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思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303155200
作者:郑师渠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郑师渠,1946年生,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已出版《国粹*国学*国魂: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思想文化研究》《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反思》(合著)《中国文化通史》(十卷本、总主编)《中国近代史》(主编)等。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上  编
第一章 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
一、“西方没落”与世界文化的对话 /
二、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东方文化派 /
三、“科学与玄学”的再认识 /
第二章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一、 欧洲反省现代性思潮之东渐
二、 拷问“合理的人生”与文化诉求
三、 反省现代性视野下的中西文化关系
四、追求现代性与反省现代性: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张力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
一、 借重但不认同:“更不欲此时之中国人盛从其说也”
二、 借鉴与吸纳:打上了反省现代性的印记
三、 转向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铺垫
四、结语
第四章 欧战后国人的“对西方求解放”
一、 两种视角的交汇:欧战后国人“对西方求解放”思潮的兴起
二、 从打破“西方文明中心”论到取向社会主义
三、 两种视角的分道扬镳与唯物史观的魅力
四、 余论:推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内在张力
第五章 五四前后外国名哲学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一、中国进步思想界的共同客人
二、名哲讲学与“东方文化派”的崛起
三、名哲讲学与国人的“以俄为师”
四、名哲讲学与中共建立“思想上革命的联合战线”思想的提出
五、结语
第六章 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
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概念
二、“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三、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趋向何在?四、结语
中 编
第七章 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
一、发动新文化运动与对反省现代性思潮的借重
二、质问《东方杂志》的实质何在?
三、认同反省现代性与转向马克思主义
第八章 从反省现代性到服鹰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陈独秀思想新论
一、从不认同到认同
二、反省现代性与服膺马克思主义
三、结语
第九章 “理智化”的偏见:胡适与反省现代性
一、对欧洲反省现代性思潮的兴起无动于中
二、“理智化”的偏见
三、结语
第十章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一、反省现代性 :一个新的思想支点
二、新文化运动的骁将:求同存异
三、殊途同归:归趋“整理国故运动”
四、结语
第十一章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一、《欧游心影录》与“中国人之自觉”命题的提出
二、思想的“绝大之革命”:服膺反省现代性思潮
三、新文化主张的个性
四、文化自觉:战后国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向度
第十二章 梁启超的爱国论
一、从《说群》到《爱国论》
二、爱国与救国
三、爱国与“国民之自觉”
四、结语
第十三章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
一、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
二、“民族主义”、“爱国”与“民族精神”
三、“文化力”与中华民族精神
四、结语
第十四章 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一、 前后期的角色转换
二、 发展新文化“便要从普及教育入手”
三、 兼容新的思想支点
四、结语
下 编
第十五章 现代中国媒体对日本论评的转变
——以《东方杂志》为中心
一、走出“心醉日本”的误区
二、全力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阴谋
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
第十六章 近代史教材的编纂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
一、 现有近代史教材的局限
二、 近代史教材编写与所谓“范式之争”
三、关于近代史教材改革的几点想法
第十七章 近代中研究中所谓“破碎化”问题之我见
一、区分两种“碎片化”
二、尊重历史发展的自身规律
三、多斯的启示

作者简介

欧战后的欧洲,人们对社会文化危机的反省有两个取向: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一是反省现代性,集中表现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批判理性对人性的禁锢,转而强调人的情感、意志与信仰。早在20世纪初年,国人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上述欧洲社会文化思潮的重大变动,且于思潮的两个取向,都各有评介与吸纳。长期以来,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东渐的研究成果丰硕,而有关反省现代性思潮在中国的反响却鲜有学者关注。事实上,忽略了后者,我们对于包括新文化运动在内的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是准确的。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老树新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