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210078533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性学三论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四版序
第一章 名目繁多的“性变态”
第一节 性对象的变异
反传说的同性恋者——“性倒错”
性倒错的缘由
其实你也是“双性人”
男性的身体,女性的气质
关于儿童性侵案背后的真相
第二节 性目标的转变
缘起:对性对象的高估
身份不明的“性器官”
恋物癖难道是爱屋及乌?
为何会有“前戏”?
施虐—受虐之谜
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
要有多不正常才算是病态?
性变态与恋母情结有关?
功能强大的精神分析法
神经症与性变态
活跃的快感区
每个人都有点儿“变态”
第二章 为幼儿的性欲正名
第一节 幼儿性欲的存在及表现
不应被遗忘的幼年期性发展
性欲是一条曲折流淌的河流
婴儿为什么喜欢吮指
快感区的转移及扩张
第二节 天使的诱惑——论自慰
肛门区的活动
生殖区的活动
自慰时间有多长
魔鬼对天使的引诱
体罚要不要被禁止?
第三节 对幼儿性欲的研究
求知欲
狮身人面像之谜
阉割情结与阳具嫉羡
生育理论
关于性交的虐待观
幼儿性探索的典型事例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前性器组织
矛盾症
性对象选择的两个时期
第四节 幼儿性欲的来源
机械性兴奋
肌肉活动
情感过程
智力活动
第三章 青春期的变化
第一节 性兴奋与性紧张
爱与痛的边缘
前期快感的形成与危险
性物质的作用
性兴奋的来源——“青春腺”?
无处不在的力比多
第二节 父母的影响
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之路
溺爱的危险
“不要离开我”——幼儿的焦虑
性对象的选择
性倒错的预防
第三节 小结:影响性正常发展的因素
体质与遗传
后天影响
偶发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 总结
第二部分 我们要对儿童讲“性”吗?
第一章 儿童的性启蒙——写给福斯特的公开信
第二章 儿童的性理论
第三部分 爱情心理学
第一章 放荡的女人有人爱
第二章 情爱与性爱的分离——论广泛存在的心理性阳痿
第三章 处女是怎样一种妖孽
第四章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神经症
第四部分 自恋心理学
第一章 自恋的描述及争议
第二章 自恋的病理学研究
第三章 自恋与对象选择
附录:弗洛伊德生平及主要学说理论

作者简介

到底什么是性变态?
儿童会有性欲吗?
为何女人越“坏”,男人越爱?
我们对于性对象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影响?
本书集结了弗洛伊德生平性学理论中中所有令人瞩目的篇章,大部分版本中未收入的《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神经症》《论自恋:导论》《儿童的性道德》等也被收入本书。在本书中,弗洛伊德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书中的很多思考和结论即使放在今天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比如关于性,或者关于爱情,弗洛伊德认为最健康的爱应该是情爱与肉欲的结合,相反地,这两者的分离导致了广泛存在的心理性阳痿,即在真正爱的人面前无法发挥正常的性功能。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很多经典书让人很头大,因为作者的用语和时代往往与我们现在的习惯相去甚远,再遇到一个不大负责的译者,就让认很难读进去。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是有点犯怵的,非常害怕遇到这种情况。但是事实是我错了,简直太好读了有没有?大师的想法被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好多问题也迎刃而解啦,为什么会有性倒错?为什么施虐?关于生育的理论……无不透露出弗洛伊德的天才。而且质感非常棒,还有好多美美的插图,真让人非常开心。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新版的书标题翻译地更吸引人,内容没变,插图和台湾全译版相差太远
  •     看完后感觉前一段时间看的《巨婴国》的很多思想都来自这里,把性学扩展到心理学、文学、艺术以及人来发展等领域,估计只有弗洛伊德能做到。这也说明了跨学科人才的思想独特性,看到本书最后讲到读者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能使自己的性爱冲动得到释放时,拿着kindle的手不由的一抖,被作者的这种思想深深折服啊
  •     入个门。解开了一些困惑。
  •     什么是爱情?爱情和性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你现在的性观念?……一切,都在《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     买重了,和《性学三论》是一本书
  •     很多地方有道理,很多地方没读懂
  •     把性散落四方,将爱指向一人,还是把爱散落四方,将性系于一人。力比多看起来远不止欲念这样简单,似乎代表更广阔的奇怪的精神世界。
  •     性心理学大师,感受他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然而,和许多哲学家一样,这世界上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问题。所以,对此书并不一概接受,也许一些地方有overthinking之嫌。
  •     翻译的很好,达到了信达雅,不像一般译文,生涩。这本书可以解答很多自己心里的疑惑,可以了解自己,对于要组成家庭了人更是值得一读,说不定可以避免许多婚姻悲剧。
  •     无论是王小波还是李银河的作品中,都多次提到弗洛伊德对性学的研究论点阐述,怀着这种不明就里的“好奇”,看了这本书,研究的内容实质太深刻,很多观点论述和例子,都需要反复阅读! 只是这样太学术类的书籍,读起来还是有点枯燥乏味!
  •     竟然通熟易懂。还有还有,提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真是超前。“恋爱中的人是低劣的。也就是说,爱别人者失去了自恋的一部分,只有被爱才能将其替代。”“爱情的盲从,如果不算是权威一词的最初来源,至少也应该是其重要来源之一”
  •     还是不习惯看这么学术的书籍,看的头疼
  •     有时候看书评真的是充满误导性,居然说学心理学千万别看弗洛伊德,这种把个人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自恋,确实该好好看看心理学。anyway,这本书非常客观,不能把当年的实验用来当作标准,世界在发展,但可以了解一些我从未踏足的性行为心理。
  •     书中的很多思考和结论即使放在今天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比如关于性,或者关于爱情,弗洛伊德认为最健康的爱应该是情爱与肉欲的结合,相反地,这两者的分离导致了广泛存在的心理性阳痿,即在真正爱的人面前无法发挥正常的性功能。
  •     一些基础的性学知识,但这门科学在不断更新,弗洛伊德提出的想法不知是否正确?
  •     弗洛伊德有些观点已被证伪,所以在读过程中,更应作为知识的普及读物,去伪求真,亦或作为一种世界观来读,了解的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     测试
  •     之前从来没有读过弗洛伊德的作品。有些文字像是一面镜子,强迫我观察自己,又像是一把刀,把我那些隐秘的东西从内心中剥离出来。是的,我很不完美,有些话甚至是感觉他在说我自己,连续几天都做了关于这些的梦。总得来说,有些地方可能不妥,但着实可以帮助我们审查自己。
  •     经典之作,封面设计超赞~
  •     某些地方剖析得很深入,尤其是对于幼儿行为的解读,以及青少年的性教育部分。
  •     首先看了下附录里面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凝练的概诉了弗洛伊德的人理论,和某些专有名词,对于像我这种业余读者去看他其他经典很有帮助。正文正准备看。 看完了,有些没看懂,有点小专业化,对于我这种只上过心理学公选课的人来说,有些没看懂且乏味
  •     重要的不是是非对错,而是发现与探索
  •     第一章节讲的性倒错(同性恋)有完全性倒错(同性恋)两栖性倒错(双性恋)偶尔性倒错……私以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仰望这片星空的人。但第一个人能望到多少星星?他的重要性在于开辟了这个学科,但他的研究东西现在看来大部分都是不对的。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认真研究心理学,千万别看弗洛伊德!
  •     磕磕巴巴读了好久 多少明白了一些自己犯错的原因 有必要重读一次!
  •     感觉不错的样子 看看再说 写的不深不浅 有内容且能看懂 很棒
  •     读完确实会有思考
  •     厌女症重度患者!!!!
  •     性与爱情的关系,剪不清理还乱
  •     人的原欲——性,竟如此伟大。女性要获得更完美的性体验,达到释放自我,需要一些年头的自我探索,同时也需要男性的配合。
  •     真棒。就是越阅读越多就发现自己懂得的就越少,懂得越少导致阅读越无趣,但是偶尔又发现了亮点,因为自己知道这一段读的明白,又是多开心啊。
  •     走马观花似的翻了一遍,全书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性学三论,多数观点似懂非懂,很多行为都源于童年经历也是让人甚为惶恐。第二部分儿童与性,介绍了对儿童避而不谈或敷衍了事的严重后果,但是看起来依然茫然。第三部分爱情心理学、第四部分自恋心理学,看得犯困了…
  •     为了《性学三论》而买。心理学流派里弗洛伊德绝对是个天才型的人物。他没有其他流派严谨的数据和流派班底,却能看到一个一个多世纪前的人理性的分析同性恋,性变态等争议内容。内容不必盲从,但他真的领先这个时代太多!
  •     性是本源
  •     性本能的选择对象具有出人意料的丰富性,和人感到饥饿而寻找食物相比后者反而更加专一。因为人在饥饿时也不会什么都吃,性颠倒者在性饥渴时竟然可以堕落到饥不择食的境地,这让人难以相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