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光灯

出版日期:2015-11-7
ISBN:9787567536080
作者:王寅
页数:276页

内容概要

王寅,生于上海。
诗人、作家、《南方周末》记者。著有《王寅诗选》(2005)、随笔集《刺破梦境》(2005)、艺术家访谈录《艺术不是惟一的方式》(2007)、《异想天开——蔡国强与农民达 ·芬奇》(2010)、摄影集《摄手记》(2012)等作品。

书籍目录

晚年来得太晚了(2005—2015)
昨夜下着今天的大雨
幽暗中的人弹着吉他
此刻无须知晓生死
La Serra
你的头发
我抚摸着你的肩膀
只有你知道我是谁
昨夜有雨,今晨有雾
那一片蓝色
巴黎已经令我心生厌倦
我们没有谈论抑郁症
雨滴中的一滴雨
喝过咖啡的下午
而黑暗就在那里
北方的海边生长着三棵松树
你为什么围绕着我旋转
黑暗中的花瓣上升得如此之快
晚年来得太晚了
你来到了孤单的巴黎
这是最黑的黑
灰光灯(1993—2004)
直呼其名吧,泪水
忧郁赞美诗
飞往多雨的边境
白色的海洋
花卉的时间
终于有了昨日
必然是重复,必然是怆夷
灰光灯
秋天的气味
疲倦的白银
没有爱情的日子
隐士
闲人街上的虱子
明亮的仲夏夜
由于阴谋,由于顺从
也许还有缺陷
音乐变慢了
生活无法交换
最近七年
如果阅读
时光旷费得太多了
过敏的音乐
我敬仰作于暮年的诗篇
向下生长的春天
水手失去爱情
复活的骨头
时辰之书
惧色
我又一次说到风暴
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1990—1992)
说多了就是威胁
送斧子的人来了
大师的一瞬
利刃
缅怀
鹈鹕
乌鸦
国王
往事
我亲爱的畜生
花园
珍藏
齿上的星光
与奥西波夫精神病院不辞而别
靠近
风暴
光阴
生平
灵魂终于出窍了
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
秋天
痕迹
陡峭的时辰
崩溃停止了
今天的光芒
寂静的大事
给一位朋友的信
撒旦的琼浆
回忆诺瓦利斯
何时从黑暗的谬误中解脱
神赐
当代时光或九月
因为
冬天
恐惧的尊敬
黎明的马槽
谁是上帝需要的儿子
生活之事
我已看见了上帝
远离海滩的人们
没有窗口的春天
悲伤太多了
白痴之歌
漂亮的世界
炎热的冬天
我的前生是一个补鞋匠
你的命运
疲倦的一刻
对位
羔羊
割断春天的神经
天仙的睡姿
苦难
服从
在去天堂之前
夏日的肌肤
夺去吧
我站在我的门前
你判决吧,我的上帝
我们之中有谁可安慰他人
今天不是历史
暑气正在消散
第二次
穷人之歌
为了幸福而不是虚荣
如果我们也有相同的命运
朗诵(1981—1987)
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
午后
英国人
开花的手杖
这是个秋天
白日
你告诉了我死者的形象
夜色中的墙
战后
存在方式试论
红色旅馆
华尔特•惠特曼
一点小伤
罗伯特•卡巴
照片
你进入我的生活
我们如此成功
日历
朗诵
与诗人勃莱一夕谈
一个人从半空中落下
阳光
读书
初春
纪事
芬兰的诗
人总是要死的
臭皮囊
水静止的时候
溯流而上
一个人
核桃之诗
夏日即事
手套
继续

重要的事情
赐福
冬日
致梁晓明


诗之五
电影音乐
诗之七
考完修辞学坐在鞋匠的板凳上修鞋面前一片青草
河水冻结了
大陆新村9号
已经读完这一天
倾斜而上的土坡
中午时分
手松开了
5号
25号
32号
小狗密勒之死
忧郁
翻一翻手掌
音乐
一度是幻想
非洲
精灵之家(1987—1988)
闯入者
局外人
舞蹈者
睡眠者
梦游者
纸人
赋闲者
情人
病人
老年人
窥镜者
目击者
受伤者
死者
老鬼
园丁
使节
诗歌随笔
复得的诗歌
展览会上的图画
生命的利刃
我看见了白色的波兰

作者简介

《灰光灯》是“第三代诗人”中的重要诗人王寅诗歌创作三十年的自选诗集,其中包括他传播最广、脍炙人口的名诗《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说多了就是威胁》《飞往多雨的边境》《灰光灯》等,也收入不少他近年创作、首次正式发表的新作。这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在版的王寅诗歌精选集。
∮ 诗人王寅是80年代崛起的“第三代诗人”中的代表性诗人。
∮ 王寅诗歌超然、飘逸,文字纯净自然。
∮ 书中收录著名青年版画家周蕴智六幅石版画作品,与王寅诗歌相得益彰。
∮ 北岛、林贤治、多多、柏桦、翟永明、欧阳江河、钟鸣、王家新、陈东东、黄灿然联袂推荐。
∮ 全国多家独立书店将陆续举办《灰光灯》新书分享会、诗歌朗读会以及王寅摄影作品展。


 灰光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和十年前出版的《王寅诗选》相比,《灰光灯》增加了最近十年的二十首新作,相应地则是将上一本诗集里较弱的诗作排挤掉。另一个变化是删掉了第一本诗集里他人撰写的几篇评论王寅诗作的文章,代之以王寅自己的几篇有关诗歌的随笔。作为诗人,王寅非常早熟,他最早的诗作《朗诵》、《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等就已经显露出优雅、节制的成熟风格,随后三十多年的写作,只是在既有基础上持续不断精细地打磨。他从没有另起炉灶的想法,因为一开始他的路径就非常接近诗歌的核心地带,他所要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朝诗歌核心发起冲击(一首诗可以视作一个单独的战役)。王寅的诗多是短诗,语调从容优雅,内在又有一种隐忍的坚决,我以为在中国当代诗人里,王寅是极为少有的抱有纯诗理想的诗人。他动用他的经验(近作有不少漂亮又感人的爱情诗),但是他写作时注意力显然更多地集中在词语神秘的音色和复杂的意义场域中,显然这是古往今来杰出诗人共有的写作路径,而优秀之作则是其自然的产物了。文 / 凌越刊于南方都市报(2015年12月27日)
  •     “灰光灯”又称钙光灯,本系T. 德拉蒙德于1816年发明的一种以钙为燃料的灯,在有电之前曾被广泛地用于照明,且与后来的剧场演出中使用聚光灯有一段渊源关系。这点残缺的历史知识或许并不为读解王寅的这首诗所必需,但似乎也不多余。当然,对诗人来说,作为实体的灰光灯并不重要,他要紧紧抓住的,是这个词所提供的诗的可能性。第一节五行,前三行都是在拆解、敲打这个词。“这声音里有阳光”可缘于“灰光”一语本指太阳光经由地球反射到月亮上形成的微光,亦可缘于英语Limelight(灰光灯)中的Light常用来指阳光;“这骨头里有歌声”稍稍复杂一点,其中“骨头”是钙的转喻,“歌声”是舞台的转喻;“这灯光里有透明的空隙”显然是指舞台上聚光灯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两句不再围绕这个词本身,而是缘前句的“灯光”和“空隙”转向了舞台;但保留了“这……里有……”的排比句式,因而是同一口“气”所贯通。是一口什么样的气呢?句型是揭示性的、强调的,意在指明被“灰光灯”一词所遮蔽,或我们看不见的事物:阳光、歌声、透明的空隙、红裙里的雨、舞蹈里的血。我们会注意到这些事物在视觉或质感上具有敞亮、鲜明、轻灵、热烈、青春等性质,它们和直觉中“灰光灯”一词的幽昧、模糊、黯闷、清冷、迟暮等构成了内在的反对。这一意向以变奏方式在第二节的前两句中获得了对称的发展。指陈的语气变得更像是在争辩,也许是自我争辩。字数的增加——尤其是第二句——缓减了语速,这似乎与“不是……不必……”的双重否定所具有的劝解意味相协;但与此同时,前一节的排比所积蓄的势能也在必要的限定(“八月”和“深秋”)和修辞(“如此”和“像海洋那样不住地”)中找到了用武之地,使劝解和讥讽、斥责混而不分,而讥讽的意味更甚。其结果是,一方面,“寡言”和“叹息”这两个原本就发散着“灰光”的语象变得更灰,另一方面,发话人的内在反对姿态却显得更加孤傲和强硬。我不能说是最后三行使我产生了推荐这首诗的念头,但它们确实令我深为感动(包括激情和纯意象两种风格的转换无痕)。仿佛突然有心事来袭,又仿佛是突然被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所控制,诗人几乎是喃喃地说出了“暮色盛开的花朵”这个短语,语气也变得柔和。这种无主句为古典诗歌中常见,在本诗中则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至少可有四种读解:暮色中(下)盛开的花朵;由暮色催发而盛开的花朵;盛开着暮色的花朵;暮色/ 盛开的花朵;但无论怎样读,都可解出诗中原本对立的色调(在这里则是“暮色”的昏暗和“花朵”的鲜艳)在刹那间的融溶为一。接下来的“蝴蝶为露水所湿/ 如同天堂的眼睛”承续着前句的“花朵”和“盛开”,一连给出了四个轻盈、明亮的意象,且“蝴蝶”和“天堂”都和飞翔有关,但由此造成的上升感却被一个有重量的“湿”字挽住。这两行也至少有两种读解:为露水所湿的蝴蝶就像是天堂的眼睛;天堂的眼睛也像蝴蝶一样为露水所湿;然而无论怎样读,也无论是重读还是轻读,“穴点”都会是“天堂的眼睛”。这来自高处的湿漉漉的凝视是否再次影射了“灰光灯”?在这种近乎强迫性的凝视下,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再读这首诗,重新品味其精湛的诗艺,其既单纯又丰富的意蕴;而最终我们可能会发现,在同样不自禁的情况下,我们已经阅读了这位诗人迄今的大部分作品。
  •     当代诗歌表面上千疮百孔﹐乃是由那些表面和千疮百孔的诗人和评论家尤其是争论家们造成的。实力雄厚者都在深处﹐他们与其说是被埋没﹐不如说是自己埋没自己﹐因为他们深知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也具备接受时间考验的耐性﹐更有作为一位真诗人的高傲脾性。其中最杰出的多多﹐写诗三十多年﹐近年才获得广泛的承认﹐就是一个例子。这里要谈的王寅﹐仅是另一个例子。  一个表面的看法是﹐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九十年代诗歌黯然失色。真相是﹐八十年代不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但那是指表面而言﹐尤其是一代人踏入沉闷中年之后﹐即使八十年代是废铁时代﹐也会被当成黄金时代来回忆。那确是创办诗刊﹑互寄诗作﹑走南闯北﹑结交朋友﹑喝酒打架﹑偷书挨饿﹑主义勃兴﹑流派纷纭的黄金时代﹐但是真诗人好诗人幷不多﹕平庸者不算﹐实际上没几个留下来。而留下来的﹐都在九十年代写得更好或成熟。多多是写得更好的例子﹐王寅是成熟的例子。  另一个表面的看法是﹐九十年代是叙事诗的年代。真相是﹐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依然是抒情的。就多多和王寅而言﹐更是纯粹抒情的。九十年代的所谓叙事﹐实际上是带有叙事成分而已。它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看似挺容易写。这就像学英语﹐入门容易﹐是以学习者众﹔精通或学以致用则难。但是﹐对叙事成分的重视﹐却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它恰恰是重拾中国古典诗的传统。中国古典诗﹐一早就有非常出色的叙事诗﹐但这个传统未能得到发挥﹐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中基本上缺席﹐原因是叙事诗已被稀释为叙事成分﹐介入抒情诗的写作﹐或者说被抒情诗兼幷了。不是说当代诗人正在学习或应该学习中国古典诗﹐而是说﹐带有叙事成分的中国古典诗是如此普遍和辉煌﹐其中可能包含若干民族心理因素﹐而当代诗人正摸到这个部位。至于王寅﹐他是一个裂变的诗人﹐而他裂变的一个特点﹐恰恰是反潮流﹐从早期的略带叙事成分(主要受美国当代诗歌的影响﹐而美国当代诗歌又受中国古典诗的影响)﹐转为后期的强烈抒情。九十年代沈寂的王寅﹐远远地超越了八十年代响当当的王寅﹐而他八﹑九十年代诗歌质量的差异﹐恰恰也可用来形容中国八﹑九十年代诗歌质量的差异。  诗人的裂变特别珍贵﹐在于裂变来之不易﹐因为这一类诗人的潜在候选者为数众多﹐是一支诗歌大军﹐这支大军涌至裂变的巨大缺口时都临崖勒马﹐纷纷撤退﹐或在徘徊和犹豫一阵子后离去。而王寅纵身一跃﹐飞越而过﹐不仅在于他技高一筹﹐而且在于他有奋不顾身的勇气。而真正的诗人﹐正是产生于奋不顾身和勇气。  王寅的裂变不仅明显﹐而且容易划分。前期是八十年代﹐恰恰是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后期是九十年代以来。分界线更是手起刀落﹕一九八九年。好像还嫌不够清楚似地﹕这一年空白﹐一首诗也没有。  八十年代的王寅﹐作为读者﹐是一位高雅的欣赏者﹔作为诗人﹐是一位精致的炫技者。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位理想中的诗人﹐清高﹑潇洒﹐对世界冷眼旁观﹑对生活保持距离。这些﹐全都是通过一首首具体的诗作表现出来的。需要补充的是﹐作为炫技者﹐王寅当然是克制﹑得体﹑合适的﹐甚至是令你舒服和佩服的──假如你不用后期的王寅来审视和衡量他。而按他自己的意思﹐你不能不用后期的王寅来审视和衡量他﹕《王寅诗选》毫不含糊地把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放在前面﹐而把八十年代的作品放在后面。  他的成名作是《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    鹅卵石街道湿漉漉的    布拉格湿漉漉的    公园拐角上姑娘吻了你    你的眼睛一眨不眨    后来面对枪口也是这样    党卫军雨衣反穿    三轮摩托车驶过    你和朋友们倒下的时候    雨还在下    我看见一滴雨水和另一滴雨水    在电线上追逐    最后掉到鹅卵石路上    我想起你    嘴唇动了动    没有人看见  这里已基本上具备王寅前期诗的诸要素﹕异国情调﹑冷静的叙述﹑精确的细节﹑清晰的节奏。还有﹕间接经验。标题是这首诗整体质量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首诗之出名﹐又得益于电影之无名。  他还写了分别向诗人惠特曼﹑米沃什﹑施耐德﹑勃莱和摄影家罗伯特·卡巴致敬的诗﹐大多数也是精雕细琢和赏心悦目之作。但总的来说﹐就像《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是看电影所得一样﹐这些诗也都是看书所得﹐王寅笔下这些人物﹐是王寅笔下的人物﹐他们被局限在王寅的眼界里﹐尽管这位上海诗人实际上是要让他的读者开开眼界。美学趣味浓而人生体验浅﹐只能使他达到欣赏譬如惠特曼和米沃什精致的细部。在写于九十年代的《大师的一瞬》中﹐王寅送给某位大师的某位崇拜者一个警句﹕「你的神醉心迷/是大师精彩的一瞬」。把这个警句回赠王寅﹐会有太顺手之嫌﹐但若说王寅以自己精彩的一瞬﹑以相同或相近的角度给那些大师拍照﹐却是可以成立的。尽管这些诗看似客观﹐但读者却分明意识到作者的自我意识﹐而读者这一意识﹐有一部分是由王寅裂变后的作品提供的﹐在那里作者忘我地倾吐﹐不是向读者介绍他看到的世界﹐而是让读者看到他的世界﹐幷进入他的世界。  在回顾过去的创作时﹐他有一段诚实的剖白﹕「进入诗歌的初衷已让位于对技术的学习和汲取以及炫技性的解读﹐埋头在语言的竞技场上和大师暗自切磋成为头等大事。而诗歌激动人心的部分﹐刀尖刺中要害那辉煌的一瞬却被忽略了。就像沈迷于炼金术的修士﹐反将灿烂的黄金弃之不顾。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对词语迷宫的挑战和征服﹐我如同一个漂泊者﹐灵巧地驾驶轻舟在险象环生的词语和修辞之间穿行﹐但却回避抵达核心﹐只是在语言的中途作无尽的漂浮。」  但是﹐也会有那么一些时刻﹐当轻舟停泊于平静的小港湾﹐诗人瞥见了自己。《午后》尽管写得较早﹐却可作为他在整个八十年代的真实形象的一次总结﹕    秋天的午后这样好    阳光像草坪柔软地在我纸上铺展    难以相信会有夜晚    会有篝火﹐会有人哀悼星星陨落    你坐在对面      书本的天蓝色封面露出    额角苍白    阳光在指缝里变得鲜红    我爱这个午后    于是吃完一个桔子    就坐在这里    你就在我对面    而人们在我身边    在书页里    在大街上    闪闪烁烁  不幸的是﹐一语成谶﹐这幅宁静的画面﹐被撕成了碎片。  在越过分界线之后﹐王寅成为一个哀悼者﹑苟活者和流亡者(内心的)。形象完全改变了──准确地说﹐没有形象了。他整个地从诗坛消失﹐仿佛发表作品是一种耻辱﹐更不要说参加会议和争论。八十年代精心塑造的诗人形象﹐那个前王寅﹐已被他摒弃﹐就连现在的血肉之躯王寅﹐也被他视作行尸走肉踩在脚下(「余生」﹑「无处安放的死亡之躯」)。现在这个我们由于没有更好的称呼而不得不仍称呼他为王寅的王寅﹐在那幅宁静的画面被撕碎后﹐干脆把自己的面具也剥掉﹐露出暴烈的﹑有时是狰狞的面目。这个王寅﹐甚至变成一个幽灵﹐从血肉之躯王寅那里分离出去﹐一年中可能只来造访一次﹐惊醒他﹐把他提将起来﹐扔进书房禁锢几天﹐等他吐出一批诗作之后﹐才满足地离去﹐任那个血肉之躯继续在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同流合污的狂潮中挣扎。  如果说《午后》代表着王寅对自身一次短暂的近距离凝视的话﹐现在他可以说是进入真正的自己了﹐他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了。然而﹐他面临的第一件事﹐恰恰是说的危险。但是﹐曾经暗自与外国大师们竞技的诗人﹐在撕掉面具之后﹐刚好第一次取得了跟外国前辈们尤其是东欧和俄罗斯前辈们较量的资格──勇气。这才是真正的较量。把这种危险说出来﹐指出来﹐正是以真面目示人的第一份见面礼﹕「说多了就是威胁/说对了﹐就是死亡」(《说多了就是威胁》)「沉默重复着沉默/唯有欢乐不再出现……那些允许复苏的哀鸣/并不允许舌头恢复记忆」(《必然是重复﹐必然是疮痍》)  仅是这两首诗的片断﹐已经看出﹐与前期几乎是划一的声调不同﹐这里是两种声音﹐两种语调。一紧张﹐一深沈﹐说的形式与说的内容结合﹐甚至是说的形式服务于说的内容。那个合乎理想中的诗人﹐如今变成凡人﹐变成人人﹐有时是吶喊者﹕「时光的屠夫/帮助我狂热地死吧/正如鼓励我从容地生」(《何时从黑暗的谬误中解脱》)。  这咆哮是前期所禁止的。前期还有很多禁忌﹐例如避免使用成语套语。而现在﹐成语套语使用之密集(例如开篇的《直呼其名吧﹐泪水》)﹐最鲁莽的诗人也会畏缩﹐但其中所蕴含的悲痛与力量﹐不能不令人相信﹐这是新王寅在给旧王寅上一堂如何在陈词中超越滥调的高级诗歌课。还有如何篡改和颠覆像「日理万机」和「充满活力」这类象征成就和成功的成语套语﹐以达到最方便快捷的鞭挞和谴责﹕「日理牛粪的手」﹑「混乱的城市充满苟活的毅力」。  裂变并非仅仅是﹑甚至不必是告别过去。王寅是在破除自己的诗学戒律。不妨说﹐前期的努力﹐是要在诗人中脱颖而出﹐而这必然受到别人的牵制﹐以及受到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诗人圈的共同美学标准的约束﹐毕竟﹐取胜即意味着首先要遵守游戏规则。而现在他破自身的躯壳而出﹐这意味着他自由了﹐不仅脱离自身﹐而且脱离别人﹐脱离诗人圈﹐脱离诗坛。是的﹐甚至脱离时代﹐再走回来与时代对峙。还可以走回自身﹐钻入以前难以想象的自身的深处﹐甚至把深处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一面也挖掘出来﹕「为什么我的时代要反对我/为什么要扭断我的脖子/为什么我歌唱过的季节/也要将我毁灭……为什么我的心脏/成为世界上跳动得最为缓慢的地方」(《炎热的冬天》)  对于那位看捷克电影或眯起眼睛看惠特曼劈柴的八十年代诗人而言﹐这无异于口出狂言﹑自我膨胀。但是﹐对于面具摘除者王寅而言﹐这种旁若无人﹐正是回敬那些「饕餮之徒/夸夸其谈的年轻人/还有放荡的叛徒」的有效姿态﹕「我又一次说到风暴/是因为我要像它一样继续自命不凡/我愿意和它一起蔑视道德的力量/目睹帝国崩溃前最后的一瞬」(《我又一次说到风暴》)  裂变后的诗人﹐不仅疆域扩大了﹐消化能力也大大加强了﹐甚至培养出掠夺能力。前期主要受美国诗歌影响﹐后期则向欧洲诗歌看齐。美国诗歌是新鲜人﹐欧洲诗歌是在职者﹔美国诗歌是水﹐欧洲诗歌是血﹔美国诗歌是训练基地﹐欧洲诗歌是战场。但他这回不是向欧洲先辈们致敬﹐而是掠夺他们。有好几首诗﹐是直接把某位欧洲诗人的一行诗拿来作标题的﹐他们是莱奥帕尔迪﹑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夸西莫多﹑萨克斯﹐全都是直抒胸怀的诗人﹐前两位是浪漫主义大师﹐后两位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代诗人﹐而浪漫主义是前王寅避之则吉甚至嗤之以鼻的。而现实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在这里亮相﹐对于服膺现代主义的王寅而言﹐更是富于象征意义。(巧合或幷非巧合的是﹐尚有一首诗的标题﹐取自电影导演塔尔科夫斯基的一行诗。)在掠夺中﹐王寅再次取得了与欧洲前辈平等的地位﹕把他们精彩的一瞬﹐拿来作为自己精彩的一瞬。  诗人对自己前后两期创作﹐再次有清醒的剖白﹕「最大的区别是九○年以前是为文学写作﹐九○年以后是为生命写作﹐生命这个词很肉麻﹐但确实是这样。」实际上﹐为生命写作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但是﹐真正的文学﹐却有各种各样的读者﹐其中一种就是年轻的欣赏者﹐他把文学当成知识﹐掌握之后再拿来向同侪炫耀﹐像背课本考高分一样。哪怕是对苦难的深刻描写﹐也被他当作一种精湛的技艺来欣赏﹑来掌握﹐当作一种更高级的理解读物来炫耀。从年轻的欣赏者中﹐又产生一种年轻的写作者﹐他在真正的文学中创作看似真正的文学﹐甚至在对苦难的深刻描写的文学中创作看似对苦难有深刻认识的文学﹐甚至发明看似更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独具匠心的描写方式﹕正是这种求新﹐导致他更进一步地远离真正的文学。此所以﹐在早期的王寅作品中﹐我们多次遇见战争和死亡﹐但这与我们在他的诗中遇见流水和阳光没有多大区别﹕我们在读精巧的意象﹑清新的文字。这种求新甚至差不多把王寅送上穷途﹕一九八八年﹐他的两个组诗《我在丹麦的朋友们》和《精灵之家》﹐已有陷于模式化写作之嫌。  步入为生命写作﹐也是步入自信。自信的人﹐会骄傲和谦虚﹔没有自信的人﹐会自大和自卑。骄傲与自大﹑谦虚与自卑﹐仅一线之差﹐不易辨识﹐却有天壤之别﹐代表着两种状态完全不同的人。自卑者往往不知不觉地利用这一难辨性﹐把自大伪装成骄傲。为生命写作的自信者﹐一眼就能看透这一切伪装﹐也就不可能容许自己有任何遮掩﹐哪怕这种赤裸意味着给人带来不舒服。但在生活中做到这点难﹐在艺术中更难。此所以还需要勇气﹐而勇气有时候就是什么也不在乎。  这里﹐必须提到一种早熟者﹐他们几乎一开始就处于为生命写作的状态中﹐却技巧薄弱﹐即使经过艰难的努力﹐技巧得以维持﹐足以应付写作﹐但由于年轻﹐自信的底气毕竟不足﹐因而﹐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应付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评价﹐或因为底气不足而造成过于自信﹐整个状态遂不断被别人或自己消耗掉﹐成为裂变的巨大缺口前的徘徊者或犹豫者﹐终于成为离去者。  王寅前期的技巧练习﹐为他的生命之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信也更有说服力﹕别人的意见﹑别人的评价﹐他都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他前期培养的眼光和视野﹐都要比可能的批评者更尖锐和辽阔。前期的技巧练习还使他轻易地更换其诗歌的底色。他前期的诗作﹐格调都是明亮的﹐如有阴影﹐也是用来衬托明亮。他自认是幸福者(「我曾经无限幸福﹐现在仍是」)。当他变成哀悼者﹑苟活者和流亡者﹐诗作的格调也相应变成黑暗和阴郁﹐如果有任何明亮的部分﹐也是用来衬托那黑暗和阴郁。但早期的技巧﹐尤其是早期某些最优秀的感受力﹐依然随时供他调用。例如《乌鸦》﹕   穿着黑衣﹐在夏天的下午    在沿河的山坡上疾走如飞    河水在左边的卵石之间    耀眼如冰    一群乌鸦也沿河而上    绕着树林呀呀飞舞    它们肥硕的身体贴近水面    仿佛争抢一具腐尸    我想起此刻家人正在喝茶    阳光斜照到宁静的桌上    温暖着我的扶手    如同我仍然坐在那儿    天黑之后﹐除了那些不会徒然逝去的生命    阳光﹐河水﹐乌鸦激动的面容    和穿黑衣的我    依旧继续奔忙  第三节几乎就是移植自八十年代。不同的是﹐在八十年代﹐这一节会成为重要焦点﹐甚至是唯一的焦点﹐幷且当作幸福加以颂扬。现在它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幸福的面画﹐但它岌岌可危﹐被黑暗和阴郁包围着。这个画面﹐既是对过去的技巧的融合﹐也仿佛是对过去的追思。诗中的我﹐可以说是集哀悼者﹑苟活者和流亡者于一身。  在放荡者﹑饕餮之徒和肥硕的乌鸦的时代﹐「生命却像泪水﹐就像泪水夺眶而出﹐但永远找不到降落的方向」﹐而灵魂悬若游丝﹕    灵魂总有栖身之所    在茂盛的黑暗深处    像一株麦穗﹐逃亡者倚住    窄窄的梯子﹐悄无声息地生长        ──《花卉的时间》  这画面是诗人前期所难以想象的﹐无论是在技巧上或体验上﹐以至在想象力上。同样是纤细的描写﹐相比之下﹐这种精微所达致的纵深度﹐立即使前期的敏锐变为平面。就痛苦而言﹐前期是来自外部(电影﹑书本﹑观察)的痛苦﹐或可称为「可视化的痛苦」﹐这里则是出自内心的「痛苦的可视化」。这里﹐文学消退﹐生命耸现﹐而生命耸现之时﹐恰恰是生命落难之际。这也意味着﹐为生命写作﹐并非一厢情愿的顿悟﹐而是刻骨铭心的感悟和体悟。如果你细究这画面是谁看见的﹑谁发现的﹐你会惊觉﹐这已不是一般人的视域﹐甚至不是人的视域﹐而是幽灵的视域。在这希望与绝望的边陲﹐希望与绝望可在顷刻间互换﹐生死不是一线之差﹐而是交织﹐就连难得一见的韵脚也如此﹕    轻柔的投影布满身体    这是光芒﹐也是迷雾    这是缠绕灵魂的旗帜    也是冷酷的超度        ──《漂亮的世界》  这是但丁之眼﹐是幽灵在身体和灵魂之上徘徊并下判断。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尤其是在时代的肯定中否定﹐在时代的否定中肯定﹐这人性和个性的最后坚持﹐这坚持中的抵抗与争扎﹐也许就是生命的泪水垂落的方向﹕    顺从无休无止    羞辱无人知晓    唯有灵魂的幸福融化时    我们彼此相知的肉体    才是动人心弦的表达        ──《寂静的大事》  与前期的明朗不同﹐也与我上面所引的众多片断不同﹐王寅裂变后的诗﹐幷非都是如此可解﹐反而往往是隐晦和强制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暴烈﹐仿佛为了踏出一条直路而披荆斩棘。另一个原因是他大量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有自动写作倾向。超现实主义诗句﹐不但写作全凭直觉﹐真正的阅读也是全凭直觉﹐唯一的线索﹐就是以诗中的音乐为向导﹐而超现实主义者都有一副天生的好耳朵。王寅早期已表现出他对节奏的娴熟掌握﹐尤其是他对分行﹑跨行和空行的准确判断﹐有时使一首诗接近于一首「纯音乐」作品﹐例如八十年代作品中我特别偏爱的《音乐》﹐九十年代的《齿上的星光》则是《音乐》的延续和深化﹐其精妙的收放使人完全忽略其文字意义。  不过﹐在大多数场合﹐王寅最为动人心弦的表达﹐依然是那些最清晰的句子。似乎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在诗集第一辑中﹐以《直呼其名吧﹐泪水》开始﹐以《我又一次说到风暴》结束﹐而这两首诗都写得特别坦白﹐好像是在表达他直呼其名的愿望。可是﹐另一方面﹐他那些动人心弦的表达﹐又恰恰是在隐晦和强制性带来的张力中催生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甚至这个矛盾有没有必要解决﹐以至王寅把不把它当作矛盾﹐也许连他自己也会感到矛盾。  王寅九十年代以来九十多首诗展示的个人与历史﹑与时代﹑尤其是与自身的冲突﹐其暴烈﹑凶猛﹑粗旷﹑细腻﹑哀婉﹑低颤﹐在中国新诗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位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回答沈寂的无限压力」﹐而他作为一个诗人之独立不群的精神和弃绝名利的态度﹐更是可贵和可敬。文 / 黄灿然原载于《读书》2005年第6期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王寅的诗带着奇妙的画面感,他诗里的东西真实可见,以致于你一抬头看见某种东西就想起他的诗。 他的诗像是走廊的灯光,你往前走,灯光忽明忽暗,像是通往另一个地方。
  •     我们因狂喜而湿润的眼睛
  •     冬天已走 依然爱一个诗人
  •     很好的诗集。
  •     “只有你知道我是谁”(里尔克语),诗歌是你我之间的秘密。
  •     书做得很好,也算是一次总结,可是我觉得特别的遗憾——王寅我最喜欢的地方,那种灵动的电影氛围,剧场的张力,果决的叙事语调,还远没有发挥到极致就过早消退了,只留下零星几首、几句若隐若现,时有时无。
  •     打高了
  •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在冬天仍然爱一位诗人”
  •     1989年一首也没有
  •     海水太冷,白天太长
  •     王寅终于出新诗集了,期待已久,灰光灯微信公众号也很赞~
  •     读王寅,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另一个自己——世界在彼岸狂舞,我却隔岸观看,不为所动,又蠢蠢欲动。犹豫之中转而观看春天、风暴、走廊里的灯光、黑暗,那是内心不死的欲望,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     多重身份,诗常在心。
  •     王寅用三十年写尽了一生。死,就不要像任何一片花瓣。
  •     在方所见到王寅,跟他讲,王老师,我还是更喜欢你早期的诗作。他说,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不这样想啦!蛤蛤。
  •     送斧子的人來了 我們的頭來了。
  •     好到哭。。想写的诗都被写完了
  •     有些失望,隔一段時間再讀
  •     说多了就是威胁 送斧子的人来了
  •     I was doing well until they said your name.
  •     买了个签名本。
  •     早期作品还不错,后面的真不喜欢。上海诗人吧,普遍给我一个感觉,脸色苍白,神经过敏。都五十岁的人了,和女人亲个热也要写首诗,下午喝杯咖啡也要诌几句。我觉得这样的诗人不配进文学史。
  •     很有意象派的感觉,这本书从内容到装帧设计都堪称工艺品。
  •     这不是我喜欢的抒情风格
  •     因为几首好诗,还是给4星。
  •     诗人王寅诗歌创作自选集,三十年磨一剑。
  •     我们这个时代的内心
  •     诗篇来晚了,春天始料未及,必然是重复,必然是怆夷
  •     我的马在雨中独自回家
  •     这真是悲剧 岁月不再宽慰我们 总觉得就要发疯 但老是疯不成
  •     很喜欢诗人独特的视角 没有撕裂的呐喊 没有过分的痛苦 从诗人时而温和时而冷峻的句子里 猜测他应该有张干净英俊的脸孔。
  •     掩卷,想起诗人柏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王寅,这个很少被谈论,或者说很难被谈论的诗人,他的生活、写作、阅读、摄影,乃至他成长的80年代都在精确地表明他就是一个时代的漫游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