还是难逃历史决定论的框架影响:“历史的情势正好为一个榨取的政治政权带来一个相当广纳性的经济制度P117”,这个豁口将把全部论证泄漏到神意论的漩涡中去,最终归纳的两种范式都是白说。
  •     20150302 断断续续地翻看,还不错,虽然觉得,榨取性制度与包容性制度,新瓶装旧酒,其内涵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其实反复提及。定义似也不大清晰,包容性制度如何建立起来,维系之类,也都值得细究。估计还得再看一遍。 20141231这两天开始看kindle上的中译版,应当是台湾那边译的。虽然很多政治学社会学学者似乎评价不高,但以经济学者的狭隘视野来看,此书还是写得不错的,包容性制度和榨取性制度,确实是简洁而且很重要的区分。故事也蛮多。且过去一年主要看论文,好久没看专著,是觉得不错。也越来越不懂政治学社会学,回头再看看其他人的批评吧,是太简化了?
  •     虽然拜托朋友去台湾的时候带回了这本书,不过最后还是看了电子版,竖排阅读大长篇有障碍。整本书其实是在广纳式的政治格局中找到广纳式经济发展。例子可能有些重复,不过最后对天朝未来发展的观点,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     醍醐灌顶
  •     麻省和哈佛的两位教授通过对美洲,欧洲,非洲以及亚洲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历史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为什么国家会失败。同是美洲大陆的诺加斯利,为什么隶属墨西哥的南诺加斯利和隶属美国亚利桑那的北诺加斯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景象。为什么同是朝鲜半岛,韩国和北朝鲜,一个为世界发达经济体,另一个却食不果腹。既不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也不是文化和领导人的无知。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是多元的包容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另一个是汲取性政治和经济制度。因为包容性的制度会不断发展创新,而这种创新,是带有破坏性的。这解释了,为什么如滴滴打车,支付宝,深受百姓欢迎的事物,会不断受到政策的限制和打压,归根结底这种新事物会带来创造性破坏,冲击现有的体制和利益格局!
  •     倒不觉得削足适履地裁剪历史事实有那么不可接受,不遗漏地重回历史现场本是奢望;也没那么讨厌老旧的中心主义与制度主义视角,毕竟从来期许多么客观。至少叙事顺畅,开合颇大,读来倒是容易渐入佳境。
  •     结合《贫穷的本质》一起看
  •     观点不算新颖,有些部分的定义和论据说服力不够,部分段落啰嗦多余。
  •     提出广纳型和榨取型两种制度模式。一是对于制度形成的起点比较好奇 二是对于榨取型结束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变革的动力和激励来自偶然因素 感觉不够有解释力啊喂
  •     感觉还是有点片面的。不过不错的观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