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物入微

出版社:國立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868401136
作者:余舜德,李尚仁,林淑蓉,陳元朋,郭奇正,張珣,蔡怡佳,蔡璧名,鍾蔚文,顏學誠,Elisabeth Hsu
页数:480頁页

内容概要

作者簡介
李尚仁
臺北市人,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醫學史博士。曾任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衛康醫學史研究中心 (The Wellcom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博士後研究員。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十八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之西方醫學史與生命科學史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目前正進行的研究課題包括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熱帶醫學史、十九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維多利亞與艾德華時期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Periods) 英美的鬼怪小說 (supernatural fiction) 與當代科學之間的關係。由於參與身體感研究計畫以及受到我的愛妻洪士培的啟發,目前正開始閱讀探索醫療與身體人類學這個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的相關著作。
林淑蓉
出生於基隆的臺北人,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人類學碩士、博士。返國後,即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迄今。1996-7年曾為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人,並在2001年及2007年7-12月期間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身體研究、疾病與醫療、及中國的侗族研究。在侗族研究的成果中,身體是相當重要的研究路徑,以分析侗人的婚姻交換、物?食物、時間、空間、權力、人群互動、以及治療儀式與宇宙觀等議題。而在台灣的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研究方面,亦以身體作為研究主軸,探討疾病患者的身體與疾病經驗、自我認同之關係。
陳元朋
1968年生,臺灣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華語文中心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研究助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才培育計畫成員、私立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新史學》雜誌社常務社員。研究領域為:醫療史、飲食史、宋史、本草博物學史。論著包括《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粥的歷史》,並發表〈傳統食療概念與行為的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觀察〉、〈荔枝的歷史〉、〈作為社會史研究的中國飲食史〉等多篇學術論文。
郭奇正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2006年美國富爾布萊獎助學者,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一年訪問研究;目前回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作者在九○年代初期感受到了設計專業範疇在亞洲區的新國際分工後離開業界,返校進修並於1996年開展對上海的研究。作者以其在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接觸過的歷史與社會學知識啟蒙,綜合其在建築設計、都市規劃與房地產開發的專業實踐經驗,帶進城市史的研究領域,以上海里弄為文本,從物質、文化等角度重新解讀都市與建築空間,常有傳統城市史研究之外的意外發現。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仍以近代上海的城市與建築空間為文本,但嘗試由制度、社會階層、身體經驗、等角度多元地切入;也正將研究的觸角由近代延伸至當代,並擴及當下兩岸正在浮現的許多都市文化現象。
張珣
1956年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人類學博士。1998-1999年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有:臺灣媽祖信仰與進香儀式,臺灣民俗醫療與乩童問神儀式,臺灣佛教史,道教收驚祭解儀式,臺灣童養媳習俗等等。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講授「醫療人類學專題」與「飲食、醫療與文化」課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教授,講授「宗教人類學」課程。
著作有1994《疾病與文化》稻鄉出版社;2003《文化媽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與人合編有2001《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南天出版社;2003《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維》南天出版社;2003《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臺灣宗教學會;2006《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南天出版社。
蔡怡佳
1967年出生於臺灣屏東,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杜根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 心理學碩士,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宗教研究博士。曾任教於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並於政治大學宗教所講授「宗教心理學」課程。主要研究興趣為宗教與當代文化,近期研究關注傳統宗教的視域與實踐在當代文化中之展現與轉化的關懷,以比較宗教的視野探討台灣民間宗教以及本土基督教派之「靈」的文化的展現,希望能對「宗教療癒」與「身體感」等研究課題之開展與突破有所貢獻。近期研究亦關注宗教學傳統概念「神聖」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以荷蘭籍著名靈修神學作家盧雲 (Henri Nouwen) 與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 (Kenzaburo Oe) 對於「殘疾」的書寫出發,探討二者如何提出迴異於社會主流價值對於殘障者之拒斥、修補或是增能思維的另類省思。
蔡璧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重心為醫、道二家思想、操作與文化。曾獲國科會甲種獎勵(八六、八七、八九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九五年度「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優良獎(九○、九一、九二、九五學年度)、文學院教學優良獎(九三、九四學年度)。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國立臺灣大學望月詩社暨中醫典籍研究社指導老師。著有《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下)〉、〈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等,並著有詩集《渡口芙蓉》。
鍾蔚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傳播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研究興趣集中在人與物的互動、專家與生手。近年來研究主題是從個人生命史、社會文化史角度探討人和媒介互動中身體感變遷的歷程。
顏學誠
1964年出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是以身體人類學與人觀研究切入,探討不同層次的社會整合機制,特別是全球化下不同文化群體的整合可能性,以及如何避免因文化差異與身份認同所造成的群體衝突。理論上的興趣是尋求突破文化建構論與相對主義的分析取徑,以期發現超越個別文化系統的可能。近期的研究著重在探究比賽與社會整合的關係、評比標準的建立、以及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感官經驗。
Elisabeth Hsu
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教授、牛津Green College的成員,也是牛津大學醫療文化人類學項目的負責人,其研究主要著重在中國醫學、脈診、身體與人觀、及觸摸、疼痛、感覺、情感與感官經驗。她於2004年到2008年,應邀參加由台灣研究團隊所推動之「感官經驗與中國傳統醫學」計畫,此計劃由余舜德先生主持並獲得蔣經國基金會贊助。參與此項計畫促成了此篇文章的寫作與出版。
編者簡介
余舜德
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擔任民族所「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的召集人,研究專長在於經濟與身體人類學,主題涉及夜市經濟、禪坐與消費文化,近年的研究主要從身體經驗的角度來研究台灣的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現象,並推動「身體感」理論概念的發展。

书籍目录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 .................................................................................. 余舜德  1
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 ....................................... 李尚仁  45
衛生、城市現代基礎設施與商品化過程中的身體經驗──上海里弄住宅的社會形構 ....................................................................................... 郭奇正  83
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的新解讀 ................................................ 許小麗  135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 .......................... 蔡璧名  165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 .................................................................................. 張珣  205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 ............................................... 蔡怡佳  241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 .......................................... 林淑蓉  275
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 ................................. 陳元朋  321
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儀 ....................................................... 余舜德  355
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 ..............................................顏學誠  405

作者简介

目錄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 .................................................................................. 余舜德  1
‧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 ....................................... 李尚仁  45
‧衛生、城市現代基礎設施與商品化過程中的身體經驗──
上海里弄住宅的社會形構 ....................................................................................... 郭奇正  83
‧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
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的新解讀 ................................................ 許小麗  135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 .......................... 蔡璧名  165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 .................................................................................. 張珣  205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 ............................................... 蔡怡佳  241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 .......................................... 林淑蓉  275
‧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 ................................. 陳元朋  321
‧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儀 ....................................................... 余舜德  355
‧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 ..............................................
顏學誠  405
內容簡介
身體的感受同時包含意涵與感覺、文化與本性,既非純粹的身體感受,亦非單純的認知,而是兩者的結合,因而研究人與物(或物質環境)的關係需要同時從認知及人與物密切的交會、互動的過程著手。本書企圖結合人類學近二十年來相當受到矚目的身體與物質文化研究兩項課題,本書的作者們認為,各文化的成員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識,不只源自於過去強調之宇宙觀的差異,更與各自體物的方式有密切的關係。
本書同時提出「身體感」的研究取向,強調過去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多以單一感官作為研究的單位,並以修正西方社會文藝復興以來過於強調視覺的現象作為研究的主題,乃錯失重點。人們隨時都在使用不同的感官,並結合不同感官所接受的訊息,而形成舒適、潔淨、骯髒、熱鬧、冷清等經驗的主題、焦點或「身體感」的項目,從感官訊息之間如何結合成身體感的項目及身體與物之間密切的互動,本書作者以不同的主題,提出身體感研究的見解。


 體物入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自人类学诞生以来,制度、结构与进程始终是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核心范畴(categories)。7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让我们认识到制度、结构与进程并不能涵盖生活本身,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张力与不确定性,这是传统的研究范畴所不能包含的。由此,90年代以后人类学从关注制度、结构、进程转向情境、体验、张力、矛盾等新的社会范畴(new social categories),并试图通过一些超越人类社会、生物差别的普世性社会范畴如身体、物质、记忆等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结构两者整合起来。在此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身体人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成为当代人类学最具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之一。在人类学研究中,华人学术界向来居于从属地位,然而台湾人类学在身体研究方面却出人意料地走在了学术界的前端。在余舜德等学者的大力推动下,许多不同专业的学者从“身体感”(bodily experience)的视角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是台湾身体感研究的第一部结集出版的专著,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台湾身体感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透过该书我们能够对台湾地区身体人类学研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本书的名称不难看出,“物”与“身体感”是贯穿全书的两个核心概念。“身体感”大致来说指的是身体的感觉与经验,比如洁净、肮脏、恶心、烦、虚等等。编者余舜德给出的定义是:身体作为经验的主体以感知体内与体外世界的知觉项目(categories)。本书的第一篇论文《从田野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全书真正的序言,也是“身体感”理论提出的正式宣言。在文中,余舜德非常详尽地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藏区田野调查过程中的身体感受,以及如何将这种身体感受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进而提出“身体感”概念的全过程。余舜德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尚有一套过去甚少注意,但与人类学及史学强调之宇宙观或象征体系同样重要之文化身体感的网络,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面向,并从而发展出一套研究文化身体感的理论典范,让我们从身体感知的方向,重新解读历史与文化。”这种“身体的感受同时包含意涵与感觉、文化与本性(nature),既非纯粹的身体感受,亦非单纯的认知,而是两者的结合。”而“身体感受的焦点又与物或物质环境有密切的对应性”,因此身体的感觉必须要从身体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研究视角正是本书标题所概括的“体物入微”。对于“物”的理解,“体物入微”明显超越了以格尔茨为代表的文化象征体系,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物与个体经验之意涵的根源,物与个体经验的意涵通过象征体系来再现。在格尔茨的体系中物的意涵是被文化所决定的,与物本身并无关系,因此象征人类学对“物”的研究偏重于物的意涵为何’(what things mean)。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物性(inherent essence)不可为文化化约的观点。Daniel Miller则认为物既具有象征性也具有物性。“因为有象征性所以可以被人使用,又因为有物性所以可以使用人,亦即,物可以影响人。”Arjun Appadurai更是认为物和人一样具有生命,因此在讨论“物质文化”时首先要了解“物质”的社会生命过程。“体物入微”显然是承袭了Daniel Miller等人的理论脉络。在这里,“物”并不是冷冰冰的课题,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余舜德强调“体物入微”的重点不是关注“‘物的意涵为何’(what things mean),而是‘物如何拥有意涵’(how things come to have meaning)。”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两者标示着相当不同的两种观点,前者假设一个既存(pre-existing)、包含各面向(all-encompassing)、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文化之存在,物的意涵可以于此文化体系中寻得,后者则强调物的意涵乃于个人生活的环境中,经由学习、体验、及行动,一步步建构,因而物的意涵非来自于既存之文化的赋予,而是来自于体物入微的过程,所以‘物如何拥有意涵所关怀的是:文化如何体现于体物入微的行动中,而非如何将物放于文化体系中诠释的课题。’”“体物入微”视角的提出首先在于破除身心二元的困境。二元论是西方的哲学传统,从柏拉图一直到后来的笛卡尔都秉持身与心二元对立的观念,身体被认为是与灵魂对立的、低等级的存在。因此,9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身体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就是破除身心二元的藩篱。本书亦对这一身体研究的经典课题进行了回应。和近年来流行的“embodiment”的理论概念一样,“体物入微”的视角也强调身体的主体性,身体是有经验能力的主体,所有的文化都是基于身体的建构。 “体物”不仅是文化、历史建构的过程,更与个人或群体“体物”的能力有关。如张珣所说,身体感的提出与Mauss的身体技能(body technique)有互相呼应之趣。 “体物入微”的视角试图“深入探究Mauss‘身体技能’的概念与体现的关系”,进而“从文化乃身体感知能力的方向来思考主体性的议题。”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对“体物入微”的分析视角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接下来我们来看在具体的案例中如何用“体物入微”的视角来指导我们的研究。除《从田野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和《体物入微,渐窥堂奥》(两篇文章并非对某一主题的研究,当算作是序)两篇文章外,这本书共收录了十位作者的十篇论文,所研究的都是诸如卫生、住宅、饮食、疾病、品香等日常生活小事。与传统的人类学者追求“以小见大”的理念不同,这些作者并不试图从中具体的个案中总结出一些结构性的东西,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人与物之间密切交会、会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如何赋予物文化意涵及能动性。试举蔡璧名的《疾病场域与知觉现象:<伤寒论>中‘烦’证的身体感》为例,这篇文章研究的是“烦”证,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向读者费尽口舌地去解释“烦”证究竟是什么,而是从“烦”证不同的作用场域出发,向我们细致地展示医家对“烦”证的体验,进而揭示出“烦”证的身体感的丰富含义。其他论文也都采取了同样的研究理念,摒弃了对结构、规律的探讨,而专注于过程、情境与体验的探讨。从本书作者的专业背景来看,本书10位作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学者,包括余舜德、林淑蓉、张珣、颜学诚、许小丽五位学者,另一类是非人类学者,包括历史学者李尚仁、陈元朋,建筑学者郭奇正,汉学者蔡璧名,宗教学者蔡怡佳,同样是五位学者。尽管这些学者都本着“体物入微”的视角来说明对物与身体感的看法,但由于专业理论的不同,这两类学者所做的研究还是有不小的差异。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受专业训练的影响,几位人类学者都使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也都以田野材料为主。比如余舜德对普洱茶的研究,其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台北及昆明茶商、茶馆的访问;二、参加台北茶馆举办之“茶宴”及饮茶课程的参与观察;三、普洱茶的专书;四、杂志及网路讨论区中消费者之消费(尤其是入门)心得的文本及普洱茶之价值的讨论;五、消费者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可以看出,除第三点外余舜德在文章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来自源于作者的实地调查。同样是关于饮食的研究,历史学者陈元朋和宗教学者蔡怡佳则完全没有使用田野材料。陈元朋对“清”的研究是基于对一部食谱——《山家清供》的探讨;蔡怡佳则更为大胆,其对食物与宗教关系的研究材料竟然是来源于丹麦小说家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和由此改编而成的电影。这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也正是这些非人类学者的加入才使得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举蔡怡佳《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谈食物与体悟》这篇文章来说,食物与宗教的关系原本是非常难以言说的,作者先从丹麦小说家Isak Dinesen所写的以“恩典(grace)”为主题的小说《芭比的盛宴》开始讲起,让读者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理解食物为什么会与神圣、恩典相联系,紧接着叙述小说及现实中的人物对宴会中食物的种种身体感受,为我们呈现出“食物”与“身体感”交织所带来的体悟(物)经验,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恩典”的意涵:即“‘恩典’不只是一个有意义的宗教概念,也不仅仅属于教义或认知的范畴,而是一个藉着多重感官的身体经验所获得的体悟。”其次,从文献综述的理论脉络来看,人类学身体研究有其特定的理论脉络,其中首要的问题之一回应西方二元论的传统。“身体感”概念的提出建立在感官人类学与认知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同样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几位人类学者所做的研究在文献综述部分都会使用大段篇幅来讨论“身体感”的理论脉络,以及从“身体感”的视角出发能够对物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比如张珣的《馨香祷祝:香气的仪式力量》就很有代表性,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从西方二元论的哲学传统说起,然后叙述感官人类学中对嗅觉的研究如何冲击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紧接着又谈到象征人类学对香的研究,作者认为香在民间信仰中不仅是一套象征体系,同时也能够经由信徒的嗅觉引发身体经验,从而引出从身体经验出发说明香料、气味与身体感觉关系的理论视角。而对于其他非人类学专业的学者来说,二元论、象征论并不是其所在学科所需要回应的问题,因此我们看到这部分学者在文献综述部分并没有对“身体感”的理论脉络做大段的阐释,而只是将“体物入微”的研究理念贯穿在具体的分析中。比如李尚仁的《腐物与肮脏感:十九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环境的体验》讲的是十九世纪在中国的西方人如何感受肮脏,很明显是循着“身体感”的研究视角,但是在文中作者并未对“身体感”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而是开篇即从西方人对中国肮脏状况的体验说起,然后分析这种“肮脏感”的产生与文化习俗、社会结构、医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型态的关联,到最后再点明将肮脏作为一种身体感进行研究的优势所在。此外,郭奇正对上海里弄住宅的研究,许小丽对脉的研究,蔡怡佳对食物与宗教的研究,陈元朋对“饮食之清”的研究都采用了类似的写作方法。尽管在研究方法和理论脉络方面有所不同,两类学者的文章都显现出很高的水准。从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台湾人类学研究的一些显著的优点:一是理论功底扎实,对西方理论掌握非常娴熟,运用时信手拈来,让人印象深刻。余舜德的《从田野经验到身体研究》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夹叙夹议,凡是前人有过相关的研究作者都会一一点出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可见作者对西方文献的熟悉程度。其他作者的文章也都展现出扎实的理论素养,仅从参考文献上来看,几乎所有论文的参考文献都以西文为主,这或许与身体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在西方世界有关,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批台湾学者的国际化程度。二是不拘泥于学科界限,形成多学科交融的良好局面。身体研究从来不是某一个学科的专属,台湾人类学所提出的“身体感”概念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从身体经验出发的研究视角,而并非为人类学划出一块专属领域。我们看到在本书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遵循同一种理论视角,但由于各自专业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点的不同,最终所形成的文本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人类学者与非人类学者所做研究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所在。人类学者很难想象把小说与电影材料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而其他专业的学者就没有这种顾虑,学科的交融使得每一个学科都有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从这个方面来说,《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这本书可谓是学科整合的典范。三是研究主题不拘一格。传统人类学关注的研究主题往往是制度、结构、进程等,而在“身体感”的研究视角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切身的身体感受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在《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一书中,我们看到各位作者所关注的不是宏大的结构,而是诸如卫生、住宅、饮食、疾病、品香等日常生活小事。在此之前,这些生活琐事很少被研究者所重视,“身体感”视角的提出无疑开创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地。最后有必要说一说台湾学者论文写作的手法问题。就我个人的阅读的感受而言,我觉得台湾学者写论文的方式是一种带着读者写作的方式,作者写作的时候似乎对面就坐着一位读者,作者会与读者进行对话,会处心积虑地想读者会思考什么,应该怎么样让读者明白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看《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一书中几乎每位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会采取“总-分”的表述方式,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叙述。这种方式显得结构非常清晰,明白易懂,但是有时候往往过犹不及,经常一个论点要反反复复讲很多遍,显得似乎有些过于啰嗦了,这算是台湾学者的一个通病吧。身体研究是当今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身体感”的视角是身体研究的一个很好地切入点,也与人类学向日常生活转向的趋势相呼应。台湾学者由此出发在身体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值得我们大陆的学者学习。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非常非常好的书。剩下的过几天补。
  •     感官人类学的台湾个案选本。赞!
  •     “体物入微”或许是embodiment的最好对译【张珣:《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王铭铭:《心与物游·说香史》】
  •     在台湾时历史人类学老师赠书,对“身体感”的诠释别具一格。我脑残不忘学术,精神太他妈可嘉了。
  •     结合之前下载的一些论文,联系起来反复读,问题貌似愈来愈多了...
  •     “体”“物”双修的思路。“身体感”继承了日常生活实践、感官民族志、微观政治、身体研究等“旁门左道”,强调身体与物之间发生关系(?)的综合性感受,有另辟蹊径之功。【一瞬间无数个新题目涌上心头……
  •     可惜没啥关于qualia的讨论
  •     中国研究身体感知和日常生活的论文集,还不错
  •     台湾真猛
  •     主编余舜德太能掰,最多十几页的论文也能拖成几十页长。其他作者也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挺新颖有趣的观点,但描述论证太啰嗦繁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