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第12 辑)

ISBN:9787221121672
作者:查常平 主编
页数:294页

内容概要

查常平,笔名西美正,1966年生,重庆长寿人。博士,批评家、圣经学者,《人文艺术》主编。1987年在四川大学、1990年在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日语、美学、基督教,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术方向为艺术评论、历史逻辑、圣经研究,能够使用英语、日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人生定向为以信仰为基业、以教师为职业、以学问为志业、以批评为事业、以翻译为副业;以原创性的世界图景逻辑学阐释人类历史的逻辑、奠立汉语人文学术发展的内在根基为学术理念。发表 “感性文化批评范式”、“什么是逻辑历史学”、“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及其救赎意识”等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日本历史的逻辑》(1995成都)、《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艺术、宗教、美学之比较》(2007成都)、《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2011上海)、《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下卷,(2008桂林);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2005北京)、《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天皇制和基督教》(2007北京);《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中世纪哲学》(合译,2009北京)。主持翻译《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形成世界的观念》上、中、下三卷(2004 北京);主持《都市文化研究》论从中“艺术中的都市文化”栏目(上海三联书店,2005-至今);主编“人文批评”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至今)、《人文艺术》论丛1-11辑、“基督教文化经典译丛”(上海三联书店,2006-至今);主持“本源•生命”(1997)等艺术展。曾经任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1990-2001),现供职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书籍目录

编者前言
001 人文批评的理论奠基
(艺术三十年沉思录 4)
【艺术历程】自由美学
004 不该如此远去的背影———反思高尔泰及其美学时代 / 胡继华
010 我们在一起———八十年代高尔泰在成都 / 戴光郁
021 艺术修养与美学建构———以高尔泰为例 / 包兆会
033 高尔泰 浦小雨艺术作品
065 当代中国艺术:还需“启 - 蒙”,还是“蒙 - 起”?
——遗忘的高尔泰与高尔泰的遗忘 / 刘悦笛
074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格维度
——从个体生命形象的审美设计看李长之、宗白华和高尔泰的美学 / 胡继华
086 艺术与人的自由 / 查常平 高尔泰 浦小雨
125 救赎何在? ———读高尔泰先生《寻找家园》有感 / 赵 巍
【艺术研究】典范图式
134 艳俗艺术:俸正杰的色彩分层图式 / 西美正
039 GaudyArt:TheColorfulLayeredImagesofFengZhengjie/NishimiMasao
145 俸正杰艺术作品
161 廖真武艺术作品
179 碎裂自我的表征———评廖真武的作品 / 查常平
184 RepresentationofDisintegratedSelf———OntheWorksofLiaoZhenwu/ZhaChangping
191 创造的可能———钱筑生的基督宗教艺术 / 张 怡
201 钱筑生艺术作品
【文化评论】历史转写
217 艺术的逻辑 - 信仰的人文:对十年《人文艺术》的反思 / 杨富雷
225 LogicofArt-HumanitieswithFaith:ReflectionsonTenYearsofHumanities and Art/
FredrikF llman
【形上言述】终极追问
236 烦恼与菩提之间:论高行健的(后)现代 / 禅式 / 荒诞剧 / 张 颖
253 余在与时间———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问题重构 / 纪余夫
学典汉译
268 现代艺术的存在主义方面 /保罗·蒂利希 /成瓅译
281 约稿启事
283 《人文艺术》专递指南(1999~2014)

作者简介

汉语学界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与人文思想论丛


 人文艺术 (第12 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为人文批评之理论奠基的“世界图景逻辑”的理论困难的揭示并试图指出,“世界图景逻辑”作为方法论和存在论,需要借助哲学的思想资源展开对自身的批判和奠基工作,以便能够真正摆脱“私语”和“失语”的嫌疑,从而更好地胜任当代艺术的批评工作。【关键词】世界图景逻辑 哲学 当代艺术 AbstractBy means of revealing the theoretic difficulties of the Logic of the World-pictu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dicate the necessity to get down to the tasks, supported by philosophy, of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and criticizing the Logic of the World-picture,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theoretic founding of Humanistic Criticism and also as methodology and ontology, so as to confirm that it escapes from soliloquy and aphasia and is competent to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Key Words: the Logic of the World-pictur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Art. 在艺术价值商业化、艺术生产工业化、文化消费娱乐化的当代中国,《人文艺术》千山独行,以思想拷问图像,一方面阻止着当代艺术继续沦陷于“混现代”的创作之境,另一方面也挽救着当代艺术批评走出“失语”和“私语”的尴尬处境。《人文艺术》之所以能担此重任,不仅得益于其所持守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批评家查常平主张的“世界图景逻辑”,其作为当代艺术人文批评的方法论基础,亦是《人文艺术》在当代艺术批评中能够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与批判的精神之关键。“世界图景逻辑”,堪称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文艺术》以“世界图景逻辑”为理论依据对当代艺术进行言说时,必然是在此思想导向和体系框架下对艺术家和批评家进行有方向、有意图的筛选,以确保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足以作为当代艺术现象中的典范能够“展开世界图景的实然之在”[查常平:“人文批评的思想资源”,《人文艺术》,2012年,第11辑,第10页。],同时也确保这些批评家及其思想能够“从分析、评论艺术家作品的原初图式中打开当代人何以从实然之在走向应然之在的途经”[同上。]。以《人文艺术》第12辑为例,“世界图景逻辑”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展开了关系向度的定位:高尔泰的艺术作品及其美学思想和浦小雨的艺术作品在人史关系的向度中得以呈现和思索;俸正杰的艳俗艺术则在人人关系的向度中得以定位;廖真武作品中表征的破碎自我则在人我关系的向度中得以诠释;钱筑生的基督宗教艺术、“终极追问”和“学典汉译”则理所当然地被置于了人神关系的向度之中。在基于“世界图景逻辑”对当代艺术进行多向度的探究和追思中,《人文艺术》试图实现“在世界文化图景中诠释当代艺术、在人文性与神圣性的向度中探究艺术、在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向度中更新汉语思想、在学术追思中实践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文价值关怀、在精神层面与思想层面达成学术界和艺术界的交通”[查常平:《人文艺术》,2014年,第12辑,扉页。]。“世界图景逻辑”因其所具有的人文性、神圣性、超越性等精神指向,使其有别于以栗宪庭、高名潞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从“现实观”、“主体观” 和“语言观” 三个维度对传统艺术观念与批评观念的改写。[ 支宇:“何谓‘当代艺术批评'——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话语的三重属性”,《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年,第22期,第35页。]诚然,“世界图景逻辑”作为一种方法论,其对当代艺术的适应性与解释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其作为一种存在论,其自身的合理性也通过对当代艺术的析评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证明。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权追问:一种对作为当代艺术批评方法论的“世界图景逻辑”的批判是否并非必不可少?一种对作为存在论意义上的“世界图景逻辑”的批判是否并非必不可少?尽管这些问题在当下的流行思潮和焦点问题中显得不合时宜,但却并不意味着,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原因在于,如果我们没有对作为方法论和存在论的“世界图景逻辑”的理论基础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彻底的反思、如果我们没有就“世界图景逻辑”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应用权限进行应有的限制并就其合法性根据提供有效的辩护,那么,“世界图景逻辑”在公共领域的言说就始终难以摆脱“私语”的嫌疑。查常平认为:“我们无法摆脱自己作为个人的身份才能与其他世界因子发生关系的命运:人言关系(=人-言关系=个人与语言的关系)、人时关系(=人-时关系=个人与时间的关系)、人我关系(=人-我关系=个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物关系(=人-物关系=个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人与肉体生命的关系)、人人关系(=人-人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史关系(=人-史关系=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人神关系(=人-神关系=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我们思想这些关系的结果,便得到了所谓的世界图景逻辑。”[查常平:“人文批评的思想资源”,《人文艺术》,2012年,第11辑,第10页。 ]由此可知,“世界图景逻辑”形成于人与各种世界因子之关系的思考,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关系”作为“世界图景逻辑”的要素在逻辑上更优先。进一步,“关系”自身又是由语言、时间、自我、自然、社会、历史等因子组合而成,而这些世界生成因子在逻辑上应优先于“关系”要素。由此可见,倘若“世界图景逻辑”想要获得终极奠基,就必须成功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历史”、“什么是上帝”、甚至“哪一个因子更为基础且为什么”、“基础的因子如何能够推演出其他因子”等问题。这些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些优先于价值评判的基础问题,正是2700年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大问题。进一步,即便这些问题得到了无懈可击的回答、这些概念得到了清晰明白的界定,即便我们能够以此为基础去考察这些因子的交互关系问题,我们仍然有不得不直面的难题:为什么关系只能局限于人与其他因子之间如“人与时间”、“人与历史”?为什么关系不可以发生在除人之外的其他因子之间如“神与时间”、“自然与历史”?为什么关系必须在两个因子、而不是三个甚至多个因子间展开?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那些基础问题的解答将同时伴随着这些难题的解答,但这还只是一种乐观的猜想。针对世界因子之间的关系,查常平指出:“每种关系中,都涉及人在本质的意义上应当是什么、人在本能的意义上实际是什么两个问题。而且,它们最终都要回答人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是人的理想人生形象?或者说,什么才是人的生活之难题。世界图景逻辑批评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对于艺术家、艺术品、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画廊经纪人、艺术爱者之类当代艺术现象的分析,提炼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查常平:“人文批评的理论奠基”,《人文艺术》,2014年,第12辑,第2页。]在此必须指出,这项工作困难重重,毋宁说,试图通过对当代艺术现象的分析理清世界因子间的交互关系并回答上述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有答案,也很难说它们不是偶然的观点和意见。因为一方面,世界因子的基础问题及其交互关系的清理作为“世界图景逻辑”的奠基工作尚未完成;另一方面,“世界图景逻辑”如何能够如此这般地应用于当代艺术批评、其自身的权限职能和价值评估的批判工作尚未展开;况且,理论的经验应用只能为理论的先验建构提供丰富的殊例,而经验材料因其偶然性却永远无法为一个正在追求真理的理论体系提供任何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资源。“世界图景逻辑”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存在论,其不得不面临两条道路:其一,让自身走向经验世界中的艺术现象,在理论的应用中认识自身的限度和价值;其二,让自身走向先验世界的理论反思,在对理论前设的哲学式追问中自觉自身的基础和实质。而在后一条路上的努力,将使“世界图景逻辑”迫不得已面临“失语”的危机,但只有在这条路上努力,才可能使其有能力应对批评界的各种质疑,才可能使其在第一条路上的努力不至于陷入“私语”的绝境。尚未经过自我批判、尚未回答自身基础问题、尚未廓清自身界限的“世界图景逻辑”,像观念世界里的一个充满朝气的初生婴儿、又像人类直观到的彼岸照向此岸的一缕圣光,只有当其通过深刻的内省、明示的演绎、先验的阐明和严格的论证使自身蜕变为一个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时,才能够成为作为真理本身而非意见的方法论和存在论。实际上,查常平并非没有意识到“世界图景逻辑”在基础层面存在的难题,他在《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的撰写中尝试回答:主观的关系性的言说者与客观的处于彼此相关状态的被言说对象所具有的“同构性”何以可能?“这个关系性的“自我”或者“个人”何以存在?从世界的生成因子及其中的人处于关系性的存在状态的现象,难道就能够必然地推出它们有一种“关系性”的本质吗?”[ 查常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5)——艺术史写作与关系美学》]他试图解决上述同时也是尼古拉•布里沃(Nicolas Bourriaud)的“关系美学”面临的难题。然而,这些解决方案是借助基督宗教的创世教义为“世界图景逻辑”中各种关系的来源提供最终根据,且这样一种以圣经创世说为前设、带着浓厚信仰色彩的阐论,将可能遭致当代艺术批评界的各种质疑,如果查常平选择正视而非回避这些质疑,那么“世界逻辑图景”就必须提供详尽的阐明和严格的论证。查常平在谈及“人文批评的思想资源”时,列举了语言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神学等多种经典著作供批评家阅读与参考。然而,我们需要指出,哲学应该在思想资源中获得一席之地甚至是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无论是语言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历史学,这些经验科学无疑都预先设定了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即便是有别于经验科学的、指向超验世界的神学,依然存在着不容置疑和不可动摇的前设。而这些研究方法、基本立场和前提预设,却并非不证自明的,毋宁说,它们仍是晦暗不明、有待照亮的,如果我们不想把它们不假思索地归属于单纯神启的话。因此,对它们进行哲学式的检验乃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曾指出:“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7页。 ]哲学自身所独有的“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穷竭的怀疑孜孜不倦地追寻“第一原理”的批判性、彻底性和奠基性,或许才是查常平关于“批评家应当属于真正的哲学家”这一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保障,或许才能真正促成批评家“反省自己心目中的应然世界是什么(批评家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理想的艺术(批评家的艺术观)”,“从作品中发现这种应然怎样隐藏于实然的现象图式中,从而以文字邀请、引导艺术爱者在个人性的意识生命与社会性的精神生命中完成从实然的实存向应然之更新”。[ 查常平:“人文批评的思想资源”,《人文艺术》,2012年,第11辑,第11页。]另外,他还提到批评家也应该是宗教徒和艺术家的近亲,因其未关涉本文重点,此不赘言。在当下的哲学生态中,哲学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态势——自我否定的怪象。哲学自身的这一处境,似乎表明其很难胜任正游走在艺术与非艺术边界的当代艺术的批评的批判工作。然而,我们不要忘了,那些鼓吹哲学终结的人们企图毁灭哲学所使用的武器,正是哲学。“他们所应该做的正是为这样一种认识的不可能提供根据,这种认识是要找到一切可能认识的最后根据;而如果他们得逞了的话,那恰恰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了那种最后的根据,只不过同时也表明,所谓‘可能的认识'只有一个,即认识最后根据是不可能的,既然其他一切可能的认识都已经因为这个根据不能被认识而成为没有基础的,从而成为不可能了。换言之,他们的行为与事业本身就是一种必定意味着自我否定的悖谬:证明作为证明的自身的不可能。所以,如果还不能勇敢到完全不要理性,如果还不能彻底到从此不再论说,一句话,如果还不想背离人的本性,哲学就将存在。”[钱捷:《超绝发生学原理(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8页。 ]哲学将继续对万物始基的追问,并将继续承担对其他学科的批判和奠基工作。于是,一种对作为存在论和方法论的“世界图景逻辑”的批判就不可能是并非必不可少的,一种构建艺术哲学和美学理论体系的理想就不应被简单地视为天方夜谭。《人文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荆棘满地,但其只有在自我之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才可能获得坚不可摧、能够抵挡一切反驳的精神品格,才可能走出“失语”和“私语”的诅咒,从而扎根于当代艺术这块并不算肥沃的土壤却依然能够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而如今的《人文艺术》,正如鲁明军所言,“其价值不在于主张什么、倡导什么,而在于坚持这十年的品格与力量。”[鲁明军:“从沉沦到自赎:当代艺术的人文图景转向”]《人文艺术》第12辑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