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碎片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09338575
作者:刘作翔
页数:774页

内容概要

刘作翔,1956年生,甘肃省平凉市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法学研究》杂志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特殊学科“法社会学学科”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获人事部“1996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1997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七部委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等称号。2004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荐并被中组部确定为“中央联系专家”。2004年入选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发表文章230余篇,有5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和转摘。出版个人学术著作7部,代表著作是《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我之法学观——刘作翔文章选》(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法治的路径——项目研究报告(2001-2006)》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主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法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参编其他著作、教材、辞书等60多部。获各级、各类学术奖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1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有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律文化理论、民主法治理论、法学发展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在思想家的世界里徜徉一、权利问题    神圣的宪法权利与“社会公德”的冲突    私权利:一个值得重视的法治领域    丈夫是否享有生育权    忽略程序正义的代价    ——新闻“暗拍”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    权利冲突何以如此之多    法治精髓:权利的平等保护    ——对“权利优先”理论的批判    人格平等是“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关键    “小广告”引发的法律争议    “体检标准”体现权利保护    保障罪犯权利从更新观念开始    是正当管理还是“非法侵入”    权利冲突的“正当性、合法性”辨析    寻求理性下的生活秩序    ——关于sARS的一点思考    中国正在进步    ——通过案例的观察、感悟和批驳    现行户籍制度下的权利保障    ——翟妹华一案之法律反思        知情权的宪法确权及其意义    试药人:一个特殊人群的健康权保护问题二、法治问题    实现法治: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现代法律观念的培植是实现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    ——关于“现代法律观念”研究的一点思路    应然与实然: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结构的一个新视角    权力制约的新思路:用责任制约权力      应当建立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制度    关于建立责任制约机制的思考    法制系统中的公平要求及体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依法执政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新体制    试论新旧体制交替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法制    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    邓小平的“民主法治”理论及其价值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释义和实现目标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成果    ——在韩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法制说明会”上的演讲    民主之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周期率”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一个历史规律    ——关于“周期率”问题的词语新争议及其历史哲学之诘辩    关于民主与法治问题的几点感想     西部大开发与法制建设    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设想    中国法制:回望方知行渐远    法治的脚步如此矫健    标本兼治群体性事件    法治国家是最终落点    ——科学地理解“三位一体”的理论     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交融与转化    ——社会规范如何进入法律之中:以中国为例    法律规范的审查机制    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    转型期的法治问题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地方的实践模式    ——在广东省依法治省(市)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战略重点的转移:法律实施及其问题    传统的延续:习惯在现代中国法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心理和文化基础    ——在第二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上的演讲    关于中国宪政问题的几点思考    理念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三、司法问题    司法权属于谁?    ——司法权属性之我见     陪审权的司法权属性    “先例判决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先例判决制度”引起的学术争论    我们为什么要实行案例指导制度?    ——通过几起案例来看实行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    法官的发型是否需要统    应允许用判例断案    取消“免予起诉”是向法治的复归       司法和谐:目的还是手段?      良俗与恶俗的判断标准    “以人为本”司法理念应落实在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上    关注民生也要警惕和防止司法中的“民粹主义”      作为司法方法之一的利益平衡的适用领域和范围    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理性关照下的经验    司法改革与法院工作创新问题    ——在廊坊“司法改革与法院工作创新研讨会”上的评论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有关问题    ——在廊坊“司法改革与法院工作创新研讨会”上的发言    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创举    ——学者、律师热议《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及相关问题         关于开展案例法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追求有序的生活秩序    如何认识司法的特性    ——在陕西省高院“西部法官论坛”上的评论    由隐性到显性: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    司法中的民意问题    ——在“第四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上的评论    建立以“审判公开”为核心的审判制度    幸福是法律和司法的最终价值目标      人民法官光荣职责的践行者    在南京大学第十二届费彝民法学论坛上的评论    在司法改革研究会2011年年会上的评论    司法规律及其相关问题    司法透明有助于打破司法神秘主义四、法律文化问题    法律理想与法律文化         ——刘作翔教授访谈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于西方法律文化的借鉴问题     法律文化有几种类型?      从法律文化的视角看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需要走整体性协调发展的道路。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律文化    私法文化与行政权力    法的本质属性浅论    “代表意识”小议    法律遇到了挑战    ——由两起案件改判引,起的法律思考、    法制观念对实现法律制度的影响    观念变革:西部经济起飞的精神动力    人世与改变观念        在经验事实与公理之间    一一对几个观念的反思一       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应是全方位的    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律的社会本质l的深刻揭示    习惯与习惯法三题        关于法院文化的几点认识    东营“法院文化研讨会”上的评论        法治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法律观念创新和法律制度创新五、法学问题    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追求理想    法理学的定位    ——关于法理学学科性质、特点、功能、名称等的思考    多元化是法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法理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世纪之交中国法学面临的挑战    发现思想传播思想    ——学术刊物的重要使命    迈向新的高度,迎接新的世纪    ——《法律科学》杂志扩版主编寄语    法治的事业需要法学的支撑    改革我国法学教学法的构想    浅议法律人才的培养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律教育    法学话语的转换    法律职业的定位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范围及其意义    民族院校的法律人才培养    法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元问题?    ——在首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上的评论    法学教育和研究的新理念:终身学习与实践性    关注实践:中国法理学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的转型    ——在2011年中国法理学年会(重庆)闭幕大会上的发言    第八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闭幕会总结发言    法学的通俗化不能降低对思想深度的追求    法学研究的地域化问题    ——对“关注我们身边的学术资源”的评论    2006年毕业典礼致辞: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六、序、跋等后记  写作与阅读附录一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中的“刘作翔”介绍附录二  刘作翔教授作品目录(1985-2012.5)

编辑推荐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不能靠人的五官去感知的。思想不能听,不能闻,不能看,不能尝,不能触。思想不像自然世界、物质世界那样可以物化的东西。思想是存在于精神世界的东西。但这种精神世界的东西可以作用于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刘作翔在《法律思想与法治丛书·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对思想的诠释吧!

作者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1985年以来发表的言论性文章和作品。分为权利问题、法治问题、司法问题、法律文化问题、法学问题、序、跋等六个部分。所谓“思想的碎片”,即还不成系统、零零星星、点点滴滴也。但这零零星星、点点滴滴记录了作者20多年间片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这样一些思想的碎片并非是没有价值的。滴水穿石。集腋成裘。伟大的思想可能就产生于、孕育于这些思想的碎片之中。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痛苦的求索、思索和积累的漫长过程。并且,这些碎片在阳光的照耀下还会散发出金色的耀眼般的光芒。因此,所谓“天才”在思想家的领域中可能是一种人造的神话。这些思想的碎片,对读书人来讲是他的生命过程的记录,是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体现。


 思想的碎片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