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9-06
ISBN:9787542612397
作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书摘    相反,《联邦党人文集》所特别关注的则是有组织的战争状态,这一状态反映了政治组织的界限。同时,有组织的战争状态是任何政治体制构造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    缺乏适当的政治约束机制,不同的人都卷入到一种动态的互动中,在其中每一个人都以暴力手段牺牲他人的利益而寻求自己的相对优势,这时战争状态就出现了。每一个人都动用自己的破坏性权能,对他人实施强力的制约。战争状态是一种典型的情况,在其中每一个追求相对优势的人都采取有害于他人的行动。相对优势原则成了二种更少的恶的选择,而不是一种更大的善的选择。在这种冲突之中,行动的准则必然取决于敌手的选择,而不是共同选择以实现双赢的可能性。冲突的要求压倒了所有其他社会考虑。    麦迪逊清楚地阐述了这些原则,他写道:    原则一:防御手段只能根据进攻手段和进攻的威胁而定(《联邦党人文集》,1982:207;Federalist,41:ML,262;c,270;R,257)。    原则二:反对用宪法阻碍自卫的冲动是徒劳的。甚至比徒劳更为糟糕,因为它在宪法中种下了篡夺权力的必要性(即无视宪法制约而篡夺权力的必然性),每一个先例都会引起不必要的多次重复(《联邦党人文集》,1982:207;Federalist,41:ML,262;C,270;R,257.括号内为笔者所加)。    原则三:如果一个国家经常维持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准备实现野心或复仇,这就会迫使在这国家冒险范围之内的最和平的国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联邦党人文集》,1982:207;Federalist,4l:ML,262;C,270;R,257)o一个例子:15世纪是和平时期军事建制的不愉快时期。首先采用军事建制的是法国的查理七世。整个欧洲效法了或者被迫取法了这个榜样。假如其他各国没有效法这个榜样,整个欧洲早已带上了普遍君主专制的枷锁了。假如当时除了法国以外,每个国家都解散了和平建制,就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情。经验丰富的罗马军团,是所有其他国家那些未经训练的勇士的强敌,使它成了世界霸主(《联邦党人文集》,’1982:207;Federalist,41:ML,262;C,270—271;R,257)。    原则四:罗马的自由证明是其军事胜利的最后牺牲品,而欧洲的自由就其曾经存在的情况而论,除了少数例外,是其军事建制的牺牲品(《联邦党人文集》,1982:208;Federal—ist,41:ML,262;C,271;R,257)。    原则五:常备军是危险的,同时又不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小而言之,常备军有其不便之处。大而言之,其后果可能是致命的。从任何方面来说,常备军是一件值得称赞的谨慎预防的事物。一个明智的国家会把所有这些事情结合起来考虑,同时又不轻率地排除对其安全攸关的任何方法。它将极其慎重地减少使用那种不利于自己自由的方法的必要性和危险性(《联邦党人文集》,1982:207;Federalist,4l:ML,262;C,270;R,257)。    汉密尔顿阐述了类似的道理,得出了如下推论:    推论一:不受外来威胁,是治国最有力的指导者。即使对自由的热爱,过一个时期以后,也会服从于它的指挥。伴随战争发生的生命与财产的强烈破坏,以及连续不断的危险状态所带来的不断的努力和惊恐,迫使最爱慕自由的国家为了安宁和安全而采取有破坏自身民权和政治权利倾向的制度。为了更加安全,它们最后宁可冒比较不自由的危险(《联邦党人文集》,1982:36;Federalist,8:ML,42;c,45;R,67)。    推论二:欧洲大陆上经常保持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虽然对自由和节约是有害的,但在以下两方面却有极大好处:其一是,使突然征服成为不可能,其二是,能防止有常规军以前经常作为战争进展标志的土地迅速荒芜的现象发生(《联邦党人文集》,1982:36;Federalist,8:ML,42;c,45;R,67)。   推论三:常备军的产生,必然是联邦解体的结果(《联邦党人文集》,1982:36;Federalim,8:ML,43;c,46;R,6(;一68)。    推论四:它们(诸州)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的行政权,这样做的时候,它们的宪法会逐渐趋向君主政体。战争有一种牺牲立法权力增加行政权力的性质(《联邦党人文集》,1982:36;Federali~,8:ML,43;C,46;R,68)。    这些有关有组织战争状态逻辑的引述,都是针对美利坚合众国若干州的人民中间构建有效政府单位问题的。汉密尔顿和麦迪逊都预计到。在政治上没有能力有效地解决在不同州人民之问出现的问题,就必然导致以军事方式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任务是构建能够基于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解决问题的政府体制。只有通过考虑若干州所共享的利益社群的立宪政府体制,美国人才能有希望牢牢地占据这片广袤的大陆。通过适当的宪法,他们才有可能在将来享受大陆的繁荣,并保障这片土地的相对安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丹尼尔·艾拉扎    重新发现美国联邦体制的理论基础,对当今美国民主有着深远的意义。自从‘1950年代开始这一工作以来,文森特·奥斯特洛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一书之贡献无与伦比,该书的第一版于1971年由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出版。在该书出版之前,该领域基本上控制在利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的学生之手,其中最杰出的是已故的马丁·戴蒙德(Martin Diamond),他切实恢复了美国建国先父们尤其是詹姆斯·麦迪逊以及《联邦党人文集》其他作者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把该文集作者的政治理论应用于立宪选择和立宪设计问题以及源于公共行政和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为《联邦党人文集》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维度。    戴蒙德强调美国宪法在联邦方面的重要性,他的写作也大多围绕这一主题。戴蒙德对“联邦”的定义源于中世纪晚期以及他自己根据《联邦党人文集》对美国宪法的阐释,他断定美国宪法中的联邦主义不是真正的联邦主义,而是一种宪法化的分权体制;真正的联邦主义在美国邦联条款中进行了尝试,并且发现是不够的。对戴蒙德来说。联邦主义(理解为立宪分权体制),是美国民主共和制最根本的因素。在这一意义上,他是联邦主义的真正朋友。    就在戴蒙德形成其观点的时候,已故的w.w.克罗斯基(Crosskey)以另一种方式挑战了美国宪法的联邦性质。他是从律师的角度来进行论证的,即应该把宪法当作一个契约去阅读,当这样阅读并用18世纪的语言去理解时,它只能被理解为建立了一个有限分权的单一制国家。而戴蒙德观点在古典意义上是政治性的,他不同意当代政治科学,如强调制度(包括宪法)和奠基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克罗斯基的观点完全是非政治的。在他看来,由于参加费城会议的许多代表都受过律师教育,这样就可以说代表们作为律师坐在宾夕法尼亚州议院,在若干派别之间商定有约束力的契约,该契约措词明确,解释不容有弹性。克罗斯基的工作有助于我们理解18世纪的用词法,因此也可以理解对于立宪者来说什么是清楚的、什么依然是含糊不清的,不过在契约问题上,克罗斯基却绝对错了。    美国宪法在本质上具有联邦性质,对这一观点的不同于上述挑战的思想上的攻击来自若干较为传统的领域:形形色色的政治科学家,他们认可这一迄今为止尚未遭到挑战的立场,美国宪法无疑是联邦性的——实际上这也是毫无含糊之处的——但是他们却认为联邦主义是过时的或非正义的,或者两者皆是。这并不是进入他们所持观点的思想史的恰当通道。完全可以说,这些观点有两个来源:(1)各种雅各宾一马克思主义的观念,用政治科学的术语来说,这些思想具体地表现为根据核心一边缘模式组织起来的具体的国家概念,(2)各种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出现在20世纪,是关于大型组织的构造和导向的“科学管理”取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两个来源混合在一起,就导致了对总统、宪法性法律、政府行政和财政,以及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以正义和效率为名而中央集权化的彻底认可。另一些人只寻求更高的效率以及以此为名来追求组织变革,其结果也是中央集权化。    自这些理论发表以来,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就已经在这一工作的原创意义上重新考查了宪法的联邦性质,他认为美国宪法不仅实际上是高度联邦性质的,而且在政治和行政理论意义上也是具有联邦性质的。他不仅把美国宪法的联邦主义看成是给定的东西,而且他还把它理解为今天著名的控制论的先驱。    ……

书籍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
中文版序
序言
致谢
两种截然不同的公共秩序设计取向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问题性背景
第二节 研究界限
一、含混的语言
二、厘清动机与观念
三、厘清《联邦党人文集》的语言
第三节 研究范围
第二章 出发点、基本假设以及重要原则
第一节 出发点
第二节 政治经验的个人主义假设
第三节 比较优势的原则
第四节 人既能学习也会犯错
第五节 政治制约原则
一、双赢关系逻辑
二、双损关系逻辑
第六节 推理结构要素
第三章 立宪选择
第一节 宪法与法律之别
第二节 立宪决策之程序
第三节 作为法律手段的宪法
第四节 美国宪法理论的特殊性
第四章 政治设计的若干基石
第一节 设计的难题
第二节 政治制度设计基本定理
第三节 结 论
第五章 以共和制补救共和病
第一节“人类自治能力”
一、规模原则
二、政治代议制原则
第二节 共和病
第三节 共和制补救
第六章 联邦结构及其意蕴
第一节 导 言
第二节 运用多个政府单位提供共同防务和内部安全
一、共同防务的立宪安排
二、安全问题
三、边防部队维持
四、共同防务分别供给或共同供给
五、特定州的暴动或失序
六、汉密尔顿的选择
七、运用军事力量来篡夺政治权威
第三节 征税权的共享
第四节 共存政府体制中的政治代议制
第五节 州和国家司法系统的共存管辖
第六节 在复合共和制中追求相对比较优势
第七章 国家政府组织的权威配置
第一节 政治不平等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立宪规则与权力分立
第三节 治国事务立法权力配置
一、代表模式
二、多种选民集团的代表
三、任期
四、决策规则与否决权
第四节 政治关系治理中个人的权威
第五节 正当协商的战略机会
第六节 结 论
第八章 两个世纪之后:
美国立宪选择经验的若干反思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托克维尔的评估
第三节 个人的权威与奴隶制度
第四节 机器政治和老板统治的挑战
第五节 20世纪联邦主义传统的中断
第六节 美国政府全国化及其错误的可能渊源
第七节 政府权威日益集中的可能错误
第八节 对重要的全国性问题的忽视
第九节 构造多国共同体
第十节 结 论
第九章 立宪层次的分析:一项挑战
第一节 理论、活生生的现实与粗俗的事实
第二节 解决粗俗的事实和粗俗的经验主义
第三节 构思其他可能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200多年前,美国立宪制度的奠基者之一汉密尔顿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美国政治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正是在这一问题的激励下,开始了他对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思考,这一思考虽然以《联邦党人文集》为基础,并着眼于美国立宪实验的经验,似乎并非有些喜欢独创理论的人所喜欢的那样是奥斯特罗姆教授自己所独创的理论,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智慧的美玉”却依然值得我们珍视。奥斯特罗姆教授认为,从历史上来看,政治制度的抉择,的确是强力和偶然性决定的,人类似乎还没有能够根据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设计良好的政府制度。但是,美国的立宪实践,却是破天荒第一次以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为基础的。虽然政府的建立出于机遇和强力是大多数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但是美国立宪实践表明,人们能够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并基于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就是指导这一制度设计的蓝图。  奥斯特罗姆认为,要设计复合共和制,首先要假定,在政治制度设计中个人是最基本的考虑单位。政府的行为派生于个人的利益;如果要有效果,政府行为必须与个人的行为相联系;这样,政府的运作就能够与具有特殊行为能力的个人行为相协调。其次,还要假定,个人是自利的,会努力强化自己的相对优势。然后假定,人具有学习的能力,也有犯错的可能性。最后,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理性和正义的条件、社会组织条件取决于某种形式的政治秩序,这就是政治约束的原则。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的双赢关系,而不是双损关系。  政治制度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立宪的选择。立宪选择与法律的选择有根本的区别。法律是政府制定的、政府能够更改的,而宪法却是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改革的。“如果政府可以自由地界定自己的权威,那么它们就不会有积极性来制约权威的运作。进而言之,掌握政府权力的人就有积极性去运用这些特权来牟取私利,并损害那些反对他们的人。宪法的目的是引入限制,制约寻求这种机会,使这些人遵守……‘限权宪法的一般原则’”。立宪选择有着特别的程序,它始于非正式的建议的程序,然后再进入批准的程序,并且在批准程序中可以应要求而进行修改。这一程序不同于政府制定操作性法律的立法程序。要使宪法高于立法机关的制定法,确立司法独立。而且宪法如果要成为操作性的法律工具,就要设计得非常精确、严密。宪法不应该是一种一般道德的陈述,自然也不应该只是一种宣传品,或者是某些人意志的表现,而应该是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真正起到促进双赢关系、遏制双损关系的作用。  奥斯特罗姆认为,政治制度设计是一项高度艺术性的工作。为操作性的政府体制设计一部宪法,不可能是任何单一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因为大多数价值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更大的收益要求各项价值之间的均衡,在此各类价值并不维持恒定的比率。所以,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往往主要派生于某一特定价值的最大化。完备类型的概念如完备的民主、充分的自由、彻底的平等等,是一种有用的概念,但只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不能当作是终极的目标。这一分析,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原理。  奥斯特罗姆从《联邦党人文集》中归纳出了如下政治制度设计的定理:假定所有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没有人适于审理自己涉及他人利益的案件;由于同样的理由,不,由于更充分的理由,人的团体不宜于同时既做法官又做当事人;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个人的利益必须与立宪权利地位联系起来;手段必须与目的相称,期望通过自己的作用达到任何目的的人,应该具有用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在每种政治制度中,增进公众幸福的权力,包括一种可能被误用和滥用的自由裁量权;那里的一成不变的目的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和安排某些公职的,以便彼此有所牵制──使个人的私人利益可以成为公众权利的保护者。这六条定理是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用于解决如下六条定理所揭示的问题:所有权力集中在同一人手中,不论是一个人、一些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者选任的,都将导致暴政;党派就是一些公民,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的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的和集体的利益;自由于党派,如同空气于火;如果一个党派不构成多数,可用共和制的原则来求得解决,这就是使多数人用正规投票的方法来击败其阴险的企图。比较难以处理的是第十三条定理所揭示的问题:当一个党派构成多数时,大众政府就能够为了多数的情感或利益牺牲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第十三条定理所揭示的问题就是奥斯特罗姆所说的单一共和制的病根。那么,如何遏制多数派实施暴政呢?奥斯特罗姆认为,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通过把政府建立在人类自治能力基础上,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用足人类的自主治理能力,就能够摆脱多数派暴政的弊害。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认为,要解决多数派的问题,就应该把政府建立于人类自治能力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建立在人类自治能力的根本局限之上。规模原则表明,在任何协商集团中都存在着基本的限制条件,它起源于这一事实,一次只能有一位演说者能够被倾听并得以理解。有序的深思熟虑,要求演讲和沟通都遵守一次一个的规则。任何大型协商大会的运作,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代表大会,都取决于选择若干人去行使设定议程、控制协商的特权。随着成员规模的扩大,领袖人物主导性逐渐增加,而集团成员在协商方面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少。民主安排让位于寡头控制。  政治代议制可以部分地解决规模原则的问题。这是共和制有别于民主制的地方。通过选任代表的制度机制,共和制政府比直接民主制能够涵盖更多数量的人民和更广阔的地区。不过,即便是在政治代议制中,规模原则也起作用,为了防止少数人专制,就有必要使代表达到一定的数目,而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弊端,则又必须限制代表的数目。“规模原则既适用于代议机关,也适用于政府单位的综合规模。如果不注意规模原则的约束,那么政府的外貌可能变得民主,但是使得它得以活动的精神将是更多的寡头政治”。  奥斯特罗姆认为,多数统治只能导致更多的冲突,而不会导致持久的政治稳定,因而也不能保障包括多数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权利和利益。而一个共和国一旦得了共和病,邻国也很快会感染上这种疾病,最终使政治秩序陷入互损的逻辑而无法自拔。他概要地描述了共和病的成因及其流行的机制:“如果一个多数派能够支配一个共和国的政府,并运用其支配地位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牟取私利,那么受其损害的人就会通过结盟的力量来试图使其损失最小化。在没有其他办法来寻求更为合意的解决方案时,遭受的剥夺越极端,受剥夺者就越会愿意运用极端的手段。冲突就可能升级到这一点,一个社会中的各个党派互相把对方视为敌人,并运用强制统治工具进行相互之间的战争。如果一个邻近的共和国为一个党派所支配,而该党派与一个共和国中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党派关系密切,国内问题很快就会损害两个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冲突就会在相互谴责中升级,图谋干预对方的事务,相互图谋实施集体性质的制裁。这样,共和国的宪法就会让位于维持有组织战争状态的要。”  人类自治能力具有局限性,这并不表明人类应该屈从于单一权力中心的统治,成为寡头铁律的奴隶。没有必要由单一权力中心来支配所有其他人。较小的利益群体能够根据自治原则组织起来,并在治理自己内部事务方面保持自主。为若干不同社群所共享的利益集团,能够组织起来,成为自主自治权威主体。该原则可以从地区性利益社群扩展到全国乃至国际利益社群。共和制度既能够在较小的社群中也能够在较大的社群中得到培育。联邦体制中有许多政府单位,单一制全国性国家中只有单一的终极权威中心,任何一个党派取得支配地位的可能性,在联邦体制中要小于单一制全国性国家。自治原则运用于联邦体制中共存的政府,是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意味着共和国要有适当的结构与范围。只是扩大共和国的范围,可以包容更加多样的利益群体。但是,如果在整个国家只创建了一个单一的政府权威中心,规模原则所固有的寡头倾向就会使一个派别轻易地支配其他利益群体。在复合共和制中,不存在任何单一垄断的公共权威。建立多个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威。每一个权威均为自治共和制原则所支配。适当的结构,才是复合共和制有别于单一共和制的核心所在。复合共和制的活力就在于当政治制度覆盖面相当大时,它能够包容更多的利益,并且不必借助于高度集权的制度。这种制度特别适合于大国,它能够使大国在实现民主政治目标的同时不因受规模原则的制约而蜕化为专制制度。  法国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如果一个共和国是一个小国,它就会被外国势力所摧毁,如果它是一个大国,则会为内部的不完善而摧毁。”奥斯特罗姆认为,这一结论适合于单一制共和国,而复合共和国则能够避免这一问题。因为复合共和制意味着全国性政府也直接面对公民个人,而不是封建制式的“分级管理”,即每一级政府各自管理下级政府,而不面对公民个人。在复合共和制中,有限的全国政府能够塑造得就有关超出单个地方政府范围之外的事务,代表人民作出决策。但它的权限是有限的,仅限于与公民有关的具有全国性的公共事务。在复合共和制中,“每一个政府,包括州政府和全国政府,都被设计得具有其自己的意志,并在本质上相互独立。每一个政府都能够代理公民个人,关心个人的希望和恐惧,拥有一切手段,并有权采用一切方法,以执行委托给它的权力。那些可以分别提供的事务,则根据自治原则,由各州内的政府处理。那些需要共同关心的事务,不能由各州分别处理,则要根据共存运作的自治原则由有限的全国政府处理。”复合共和制原则提供了节约使用各级政府优势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优势,从而能够避免邦联性质的共和国的错误,自然也能够避免大共和国必然成为专制国家的错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奥斯特罗姆以《联邦党人文集》为基础,概括了复合共和制中全国的樊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安排。这些原则与现代公共选择和制度分析理论的原则是一致的。当然,复合共和制也安排了众多的政治代议制度,从而使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的利益能够有适地适时的、各种各样的代表途径。  任何权力都有自我扩张的倾向。拥有最高权力的全国性政府,其权力扩张的可能性最大。如何制约政府的权力扩张,从而使其成为有限政府,而不是无限政府呢?取消政治权力,使每一个人在政治权力上人人平等,这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政府的基础都是政治权力的不平等配置。要控制政府权力扩张,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权力横向配置遵循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就是制约政府权力扩张、保障有限政府的重要制度安排。这些安排是立宪安排,不能为直接行使政府权力的人所改变。这些安排就是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原则。  当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安排只是辅助性的预防措施。最核心的措施还取决于个人的权威,取决于复合共和制中多个决策权威中心的相互分立和制衡。“复合共和制并不只是联邦政府体制中多个自主政府单位的复合,而且还是每一个政府单位内决策结构的复合。如果任何一个决策结构或者政府单位取得了支配其余决策结构或者政府单位的地位,并长时间得以维持,那么这样一个体制就失败了。要维持这样一个有着许多否决权的、复合的结构,主要依靠使宪法作为可实施的法律进行运作。只要人民理解这样的逻辑关系所固有的基本概念,并拥有适当的结构来恰当地落实这些概念来约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制约行使政府特权者,我们就可以预料这样的体制的组织结构在实践上是非常复杂的。复合共和制用立宪选择原则来规范和控制政府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一体制的活力,关键就在政治治理关系中由人行使的权威。”因此,限权宪法的一般理论所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或者个人的权威是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关键因素。它表明,“任何个人能够有权向政府当局就政府是否恰当地行使了其特权提出并实施法律的诉求。立宪政府体制结构中统治者要服从法治,这一结构的根本要素是,任何个人能够提出诉求的权威,或者任何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当然,个人的权威也需要有适当的制度保障,从而使个人在寻求权利救济时不至于去寻求不正当的暴力手段,或者寻求不正当的行贿、寻租等手段。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既有实体的制度安排,也有程序其的制度保障,从而实现有限政府,制约政府的权力,这显然也是复合共和制的基本要素。  复合共和制分立的决策结构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的构造,以此为基础的政府权威组织,为个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使个人个别地和集体地表达其偏好,对政府权威机构提出要求。通过国会议员、总统、副总统的限任制可以得到政治救济。通过参众两院大量的议席可以得到立法救济。通过忠实地执行法律的行政责任制可以得到行政救济。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任何人有权要求考虑其申诉状以及要求判决以纠正错误,以此可以获得司法救济。最后,通过变更和修正宪法本身的活动,可以得到宪法救济。  多种多样的决策结构,能够容纳单个或者集体行动的个人需求,这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个人的疾苦众所周知,并为公共协商所考虑。这样的制度可能在阻挠恶法的时候也阻挠良法。但是奥斯特罗姆认为,“分歧大到这一地步,以致人民将选择救济措施以增进自身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说持不同意见的人会看出采取其代价高于寻求另外一些解决方案的某一措施所可能导致的结果。在存在实质性分歧的情况下,延迟采取措施所冒的风险往往较小,而无法估计采取轻率行动所带来的成本所冒的风险往往较大。”如果这些制度安排妨碍了国防这样的紧急的危害,那么宪法可以通过紧急条款,赋予总统以紧急状态下所特有的紧急处理权。但并不一定为了偶然的紧急问题的需要而牺牲复合共和制的制度安排,因为紧急问题毕竟是一种非常态的问题。并且为了避免紧急处理权被滥用,紧急处理权本身也应该符合特定的程序,并在事件发生之后接受审查,以减少紧急处理权遭到滥用的可能性。  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基础是“政治约束的原则可以被用来使这些可能性最小化,即某些人,尤其是某一多数派,在决策中占支配地位并剥削他人,牟取先发制人的优势。这些安排允许任何人运用实践和结构多样的制度设置去表达其根本的利益。不存在占支配地位的单一结构。相反,我们假设任何决策的基础可能是错误的概念,没有适当地计算过对个人的后果是什么,对社群的结果是什么。当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有机会挑战占主导地位的假设时,有机会提出另外的构想时,有机会参与理性协商过程时,纠正错误之策略就有了美好的前景。”  显然,复合共和制的构造并不是简单的事,它需要“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但当人们更多地了解复合共和制的基本道理的时候,要进行这样的努力就有一定的基础了。  在最后一章,奥斯特罗姆指出,人类政治制度的设计,不能仅仅从所谓活生生的事实出发,而应该从立宪层次的分析出发。立宪层次的分析是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当代政治学的重要特点是关心“活生生的现实”,而不关心立宪选择实验的设计。奥斯特罗姆说:“任何看过足球比赛的人都会明白,要全面、彻底而有效地描述‘活生生的现实’是极其困难的。没有有关想要成为什么的知识,没有有关可能发生什么的猜想,人类认知的能力还不足以描述政府体制及其在社会中运作的活生生现实。”  他引用了当代语言哲学学者约翰·瑟尔(John Searle)对足球游戏的分析。瑟尔的分析对于迷恋于运用纯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的人无疑是一付有效的解毒剂。瑟尔认为,只有在显然了解规则如何把社会事实“构造”成“制度的”事实时,我们才能理解这些活生生现实。游戏规则的基础是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即游戏要变成什么,游戏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玩法。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游戏规则时,足球游戏的活生生现实才是可理解的,瑟尔认为,人类制度的活生生现实不可能被理解为“粗俗的事实”。为了说明这一点,瑟尔建议请一组高度训练有素的科学观察家去制定可用于描述美式足球游戏的基本科学法则。他认为这些科学观察家可能会发现一个“周期性群集的法则”。瑟尔以如下方式阐述了周期性群集的法则:“在统计上每隔一段时间,穿着类似有色T恤之类东西的有机物大致以圆的形状群集在一起(列队)。然后,同样每隔一段时间,圆形的群集继之以线形的群集(球队排队以备踢球),线形的群集则继之以线形的渗透。”发现了周期性群集的法则后,我们的科学观察家大概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足球游戏的活生生现实的科学见解了。显然,这样的科学研究,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东西。避开理论,避开立宪层次的分析,亲近事实,观察家就使自己失去了必要的基础,从而无法理解游戏的意义,公平游戏的策略范围,以及什么是不公平的游戏。  对足球是如此,对政府来说,实际上也是如此。对此奥斯特罗姆的结论是,“我们只能把政府的结构和程序,或者人类社会现实的其他方面,理解为制度事实。制度事实存在,因为规则构造了人类社会关系。我们以这种方式去理解生活的游戏,即游戏是根据适当和公平的规则与标准构造的。规则界定可以采取行为的范围和限度。我们参考想要成为什么,并在什么可能出现的意义上,去理解规则以及规则规范关系的意义。”  在译者看来,人类社会并不是完全由客观事实所组成的世界,而是由价值、逻辑和事实共同组成的世界。对于不同的人类社会来说,事实是多样化,但价值是普遍的,逻辑对于世人也是通用的,而理论则是人类创造的概念和命题体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以特定的事实为基础而确立的因果法则的概括,是可普遍的价值和多样化的事实通过逻辑原则而结合起来的概念和命题体系。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是建立在一些普遍的价值基础之上的理论。它产生于200多年前的美国,是用来解决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政治问题的,即避免欧洲各国混战的局面,避免霍布斯式的中央集权的弊害,补救邦联制度的失败,为北美来建设和平而稳定的政治环境。就如本书第八章所探讨的,由于200年历史的变迁,这一理论产生的事实基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经受了工业化的挑战,也经受了奴隶制度引起的南北战争的挑战,更经受了机器政治和老板统治的挑战,在20世纪,又经受了颂扬高度集权的官僚制度的公共行政理论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普遍的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必须有新的重述,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问题。如果说哈耶克的贡献在于在20世纪的背景条件下重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那么奥斯特罗姆的贡献则在于在20世纪的背景条件下重述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从而为解决本世纪出现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危机探讨了解决的可能性。  的确,奥斯特罗姆教授所重述的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产生于200年前的美国,但并不一定只适用于美国,而且也并不一定只适用于200年前的美国。理论是理论,事实是事实。200年前根据复合共和制理论确立的美国联邦体制任何国家都不能仿效,即使当代美国联邦体制也必须有所创新,因为它是复合共和制理论在200年前美国事实的基础上构建的。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事实发生了变化,美国的联邦体制也面临着各种危机的挑战。在20世纪,美国的联邦体制正在走向日益强化的国家化所产生的泥淖中。在这种情况下,奥斯特罗姆认为,美国应该回顾过去,重新依靠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以新的问题为背景,探索把自己从中央集权的陷阱中解救出来的途径。因此,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未必不能运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果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欧洲,都着眼于各自所面临的事实,运用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重新再现昔日的创造力,奥斯特罗姆并不觉得奇怪。就在书的结尾处,他善意地祝愿,“如果法国把自己从过分的中央集权中解放出来,并走在欧洲发展的前沿,我将不会感到惊奇。如果这样,西班牙也不会远远落后于他国。意大利,产生启蒙的自由城市的故乡,也可以体验新的复兴。在这些情况下,德国就会抛弃忧虑,创造新水平的成就,在其自己的文化成就与其他人民的文化成就关系上再次变得外向。英国也将继续仔细考虑议会能否改革自身的难题。欧洲可以再次迸发思想发展的火花,在欧洲共同体中创造新的制度安排集合,取得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把人类文明带向新的境界。我们可以再次把人文明推向新的时代,在那时人们学会把自己的政治实验奠基在人类自主治理的能力基础之上。获得这一能力,靠的是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推测、审慎思考以及自由选择,来构思、指导并阐释多样化立宪选择的意义。在这样的天地里,如果解放神学要为人类的解放作出贡献,它们就需要使自己在思想上、精神上贴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在这段话中,如果加上中国,说中国也将因此而避免高度中央集权的弊害,也将避免群雄逐鹿、军阀混战的弊害,同时也避免分封制的弊害,从而复兴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奥斯特罗姆肯定不会反对。他在跟译者的多次交谈中,多次提到古代中国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当代中国学者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在当代重述古老中国有关制度设计的理论,从而为世界学术宝库作出自己的贡献。人类社会进一步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各自所面临的挑战。如果学者能够在中国的背景中,重述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从而解决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弊害、分封制的弊害,尤其是群雄逐鹿、军阀混战的有组织的战争状态的弊害(霍布斯要避免的是无组织的战争状态),那么中国在21世纪的持续发展就得到了政治制度的保障,自然我们也可以以此为世界的政治发展贡献点什么了。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更多的是强力和偶然的机遇,而不是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决定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是高度集权的制度,就是有组织战争的诸侯割据制度。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的确使中国避免了战国时代各国为了争夺霸权地位而相互战争的局面,避免了近代欧洲所面临的有组织的相互战争的局面,更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也十分巧合地实践了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是高度不稳定的制度,它可以暂时解决战乱问题,获得权力高度统一所带来的政治和平,但是它作为高度集权的巨型帝国,很快就从内部腐烂,如果没有外患天灾,通过苟延残喘的改革,也许有一段时间的中兴,并延续几百年的停滞的繁荣,而一有外患,或者一有天灾,这个巨型帝国很快就会土崩瓦解,使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然后,人们又希望出现一个救世主来用武力统一天下,重建巨型帝国。于是就形成了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当代中国人幸运的是1978年以来开始摆脱政治斗争之道,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这一进程的开始依然是强力和机遇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的结果。但不管如何,中国已经进入了良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时期。市场文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条件。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是继续依靠机遇和强力,还是通过可能的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设计良好的政治制度呢?  无疑,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依靠现在所拥有的智慧就能够立即设计出一套绝妙的方案,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政治发展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起码的信心,人类社会的制度恰恰是由人来设计、由人类行为塑造的。正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才需要吸取世界各国的成功的经验,吸收世界各国的理论努力;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在经济上才需要市场制度安排来有效地使用我们有限的能力,而不求助于所谓人类的精英;在政治上我们才需要依靠复合共和制的制度安排,而不求助于以无限理性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我们不迷信知识,但我们对知识也抱有起码的信心,而当有适当的制度机制来充分开发并利用有限的知识的时候,知识的力量显然要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尽管它再大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使人类立即进入所谓摆脱了必然性的虚幻的自由王国。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努力是以美国的实践为背景的,但是我们并不必要以此来否定它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我们完全可以以中国的事实为基础,针对中国政治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重述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或许在此基础上,我们真能够学到点什么,从而充满信心,真正开始我们自己的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不再依靠强力和机遇,而把自己的命运落实在自己的自治能力基础之上。毕竟,就如《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什么样的制度能够充分地开发并用足人类的自治能力,把自己奠基在人类的自治能力基础上呢?本书告诉我们,复合共和制就是这样一种难得的制度安排。当然这一主张也是可以争论的,正如奥斯特罗姆所说的那样,“我欢迎其他人对这些可争论的观点作出反应,希冀厘清人类社会秩序的本质和构造。我们从何处出发,在当下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做什么,亲爱的读者,希望你们深入思考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学术探究,也应该建立在人类能够学习但也可能犯错的假设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错误,并通过每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来减少错误。然后,我们就在逐渐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了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书的作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创者之一、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自己的妻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创建了多中心理论。同时,作者也是研究宪政与联邦主义的著名学者。在这本《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The Policital Theory of a Compound Republic)中,作者主要通过对《联邦党人文集》的研究和解读,来阐释建立美国宪法的联邦主义,也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复合共和制(多中心主义)。建议结合《联邦党人文集》来阅读本书。作者从《联邦党人文集》归纳出了如下政治制度设计的定理:假定所有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没有人适于审理自己涉及他人利益的案件;人的团体不宜于同时既做法官又做当事人;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个人的利益必须与立宪权利地位联系起来;手段必须与目的相称;增进公众幸福的权力,包括一种可能被误用和滥用的自由裁量权;使公职彼此有所牵制——使个人的私人利益可以成为公众权利的保护者。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要求把政府建立在人类自治能力的基础上。多中心的构建,导致多种多样的决策结构,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了公共协商的平台,为纠纷解决、不引发冲突提供了可能。在书中,作者也评述了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对美国宪政试验的看法。如果你想对美国宪政有所了解,那这本书绝对值得推荐。作者写得并不深奥,而且毛寿龙的翻译也很不错。
  •     本书是奥斯特罗姆教授对美国联邦宪法的一个政治学理论解读,将其归纳为复合共和制,后来他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多中心治理之道。从行文可见其对美国立宪过程、即宪法创制过程的分析很具洞察力,分析很细腻,绝不放过一丝细节,运用理论假设、推理等方式总结观点。其深厚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学背景为其制度分析增色很多,而其对美国立宪分析的呼吁、对美国宪法的深层解读、对复合共和制的分析与运用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译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对照《联邦党人文集》中文版标记注释,为读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原著的把握也是很到位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奥斯特罗姆我恨你。明天上课要是歇菜了我就再给你删掉两颗星!写那么难看都看不懂!
  •     翻译太差!
  •     还不如直接看文集;最后提到了托克维尔与19世纪的改革运动,20世纪国会制政府和总统制政府。奥斯特罗姆夫妇似乎喜欢以人类合作的方式为主题,然后总结条件和列举原则,我真的不喜欢这种。。。
  •     该书随依然印有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遗迹,但是所提供的立宪技艺却是值得我中国所借鉴乃至效法。
  •     本书是奥斯特罗姆教授对美国联邦宪法的一个政治学理论解读,将其归纳为复合共和制,后来他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多中心治理之道。从行文可见其对美国立宪过程、即宪法创制过程的分析很具洞察力,分析很细腻,绝不放过一丝细节,运用理论假设、推理等方式总结观点。其深厚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学背景为其制度分析增色很多,而其对美国立宪分析的呼吁、对美国宪法的深层解读、对复合共和制的分析与运用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译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对照《联邦党人文集》中文版标记注释,为读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原著的把握也是很到位的。
  •     很不错
  •     平庸
  •     要区别共和与民主
  •     3.31-4.5
  •     对联邦党人文集深入细致的解读,提出了“复合共和制”和“多中心治理”等重要概念,既尊重原著,也有自己的看法,好书。
  •     不得不感叹图书馆居然有这本书
  •     书名的英文拼写错了……
  •     一本比较好的《联邦党人文集》释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