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糖業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9867630902
作者:陳明言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財團法人台灣糖業文化協會理事長)三代皆為老糖人的陳明言,不僅在台糖服務期間走訪各糖業先進國,也將製糖技術帶到其他需要的國家。為前台灣糖業公司總廠長,現任台灣糖業文化協會理事長。自台糖新營總廠廠長一職退休後,埋首於紀錄珍貴的台糖歷史。著有《臺灣近代糖業先驅者:武智直道》、《台灣的糖業鐵道圖說集》等書。

作者简介

糖,台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農產品;雖帶著強烈的殖民主義色彩,全面改變台灣平原地區的植披、生態、景觀及地貌,以及農村的社會結構,但也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歷史性作物,曾經為台灣賺進大筆外匯,並為現今的台灣留下了糖鐵、糖廠等龐大的文化資產。本書以糖業的歷史為主軸,從甘蔗的傳播開始,一路介紹甘蔗這神奇的植物,也隨著作者穿梭在時光隧道中,瞭解種蔗製糖的來龍去脈及台灣的百年糖史。這些珍貴重要的紀錄,也是台灣近代史中十分重要的一章。


 台灣的糖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糖業在台灣光復前極為興盛,台灣製糖公司在日據時代與台灣銀行和台灣電力公司並為當時最重要的國策公司,是台灣經濟的核心。台糖對台灣的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台灣文學作品中也經常出現(如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師範《與我同在》等)。然而親身在台灣生活後就會發現,不同於被光復後興盛至今的台電與台銀,台糖已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視線。是怎樣的原因使得台糖由當時的輝煌逐漸走向了沒落?出於對這個問題的好奇,我選擇了《台灣的糖業》寫作本課程的讀書報告。一、本書結構  本書主要分為六章,分別為:認識甘蔗,早期的台灣糖業,日治時期的台灣糖業,戰後台灣糖業的承先啟後,台糖的八大事業以及蔗糖與健康。  第一章認識甘蔗分為三節:甘蔗的傳播史話,甘蔗的起源及甘蔗的真相。  第二章早期的台灣糖業分為四節:種蔗造糖,台灣舊式糖廍的盛衰,台灣舊式糖廍的組成與石轆的效率,台灣早期砂糖的產銷。  第三章日治時期的台灣糖業是全書的核心,涵蓋以下內容:蔗糖業為殖民台灣產業,糖業保護政策的制定,改良糖廍的興衰,新式糖廠的發展經過,新式製糖及分蜜糖製程之引進,創製「耕地白糖法」,利用糖蜜研製酒精成功,改進甘蔗栽培法,品種改良,引進蒸汽犁改良南台灣看天田,引進蒸汽火車頭舖設糖業鐵路,糖業是台灣文化之母,工業化、皇民化、南進化的台灣糖業,日治時台灣糖業傑出名人創業紀事以及戰後的赤糖業。  第四章戰後台灣糖業的承先啟後有以下幾個部分:承先啟後的發展時期,糖廠與蔗農的密切關係,台灣的重要農業技術改良,品種改良享譽國際,糖廠的革新,糖業鐵路與運輸業務之改進和發展多角經營──副產事業。  第五章台糖的八大事業分為八節,分別介紹了現今台糖的砂糖事業、精緻農業事業、畜殖事業、生物科技事業、量販事業部、油品事業部、商品行銷事業和休閒遊憩事業。  第六章蔗糖與健康僅有一節:吃糖好處多。二、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章認識甘蔗主要介紹了製糖原料甘蔗的種種信息,如甘蔗的起源與傳播,甘蔗與蔗糖名稱在傳播途徑中的演變。甘蔗的真相則著重介紹甘蔗的成分與功能,中醫療效,空氣淨化作用和栽種環境。  第二章早期的台灣糖業首先按照時間順序簡要列舉了明末、荷西、鄭家治台時期、清初及清末有關台灣製糖規模的文獻記載。接下來介紹了舊式糖廍的內部組成及改良,由甘蔗一步步製作粗糖、白糖以致冰糖的傳統方法,以及後期由於製糖工具的演化造成新式糖廠對舊式糖廍的吞併。最後則提到了台灣砂糖早期產銷的主要地區從中國華北向日本、南洋乃至西方的逐步擴大。  第三章以詳盡的篇幅描述了台灣糖業在日治時期的興盛發展。由於日本在得到台灣之後希望將其改造成向日本本土提供工業原料的農業基地,因此對糖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良。技術方面主要進行了七點規劃:改良甘蔗品種,改進耕作方法,完備灌溉設施,興辦水利擴大蔗田面積,開墾貧瘠荒地,劃分糖廠原料區及引進新式製糖法。在此基礎上又加以政策上的資金補助及市場保護措施,使得新式糖廠在十多年的時間內全面淘汰舊式糖廍,更在1939年對大規模經營者有利的糖業令頒布後達到顛峰,全台年產糖量相較於日本剛剛接收台灣時增加了25倍。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台灣糖業在擴張的過程中對現代化工業的帶動作用,由於四十餘所糖廠遍布台灣中南部各地,均需要運輸製糖用的甘蔗、石灰及煤炭並輸出產品,私人製糖會社的糖業鐵路與輕便鐵路便形成與官方鐵路的縱貫線垂直形成細布的蛛網結構。製糖的副產品蔗渣與糖蜜,則被進一步用於製造酒精、紙張及蔗板等,這使得多種工業在台灣逐漸發展起來。遺憾的是,正是由於這些基於糖業發展起來的現代工業多用於生產軍備燃料,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糖廠成為繼軍事基地之後的轟炸目標,致使在台灣發展的日本近代糖業幾乎完全毀滅。  第四章戰後台灣的糖業講述了台糖在戰後承先啟後的發展歷程,國民政府收復台灣之後首先用了六年時間修復並重整四家日本公司留下的工廠,改組為台灣糖業有限公司。之後台糖雖未再達到日據時期的鼎盛狀況,也在經濟週期性波動中發展了二十餘年,特別是在國民政府遷台後,糖業外銷的外匯得以維繫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使台灣不至於立刻陷入國際上的孤立。然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台灣的經濟整體向以電子業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轉型後,制糖業便不斷萎縮,以致今日台糖公司已轉變為綜合型的農副產業公司。  第五章台糖的八大事業中,首先介紹了台糖現運作的糖廠:加工二級砂糖的虎尾與善化糖廠,製作特級砂糖的南靖糖廠及煉製各種精製糖的小港精煉廠。接著簡單描述了台糖的其他事業,如以出口花卉為主的精緻農業,以養豬為主的畜殖業等。另由於台糖擁有大片的空閒糖廠,現將許多廠區都改造為觀光園區及博物館,以示其多年的歷史經營對台灣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蔗糖與健康簡要介紹了糖對健康的作用。三、評論  通過閱讀這本小書,我們可以從中體味到一些宏大道理在具體事件上很有趣的展現。例如早期台灣民眾因為固守舊習拒絕使用改良製糖工具被外資改良式糖廍逐漸取代的過程,顯示了故步自封只會導致失去競爭力,最終被人消滅的後果。再如儘管日治時期台灣雖被日本人認為是初浴皇恩的未開化之地,但他們對台灣的各項管理盡心盡力,對台灣的現代化進程有客觀上的貢獻。廣義來講,主流宣傳中殖民者在殖民地只做掠奪財富的惡行,是一種片面的認知。    本書是台灣地理百科全書中的一本,因此屬於一本科普讀物而非學術專著,不應該以過份專業的要求來衡量此書。不過,有以下幾點仍然可以改進:〔一〕信息的客觀及完備性  本書的出版信息顯示,作者原為台糖的總廠長,退休後與其他同事組建了糖業文化協會。之後應出版社要求寫成此書。因此理論上作者對於台灣糖業的知識是充分的,然而也恰恰由於體制內人士的身份關係,對很多事件的評論傾向台糖公司,不夠客觀。  例如第141頁介紹台糖的酵母加工業時,作者只稱其新式酵母工廠日產量40噸居世界之冠,卻不提產品質量不高只能用做動物飼料,而旁邊的插圖「曾經風行一時的台糖健素糖」更是因為爆出「用動物飼料製作糖果」的消息而從市場上迅速消失。而本書只將台糖酵母產業的失敗歸結於上世紀70年代後台灣工資大漲致使台糖的酵母產業無法與進口酵母競爭,有失偏頗。再有台糖目前的一項重要投資是對台灣高速鐵路的投資,事實上台糖是台灣高鐵的最大股東,而這在介紹台糖當前事業時也沒有出現。〔二〕全書的編寫邏輯  作為一本科普書籍,全書的內容並不晦澀,然而鬆散的架構安排和語言運用,讓人在閱讀時覺得無法跟上作者的思路。  例如第一章的中「甘蔗的真相」,第二章的「種蔗造糖」兩節的標題十分令人費解,而在介紹甘蔗的「成分與功能]裡,又插入大量甘蔗的文化象徵與介紹甜菜的部分,讓人有文不對題的感覺。  再如全書基本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台糖的發展歷史,但在具體介紹日治與戰後的糖業各項改進措施時,由於內容稍多,又沒有總括提示要從哪幾方面介紹,造成了閱讀的辛苦。  最後一章只有一節的編排讓人覺得有些怪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由於是出版社礙於篇幅所限刪除了這一章的大部分內容。其實如果覺得蔗糖與健康這章與全書關係不大,不如完全刪去整章不要只保留一節。〔三〕一些有必要深入探討的話題  可能由於作者本身是台糖員工的關係,整本書都在著重介紹台糖的業務與發展,而忽略了台灣近代史中的台糖公司做為一家大型企業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等方面扮演的重要地位。苛刻來講,本書實際上是在講台灣的製糖,而不是台灣的糖業。  日治時期糖廠大量僱用本省工人,這對台灣原本的自耕農業及伴生的日常習俗勢必有大規模的衝擊與影響,這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側面的表現。台灣糖業在戰後中國大陸的惡性通貨膨脹中採取的對策與影響對於當今的經濟策略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糖怎樣從一個重要的國營企業被其他產業衝擊走向沒落也是值得研究的議題。而所有這些題目本書都一筆帶過甚至根本沒有涉及。因此,未來關於台灣糖業的學術研究需要從外部觀察者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