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4749525
作者:[匈] 马洛伊·山多尔
页数:247页

内容概要

马洛伊·山多尔其人——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 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他是马洛伊·山多尔。

作者简介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
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在扣人心弦的激烈争辩中,马洛伊用沉郁如挽歌的文字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还有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奥匈帝国面临衰亡时的哀伤,以及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的动摇,在字里行间纤毫毕现。


 烛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一个晚上,一盏烛台,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一段尘封40余年的故事。第一次看匈牙利作家的作品,作者经历了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本以为故事带给我的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人民内心思想及生活的变迁,可感觉故事没有体现这点,有点失望。故事时代感略显沧桑,倒是三角恋描写的甚为细致入微。
  •     注:“【】”内为“章节名”;“『』”内为“书摘”。【第5章】『“这是人类应该面对的挑战,”女主人应道,她正坐在镜子前,端详着自己日渐衰败的美丽,“人们总有一天要失去他们自己的所爱。不能忍受这点的人,不值得可怜,因为他不是完整的人。”』『人们最大的渴望,莫过于无私的友谊。人们绝望地渴望得到它。』【第7章】『他们之所以彼此喜欢,是因为他们都宽恕了对方身上带着的原罪:康拉德宽恕了朋友的财富,近卫官的儿子宽恕了康拉德的贫穷。』【第11章】『喝酒的人是廉价逃亡。』【第12章】『世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来不能忘记。』【第13章】『只要一个人在地球上还有未竟之事,他就得活着。』『这类将自己的灵魂和命运交付给孤独的人没有信仰,只有等待。等待那一天或那一刻的到来,直到能够再次与那些使他陷入这一境地的人进行争论,争论迫使他坠入孤独的所有一切。』『对我来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能跟这个我已经了解并且拒之于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进行妥协。』『“我很想知道,”他说话的口气仿佛是在跟自己辩论,“到底存在不存在友谊?我现在所指的,并不是那种由于两个人相识、在他们生活的某一阶段对某些问题抱有同样的看法、具有相似品位和相同爱好而感到两心相悦的偶然性欢欣。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友谊。有的时候,或许由于它如此独特,如此卓然,我认为友谊是生活中最牢固的关系……友谊的基础是什么?是同情吗?‘同情’这个词太空洞和单薄,它的含义远不足以让两个人在他们生活的危难关头拔刀相助,仅仅出于同情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莫非在所有人际关系的深处,都有个小小的厄洛斯(注:古希腊神话中司“性爱”的原始神,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中了铅箭则会产生憎恶)?在这里,在孤独中,在森林里,我试图理解生活中的一切,因为我没有别的事可做,所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当然,友谊不同于那些在同性身上寻求某种畸形满足之人的病态性倾向。友谊的厄洛斯不需要肉体……与其说令人兴奋,不如说让人困惑。不管怎么说,它终归还是个厄洛斯。在所有的爱和所有人际关系的深处,都住着一个厄洛斯。你知道,我读了很多书。”他用歉然的语调说,“今天,人们写它已经自由了许多。不过,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读柏拉图,因为在学校时我并没有读懂。我认为友谊这种人际关系——你在世界上走过的地方更多,跟我这个隐居乡下的人相比,你肯定对它了解得更多,看法也更与众不同——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各种情感中最高贵的一种。有趣的是,动物中也存在这种情感。动物也有友谊,无私,乐助。一位俄罗斯大公写过这个……我已经忘了他的名字。有些狮子和雄松鸡,各种层次和级别的动物,会竭力帮助陷入困境的同类,我确实曾经亲眼见到,它们有时还帮助非同类的动物。你在国外有没有注意到类似的情况?……那里的友谊肯定跟这里的有所不同,肯定要比我们这个落后世界里的友谊更先进、更现代。动物会采取救助行动……有的时候,尽管它们自己很难战胜救助中的困难,但在每个种群里,总会有强壮、乐助的生灵挺身而出。我在动物世界里见过的实例数以百计。但在人类之间,这样的实例我却很少见到。确切地说,我只见过一例。同情,在人与人之间眼看着生成,最终却总是溺死在自私与虚荣的沼泽里。战友关系和伙伴关系,有时看上去很像友谊。有的时候,共同的利益能够打造出一种类似友谊的人类处境。另外人们愿意逃离孤独,逃入各种亲密关系,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会后悔,但或长或短还是相信:亲密已是友情的一种。毫无疑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友谊。我父亲认为,人们习惯将友谊想象成一种义务。跟爱情一样,朋友也不会因为自己投入的情感而要求回报。既不期望报答,也不把自己选作朋友的人视为不可思议的生灵,应该了解对方的毛病,并承担全部后果。这才该是理想。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人类能抛开这样的理想而存在吗?假如一位朋友辜负了我们,我们可不可以因为他不是真正的朋友而谴责他的个性和过失?假如我们希望另一个人保持理想和忠诚,这样的友谊又有什么价值?各种各样索求回报的爱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不该像接受自觉自愿的风险与忠诚那样接受一位不忠的朋友吗?难道对他人无求无欲的无私品质不是所有人际关系的真正内涵吗?莫非赋予得越多,人对回报的期望就越少?怎么才能做到赋予得越多,对回报的期求越少呢?假如一个人付出了自己青年时代所有的忠实信赖、壮年时代所有的自我牺牲,最终抱着盲目、绝对、丰沛的信任向另一个人付出了人类之间所能够付出的一切,结果发现另一个人不忠和卑鄙,他有没有权利愤怒和报复呢?如果愤怒,如果报复,那个欺骗并抛弃了他的人是否曾是他真正的朋友?你看,当我孤独的时候,总是琢磨这类书生气的问题。当然,孤独不会提供答案。书籍也不会给出完美的回答。无论是中国人、犹太人或拉丁圣哲的古代论著,还是现在的新书,难道都只是玩弄修辞、不说真相的夸夸其谈?到底有没有人曾经说过或写过真相呢?……当我有一天开始沉浸于心灵和书籍之中,我开始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时光流逝,生活在我的周围变得晦暗朦胧。书和记忆越攒越多,越积越浓。每本书里都有一点点真相,所有的记忆都表明,人们徒然知道人际关系的真正本质,他们不会由于各种见识而变得更加明智。因此我们没有权利向我们曾经视为朋友之人索求真相与忠诚,哪怕有许多件事表明了这个朋友的不忠。”』【第14章】『欲望,成为他人,成为我们这样人的欲望:没有什么欲望会比这个更灼痛人心。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其他人而活着,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对自己和世界而言的现实存在。我们不得不接受,你是那类人,我们是这类人;我们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我们不会因为智慧而从生活那里获得赞赏和嘉奖;不得不懂得并且接受,自己虚荣、自私、秃顶或有啤酒肚——是的,我们不得不懂得,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获得嘉奖或赞赏。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秘密。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性格和天性,即使经验和才智也不能改变我们身上的缺陷、私心和贪婪。我们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欲望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彻底的回声。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所爱的人并不爱我们,或者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爱我们。我们不得不接受背叛和不忠,这是人类最难完成的重任之一;不得不接受另一个人在性格或思想上的出类拔萃。』『人在孤独中能够洞悉一切,什么都不再害怕。』『没有哪种感情关系要比男人间的友谊变冷、变凉更令人忧伤绝望。因为男女间的关系就像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但男人间友谊更深刻的意义恰恰是无私,我们既不想让对方做出牺牲,也不要求他付出温柔,我们一无所求,只想维持一个无言的盟约。』『“我们曾是朋友,”现在他提高了嗓门说,“我希望你明白这一点。不过你肯定明白,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不管你在热带还是别的任何地方,我们始终是朋友,这个词的含义里充满了只有男人才会理解的责任。现在,你应该了解这个词所包含的全部责任。我们曾是朋友,不是伙伴,不是同僚,不是称兄道弟的哥们儿。我们曾是朋友,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补偿友谊,即使自我蛀蚀的隐僻也无法带来这种由无言、体贴的友谊带来的快乐。因为,假如我们不是朋友,你就不会在那天早晨打猎的时候,在森林里向我举起枪口。假如我们不是朋友,我就不会在第二天赶到你从未邀请我去过的住处,你在那里隐藏了秘密,隐藏了令人费解、玷污我们友谊的邪恶秘密。假如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就不会在第二天如凶手或歹徒逃离作案现场一样从城里逃走,从我身边逃走,而是会留下来骗我、背叛我,那样会让我更痛心,会对我的自负和自尊造成更大的伤害,然而事实上,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比你所做的更糟糕,因为你是我的朋友。另外,假如我们不是朋友,你就不会在四十一年后回到这里,就像凶手或歹徒悄悄溜回到作案现场。因为你不得不回来,你看,因为你心知肚明。现在我必须告诉你,告诉你一个我曾经不肯相信、对自己否认,但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慢慢知道的事实,我必须告诉你这个可怕的、令人惊诧的发现:我们现在也是,而且永远都会是朋友。由此看来,没有任何种类的外力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在我心里杀死了什么,毁掉了我的生活,但你始终都是我的朋友。今天晚上,我将在你心里杀死什么,然后放你回伦敦、热带或下地狱,可我仍旧是你的朋友。我们在谈打猎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要谈的一切都只是后果。友谊不是柏拉图式的情感。友谊是严格的人类法则。在古代世界,这曾是最牢固的法则,是伟大教育体系的法律基石。除了冲动和自私,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还存在一个这样的法则。它比男人和女人怀着绝望的冲动相互追逐的激情还要强烈,友谊不含欺骗,因为双方彼此均无所求,朋友可以被杀掉,但两个人从少年时代就缔结的友谊是杀不掉的,直到生命结束也不可能被扼杀,记忆继续活在人的意识里,就像一块无言的英雄纪念碑。英雄,从这个词悲壮、静默的意义上讲,这是没有军刀、匕首短兵相接的英雄壮举,如同人类所有无私的品行。这样的友谊在我们之间存在,这个你很清楚。就在你举起枪口、准备杀人的那一刻,在我们之间的友谊要比在那一刻之前,要比在风华正茂的二十二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炽烈!你肯定还记得那一刻,因为在你的余生里,只留下这个成为你生命的意义与内容。我也记得。”』【第15章】『只有那些知道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日将有什么事情需要表白的人,才会这样忧虑不安地为自白、为最后的真诚做准备。』『言语能跟生活现实完全相符的人十分罕见,也许是生活中最罕见的现象。』『我们只能通过细节理解本质,这是我从书里和生活里体会到的。要了解所有的细节,否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哪个隐在背后的词是重要的。』【第16章】『“因为,不仅是事情发生在人的身上,”现在他抬起头来果断地说,蜡烛在他们的头顶上燃着长长的火苗,冒着烟;蜡烛的棉芯已经变黑。窗下的风景和城市已经昏暗,黑夜中不见一点灯火,“人自己也制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人制造了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后,又守在身边不肯放走。人就是这样。即使他在开始的一刻就立即感到并且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致命的,但他还是照做不误。人跟命运相互依存,相互召唤,相互创造。‘厄运无缘无故闯进我们生活’的说法是不对的。厄运从我们敞开的房门跨进来,是我们将厄运请到自己跟前。没有谁拥有足够的力量与聪慧,能用言行阻止那些因其本质和特性注定将要发生的灾难。』『后来,漫长的时光和孤独的日子让我懂得,无论男女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永远全都取决于此:取决于将人类分成两类的另类性。有的时候我几乎相信,世界上只存在这两类人,每类都是另类性的变种,阶层划分,世界观,权力等级,一切都是另类性造成的结果。只有属于同种血缘的人们才能在危难关头相互帮助,才能将自己的血液捐给与自己血型相同的人,心灵也只有在不是‘另类’的情况下,在其态度要比信赖还要隐秘、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另一个心灵……』『在生活中你可以得到一切,可以战胜周围和世界上的一切,生活可以赋予你一切,你可以向生活索要一切:只是你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趣味、倾向和生命节奏,不可能改变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特征的这种另类性,哪怕这个人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哪怕是跟你很亲密的人。』【第17章】『忠诚难道不是某种自私?自私和虚荣,就跟生活中人们绝大多数别的事情和需求一样?当我们要求另一个人忠诚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让那个人幸福?如果在忠诚的温柔囚禁中不能够幸福,我们是否还爱这个我们要求他忠诚的人?假如我们爱另一个人却不能让他幸福,我们有没有权利要求他什么,要求他忠诚或者牺牲?』『人会慢慢地衰老:首先是对生活和人的态度的衰老,你知道,人对于一切都会慢慢变得那么明白,会懂得万事万物的真谛,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可怕、乏味地周而复始。这也是衰老。当你已经知道,杯子什么也不是,只是杯子而已。一个人,一个可怜的家伙,其实什么也不是,不管他做什么,也只是个人而已,一个凡夫俗子……接着,你的身体变得衰老;不是一夜之间,不是的,先是你的眼睛发生变化,你的腿脚、肠胃或心脏开始衰弱。人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变老。后来有一天,你的心灵开始变老:因为尽管肉体会变得虚弱和退化,心灵仍在欲求和回忆,寻找和愉悦,仍对快乐充满渴望。当这种快乐的欲望也消失了,除了记忆和虚荣,不再有别的;人在这种时候真的变得衰老,不可挽回,不可逆转。有一天你醒来后,揉揉眼睛:你已经不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醒来了?日子所呈现的一切,你都精确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场景,天气,日常程序。不会再发生任何意外之事:即便有突然发生、不同寻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你知道所有的可能,你能预算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你都毫无期待……这就是衰老。』【第19章】『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不管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经历了这个,或许我们就没有白活?难道激情真是如此深邃、如此邪恶、如此伟大、如此没有人性?或许它并不是针对个人而言,只是针对欲望?……也许,它还是针对个人而言,永远总是仅仅针对一个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的神秘个体,但激情的内在实质并不取决于其行为和品质?』【后记 流亡的骨头】『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匈牙利人是唯一姓在前、名在后的欧洲民族。』
  •     “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且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或许这便是为什么一个人能够花四十一年来想着当年朋友举着枪瞄准枪的瞬间。没有复仇,也没有真相,没有答案,只有一个老人,道尽了四十一年的沧桑与幻想。语毕,友散,烛烬,放下,死亡。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意识流小说,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致入微,读来很是上瘾。
  •     3.6小时,373字/分钟。非常精彩,大师之作。
  •     面对将军的倾述(对,四十多年的愤怒力求理解尔后放下,将军整晚的回忆猜测分析剖视),很想让康拉德亲口回答说出来。但最后他走了
  •     完美
  •     跟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说的感觉不是那么一样吧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厄洛斯,随着激情衰老,接受。
  •     我觉得我应该重读一遍。
  •     有些段落单独拎出来挺喜欢的,但总体老实说比较失望,甚至有点生气(挺少有看完一个故事觉得很不爽的)。情节上很早就猜到了,内核的叙述翻来覆去想表达的意思却也没什么新意。大抵是写给精神贵族(这个词本身就槽点满满)的东西俗人无法被戳中点吧。希望独白爱情的观感能好一些。
  •     用一天时间看完,说明我还是很有激情!哈哈!
  •     “我不回答” --这里很漂亮!喜欢他对夜晚,狩猎,衰老和生活的真相的讨论。至于友谊和爱欲就没有什么共鸣了.......
  •     经过深思熟虑的碎碎念 好像几十年一个人把一切谜团都想开了 但仍想求得一个答案 即使活着只为这一个问句 仍不卑躬屈膝 是一种年老的 干涩的 挺拔的 壮阔的 稀释后无数遍仍旧挥之不去的骄傲 委屈和 悲
  •     朋友推荐的。不经意间读进去,开始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在讲什么故事,但是那一种古典贵族真挚、缓慢的细腻、诗意扑面而来。独特的独白,所有的故事都在一个人的讲话里,却又把整个世界都展现了。 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文风。非常值得一看。
  •     跟四十一年前同样的房间摆设 同样的晚餐 听两位老人秉烛夜谈 狗血三角恋恩仇 在时间的阴影中避难 旧世界奥匈帝国 烛烬
  •     当我在世界的阳光大道上健步疾行,你却故意留在了阴影里。 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如果我们经历了这个,或许我们就没有白活。吐槽一下 将军穷尽一生想知道的两个问题 对方给的回应分别是我不想回答以及你为什么要问你很清楚是这样的。以及还烧了一本没打开的日记本。吐血!
  •     朋友推荐的。混沌中读完,爱情、友情和命运,大概还需要再读一遍。
  •     如此普通的情节、如此单调的表现手法、讲烂了的大道理,竟然如此动人。用词准确新颖,流畅,纯粹的文字魅力~歌颂一下译者,功力深厚。
  •     大段大段的独白,讲述人性。很多诺奖得主推荐马洛伊。好书推荐。
  •     很糟糕的人物和情节,但不失为一部不错的散文集,不过整部都特撑着,放不下写时代挽歌的架子
  •     好看
  •     一个脑洞超大刚愎自用,疑心癌晚期的老傻X的自白。 脑内小剧场最佳导演。 带着鄙夷看着整篇小说。 将军你认为的纯粹就真的是纯粹吗?未必。 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就要按照你的想象处理你们的感情,按照你想象的方式回应你的付出,才叫纯粹的感情? 你是不是偏执狂?
  •     起初我产生了看马尔克斯的错觉,甚至遗憾图有老马其表而未得内里。可后半段,将军那整整占了整本书一半篇幅的质问不如说是漫长内心独白荡气回肠,他才是整段关系中最勇敢的人,他留下来,活下来,对秘密守口如瓶。
  •     友情、爱情、背叛、报复的最后只能走向一种孤独,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孤独。
  •     作为平凡的读者,其实还是很想知道这个老套的三角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可偏偏作者并不关心“是什么”和普通意义上的“为什么”。透过大段的独白,作者关注的是人为什么会被赋予特定的命运以及作为被“抛”在命运中的我们,到底能从人生中获得什么。这也是本部作品的迷人之处。
  •     我们不需要和过去和解,却需要你知道当年的所有细枝末节,将军等了41年。
  •     这本书可以用激情二字来概括,无论是内容,人物还是语言…… 人物形象太单一了,但是还得挺迷人的
  •     真的迷之加西亚马尔克斯/我老是抑制不住的觉得他爱他,直到最后一页_(:з」∠)_
  •     去体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感觉(尽管可能是错觉以及充满了误解)是阅读最大的享受,也没有比阅读更便利和快捷的方式了,甚至都无需学习另一种语文。(译本又是另一种转述和解读的过程。)
  •     2015年10月首次出版匈牙利原文直译中译本,20世纪文学大师重新排序之作,也是我个人2015年读的书中最优秀的一本,用两位老人之间的回忆撑起了整个故事,用简单诗化的文字承载了一个国度的幻灭,以及生命,友谊,爱情,背叛……
  •     看完之后只感到内心的平静,生命哪有那么多“what,how,why”,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化为“这没有什么”
  •     关于生活本质的讨论。对书中呕心沥血抽丝剥茧般坦诚的自省肃然起敬,唯有这样才不算麻木地生活。
  •     一部越看越精彩的小说,前半部分是有点枯燥的,后半部分可以说是妙语连珠了。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个特别爱思考的人吧...那么简单的故事情节(前面能猜到),却引发了一大波人生哲理。(无贬义...)看完只觉得深沉,敬佩,直到看完后记,才回味到其中的独立、崇高的精神和意志。(感觉我在胡言乱语)
  •     庄园的审判。
  •     开卷惊艳,翻译不功不过,成果是瑕不掩瑜。想看未删减版《一个市民的自白》。
  •     等待了四十一年零四十三天,将军终于等来了他知道一定会来的会面。在昏暗的客厅里,蜡烛慢慢燃尽,他们彻夜长谈。在死亡和时间面前,所有过去的事实、爱恨和忠贞都变得轻如灰烬。文字如诗,孤独如常,漫漫说尽一生,两个老人回头望,述说出他们对过去的感悟,对友谊、爱情、人生的感悟。落日余晖,请献给我一个吻!
  •     活着就是背叛了
  •     一泻而出,荡气回肠。跨越四十多年的秉烛对谈。一段像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一样亲密的男人之间的友谊,被“背叛”彻底改写。故事极简,人物极少,但却具有罕见的生活深度。在黑暗封闭的现实空间,老将军深入时间的心脏,回溯那段与来访的老友心心相印的岁月、无法知晓的内心秘密以及时代覆于个体之上的重压。一个老迈的灵魂对另一个速朽的灵魂提出的延迟的审判,也是拷问和自省。烛光将微,余烬难熄。命运让我们相逢,激情让我们放纵。生命就是无数个偶然片段连缀成的诗篇。我们热情歌颂人类的伟大友谊,却对背后的“冷枪”时刻保持警醒。
  •     不喜欢这故事
  •     神神叨叨。(平静。)马洛伊山多尔难道不是一个恐同的,歧视女性的深柜吗?ps这本书的热带描写是我见过最空洞无聊的热带描写。“当然,友谊不同于那些在同性身上寻求某种畸形满足之人的病态性倾向,友谊的厄洛斯不需要肉体。”“我们始终是朋友,这个词的含义充满只有男人才会理解的责任。”“男女间的关系就像市场上讨价还价,但男人间友谊恰恰是无私。”建议加入《给里给气的书单》。还马尔克斯,不要倒贴马尔克斯了你付不起出场费的
  •     故事情节单薄语言叙述不那么细腻,导致整本书虽然看着不错但总是有点不舒服卡在喉咙。尽量要壮阔,但又没那么雄伟。但是这还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老年将军虽然看似平和博爱了很多,但是他的宽恕仍然透着骄傲,这样的人物真是很迷人啊
  •     书写得不怎么样,勉强三星。如豆友is4dog所言,是个没什么天赋的作家,看的过程中几乎能感受到写作背后的艰难,然后被这种地才的孤勇感动了。
  •     四星半 翻译像诗一样
  •     酸爽的感觉,背叛任何一种情感,被背叛者在自己的心里也如老将军一般,一个人在心内完成愤怒的所有咆哮与自以为是的解答,在生活中被背叛者或者并不像老将军这样,在背叛者面前,将积聚几十年的一切宣泄,但在心中,也犹如书中的场景一般,不断的控诉,而没有答案。是一个被背叛者内心的小剧场
  •     上课都大胆拿出来看 还是用了两天 这种是属于会回购的那种。 当中对人生,世界,音乐,友谊,爱情的看法着实令人钦佩并学习
  •     太爱马洛伊的细节了 太精致了 另,对很多事物的评论都很扎心
  •     场景非常单一,出场人物也很少,基本上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一个人对过往的剖析。这样的简单情结,作者写了两百多页,却不叫人觉得空洞乏味,功力深厚。一开始以为是在讲友情,看到后面才发现这本书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人生。关于友情和爱情的背叛,老将军思考了四十一年,等一个答案,想要一个真相,当那个背叛他的朋友终于有机会重新坐在他对面,能够回答他的时候,他又觉得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人生到底是什么?活着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     比行动更值得关注的是动机。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将军口中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地讲述,他不肯漏过每一个细节,话越多越啰嗦,就愈是能表达人心中的孤寂。等一个四十一年的答案,却不想听了,不是不想听,而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尽管他声称已经知道真相,可内心,还有一丝侥幸。我们在内心都有一个答案,无论是否知道有其他答案的可能性,可还是期待有不同的答案——跟自己认为的真相不同的答案。
  •     Masterpiece 原作译者都是大师
  •     作者几乎和主人公一样倔强。满篇急风骤雨,却鲜有多余的音符。
  •     老爷爷的叙事,每个字都带着贵族的尊严和端庄。
  •     三星半……偏爱谈话还没开始前关于少年时代男性友谊的描述,期待值很高,后来大段大段的谈话反而让我卸力了。当然具有欧洲人特有的深沉和古雅,但没有很被打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