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208121303
作者:[英]萨拉·凯恩,安东尼·尼尔逊,帕特里克·马勒,马丁·麦克多纳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萨拉•凯恩,英国新一代的剧作家,英国新生代戏剧浪潮直面戏剧的代表人物,著有《摧毁》、《渴求》等代表作。
安东尼·尼尔逊,英国当代直面戏剧代表剧作家,获英国实验戏剧、苏格兰戏剧评论界最佳新剧等多项大奖,代表作《正常》、《审查者》等。
帕特里克·马勃,英国当代直面戏剧代表剧作家,其主要作品为先锋派喜剧,揭示当代社会赤裸裸的性、暴力、堕落的城市文化。获“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新剧奖等多项大奖,代表作《亲密》。
马丁·麦克多纳,英国当代戏剧代表作家,其作品获“托尼奖”等多项大奖,代表作“丽南镇三部曲”、《枕头人》等。
译者:
胡开奇,戏剧翻译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访问学者,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国家话剧院英美戏剧顾问。著译代表作:《英美当代严肃戏剧1990-2013》《戏剧集:一九八四/动物庄园》
《新世纪欧美名剧评析》《萨拉.凯恩戏剧集》《迈克.弗雷恩戏剧集》
《枕头人-英国当代名剧集》《怀疑-普里策奖剧作集》《山羊- 阿尔比戏剧集》 《红色》《奥利安纳》《屠神》《巴赫在莱比锡》等。

书籍目录

总序
代序
摧毁
渴求
审查者
亲密
丽南镇的美人
枕头人

作者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外国戏剧研究中心
重磅学术出版力作“外国剧作新选”系列
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长演不衰的西方当代经典;戏剧研究不可不读的直面戏剧
《渴求》为英国当代直面戏剧的剧作选本,精选了4位剧作家的6部著名剧作,分别从地狱般的生存境遇和人性之恶、当代人情感的疏离与混乱、在亲情名义下的人性深渊和专制机器的肆虐暴行这几个方面令读者直面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新的社会现实。出现在本书中的,有读者熟悉的多产而英年早逝的激烈女剧作家萨拉•凯恩;有摘得英国实验戏剧多项大奖的安东尼•尼尔逊;有因《亲密》一作而被中国广大文艺青年知晓的帕特里克•马勃;还有以惊人的神来之笔向读者展示了瑰丽而丰沛的想象世界的马丁•麦克多纳。


 渴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不知道是不是重复赚稿费,这本英国剧作选的六个剧本有四个和之前新星出版社的“剧场和戏丛书” 《枕头人——英国当代名剧集》《萨拉·凯恩戏剧集》重复,除非对另外两个剧本真爱有加,还真是不建议购买哦!当然萨拉凯恩那本现在缺货了,我自己是在京东买了台版。
  •     1994年圣诞前夜,英国著名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去世了,人们深深地怀念他生前剧作《愤怒回望》(1956)对战后英国戏剧的重要贡献。当年《愤怒回望》“振聋发聩的一声响雷”激活了1914年以来由精致的古典剧或枯燥乏味的小喜剧所垄断的英国剧坛,激活了四十年浮华颓落的英国戏剧。在人们回顾那已逝去的激进戏剧流行的黄金岁月时,都慨叹着《愤怒回望》中那种原始的生命力在当下英国不再重现,他们担忧着英国戏剧的萎靡与蜕变。在奥斯本去世的前一个月,87位英国著名戏剧家联署了一封信给《卫报》,批评英国戏剧舞台缺乏新作力作。剧评家比林顿指出,若任其继续,英国戏剧将会成为“一座尘封的博物馆而不是一个永远充满激情争议的社会论坛”。就在那刻,在人们怀念奥斯本,慨叹英国戏剧的缺失和危机的气氛中,1995年1月12日,萨拉•凯恩的《摧毁》在皇家宫廷剧院楼上剧场首演。这部与《愤怒回望》有着同样震撼力的作品,催化了英国戏剧舞台新戏剧的复兴,激活了“酷不列颠”潮流的新一代剧作家。这位默默无闻的二十三岁姑娘同当年的奥斯本一样,抓住了时代精神,掀起了英国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的浪潮。直面戏剧作家的作品赤裸裸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崩溃、吸毒、血腥暴力、性虐待、战争恐怖、种族屠杀等,而萨拉•凯恩、安东尼•尼尔逊、马克•雷文希尔、帕特里克•马勃、马丁•麦克多纳等试图以极端的道德勇气来呼唤人们的良知;以人类世界血腥可怖的真实场景来促使人们直面新的社会现实。在90年代英国皇家宫廷剧院艺术总监斯蒂芬•道尔德里的推波助澜下,直面戏剧除《摧毁》之外,还有雷文希尔的《购物与性交》、厄普顿的《灰烬与沙》、巴特沃思的《巫术》、尼尔逊的《审查者》、马勃的《亲密》、麦克多纳的《丽南镇的美人》和《枕头人》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首演于皇家宫廷剧院,成就了英国当代戏剧的壮观景象。本书所选凯恩的《摧毁》和《渴求》、尼尔逊的《审查者》、马勃的《亲密》、麦克多纳的《丽南镇的美人》、《枕头人》这六部剧作均热演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和世界各地,它们已成为西方的当代经典。既然90年代的直面戏剧剧作家们曾同50年代后期皇家宫廷剧院的新浪潮剧作家们一样推动了英国戏剧现代性的发展,那么英国戏剧的未来将继续寄望于它的新一代剧作家。愿这些剧作给我们当下喧嚣浮躁的娱乐戏剧带来某种启示与思考。胡开奇2013年深秋于上海戏剧学院紫藤庐
  •     在下雨的冬夜读到如此穿透骨髓的剧本,就连梦也是一片茫茫雪原。好在,他就站在我对面,毫不保留地呈现。(一)我尝试着把舞台描绘出来:有壁炉,但冷得刺骨;有厨房,但从未开火;有电视,但永远等不到新闻;有收音机,但持续噪音;有十字架,但信仰的是肯尼迪;有摇椅,但上面坐着的不是人;窗外有田野,但永远是下着雨的黑夜。只有那台电水壶,呜咽地烧着一壶又一壶的水。听闻前不久上海演出他的《枕头人》,双层舞台,灯光极度酷炫。不知道如此丰富鲜美的现场,是否是那个为免于领失业救济而努力创作广播剧和戏剧的麦克多纳先生本人的初衷。他笔下的世界,是一片得不到救赎的极致荒凉。这是他承续荒诞派,特别是品特以降的精神流脉,暴露并不是放弃,而是认清,是听到那丧钟之鸣。此时,他是日夜往山顶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亲历苦难,只为传递坚持与信仰。也许,绝处难逢生,柳暗花不明。然而,他却仍要去撕破,去揭露,带大家去面对彼此内心中最可耻、最肮脏的黑,去面对民族、语言、国家、普通百姓的颠沛流离、束手无策。虽言荒凉,但却分明传递着某种对温暖与善的深切希冀。(二)他雕琢过的台词,是处在某种极端境况中的人,极力捕捉却不得的语词,岂止咄咄逼人。我不敢细细地读,总是假装一眼扫过,生怕刺疼双眼,不敢看那肆意横流的恶与恨。有时候我们要知道两个人之间的赤裸关系,才知道之前他们的对话是那样唇枪舌剑。就像当你知道那天晚上佩托和莫琳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时候,再去回味佩托那天早上的言语和动作(编辑多次使用尴尬一词),回味那天早上莫琳在玛格面前“做戏”,方才恍然大悟。剧中有不少这样的设置,使其更适合案头反刍,对剧本朗读和演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雷蒙 一个性质。(停顿。)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莫琳 闲扯呢。 雷蒙 闲扯吗?没有啊。我在问你妈的葬礼。 莫琳 我就是那个意思。 这是母亲玛格的葬礼之后,雷蒙和莫琳的一段对话。隐隐觉得,死者的坟头在冒烟。有些时候,我们遭遇不幸,试图赌咒:生孩子没屁眼,不得好死,下十八层地狱等等,然而这些远不如一句“闲扯”来得恶毒。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痛快,兼具痛与快。作为莫琳的同谋,会快,爽快、快活、快意十足;作为莫琳的母亲玛格,只会痛,绞痛、痛苦、痛不欲生。人们总是同时担任“主体”与“客体”两个身份,于是痛与快纠缠共舞。正如第八场中,伴随着“痛”咽气的母亲玛格和手执火钳爽“快”的女儿莫琳,以及莫琳心里交杂着的佩托与人订婚的“痛”与施展报复虐待母亲的“快”。主体通过折磨客体而获得快乐,主体是客体的地狱,反之亦然。此时,他是左右为难的哈姆雷特王子,他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看到光明与黑暗中间长长的灰色地带,含泪俯瞰众生。不同于十七世纪的王子,他决绝地举起手上那把锋利的剑,刺向麻木的、苟且的、无动于衷的乌合之众,刺向人与人之间最脆弱的连接点。(三)他塑造的女人,笨拙而不天真,虚伪而不聪慧,你会很快和她成为朋友,并且更快识破她的谎言。可能,此时的他塑造角色,特别是女性角色时的粗浅,两个女性分辨度不高,且单个人性格层次有限。不知为何,后来,他的故事里大都以男性为主要角色。但反过来说,某种程度上的符号化,反而让台词更具普世性。在这一点上,麦克多纳是品特的忠实粉丝。有时候读品特的剧本,感觉是在看一串串珠子,珠子是谁穿起来的,似乎已经远没有那么重要了。人物弱化,语言异军突起,想必这是品特被纳入荒诞派的缘由之一。语言变成尖锐针锋,因为太过了解彼此,因为太过亲密,总能一针致命:莫琳 是吗,他好像就是我喜欢见的那种男人,如果他喜欢谋杀老女人的话,我会把他带来见你。 玛格 这样说不好,莫琳。 莫琳 这样说不好吗? 玛格 (停顿。)他何必千里迢迢从都柏林过来?他得顺路才行。 莫琳 有我陪着,他会过来。杀你,不过是他顺手牵羊。 玛格 我肯定他会先杀了你。 莫琳 只要我确信我死后他会立刻弄死你。只要他会用把大斧头或别的家什,砍下你的脑袋,朝你脖子里吐唾沫,那我绝不介意先走一步。不会,我会十分享受的,我会的。再也不用买康补伦,买粥,买…… 相比之下,《枕头人》显得更炉火纯青,剧中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是严格与角色性格和戏剧动作相适应的。《枕头人》里的图波斯基警官,虽然是在后面1/3才讲了那个“纸飞机”的故事,但那就是这个角色的全部根源。由此出发,角色出现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有理有据、有迹可循。此时,他是独自面对秃鹫的普罗米修斯,以身试法,只为将火带给人类,教会人类如何使用工具进行生产。也许他终究不会写《编剧法》或《编剧技巧》类的书籍,但是站在奥林匹斯山上日夜与秃鹫相对的他,传递着最高神祗。相信,反复阅读他的剧本,能够在人物台词的设定、戏剧节奏的把控等方面有所提升。(四)他故事里的事,始终分不清真与假、虚与实;他故事里的人,说出来的话让人信以为真却又迅速拆穿或解构。是否莫琳进过疯人院,是否莫琳烫了玛格的手,是否莫琳去送了佩托,是否佩托与表妹订婚……他巧妙地给出背道而驰的两端,推演下去,会是两个南辕北辙的结果,而这就是他的“叙事”诡计。这在《枕头人》里发挥到某种极致。我们不知道里面套着的故事《作家和作家的兄弟》,到底到哪里为止是真,而从哪里开始是假。而除了卡图兰当众闷死哥哥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之外,其他人的死亡,都充满悬念。你看,迈克尔说他是按照《小基督》的方式杀害了第三个女孩,但当他们找到第三个女孩时,她只是被涂成了“绿色”(《小绿猪》的故事)。就像,埃里尔捆着绷带流过血的拳头,就像迈克尔的惨叫声,就像那盒小孩的手指。在《丽南山的美人》里,剧中人经常说的一句台词是“我不知道是还是不是”,而这也许就是他最想传达的“旨意”之一。此时,他可以是任何人,但任何人都不是他。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很黄很暴力咳咳→_→最喜欢的还是马克多纳的两个剧本,《渴求》完全没看懂QAQ
  •     最喜欢《枕头人》这篇。
  •     嗯,就为了麦克多纳的两个剧本也要打五颗星。
  •     请赐给我马丁·麦克唐纳那牛逼的审美和创作欲望!
  •     看看人家的26岁
  •     超重口味
  •     这集子选得很水,但是翻译好。枕头人和亲密真是太喜欢了!
  •     予人绝望书
  •     在鼓楼西剧场看了《枕头人》,回来就买了这本书。其中《丽南镇的美人》写的也很好。
  •     搞话剧的朋友推荐的,真的很迷人。直面这个重口的世界吧。
  •     萨拉凯恩的 种族暴力性别荒诞的 摧毁 和 不知所云风生水起的 渴求
  •     最喜欢《审查者》和closer,当然。
  •     果然以我现在的阅读水平和理解力,想独立欣赏直面戏剧作品太难了。不过依旧能感受到戏剧带来的震撼,其间有许多艰难晦涩的隐喻暗讽在读了解析后还是一知半解,也许舞台上看能理解得更好吧(^_^)以及最爱马丁麦克多纳的《枕头人》这篇!
  •     会审美疲劳。
  •     听说很好看,但文盲如我不适合看这个……完全不明白,茫然……
  •     《摧毁》如此的冲击力。《渴求》需要更加大胆的解读,但本身我还没有抓住诗意。《审查者》太棒了,如此沉重地轻描淡写;《偷心》老戏不谈;我不喜欢丽南镇的美人,《枕头人》又有点老调。还是注重看戏时的一抹情绪颤动。
  •     非常棒,回头写笔记
  •     56 主要想看丽南镇的美人,还不错~ 直面戏剧作家里面还真就比较喜欢麦克多纳
  •     译者的戏评写得十分好,然而翻译的语言实在有够烂,也是不太懂……中间两部剧没什么意思。《摧毁》有点空洞,但我喜欢结局,有些遍历的痛苦之后的温情。《渴求》形式过于先锋,不过十分具有诗的美感。顺便一提,我完全脑补无能这两部剧该怎么搬到舞台。大大赞扬马丁·麦克多纳。《枕头人》以我的私人口味来说是要给六星的,淋漓尽致,把“戏剧性”发挥到透彻了。读感非常好。
  •     赞,精彩。
  •     堪称舞台上的性行为合集。每一部作品都在血淋淋饿残酷中透着赤裸裸的美。
  •     打十星都不嫌多的戏剧集,最爱麦克多纳的两部戏《丽南镇的美人》和《枕头人》。
  •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化为一声长而戏谑的口哨——此刻的我就是看到女神经过时的小流氓。【……
  •     这译者堪比林少华。为四个作者写了四个序详细剧透,坚持用“啥”不用“什么”,每篇文章后还要记录翻译或者写序的时间和地点,甚至包括初稿时间地点和二稿时间地点……谁他妈的管你啊!烦死了!!#当初买这书就是冲着马丁麦克唐纳,看完最喜欢的果然还是他#
  •     精与血,性与爱,政治与暴力,永恒的文学主题,难能可贵的好本子。4.5星。
  •     丽南山的美人+枕头人。感到了像是吞了铁后肠胃搅在一起的痛苦,难受得眼泪都流不出来。
  •     太先锋了 《渴求》没耐心读下去了 《摧毁》算是比较接近自然主义的 残酷 喜欢 尼尔逊的《审查者》看过演出 再来看剧本 发现真的是从本儿到戏都太浅 以为多几个性语汇就是残酷戏剧直面戏剧了 真是逗
  •     同样是胡老师的翻译为什么台版比大陆版翻译得好,再加上大多数都是以前新星读过的,这本书坑钱
  •     从最喜欢的开始。《枕头人》,错过了北京的演出,从剧本上看,黑色童话故事的产生就是为了唤醒成年人对阴暗往事的回忆,对儿童反倒是没有效果,它只会增加成年的仇恨与报复。迈克尔作为低能儿,他兼具成年人身体的暴力还有儿童心智的依从,是复杂的矛盾体,和黑色童话拥有一样的属性。《摧毁》,在爱情和受虐的边界上不断游弋。《亲密》,它将所有故事的突转都隐藏到了场与场之间不可见的地方,所以读者很少能看到争吵,但却符合情感的无理性和偶然性,丹安冒充安娜在网上与拉里调情的部分,作为故事最重要的契机却是最没有逻辑的,在爱之初都存在着某些儿童游戏的意味,其中应该还埋藏了一层意思,丹安和拉里之间的同性之情,网络调情、“我以为你会操我”、拉里被叔叔猥亵过,男孩之间的萌动性试探。一出幼稚之爱到成熟之性的转变。
  •     直面戏剧的这帮人太可爱了吧,苏格兰派的剧作者果然都是中世纪古堡长大的人,妖风吹大的一派和伦敦小公寓里长大的一派不一样啊,性和暴力,哈哈哈哈哈哈
  •     感觉很好看的样子!(事实是无力欣赏)
  •     (求保佑!)真是好本子!有些以为自己看不下去,没想到还被感染至深!
  •     还是枕头人最好看啊 萨拉凯恩对我来说倒是有点太矫情了
  •     很黄
  •     看完了枕头人。没想到又是一个意指政治的作品。
  •     收入了直面戏剧代表人物萨拉•凯恩的《摧毁》《渴求》,安东尼•尼尔逊的《审查者》,帕克里克•马勃的《亲密》,马丁•麦克多纳的《丽南镇的美人》《枕头人》,其中几个剧本已经拜读过多次,这些直面戏剧的剧本都围绕着精与血,性与爱,政治与暴力的主题,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景况与人类所面对的残酷现实,这些也是文学、戏剧中永恒的主题,但有些剧本真的是很难在中国公演~因为,国情不允许尺度那么大的剧本。尺度与隐喻是不能并列的,咳……
  •     在这部“直面戏剧”选集中,每一个剧本都震撼心灵。萨拉•凯恩的《摧毁》恐怖离奇,把现代人置入战争的阴影;帕特里克•马勃的《亲密》讲述了两对男女的情感纠葛,十分具有现代感;而马丁•麦克唐纳的《丽南镇的美人》简直是细思极恐,女儿好可怜,被自己的亲身母亲毁了幸福,人的私欲就是这么可怕。
  •     我书写——但它们从来不服从于我
  •     为了 看丽南山的美人买的,最喜欢枕头人和审查者,渴求没看懂,亲密也不错,
  •     为了麦克多纳的剧本。
  •     强忍着不适感,还是没法读完。 我不否定她有独特的天分,而且这也算是一个独特的体验。
  •     枕头人这篇真是....杰作...
  •     《丽南镇的美人》还不错,虽然没有《枕头人》精彩
  •     看完《枕头人》现场版之后,想看看完整的剧本,于是翻了这本书。。。麦克唐多纳的两个剧本都很喜欢,尤其是《丽南镇的美人》,希望有机会看现场版。。。马勃的《亲密》也不错,很残酷,很冷静。。。
  •     凯恩的最赞,其他的也就那样。所谓直面,其实也有不敢面对之物。他们也许忘了,还必须要有所隐含才行,正如凯恩的无法直面现实生活:有时我们不得不堕入想象的地狱以避免落入现实的地狱。宁愿在剧院里冒险下猛药而不愿在生活中。
  •     还是最喜欢马丁·麦克多纳那两篇
  •     枕头人
  •     篇篇让你丧得一逼,质量保证。
  •     《渴求》完全沒看懂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