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笔记 (平装)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04月
ISBN:9787532114184
作者:史铁生
页数:603 页页

作者简介

小说“务虚”不重实,注重的是对生命的一种印象。作品叙述了五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的嬗变给残疾人带来的种种影响、冲击、规范和梦想。


 务虚笔记 (平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用这本书里的话来说,史铁生对于我的诞生恰是2011年1月1日他去世后的那一天。我仍记得那天的情景:上午最后一门,语文课,昏昏欲睡,偷偷拿出手机上人人网,一篇为了怀念而全文转载《我与地坛》的日志。那天冬日阳光灿烂,我弯着身子小心操纵着分辨率不高的屏幕。后来泪水毫无预兆地来了,就在课堂上。等回过劲来意识到时,环顾四周,无人曾留意我。仿佛我刚刚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从而能光明正大地拨动一根琴弦。而那根琴弦的抖动,把一个“不熄的欲望”留在了一个晚熟的心里。那年是高三,是最坏的日子也是最好的日子。史铁生就是这样诞生在了我的印象里,不是来自于教科书——虽然之前书中有过《合欢树》,但不过尔尔,或许多拜解析式阅读所赐——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看起来偶尔,实际上必然的机会。这简直像一种指引,于是就像书里写的:“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是的,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废话。然而仔细一想确实奇妙得可怕。因为我又想起另一件事:高一刚进高中时,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叫做《各自的朝圣路》,作者是周国平。虽然现在很多人在黑,但是那时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在读每一篇时好像都能完完全全明白作者的意图,仿佛自己在借作者之口说自己的话。而书中有一篇短文印象深刻,那正是《务虚笔记》的读后感。回想到这里,我才隐隐发觉那时心中已经有了“什么时候一定要借来看看”的念头。所以实际上我印象中的史铁生或许在那时就开始孕育了。但直到在那次课堂上的失控后,我才决定要把《务虚笔记》买来看看。但学业耽搁,人懒事多,连续尝试几次都只在前两百页反复。直到现在,距离高一六年后的今天,在异国他乡,在遭遇了迷茫痛苦甚至绝望后,想要在某些东西里寻找到慰藉甚至是出路的今天,我才有意无意地在异国的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中文书。然后读完了它,现在正写着评论,追忆着源头。这些真的只是一条路。但真正可怕之处在于,这条路上全程都有我的自主意志参与。命定之路其实并非真正纯粹由命运掌控,仿佛让人主动地追求,或者说主动地接受、迎接指引才能让命运的胜利更彻底一些。这既是人的自由,也是人的束缚。而这指引,我已明白,就是欲望。写到这里,我想到书中既是接近开头也是临近结尾的一句话:“我只是你写作之夜的一部分,你所有的写作之夜才是你”。写作之夜从来不在乎真实性,充满印象的写作之夜和人的回忆机制如出一辙。而人的回忆只要一开始,就已经和事实偏离了。所以我很好奇画家Z,以及其他坠入情网的男人们,他们的对那座美丽的房子的印象在脱离了写作之夜后与事实相差多少。至少书中没有答案,可能因为书本身脱离不了写作之夜,也可能是因为答案的可悲。房子这个意象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被解读为子宫。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巧妙又躲闪着地相似:空间、温馨、孕育。弗洛伊德总是“欲望”“欲望”地呐喊,史铁生也总是“欲望”“欲望”地呢喃。他把几个人物放在你面前,用字母命名他们,用爱的欲望驱动他们,用现实、梦想、差别、时间来测试他们,是的我是在说这本书,这仿佛就是一个满是小白鼠的思想实验,如果之前怎样了会如何,如果他不是他,而是他又会如何,甚至残酷到我依然深深感到受伤害的,如果是那个第五种可能性,那将如何演绎?但是那些小白鼠又是活生生的人,有去了世界的隔壁又回来的,有满世界寻找的,有把欲望深埋进心底的,有将仇恨一以贯之的,他们时不时隔空讨论,相互替代,用自己的嘴说出作者的意图,发出作者的诘问,这种方式充满了史铁生式的思考程序,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答案就在前面,因为他也是写作之夜的一部分,或者写作之夜就是作者脑中的整个世界,所有的角色都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其中也包括我。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了,至少不应该将它肢解,或者用见微知著、草草翻阅的态度来对待。试图穷尽世间所有爱的可能性的书即使是愚昧的也是值得尊敬的,它对于所有渴望爱或者害怕爱的人都是一剂浓烈的复苏药。正如同我在过去的几个迷茫痛苦的深夜里尝试想寻找一些意义的时刻,所有的思考最后都落在了欲望上,即使这个词听起来不那么悦耳,然而除了追求一些想追求的,一个人活于世间还能干什么来达成意义这个词呢?像C或X去等待,像HJ去坚持,像F去隐忍,像L去追,总要去做什么,因为所有的结局不都已经知道了么?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如果她欲壑难填,那么他将万死不辞。”
  •     史铁生为这部作品取名《务虚笔记》,如此不似小说名的标题,令我一度以为此乃随笔集,不料竟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何以名曰“务虚”,据史铁生本人说,是因为“写小说的都不务实”。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够解释他创作的初衷,却出乎意料概括了小说作者的共性,即“务虚”。在现实世界存在的前提下,用文字描绘一个虚构却生动的世界,小说家们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甚至,是“创造”。创造一个虚无的世界,创造一群虚无的人物,创造世界的构成与人物的思想,创造不存在的一切,然而这创造的虚无,并非绝对的虚无,人类的智力虽然尚且不能够证明绝对的无可以有,但这虚无是从存在中诞生。小说,本就是虚实的结合。在史铁生的这部作品中,虚虚实实间的故事夹杂着他对世界的认知与思索,形似自传而并非自传,作者尽力站在别一世界的角度,用充分感知过这个世界的灵魂与思想,不断解答疑惑同时不断设置疑问。王国维先生“宇宙人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观点,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史铁生如同一个充满人性的智者,站在世界的隔壁,于博大的视野中瞻望人间的活动,于安谧的沉思中获得越发明朗的感悟。“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开篇收尾的这句话,或许可以视作阅读小说的指路明灯。对《务虚笔记》也许难以解答,却可经由作者提供的这盏明灯,走进史铁生的写作之夜,走近务虚的别一世界,走向对残疾、爱情、死亡、命运的解读。残疾与爱情“我”向残疾人C发问,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密码是什么?残疾?还是爱情?而后,C回答,是呀,是残疾也是爱情。问题,很可能在提出的时候,答案就已经存在,在史铁生一贯的想法中,残疾与爱情,便是原罪与拯救。何为“残疾”?人所不能者,即为残疾。而这残疾,是生而为人便带有的,至死不能消除。无论是外在身体的残缺,抑或内在灵魂的残缺,都共同构成了人的不完整,正是这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书中提到,这残缺可分为两种,一是个体化的残缺,指孤独;另一是社会化的残缺,指来自他者的审视的目光,由之而感受到了差别、隔离、恐惧和伤害。可说史铁生对“残缺”的思考早已跳出以往普通人眼中的概念,从而上升到了追逐本质的境界。他曾写过“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此岸”便是人的世界,“彼岸”便是追求的信仰,一种特别完满的人生是否意味着信仰不再?史铁生解释道,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那么,残缺与不圆满,便是上帝为人性设置的一个前提,不存在残缺,也就不存在人性,这人性的密码,恰在于孜孜以求希望消除而至死存在的残疾。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在我看来,上帝将人类置于这个世界,所用的方式便是如此一个“抛”字,于是人的降生诏示着原罪的产生,此后孜孜以求的人生价值也罢,意义也罢,都是为了弥补残缺,减轻原罪,从而,离开世界时,能够回到“彼岸”,从何而来,便归于何处。那么什么是爱情?史铁生在小说中并未直接做出定义,而路易•阿拉贡的“爱是有两个人以不同种类的孤独方式构成” 一说,似乎很好地解释了史铁生眼中的“爱情”。爱是拯救,爱是消弭原罪,原罪是残疾,残疾是孤独,那么等量代换,爱情即是消除孤独,可孤独,恰恰构成了爱情,若非孤独的存在,人何来欲望与另一个体接触,并企图走进对方的内心?小说中,残疾人C的爱情之孤独源于他者的不解的目光,女教师O的爱情之孤独源于自身的动摇的信仰,葵林中那个女人的爱情之孤独则源于对方的软弱的追求。一切爱情的孤独之源也许各不相同,可这孤独是如此的一致,渴望爱而又不被爱的处境是如此相似,但爱是如此正确的行为,在史铁生看来,是爱便不会错,如果错了,那便不是爱。爱情是道难解的题,是篇难以下笔的作品,但它的的确确具有一种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死亡与命运在第三章《死亡序幕》中,女教师O的自杀身亡是小说的重要情节,关于O,史铁生如是写道,“若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所有的生命都一样,所有人都是这样。我们都是这样。”这话隐约透出一股悲观的宿命论,可细读之下,却发现他“知命”而非“认命”,接收自己的这份存在,接收上帝赠与的这幅形态,不细责命运不公的安排,直面命运的不可违而乐于解答生命无穷的谜团……小说中,无论是残疾人、画家、医生,还是诗人、女导演,作者一律选择字母为代号,不给于外貌性格神情的一切描写,用艰涩的方式独独刻画人物本身及其命运。沈从文认为“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不能离开人物,自己去抒情,发议论。”很多时候,在阅读《务虚笔记》的过程中,难以分辨史铁生和C、Z、F、L、N……的关系,人物的灵魂很大程度上透露出他的思想,作为小说主导部分的人物,其命运,才是他力求展现的。关于命运,关于走进生命,作者称外部世界以其某一点等待他的进入。人之走在命运之途,似乎是或宽或窄的那么一条道,有方向有起点也必将有终点,但进入外部世界的这一个“点”,在数学的几何意义中,没有大小没有方向既存在于空间中又仅仅只是细微不可估计的部分,但正是透过这个“点”,人才真正开始了命运的旅途。在思维和意识的性质中,人的诞生似乎更符合“点”这个概念,命运在尚未开始之前是未知,并没有一条道路指引方向,也没有一个起点以供出发,而一旦经由“点”进入世界,便犹如坐标中的向量,上帝决定起始的位置,并且和人的诞生共同决定这命运向量的方向,于是,便又回到作者对女教师O的命运的认识,瞻望未来,可能无限,回顾一生,不过如此。“点”虽没有方向,可“点”却可以指向任何方向,命运的不确定性,大约在此。命运一旦开始,死亡便蓄势待发。人在面对死亡时比面对其他一切都显得更为无知,这就是活着的人无法参透的一种状态,完完全全超脱于生命之外。《写作之夜》中,史铁生思考死亡,“死是什么?你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必然的去向,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无非胡猜乱想而已。”他又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和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在一众作家里,史铁生曾离死亡相当接近也与之几乎相遇过,他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死亡的间接体会,应当深刻而令人信服,可是他说,他也不知道。坦白如斯,他不像海明威的“死亡有一种美,一种宁静,一种使我不会惧怕的变形”,也不似川端康成的“死亡是内在生命的变形,是转折”,他说,”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关于死亡本身,他一句话也没有多说。正如孔子对门客所说,“未知生,焉知死?”史铁生在他生命的苦苦思索中,也同样感悟到了这一点。的确,死亡不必急于求成,命运也早已安排妥当,务虚过后,生活即可。读完小说,方才领悟史铁生在其他作品中写到的“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能随意调换”,他无可厚非也在其中担任着什么角色,但同时,他能站在舞台之外,站在这世界的隔壁,用他的全部的灵魂与思想,记录下这么一个长长的故事。弗吉尼亚•伍尔芙在随笔里写过这么一句话,“小说这种物质似乎过于柔软,不能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雕刻成形。”读《务虚笔记》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小说这种形式对内在情感和理性表述的阻碍,可史铁生的视角和他对写作对文学的认识,深深地刻在了《务虚笔记》的文字中,写作抑或文学,这条路的无尽,他望不到头却一直坚定地前行,从未止步。站在世界的隔壁思索,超乎他的力量,超乎生命,于是,务虚,走向了务实。2009年11月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最初的版本~
  •     牛人的牛作,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冲力和思索。十分喜欢!
  •     不适合快速阅读。
  •      “他知道,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境,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梦是自己作的,并且仅仅是作给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就像诗其实仅仅是写给自己的没道理发表或朗诵一样。如果上帝并不允许一个人把他的梦统统忘掉得干净,那么最好让梦停留在最美丽的位置,在那儿画一个句号,或是一行删节号。所谓最美丽的位置,并不一定是指最快乐的位置,最痛苦的位置也行,最忧伤最熬煎的位置也可以。”
  •     言语共振度高 极有画面镜头感
  •     这本书承载了我一个暑假的思想,怀念封面那张照片,先生的深邃眼神,穿透了灵魂
  •     是差别推动了欲望,是欲望不息地去寻找平等,这样上帝就造就了一个永动的轮回,这永动的轮回就使“我”诞生。
  •     高中挚友推荐之书
  •     想不通爱情,就想不通人生,想不通世界;所以从来就想不通人生,想不通世界。
  •     关于爱情、关于时代、关于命运、关于人。追问与回答之中,他们可以是每个人。“世上的话不都是用来说的”,是保留了最美好的位置,还是自我的怯懦?应该把爱情作为一种出路,还是本就不该赋予其厚重的意义。
  •     一个微微心理失语的中年老男人的臆想纪录。里面记录了男人L\F\WR\C\Z和女人O\N\T的故事,和他们的名字代号一样,随便掐一段安在现实任何人身上都是有的,一点不违和,所以不需要强调某个人或者某个名字。思考碎片和经验,以及再经历之后的升华,是亮点。还可以再多读几遍。残疾人部分可径直掠过。
  •     还可以再读很多很多遍。
  •     但是是在(收获“”)里面看的 看的不是非常懂。可以说不明觉厉。大学毕业买了这个版本。 现在是不是需要重看一遍
  •     为毛连个封面都没?不能歧视十多年前的版本啊!(来源:图书馆)【啊~我成功地给加了个封面~】
  •     最早的版本。大学图书馆。
  •     好书唉...因为高中语文老师的缘故喜欢上史铁生...
  •     不确定性 …… 无限可能性 …… 永远互相寻找的恋人给我无限遐想 还有,爱、生命…… 中国当代文坛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实在太不容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