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30019494X
作者:[美]乔纳森•科特
页数:211页

内容概要

乔纳森•科特著作颇丰,包括最近出版的《与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共度的日子》(Days That I'll Remember: Spending Time with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自《滚石》杂志创刊起,他就是《滚石》的特约编辑,并为许多报刊写稿,包括《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纽约客》(New Yorker)。目前他定居纽约。
苏珊•桑塔格(1933—2004)创作了许多非虚构作品,包括开创性的文集《反对阐释》、《论摄影》和《疾病的隐喻》;她著有四部长篇小说,包括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在美国》(In America)。

书籍目录

1.疾病的隐喻
我觉得似乎有一些奇妙的事正在发生,似乎我正要投入一次伟大的冒险——生病和可能死亡的冒险,而愿意迎接死亡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2.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和离群索居的道德家
我就是个异端。当然,我还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异端,虽然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
3.论摄影
生命不是关于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被一道闪光照亮,永远地凝固。照片却是。
4.论风格
从根本上说,世界充满了谬误,真理是拒绝谬误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真理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摆脱谬误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解放。
5.写作与阅读
你永远背负着你的身体,还有所有这些感觉,你不用刻意去白日做梦:它们就在你的头脑中,身体也在头脑中。
6. 爱与性
当我说我在恋爱,就意味着我的整个生活都和那个人一起:我们同居,我们是情人,我们一起旅行,一起做事情。
7.自画像:作家眼中的自己
我所有的作品都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真的存在那样一个世界,而我真的感觉置身其中。
致谢
附:小传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是20世纪后半叶蜚声国际、颇具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人物。1978年,《滚石》杂志特约编辑乔纳森•科特先后在巴黎和纽约对苏珊•桑塔格进行了采访。科特曾与约翰•列侬、鲍勃•迪伦、格伦•古尔德和伦纳德•伯恩斯坦进行过深入的对话。他与桑塔格的这次长达12小时的访谈,1/3的内容曾发表在1979年的《滚石》杂志上;30多年后,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访谈的全文。桑塔格的思考和观察揭示了她的批判精神和强烈好奇心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在科特巧妙的提问和引导下,访谈让一个“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和“离群索居的道德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一个记者对我说,苏珊·桑塔格去世了,他们的报纸将有一些版面讨论这位人物,希望我参加。我本不喜欢加入这种事,何况我并不了解苏珊·桑塔格。我只读过她在9·11周年时对布什政策的一篇批评《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加上这次读到的一篇她关于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文章《注目他人受刑》。我读过的她的著作,不过两篇短文。   然而据说她被视为“美国的良心”,是美国保守派势力眼中的“挖自家墙角的人”——她的美国批评者形象大概是被确认了的,那么就很难得,就不是与我们无关。2005年元旦,我重读了她的两篇短文。   读后沉吟,再看到她自称的“一个好战的(也被译成‘愚蠢的’)唯美主义者”,我有了写几句读后感的愿望。   1   在我们看来,如阿布格莱布的小小揭露提醒人们留意的、冰山潜在水下的部分,是更大也更卑鄙的十字军原教旨主义阴谋。   使他们撕开了一切面具酷刑拷打,使他们气急败坏地急于摧毁的——是使他们在心理上深感自卑的穆斯林尊严。他们明白,他们永远都不能摧垮这种尊严,于是这些懦夫们就在监狱而不是在战场、用流氓手段而不是用常规军人手段,大逞淫威,发泄蓄积的阴暗。他们利用监狱——这取消了对手还击及自卫能力的恐怖场所——攻击穆斯林俘虏对不能暴露羞体的伊斯兰道德的恪守,向世界暗示他们发动战争的本意。   而苏珊·桑塔格的批判,显然和我们不同。她在《注目他人受刑》里这样讨论阿布格莱布事件:   “对于在一场确实推翻了现代社会一个恶魔独裁者的战争中看到一些合理性的那些人而言,确乎是‘不公平’。一场战争,一次占领,无法避免是各种行动的复杂综合体。什么使其中一些成为代表性行动而不是其它那些?”   我总担心译错了或者我理解错了。我不知她的言外之意,应该“成为代表性的”究竟应该是什么。是伟大美国民主对东方极权世界的解放呢?还是一种好莱坞雷锋般的美军形象?在批评虐囚的句里行间,明显地藏着认为美国对伊拉克侵略战争合理的基本立场。出言苛刻使我难过,但我必须说,不,这样的批判,远不够“唯美”的边缘。   像她可能不愿接受我们上述的批判起点一样,我想,无论不是被“施刑”而是承受着新帝国主义大举进攻的穆斯林世界,或是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与掠夺的全球化战略的进步人类,对苏珊·桑塔格的“一场确实推翻了现代社会一个恶魔独裁者的战争”的定义都不能苟同。而她用语坚决,她似乎觉得这是人之初、ABC。她没有警惕在强烈的自信之外,可能存在——他人的原则。   同时我也想说,她又确实是美国战争罪行的批判者。毕竟她把虐待战俘的美国兵,与二战中的纳粹,更与十九世纪美国种族主义者相比较:   “二战中的德军曾拍摄下他们在波兰和俄国所犯下的罪行,然而施刑者把自己置于受害者中间的快照却出奇的少,……如果说有什么能和这些照片(指美军在阿布格莱布拍摄的虐囚照片——引者)所传达的东西相提并论的话,那就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间被处以私刑的黑人受害者的照片。照片上的美国人,身后的树上吊着赤裸的黑人男人或女人的残肢,他们站在下面露齿微笑。” (《注目他人受刑》)   这是勇敢的比较和批判。追溯贩卖和奴役黑奴的十九世纪、比较他们行为中的法西斯因素,是分析迅速膨胀的新帝国主义威胁的重要视角。   2001年5月,桑塔格在她赴耶路撒冷领取国际文学奖时,发表演说谴责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她指出,以色列正在对巴勒斯坦人“不合时宜地使用武力",要求以色列人停止建设和拆除移民点。与她其它的批判言论一样,桑塔格虽然在具体的观点上还保持着与“他人”(这一次是巴勒斯坦人)的距离,但公开自己对巴勒斯坦人支持的态度是一项知识分子的大是大非。我想说,她在那次领奖仪式上的表现,是她活动与著述最光辉的一瞬。   除此之外,对布什的著名的“懦夫”用语,她在那样的美国话语环境中,逆着大规模杀伤性的舆论,无畏地说:“不能说这是对文明、自由和人性的攻击。这是对自称超级大国的攻击。……比起从无法反击的高空作战的美军,劫机者们不能称作懦夫。”   ——只因桑塔格是这个思想世纪末的一位值得纪念的知识分子,所以我们在讨论时,才提出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另一方、即他人的见解。其实一般是没有人愿意这样做的,不仅因为这种大多数人的观点今天被剥夺了话语权、而且因为它为避免招致危险的误解,正在实行缄默。   2   一个语词的突击,赢得了人们的,至少是媒体世界的关注。苏珊·桑塔格最好的一个概念,就是她接受了“他人”的概念。我要说,这个提法并非她的首创,因为艰难发言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一直如是说。   自从以色列的持续压迫导致了巴勒斯坦前途的绝望,从这种绝望中直接爆发了9·11事件。而孕育已久的新帝国主义找到了大侵略的借口以来——每日每年,人们都注视着世界的肆虐,也可以称作施刑。   而号称美国良心的苏珊·桑塔格,在9·11周年时,居然宣言这样的前提:   “我不质疑我们确有一个邪恶、令人发指的敌人,这敌人反对我最珍惜的东西——包括民主、多元主义、世俗主义、性别平等、不蓄须的男子、跳舞(各种各样)、裸露的衣服,嗯,还有玩乐。同样地,我一刻也没有质疑美国政府有义务保护其公民的生命。我质疑的是这种假战争的假宣言。这些必要的行动不应被称为‘战争’。美国绝对有权搜捕那些罪犯及其同谋。但是,这种决心不必是一场战争。有限度、集中的军事行动,不应解释为国内的'战争时期'。” (《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   我弄不懂:难道,“美国良心”只是和杀人凶手玩一场挑词造句的游戏么?她难道真的不知道,这番话对阿布格莱布战俘、对全体伊拉克人、对十多亿人口的穆斯林、对发动大游行拦截帝国主义战争的全球六百座城市来说,也如抽在淋漓伤口上的一记鞭子,也是一场小小的施刑么?   不仅这么一句。她对阿富汗战争的态度、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都有这类不负责任的(但愿仅是不负责任)、令尊敬她的人瞠目的言论。   我读出了一股熟悉的霸气。   西方进步知识分子、包括所谓“左派”知识分子的傲慢,也许已经是一个世纪的话题。病态的自信使他们并不太掩饰这一点。有时他们比右派还令人苦恼,他们常常不仅惯于把观点强加于穷朋友们,而且大多很难伺候,失态时毫无教养。也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左翼化的西方人是穷光蛋的最后救世主;如果浑身劣根性的穷朋友不领情,莫怪他们雷霆大作。他们并不多做思考,但不怵于随时发言。他们靠一种“预先的判断”读书,而不像我们一样,捧圣经般精读细品他们的大著——产生于我们这些乱哄哄国度的怯生生嗫嚅之声,包括理论精英的学舌、影视精英的灯笼、文学精英的撒娇,丝毫不给他们以认识论的压力。   在他们的世界里,经常发生概念与语词的大战。静心潜学以后,人们渐渐理解了:熟悉和活用那个话语系统的语词是重要的。你不懂诸如“战争是一个隐喻”、“反智主义的大传统”,你就不要幻想有谁理睬你的异议。我确实是他们话语体系的野蛮人。而周围的新朋旧友,却大都燕人学步,接轨了摩登的法则。为什么不呢?批判了而不犯忌,抗议了但很安全。渐渐地,正确的标准,不是与茫茫现实的依存程度,而是与西方话语的磨合程度。苏珊·桑塔格尽管常常撕破舆论的包装,但她更毅然捍卫着西方话语的堡垒。   她表达了很大一批人(包括仰慕她的中国人)——那种与统治者的“有限不同”。他们总是忽略:在他们慈善的道德追问中,阿富汗、伊拉克、以后也许要依次加上伊朗、叙利亚、古巴、朝鲜的——作为发言者的缺席。他们虽然有过对无辜受难者的仗义执言,但更常常忘了:冤魂会反感用美国宪法掺合摄影新论的语言,对他们的流血进行释义!   3   更艺术、更强烈的语言,却被人们,至少是掌握媒体的人们听而不闻。比如巴勒斯坦“投石的诉说”,它们是绝望的遗言,是象征的极致。   在投石的语言之后,是拒绝与沉默的语言。但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捕捉住无情世界中变形的和无声的语言,把多数人的渴求,当做自己的原则。知识分子必须有如此能力,否则还有什么资格发言。   至于桑塔格,人们都说失去她的世界显得更无情了。但即便如此,我想第三世界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异议,附和任何一种强势话语。我们不打算按照强权的逻辑、前提、语言的规矩进行表述,哪怕一句。   所以面对她的追悼,我们缺乏语言。顶多只是觉得:她在彼岸的尖锐异响,对此岸病态的媒体和教授们将是一付大黄泄药,将给他们食洋不化的肠胃,适时地做一次治疗。   人们忍受着近乎亵渎的日日聒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捕捉一丝半点可怜的信息。他们以每天的媒体受刑,交换渴望知道的消息,恰如烽火家书的代价。而这时出现了苏珊·桑塔格:她不仅是美国人且是美国良心,她的话是可信的。她居然说他人在受刑,于是主持人和教授们愣了。聪明的他们,会悄悄矫正自己的美国安全宣传员的形象。受刑之一语即将会流行,释义的颠覆也指日可待。不仅如此,一个左翼思想的小高潮,已经可以预见了!   如此的语言没落,令人难禁悲哀。   只是注视他人还不够。注视的目光若是太像救世主了,则会伤害被注视者的尊严。是的,就是尊严或自尊,它是文明的自我认识。知识分子的良心永远要自律,对“他人尊严”的哪怕小小的“施刑”。   “关心他人的尊严,和平与正义的意味”——这是我1995年为一份杂志写过的题词。我把它抄在这里,表示我的视角与自诫,也表达我们对苏珊·桑塔格的商榷。一切人,包括“他人”自己,都必须懂得他人的尊严、原则、分寸——因为这一切都与和平及正义丝丝关联,不容许一点的矫情与傲慢。这是一种大的道德,也是一种大的修养。   苏珊·桑塔格离开这个世界走了。也许,她并未达到被注视与被施刑者渴求的正义。一缕芳魂依然孤独,她缺乏诤友的相伴。但是,她至少是一位我们所言正义的同盟者,她的大节依然值得纪念。报纸上先是连篇累牍又瞬间偃旗息鼓,仿佛一轮时尚的押宝,尝试了又归于放弃。或许死者会感到悲哀,因为她一生厌恶思想堕落为时尚。只有我们,对她提出异议的人在怀念她,如对自己家人一般地怀念她。圣贤云:求学从摇篮到坟墓。我们为她祝福,当我们沉默的时候,是她喊出了真相。愿她扶摇远去的灵魂,那一缕独立、敏锐、倾向弱者、也多少沾染着西方傲慢的灵魂,在通往天国的路上,一步步变得美丽。   作者补记:   文章写出以后,我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对等着我的发言的报纸稍作塞责了。不想,有意味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由于文章强调的是穆斯林的立场,编辑说他们在编稿时感到了为难。   对于为穆斯林辩护的苏珊·桑塔格来说,怎么穆斯林的声音反倒成了忌讳?难道她呼吁关怀的穆斯林,反而是一种无权对她发言的异类?面对这巨大的悖论,我一时哑口无言。   但这样的例子并不能否定常识。对苏珊·桑塔格的最合适的评论者,也许正是她关切的穆斯林世界。围绕我闪灭一过的这件小事,只是一个无聊潮流中的泡沫,并非贴近着进步人类在今天的脉搏。炒作和哄起之中,除了可怜的做作和追逐潮流,并没有争议的思想遗产。   我们不愿加入这样的泡沫之潮。我们要探索艰难时刻的人类良知。所以,我添写了这个结尾,想象着文章变成了一块石头,然后把它投入了潮流。   写于2005年春节前   改定于2006年斋月   张承志,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心灵史》、《张承志文库》(七卷)等。
  •     (刊于《安庆晚报》2015年11月19日,发表时删节)文/俞耕耘苏珊·桑塔格这位深刻影响20世纪后半叶政治、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一面通过评论、小说及电影创作坚持自己的文化信念,另一面积极投身各种政治社会运动,抵抗并试图颠覆文化中心主义、性别及种族政治等诸多传统。可以说,她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萨特、福柯以来知识分子走出书斋,知行合一的精神内质,以一种强烈的“介入”激情捍卫了公平正义。一位作家、学者对于我们的意义,不止于他们写了什么,更在于他们说了什么,是怀着怎样的信念说出的。这本名为《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的访谈录,记录了作者乔纳森·科特先后在巴黎和纽约对桑塔格采访的全文。话题以桑塔格的批评专著、小说切入,但却不囿于文本,而是融私人生活,社会政治和文化传统于一冶,集理论与生活、感性与思辨,身体与文化,生存与艺术为一体。此书的作者——乔纳森·科特是一位思维宏阔,观察精微,深谙各种谈话技巧的采访者。他在节奏上轻重徐缓,富于变化;话题上引一类万,切换自如;问答上机锋巧智,学养深厚。在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桑塔格对科特多处引申的赞赏,以及受其话题直接启发所作的议论。我们应当庆幸,桑塔格与作者多年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使交谈可以自由深入到“私人生活”,并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部长达12小时的访谈全文,完全颠覆了理论家在著作中板起面孔,好为人师,单一高冷的固有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对话交往中的桑塔格。她丰富立体、细腻感性、亲和幽默又不失情趣。她曾说,“因为我喜欢交谈,喜欢对话,而且我知道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对话的产物。——对话让我不再离群索居,而且让我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去了解读者,因为它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我无疑想了解个体的想法,这就需要面对面的交谈”。乔纳森·科特与桑塔格谈天说地,随兴所至,信马由缰,其间切换跳跃,令人应接不暇。我们可以体验出对话快速行进的激情,不自觉被语言的“密度”所吸引,形成鲜明的在场感。同时,我们很快意识到这绝非即兴发挥、松散随意的问答。科特显然是做足了“功课”,也许你会发掘出他提问清晰的“路线图”和细致的“纲目表”。 所有的对话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生存与艺术的统一;所有的阐述都汇聚为一个方向,身体和文化的抵抗。访谈以疾病话题开篇,显示出作者谋篇的别有深意,从另一角度上看,这也是一种“历险”。桑塔格本人身患癌症,与其抗争数十年,疾病深刻改变了她的生存状态与思考体验方式。第一章“疾病的隐喻”紧密围绕桑塔格的同名著作展开对话,直指桑塔格最为切身的疾病经验,不可谓不沉重。然而,这一话题却最大限度将生存与艺术两者紧密结合,不可谓不高明。科特发现,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深刻洞见,延续了尼采关于身体与艺术、健康与哲学这些命题的思考。患病这一事件使她意识到书写者的生存会那么密切地联系着作品本身。“只有在经历之后你才能真正把自己跟作品联系起来。”自我生存与艺术书写的统一,体现了桑塔格式的生存美学: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伟大风格。正是疾病的“隐喻化”使身体与艺术间原本的亲和融会产生了断裂。她说:“不要用一件事物来解释另一件事物。我的意思绝不是不应该努力去解释或理解事物,而是不要说x的真正意义是y。不要摒弃事物自身固有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的确存在”。隐喻造成对疾病本质的遮蔽,它本是一种来自蛮荒的神话思维,却利用“高低贵贱的疾病”将人们等级化。文化赋予疾病的幽灵魅影,直接造成了病人羞耻与负罪的传统。“显然这里有一些重叠。一个人可能因为没有达到某种特定的标准而感到羞耻,但是人们的确会对疾病抱有负罪感”。她列举了结核病、癌症、梅毒和白血病四种疾病背后的象征价值。如结核病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浪漫,艺术气质上的多愁善感;相反,癌症则成为纯粹的邪恶,仿佛来自恶魔的不祥侵蚀与增殖。桑塔格坚持“疾病就是疾病”的原则,就是旨在捍卫人们在生存意义上价值的平等性。不仅疾病如此,艺术更无法摆脱隐喻。在“论风格”一章中,科特引述桑塔格自己的作品道:“谈论风格,也必须有赖于隐喻。而隐喻却使人误入歧途。”他巧妙将难题推给了桑塔格,如果批判疾病的隐喻,那么艺术自身的隐喻又该如何看待?桑塔格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巧妙迂回,表明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隐喻的净化”。她的回答既精到又极具眼光,甚至上升到文艺理论的高度。“隐喻是思考的核心,但是你使用它们,你不应该相信它们 。”“事实上它(隐喻)暴露了自己的极限。”这正如漂亮的“拆招”,化于无形。在她看来,风格超越了隐喻的极限。隐喻总是类型化象征,风格则是生存与艺术完美统一的个性化呈现。生存本身作为艺术,身体疾病或许曾是构成天才风格的元素与质料,她以尼采、莫泊桑死于梅毒为例说,“他们都有过那种狂热的精神状态,疾病是他们天才的一部分,或者说疾病成就了他们的天才。”桑塔格的智慧正在于以“风格”取代“隐喻”做出了回答。疾病也可赋予身体以强烈风格,只有当患病的身体被视为高度风格化的艺术形象时,身体与审美,生存与艺术才得以真正统一。村上春树曾在一篇随笔中,以墙与鸡蛋的譬喻说明了一个作家(公众知识分子)的应有立场。这就是永远站在鸡蛋一边,弱者这边,为边缘人群争取生存与说话的权利。正是出于这样的立场,桑塔格的作品才永远保持强烈的批判性与现实意义。令人深思的是,身处欧美中心地位的她,却始终对边缘地区政治、少数族裔生存保有深刻同情。她支持古巴革命,声援越南反战运动,九十年代连续访问萨拉热窝,和波斯尼亚人并肩战斗。在思想上,她批判消解了一切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在实践上,她投身社会运动,抵抗来自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在“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和离群索居的道德家”一章中,桑塔格坚定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看它是否允许人们成为边缘人”,“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接纳边缘人和边缘意识形态,而且要接纳不寻常和异端。我就是个异端。”由于具有这样的立场,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现实意义。立足边缘是所有反抗与颠覆的前提,因为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强权者只会不断维护既得利益和现有格局。桑塔格的边缘抵抗体现在身体与文化两个维度。她敏锐地洞见到二者都将作用于政治生活,通往一种政治反抗。在全书第一章,她着意描绘边缘化的身体意识。“我认为年轻/年老和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可能是禁锢人类的两种最主要的成规。”成规是划分中心与边缘的标尺。“与年轻和男性有关的东西被当作人类的价值标准,其他东西至少是没那么有价值,或者干脆是劣等的”。这句正是不满的反诘,不就是在说:年轻和男性就是中心,年老与女性就是边缘吗?桑塔格显然不满这种带有尼采强力意志色彩的成规。以生命强弱为标准,自然就会产生“女人-老人-病人”这一系列弱势化身体形象。在谈话中,她旨在说明:女性和衰老在文化上与疾病来自同一个隐喻——生命的衰弱与负罪的自卑。从而,我们不难理解访谈以“疾病的隐喻”开篇,目的在于对隐喻“祛魅”,在身体意识上同时打破性别、年龄和疾病三个维度的歧视与放逐。那么,身体意识与政治抵抗又有怎样的关联?在访谈中,科特对桑塔格文章的摘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思考。“性仍然是人类意识中具有魔力的力量之一——促使我们不时接近禁忌和危险的欲望:从对他人忽然任意施加暴力的冲动,到对消除个人意识及死亡本身的颓靡渴望。”在桑塔格看来,纳粹主义或其他极权政治都存在身体意识层面的根源。她强调了性压抑、施虐欲望、恋死意志与法西斯主义的可能关系。科特也许在启发我们:既然极权政治可能来自对身体意识的压迫欲望,那么身体的觉醒也会产生政治抵抗的潜在意义。可以说,如果不从身体意识层面改变女性及少数边缘人群被倾轧的现状,那么在政治上就会依旧受到控制、迫害及镇压的威胁。如果细心考辨,你也许会发现桑塔格与福柯思想的“相遇”。在《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及《不正常的人》等著作中,福柯从身体意识层面论证了边缘人群(疯人、犯人及病人)生存的正当合理性。桑塔格说,“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看它是否允许人们成为边缘人”,“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接纳边缘人和边缘意识形态,而且要接纳不寻常和异端”。这也正是福柯毕生追求的理论品质。与边缘的身体意识相对应,边缘文化则是身体抵抗的延伸与深化。在“论风格”一章中,桑塔格对男性中心之外的“女性文化”有这样的表态:“我不会去建立,也不会去废除一种女性文化、女性情感或女性特征的准则”。性别抵抗不应简单理解为建立一种与男性中心相隔离的另一种文化。因为“试图建立一种独立的文化是一种放弃寻求权力的方法”,它意味着女性的自我隔绝与异化。桑塔格意在告诉我们,女性不能仅仅为了与男性风格相异,有意去建立表现女性特有性感与柔弱的风格形式。相反,她强调在文化上,女性与男性始终交往共在。桑塔格的激进形象也许只是我们的一种误读,你甚至可以从书中看到她的温和与保守。这在其回答中显得尤为清晰,“我的观点是要废除一切隔离。我在反性别隔离的意义上是个女权主义者”。桑塔格的文化抵抗与雷蒙·威廉斯一样,都带有建立“共同文化”的普世调和倾向。因为,她深知以女性文化取代男性文化,这将是另一种中心主义的暴力。只不过调和男性与女性,高雅与流行,取消文化特权垄断又谈何容易。桑塔格与我们,终归不是政治家。她只是一位来自西方的美国知识分子,在批判过程中她会时刻感受到来自身份与意识错位的张力、矛盾与挣扎。也许正因如此,她的人生才显得那么无畏无惧;她的谈话才显得如此富有魅力。http://aqdzb.aqnews.com.cn/aqwb/html/2015-11/19/content_399925.htm
  •     苏珊.桑塔格是我少有的学术界偶像。她的思想与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息息相关,她写过《中国旅行计划》,她的《疾病的隐喻》让我醍醐灌顶,她的《反对阐释》是哈佛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她的《论摄影》跨越了生活和艺术的鸿沟,她从容游走于纽约的时尚圈与学术圈;她是个美丽的黑发女子,但她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女性身份;她是都市生活的思想者,也是狂热的左翼分子。和大多数认为真理是和沉默联系在一起,和记者采取敌对态度的作家不同,桑塔格喜欢交谈,痴迷于创造性的对话。《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在这本书里,乔纳森科特不仅是个学生,更是一个完美的对话者,他的访问轻松又充满思想的动力,桑塔格则借此梳理了自己的整个写作生涯。政治理论家汉娜 阿伦特认为:“唯一适应精神生活的隐喻,就是感受到在生活。没有呼吸,人类的身体就死亡了;没有思考,人类的心灵就死亡了。”桑格塔就是不停在思考,并把思考作为自己唯一的存在方式的思想者。 这个生于1933年的美丽女子,她混淆了时尚和学问之间的界限,热爱陀思妥耶夫的同时也热爱大门乐队;她像所有天才的作家一样,把文字当做对世界的爱;她长相清秀,颇有气质,但从来不把美貌当做武器,只有爱和工作才能让她感觉强大。整个职业生涯,桑塔格都在试着挑战和颠覆。她颠覆了二元对立,相信彼此对立的事物就如天鹅绒的绒毛,正摸和反摸会是明暗不同的两种理解。“写作是拥抱,又是被拥抱;每一种观念都是向外延伸的观念。”所以我们要写作,写作是拥抱这个世界,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敞开而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一种思想会因为回应和激荡而变成无限延伸的各种思想。“认知在思想者心中起作用的方式,与爱神在恋人心中起作用的方式有相似之处。”一个对世界充满爱意的人,总是难以放弃写作,这是一种精神相通。正如安妮 卡尔森坦承:“恋爱和认知这两件事让我真正感觉到活着。”华兹华斯说:“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对苦痛表示同情,我们就会发现同情和快感是微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和展开的。”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必然是能够体会到世界痛苦的人。她访问过北越,慰问过萨拉热窝,她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写到:“一个人若是永远对堕落感到吃惊”“只能说明他在道德和心理上尚不是成年人。”她像鲁迅一样看透了这个世界的苦痛本质,但同时也奉献了自己的深刻大爱:“没有利他主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本书的对话者是桑坦格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没错,就是王力宏太太的那个哥伦比亚,也是奶茶妹妹的哥大。六十年代,他是哥大校报的撰稿人。六十年代的美国,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命名其为“乌托邦的时代”,就像鲍勃 迪伦在《郁结如麻》中所唱:“夜晚的咖啡馆传来音乐声,空气里弥漫革命的气息。”他们是旗鼓相当的谈话对象。正如张楚所说“孤独的是可耻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够对话的那个人,没有人喜欢孤独,没有人热爱独白,阿城在新西兰岛说着别人都听不懂的中文,在原始森林里寻找能吃的木耳和树皮的时候,在疯狂地歌颂语言和逻辑的时候,也是寂寞的吧!可是每个人的宿命就是,当你开口的时候,却感到空虚。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对话者。确实幸运,桑塔格找到了,他们在巴黎和纽约两地完成了对话,借用“他者”的镜像,桑塔格又一次完成了对自我的书写。乔纳森 科特主持过电台节目,编过《滚石》,对桑塔格具有粉丝的热情与知音的了解。桑塔格不同于一般离群索居的作家,她喜欢交谈,认为自己的很多想法都是对话的产物。最后,我不得不表达我的惊羡:在纽约的河滨大道和106大街交口,俯瞰哈德逊河的宽敞的顶层公寓里,有她藏书达到80000册的图书室,这是她“愿望的档案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明净,简朴,有力。和她的人一样,如洗得泛白的牛仔布。“我不会去建立,也不会去废除一种女性文化、女性情感或女性特征的准则。我认为男性变得更阴柔、女性变得更阳刚都没有关系。在我看来,那样的世界会更迷人。”
  •     感觉她很亲切,当然她确实是一个典型的上等知识分子。
  •     看得最认真的是关于爱情和性的那些部分哈哈哈哈哈哈
  •     ……
  •     “我相信是我自己创造了自己。”在不可避免的孤独和坚持不懈的勤勉中充满激情地完成自我实现,天赋在其次。
  •     访谈的魅力啊~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
  •     从读桑塔格的访谈录,才第一次意识到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以及她特有的机智敏感,作为一个不安分的学者的如饥似渴、热情兴奋的对世界了解的渴望。从读反对阐释,到关于camp的一切,至疾病的隐喻,她将这些简单又司空见惯的题材颠覆性地又再次解读了。
  •     你不用刻意去做白日梦 它们就在你的头脑中 身体也在头脑中
  •     黄彤彤。挑着读完了,以后有需要再说吧。再次坚定我要读卡拉马佐夫
  •     201506。
  •     开创者的思想是最优秀的。
  •     最高级的中立不是“我不想选边站”的态度,而是同情。这意味着你真的看到了更多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阵营。
  •     感受她的精神带给我振奋,渴望新鲜,无聊沉闷的生活必须以利剑刺破
  •     “书籍不单单是这样的,它们是使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     关于读书那一章节太有号召力了
  •     如果不思考,你很可能就会重复一些陈词滥调,即使是那些相对开明的观点。苏珊桑塔格,3岁读《悲惨世界》,哭得一塌糊涂;6岁读居里夫人的传记(她女儿伊娃写的),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     可以将自己借给他人,但一定要留给自己。鉴于自己还没有看过桑塔格的作品,先这样吧,剩下的看了再说
  •     我能感觉桑塔格是个很聪明并招人喜欢的人,但她的这种敏锐的思想与洞察力似乎只对自身有用,于旁人只是一些看似高深的mottos,用处不大。而且这本书内容不多,建议借阅或看电子版。
  •     【为下周三做准备】 又是一个不一样的苏珊•桑塔格
  •     听她说话很舒服顺畅
  •     应该有人出来让事物变得更复杂,因为如果随波逐流,事物会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简单。
  •     著名女权主义者苏珊.桑塔格,童年悲惨,中年悲惨,晚景凄凉,一生都很痛苦。不要做女权主义者。任何女权主义者都没有幸福的生活,任何女权主义者都是因为有着非常不幸的人生。在传统文化问题上,女权的含义都是有害的。苏珊.桑塔格是值得同情的。
  •     知道Sontag还是从李洋《迷影文化史》一书的前言里。痴迷于古典诗歌和哲学,爱摇滚乐,这样的女人太迷人了。有关疾病、摄影、离群、爱与性等等,都透露着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分子都有共通的张力性,原本晦涩的概念术语通过她的阐释也变得日常化。
  •     喜欢聪明人和聪明人诚恳的对谈。以及这书做精装以及插图都偏奇怪了。。。
  •     这书名简直就是我想干的事情,读起来也是很容易消化的,不会很慢,桑塔格的思想还真的是经得住时间沉淀的,下一本打算读她的[疾病的隐喻]。
  •     四个字,短小精悍
  •     桑塔格的访谈富有激情 常有大段大段的回答
  •     桑塔格会这么说还是让我惊讶了“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就像一种能够带我到别处去的媒介,带我远离我所做所思所感的一切,以及我的生活方式和与我有关的人们。我想写那些想象的东西、世界上发生的东西...”是我无意间把思考和想象放在对立面才产生了惊讶?
  •     访谈的质量这么高真是惊呆了。
  •     “每件事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飞跃和冒险,都是扩展和超越自我。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必须保持一种内在的紧张状态。如果你像人们希望的那样过多地出借你自己...精神就会涣散。158”
  •     她的很多概念与解说,让我迷恋。
  •     160♛ 桑塔格有意思想看她的书【你年轻时能做什么年老时能做什么跟如果你是女人能做什么如果你是男人能做什么一样是一种武断的判断完全站不住脚。人们常说我做不到我已经60岁太老了或者我做不到我才20岁太年轻为什么这么说一生之中你总希望拥有尽可能多选择不过你更希望能够真正自由地做出选择
  •     和我很像。但是如果我是作家,我肯定喜欢使用很多意象。
  •     #第20个工作日# 我喜欢她。
  •     一个伟大的西方知识女性,她的学识令我艳羡。
  •     自由、自治、勇气、胆量、清醒和自足。她就是这样的人啊
  •     因为她,我才发现自己的困惑是多么不值得一提,感谢桑塔格带给我精神上的指引。
  •     第一次读到这么有深度的访谈很惊艳。好多观点囫囵吞枣式地脑海里过了一遍。想看桑塔格其他的著作。她本身就很传奇。更加有加分。喜欢其中对友谊之爱的看法,因吹斯汀。
  •     I am reading now and it's philosophical 太喜欢了 从没有一本书让我害怕写读后感!!! 目录: 疾病的隐喻 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和离群索居的道德家 论摄影 论风格 写作与阅读 爱与性 自画像:作家眼中的自己
  •     真好。
  •     爱情,疾病,摄影,写作,可以分类的阅读,看到无法分类的作者。不要惧怕疾病,天使和魔鬼同在,不要停止质疑自己的过去,那等同于停止思考。
  •     “让你体验到新感觉的事件永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经历。” 更喜欢她的日记
  •     2015年已读095。随笔、日记、访谈,比她的小说好。
  •     真的很一般。
  •     桑塔格可以给每个读书人树立一个品味与风格的旗帜。她不仅昭示一个女性可以在知识的深沉中散发多少魅力,也向更普遍的读者证明,知识和思索如何塑造一个更加独立与自由的人格。
  •     一个晚上看完,苏珊是我精神之母。
  •     显然,需要关于苏珊这个人以及相关的书籍的储备之后,读这本书才不会乏味。
  •     思考痕迹很浓,看完你会想去看,论风格,论摄影,和反对阐释的
  •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异端,虽然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
  •     我喜欢苏珊·桑塔格,在图书馆偶遇的一本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