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504968999
作者:伍戈,李斌
页数:219页

内容概要

伍  戈
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华盛顿)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IMFWorking Paper》、《ChinaEconomis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伍戈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曾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奖”等学术奖励。
李 斌
经济学博士, 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李斌是中国人民银行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曾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调控与经济发展”论文一等奖等学术奖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成本冲击型通胀的形成及其传导机制
一、国内劳动力成本冲击型通胀的形成及其传导机制
(一)考虑刘易斯拐点的B-S效应模型与通胀
(二)B-S效应与通胀容忍度:初步探索
二、国际输入型通胀的形成及其传导机制
(一)关于输入型通胀的一般观点
(二)基于开放条件下AD-AS模型的传导机制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成本冲击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进一步分析
一、不同类型的成本冲击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一)国内劳动力成本冲击(B-S效应)下的总供给变动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下的总供给变动
二、成本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一)劳动力成本冲击(B-S效应)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联
(一)理论的争议:供给创造需求,还是相反
(二)现实的困扰:供给影响需求,还是相反
(三)进一步探索:总供给—总需求中快、慢变量的区分
四、小结
第四章 国内成本冲击能否解释各经济体通胀变化:以劳动力冲击为例
一、国内劳动力成本冲击能解释各经济体通胀变化吗
(一)日本: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期
(二)韩国: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
(三)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二、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冲击型通胀
三、小结
第五章 国际成本冲击能否解释各国通胀差异:以国际大宗商品冲击为例
一、国际输入型通胀能解释各国通胀的差异吗
(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1971—1980年)
(二)21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期间(2001—2008年)
二、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胀:兼议汇率的作用
三、小结
第六章 成本冲击的新趋势:全球化背景下的“两部门悖论”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结构性通胀问题
二、基本框架:“两部门悖论”、经济周期与结构性通胀
三、经验分析:理解2003年以后通胀变化之“谜”
四、小结
第七章 成本冲击还是货币扰动:中国通胀的近期动因
一、近期货币与通胀关系趋势性背离的现象
二、关于货币与通胀关系趋势性背离的解析
(一)解释一:商业银行表外以及理财业务的视角
(二)解释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视角
(三)解释三:非货币因素(劳动力供给冲击)的视角
三、对未来中国货币与通胀关系的展望
四、小结
第八章 成本冲击与需求推动:中国通胀决定的实证检验
一、通货膨胀的基本分析框架:一个综述
二、封闭经济条件下总体价格水平的决定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体价格水平的决定
四、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检验:基于总需求—总供给的框架
五、小结
第九章 需求制约与供给改善:破解中国宏观经济困局
一、宏观经济的现实困境
二、总需求调整的制约
(一)外部需求的约束
(二)消费需求的约束
(三)投资需求的约束
三、总供给改善的探讨
(一)理论基础及其拓展
(二)找寻潜在突破点
四、小结
第十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是一本兼具理论美感和现实价值的专著。全书既有完整的现象描绘和理论阐述,又有严谨的模型推导和计量论证;既有历史的纵向剖析,又有国别的横向比较;既有国际经验的借鉴,更有对中国实践的思考。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理论和中国现实中,两位作者为我们澄清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理念,厘清了现实中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例如,刘易斯拐点及其引发的劳动力成本冲击是否必然会系统性抬升一国通胀水平?输入性因素能否解释各国通胀的差异?面对不同类型的成本冲击以及产出下降,宏观经济政策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看待和应对中国现阶段货币与通胀关系的背离?这些其实都是当前宏观经济研究以及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现实情况以生动的经济学语言表述出来,也是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其中还有不少趣味性的专栏,例如,“‘硬币’的两面:通胀容忍度上升VS潜在产出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暂时之幸?永久之福?”等,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徐高/文毫无疑问,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一个核心变量,更是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指标。不论是决策者、投资者、还是研究者,都需要理解通胀、分析通胀。因此毫不奇怪的,研究通胀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经济学对通胀的研究由来已久,并逐步以之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货币经济学框架。这一框架对通胀成因、通胀变化、以及通胀调控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详尽的理论阐释。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央行通过通胀目标制等调控手段成功地保持了通胀的稳定。货币经济学认为,通胀是个货币现象。货币经济学的大家弗里德曼甚至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货币经济学同样认为货币只是一种幻觉:虽然因为工资粘性、调价成本等摩擦因素的存在,货币可能在短期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但至少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货币量的变化只改变各种名义价格,并不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货币经济学因而认为,由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应该呈现出所有商品价格以相同速率上涨的态势,而不会使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但货币经济学理论难以对中国的“结构性”通胀给出解释。从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里,以CPI的八大类构成来看,我国食品价格累计上涨了接近一倍,但同期非食品价格仅上涨约13%。而非食品价格上涨又主要来自于居住价格的推动。如果刨开居住,剩下的以制成品为主的商品虽然占到CPI篮子权重一半,但十多年来累计涨幅仅有5%。而在发达经济体,尽管食品价格相对非食品价格的波动更大,但二者之间并没有出现如此明显的系统性偏离。以美国为例,从2000年至今,美国的食品与非食品价格的累计涨幅都在40%左右,非常接近。正因为结构性通胀——食品与非食品价格走势之间存在趋势性背离——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常见,所以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主流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盲点。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为我们理解中国通胀带来了巨大困难。如果坚持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由货币多发所致,那何以解释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货币只推高食品价格,而对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影响却甚为微弱?而如果将食品价格上涨归因于成本上涨等非货币因素,那又如何解释中国食品推动的通胀与国内货币增长之间存在如此之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这些问题不仅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如果通胀来自货币增长,那么通过紧缩货币来控制,就是货币当局应当之举。但如果通胀来自非货币因素,那么以紧缩货币对抗通胀,就是在阻碍实体经济的自发调整,非但无益于维持币值稳定,更会错杀经济增长。面对这种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困境,由人民银行伍戈和李斌两位博士合著的《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一书适时而出,做出了有很有价值的探索。正如书名所言,两位作者探讨了成本冲击与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相信是因为二位作者在人民银行核心部门长期从事货币政策的实践工作,他们才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中国通胀与经典货币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差距。在主流货币经济学的讨论中,推动通胀的冲击因素来自于需求面。但两位作者根据中国的显示,在分析框架中引入了供给面因素,分别探讨了诸如劳动成本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不同供给面变化对通胀的影响。正是这一思路上的差异,使货币政策一紧了之,不再自然地成为应对通胀的合意之举。正确认识通胀成因,区别对待,才是正确的政策选择。对某些由供给面因素造成的通胀,货币当局应该有容忍之心。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书名中又一个关键词——“通胀容忍度”。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西方经济学界也在讨论提升通胀容忍度的问题,但两位作者的切入角度与前者有很大差异。次贷危机之后,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率先提出了提升通胀容忍度的议题。他认为,由于0是名义利率的一个天然下限,所以需要将通胀目标从之前的2%上调至4%,从而抬高正常状况下的名义利率水平。这样,当面对不利冲击时,货币当局就会有更大的降息空间加以应对。而伍戈和李斌所说的提高通胀容忍度,是从通胀的成因出发,区分出那些货币政策不应该反应的价格冲击——比如说因实体经济中资源禀赋变化而带来的相对价格调整——而加以对其容忍。当然,本书也进一步指出,在面对供给冲击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冲击时,物价对需求扩张更为敏感,宏观政策更需要谨慎,并容忍适当低一些的经济增速。就中国的现实而言,这个视角更有意义。从成本冲击和通胀容忍度的视角,两位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对相关国际经验也做了细致的梳理。在对经验事实详细掌握的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将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上升到了理论层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作者因为常年在人民银行核心部门从事货币政策工作,累积了大量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手经验。在书中,这些经验与理论有了良好的结合。理论对分析现实问题所提供的穿透力,以及真实世界给理论提出的挑战,在书中都得到了较好体现。这让此书不仅具有理论美感,更有指导现实的意义。当然,伍戈和李斌两位博士的这本书并不是对中国通胀问题讨论的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书中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值得研究者和实践者深思。对于这些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许多未解的谜题依然存在。但这完全不能抹杀这本书的意义。毕竟,探寻真理的过程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旅程。毫无疑问的是,伍戈和李斌两位博士的这本书将我们对中国通胀问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此,我怀着欣喜向大家隆重推荐此书。相信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务人员,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收获。(本文作者系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书还可以,通俗易懂,专栏结构,有点像人行的货政报告,但是新意少了点,还是ad-as那一套~
  •     书写的很认真,内容言之成理,贴近近年通胀焦点,给一个满评,建议对输入型通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此书。
  •     本书的主要观点:两部门 巴拉萨都不是问题的根本,通胀的本质还是货币超发,但是要管理通胀,光靠需求面管理是不行的,要着力采取能够推动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政策,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进一步推动改革,最大程度摄取改革红利
  •     内容老了,没啥可以看的,还是看更新的书吧
  •     朋友推荐,果断开读
  •     出乎意料的好读,逻辑很顺畅,论证也很简单,通过整合经典的两部门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出劳动力出现拐点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在配上需求端的变动如货币政策的刺激所带来的综合影响。最后还提到了后来被中央定为国策的“供给侧改革”,从这里看出“供给侧改革”确实不同于外国的供给学派的观点,更多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既然消费、投资、出口带不动,那就从供给侧下功夫,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后面几张用图的形式分析国外的变动感觉和标度的间隔有关系,换个标度间隔可能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计量回归部分,因为加入了滞后项,DW有偏,所以可能存在相关性,而且也不知道预测效果如何,有种被作者带入一个“金玉其外”但不知真实深浅如何的庙里的感觉。
  •     一口气读完,核心思想很简单,逻辑清楚,语言流畅,读后很有启发,且是权威机构的人写的,都是海量阅读和讨论后的精华,数据和逻辑的严谨性可以保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