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与理智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32768341
作者:[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页数:592页

内容概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序/刘文飞
战利品
我们称之为“流亡”的状态,或曰浮起的橡实
一个和其他地方一样好的地方
表情独特的脸庞
受奖演说
旅行之后,或曰献给脊椎
第二自我
怎样阅读一本书
颂扬苦闷
克利俄剪影
体育场演讲
一件收藏
一个不温和的建议
致总统书
悲伤与理智
向马可奥勒留致敬
猫的“喵呜”
求爱于无生命者
九十年之后
致贺拉斯书
悼斯蒂芬斯彭德

作者简介

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淼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 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糅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收入文集的二十一篇散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译本,在翻译文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文学与学术价值。


 悲伤与理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刊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年7月17日12版)文/俞耕耘布罗茨基一生以“俄语诗”与“英语散文”合璧双绝,在美国及西方文化界广受推崇,享有世界性声誉。去年,文集《小于一》在国内出版产生的影响足以证明纯文学雅正品味的召唤力量,今年《悲伤与理智》的首译则更加引人瞩目。这部作者生前最后的散文结集,具有一种萨义德所谓的“晚期风格”,其文艺思想与美学意识都得到集大成式的呈现。全书所收文章类型多样,可谓体现了作者的“大散文观”。然而,这部书却不是“杂烩”的文章编年,它始终围绕着“诗与诗学”的主题,探讨了文论史中的诸多核心问题(如艺术本体、创作机制、文体意识及诗歌阐释等)。虽然作者对理论“体系”始终拒斥,然而,你能时刻感受到他对艺术形而上的思考与迷恋。这体现在他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深刻洞识与创见,这一主题也是西方艺术本体论、认识论的聚焦所在。在书中,布罗茨基颠覆了艺术模仿论、反映论等两大主流,“艺术并不模仿生活,却能影响生活”。艺术本身就是现实的浓缩形式,它为生活确立了一种更完美、更理想的典范。作者对诗的守护,正源于他将诗歌语言视为通往无限艺术本体的形式,“它并非是关于现实的阐释或隐喻,而就是现实本身”。布罗茨基旨在表达他凭借诗歌“生成”现实的伟大实践,这在本质上是以一种“生存美学”式的艺术-生活同构取代了反映-模仿的二元隔阂。在《第二自我》中,作者表面描述了一种“神秘主义”的创作机制,诗人完全依赖于缪斯的神授与天启。实则不然,文中的缪斯早已嫁给了人类语言,这不是柏拉图式的神谕回想,而是诗人成为了语言的“喉舌”。语言创造了诗人,正如“神话利用了里尔克”。(《九十年之后》)这种创作主体的客体化退隐,彰显了艺术介质与创造物的自由意志,成为布罗茨基诗学中的独特亮色。作者以一种诗歌本位的立场,强调了诗对其他文体(散文、小说)的训导姿态。“诗歌作为人类语言的最高形式”,它“提供可能获得的最高标准”。然而,他终究没有像其推崇的先辈贺拉斯一样“以诗论诗”,写成《诗艺》这样的阐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布罗茨基是一个文体家,他使散文接受了诗歌语言的“训诫”,以奇丽精致的“隐喻”浸入了散文描述性的“平铺直叙”。他借用诗歌的断章形式,这不仅是结构意义上的实验(如书中译序所言“镜像”、“地毯”等结构),它更是在展示一种书写思维上的雄心:以诗歌空间上的“共时性”延展对散文线性结构的“历时性”进行了消解。布罗茨基“诗体散文”的文体意识,体现了“散文对形而上的渴望,正是这种形而上将一部艺术作品与单纯的美文区分了开来”。作者对弗罗斯特、里尔克及哈代诗的精微阐释全面呈现了他的诗歌美学,成为全书的重心。布罗茨基以近乎偏执的“细察”,极为冷峻的“理智”融入诗歌分析。他的阐释不同于“新批评”对内部形式结构的挖掘,同时也对外部的社会学分析抱有反感。在《悲伤与理智》的题名散文中,作者对《步入》一诗借助潜文本(但丁《神曲》)的“对位”阅读,以审美分析建立起“意象世界”,揭示了一个完整的隐喻“主题”(自杀或死亡)。布罗茨基的美学在本质上发挥了诗歌全面调度的最大潜能。他注重全景与聚焦的切换挪移、色彩美感的强烈比对、感官统觉的弥漫魅力、字词重复的意义解构以及音韵形式的情绪内涵。更为精彩的是,布罗茨基发现了诗的自足世界,重构了诗的时空美学,“同时超越了考古学与乌托邦”。他认为格律时间的当量是建构诗歌时间的手段,焦点的丧失则是遁隐无穷空间的秘钥。悲伤与理智“尽管互为毒药,但却是语言最有效的燃料”。它彰显着全书的精神内质,更说明了“诗性智慧”与“智性思维”的异质统一,体现着海德格尔式“诗思合一”的艺术追求。文章链接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5-07/17/content_12_4.htm
  •     1、对于一位作家来说,真正的危险与其说是来自国家方面的可能的(时常是实在的)迫害,不如说是他有可能被国家的面容所催眠——不论是丑陋畸形的还是渐趋好转的,这样的面容却终究都是短暂的。2、美学鉴赏力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展得相当迅速,这是因为:一个人,即便他不能完全弄清他是什么以及他究竟该做什么,他也能下意识地知道他不喜欢什么以及什么东西不合他的意。就人类学的意义而言,我再重复一遍,人首先是一种美学的生物,其次才是伦理的生物。因此,艺术,其中包括文学,并非人类发展得副产品,而恰恰相反,人类才是艺术的副产品。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使我们有别于动物王国的其它代表,那边是语言,也就是文学,其中包括诗歌,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形式,说句唐突一点的话,它就是我们整个物种的目标。3、会议代表中有两个引人侧目的败类,一位是来自保加利亚的老年女侦探,一位是来自民主德国的堕落的老年文学批评家。前者能说英语,后者则说德语和法语,其结果,听他俩的发言,人们(或者说至少是我)便会生出一种极为特殊的感觉,感觉文明正在被玷污。听到他们用英语道出这些国产废话则尤其令人痛苦,因为英语似乎已完全不适用于此类谎言,尽管在一百年前用俄语说这样的话或许也同样令人难受,谁知道呢。4、正是后者创造了混乱,炮制出大量传记,因为这种付出不仅仅以冷漠的形式呈现;流放,监禁,流亡,湮灭,自我厌恶,犹豫,悔恨,疯狂——这形形色色的癖好也是可接受的通货。这些东西显然可供描写。然而,它们都不是一个人写作的原因,而是其结果。5、不久之前,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里,我就遇到过诸如此类的一个尝试:用镜头来描写诗歌的现实。这是一个小型影展,有三十余幅照片,照片上的人都是二十世纪诗人们爱过的人,即妻子、情人、姘妇、男孩和男人。6、一个人读诗越多,他就越难容忍各种各样的冗长,无论是在政治或哲学话语中,还是在历史、社会学科或小说艺术中。散文中的好风格,从来都是诗歌词语之精确、速度和密度的人质。作为墓志铭和警句的孩子,诗歌是充满想象的,是通向任何一个想象之物的捷径,对于散文而言,诗歌是一个伟大的训导者。它教授给散文的不仅是每个词的价值,而且还有人类多变的精神类型、线性结构的替代品、在不言自明之处的本领、对细节的强调和突降法的技巧。7、关于历史的意义、规律和原则的任何话语就只是一种旨在驯养时间的尝试,是在寻求可预见性。这构成一种悖论,因为历史几乎总是让我们措手不及。仔细一想,可预见性恰恰出现在震惊之前。震惊通常会造成损失,可这应被视为人们为舒适付出的账单。转化为形而上学的后见之明会将这一倾向解释为对时间那单调的“滴滴答答”作出的回声。遗憾的是,时间也具有刺耳尖叫之倾向,于是我们的回声就是一座座万人冢。8、其次它必须假定,尽管它的所有制度均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其所有成员的安全,可它追求稳定和安全的这一愿望本身却很有可能使社会成为一个活靶子。因此,第三,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和社会中的每一名成员而言,谨慎的做法应当是发展出不规则的运动模式(从飘忽不定的外交政策到改变居住地),以使实现的敌人和形而上的敌人都很难打中目标。如果不愿成为靶子,你们就必须运动起来。“散开吧。”9、其原因与其说是因为像我这把年纪的人面对生存的棋局会比你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更狡猾,不如说是由于面对你们仍然在追求的那许多东西,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已经感到疲倦。(仅仅这样疲倦就构成某种应该让年轻人知道的东西,它既是最终成功的伴生物,也是失败的伴生物;这种知识既可以增强他们对前者的品味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承受后者。)10、你们要尝试不去关注那些试图让你们生活不幸的人。这样的人会有很多,既有官方身份的,也有自告奋勇的。如果你们无法逃避他们,就忍受他们,一旦脱离了他们呢,你们则要尽快地忘记他们。首先,尽量不要谈论你们在他们手下遭受的那些不公正对待,尽量不要谈论你们在他们手下遭受的那些不公正对待,尽量不去谈论这些故事,无论你们的听众多么爱听。此类故事将延长你们敌人的存在时间,很有可能,他们就指望着你们滔滔不绝,希望你们把你们的体验转告他人。就单个人而言,一个个体本身是不构成实施非正义的有价值目标(或者,在这个事例中也包括实施正义)。一对一的比率无法论证付出之合理,起作用的是回声。11、实际上,对于集邮者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时代,这是就多重意义而言的。人们甚至可以在此谈论集邮者的正义得到伸张,一如人们谈论诗歌的自由。12、再说,创造出的机会和想象中的机会,这两者其实也很难区分。要区分它们,则需对富裕经济(财富的积累,剩余产品的生产等等)的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知。你若缺乏此类的经验,便会混淆两者。13、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形而上秩序,总统先生,那么它也是十分灰暗的,其结构方式就是各部分间的互相漠视。因此,人是危险的这一概念便十分接近这一秩序在人类道德中的显现。
  •     hhjjgggfch具体了了了来咯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bbb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10.24-11.17 每一篇诗论都重复提醒着我感官的愚钝。最佳的阅读时机一定是充分睡眠后,逐字逐行去尽力跟随,会有突然地显现与愉悦。每次读布罗茨基都像是一生里最开始的一次阅读体验,最谦逊,吃力,但能得到的也是最丰盛的。
  •     读起来很困难
  •     这人活得真明白。
  •     五星給的是內容 翻譯有點奇怪 能讀原版的還是讀原版 《頌揚苦悶》(In Praise of Boredom)太棒了 大家 天才
  •     作者有其独特的见解令人眼前一亮。/不,我想对他说,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这个生命比你我的生命都要更持久,更美好。我并未说出这句话,只是露出一个像斯蒂芬那样的开心微笑,说到,“我并不这么看。”然后就走开了。
  •     讲美国诗歌的部分是意外之喜
  •     一个人的思想记录下来并被他人所读阅,是沉重、是喜悦都能被人感受到。然而其中的收获感悟多少由他人的经历所决定,苦痛带来成长,喜悦留下幸福。这些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并留下感悟其中的作品都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     生活是无限的重复,道理讲了好多,一下子看不完…
  •     真的很好
  •     个人的诗歌启蒙作品
  •     他的散文与诗一体。我总觉得读散文的时候更像是在读一个人。
  •     对克利俄剪影一篇影响最深:成为一个思想上的游牧者,在阅读历史时应摈弃线性思维。历史是偶然的,没有什么确信不疑。这种“不确定性“比生活(我们存在)本身更为真实。
  •     伟大的诗人知道自己是会被允许说出废话的,那只是真理的唾沫。
  •     其实没读完,因为被叔叔抢走了
  •     除了前面的几篇和最后一篇“悼史蒂芬·斯彭德”还能看外,其他大段大段的诗歌理论和分析,看得我头晕脑胀!!!《求爱于无生命者》和《九十年之后》我是没看,味同嚼蜡。
  •     “没有人能借助写作而变得更年轻”,写作只会让人迅速老去,下笔(打字)的轻灵与文字的沉重相对等,写作就是穿越漫长的岁月抵达永恒,借助一个词、一个名字,你会走得更远,一旦开了头,永不会结束,临终之际,你能够说,文学存在的意义,就是拯救全人类。
  •     这本书常常参加满减活动,希望你能买一本,认真读完全书(包括那些你可能觉得无聊的诗歌分析文章)。那时你会明白,这部书是无价的。
  •     尤为喜欢各种比喻,以及流亡诗人一篇。
  •     絢爛如電 虛幻如霧 哀愁和仰慕
  •     诗人写散文有特殊的节奏和韵律,讲政治有特殊的沧桑感
  •     有点艰涩难懂,文字来说并不美,可能是表达的东西以我的经历来说比较难理解吧,感觉都很抽象吖。作者是哲学派……
  •     诗兴的散文,二三十年前的散文放到当代仍然完爆国内鸡汤式的“散文”。
  •     还是黄灿然译本好。
  •     读这类书,读完了或许记不得什么美言金句,但作者的情感、认知却能漂浮于书外,让人时时回想
  •     尽管翻译的夹生感比比皆是,还是能感觉到原作者的睿智。尤其是《颂扬苦闷》这是多年以来,我所读过的最有价值的文章。
  •     这面是悲伤,那面是理智,我在其中默默读来。
  •     断断续续读得有些吃力 水平有限不能完全理解 但帮助我打开了一扇诗歌的大门
  •     于是,一个作家要想写一本好书,他就必须阅读大量低级书刊,否则他难以获得必须的标准
  •     很好看。逐字讲解哈代和里尔克那两篇没有看完,现在的我和它们还没有缘分。那时在万圣打开就舍不得放下,到今天忽然想起来,坐在图书馆二楼的沙发上,抬头能望见博雅塔。其实这本书也是很容易坏的,却未见有什么破损,所以还是在我。
  •     或是诗歌爱好者的痴迷之作,不是我能慢慢读下去的严肃之书。第一篇《战利品》写得极好,正因为这篇散文,吸引我读下去,却因为碰到“诗歌”这一坚硬的内容而绕道而行,零零碎碎地读完了一本书。还是比较喜欢《小于一》。
  •     流亡作家的视角不是批判,而是生存,生存,再生存
  •     一本关于偏执的书
  •     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就是阴差阳错。就像那个时候我读懂你说的顺颂时绥,只不过是因为多看了一眼书,只不过是因为莫名的灵光乍现,我其实非常普通。所以我感激所有的阴差阳错,让我见过最期待的一场雪,见过最喜欢的一片海,有过很多很好的时刻。所以即便是事情总会变化,我也并不悲伤。
  •     作者的文笔很特殊,特别是对诗的分解讲述很特别。很震撼,但又没有留下什么记印。
  •     只读了三分之一,要弃读放一段时间了。“我坚信,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布罗茨基确实很有诗人的自觉、单纯和执着,散文确实不错,但是一些篇幅很长的演讲稿实在冗长、思路散漫到让人无法忍受。
  •     终生视其孤独的存在高于任何社会角色。
  •     知道他在说什么。且能解决心中困惑。具有指南针,航行灯的功效。
  •     博学多才的布罗茨基,没有扎实的底蕴还真是不能舒服地享受地读他的文章。19
  •     没看完…
  •     惊喜,敬畏,膜拜。受教了。叹为观止
  •     不错的随笔,但是显然我和作者已经是两个时空了。彼此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情绪和更少的彼此认可的真理可以共鸣。
  •     很强大以至于我很自卑,很风趣以至于没放弃。。
  •     大部分内容感感觉是坐而论道,只记住了一句:要读诗!
  •     他打点自己的记忆,像语文老师一样教导我们如何读诗与面对生活面对世界
  •     “承认自己的无足轻重永远胜于否认你的无足轻重。”“他的耳朵很少好过他的眼睛,他的耳朵和眼睛又都次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强迫他的耳朵和眼睛服从于她的思想。”
  •     可以确信布罗茨基是喜欢弗罗斯特的。虽然在那场著名的诺奖演说中,弗罗斯特并不在他提及的五位诗人之列。可除了文学评论家,一位诗人最好不要在公众场合谈及对另一位诗人的喜爱。闭口不谈,或者像布罗茨基所做的,用五十页写弗罗斯特两首诗,并反复引用那句“最好的步行方式永远是穿过”。
  •     更早的时候读过他的《文明的孩子》,这次算是一次补充阅读。值得一读
  •     纯粹是“读完”的这本书,也许读一读他的诗能明白点什么
  •     說得真好呀 書比人要可靠的多
  •     分析诗的几篇都太过生涩,用典四处飞,而且缺少原作语言背景,理解不能。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布罗茨基思想的深邃。 勿让未来惊扰你,你终归要抵达未来,若你必将抵达,请保持你现今拥有的理智。人们为了彼此来到此世,要么理解他人,要么忍受他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