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劍氣相思骨

出版社: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9888042722
作者:徐晉如
页数:391页

内容概要

江苏盐城人,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96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自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来,唯一一名在本科期间读过清华和北大的学子。2005年,跳过硕士阶段,以同等学力直接考取中山 大学古文献学博士,成为岭南著名学者陈永正教授的关门弟子。学生期间,曾任清华大学静安诗词社社长、北京大学诗词协会会长、中山大学岭南诗词研习社社长。
自2007年9月起,任中华诗词研究院(该组织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由著名企业家王功权投资)研究员。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筹备委员。
2009年9月,执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
治学领域主要有三方面:政治儒学、诗词学、京剧学。
个人主要著作:
1.《胡马集》(澳门学人出版社,2002)
2.《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台湾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5)
3.《红桑照海词》(澳门学人出版社,2007)
4.《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即《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修订版,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9;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
6.《忏慧堂集》(海南出版社,2010)
7.《红朝士林见闻录》(自2006年起在网上连载)
8.《高贵的宿命》(华龄出版社,2010)
9.《缀石轩论诗杂著》(海南出版社,2011)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诗人与铸心/3
诗经是贵族创制——继承古代士大夫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高贵灵魂的基本特征——真正的诗
第二章器识与胸襟/19
情感、器识、胸襟与文艺创作——胸襟是什么——两种伪胸襟
第三章 体性与门径/28
诗词体性的三个特征——学诗的门径——不可只盯唐宋,须学晚清
第二编 诗说
第四章 声韵与格律/41
什么是近体诗——分辨四声——十分钟掌握近体诗格律——特例:拗体
第五章 近体诗对仗的理论与技巧/57
为什么要训练对对子——《文心雕龙》论骈偶——近体诗对仗要求——对仗的技巧——工对——对仗的基本原则——宽对——借对——无情对
第六章 五律作法一:炼旬与字眼/69
诗的句法特征——语序错综、成分省略——十字格与流水对——五言诗句字眼
第七章 五律作法二:谋篇布局/75
五律的起承转合——首联起承之法——尾联转合之法——中二联的经营——五言排律及虚字的运用
第八章 七律作法举隅/84
五律和七律体性差别——七律的句法特点——七律的章法——作诗两大秘诀
第九章 绝句的作法:以渔洋七绝为例/93
绝句起源——古绝与近体绝——五绝作法——从渔洋七绝归纳出十二种作法
第十章 五言古诗的作法/110
古体诗非古代自由诗——古体诗的平仄——古体诗的用韵——五古短制与长篇的体性二五古短制的作法——五古长篇的作法
第十一章 七言古诗的作法/123
七言古诗与七言歌行的区别——七言歌行的作法——长庆体、梅村体、《秦妇吟》——七言古诗的作法——韩愈、李商隐七言古诗
第三编 词说
第十二章 填词概说/133
词的起源——词与音乐——词调与词谱——词的艺术风格——词的四个特征
第十三章 词的句法、韵位和炼句/148
长短句:词的基本句法——尖头句:词的特殊句法——词的用韵——词用代字
第十四章 词的用笔与章法/164
词的九种笔法——起笔——上片的结法——下片的结法——过片的写法
第十五章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180
如何选择词调——八声甘州作法——满庭芳作法——蓦山溪作法——浣溪沙作法——临江仙作法——蝶恋花作法——菩萨蛮作法——减字木兰花作法
第十六章 词的修辞与作风/192
柳永词的风格与作法——张炎词的风格与作法——吴文英词的风格与作法——晏几道词的风格与作法
第十七章 ■括与寄托/209
■括:化用诗语——寄托:比兴
第四编 结语
第十八章 诗词的当代命运/225
诗词的定义——诗词与白话——诗词与今声今韵——诗词与用典——真正的时代气息——鲁迅、陈独秀、陈寅恪、丁宁——新诗与诗词:民族诗歌的两路
附录一:近体诗十六式/237
附录二:词范/242
附录三:诗词古今异音字举隅/261
附录四:诗词写作入门宜读/264

作者简介

李汝倫先生:

如今詩詞市場繁榮,刊物不但千帆競發,詩集也萬舸爭流,接近氾濫。講究格律的書,不斷推出,當然其中也有較好的,但總脫不掉舊衣衫鞋帽。徐晉如此書別開生面,另樹一幟,它告訴你詩之為物何如,什麼纔算好詩,好在何處?是在眉如黛間還是唇如丹上?詩的語言與散文語言是男女之別、陰陽之差,還是妍媸之分、肥瘦之異?它告訴你詩的通天河,詩美的軌跡,詩神繆斯的誕生,更諄囑你如何作人。詩人需要感情,也需要器識,此書不僅說了作詩之法,更說了作人之度。過去的工具書交給你一應工具,最好能給你個木匠,而不過還是斧頭、刨子、鋸……此書給你的是位墨子。墨子能造野戰攻城之具,還能達天人之理、熟事物之情。此書旁及史論、美學、哲學,此正諸多同類書之所輕乃至所無。
本書對醫治詩界的流行病、多發病——平庸,對於挽救「站慣了」的賈桂之徒和假偽劣的製造商以及小販子,也許會起到援嫂之溺的作用。

黃坤堯教授:

徐君是享譽詩壇的高手,深曉創作之道;進而以過來人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創作的經驗,理論與寫作緊相結合,自然更是切於時用。徐君的著述體大思精,每能說明詩詞寫作的意義和方法。總論一章暢論詩人與詩心、器識與胸襟、體性與門徑等,都是詩詞入門的大方向,內行人可以交流經驗,初入門者不妨視為指路明燈,同參正覺,同登正道。其它各章分別講解詩詞的體制和作法,辨析平仄,講求規範,要言不繁,亦得要領。

劉夢芙教授:

是書第一編論「詩人與詩心」、「器識與胸襟」、「體性與門徑」,既汲取古今名家談藝要旨,更融化中西人文思想之英華,以超卓之立論,遒煉之文筆,闡明詩詞創作的本質性也是最主要的問題:即何謂詩人與詩,如何使作品臻于真善美合一之極境。第二、三編分說詩與詞的格律、聲韻、體式、作法,並結合歷代名篇,辨析詩詞各體的淵源流變,皆能抉發精微,勝義絡繹。學詩詞者一編在手,識理真而入門正,別裁偽體,繼武風騷,厚植根基,循序漸進,必臻大成。該教程獨具慧心,自成體系,融理論與實用技法於一爐,兼顧普及與提高,其總體水準遠越同類諸書之上,雖王力先生《詩詞格律》、龍榆生先生《唐宋詞格律》不以過也。作者不但學識淵宏,對詩詞義理有深湛之研究,更兼在創作方面體驗豐富,才華橫溢,早成海內名家,故是書立論,皆自甘苦中來,實為導航詩海之明燈,功莫大焉。


劉世南教授:
八十五歲的我,從《六一詩話》到民國時期種種同類的書,大概都翻閱過;今人「詩法」之類,也大抵涉獵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俞陛雲的《詩境淺說》,一新耳目的要數少年時讀的《飲冰室詩話》,而常置座右、經常過眼的,則是《石遺室詩話》和《兼于閣詩話》。現在忽得徐晉如博士此書,捧讀一過,竟如梁啟超說晚清一般維新志士初讀龔自珍文,「若受電然」。這纔是中國現代化新時期的說詩論詞之作,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西山朝來致有爽氣」,王子猷此語正可移贈此書。
「總論」中驚世駭俗的見解,一掃「五四」前後「貴族文學」、「平民文學」的說法,而提出了natural aristocracy(自然貴族)的「雅文學」。這不是回復到「貴族文學」去,而是繼承「士大夫」傳統,形成「現代知識分子」的雅文學。第二編詩說,第三編詞說,其可貴之處,是皆為自得之言:鴛鴦繡出從君看,更把金針度與人。例如:老杜的「字眼」;五律求丰神情韻,七律求筋骨思理;南社諸人學龔自珍無成之故;漁洋七絕之法;善為詩者多,善為古文者少。凡此種種,都是作者深造自得之言,對學詩詞者極有益。第四編結語,談到詩詞的當代命運,批評詩詞的「改革派」,也深有見地。

王蟄堪先生:

佳勝處在簡明清新,不弄玄虛,直指津要,不襲陳言。且夫議論發明,多有前人所未道者,令人耳目一新。

楊啟宇先生:

晉如以風華激越之詩壇健兒兼積學深思之學界精英雙重身份作此書,不僅於創作甘苦,能現身說法,度人金針;於詩詞理論,亦能戛然獨造,發人深省。尤可貴者,是能明確揭示憂患意識、悲憫情懷乃詩人之靈魂,中華詩詞是以士大夫為傳承體之精英文化,於此即與為什麼服務之類的老幹少幹體偽詩徹底劃清界線。


魏新河先生:

博征精選詩詞、理論,參以己見,深入淺出,著意發隱探微,不乏真知灼見,出以舉重若輕,源自創作實踐,令人擊節歎賞者再四。竊以為凡今學者,宜人手一冊,可奉為圭臬,於吟詠之道,必有大益。

王翼奇先生:

晉如詩似龔定庵,已有定評。文亦似定庵,則知者甚鮮。此著殆如定庵乙丙書,令讀者若受電然。此書以沈博之思力、淵深之學養,啟民以新智,為吾詩國文化存亡繼絕,洵千秋之業也。


何永沂先生:

徐子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具深厚之學養。其所作詩詞,劍氣簫心,幽光狂慧,為余所愛讀。由他這樣一位兼學者詩人于一身的中文系博士編著的教人作詩填詞的書,可謂一而不易有二。

龔鵬程教授:

是書四編十九章,元元本本,看起來是講具體作法,其實是教人如何做個真正的詩人。詳述詩法,而探本詩心,為坊間一切談詩詞寫作之書所未有。且講得明白精要,實在難得。因詩法繁密,談起來容易瑣碎;詩心深窈,說來又涉玄眇。能講得如此深著明切,足見功力。

葉嘉瑩教授:

作者詩作才華橫溢,論詩論詞,也十分恰當、得體,是切中肯綮之言。


 禪心劍氣相思骨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这个学期上徐晋如老师的古文三,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不少挺颠覆性的观点。当时就觉得,这个年轻老师很有个性。回去百读百科了一下,才知道徐晋如老师原来那么厉害。
      
      在网上看到老师的博客里说这本书,立即当当购买。书到了后马上翻了几篇看,说实话有些失望。这几天又从书架上抽出来看,更是觉得读不下去。大篇大篇的引用更像是文献综述,自己的观点较少,一不新鲜二没深入。
      
      就像老师的课,刚开始觉得观点独特很有才气,后来才发现不过就是带我们读读诗词,跟我们交代下背景,告诉我们某个字词的古音发音,如此而已。
      
      不能否认徐晋如老师确实读了不少书,不知这是不是就是老师傲气的来源。我总是认为,一个满腹诗书却谦逊,有颗包容心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     这本书本来就是教材,当然是要大量选文并综百家之长啦。
  •     先扬后抑么?
  •     诗词学习靠自己,老师只是给你引导,徐师的水平很高滴,我们很多人都渴望做他学生还来不及呢,你是福中不知福啊!
  •     我想多年之后记忆中的这节课,剩下的应该只是那几首有点惊吓意味的昆曲了。
  •     诗词那东西要自己下苦功,再厉害的人只能做引导,能怪别人吗?
  •       [本文是为该书初版《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所写的书评,被作者用作新版序言。]
      
      
       “作为高等院校恢复诗词写作课程后的第一部专业教程,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于诗理诗法抉发精微之外,尤重独立高贵人格之树立,对二十一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国学复兴运动的推动功不可没。”
       “尽管当时的有识之士作出了挽救的努力,一些高校的中文系甚至还开设了选修课程(现存唯一的教材:国家图书馆,ISBN978-7-5633-6688-0,徐晋如),随着汉语的进一步演变以及与其他语种的交融,到了二十一世纪末,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数已经寥若残星,诗词终于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独立思想家的徐晋如,其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前后二期。如果说《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代表了第一期,那么《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则可被视为前后二期的分水岭。”
       数个世纪之后的学者们或许会对这本《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作出如上这番“历史的辉格解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前提是这本小书的发行量大到足以产生一定影响。而这目前正在令晋如头疼:高校往往只使用本校出版的教材,一些教师只能悄然收起对该书的渴慕,自己埋头另编一本。
       但对于那些高校课堂外的爱好者来说,该书的正式出版毕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福音:虽然它没有挤进书店的书架,却可以在当当网等不止一处通过邮购获得。回想四分之一世纪前我尝试着学写诗词的时候,所能找到的入门书只有这么几本:王力《诗词格律》,刘坡公《学诗百法》、《学词百法》,《白香词谱笺》——它们给予初学者的一切,还仅仅是技术层面的。
       如果仅仅是解决诗词技术入门的问题,过去时代的任何一位塾师都可以轻松胜任。晋如的这些文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完成的,完成它却使得我重新寻找到希望。”一本诗词写作教程的写作可以让作者自己脱胎换骨藉以悟道,其内在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当它摊在我的案头时,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文字深处充盈着的血性,而这种血性,冷静的思想家们是无从流露的。如果从我以往的阅读中寻找似曾相识的经验,晚年熊十力的文字焕发着同样迷人的色彩,尽管这可能危及思想的客观性、导致一定程度不宽容。
       整本教程即使在讲述格律和写作技巧的章节都贯穿了这股血性,而该书第一编总论的三章更是它最为集中的体现。在驳斥了一贯占据主流地位的“采诗说”、事实上否定了诗歌源自民间之后,晋如揭橥了《诗经》这一传统诗歌源头的贵族身份,从而为真诗人抒发真性情树立了一个标杆。诗人杨启宇对此的概括是“明确揭示忧患意识、悲悯情怀乃诗人之灵魂,中华诗词是以士大夫为传承体之精英文化”——诗歌合由诗人作,舍诗人无以言诗。这本该成为常识的,却长期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所以普通读者视线所及,当代诗词呈现给他们的主要面目,是声嘶力竭的现代应制,以及奄奄一息的仿古赝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采诗说称为合法理论的深层基础其实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一论断,它竭力贬低的高贵却是偷换了概念的。晋如在教程中所标举的高贵,我以为最准确的定义当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上述论断则通过持续不断的强制灌输,扭曲了几乎整个大陆汉语人群的思维。循着高贵等于统治阶级、传统即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这一思路,一切可能体现传统的文化产物都荡然无存,除了统治手段本身。当我们得悉人民大学国学院新风雅诗社成立,《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把“能认写繁体字,具备古典诗词写作能力”作为对诗社社员的期望之一提出时,我们在承认其务实之际,也对文化传统断裂得如此彻底感到深切的悲哀。
       而诗词是怎样从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地位淡出的,这个问题至今似乎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上个世纪之初,当举国被“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时报》1905年9月7日)的呐喊震撼时,救亡是如此迫切,以至于似乎一切传统都成为它的障碍。由此导致的科举废止,并不需要对诗词的当代命运负责——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无异于要求汉语的演化过程本身负责,而我们恰恰知道,诗词的语言从来就没有和通行的语言等同过,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用语。诗词的语言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一如晋如在教程中所述。诗词的当代命运受制于强有力的外部力量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也会将诗词作为自己的创作手段或者创作手段之一,就足以说明诗词并没有因新文化运动而受到有效的扼制。诗词作品一家独大才是造成诗词目前状态的真正罪魁。即使思想解放到今天,割裂的传统仍然没有能够接续——接续的愿望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假设传统还没有被从根部砍斫断,假设土壤还没有被盐碱化,换句话说,假设民族精神还没有遭到摧毁。实际的需要是从土壤开始重建,同时摧毁压在这块土壤上的庞大而沉重的丑陋建筑。晋如寄予这本教程的,正是布道般的重生的召唤。这是迄今为止所有诗词写作入门书当中唯一的一本。如果说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它指引的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我们还缺少一本面向更为年轻的读者群的教程,而这个群落的人数正在急剧扩充。
       让诗词回归为人格完善的手段,这是我所理解的晋如。从讲台出发,晋如开始身体力行他所倡导的现代诗教。
  •       http://gcd0318.wordpress.com/2012/10/31/%E6%9C%89%E4%B8%AA%E4%BA%BA%E5%8F%AB%E5%BE%90%E6%99%8B%E5%A6%82/
      
      
      2012年10月31日
      有个人叫徐晋如
      Filed under: 言论 — gcd0318 @ 01:04
      
      前不久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引出了一场关于“以貌取人”的闹剧,青年诗人徐晋如博士说,莫言的相貌猥琐,一副村支书的模样,就可见这个人的心肠一定不好,所以他的作品也必然不足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一场关于以貌取人的口水大战就此展开
      以貌取人这个说法吧,好像从小我听说的都是,这样做是错的,人不可貌相,之类之类的。不过现在我对徐博士的这个说法本身并不怎么感兴趣,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我老早就向这位徐博士领教过了。现在我暂时也懒得翻看当时的对话记录,大概记得就是,在微博上看到徐博士此类的说法,相貌好的人品性必然也好,相貌不好人也必然品性不好,于是半调侃的逗趣说,潘岳相貌好,人可不怎么样,徐博士思维机敏,立刻回应,兔宝宝模样不是什么好长相——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因为看到兔宝宝这个词,脑袋里立刻出现了那个形象,觉得很有笑点,于是又和他逗,孔子长相酷似某恶棍,还差点被打,徐博士则说,那是俗人肉眼凡胎看不出来,之后又有一些往来,总之大致就是这么个过程,让我觉得其实徐博士不是在看相貌猜人品,而是看人品评相貌,就像当初许悦说赵字无骨的时候,我问她是先学了赵字还是先读了赵传一样
      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这位徐博士。那是个很偶然的机会。当初季羡林老先生去世,央视的《我们》栏目录制专辑以纪念和缅怀,恰好神哥约我到现场参加了这次录像。当时那期节目除了包括钱文忠唐师曾等现场的嘉宾以外,还邀请到了两位远程的嘉宾做视频对话访问,其中就有徐博士,主持人请两位远程嘉宾谈谈季羡林先生的学问人品,而徐博士却趁机讨论起了关于季羡林先生到底是国学大师还是现代学者的话题,并且似乎打算从所谓的五四新文化以来由胡适等人所代表的民粹开始讲起。这当然让我很有兴趣,结果,果不其然,主持人打断了他,最后拿话引着徐博士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废话了账,而那一段不曾说完的不合时宜的谈话也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没有公开播出,不过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这么一位能不分场合敢于讲话而且臧否人物声音独特的怪人,也因为他的独特,便刻意的去查找了他的作品,试图多了解一些。后来看徐博士的文章越来越多,他的精神形象也渐渐的比以前稍微清晰明朗了一些,虽然依然也还是个略带模糊的影子,但是起码轮廓都有了
      徐博士的身份很多,博士,诗人,儒者,教师,我猜想可能他最合适的身份应该是诗人,所以无论治学教书还是思考,都本着诗人的那种丰沛的个性和自由的情怀,这是他其他所有身份的前提,所以他能干出挑头批于丹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情,能写出禅心剑气相思骨这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教材,而徐博士也确实自称自己是个激情洋溢的人,以满胸浩然之气为修身目标,这就注定了其人性情的基调,就是这样,很坚持,很极端,也很苛刻,这一切都让他很独特,无论坊间流传的他的语录,还是正式发表的诗文著作,乃至青年负笈时候在校园里穿长衫唱京剧,都是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徐博士会在面向一般大众的纪念季羡林的节目里去讨论如何对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地位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徐博士也自称,经常是不合时宜的,自己属于百多年前的那个早已被断绝了的传统
      我曾专门花时间去浏览徐博士当时博客上的所有帖子,对于徐博士推崇的鄙视的人和事,有些我很同意,甚至觉得他做的还不够,比如对民粹的鄙视,有些不甚赞成,觉得虽然大方向没错,但是有些过分了,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以貌取人,还有些则无法同意,比如忘记岳飞。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重点在于,通过读徐博士的帖子,了解这个人,以至于,现在看到徐博士帖子的标题,或者开头,知道这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帖子后,大致也就能猜到徐博士将会说些什么,具体的词句当然经常超出我的想象,但是大致的价值取向,是褒是贬,总是不会错的,而且屡试不爽。这不是说我心明眼亮,而是说明,徐博士的爱憎分明的态度,以及一以贯之的原则,不骑墙,不迂曲,不妥协,不违心,无论别人怎么看,都是在坦白的表达自己心底所认可和坚持的原则,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在当下这个不要是非只问时务的俊杰时代,是非常难得而且可贵的
      我曾与徐博士的某位故人在背地里不慎光彩的谈论过几句徐博士其人其行,徐博士的这位故人比他可能略微年长,所以言谈话语之间,显得更加沉稳,具体的内容我印象不太清楚了,只是记得这位徐博士的故人的大致意思是说,徐博士的有些想法确实极端,不能全部同意,但是一个青年人想要对抗这个偏斜的时代,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对,这个人很透亮,犹如赤子,喜了就笑,怒了就喊,悲了就哭,绝不会为了迎合谁而故作姿态,虽不容于世,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人,毕竟还是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算是活着。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独特,所以徐博士必须存在
      大部分人一定不理解徐博士,也无法容忍徐博士,因为徐博士从不会取悦谁,不会讨好谁,不会为了让谁看着顺眼而描眉打扮故作姿态,算得上是个读书人。我曾说过,不是每个识字的人都是读书人,读书也不是让字在眼前过去就算读过。俗语说,读孔孟书,达周公理,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是名利。为了明理,则道理只在自己的心里,为了自己而读书,若是为了名利,那就是为了别人而读书了,为了从别人那里争名夺利。所以先贤感叹,古之学者为己,是因为想读书而读书,今之学者为人,则是为了有用,为了读给别人看,读书成为了一种手段,其目的并不在于书和书中的道理。因此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无论旁人怎么看,只要自己坚信是对的,就要坚持到底,虽千万人无往矣,没有这个勇气,最好不要读书,浪费自己的时间,也糟蹋人类的资源
      当然了,这不是说读书人就不接受批评,就要一条道跑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当然不是这样,如果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理有据,自己确实错了,凭什么不改呢?这说的是,不能为了哄个谁高兴而放弃原则,不问是非甚至明知错了却也还要去做,见义不为,见恶不阻,只因为有所顾忌,没有赤子般纯粹的内心,名利面前忘记了是非,只要有钱一切全是假的,为了取悦观众的眼球,什么都豁得出去。这种人就不配被叫做读书人,充其量只能算是识字的倡优而已
      是的,倡优,也就是演员,糙话叫戏子。当然这不是以职业来划分,比如梅兰芳先生,虽然是个演员,但是不仅是在专业领域内登峰造极,而且是非分明,性格刚正,于大义面前骨头不软,当之无愧是个读书人,而有些人虽然读书,甚至以读书为谋生的手段,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在老帖里提到过,所谓戏子无情,至少有三重的含义,不能仅仅认为是对这个人群的道德水平的判断,还应当理解到,戏子在台上的表现,其实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可能并不相干,就如同在台上表演着哭灵吊孝,听到台下观众的喝彩,心里其实一点也不悲痛,而且还很兴奋一样。也就是说,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心底真实的,只是给观众看看而已。中国的文人很早就有这种传统,至少汉武帝身边的著名帮闲作家司马相如,以及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那群笔杆子,就都是典型的这种倡优作家,而且史料也明确说了“俳优畜之”——也就是说,被汉武帝当成演员养起来。我看这么说这些人,不但是说这些笔杆子的待遇地位以及和皇帝的关系,就像皇帝身边的优伶一样,其实还在说,就像演员展示的不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这些笔杆子所写的,也不是他们想写的(其实具体到司马相如,可能这么说也有点不准确,司马相如很可能是真的愿意唱红歌,发自内心的爱戴伟大领袖的,长门赋也可以被解释成是美人香草的套路,在用怨妇来说自己确实很希望被皇帝临幸),而是皇帝需要什么就写什么,写给皇帝看的。是的,这些人就是一群戏子,一群演员笔杆子,讲话写文章都只是一种表演活动,刀笔竹帛也不过就是一件道具而已
      既然有演员,也就必然会有观众,否则演给谁看?那么,观众到底是谁呢?是买票捧角的人们,也就是那些能够给演员带来名利的人,可能是君王,也许就是民众,这取决于演出的场所,是在畅音阁,还是在广德楼。取悦君王的是溜须奉承的弄臣,取悦民众的是哗众取宠的公知,所以这种人其实也不好区分,难道只有严嵩这种通过陪皇帝求仙来巩固地位的才是演员?难道抬着棺材骂皇帝只等着被打被杀换名声的海瑞就不是?其实一回事,取悦谁,谁就高兴,所以取悦皇帝的,皇帝喜欢,取悦民众的,民众喜欢,所以皇帝是很烦海瑞的,但是考虑到民间的影响,也只能留着他,而民众也一样痛恨严嵩,所以严嵩虽然一辈子也没干什么祸国殃民的大坏事而被儿子连带着丢了官,落得个晚景凄凉贫病致死,人们却还嫌他死的晚了
      一言以蔽之,反正都是作秀,只不过区别在于,有些人作秀是给领导看的,有些人作秀则是给草根看的,说穿了本质都是一回事,说的是别人爱听的话,做的是别人想看的事,这种言不由衷的人古今中外都屡见不鲜,而且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也一定是前赴后继,只不过可能越来越多的都是取悦民众,因为相比起来,后者还比较容易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毕竟官方的宣传敌不过民间的有口皆碑,即使得罪了衙门被秘密逮捕关进监狱,也算是趁机出名,以后就可以靠写回忆录过日子了,而且没准还能顺手捞个诺贝尔和平奖什么的。尤其经历了建国初期那几十年的动荡,演员们也已经普遍的意识到,领导靠不住,随时可能会变心,到时候万一没有及时跟进形势与时俱进而掉了队,轻则进冷宫牛棚,重则丧命甚至灭门,而民众这个群体,因为人多,所以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大的变化,而且智力水平远远低于那些身在金字塔顶尖的领导们,比较好玩弄,和领导的那种随时改变方向的旋风相比,民众这种徐徐的微风下更容易见风使舵及时跟进。因此,凡事都先想想民众会怎么说,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言,永远不会错。同样的,民众也最希望看到能够代表自己的公知,说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做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被领导接受了,自己还可以分一杯羹,就算是得罪了领导惹下塌天大祸,反正也是这群公知们自己挺着,死方丈不死沙弥,自己只要跟着呐喊助威就算是圆满的完成任务了。正所谓是杀君马者道旁儿,道旁儿是没有马的,就算有马也舍不得骑,但是又想看马跑,玩命的跑,那自然是要架秧子起哄的忽悠出一个志愿者。慷他人之慨,何乐而不为——唉,话说到此,不由得觉得滑稽,民众们也太幼稚了,公知可没那么愚蠢,观众想看演员嬉笑怒骂都没问题,但是绝不会有演员在台上真的自杀,有抹脖子的也是魔术,用了障眼法,根本没有伤到演员的一点皮毛。当然了,也有个别智商低的真往肚子上捅花枪插宝剑,民众看的那当让是就更开心咯,咱哥们看耍猴都不用花银子
      不凑巧的是,徐博士的精神世界是属于精英和贵族的,是追求高尚高贵高雅,不取悦任何人,无论是民众还是领导,并且徐博士还对民众这样那样的各种短处看的很清楚,更说的很明白,这就让民众无法接受这样的人的存在了。其实也对,本来是民众想看知识分子的好戏,结果却来了个不配合的,不但不按观众希望看到的剧情来演,而且还很实事求是的说观众根本就不懂什么叫艺术。被人揭了短,能不跳吗?换了谁也都会是这样的反应,这不是民众的问题,而是人类的本性。在这个傻子太多骗子太忙的时代,出了这么一个明知民众愚蠢而不利用这一点谋私的人,居然还不招人待见,这事也挺滑稽的
      我曾和朋友说起这些现象,朋友问我如此肯定这位徐博士,是否和其人有什么私交。呵呵,说来有趣,微博上第一个把我列入黑名单的,就是这位徐博士。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怎么看别人,和别人怎么看我,本来也就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当然了,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因为太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别人对自己的方式,应该是折射出自己对别人的态度。也恰就是这样的教育,让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交易,也造就了前面所谓的那种不敢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真实想法的“表演”,而且这种欺骗和表演,还被某些人认为是成熟的标志,就像正在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其实通观历届美国大选和总统,从来没有谁会真的在上台以后努力尝试去尽量兑现自己竞选承诺。无它,因为根本就没打算兑现,当初那么说,那就是逗你玩,哄你个高兴而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你手里的那张选票也。这就像热恋当中的情侣之间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婚礼牧师面前的我愿意的海誓山盟,谁要是拿这个承诺当真,那才是真的不成熟,不懂事了
  •     赞同楼上
  •     我以為講詩詞,就是應該讀讀,講講背景,不應過分剖析。
  •     假如在民国,此书很可能被政府推荐为中小学教材,但那个时代也不须要有这种书。。
  •     诗词写作入门,首篇对诗人写作思想的观点很好
  •     看似有招,实则都用不上。
  •     原来此君也上db
  •       本书是作者《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的修订版。教人诗词格律的书坊间有好几种,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这本书除了教人例排的格律程式外,更主要的看点是该书表达了作者如何做一个诗人的立场,不但教你如何写诗,还教你如何成为一个诗人。而且还有几处原创性的论点,如坚持诗词是高雅艺术,不是通俗艺术,只有现代知识分子才能写好它;不支持诗韵改革,如保护京剧、古琴般保护诗词;不可只盯唐宋,要学晚清等等,这些如果不是精于诗词创作,对古诗词抱有高度崇高感和使命感的学者是写不出来的。他的观点你可以不必全部赞同,但这种精神值得国人学习。
  •     跟徐一起吃过饭,跟你的感觉类似,时间一长就容易审美疲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