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午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9866472527
作者: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威廉.布洛斯(1914-1997)
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文學三巨匠之一,被稱為垮世代的理論教父。他因販毒吸毒被判在家監禁,後與同居人逃到墨西哥,又在酒醉後誤殺妻子,被判緩刑兩年。他後來浪跡南美洲、摩洛哥,回到美國後,以《裸體午餐》一書驚動文壇,曾引起審禁官司,許多名人都為他的官司出庭作證。《裸體午餐》交替於現實與虛幻之間,極富實驗精神,初具規模的切割手法(cut-up)對後世的美術、音樂、文學創作均影響甚深。布洛斯在1984獲選進入「美國國家藝文學會」,《裸體午餐》也獲《時代週刊》遴選為1923-2005年英文百大小說。

作者简介

經典電影《裸體午餐》原著小說
垮世代理論教父在台第一本翻譯著作,《時代週刊》英文百大小說,對後現代音樂藝術文學最具全面影響力的作品。
《裸體午餐》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不僅重新界定文學的定義,也重新界定美國文化。本書描述一個毒癮者漫遊紐約、丹吉爾等各城市的膽寒故事,最後落腳於夢魘般的跨際區荒土。
本書創新的寫作形式、勇於探索禁忌話題,以及筆力萬鈞,直接影響了Thomas Pynchon、J.G..Ballard、William Gibson等褻瀆文學的作家,影響力並擴及音樂、電影等藝術形態,甚至直接衝擊媒體。
《裸體午餐》的完全復原版修正先前法版與美版的錯誤,並將布洛斯的註解穿插於原文中,附錄包括他歷年來針對本書所寫的各式評論,以及初版時刪掉的內容。是研究垮世代文學必備寶典。


 裸體午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不少段落难以卒读,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其中的能量(与之相比,竟生出品钦的东西不够hardcore的错觉)。很少有作家有如此的生活,很少有如此的小说。本作说明,在某种情况下,一部杂乱得几乎没有章法的小说可以媲美纳博科夫式的精巧算计。有一种小说以行星爆炸的面貌出现。作为读者,除了可以感受到迎面的热浪之外,还可以在满地残骸片拾取一些真正巧夺天工的碎片:一些绝妙的句子和引人自行联想到原先可能的那个巨大星球的零碎的单词。
  •     这老头能活83岁,也是奇迹。他的一生是跟吸毒、流浪、强奸、暴力、腐烂、浓血、同性恋、精神崩溃混合在一起的,肉体精神双崩溃,一辈子彻底操蛋,然后居然活83岁安享晚年------比高尔基幸福多了。他们家老头有钱,这家伙哈佛大学(就是我们的北大?)获英语博士学位(人家的母语就是英语所以应该是相当于北大中文系高、高、高材生了)毕业后,也不用工作,每个月拿着200美元闲晃(PS, 193x年那时候200美元还相当值钱),然后每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偶尔找个记者、私人侦探和酒吧招待员的职位掩饰身份,偶尔写点文字,结果就是这部奇书。我觉得这家伙最懒,别人还指望写点书或者诗什么的混个名声、挣点钱,他老人家最屌,反正不缺钱花,就随着自己瞎折腾,天王老子不管。也有缺钱的时候,就顺手带点毒品给人家,或者琢磨着带着女朋友去乡下自己种罂粟花-----毛主席老人家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吸。然后他真的干了。比起金斯堡我更喜欢这家伙的作品,就像相比川端康成我更喜欢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比起北岛我更喜欢海子的作品,就像比起上海的湘菜我更喜欢直接在长沙街头吃到的、油烟辣椒味呛鼻的湘菜。改良的,算了吧。-----------------------------------------------------------------------------------------------------------------------------附:一九三几年,顶级豪华车一般2500美元,福特的中低价的车为600美元,相当于我们17/8万的车吧------考虑到那时候买车还是有钱人的事。所以当时每个月拿着200美元(粗略估算相当于现在一个月6万块钱)到处闲晃的威廉,开始时应该感觉不错,所以才那么折腾。

精彩短评 (总计86条)

  •     心情放空 释放...
  •     阅读中,感觉真的很不错...虽然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些杂乱无章
  •     一本好书,发人深省!!
  •       读威廉•巴勒斯的《裸体午餐》,如果揣着正常人的思维去看,里面的内容一定会让你觉得混乱不堪,好似突然走入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这原本不是神智正常者写出的文字,意象奔突破碎,仿佛踩着一地映照畸形破败场面的碎玻璃。
      
      这种脱离完整故事架构,甚至只突现感官、器官、心理感受的作品,却刺激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文坛,在一支异军突起的、后被称作“垮掉一代”的队伍中成为佼佼者。二战之后,年轻人试图通过反抗社会一体价值观来实现自我精神,那股叛逆、迷茫、困惑与愤怒交织的情绪导致了此类文学的诞生,催生了诸如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这样的灵魂人物。如果说他们的作品有什么不谋而合之处,恐怕就是精神是超越社会秩序、道德、原理之上的极高之物,此物虚无、坚挺,傲视群雄。
      
      你不能吃着中国的米饭、喝着劣质的奶粉成长为一个精神空虚的人,九年义务教育,一路读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而后读《裸体午餐》时不知所云,看得晕头转向。这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困缚于社会既定规则下的我们,要突破这层束缚显然很困难,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带着研究的套路和眼光去审视,才会觉得威廉•巴勒斯的超绝之处。
      
      这位经历过吸毒、精神崩溃、谋杀妻子的争议人物,却很奇迹地活了83岁,令人匪夷所思。他于1914年2月5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母亲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著名将领罗伯特•李的后代。从小家境优越的他受到文学熏陶,也接受了良好教育,就读于哈佛大学文学艺术院。起先,或许是为了体验生活,他先后从事多种工作,如害虫驱杀员、工厂工人、广告文员、酒吧服务员等(在同名电影《裸体午餐》中,他的人生被真实反映了出来)。不过富裕的生活反教他堕落,在得克萨斯州种植大麻,做枪支和毒品贩卖,在公共场所的同性淫乱……传奇式的经历几乎毁掉他,他一边沉迷于罪恶的生活中,一边以此作为标本写入文字当中,并集成作品《瘾君子》和《同性恋者》。他开枪误杀了妻子琼,在保释期间逃往墨西哥,也是这件事促进了他全力专注于创作。不久,正当他在吸毒生涯中无法自拔时,他的书引起了世人关注。可是那种引起生理不适的描写和非线性书写被评论家骂作垃圾,甚至为出版的事闹上法庭,后来才在金斯堡等作家的书面声援下才得以打赢官司。《裸体午餐》(Naked Lunch)最初的书名为《情色午餐》(Nakde Lust),因字迹潦草被出版商误看作是《裸体午餐》,便顺势用了此名。
      
      在书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一年没有洗澡,没有换衣服,只是每小时撩开衣服把针头扎进毒瘾晚期那种纤维状的、灰木头般的皮肉里。我从不清理和打扫房间。空的安瓿盒和垃圾一直堆到天花板上。由于欠费,水电早就停了。我整天什么事也不做,可以一连八个小时盯着自己的鞋尖。”这种虚度,显然以一种病态充涨了他的生命。至于之后长时间的戒毒,然后狗屎运来到,文稿出版,再写流行歌曲,一系列后续好运的来临,使他的写作引起了瞩目和争议。他的书俨然成为精神猥亵者逃遁的途径,意象丰富,奇异乱象仿佛从社会常伦中脱逃出来,成为比超现实主义更为支离破碎的东西。
      
      于是研究者们纷纷赞誉它为反映美国迷惘一代的杰作,里面“地狱”式的写照正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一种变形勾勒,他们甚至称巴勒斯的这种风格为“剪裁法”,类似于电影手法中的蒙太奇,将不同景象拼接在一起,以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把握住巴勒斯在创作时的那种意向,他试图表现什么?人性的极度贪婪?亦或欲望下的罪恶?还是那种破碎之下的快感?有人说《裸体午餐》是后现代作品群里的失败之作,也有人为巴勒斯辩驳,认为这是打破时序和反传统的书写,至少从固有的、公认的语法和句法中解放了出来,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语言革命。不过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巴勒斯式的吸毒患者的意识图像,错乱的思维、毫无延续性的情节,仿佛是从某种妄想症中获得了寄生,将瞬间从脑中涌现的幻象勾勒成巴洛克式的浮华——很多颓废、低级、腐化的细节,的确会让人宛若沉浸于梦境中不知所措。
      
      巴勒斯认为语言如同肉体,生来就有,而且语言如同病毒,会随社会意识而侵入个体精神,导致个体特征的丧失,因此他故意扰乱了正常人固有的思维定势,像一个探险家,勇于将一种异空间式的语言环境挖掘出来。他热烈的叫嚷着:“亲爱的兄弟们,极限尚未到来,我将用一根短路的黑色动脉熔断保险丝,炸开我的脑髓。”他也将这种极端的方式引进了文字当中,当然,他被世人认可以后大可以夸夸其谈,以此赚取更多眼球。不过话说回来,在后现代层出不穷的作品当中,威廉•巴勒斯的这部作品的确起到了“领军”作用。
      
      他的文本式“剪裁”方法,是否是导致后来“非虚构”文学创作和解构主义或立体主义创作的直接原因,但我们确实可以或多或少从巴勒斯的文字中寻到影子。其作品书写也不完全是虚幻而架空的,有报纸新闻的融入、真实事件的拼贴,所以虚实相间,亦真亦假。后来的作家中,卡波特(《冷血》)、勒•克莱齐奥(举世闻名的处女作《诉讼笔录》)、赫塔•米勒(诗歌意象中的拼贴)等人作品虽风格相远,却多少能嗅出一丝似曾相识的味道来。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天才之作,虽虚无且挑逗你的忍耐力,但没有第二部作品可以与之比拟,评判它的声音也是微弱而无力的,因为在既定规则和秩序之下,它毫无形状,自由而多重变化的角度,使我们这些正常的人都慌乱无措。
      
  •     飞行必备读物
  •     @大石落地 “出于道德感需要和意义完型需要而发的”,总结得很好。
  •       (一)文体
      
      倒不是因为书中有大段的淫秽描写促使我对这本书放出冷箭——五十年后,那些所谓露骨的也早被抹为含蓄;对《裸体午餐》感到怀疑,是因为这种由威廉·巴勒斯推至极致的“剪裁式”写法,可能就根本取消了小说的叙述可能,而这正是后现代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如果我们依旧认为在讨好读者的反面只是自说自话,而除此之外别无第三条路可走。因此,为了创作的独立与先锋必须斩断往昔与未来之间的联系——那么写这篇书评也正为此。
      
      熟悉后现代派小说的读者,大多能举出几本有名的作品,如贝克特的《马龙之死》,阿兰·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些无疑都是杰作。但后现代主义由于其思潮根基的不稳定,所以传统小说可能流于的庸俗,在这里的确代之以先锋性,而它的问题也许就在于先锋性无法被阅读。被推为“垮掉的一代”教父的威廉·巴勒斯,在《裸体午餐》一书中便将这先锋性淋漓尽致地横亘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相比前面几部作品,我对这一本小说持否定态度。
      
      《北回归线》与唐·德里罗的《地下世界》我是前后脚读的,其实这二人恰成一种对照:德里罗注重的是观念上的涉入,有很深的思考——以观念为主的作品,其涉入的主题性必然压倒叙述的主体位置;而米勒则注重感受,换句话说便是表达上更胜一筹。但如果从观念与表达两方面来说,他们都不完整。这一点我以为就是后现代小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北回归线》属于现代小说),不完整既是大多数小说根本不存在形式的问题,也不存在值得探究小说结构样式深度与广度的可能。如果按照上面的分类,《北回归线》与《裸体午餐》实为一派,都是将感受推至极致的小说,但后者恐怕也就走得更远。
      
      《裸体午餐》中的拼贴手法,致使全书呈现的样子是彻彻底底的断裂,字义上的断裂,上下文的断裂,时空的断裂。读者只能大体了解作者身处的环境与精神状态,而无法体会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此时这种断裂也就体现在往昔既成与未来可能之上。换言之,这种文体上的断裂是彻底的。
      
      如果说战后美国的社会的环境是其根源,巴勒斯等人无疑将反叛也伸向了文体。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小说分道扬镳之后,文本只能由读者猜测。罗兰·巴特在1968年提出“作者之死”的观念,认为作者的内涵只能由文本自身揭示。要我说,这恐怕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关于叙述义务的最好遁词,而此种意义上的反叛实为灾难。
      
      余华在一篇谈论福克纳的随笔中说:“叙述上的训练有素已经不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出神入化地成为了他的血管、肌肉和目光,他的感觉、想象和激情,他有足够的警觉和智慧来维持着叙述上的秩序,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叙述时犯下低级错误的作家,他不会被那些突然来到的漂亮句式,还有艳丽的词语所迷惑,……它们的来到只会使他的叙述变得似是而非和滑稽可笑。他深知自己正在进行中的叙述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准确和力量。”我用了半个月把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完。合上书的那个下午偶然读到了这篇随笔,我觉得《裸体午餐》正是充斥着低级的错误,无章的秩序的一本书。当然,也可以说这是本由错误与混乱组成的反叛之书。对先锋的热衷并不可悲,但对先锋的盲信自设藩篱,也建立了更为残暴与虚假的自我政权,这才是真正可悲的地方。
      
      
      (二)思想
      
      当初读《北回归线》时,我曾写下几则笔记,其中一条是:“《北回归线》是将感受推至极境的一本书。如我们所知,西方文明并没有没落,这恐怕就因为它存在着一种包容批评与自我更正的本色。米勒的疯狂描述并不过时,它甚至指向了人类的整个现代文明。”从《北回归线》到《裸体午餐》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发展的脉络,他们都在更加疯狂而无序地召唤着酒神的到来。最大的变化是:演进至《裸体午餐》时,非理性精神已将叙述的基本框架毁坏了。
      
      六月去了一趟北京,在万圣书园翻了翻杨恒达所译《尼采全集》(尚未译完),在总序中译者写道:尼采的学说“使人们从对理性的非理性式的执迷不悟中……惊醒过来。”这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近代的思潮历史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此起彼伏。二者的关系实际上等同于真与假的辩证,可以说理性与真都不具有终极价值。对于理性的非理性狂信亦是非理性,如同“真的假”一样。质而言之,非理性未必等同于没有逻辑毫无节制的情绪起落——在某种程度上它会以纯粹的理性来达成其非理性的目地。也就是说,二者的区别落实在出发点上。打个比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中是何等克制与冷静,但能据此否认其非理性的本质么?
      
      如果说《裸体午餐》中同样存在一条主线,那么只能说是非理性。但若据此批评这本小说,也未免有些冤枉。因为非理性是百年以来的哲学主线,而对于理性的非难则贯穿始终。如同尼采所说,自苏格拉底以降,哲学家都开始了将一切诉诸理性的颓废之旅,无限度地放低了感性的尊严。这种认识的恶果便是所有的哲学家都成了编织自己体系的大蜘蛛,于人生毫无意义。后来,经由启蒙时代学者设计,理性化作现代社会的精神内核,依靠它可以使社会由农业文明准确无误地衔入工业文明。但同时这一套设计也带来了精神上的重重危机。一言以蔽,理性对世界的把握都是抽象与局限的,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正如康德所说,这个工具的可靠性远没有那么乐观。其次,理性实际上往往沦为欲望的工具。它之所以显得势不可挡,有可能是因为所有人都感觉到它能带来私欲上的满足。这就是我们越过漫长的几个世纪,才得以认识到的理性的虚妄。严格说起来,尼采是一切非理性思潮的鼻祖,这种毁灭的混乱在他那里才得以奠定。
      
      现在问题来了:人们如果据此非难理性,高扬感性,后者未必就能给人带来恒定的幸福。亦如上文所说,理性并不具备终极价值。对于理性的狂信是非理性,对于非难理性的正当性的狂信亦是非理性——我怀疑任何不容辩驳的激烈定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非理性。人们远没有走出蒙昧时代,无论人们对于现代性的有害论证如何缜密。现在是审查非理性的时候了。
      
      我相信人是道德的动物,所以不赞成非难理性。可每个人都是其道德的裁决者,而制度对道德亦有培育或败坏的作用。文学是不谈道德的,且道德本身已经在现代化社会中贬值了。周作人在《雨天的书·序二》中说:“我原来乃是道德家,虽然我竭力想摆脱一切的家数,如什么文学家批评家,更不必说道学家。我平素最讨厌的是道学家,(或照新式称为法利赛人,)岂知这正因为自己是一个道德家的缘故;我想破坏他们的伪道德不道德的道德,其实却同时非意识地想建设起自己所信的新的道德来。”这段话说得很好,但在文艺中恐怕就不能普及。文学毕竟是讲求宽容的。
      
      我曾说:“人自当有所判断,但这个判断不应抹杀可能对其本身有所威胁的新生事物。如此则非谓判断毫无意义,而正说明文艺上的宽容最为难得。”所以,大陆的读者或惊讶于《裸体午餐》一书的惊世骇俗,这本属正常;但如果据此感慨世风日下,则不免有些可笑。文艺上的宽容我以为就是止庵先生所说的“自适其适”,而我们考察非理性于这本书的正当性则丝毫无损——任何写下的东西都可以被批评,但不应被查禁。
      
      
      (三)整体
      
      《裸体午餐》中采取拼贴手法不是偶然的。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者日渐认为自身所经历的历史不再可靠,譬如唐·德里罗就在《地下世界》中分开叙述了两种历史,而书名所示便是那个被官方历史遮掩的地下历史。于是他们逐渐将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与评论引入文学创作中,也就抹去了多体裁之间的界限。究其本质,这种创作手法根源于对官方话语的怀疑,因此要求文学必须无休止地贴近现实。然而这样也就剥夺了小说的道德隐喻。
      
      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辞中说道:
      
      “我们今天的悲剧是一种肉体上的恐惧,它已经持续了那么久,以至于我们几乎都能忍受它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关于灵魂的话题,有的只是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会被炸的粉身碎骨?’
      
      “正因为如此,今天从事写作的年轻人已经忘记了关于人类内心深处的自我斗争的题材,只有这个题材能写出好的文章,因为只有它是值得去写的,是值得付出辛劳和汗水的。人们必须重新回忆它,必须告诉自己,世界上最可卑的事情就是恐惧;并且告诉自己,永远忘记它,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不给任何东西留下位置,除了那些古老的真理和心灵的真实。缺少了这些普遍的真理,任何故事都是短命的、注定要被忘记的——这些真理就是爱与荣誉,怜悯与自尊,同情与牺牲。
      
      “如果人们不注意这些真理,他们的工作就是无用的。他们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在写情欲,在他们描写的失败中没有任何人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他们描写的胜利中找不到希望,更糟糕的是找不到怜悯和同情。他们的悲剧没有建立在普遍的基础上,不能留下任何伤痕;他们不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我读《裸体午餐》时便常有这种感触——他们的悲剧没有建立在普遍的基础上。小说可以不给读者以积极寓意(说来积极这个词也被时代给毁了),但基本价值的缺席正是它无法成为一流文学的原因。这本书终结了美国的出版审查制度,然而这是它的历史意义,与文学批评无关。
      
      福克纳在那篇演讲中最切实的一段话是:“诗人、作家的责任就是书写这种精神。他们有权力升华人类的心灵,使人类回忆起过去曾经使他无比光荣的东西——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从而帮助人类生存下去。诗人的声音不应该仅仅成为人类历史的记录,更应该成为人类存在与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福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进入了创作衰退期,但这些话仍然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了一流小说的内核。文学固然不是说教,但正由于道德隐喻的存在,后者才具备恒久的可能。
      
      在我们这个时代,在面对任何一件不确定的时代赐予时,人们表现出的悲观、犹疑、失望、痛苦、愤怒,都隐藏着个人面对时代的无力感。无法接受真诚之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好态度是玩世不恭,而它的定义是取消价值,至少能让人们放弃所专注的事情——因为它们“毫无价值”——于是便取消了无力感。我们通常认为虚无主义是传统形而上学崩溃的总过程,犬儒也是虚无主义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传统形而上学所建立的一切道德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内里自毁,即崩溃发生于它的内部。那么,是否意味着传统道德自身的虚假性注定了它不能持久地发生作用?
      
      但小说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为了贴近现实,在可以确定的更大规模的价值沦陷(我们创造词汇,这没错。但更多时候我们玷污词汇。我们对语言丧失了信赖)出现之前,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写出关于人类内心深处的自我斗争,并且带领读者回顾古老的真理。我认为那些斩断了往昔与未来之间联系的作品,他们也就失去了现在。
      
      2013年7月31日
  •       不少段落难以卒读,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其中的能量(与之相比,竟生出品钦的东西力道不够的错觉)。很少有作家有如此的生活,很少有如此的小说。本作说明,在某种情况下,一部杂乱得几乎没有章法的小说可以媲美纳博科夫式的精巧算计。有一种小说以行星爆炸的面貌出现。作为读者,除了可以感受到迎面的热浪之外,还可以在满地残骸片拾取一些真正巧夺天工的碎片:一些绝妙的句子和引人自行联想到原先可能的那个巨大星球的零碎的单词。
  •     呵呵。有趣的书
  •       这本书很难用小说的概念来界定和解读。它多是感觉和幻像,假如你没吸过大麻,你肯定无法理解它,当然你吸了也未必理解。它太艺术了、太感官了、太无序了,总之太牛屄了。读它你会感觉你变成了一只阅读的虫子,钻进人的皮肤,随着血管,遨游在人的身体内,领略人体内既鲜红又黑暗,既阴冷又燥热的奇观。读这本书就要像面对大麻和毒品一样。正如书的序言所说:毒贩不是把毒品卖给吸食者,而是将吸食者卖给毒品。我们必须先把自己献给这本书,然后才能真正拥有它。
  •     哇噢!!!!!!!! 另:这是一个相当尽责的译本.
  •     吼吼 荣幸
  •     裸奔的灵魂
  •     @大石落地 多谢指教
  •       04年在川大双流校区的一家二手书店里买过这本书,看封面,貌似是属于一套“世界十大禁书”这类的合集里的一本。翻译比较粗糙、生硬。
      威廉·巴罗斯的小说更多的意义在于阅读的体验和感官的刺激。垮掉派作品的翻译更要接地气呀!
  •     北大只不过是鸡国的一个学校而已
  •     雖然描寫低級下流,卻富含深刻意義,幽默以及自創的英文字詞產生了自我風格的世界。
  •     名字就很吸引人啊!!!
  •       对于威廉-巴罗斯来说, 50年代显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 对于他的读者来说, 直至现今, 只要捧起这本书, 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
      
      作为垮掉一代三驾马车之一的威廉-巴罗斯的代表作, <裸体午餐>在晦涩混乱肮脏上臻乎顶极. 以支离破碎而论, 则远超垮掉派圣经<在路上>, 以肮脏猥亵而言, 也更胜金斯堡的<嚎叫>一筹. 尽管经常有人将巴罗斯与波特莱尔相提并论, 但事实上, 在巴罗斯面前, 波特莱尔简直是一只两周大的纯白羔羊. 原因? 原因很简单, 波特莱尔的时代只有低浓度的鸦片酊, 而巴罗斯的时代各种致幻剂层出不穷, 作者本人有十五年的吸毒史, 在写作的时候大大发挥了这个特点, 肆无忌惮地借鉴了毒品和戒断反应带来的谵妄与幻境. 当然作者也在事后直言: “看清楚,看清楚吸毒的路,不要贸然踏上去,结交乌合之众”.
      
      作为读者的你, 可能就要面对这样一朵由吗啡培育, 海洛因播种, 鸦片碱浇灌, 美沙酮和右旋吗拉胺收割的加强版恶之花. 它虚空漂浮, 近乎透明又五颜六色, 空无一物又光怪陆离. 理性被压缩成一粒灰尘, 而幻觉却几乎能撑满整个世界.
      
      在他的病态地欣欣向荣并恣意汪洋的文本世界中, 并不存在一种寓言或者深度的象征, 或者说时至今日一般评论家都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些碎片状的文本中可能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被人称为拼接式的写作手法, 能让常人满目惊艳, 甚至产生偏头痛或者拍案叫绝的冲动, 但对于吸毒人士而言, 只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小横切片而已. 巴罗斯只是尽可能释放他的潜意识, 然后铺展在长长的打字纸之上. 升华或者沉沦这种陈词滥调, 都显得过于拔高且奢侈. 如果有人敢于说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象征意义, 你大可以从书中随便抄出一句来回敬他, 例如: “闭嘴, 你这蠢货.”至于意象中渗透出来的个人倾向, 属于可被感知的部分: 他是政府和各种审查机构的死对头, 是疯人院中的墨菲, 也是无政府主义的拥护者和执绋人. 总之任何束缚, 规则, 定式都是他的敌人.
      
      毋庸置疑的是, 这部作品中蕴含了一种强大的非理性力量, 在延髓的位置蔓延扭曲; 肮脏粗糙的鳞片之下, 的确也存在着粗壮的肌肉. 甚至, 它还很搞笑, 前提是你的神经也足够粗壮. 太纤柔的灵魂会被其中的烂泥塘吞没, 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出来, 由于缺乏一张由情节印刷出来的地图, 轻易也找不到真正的出口--除了最后一页. 此外本书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其在另一位垮掉派干将米勒和金斯堡的辩护下, 赢得了一场淫秽书籍审查的官司. 这也标志着美国出版审查制度的终点.
      
      --刊于2013年6月21日北京青年报
      
  •     公牛老李~哈哈
  •     …雷點低的人不要看…就這樣子…
  •     三人中最爱巴勒斯,你知道,确实有天才这回事。
  •       恶童总有一些天然吸引眼球的能力,就像恶搞出《搏击俱乐部》的恰克帕拉尼克,又或者用《杀死比尔》斩人无数的昆汀塔伦蒂诺。因为恶总显得戏剧性十足,充满刺激,而且伴随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平稳祥和安定,常常牵扯着无聊和乏味。 作为恶童鼻祖的“垮掉的一代”,悬浮在二战后毫发无伤的大美国经济上的空虚感,面对拥有现成的整齐划一价值观的中产世界,只好走到另外一个混乱的极端去体验存在感。
  •     他还自己种罂栗花 = =
  •     譯者說自己在翻譯此書的兩年間如強迫症一般不停回去改,看了那麼多的註解真的是每句話都擔心沒翻出原本的意思來。她提到簡體兩個版本的錯誤,但想來簡體版的譯者未必有她的時間與那麼多專家學者的支持。至於本書,應該看看,但未必一定要去追什麼意味。
  •     先毁灭先丑恶再建设
  •     这书我有十几年前九州出版社出的禁书系列版本,估计全本也未见得比节本好。这书不容易读,会让读者晕头转向的。
  •     嗯 不错 不错
  •     第一点,用福克纳的标准来要求巴勒斯……剪裁式是不合格的福克纳文体,但是是准确的巴勒斯“的血管、肌肉和目光,”“感觉、想象和激情”
    第二点,如果非理性只是表象,当它是毒后的病理现象的症状整理,是不是又是理性的非理性呢?
    第三点,巴勒斯创作的动因是什么呢?他是要展示一出“没有建立在普遍的基础上”悲剧?这是一出悲剧吗?
    LZ的冷箭确实不是因为露骨而发,但是出于道德感需要和意义完型需要而发的
  •     这本书我没有耐心看完全本,总是随便这里翻一页那里瞅一眼。虽然读的时候不像你写得感觉那么恶心,但还是被你的评论逗乐了
  •         此书看得我一脑袋浆糊,按说作者与杰克•凯鲁亚克同时代的人,可是本书与《在路上》根本不是一个时代,反倒是与新寓言派的《战争》,说实话常规根本无法理解此书。
        同样做为描写毒品的书,此书又与昆西的《瘾君子自白》也天差地别。我就奇怪了,难道吸毒也有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别。果真如此的话,那真可以说是艺术无所不能。
        此书又有着意识流的感觉在里面。内容则是吸毒、性、政治,也算是包罗万象。想想看一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籍拥有这么多特点在内,难怪能成为名著了。
        全书基本没有传统小说中人物。人物形象更多是符号化,给人感觉也是支离破碎,倒是真有点象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1968年迷失的一代。不过确实非常难以理解,作者描述的是吸毒,而我看得象吸毒。也许不经历那个特别的时代,也就无法真正能够明了作者吧。
  •     在路上应该有他的身影吧 老布李
  •     很喜欢这段评论,想问问可以引用到我们杂志中吗?
  •     哈佛比北大简直就是玷污哈佛。
  •     通過本書學習到各類毒品注射方法 這本書本身已經比一切毒品更美更害人了 可惜看註釋真的太影響情緒連貫性……
  •     出版社有病
  •     不就是玷污一个学校嘛,不用激动哈。学校而已。
  •     呃 好客气,你写得比我专业多了……
  •     那裡可以買得到啊。。
  •     楼主介绍得很明白,很吸引咧。真想看看他写的东西
  •     恶伯
  •       Naked Lunch 描述一个毒瘾患者漫游在城市的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批判了美国社会的腐朽,展示了人间炼狱的景象。Naked Lunch让我想到《最贫穷的哈佛女孩》主人翁的父母吸毒,小女孩从小过着不是生活的生活,她最后考取哈佛,并且获得纽约时报奖学金。二者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毒品,毒品让人有天堂的感觉,但毒品也让你堕落。
      这一本能使人都发疯的小说。
  •     极度浓稠,爆炸
  •       Naked Lunch解释了William Burroughs为何被称为垮世代运动(Beat Movement)的精神之父,比起Jack Kerouac, Allen Ginsberg, 他的文字更为腐烂、沦丧、破败……为了躲避被他视为恶灵的理性,将字句切割随意重组,用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穿行不法的想象力,没有情节、角色、时间、地点、逻辑脉络、叙事结构,甚至没有描述带来的画面感。文字被消抹,纯粹的阅读也变得乏味、恶心、枯燥、迷失。只有穿越文字表象抓住其下面的节奏,才能聆听到难以名状的荒诞幽默孤寂痛苦。
      
      书中所有肮脏到残忍的意象,junk, black meat, rape, torture, kill,既是作者对自己放浪堕落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呓语,又是垮掉派眼中剥离了光鲜虚伪外壳的现实世界。矛盾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原则是现世的反面,但无论靠麻醉致幻的毒品或天方夜谭的假设,本质上你永远受制其中。在剥除真实世界稳定平静表象的写作中,膨胀和收缩,痉挛和松弛才是意象里的真正主体。
      
      生命也许可以在价值观的即兴发挥与变异间穿梭,但真正的自由却不在沉沦或升华的任一个终点,或是两头反复的任何边站上。书中说“寄宿病毒唯有在宿主身上,透过别人的生命才能展现自己的生机,是对生命本身的背弃,堕落为无机化,无弹性,机械式的生存,这是死物质”,这又是说那些统一标准的阳光美国梦,还是垮掉一代的自己呢?也许无非就是无意识的混乱罢了。对既定形式的否定,在暴露中的追求,一个无止境的令人不知所措的过程。
      
      “裸体午餐”只是这过程中的一次定格凝视,书名来自Jack Kerouac,如前言中所说,“NAKED Lunch-a frozen moment when everyone sees what is on the end of every fork.”(裸体午餐-当每个人看见叉子末端是什么的冻结瞬间。)
      
      为了让意识摆脱控制而远离文字,采用拼贴的蒙太奇方法写作,在支离破碎的意向世界里表达真实思想,那循环往复没有定态的真相。从这个意义角度William Burroughs站在了哲学家的位置上,也是语言分析哲学的经典佐证。
      
      说到这儿就明白为什么William Burroughs和Brion Gysin一起做绘画艺术,与Led Zepplin、Lou Reed、Kurt Cobain、Patti Smith、The Doors等一起合作音乐,还有电影、舞台剧、诗歌朗诵演出……
      
      因为文字,本来就是错误的工具,是帮凶。
      
      可除非你找到其中的BEAT,什么又不是呢?
      
      ** 所读版本(Black Cat Edition,1978年,第十三次印刷)在作品正文前纳入了裁判本书是否是淫秽小说而该遭禁的法庭实录,同样精彩。
      
  •     我也有本这个版本的,没法看。不知道新的翻译会如何?
  •     垮掉派的作品也确实不好翻译。很多俚语、俏皮话、粗口直接按意义翻译过来的话读起来会很别扭、很无趣
  •     就是这本书,终止了美国的出版审查制度
  •     寻找救赎
  •     我至少得看三遍才能全部回过闷儿来,就第一遍来说,不难看,就是看着太累,力量都没感受到。
  •     吃角子的老虎
  •     william burroughs是配上了刀枪的第欧根尼,他是无政府主义的双面间谍,对操控人们的一切建制与从众(conformity)手段,从政府到鸦片,他都采取毫无容情的态度。
  •     哈哈 楼主有意思
  •     这好像是两个译本吧 一个台湾译者 一个是马爱农老师 据说都很靠谱 反正我是两本都想收
  •       一本书两个版本同时出,同一家出版社,同一个译本,一个精装一个简体,这样搞法是不是有点恶搞的意思?这是在搞心理战术,还是带有歧视性呢?精装本比简体有哪些提升?价格高出十多元,成本高出多少呢?难道读者买不起精装本?非得搞个简装本。这样搞让我讨厌。
  •     真的也,遇到校友了,如果你是03级的,就更神了!
  •     我觉得这个屌人是60年代纽约最危险的人,跟他一比,凯鲁亚克简直就是个阳光少年
  •     二楼正解,有喜欢精装的便于收藏,有喜欢简装的拿着方便。精简由人,没那么多心理战啊。
  •     很不错的书评,如果把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是客观得到冰冷的复议,那跟看一场恶心的强奸案没什么区别
  •     而对面的小孩在看80年代
  •     最好就不要尝试说服自己其中有情节,而是当成一首长诗来看
  •     我其实感觉电影和小说没太大关系。
  •     大段大段的毒品,性,血的描写,都无法让我知道其实这本书是讲什么的。章节之间没有很明显的连续性。也没有明显的主题可言。
  •     听说吸毒的戒毒后,都长寿。只是听说啊,具体原理不知道……
  •     一本十分有教育意义的书,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禁毒为首要。。(●—●)
  •      附:一九三几年,顶级豪华车一般2500美元,福特的中低价的车为600美元,相当于我们17/8万的车吧------考虑到那时候买车还是有钱人的事。所以当时每个月拿着200美元(粗略估算相当于现在一个月6万块钱)到处闲晃的威廉,开始时应该感觉不错,所以才那么折腾。
    193几年,福特汽车厂工人一天工资是5美元,不知楼主怎么算的,200美元算很多么
  •     看过电影觉得十分晦涩,以为阅读小说能够帮助理解,但当读完小说后,发现电影已经是十分通俗易懂了。是否越发晦涩难懂的东西就会越让小众兴趣浓厚,也许阅读原版是深入迷茫的进阶之步。
  •     这家伙本身就是传奇。看了这本小说才知道很多原来觉得牛B闪闪的书影音都是有原型的,而且还是比较拙劣的模仿。顺便膜拜一下译者,虽然我坚持觉得这本书根本就不可能翻译。
  •     马爱农是翻译《哈利波特》的那个呢,差不多就那样了。
  •     问上楼,你每天不用花费吗?你不吃了吗?
  •     越老越躁的老哥
  •     一个译本,两个版本。
  •       这老头能活83岁,也是奇迹。他的一生是跟吸毒、流浪、强奸、暴力、腐烂、浓血、同性恋、精神崩溃混合在一起的,肉体精神双崩溃,一辈子彻底操蛋,然后居然活83岁安享晚年------比高尔基幸福多了。
      
      他们家老头有钱,这家伙哈佛大学(就是我们的北大?)获英语博士学位(人家的母语就是英语所以应该是相当于北大中文系高、高、高材生了)毕业后,也不用工作,每个月拿着200美元闲晃(PS, 193x年那时候200美元还相当值钱),然后每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偶尔找个记者、私人侦探和酒吧招待员的职位掩饰身份,偶尔写点文字,结果就是这部奇书。
      
      我觉得这家伙最懒,别人还指望写点书或者诗什么的混个名声、挣点钱,他老人家最屌,反正不缺钱花,就随着自己瞎折腾,天王老子不管。也有缺钱的时候,就顺手带点毒品给人家,或者琢磨着带着女朋友去乡下自己种罂粟花-----毛主席老人家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吸。
      
      然后他真的干了。
      
      比起金斯堡我更喜欢这家伙的作品,就像相比川端康成我更喜欢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比起北岛我更喜欢海子的作品,就像比起上海的湘菜我更喜欢直接在长沙街头吃到的、油烟辣椒味呛鼻的湘菜。改良的,算了吧。
      
      -----------------------------------------------------------------------------------------------------------------------------
      附:一九三几年,顶级豪华车一般2500美元,福特的中低价的车为600美元,相当于我们17/8万的车吧------考虑到那时候买车还是有钱人的事。所以当时每个月拿着200美元(粗略估算相当于现在一个月6万块钱)到处闲晃的威廉,开始时应该感觉不错,所以才那么折腾。
      
      
  •     跨世代运动...这翻译真奇葩
  •     不过要补充一句,LZ这个需要合情合理
  •       
      1.不是小说,这一点毫无疑问,不知道在体裁上纠结这部作品的意义又有什么意义。
      
      2.作者是个厉害的人物,他终生吸毒,日子过得无比逍遥(看起来似乎是这样),那么一个如此熟悉毒品的人,怎能将那些吸毒、爆菊、群P的画面描绘得那么充满"意境"呢。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些事情的描述应该是近于写实的,创作的艺术似乎掩盖了作者的观点。
      
      3.创作的艺术绝对能震撼到每一个人。看完这本书后,可以对现在网上拿人体开玩笑,以阴暗为情调的诗歌嗤之以鼻了。
      
      4.吸毒的快感会让你连续八小时盯着自己的鞋子且不感到厌倦,这真诗意。
  •     没有偶像可以手制偶像,但偶像是手制随手打碎也无妨。
  •     药物的效力加上天才的文笔 绝望的思想与真实的力量 你被感动到哭泣还是被恶心到呕吐 只在于你的造诣了
  •     毒癮真可怕...
  •     这种情况上世纪80年代经常出现。还不止一个出版社这样做过。有时候买本书,版权页上会注明“印刷3500册(含精装500册)”等字样,就是精、简装同出的例子。猜想出版社这做法的初衷,是否给买书人一个选择:简装的可以随读随划,精装本的好好收藏。毕竟上世纪的读书藏书气氛好,得精、简装各买一本的大有人在。
  •     书评第一页就遇到校友什么的~~
  •     嗑药状态下的冥想,致幻和性爱带来的是最大的快感,这也隐隐与我们梦里的潜意识暗合
  •     哈哈 楼上说得对!!!赞同
  •     新版“作家参考丛书”第一册,值得阅读。
  •       
      这是一本极度恶心、疯狂、直逼逼却又让人无法放下的一本书。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忍耐力,真心劝你不要翻开此书,其恶心程度真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华丽丽的虚幻的小清新的小朋友们,更不要闹太套了。那种纯粹生理的不适感说不定会让你瞬间喷出刚刚咽下去的韭菜馅的包子,还未烂透的包子皮将会裹着酸水穿过喉头,噗哧,哗……遭殃的是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矛盾的是,这偏偏又是一本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是忍住恶心感看完,还是供奉起来做摆设,你真得好好想想,需要做一个选择。
      
      好奇的人类肯定不会听劝,会以面对生老病死和蒙牛牛奶以及中国足球般的寂静心态,看看这本书到底有多恶心,有多奇葩。就像即使所有的信息都指向某部讴歌时代的电影是一部烂片时,人们依旧会按耐不住强烈的好奇心,买票去看看到底有多烂,结果无非两种,一是哎呀,果然很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二是没有那么烂呀,还是有帅哥萌妹呀,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同样的道理,这部书你看过后,肯定如鸡啄米地点头这样说,真的很恶心,太恶心了,果然恶心得独一无二、别出心裁。不过,重要的是不过,我喜欢。原因很简单,能把小说写得这么恶心的人,在我的阅读范围内,也就两位。第一位是恰克•帕拉尼克,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邪典小说家”,写过《搏击俱乐部》,代表作我以为是小说《肠子》,一个小伙子喜欢在游泳池里手淫,并坐在池底的循环进水口,让马达吸他的屁眼。结果,悲剧了,由于马达力量太足,肠子都被吸了出来。小说极其荒唐,又黑暗,无比虐心,却又掩盖不住天才般的构思和寓意。第二位就是威廉•巴勒斯,以及他的这部《裸体午餐》。
      
      关于威廉•巴勒斯,八卦不少,美国人,神一般的作家。应该这样介绍这位哥们,首先是一个天才小说家,和凯鲁亚克等一起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文学艺术学院,写过不少小说,惹过不少争议,最大的就是《裸体午餐》曾被美国法庭判为黄书,禁止发行过。其次是瘾君子,一个戒了又吸吸了又戒的吸毒者。他对毒品如数家珍,前前后后戒过许多次毒,后来据说还戒毒成瘾,但终于还是取得了一点成效,毕竟老爷子活到了八十多岁。对一个吸毒者来说,这是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常说,能把烟戒掉的男人都是可怕的,想想便知道,能把毒品戒掉的人,该是一个怎样的怪咖,绝非凡人。
      
      《裸体午餐》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国内曾经这样评价这部神作——批判了美国社会的荒诞、堕落和腐朽,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间地狱般的美国。人间地狱的美国,弄得好像美国之外就很美好似的。我们大概也只能用呵呵来对待这种腐老的评论修辞。所谓的批判美国社会,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辞。不光美国,只要有毒品的地方,瘾君子成群的国度,这样糟糕的情形就读无一例外地存在。如何从毒品的魔咒下逃脱出来,这根本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困境,而不仅是美国佬的悲剧和腐朽。
      
      小说本身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吸毒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得很到位。毒品的毒害,已经被说得太多了。但关于瘾君子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够提供给我们真实的文本的写作者为数不多,直到威廉•巴勒斯的出现。他精准地记录了瘾君子犯了毒瘾后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所作所为,他自己就是瘾君子。书里写了不少堪称变态的内容,比如吸毒、鸡奸、性交泛滥和各种病毒,你所能想象到各种放纵糜烂的生活在这里都有,并且是病毒式的传染和爆炸,人人醉生梦死,就像地狱一样,末日狂潮来临一样放纵。
      
      二是写法上的蒙太奇手法,简直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当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连接起来,居然还能生成新的画面。抛弃正常的逻辑,在瘾君子的眼里,所谓逻辑估计也就跟狗屎差不多,常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于写作者是幸事,正好可以不理会世俗的言语和表达规则,扮出一副神经病的姿势,口出狂言,嘀咕唠叨,来一场思维、语言、表达和叙述的狂欢盛宴。这才是狂欢,不管不顾,肆意妄为,无限蒙太奇,不断剪辑,自由混搭,便呈现出了如此一个乖张的世界。这便是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内容。这种方法凡夫俗子还是别玩了,不然会被编辑恶狠狠地踹屁股踢了出去。
      
      最牛逼的地方,在于这本书写了许多很黄很毒很色情很淫荡很凌乱的内容,却又不会让人起色心,欲望反倒速坠落,也算是奇事。你所能想象到的关于性爱的一切,除了温柔缠绵的浪漫外,能有的这本书里都有。这不是勾引人的性欲,这简直是在摧毁人的欲望。因为这种种疯狂的不合逻辑的情形,都是虚妄的想象,是瘾君子脑海里虚拟出的镜像,真的吸毒者基本没有性欲,早被毒品摧毁得一干二净。我想,这大概也就是后来美国对此书解禁的缘故,诲淫诲盗的罪名与它无关。此事想起来就滑稽,能看着此书撸管子自慰的人得有多么强悍,口味得有多重。打个比方说,好比蹲在臭气熏天的茅坑里吃肉包子,只能仰慕加敬佩。
      
      从技术层面而言,此本黄书,只适合做研究使用,不适合当打飞机指南,否则后果自负。至于此书的道德暗示,还是向善的,奉劝诸位远离毒品,如果你真有脑子的话。
      
      
      
      
      
      
      
      
  •       纳博科夫说过,一些所谓的名著,只不过是一个个巨大的石膏体,读完美国作家威廉·巴勒斯的小说《裸体午餐》之后,我实在有些迷惑,我实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那巨大的石膏体,也不知它是不是该挨几锤子。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的中文本译者王永年(他同时也是《博尔赫斯文集》的主要译者)曾经这样评价《在路上》:
      
      “我觉得《在路上》不能算小说,跟我以前翻译的小说很不一样,缺乏必要的结构,读起来比较乱,也没有情节,更加散文化一点。这种喷薄而出的写法倒是更像德莱塞,但德莱塞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路子,《在路上》则没有这种关怀在里面,可以说是一种‘事实主义’。它有点类似于西方报纸的特稿写作,忠实记录作家的见闻,也不讲写作技法,所以我觉得它不能算小说。”
      
      如果说《在路上》不能算是小说,那么《裸体午餐》更不能算是小说了。
      
      威廉·巴勒斯和杰克·凯鲁亚克是哥们儿,所谓“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自然是不用说的,连他的小说的名字《裸体午餐》都出自杰克·凯鲁亚克的提议,王永年对于《在路上》的评价一样也适合《裸体午餐》,如果非要在这个评论上加一个字来形容《裸体午餐》,那只需加一个“更”字。那就是与《在路上》相比,《裸体午餐》更没有必要的结构,读起来更乱,更没有情节,更散文化一些,散得不能再散,绝对让大多数读者晕头转向。
      
      《在路上》虽然是一本不太象样的小说,但总还有那个几个能让人记住的主人公,虽然很乱,都总有一条算不得太清晰的线索,还有朦朦胧胧的主题,虽然不外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又从西部到东部,或者从美国到墨西哥,再从墨西哥到美国,中途不外打架、吸毒、乱交,无论如何,只要他们“在路上”,他们就有某种时代的意义或者象征,但是在《裸体午餐》里呢?什么也没有。
      
      在《裸体午餐》序言的最后,有这样的句子:
      
      “全世界服用止痛剂的孩子们联合起来,我们失去的只是贩毒者,而他们是多余的。看清楚,看清楚吸毒的路,不要贸然踏上去,结交乌合之众。”
      
      这样的句子,颇像李渔的《肉铺团》开篇语中的劝世良言,这给人一种假像,《裸体午餐》一定会是一本瘾君子的忏悔录吧?但马上你就知道,以其说它是一本忏悔录,不如说它是一本吸毒史、淫乱史、堕落史、犯罪史,无论算作哪种历史,在其中你绝看不到半点的悔意,有的只是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记录。
      
      吸毒体验我相信对于大多数读者是陌生的,但与性相关的东西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虽然不能尝尽各种可能,但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在《裸体午餐》中淫乱场面可谓穷尽了性的各种可能,男女、男男、女女、女男、老少、少老、口交、肛交,性虐、NP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各种情色场面细节,无一不得以呈现,怪不得有人说,既然《裸体午餐》能公然在中国出版,《金瓶梅》为什么至今仍是限制级的呢?但以此说《裸体午餐》是一本以“重口味”来媚俗或者媚雅的小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虽然可以用各种“史”来称呼《裸体午餐》,但它绝对不是老老实实的卷宗,当你耐着性子读完一章,对几个人物有了模糊有印象,用纷乱的对话、场面拼凑出小说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时,这一章基本就结束了。
      
      在接下来的一章里,已经换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你细心地回首上一章,但你无论如何找不出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如此,你在以后的,所有章节里,也休想找到各章节之间的彼此联系来,除是偶尔几个曾经出现的人物。《裸体午餐》任何一章,你其实都可以当作一篇短篇小说来看。确实,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章节里偶尔出现过,但你看不出,不同章节的同一个人物之间有什么逻辑发展关系。
      
      《裸体午餐》的各章节与其说是的小说,不如说,它们是在作者威廉·巴勒斯的牵引下读者做的一个个纷纷扰扰的梦,而你知道差不多所有的梦都是不合逻辑、千奇百怪、恐怖、锁碎、混乱,而当你醒来,那些曾经让你在其中挣扎的梦也差不多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虽然你想细细的把它们回想一遍,疏理一遍。
      
      有人说,《裸体午餐》暴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生活,但我觉得,他其实揭示的只是人可能到达、堕落(无贬意)的极限,这种堕落,既是肉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而性、毒品只不过是通往堕落之路的媒介,没有它们,一样会有其他的媒介。
      
      《裸体午餐》虽然不同于任何曾经出现的小说文本,但我相信威廉·巴勒斯决不是在有意做某种文本实验,我相信《裸体午餐》的文本之所以呈现出现在的样子,就只是因为威廉·巴勒斯自己所说:“大多数的幸存者记不清当时的迷乱状态,而我似乎对这种疾病和迷乱状态做了详细的笔记。”
      
      而《裸体午餐》何以写得如此的“乱“,其实威廉·巴勒斯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你可以在任意一个交叉口切入《裸体午餐》……作家所能撰写的只有写作时他意识里的东西……,我不想刻意编造‘故事’、‘情节’、‘连贯性’……,我在成功地直接记录精神活动的某些领域的同时也会存在不足……,我不是一个给别人提供消遣的人⋯⋯”
  •     我搁浅了很久又开始读。。。如果是看英语原版的话,我相信一定会被里面的一些语句给震撼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