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新画集——金庸说部情节

出版社:远流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573262718
作者:董培新 / 金庸

内容概要

這是一本金庸小說的視覺書,作者董培新是香港知名的漫畫家及插畫家,2005年3月,他在金庸先生的首肯下,開始了金庸小說的國畫創作,並先後在廣州、澳門、香港、溫哥華舉辦「董培新繪金庸說部情節」畫展。本書即收錄其70餘幅畫作,橫跨金庸十五部小說,以其武俠元素中的各個主題貫串,包括「陰謀」「酒」「義」「情」「智勇」......等等帶引整部畫集。
*3月15日~3月23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也將展出「董培新繪金庸說部情節」畫展,有興趣的讀者可前往觀賞。
以「金庸武俠元素中的各個主題」,貫串、帶引整部畫集。主題包括:「陰謀」、「酒」、「義」、「情」、「小時候」、「智勇」、「激盪、迂迴、曲折」等等。(※首創!非按小說順序,而是打破各部藩籬,將相同的情節元素聚焦。)
「右翻直排」方式編排,並在每一幅畫作旁,放一段與金庸原著相對應的小說原文摘錄,體現金庸小說中獨特且濃郁的古典蘊味!(※首創!一般畫冊皆為左翻橫排。)
全書共有70餘幅畫作,橫跨金庸十五部小說,取其膾炙人口的場景與人物。董培新以其最擅長的水墨人物畫,精準掌握金庸人物的型態與動作,並以「故事情節」為作畫底調,讓場面充滿動感與立體感,不但牢牢抓住了小說內容的神髓,更表現出每個人物的性格特色,筆觸細膩,情感洋溢,「一幅畫訴說了多樣風情」。(※首創!金庸的繪畫作品幾乎都以人物為主,而「以情節的動感來表現人物、體現故事」,董培新為第一人。)
不止是畫集的畫集,它同時也是一本:
「金庸小說的視覺書」──讀者在閱讀金庸小說的同時,都會希望手邊能有這樣一本書,讓文字的想像空間得以實現,獲得滿足!
「金庸小說的導讀書」──全書皆以圖帶文,點到為止,卻又搔到癢處,讓讀者忍不住會想要把金庸小說再拿出來重溫全貌。
「圖式小說」──內容由陰謀到酒、由酒接義、由義續情……,畫面呈現則由點而面,由特寫拉至全景。每一張畫作的串聯,就像在閱讀小說一般,叫人想趕快翻看下一頁。
「金迷的尋寶書」──董培新對金庸小...


 董培新画集——金庸说部情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一而再,再而三,三說「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公元二〇〇五年三月某日,話說遠遠由北地加拿大國溫哥華雪天裡突然飛來一帖,金庸老爺子案頭燈下展閱半晌,沉吟有傾:“這一個僑居他鄉的董郎培新君,老夫是知曉的,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看過他施展的招數,功底端的不淺,今日殷殷來函,欲求應允讓其走一回金庸拳腳,即便,其暗暗隱匿踢館拆局心思,又有何不可,一者,老夫至今金身不敗,又有何懼。二者,容得英雄輩出,本是老夫旨意,昔日江湖上那一個姜雲行,那一個王司馬,煞是了得,不是亦甚壯金庸拳腳行色嚒,祇是,嘆祇嘆,江山果然如此多嬌,英雄卻是一徑嫌少,后繼有人,總是老夫逐日來的一個巴望。”於是,清茶未淺半盅,金庸老爺子提筆硯上舔墨回復,牋上客套若幹,其實,就一個字,“好”。這真是怎麼一個“好”字了得,公元二〇〇六年四月十四日,借地香港精藝軒,董郎以其四五十年來練就的一身嶺南派功夫,劈叉無聲,博擊有色,著實是演繹了一回金庸拳腳,真是氣勢有新,拆招的路數與過往迥異, 看得那金庸老爺子在邊上的那一把交椅上都差點兒坐不住了,連連頜首稱道,又是一個字,“好”。《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韋小寶與一床嬌眷」:http://www.douban.com/note/40697693/真個的,金庸老爺子心底裡頭,也果然都是在喝彩那一個“好”字嚒?其實,不儘然也。私底下,在那一幅十來尺的「韋小寶一床嬌眷」跟前,金庸老爺子乜著不失鋒芒的老花眼看向了董郎,“這個,您也畫得?”董郎眼兒一瞇縫,“您寫得,我畫不得嚒?”英雄過招,旨在瞬息,不講勝敗,周遭看官看得懂,祇應該都是喝一個彩頭,“好”也。遠遠北廂天際,那高處的云端裡頭,祇聽得一詩緩緩唱來:“花氣薫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那一個南國載陽的月色裡,金庸老爺子該是與董培新君攜手走上了尖沙嘴的畫舫了,觥籌之間,他們沒有談論乾隆那廝,當初是怎般地暢游了西湖,御手欽點了玉如意,也沒有談論韋小寶那廝,與一床嬌眷的睡態,慵懶勝似生猛。聽說,他們談論了黃山谷。-ZY.S. 2009-August-03
  •     《短評長鈔-再說「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昨日閑話《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引得三五好友聚來熱議一陣,清冷之處,頓時熱鬧,煞是開心。尤其是,眾人指引,讀了姜雲行和王司馬替金庸著作的插圖,真好。讀書讀畫,如此最好,互動之中長了見識。拙筆常涉書畫,素來以捧出共享為主,不敢點評有多,因為,自量見識不濟,祇是讀得董培新畫金庸說部情節,確實是覺得,在其筆墨之下聽得有畫外音聲聲,所以,話兒不免多了一些,今日還想再說,說他那其中的一幅畫—「乾隆西湖點花魁」,亦是因為,瀏覽之中揀得了大便宜—金庸著作原文本,先前寫作,倘若涉及文鈔,那一個懶惰勁兒啊,祗有自己知道。這裡先短評,文後再附錄長鈔,以與眾人一起回味共賞金庸,還有董培新。《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全圖: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細部之一: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細部之二: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乾隆西湖點花魁」的畫面,確實是鶯歌燕舞、琴瑟縹緲,皇家氣派、民間歡娛,一派熱鬧景致俱現,堪與金庸文字相配,祇是,當初讀金庸,我還讀到了他筆下那一段文字,其中似乎是經常會,不經意地、點綴般地,提及的那一個大內高手-白振,此是金庸文字的一貫高明之處,寫得反派腳色的威風,容他威風,讓他威風,日後敗北,便是他的不威風,也就是說,自有英雄比他更威風了,這呌暗筆鋪墊,其實都是文字旨意的點睛之筆。董培新處理畫面,深解金庸心思,故而,此幅畫作,神來之筆不在畫面中央,不在明艷光暈之中,而在畫面左側,但是也不在那神定氣閑、忘乎所以的乾隆身上,而是藏筆暗處,在乾隆身後,那一個大擒拿高手白振,以及下面船沿邊一字排開的幾個大內侍衛身上,看他們那般陰森森充滿殺氣的神情,個個腰桿子筆挺,心無旁騖,眼察一方,讀過,方才知曉,那皇家氣派果然不是綢緞綾羅、雕樓畫舫就可以裝飾襯托出來的,當然,他們狠是狠,祇是日後,卻全都敗落在陳家洛與紅花會諸位英雄手下了……仔細讀過,方才知道那董培新筆頭子底下,果然是不簡單的,他喜歡金庸,他深深地體會了金庸的筆意,這就呌作,暗處奪了明處的彩頭,聚焦的是讀者視線,所以我讀了,祇說二字,精彩。其實,董培新并不是在替金庸說部情節作插畫,哪里有十來尺的插畫的?董培新是以金庸說部情節在創作。--------------------------------------------------------------------------------------------------------------------------附錄: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十回 煙騰火熾走豪俠 粉膩脂香羈至尊……一名侍衛學士走了進來,那是新近得寵的和珅。此人善伺上意,連日乾隆頗有賞賜。眾侍從聽得皇帝呼喚,忙推他進入。乾隆道:“外面絲竹是幹甚麼的?你去問問看。”和珅應聲而出,過了半晌,回來票告:“奴才出去問過了,聽說今兒杭州全城名妓都在西湖上聚會,要點甚麼花國狀元,還有甚麼榜眼、探花、傳臚。”乾隆笑駡:“拿國家掄才大典來開玩笑,真是豈有此理!”和珅見皇上臉有笑容,走近一步,低聲道:“聽說錢塘四豔也都要去。”乾隆道:“甚麼錢塘四豔?”和珅道:“奴才剛才問了杭州本地人,說道是四個最出名的妓女。街上大家都在猜今年誰會點中花國狀元呢?”乾隆笑道:“國家的狀元由我來點。這花國狀元誰來點?難道還有個花國皇帝不成?”和珅道:“聽說是每個名妓坐一艘花舫,舫上陳列恩客報效的金銀錢鈔、珍寶首飾,看誰的花舫最華貴,誰收的纏頭之資最豐盛,再由杭州的風流名士品定名次。”乾隆大為心動,問:“他們甚麼時候搞這玩意兒”和珅道: “就快啦,天再黑一點兒,花舫上萬燈齊明,就來選花魁了!皇上如有興致,也去瞧瞧怎麼樣?”乾隆笑道:“就恐遭人物議。要是太后得知我去點甚麼花國狀元,怕要說話呢,哈哈!”和珅道:“皇上打扮成平常百姓一樣,瞧瞧熱鬧,沒人知道的。”乾隆道:“也好,叫大家不可招搖,咱們悄悄的瞧了就回來。”和珅忙侍候乾隆換上一件湖縐長衫,細紗馬褂,打扮成縉紳模樣,自己穿了尋常士人服色,帶了白振等幾十名侍衛,往西湖而去。一行人來到湖畔,早有侍衛駕了遊船迎接。此時湖中處處笙歌,點點宮燈,說不盡的繁華景象、旖旎風光。只見水面上二十餘花舫緩緩來去,舫上掛滿了紗帳絹燈。乾隆命坐船劃近看時,見燈上都用針孔密密刺了人物故事,有的是張生驚豔,有的是麗娘遊園。更有些舫上用絹綢紮成花草蟲魚,中間點了油燈,設想精妙,窮極巧思。乾隆暗暗讚歎,江南風流,果非北地所及。成百艘遊船穿梭般來去,載著尋芳豪客,好事子弟。各人指指點點,品評各艘花舫裝置的精粗優劣。忽聽鑼鼓響起,各船絲竹齊息。一個個煙花流星射入空際,燦爛照耀,然後嗤的一聲,落入湖中。起先放的是些“永慶嘉平”、“國泰民安”、“天子萬年”等歌功頌德的吉祥煙火,乾隆看得大悅,接著來的則是“群芳爭豔”、“簇簇鶯花”等風流名目了。煙花放畢,絲竹又起,一個“喜遷鶯”的牌子吹畢,忽然各艘花舫不約而同的拉起窗帷,每艘舫中都坐著一個靚裝姑娘。湖上各處,彩聲雷動。內侍拿出酒果菜肴,服侍皇上飲酒賞花。遊船緩緩在湖面上滑去,掠過各艘花舫,這時正所謂如行山陰道上,目不暇給。乾隆後宮粉黛三千,美人不知見過多少,但此時燈影水色、槳聲脂香,卻另有一番風光,不覺心為之醉。遊船劃近“錢塘四豔”船旁,見這四艘花舫又是與眾不同。第一艘紮成採蓮船模樣,花舫四周都是荷花燈,紅蓮白藕,荷葉田田,舫中妓女名叫卞文蓮。第二艘舫上紮了兩個亭子,一派豪華富貴氣派,亭上珠翠圍繞,寫著四個大字:“玉立亭亭”,原來舫中妓女叫李雙亭。第三艘裝成廣寒宮模樣,舫旁用紙絹紮起蟾蜍玉兔,桂華吳剛,舫中妓女吳嬋娟一身古裝,手執團扇,扮作月裏嫦娥。乾隆看一艘,喝彩一番。待遊船搖到第四艘花舫旁,只見舫上全是真樹真花,枝幹橫斜,花葉疏密有致,淡雅天然,真如一幅名家水墨山水一般。舫中妓女全身白衣,隔水望去,似洛神淩波,飄飄有出塵之姿,只是唯見其背。乾隆情不自禁,高吟《西廂記》中“酬簡”一折的曲文:“咳,怎不回過臉兒來?”那妓女聽得有人高吟,回過頭來,嫣然一笑。乾隆心中一蕩,原來這姑娘便是日前在湖上見過的玉如意。忽聽得鶯聲嚦嚦,那邊採蓮船上卞文蓮唱起曲來。一曲既終,喝彩聲中聽眾紛紛賞賜,元寶大大小小的堆在舫中桌上。接著李雙亭輕抱琵琶,彈了一套《春江花月夜》。吳嬋娟吹簫,乾隆聽她吹的是一曲《乘龍佳客》,命和珅取十兩金子賞她。待眾人遊船圍著玉如意花舫時,只見她啟朱唇、發皓齒,笛子聲中,唱了起來:“望平康,鳳城東,千門綠楊。一路紫絲韁,引游郎,誰家乳燕雙雙?隔春波,碧煙染窗;倚晴天,紅杏窺牆,一帶板橋長。閑指點,茶寮酒舫,聲聲賣花忙。穿過了條條深巷,插一枝帶露柳嬌黃。”其時正當八月中旬,湖上微有涼意,玉如意歌聲纏綿婉轉,曲中風暖花香,令人不飲自醉。乾隆歎道:“真是才子之筆,江南風物,盡入曲裏。”他知這是《桃花扇》中的“訪翠”一曲,是康熙年間孔尚任所作,寫侯方域訪名妓李香君的故事。玉如意唱這曲時眼波流轉,不住向他打量。乾隆大悅,知她唱這曲是自擬李香君,而把他比作才子侯方域了。他最愛賣弄才學,這次南來,到處吟詩題字,唐突勝景,作踐山水。眾臣工匠恭頌句句錦繡,篇篇珠璣,詩蓋李杜,字壓鐘王,那也不算希奇。眼下自己微服出遊,竟然見賞於名妓。美人垂青,自不由帝皇尊榮,而全憑自身真材實料,她定是看中我有宋玉般情,潘安般貌,子建般才。當年紅拂巨眼識李靖,梁紅玉風塵中識韓世忠,亦不過如此,可見凡屬名妓,必然識貨。若不重報,何以酬知己之青眼?立命和珅賞賜黃金五十兩。沉吟半晌,成詩兩句:“才詩或讓蘇和白,佳曲應超李與王。”杭州素稱繁華,這一年一度的選花盛會,當地好事之徒都全力以赴。遠至蘇、松、太、常、嘉、湖各屬的閒人雅士,這天也都群集杭州,或賣弄風雅,或炫耀豪闊,是以頃刻之間,纏頭紛擲,各妓花舫上采品堆積,尤以錢塘四豔為多。時近子夜,選花會會首起始檢點采品,這有如金榜唱名一般,不但眾妓焦急,湖上遊客也都甚是關心。乾隆對和珅低聲說了幾句話。和珅點頭答應,乘小船趕回撫署,過了一會,捧了一個包裹回來。采品檢點已畢,各船齊集會首坐船四周,聽他公佈甲乙次第。只聽得會首叫道:“現下采品以李雙亭李姑娘最多!”此言一出,各船轟動,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低低咒駡。只聽一人喊道:“慢來,我贈卞文蓮姑娘黃金一百兩。”當即捧過金子。又有一個豪客叫道:“ 我贈吳嬋娟姑娘翡翠鐲一雙,明珠十顆。”眾人燈光下見翡翠鐲精光碧綠,明珠又大又圓,價值又遠在黃金百兩之上,都倒吸一口涼氣,看來今年的狀元非這位湖上嫦娥莫屬了。會首等了片刻,見無人再加,正要宣稱吳嬋娟是本年狀元,忽然和珅叫道:“我們老爺有一包東西贈給玉如意姑娘!”將包裹遞了過去。那會首四十來歲年紀,面目清秀,唇有微須,下人把包裹捧到他面前,一看竟是三卷書畫。那人側頭對左邊一位老者道:“樊榭先生,這位竟是雅人,不知送的是甚麼精品?”命下人展開書畫。乾隆對和珅道:“你去問問,會首船中的是些甚麼人?”和珅去問了一會兒,回來稟道:“會首是杭州才子袁枚袁子才,另外的也都是江南名士。”乾隆笑道:“早聽說袁枚愛胡鬧,果然不錯。”第一卷卷軸一展開,袁枚和眾人都是一驚,原來是祝允明所書的李義山兩首無題詩。袁枚稱他為“樊榭先生”那人名叫厲鶚,也是杭州人。厲鶚詩詞俱佳,詞名尤著,審音守律,辭藻絕勝,為當時詞壇祭酒,見是祝允明法書,連叫:“這就名貴得很了。”詩人趙翼心急,忙去打開第二個卷軸來看,見是唐寅所畫的一幅簪花仕女圖,上面還蓋著“乾隆禦覽之寶”的朱印。袁枚心知有異,忙問旁邊兩人道:“沈年兄、蔣大哥,你們瞧這送書畫之人是甚麼來頭?”他稱為“沈年兄” 的沈德潛,別字歸愚,是乾隆年間的大詩人,與袁枚同是乾隆四年的進士。只是一個早達,一個晚遇,袁枚中進士時才二十四歲,而沈德潛卻已六十多歲了,是以人稱“江南老名士” 。那姓蔣的名叫士銓,別字心餘,是戲曲钜子。他與袁枚、趙翼三人合稱“江左三大家”。這兩人一看,沉吟不語。沈德潛老成持重,說道:“咱們過去會會如何?”船上右邊坐著兩人也是袁枚邀來的名士,一是滑稽詼諧的紀曉嵐,一是詩畫三絕的鄭板橋。紀曉嵐笑道:“ 咱們一過去,倒讓旁人譏為不公了。這兩卷書畫如此珍貴,自然是玉如意得狀元了。”鄭板橋道:“第三卷又是甚麼寶物,不妨也瞧瞧。” 眾人把那卷軸打開,見是一幅書法,寫的是:“西湖清且漣漪,扁舟時蕩晴暉。處處青山獨住,翩翩白鶴迎歸。昔年曾到狐山,蒼滕古木高寒。想見先生風致,畫圖留與人看。” 筆致甚為秀拔,卻無圖章落款,只題著“臨趙孟頫書”五字。鄭板橋道:“微有秀氣,筆力不足!”沈德潛低聲道:“這是今上禦筆。”大家嚇了一跳,再也不敢多說。袁才子大聲宣佈:“檢點采品已畢,狀元玉如意,榜眼吳嬋娟,探花卞文蓮。”湖上彩聲四起。袁枚等見了這三卷書畫,知道致送的人不是宗室貴族,便是巨紳顯宦,可是看那艘船卻也不見有何異處,夜色之中,船上乘客面目難辨。大家怕這風流韻事被禦史檢告,本來要賦詩聯句以紀盛,現下也都不敢了,悄悄的上岸而散。乾隆正要回去,忽聽玉如意在船中又唱起曲來,但聽歌聲柔媚入骨,不由得心癢難搔,對和珅道:“你去叫這妞兒過來。”和珅應了,正要過去,乾隆又道:“你莫說我是誰!”和珅道:“是,奴才知道。”遊船劃近玉如意花舫,和珅跨過船去。過了片刻,拿回一張紙箋,遞給乾隆道:“她寫了這個東西,說:‘請交給你家老爺。’”乾隆接來燈下一看,見箋上寫了一詩:“暖翠樓前粉黛香,六朝風致說平康。踏青歸去春猶淺,明日重來花滿床。”字跡殊劣,箋上卻是香氣濃鬱,觸鼻心旌欲搖。乾隆笑道:“我今日已來,何必明日重來?”抬頭看時,玉如意的花舫已搖開了。他貴為帝皇,後宮妃嬪千方百計求他一幸,尚不可得,幾時受過女人的推搪?可是說也奇怪,對方愈是若即若離,推三阻四,他反覺十分新鮮,愈是要得之而後快,忙傳下聖旨:“叫舟子快劃,追上去!” 眾侍衛見皇帝發急,再不乘機盡忠報國,更待何時?當即紛提船板,奮力劃水。眾侍衛或外功了得,或內力深厚,此時“忠”字當頭,戮力王事,勁運雙臂,船板激水,實為畢生功力之所聚,有分教:立竿見影,槳落船飛,迅速追上玉如意的花舫。乾隆悄立船頭,心逐前舟,但見滿湖燈火漸滅,簫管和曲子聲卻兀自未息,前面花舫中隱隱傳出一聲聲若有若無的低笑柔語。乾隆醺醺欲醉,忽然想起兩句詩來:“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兩船漸近,花舫窗門開處,一團東西向乾隆擲來。白振一驚,暗叫:“不好!”左手一招“降龍伏虎”,右手一招“擒獅搏象”,這是他“金鉤鐵掌”大擒拿手中的成名絕枝,陣上奪槍,夜戰接鏢,手到拿來,百不失一,但見他身如淵停嶽峙,掌似電閃雷震,果是武學大宗匠的風範,出手更不落空。眾侍衛一見無不暗暗喝彩。沒料想觸手柔軟,原來不是暗器,忙遞給皇帝。乾隆接過一看,見是一塊紅色汗巾,四角交互打了結,打開一看,包著一片糖藕,一枚百合。一喻佳偶,一示好合。乾隆才高六斗,詩成八步,雖比當年曹子建少了兩斗,多了一步,卻又如何不解得這風流含意?那汗巾又滑又香,拿在手裏,不禁神搖心蕩。不一會,花舫靠岸,火光中只見玉如意登上一輛小馬車,回過頭來,向乾隆嫣然一笑,放下了車帷。馬車旁本有兩人高執火把等候,這時拋去火把,在黑暗中隱沒。和珅大叫:“喂,等一下,慢走!”那馬車並不理會,蹄聲得得,緩緩向南而去。和珅叫道:“快找車。”但深夜湖邊,卻哪里去找車。白振低聲囑咐了幾句,瑞大林施展輕功,“七步追魂”、“八步趕蟾”,不一刻已越過馬車,回過身來喝命車夫慢走。不久褚圓竟找到一輛車來,自是把坐車乘客趕出而強奪來的。乾隆上了車,褚圓親自禦車,眾侍衛和內侍跟隨車後。前面馬車緩緩行走,褚圓抖擻精神,駕車緊跟。當年造父駕八駿而載周穆王巡遊天下,想來亦不過是這等威風。白振見車子走向城中繁華之區,知道沒事,放下了心,料想今日皇上定要在這妓女家中過夜,但日前曾見她與紅花會的人物在一起,怕有陰謀詭計,不可不防,忙命瑞大林去加調人手,趕來保護。玉如意的車子走過幾條大街,轉入一條深巷,停在一對黑漆雙門之前,一名男子下車拍門。乾隆也走下車來。只聽得呀的一聲,黑漆雙門打開,走出一個老媽子來,掀起車帷,說道:“小姐回來了,恭喜你啦!”玉如意走下車來,見乾隆站在一旁,忙過去請安,笑道:“啊喲,東方老爺來啦。剛才真多謝你賞賜。快請進去喝盅茶兒。”乾隆一笑進門。……---------------------------------------------------------------------------------------------------------------------------ZY.S. 2009-August-02
  •     ◆《金庸茶馆》金庸看董培新画金庸小说【金庸】中国时报 E8/浮世绘 2008/03/09金庸当年在写《书剑恩仇录》时,就想请董培新画插图,董培新也想画金庸小说,无奈没机会合作。几十年过去,董培新终于要出版以金庸小说为主题的画集!且看金庸怎么说:——一九五○年代,当我正在《新晚报》撰写《书剑恩仇录》时,董培新先生在罗斌先生所办的《新报》与《蓝皮书》上为武侠小说画插画。他很欣赏我的小说,我也很欣赏他的绘画,当时我们都想,如果他能为我的小说绘插画,应当是相得益彰,大家都会欢喜,我们的读者也都会欢喜。可惜,这件事没有能成为事实。罗斌先生很喜欢我的小说,他觉得我的小说很有内容和趣味,可以吸引大量读者。那时他在办一份很好的报纸:《新报》,我也在办一份很好的报纸:《明报》。这两份报纸都是新起的小型报,都卖一毛钱,在香港这小小的市场上自然发生了竞争。那时《明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成为政治上独立的知识分子所热爱的自由报纸。由于竞争的关系,罗斌先生不同意董培新给金庸的小说绘插画。当时给金庸小说绘插画的,主要是姜云行先生和王司马先生。姜云行先生笔名「云君」,他的画风细腻而生动,表现武侠小说中的动作和打斗很见功力。王司马先生的画风富于人情味,很能表现人物的情感,读者们往往为他的绘画所吸引,凝视画中的人物,神驰高山大漠,投入人物的欢乐和哀伤。王司马先生在风华正茂、得到万众欢迎的时候以癌症去世。云君先生也移民美洲,不再以他生动的绘画和我们相见。香港回归中国,《明报》与《新报》都换了主人。董培新先生提起画笔,绘出了不少金庸小说中的场面。那些场面是他在心里酝酿了很久很久时日的。有的他已想了几十年,有的他反反复覆的修改,改了布局,改了人物的面容。http://www.douban.com/note/12448921/http://www.douban.com/note/13058048/ 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萧(峰)来到聚贤庄外,一场大战还没有展开,但剑拔弩张的气势已充满了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韦小宝在扬州妓院里和众女大被同眠,画面上没有猥亵和色情,读者看到了滑稽、风趣,和人物的玩闹,那正是小说所要表达的情调。画面和小说配合得非常合拍,每个观赏者从心底和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内地有许多画家曾尝试为金庸小说画插画,有的画家功力很深、构图很美,但他们都没有董培新先生的创作成功。只因为缺乏了在心中酝酿数十年的艺术培养。这数十年的酝酿、修正,使得艺术成熟了。这是自然的培养,天然的陶冶。这本册子里的每一幅画,都是董培新 先生在读了金庸小说之后,在心中思考数十年、或者十几年的成果。(摘自远流出版社最新出版《金庸说部情节──董培新画集》一书。「董培新绘金庸」画展,将于3月15日(六)至3月23日(日),9:00AM~5:00PM,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逸仙画廊展出。)------------------------------------◆董培新妙笔 画金庸小说【联合晚报╱记者黄玉芳/台北报导】 2008.03.15圣洁的香香公主在湖边沐浴,让陈家洛以为看到水神天仙;韦小宝低哼「十八摸」,与众老婆同床共被;乔峰在聚贤庄大战前端酒敬群雄...... 这些金庸笔下的经典情节,在香港知名插画家董培新的丹青笔墨下,跃然纸上。董培新最近带着70多幅取材自金庸小说的画作,来台展出。华人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金庸小说,俨然成了一派「金学」,也曾改编成不少的电视、电影、在线游戏等,最近画家董培新则是尝试以画面说故事,目前已经画出90张左右。董培新曾在广州、澳门、香港、温哥华举办过「金庸小说画展」,今天起则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逸仙画廊举办画展,同时画集也由国内的远流出版社集结成册出版。最大幅画作长达12呎这次展出的70多幅画作中,其中最大幅的两幅画作长达12呎,分别取自「书剑恩仇录」一书中的「乾隆皇西湖选妓」和「天龙八部」的「聚贤庄血战前夕」。乾隆西湖选妓是乾隆遭遇红花会前的一幕,董培新把湖面上画舫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的盛大场面画出,却隐隐透露出暗潮汹涌的危机感。而聚贤庄血战前夕,则是乔峰为营救阿朱,跟群雄干杯绝交。画中除了当中昂然而立的乔峰,还画出了约百位出场的人物。为了怕漏了众多好汉,董培新还先在一张白纸上把人物位置全部写下来。两幅画花了六个月董培新说,这两幅画足足各花了三个月,把接近整幅墙面的大张宣纸钉在墙上,先用小毛笔勾好线条画好墨稿再上色。画上半部时,得站在凳子上,画下半部时又得坐在地上画。因为水墨画笔墨饱满,常常会有墨汁往下滴的困扰,因此只好把整张纸上下颠倒着画,有时颜色干透了觉得不够,又重新加上去,因此同一张画颠颠倒倒、翻来覆去好几次才完工。「我的记忆力不好,但是有些金庸小说的情节就是深刻在脑里」,因此董培新将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一一画下,还特别再翻出金庸小说一一「温习」。他最喜欢的一张画是神鵰侠侣的「绝情幽谷」,杨过身处绝情谷遭到情花刺伤,却想到小龙女手上伤口剧痛。董培新说,金庸借着这段情节,就把天下人过不了情关、难以绝情戒爱的大道理,全给描写出来。另外,身受重伤的令狐冲以破剑式在破庙中,刺瞎15名高手,那时的令狐冲没有功力、杂念,却能表现上乘武学。董培新说,自己喜欢射箭,连中红心的时候,必须心无旁骛,不能分心、害怕,「真的心里什么念头也没有」,为了作画、重新看金庸小说,也让他体会到了跟年轻时读的不同乐趣。-----------------------------------------◆董培新的画,金庸爱金迷也爱【联合晚报╱记者黄玉芳/台北报导】 2008.03.15将金庸小说笔下的义薄云天、儿女情长等桥段,以国画呈现的董培新,曾画过不少武侠小说的插画,而他用水墨淋漓说故事,也获得金庸本人收藏,以及不少金迷的喜爱。董培新是香港著名人物画家,16岁开始为香港各大报章杂志绘画插图、漫画、电影公司宣传海报等,同时也是早期的电影美术指导,发表作品达30万张。包括作家古龙、倪匡、诸葛青云、卧龙生、玄小佛、亦舒等人的港版作品,都是由董培新配图及设计封面。跟香港五、六○年代新派武侠小说有极大渊源的董培新,也为金庸小说的斗智、谋略、侠义等情节深深着迷。董培新说,自己15岁刚从广州到香港时,寄住在一层挤了三十多人的楼里,那时从有线广播的木盒子,他第一次「听」到金庸小说。每天中午,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等待播音员的说书,从木盒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呼喝喘息声,在空气中绘声绘影地描画出一个个武侠小说的画面。当时第一个听的故事是「书剑恩仇录」。不过,一小时的广播实在不过瘾,他终于按耐不下,跑到街上向租书店租来一套「书剑恩仇录」,从此与金庸武侠小说结下不解之缘。因为董培新之前在香港任职的「新报」,跟连载金庸小说的「明报」是直接竞争的对手,双方及底下的出版社又都以武侠小说为卖点,因此与金庸失之交臂。三年前,钻研国画的董培新,得到金庸的同意,终于将金庸的情节画成大型的国画。这些画也获得不少金迷的青睐,如「韦小宝与七女共被图」、「聚贤庄血战前夕」、「乾隆皇西湖选妓」等,这次还是从收藏者处借出来展览。就连金庸和太太参观画展,也忍不住收藏了杨过与小龙女修练玉女心经的画作,董培新也另赠一幅香香公主沐浴画作给金庸夫妇。十五部金庸小说中,董培新最喜欢「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尤其「鹿鼎记」里有许多人性的刻画,韦小宝则是他最喜爱的人物角色。董培新也说,金庸小说的每部小说,都藏有挖掘不完的宝藏,他也希望作品除了英雄气概,也能表现出小说人物的性格,重写意也重写实。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子夜你多想了,我理解的“四大”就是“画面上面积最大的四个大个子”……
    何止是有看头,真是把金庸的风光都抢了,由此我以小女人之腹推测金大侠对董的赞美是违心的~:)
  •       《一而再,再而三,三說「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
      
      公元二〇〇五年三月某日,話說遠遠由北地加拿大國溫哥華雪天裡突然飛來一帖,金庸老爺子案頭燈下展閱半晌,沉吟有傾:
      
      “這一個僑居他鄉的董郎培新君,老夫是知曉的,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看過他施展的招數,功底端的不淺,今日殷殷來函,欲求應允讓其走一回金庸拳腳,即便,其暗暗隱匿踢館拆局心思,又有何不可,一者,老夫至今金身不敗,又有何懼。二者,容得英雄輩出,本是老夫旨意,昔日江湖上那一個姜雲行,那一個王司馬,煞是了得,不是亦甚壯金庸拳腳行色嚒,祇是,嘆祇嘆,江山果然如此多嬌,英雄卻是一徑嫌少,后繼有人,總是老夫逐日來的一個巴望。”
      
      於是,清茶未淺半盅,金庸老爺子提筆硯上舔墨回復,牋上客套若幹,其實,就一個字,“好”。
      這真是怎麼一個“好”字了得,公元二〇〇六年四月十四日,借地香港精藝軒,董郎以其四五十年來練就的一身嶺南派功夫,劈叉無聲,博擊有色,著實是演繹了一回金庸拳腳,真是氣勢有新,拆招的路數與過往迥異, 看得那金庸老爺子在邊上的那一把交椅上都差點兒坐不住了,連連頜首稱道,又是一個字,“好”。
      
      《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韋小寶與一床嬌眷」:http://www.douban.com/note/40697693/
      
      真個的,金庸老爺子心底裡頭,也果然都是在喝彩那一個“好”字嚒?其實,不儘然也。
      私底下,在那一幅十來尺的「韋小寶一床嬌眷」跟前,金庸老爺子乜著不失鋒芒的老花眼看向了董郎,“這個,您也畫得?”董郎眼兒一瞇縫,“您寫得,我畫不得嚒?”英雄過招,旨在瞬息,不講勝敗,周遭看官看得懂,祇應該都是喝一個彩頭,“好”也。
      遠遠北廂天際,那高處的云端裡頭,祇聽得一詩緩緩唱來:
      
      “花氣薫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那一個南國載陽的月色裡,金庸老爺子該是與董培新君攜手走上了尖沙嘴的畫舫了,觥籌之間,他們沒有談論乾隆那廝,當初是怎般地暢游了西湖,御手欽點了玉如意,也沒有談論韋小寶那廝,與一床嬌眷的睡態,慵懶勝似生猛。
      聽說,他們談論了黃山谷。
      
      -ZY.S. 2009-August-03
      
  •     呵呵~~不會的,據報道,金大俠還收藏了董培新的一幅畫呢,聽說,他最喜歡的是「韋小寶一床嬌眷」那一幅,可惜的是,有人捷足先登了。
      
    金庸悄悄地問道:您,這個也畫得啊?
    董培新朗聲答曰:就您寫得,俺畫不得嚒?
      
    哈哈哈~~~~~~~~~~~~~~~~~~~~~~~~~~~~~
  •     沒錯,都好的,都有那一根辮子的影蹤呢~~呵呵~~
    你干嗎不畫呢?畫一張對折促銷的LV旗艦店,不過你要坐乾隆的位子~~
  •       ◆《金庸茶馆》金庸看董培新画金庸小说
      【金庸】中国时报 E8/浮世绘 2008/03/09
      
      金庸当年在写《书剑恩仇录》时,就想请董培新画插图,董培新也想画金庸小说,无奈没机会合作。
      几十年过去,董培新终于要出版以金庸小说为主题的画集!
      
      且看金庸怎么说:
      ——一九五○年代,当我正在《新晚报》撰写《书剑恩仇录》时,董培新先生在罗斌先生所办的《新报》与《蓝皮书》上为武侠小说画插画。他很欣赏我的小说,我也很欣赏他的绘画,当时我们都想,如果他能为我的小说绘插画,应当是相得益彰,大家都会欢喜,我们的读者也都会欢喜。
      可惜,这件事没有能成为事实。
      罗斌先生很喜欢我的小说,他觉得我的小说很有内容和趣味,可以吸引大量读者。那时他在办一份很好的报纸:《新报》,我也在办一份很好的报纸:《明报》。这两份报纸都是新起的小型报,都卖一毛钱,在香港这小小的市场上自然发生了竞争。那时《明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成为政治上独立的知识分子所热爱的自由报纸。由于竞争的关系,罗斌先生不同意董培新给金庸的小说绘插画。
      
      当时给金庸小说绘插画的,主要是姜云行先生和王司马先生。姜云行先生笔名「云君」,他的画风细腻而生动,表现武侠小说中的动作和打斗很见功力。王司马先生的画风富于人情味,很能表现人物的情感,读者们往往为他的绘画所吸引,凝视画中的人物,神驰高山大漠,投入人物的欢乐和哀伤。
      王司马先生在风华正茂、得到万众欢迎的时候以癌症去世。云君先生也移民美洲,不再以他生动的绘画和我们相见。香港回归中国,《明报》与《新报》都换了主人。董培新先生提起画笔,绘出了不少金庸小说中的场面。那些场面是他在心里酝酿了很久很久时日的。有的他已想了几十年,有的他反反复覆的修改,改了布局,改了人物的面容。
      http://www.douban.com/note/12448921/
      http://www.douban.com/note/13058048/
      
      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
      萧(峰)来到聚贤庄外,一场大战还没有展开,但剑拔弩张的气势已充满了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韦小宝在扬州妓院里和众女大被同眠,画面上没有猥亵和色情,读者看到了滑稽、风趣,和人物的玩闹,那正是小说所要表达的情调。画面和小说配合得非常合拍,每个观赏者从心底和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内地有许多画家曾尝试为金庸小说画插画,有的画家功力很深、构图很美,但他们都没有董培新先生的创作成功。只因为缺乏了在心中酝酿数十年的艺术培养。这数十年的酝酿、修正,使得艺术成熟了。这是自然的培养,天然的陶冶。这本册子里的每一幅画,都是董培新 先生在读了金庸小说之后,在心中思考数十年、或者十几年的成果。
      (摘自远流出版社最新出版《金庸说部情节──董培新画集》一书。「董培新绘金庸」画展,将于3月15日(六)至3月23日(日),9:00AM~5:00PM,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逸仙画廊展出。)
      
      ------------------------------------
      ◆董培新妙笔 画金庸小说
      【联合晚报╱记者黄玉芳/台北报导】 2008.03.15
      
      圣洁的香香公主在湖边沐浴,让陈家洛以为看到水神天仙;韦小宝低哼「十八摸」,与众老婆同床共被;乔峰在聚贤庄大战前端酒敬群雄...... 这些金庸笔下的经典情节,在香港知名插画家董培新的丹青笔墨下,跃然纸上。董培新最近带着70多幅取材自金庸小说的画作,来台展出。
      华人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金庸小说,俨然成了一派「金学」,也曾改编成不少的电视、电影、在线游戏等,最近画家董培新则是尝试以画面说故事,目前已经画出90张左右。
      董培新曾在广州、澳门、香港、温哥华举办过「金庸小说画展」,今天起则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逸仙画廊举办画展,同时画集也由国内的远流出版社集结成册出版。
      
      最大幅画作长达12呎
      这次展出的70多幅画作中,其中最大幅的两幅画作长达12呎,分别取自「书剑恩仇录」一书中的「乾隆皇西湖选妓」和「天龙八部」的「聚贤庄血战前夕」。
      乾隆西湖选妓是乾隆遭遇红花会前的一幕,董培新把湖面上画舫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的盛大场面画出,却隐隐透露出暗潮汹涌的危机感。
      而聚贤庄血战前夕,则是乔峰为营救阿朱,跟群雄干杯绝交。画中除了当中昂然而立的乔峰,还画出了约百位出场的人物。为了怕漏了众多好汉,董培新还先在一张白纸上把人物位置全部写下来。
      
      两幅画花了六个月
      董培新说,这两幅画足足各花了三个月,把接近整幅墙面的大张宣纸钉在墙上,先用小毛笔勾好线条画好墨稿再上色。画上半部时,得站在凳子上,画下半部时又得坐在地上画。因为水墨画笔墨饱满,常常会有墨汁往下滴的困扰,因此只好把整张纸上下颠倒着画,有时颜色干透了觉得不够,又重新加上去,因此同一张画颠颠倒倒、翻来覆去好几次才完工。
      「我的记忆力不好,但是有些金庸小说的情节就是深刻在脑里」,因此董培新将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一一画下,还特别再翻出金庸小说一一「温习」。
      他最喜欢的一张画是神鵰侠侣的「绝情幽谷」,杨过身处绝情谷遭到情花刺伤,却想到小龙女手上伤口剧痛。董培新说,金庸借着这段情节,就把天下人过不了情关、难以绝情戒爱的大道理,全给描写出来。
      另外,身受重伤的令狐冲以破剑式在破庙中,刺瞎15名高手,那时的令狐冲没有功力、杂念,却能表现上乘武学。董培新说,自己喜欢射箭,连中红心的时候,必须心无旁骛,不能分心、害怕,「真的心里什么念头也没有」,为了作画、重新看金庸小说,也让他体会到了跟年轻时读的不同乐趣。
      
      -----------------------------------------
      ◆董培新的画,金庸爱金迷也爱
      【联合晚报╱记者黄玉芳/台北报导】 2008.03.15
      
      将金庸小说笔下的义薄云天、儿女情长等桥段,以国画呈现的董培新,曾画过不少武侠小说的插画,而他用水墨淋漓说故事,也获得金庸本人收藏,以及不少金迷的喜爱。
      董培新是香港著名人物画家,16岁开始为香港各大报章杂志绘画插图、漫画、电影公司宣传海报等,同时也是早期的电影美术指导,发表作品达30万张。包括作家古龙、倪匡、诸葛青云、卧龙生、玄小佛、亦舒等人的港版作品,都是由董培新配图及设计封面。
      跟香港五、六○年代新派武侠小说有极大渊源的董培新,也为金庸小说的斗智、谋略、侠义等情节深深着迷。董培新说,自己15岁刚从广州到香港时,寄住在一层挤了三十多人的楼里,那时从有线广播的木盒子,他第一次「听」到金庸小说。
      每天中午,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等待播音员的说书,从木盒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呼喝喘息声,在空气中绘声绘影地描画出一个个武侠小说的画面。当时第一个听的故事是「书剑恩仇录」。不过,一小时的广播实在不过瘾,他终于按耐不下,跑到街上向租书店租来一套「书剑恩仇录」,从此与金庸武侠小说结下不解之缘。
      因为董培新之前在香港任职的「新报」,跟连载金庸小说的「明报」是直接竞争的对手,双方及底下的出版社又都以武侠小说为卖点,因此与金庸失之交臂。
      
      三年前,钻研国画的董培新,得到金庸的同意,终于将金庸的情节画成大型的国画。这些画也获得不少金迷的青睐,如「韦小宝与七女共被图」、「聚贤庄血战前夕」、「乾隆皇西湖选妓」等,这次还是从收藏者处借出来展览。
      就连金庸和太太参观画展,也忍不住收藏了杨过与小龙女修练玉女心经的画作,董培新也另赠一幅香香公主沐浴画作给金庸夫妇。
      十五部金庸小说中,董培新最喜欢「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尤其「鹿鼎记」里有许多人性的刻画,韦小宝则是他最喜爱的人物角色。董培新也说,金庸小说的每部小说,都藏有挖掘不完的宝藏,他也希望作品除了英雄气概,也能表现出小说人物的性格,重写意也重写实。
  •     呵呵~~好建議~~
  •       以往被電視劇影響太深,武俠小說主角必定是俊男美女。董培新畫作恰巧可以清新耳目,胡一刀粗獷豪邁、苗人鳳臘黃精瘦、小龍女隱含靈氣卻非超然……一幅幅大畫躍然眼前,色彩調控,畫面構圖高明,自有畫評家論之,不必細說。無論改成電視、電影或水墨畫,都必須透徹理解原著。董培新明顯是非常好的讀者,理解能力高,抓住場景重點,小說張力,並用畫面吸引觀者目光,功力非凡。同樣以金庸為題,很難不與合訂本每章開首的插畫比較,沒有看序言還真不知道,原來小時候愛讀的王司馬,是金庸小說重要插畫一員,細細回想,黃蓉驕秀靈動和小王天真可愛,畫風的確相似。只是合訂本的插畫限於篇幅和黑白,遠遠不及董培新重現金庸大氣滂泊的壓迫感和教人欲罷不能的張力。讀後好想把他的畫一張張掃進電腦,變成桌布,又恐書遭破壞。
      該書編輯別具心思,許多大畫經過裁剪,使讀者更容易把握品畫重心。可是無源無故加插些狗屁不通的文字,正一豬頭。畫畫小說,難道除了原文之外,還有更好的標註嗎?董培新的畫勝不過金庸,只是恰如其份地表現原著精粹,是我看過除幻想外,最忠於文字的媒體轉換,可與數年前央視拍攝的 笑傲江湖比美。
      
      http://housescheung.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html
  •     怎么没有回应?
  •       《讀「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
      
      原本,今日想擱筆歇一歇、出去走一走的,因為,一週至少寫一篇文字的計劃,本週已經超額完成了,可是,看這天氣,有些陰懮懮的,興許會有一場大雨來襲,也就作罷了。
      昨夜,聽得鄰家董姓女孩子在說,她想讀她的本家,董培新老爺子的書-《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於是,白紙黑字的沖動又隱隱約約了。
      自打香港遠流出版社1997年推出《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以來, 董培新先生的名頭從港澳到大陸,已經廣為人知了,哪里還會輪得到我,到這個時侯再來作紹介呢,祇是,他倒確實是更正了我的一個觀念,小人書,大人畫,在拜讀他大作的時侯,也尋讀了解了一下他,知道他15歲移居香港,同年隨嶺南派高奇峰弟子蔡大可當學生,16嵗便開始以繪畫插圖自謀生計了。其實,確實是我見識不濟,現在,有多少小孩子在興致勃勃地從事動漫創作啊,童趣創作童心讀,看著周遭一片天真漫爛,誰人會不喜歡呢?所以,如今,小人書,早已經不止是大人在畫了。
      小人書,大人畫,不儘然了,現在,小人書,還大人讀呢,至少,我是讀的,到這個年紀再讀過,也還是進補知識的,在祇知道好人壞人的年齡,讀《畫皮》,不知道程十發,讀《木蘭從軍》,不知道劉旦宅,現在就不一樣了,讀《金瓶梅全圖》,還知道讀曹涵美了,讀《格列芙游記-Gullivera》,還知道讀米羅.馬那哈(Manara Milo)了,買書、藏書、讀書那麼多年頭,總算,知道自己讀書也稍微有點兒長進了。
      於是,讀《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也就知道了董培新先生,剛拿到那一本書的時候,就覺得有趣的緊,封面與腰封上的排名,一個年過花甲,一個嵗近耄耋,在推來讓去,您來坐上首,您來大號字,初看封面,讓讀者真不知道這一本書,究竟應該是呌《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好呢,還是呌《金庸說部情節—董培新畫集》才好。
      
      《金庸說部情節-董培新畫集》香港遠流出版社2008年版:http://www.douban.com/note/40519335/
      
      董培新先生畫的「金庸說部情節」,金庸他老先生說好,他挺中意的,不過,這一位老先生近來為人越來越謙遜客氣了,比起主持《明報》的那一陣子來,有些場面上的話語,簡直讓人將信將疑,所以,金庸他老先生呌好,是應該不算數的,眾人呌好才是彩頭。不過,我還是掩耳靜讀,讀畢,果然是好,祇是,由於董培新先生曾經多年從事過電影美術的創作指導,所以,他對於場景的拿捏更是到位,畫筆下的那幾個大場面更顯得出色,讀來讓人頓有震撼感,相比之下,他的小品畫作,自然是被他自己的大片創作比了下去,是的,同一個畫家,耗時數週之久、畫幅達十來尺的作品,作者傾注的心血,與尺素即興之作是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樣的,這一點,當我們仔細讀過《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也是可以有所感覺的。
      畫家揮毫,自然會有剎那間的心緒感受,所以,《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那一冊子裡的七十來幅畫作,落筆風格并不一致,這裡謹擇其三幅畫作於下,「乾隆西湖點花魁」、「聚賢莊大戰前夕」、「韋小寶一床嬌眷」,以供賞讀。
      
      「乾隆西湖點花魁」:http://www.douban.com/note/40519335/
      
      「聚賢莊大戰前夕」:http://www.douban.com/note/40519335/
      
      「韋小寶一床嬌眷」:http://www.douban.com/note/40519335/
      
      一個畫家的作品集子裡,能夠有不同風格的筆意儘顯,才是最絶的,工筆勾勒、設色暈染、潑墨寫意,甚或,還可以讀得那些許浮世繪的語境,隱約其中。的確,祗有如此,方才可以讓讀者們,更仔細地讀得董培新先生的水墨功底,以及其筆下那極具獨特構思的畫面氛圍營造,撲面躍入眼簾的,儘是那些個故事-「金庸說部情節」,是真可謂,多姿多彩、活色生香也。
      
      
      -ZY.S. 2009-August-01
      
      
  •     四大侍衛,大概應該是在樓上乾隆爺身後的那幾位了(挨得最近的,當然是和珅了,再後面的,應該就是那一個白振了),當然,樓下的,也非等閑腳色,可惜,手邊可以隨手用的圖片太少了,礙於版權,再加上拍好一張可以用於文本的照片,非常麻煩,所以,我一般都祇用搜索來的圖片的。否則,金庸文章中的四大侍衛,以及那一幹江南名士,大可以一一亂點“原樣”譜的了,會蠻有趣的。
    董培新的畫作,確實是很有看頭的呢,對嗎~~呵呵~~
  •        想这本书很久了。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后用淘宝购得。
       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些书影,觉得董先生的画很有意思,我本是铁杆金迷,当时便很冲动。但拿下之后,却十分失望。
       三幅大画。感觉像素不高,印刷得很是粗糙,更无语的是画的局部也被分割下来单独占用了不少的纸张。。而且那些细节并没有特别值得细看之处,特别拿出来应该不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欣赏。
       以上尚可忍受。
       最不能容忍的是,收得不全。
       例如,作为广州新修版封面的郭靖黄蓉泛舟湖中、作为精装版连城诀封面的血刀老祖狄云水笙并行、乃至此书封底的华山在会那一张,都没有收进书中,这是怎样的一个失望!董先生作了多少画,我不清楚,但只这么随意一看,书中就缺少了这么好的些内容,真不知道远流是怎么想的,准备再出第二季吗?
      
      
  •     想想觉得我错,戊戌政变时代更好。
  •     先生真是做学问的人,再肯钻研不过了~
    佩服。
    看了细部1,2觉得董先生该去画辛亥革命。:)
  •     国画完全不懂,但仍然觉得很给力。看完后忍不住开始复习金庸全集……
  •     真的好传神啊。 只是我都忘了令狐冲是《笑傲江湖》里的了。
  •     真是美死了…
  •     好画,我一眼就看中那四大待卫了,气象森森,董这真是“金庸注我”了。
  •     大爱~
  •       《短評長鈔-再說「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
      
      昨日閑話《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引得三五好友聚來熱議一陣,清冷之處,頓時熱鬧,煞是開心。尤其是,眾人指引,讀了姜雲行和王司馬替金庸著作的插圖,真好。讀書讀畫,如此最好,互動之中長了見識。
      拙筆常涉書畫,素來以捧出共享為主,不敢點評有多,因為,自量見識不濟,祇是讀得董培新畫金庸說部情節,確實是覺得,在其筆墨之下聽得有畫外音聲聲,所以,話兒不免多了一些,今日還想再說,說他那其中的一幅畫—「乾隆西湖點花魁」,亦是因為,瀏覽之中揀得了大便宜—金庸著作原文本,先前寫作,倘若涉及文鈔,那一個懶惰勁兒啊,祗有自己知道。這裡先短評,文後再附錄長鈔,以與眾人一起回味共賞金庸,還有董培新。
      
      《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全圖: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
      
      《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細部之一: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
      
      《董培新畫集—金庸說部情節》-「乾隆西湖點花魁」細部之二:http://www.douban.com/note/40599276/
      
      「乾隆西湖點花魁」的畫面,確實是鶯歌燕舞、琴瑟縹緲,皇家氣派、民間歡娛,一派熱鬧景致俱現,堪與金庸文字相配,祇是,當初讀金庸,我還讀到了他筆下那一段文字,其中似乎是經常會,不經意地、點綴般地,提及的那一個大內高手-白振,此是金庸文字的一貫高明之處,寫得反派腳色的威風,容他威風,讓他威風,日後敗北,便是他的不威風,也就是說,自有英雄比他更威風了,這呌暗筆鋪墊,其實都是文字旨意的點睛之筆。
      董培新處理畫面,深解金庸心思,故而,此幅畫作,神來之筆不在畫面中央,不在明艷光暈之中,而在畫面左側,但是也不在那神定氣閑、忘乎所以的乾隆身上,而是藏筆暗處,在乾隆身後,那一個大擒拿高手白振,以及下面船沿邊一字排開的幾個大內侍衛身上,看他們那般陰森森充滿殺氣的神情,個個腰桿子筆挺,心無旁騖,眼察一方,讀過,方才知曉,那皇家氣派果然不是綢緞綾羅、雕樓畫舫就可以裝飾襯托出來的,當然,他們狠是狠,祇是日後,卻全都敗落在陳家洛與紅花會諸位英雄手下了……仔細讀過,方才知道那董培新筆頭子底下,果然是不簡單的,他喜歡金庸,他深深地體會了金庸的筆意,這就呌作,暗處奪了明處的彩頭,聚焦的是讀者視線,所以我讀了,祇說二字,精彩。
      其實,董培新并不是在替金庸說部情節作插畫,哪里有十來尺的插畫的?董培新是以金庸說部情節在創作。
      
      --------------------------------------------------------------------------------------------------------------------------
      
      附錄: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十回 煙騰火熾走豪俠 粉膩脂香羈至尊
      
      ……
      一名侍衛學士走了進來,那是新近得寵的和珅。此人善伺上意,連日乾隆頗有賞賜。眾侍從聽得皇帝呼喚,忙推他進入。乾隆道:“外面絲竹是幹甚麼的?你去問問看。”和珅應聲而出,過了半晌,回來票告:“奴才出去問過了,聽說今兒杭州全城名妓都在西湖上聚會,要點甚麼花國狀元,還有甚麼榜眼、探花、傳臚。”乾隆笑駡:“拿國家掄才大典來開玩笑,真是豈有此理!”和珅見皇上臉有笑容,走近一步,低聲道:“聽說錢塘四豔也都要去。”乾隆道:“甚麼錢塘四豔?”和珅道:“奴才剛才問了杭州本地人,說道是四個最出名的妓女。街上大家都在猜今年誰會點中花國狀元呢?”乾隆笑道:“國家的狀元由我來點。這花國狀元誰來點?難道還有個花國皇帝不成?”和珅道:“聽說是每個名妓坐一艘花舫,舫上陳列恩客報效的金銀錢鈔、珍寶首飾,看誰的花舫最華貴,誰收的纏頭之資最豐盛,再由杭州的風流名士品定名次。”乾隆大為心動,問:“他們甚麼時候搞這玩意兒”和珅道: “就快啦,天再黑一點兒,花舫上萬燈齊明,就來選花魁了!皇上如有興致,也去瞧瞧怎麼樣?”乾隆笑道:“就恐遭人物議。要是太后得知我去點甚麼花國狀元,怕要說話呢,哈哈!”和珅道:“皇上打扮成平常百姓一樣,瞧瞧熱鬧,沒人知道的。”乾隆道:“也好,叫大家不可招搖,咱們悄悄的瞧了就回來。”和珅忙侍候乾隆換上一件湖縐長衫,細紗馬褂,打扮成縉紳模樣,自己穿了尋常士人服色,帶了白振等幾十名侍衛,往西湖而去。一行人來到湖畔,早有侍衛駕了遊船迎接。此時湖中處處笙歌,點點宮燈,說不盡的繁華景象、旖旎風光。只見水面上二十餘花舫緩緩來去,舫上掛滿了紗帳絹燈。乾隆命坐船劃近看時,見燈上都用針孔密密刺了人物故事,有的是張生驚豔,有的是麗娘遊園。更有些舫上用絹綢紮成花草蟲魚,中間點了油燈,設想精妙,窮極巧思。乾隆暗暗讚歎,江南風流,果非北地所及。成百艘遊船穿梭般來去,載著尋芳豪客,好事子弟。各人指指點點,品評各艘花舫裝置的精粗優劣。
      忽聽鑼鼓響起,各船絲竹齊息。一個個煙花流星射入空際,燦爛照耀,然後嗤的一聲,落入湖中。起先放的是些“永慶嘉平”、“國泰民安”、“天子萬年”等歌功頌德的吉祥煙火,乾隆看得大悅,接著來的則是“群芳爭豔”、“簇簇鶯花”等風流名目了。煙花放畢,絲竹又起,一個“喜遷鶯”的牌子吹畢,忽然各艘花舫不約而同的拉起窗帷,每艘舫中都坐著一個靚裝姑娘。湖上各處,彩聲雷動。內侍拿出酒果菜肴,服侍皇上飲酒賞花。遊船緩緩在湖面上滑去,掠過各艘花舫,這時正所謂如行山陰道上,目不暇給。乾隆後宮粉黛三千,美人不知見過多少,但此時燈影水色、槳聲脂香,卻另有一番風光,不覺心為之醉。
      遊船劃近“錢塘四豔”船旁,見這四艘花舫又是與眾不同。第一艘紮成採蓮船模樣,花舫四周都是荷花燈,紅蓮白藕,荷葉田田,舫中妓女名叫卞文蓮。第二艘舫上紮了兩個亭子,一派豪華富貴氣派,亭上珠翠圍繞,寫著四個大字:“玉立亭亭”,原來舫中妓女叫李雙亭。第三艘裝成廣寒宮模樣,舫旁用紙絹紮起蟾蜍玉兔,桂華吳剛,舫中妓女吳嬋娟一身古裝,手執團扇,扮作月裏嫦娥。乾隆看一艘,喝彩一番。待遊船搖到第四艘花舫旁,只見舫上全是真樹真花,枝幹橫斜,花葉疏密有致,淡雅天然,真如一幅名家水墨山水一般。舫中妓女全身白衣,隔水望去,似洛神淩波,飄飄有出塵之姿,只是唯見其背。乾隆情不自禁,高吟《西廂記》中“酬簡”一折的曲文:“咳,怎不回過臉兒來?”那妓女聽得有人高吟,回過頭來,嫣然一笑。乾隆心中一蕩,原來這姑娘便是日前在湖上見過的玉如意。忽聽得鶯聲嚦嚦,那邊採蓮船上卞文蓮唱起曲來。一曲既終,喝彩聲中聽眾紛紛賞賜,元寶大大小小的堆在舫中桌上。接著李雙亭輕抱琵琶,彈了一套《春江花月夜》。吳嬋娟吹簫,乾隆聽她吹的是一曲《乘龍佳客》,命和珅取十兩金子賞她。待眾人遊船圍著玉如意花舫時,只見她啟朱唇、發皓齒,笛子聲中,唱了起來:“望平康,鳳城東,千門綠楊。一路紫絲韁,引游郎,誰家乳燕雙雙?隔春波,碧煙染窗;倚晴天,紅杏窺牆,一帶板橋長。閑指點,茶寮酒舫,聲聲賣花忙。穿過了條條深巷,插一枝帶露柳嬌黃。”其時正當八月中旬,湖上微有涼意,玉如意歌聲纏綿婉轉,曲中風暖花香,令人不飲自醉。乾隆歎道:“真是才子之筆,江南風物,盡入曲裏。”他知這是《桃花扇》中的“訪翠”一曲,是康熙年間孔尚任所作,寫侯方域訪名妓李香君的故事。玉如意唱這曲時眼波流轉,不住向他打量。乾隆大悅,知她唱這曲是自擬李香君,而把他比作才子侯方域了。
      他最愛賣弄才學,這次南來,到處吟詩題字,唐突勝景,作踐山水。眾臣工匠恭頌句句錦繡,篇篇珠璣,詩蓋李杜,字壓鐘王,那也不算希奇。眼下自己微服出遊,竟然見賞於名妓。美人垂青,自不由帝皇尊榮,而全憑自身真材實料,她定是看中我有宋玉般情,潘安般貌,子建般才。當年紅拂巨眼識李靖,梁紅玉風塵中識韓世忠,亦不過如此,可見凡屬名妓,必然識貨。若不重報,何以酬知己之青眼?立命和珅賞賜黃金五十兩。沉吟半晌,成詩兩句:“才詩或讓蘇和白,佳曲應超李與王。”杭州素稱繁華,這一年一度的選花盛會,當地好事之徒都全力以赴。遠至蘇、松、太、常、嘉、湖各屬的閒人雅士,這天也都群集杭州,或賣弄風雅,或炫耀豪闊,是以頃刻之間,纏頭紛擲,各妓花舫上采品堆積,尤以錢塘四豔為多。時近子夜,選花會會首起始檢點采品,這有如金榜唱名一般,不但眾妓焦急,湖上遊客也都甚是關心。乾隆對和珅低聲說了幾句話。和珅點頭答應,乘小船趕回撫署,過了一會,捧了一個包裹回來。
      采品檢點已畢,各船齊集會首坐船四周,聽他公佈甲乙次第。只聽得會首叫道:“現下采品以李雙亭李姑娘最多!”此言一出,各船轟動,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低低咒駡。只聽一人喊道:“慢來,我贈卞文蓮姑娘黃金一百兩。”當即捧過金子。又有一個豪客叫道:“ 我贈吳嬋娟姑娘翡翠鐲一雙,明珠十顆。”眾人燈光下見翡翠鐲精光碧綠,明珠又大又圓,價值又遠在黃金百兩之上,都倒吸一口涼氣,看來今年的狀元非這位湖上嫦娥莫屬了。會首等了片刻,見無人再加,正要宣稱吳嬋娟是本年狀元,忽然和珅叫道:“我們老爺有一包東西贈給玉如意姑娘!”將包裹遞了過去。那會首四十來歲年紀,面目清秀,唇有微須,下人把包裹捧到他面前,一看竟是三卷書畫。那人側頭對左邊一位老者道:“樊榭先生,這位竟是雅人,不知送的是甚麼精品?”命下人展開書畫。乾隆對和珅道:“你去問問,會首船中的是些甚麼人?”和珅去問了一會兒,回來稟道:“會首是杭州才子袁枚袁子才,另外的也都是江南名士。”乾隆笑道:“早聽說袁枚愛胡鬧,果然不錯。”第一卷卷軸一展開,袁枚和眾人都是一驚,原來是祝允明所書的李義山兩首無題詩。袁枚稱他為“樊榭先生”那人名叫厲鶚,也是杭州人。厲鶚詩詞俱佳,詞名尤著,審音守律,辭藻絕勝,為當時詞壇祭酒,見是祝允明法書,連叫:“這就名貴得很了。”詩人趙翼心急,忙去打開第二個卷軸來看,見是唐寅所畫的一幅簪花仕女圖,上面還蓋著“乾隆禦覽之寶”的朱印。袁枚心知有異,忙問旁邊兩人道:“沈年兄、蔣大哥,你們瞧這送書畫之人是甚麼來頭?”他稱為“沈年兄” 的沈德潛,別字歸愚,是乾隆年間的大詩人,與袁枚同是乾隆四年的進士。只是一個早達,一個晚遇,袁枚中進士時才二十四歲,而沈德潛卻已六十多歲了,是以人稱“江南老名士” 。那姓蔣的名叫士銓,別字心餘,是戲曲钜子。他與袁枚、趙翼三人合稱“江左三大家”。這兩人一看,沉吟不語。沈德潛老成持重,說道:“咱們過去會會如何?”船上右邊坐著兩人也是袁枚邀來的名士,一是滑稽詼諧的紀曉嵐,一是詩畫三絕的鄭板橋。紀曉嵐笑道:“ 咱們一過去,倒讓旁人譏為不公了。這兩卷書畫如此珍貴,自然是玉如意得狀元了。”鄭板橋道:“第三卷又是甚麼寶物,不妨也瞧瞧。”
      眾人把那卷軸打開,見是一幅書法,寫的是:“西湖清且漣漪,扁舟時蕩晴暉。處處青山獨住,翩翩白鶴迎歸。昔年曾到狐山,蒼滕古木高寒。想見先生風致,畫圖留與人看。” 筆致甚為秀拔,卻無圖章落款,只題著“臨趙孟頫書”五字。鄭板橋道:“微有秀氣,筆力不足!”沈德潛低聲道:“這是今上禦筆。”大家嚇了一跳,再也不敢多說。袁才子大聲宣佈:“檢點采品已畢,狀元玉如意,榜眼吳嬋娟,探花卞文蓮。”湖上彩聲四起。袁枚等見了這三卷書畫,知道致送的人不是宗室貴族,便是巨紳顯宦,可是看那艘船卻也不見有何異處,夜色之中,船上乘客面目難辨。大家怕這風流韻事被禦史檢告,本來要賦詩聯句以紀盛,現下也都不敢了,悄悄的上岸而散。乾隆正要回去,忽聽玉如意在船中又唱起曲來,但聽歌聲柔媚入骨,不由得心癢難搔,對和珅道:“你去叫這妞兒過來。”和珅應了,正要過去,乾隆又道:“你莫說我是誰!”和珅道:“是,奴才知道。”遊船劃近玉如意花舫,和珅跨過船去。過了片刻,拿回一張紙箋,遞給乾隆道:“她寫了這個東西,說:‘請交給你家老爺。’”乾隆接來燈下一看,見箋上寫了一詩:“暖翠樓前粉黛香,六朝風致說平康。踏青歸去春猶淺,明日重來花滿床。”字跡殊劣,箋上卻是香氣濃鬱,觸鼻心旌欲搖。乾隆笑道:“我今日已來,何必明日重來?”抬頭看時,玉如意的花舫已搖開了。他貴為帝皇,後宮妃嬪千方百計求他一幸,尚不可得,幾時受過女人的推搪?可是說也奇怪,對方愈是若即若離,推三阻四,他反覺十分新鮮,愈是要得之而後快,忙傳下聖旨:“叫舟子快劃,追上去!”
      眾侍衛見皇帝發急,再不乘機盡忠報國,更待何時?當即紛提船板,奮力劃水。眾侍衛或外功了得,或內力深厚,此時“忠”字當頭,戮力王事,勁運雙臂,船板激水,實為畢生功力之所聚,有分教:立竿見影,槳落船飛,迅速追上玉如意的花舫。乾隆悄立船頭,心逐前舟,但見滿湖燈火漸滅,簫管和曲子聲卻兀自未息,前面花舫中隱隱傳出一聲聲若有若無的低笑柔語。乾隆醺醺欲醉,忽然想起兩句詩來:“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兩船漸近,花舫窗門開處,一團東西向乾隆擲來。白振一驚,暗叫:“不好!”左手一招“降龍伏虎”,右手一招“擒獅搏象”,這是他“金鉤鐵掌”大擒拿手中的成名絕枝,陣上奪槍,夜戰接鏢,手到拿來,百不失一,但見他身如淵停嶽峙,掌似電閃雷震,果是武學大宗匠的風範,出手更不落空。眾侍衛一見無不暗暗喝彩。沒料想觸手柔軟,原來不是暗器,忙遞給皇帝。乾隆接過一看,見是一塊紅色汗巾,四角交互打了結,打開一看,包著一片糖藕,一枚百合。一喻佳偶,一示好合。乾隆才高六斗,詩成八步,雖比當年曹子建少了兩斗,多了一步,卻又如何不解得這風流含意?那汗巾又滑又香,拿在手裏,不禁神搖心蕩。不一會,花舫靠岸,火光中只見玉如意登上一輛小馬車,回過頭來,向乾隆嫣然一笑,放下了車帷。馬車旁本有兩人高執火把等候,這時拋去火把,在黑暗中隱沒。和珅大叫:“喂,等一下,慢走!”那馬車並不理會,蹄聲得得,緩緩向南而去。和珅叫道:“快找車。”但深夜湖邊,卻哪里去找車。
      白振低聲囑咐了幾句,瑞大林施展輕功,“七步追魂”、“八步趕蟾”,不一刻已越過馬車,回過身來喝命車夫慢走。不久褚圓竟找到一輛車來,自是把坐車乘客趕出而強奪來的。乾隆上了車,褚圓親自禦車,眾侍衛和內侍跟隨車後。前面馬車緩緩行走,褚圓抖擻精神,駕車緊跟。當年造父駕八駿而載周穆王巡遊天下,想來亦不過是這等威風。
      白振見車子走向城中繁華之區,知道沒事,放下了心,料想今日皇上定要在這妓女家中過夜,但日前曾見她與紅花會的人物在一起,怕有陰謀詭計,不可不防,忙命瑞大林去加調人手,趕來保護。玉如意的車子走過幾條大街,轉入一條深巷,停在一對黑漆雙門之前,一名男子下車拍門。乾隆也走下車來。只聽得呀的一聲,黑漆雙門打開,走出一個老媽子來,掀起車帷,說道:“小姐回來了,恭喜你啦!”玉如意走下車來,見乾隆站在一旁,忙過去請安,笑道:“啊喲,東方老爺來啦。剛才真多謝你賞賜。快請進去喝盅茶兒。”乾隆一笑進門。
      ……
      
      --------------------------------------------------------------------------------------------------------------------------
      
      -ZY.S. 2009-August-02
      
  •     等候拜讀了~~
    建議頭一幀,可畫《尴尬+挠墙》。。。。。。
  •     同意“狗屁不通的文字”
    链接一幅阿朱,供了解:http://hiphotos.baidu.com/qing%5Fqiong/pic/item/50ea02523805cf140cf3e304.jpg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