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May 01, 2006
ISBN:9789867705648
作者:張永和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九○年代曾任教於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建築系所,1999年於北京大學成立了建築學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教授,後並因其豐富之教學經驗,以四十歲資歷獲聘擔任2002 -2003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學院丹下健三建築講座教席教授,成為歷年來最年輕的亞裔建築師。2004年更獲聘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及教授。
除學術領域專業研究外,他同時主持「非常建築」,積極投入建築領域,將研究學理應用於實際專業領域,完成眾多創新之建築設計作品,其建築設計曾在一系列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陸及當代國際備受矚目與肯定之新生代中國建築師。

作者简介

作為華人建築世界裡,最是觀瞻動見的張永和,藉著這本跨越二十餘年的文字書寫紀錄,讓我們有機會找到梳理他允文允武生涯過程時,一個重要眺看的平台位置點。……張永和此刻的位置點,有其隱性卻強大的重要性,他在本書中的陳述與宣示,都可能對未來中國的城市與建築,乃至於社會文化發展,開啟出他全面的影響。而張永和以寬廣的文化與社會性角度來思考建築,也同時讓我們可以再次透過微觀的建築,觀看到更大層次的宏觀現代性問題。──〈遊園不驚夢〉,阮慶岳
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及教授的建築師張永和,為當刻中國火紅的新銳專業學者及建築教育家。本書收錄其1980年代至今陸續發表的三十餘篇文章,全書依文章撰寫時間先後作編輯,架出讀者得以循序捲軸閱讀的縱深可能,也隱約描繪出作者的思考與關注點,隨著時空變異轉化的拓痕與輪廓。同時這些充滿個人意趣的文章即使脫離了建築的線索,仍能提供讀者閱讀上的愉悅。在建築初始的概念設計中,文本構成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這些文章也占了本書最主要比重;其他文章則包括對某些建築學問題的討論,如空間、城市等。


 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能买到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在《人物》中看过一期张永和的访谈,觉得这个人很有趣,知道他有本书叫《作文本》。世界设计大会时,在央美的展厅翻看了几页,之后一直寻找,但是网上一直缺货。四月去上海考察,慕名去了趟渡口书店,真是超级小。但是书选的很贴心,也有养眼的店小妹。问店小妹是否有《作文本》,店小妹说抱歉。心想‘贼不走空’,总要带点什么回去,于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店小妹聊。在这个大城小店中的我,可以想像当时的表情肯定是内敛且搂不住的猥亵。店小妹赶紧拿出其他的张永和的书,来为自己摆脱困境。很巧正是我需要的。只不过是繁体版而已。书籍的纸张散发着木香而不是墨香,很奇妙。此书开篇《自行车的故事》和后面关于建筑教育的文章写得相当耐看。最后还要提一下,印刷和装帧很棒。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觉得他有些观点,如 减法设计、消极褶皱变积极因素 等观点,与原研哉的观点很相似。
  •       当初买作文本是因为可爱的画和CUTE的COVER,心想作者应该是很有童真且灵动的人。最近在ZING杂志上看了很张先生聊建筑,都没有意识到是这个张先生。而看了他的言论和作品后觉得很朴素且人文。
      这个人的心是放开的。最后一页简单介绍了张先生是WHO.才想起哦。是这个张先生亚。
  •     永和大叔的二十年。
  •     楼主看得真是很细 呵呵
    张老师家没有电视 而且他和他太太一直过着清谈的生活 为人朴实
    作为世家却有着自己的个性走着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
    当年他刚从美国回到北京时的境遇颇让人心酸不已 也是在国内广大有理想有追求的建筑师的悲哀
  •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话听上去有点儿残酷,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然而,却是无法颠覆的事实,这又让人无奈。这有点儿像站在地球上观望宇宙,即便是借助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你又能看到多少呢?但读书人如我等却是贱材,虽然知道这事儿永远无法圆满,但总是乐此不疲,一面感叹着“知也无涯”,一面私下里总是想着能多知道一点儿算一点儿。我常对自己的部下说,做编辑的,要当杂货铺,要尽可能知道的多一点,就算成不了看门道的内行,能看看热闹也好,——起码要做个“知道分子”。
      
      于是,我的书单就无所不包了,譬如刚刚读完的张永和的《作文本》。读这本书,有三个理由,——其一,名头儿响名字熟;其二,好友 阿木 的推荐;其三,喜欢这个人的建筑设计。
      
      张永和是个建筑师,而且出身于世家,——他的父亲张开济先生设计了天安门观礼台、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这样的著名建筑,但是,父子俩的设计观念却完全不同,——这一点,去长城脚下看看“公社”里张永和设计的那座“土宅”就知道了。
      
      《作文本》是本什么书,其实很难归类,但里面谈论的基本上和建筑有关。之所以说它难以归类,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文体,这里面有随笔、书信,还有类似笔记的东西;按照敦促张永和出这本书的史建先生的看法,“这本张永和的随笔集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元文本’”,而且这些文字是即便“脱离了建筑的线索也能提供阅读愉悦的”。
      
      的确如此。这本书里的文字,都是张永和作为一个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相关思考,例如空间、材料、环境、建筑理念、都市化问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本》不是为大众准备的,而是一个建筑师的个人思考,无论从认知方式还是论述方法上说,都是如此。张永和在本书的序中向读者致歉,说这些文字“可能即便对于建筑专业的读者来说也难免莫名其妙”,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文本,虽然很个人化,但同时其涉及的内容又不仅仅是个人的,——毕竟,建筑是一件公共的事情,所以,即便我是一个建筑学的外行,仍然看得很热闹,因为从中我可以看出一个建筑师认真的思考,而且我大致得知,如果把一座城市或者一所房子交给张永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这本书其实写得很有意思,虽然写的是建筑的事儿,但是文笔很干净很白话,甚至很文学,读来让人感到兴味颇浓。抄两段:
       ——罗德尼住在下城。下城,市中心,是个难得见到人影的地方。如果白天尚能见到几个上班的人出没,晚上就是想撞上个鬼也不容易。(《策划家居》)
       ——我是在一个水平城市中长大的,从空中看,这座城市像是一个向天际展开的坡屋顶的海洋。打破这灰色瓦浪的只是院落中飘出的葱茏的绿色以及城中城辉煌的金色,也有若干不同形式的塔企图反抗这宏大、统一的建筑蔓延,但只能被其所吞没。(《物体城市》)
      
      说白了,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在建筑学和文学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读起来不仅不枯燥乏味,而且会引得人一读再读,——你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未知的知识,而且可以从作者独特的视角中得到一些认识论层面上的启发,例如怎样从建筑的角度去看希区柯克的《后窗》或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甚至罗伯-格里叶的《嫉妒》。
      
      正如张永和自己在那篇题为《写作文》的序言中所说,“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实际上这说明建筑和文学有共通之处。于是,这个看似名词的书名《作文本》,更进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动宾词组,又有了另外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亦即“制作文本”。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我这样一个看热闹的外行看来,读罢此书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形式是思想的显现方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清晰明白、通俗易懂地表达思想,选择什么样的表达形式,真的是可以随心所欲。
      
      另外的一个结论是,假如我要盖房子或者造园子,一定会请张永和来做建筑师,当然,前提是我要请得起,或者我真的可以自己买地盖房或者造园。一笑。
      
  •     值得1看。
  •     深刻,期待一读。。。。
  •       2005年敲的文字
      ————————————————————
      
      近日慕名买了一本张永和的《作文本》,睡前醒后读之,甚欢。
      张永和是我最为喜欢的建筑师,他与另一个建筑师提出的"基本建筑"对我影响比较大。那时我还在学校,好像是大三,某天逃课跑去三联书店看书,翻到某本杂志,正好有张的文章,说到他们的建筑理念,大意是基本建筑并不等于极简主义的建筑,极简主义是一种装饰的,追求形式上的简洁,其与人的关系是繁复的、修饰的,忽略了建造--基本建筑主要是指建造的基本。建筑不是造型艺术,没有审美,只是"造房子"而已。当时我还喜欢着艾未未,喜欢他为自己造的房子,喜欢他所说的"反设计"的立场。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思索自己的专业--服装设计。与建筑一样,服装也是一种与人发生关系的人造物,在某种意义上,服装与建筑探讨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用"物"来塑造"人"?只不过服装的空间与建筑的空间有所不同而已。张是国内罕见得具有独立思考深度的建筑师,而在服装界很难遇到这种人。也许这与服装的时效性相关,急速的变化与快速的工作节奏使服装设计师普遍浮躁,在建筑界看来,是一群"趋炎附势"的人。但是,其中也不缺乏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比如Hussein Chalayan, Rei Kawakubo,Yohji Yamamoto(最近他在巴黎举行了一个名为just the clothing的展览)等,而国内,我想来想去,可能王一杨、张达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吧!
      张永和是一个可以称为"大师"级的人物,由于出生于建筑世家,本身具有理性思考的天性,留学美国的背景,加上对文学、电影、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感性"的兴趣,使其作品独具魅力(比如席舒书屋的自行车书架、长城公社里的夯土屋),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中国性的追求,坚持以批判的立场参与到当下中国的建设里面来。
      让我饶有兴味的是他对侦探小说的兴趣--他所主持的"非常建筑"到处可以看到侦探元素,电影《后窗》中的窥视结构,自行车,他甚至深深迷恋福柯对马格利特的《烟斗》的解读……
      这些在《作文本》里都一一呈现,他的行文风格非常简洁,就几个字、词,或者简单的一句话,就成立一个段落,在另起一行。几乎每个词语都暗含了逻辑结构--字面的意思到了,更重要的意思不用写出来,读者自然会思考到。《书城》的评论是"一种理性的冷漠"。
      每次看到他讨论文学与建筑、过程思想等一些思考痕迹时,我就忍不住地想把"建筑"一词换成"服装"一词。以前买过一本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也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时尚杂志的语言与时尚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论题本身的深度,我坚持读了几页,就在也进行不下去了,就更不用谈从中获取服装表义系统的认知了。而张的文章很好读,一点都不晦涩--不像他的一个同事出的一本《极少主义》,极为难读,根本不像中文,但还好,我零零碎碎地看了一些,至少获得一些思辨的感觉。
      说实在话,读这些书是有目的的,用张永和的话说就是"读书的功利性",即读着读着就不免联想起自己的问题:假如是我呢?服装难道不是也像自行车一样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吗?现代的成衣工业体系下,服装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时尚?在"人"的塑造中,服装的侵入到底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电脑网络对于人类思维的重塑是不是也跟服装对人的塑造一样?……总之,我喜欢能从张永和对建筑的关注里寻找到一些思考的线索、启发。
      
      
      他的网站:http://fcjz.com/
      
  •       文学、电影和建筑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建筑的问题,往往答案在建筑之外。作者在思考建筑时,选择电影或文学的视角来切入,想必也是这样一种缘故吧。
      反过来,我们通过阅读建筑,也常常获得超出于建筑之外的收获,引发我们向着更广阔的空间探寻。
      《作文本》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喜欢作者平实的语言,也简短明了地传达出他对建筑和空间以及人的思考,思想着实清晰深刻.
  •     我看过他的专访。但是后来他还是买了电视机了。我喜欢这样恬淡的人。
    他现在应该比较安逸了吧。
  •     As a sophomore in Architecture, thanks for ur thinking and thoughts of this subject, or rather this category of thoughts.
  •     呀。 我看不懂。什么意思嘛。
  •       我想找个好房子
      我想生活在一个好城市
      有可以散步的青石板路
      有可以看着发呆的莫乃
      穿着旧布鞋走走不会迷路
      穿着小礼服不会无奈
      这个城市就像是我的一部分
      我就像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平衡在我和城市之间
      平衡在古老和现代之间
      平衡在人与人之间
      谁都不会迷失了自己
      可是这个城在哪里
  •       当年在泉城的小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远没考虑专业的问题。等到后来我很想读它的时候,那书早已寻遍泉城无觅处了。
      
      于是,开学打开OPAC第一件事就是搜索这本书的序列号和存放位置。结果是没有。我伤心了好一阵子。
      
      后来去了资料室,还好那里是有的,只是距离远,半周要还我又不太有时间保证看完就没有借。
      
      最后竟是被8个学分的那个核心课整得精神相当崩溃,无论是人品还是品味我都很是无语,最终还是去借了这本书。那时候我手头有已经被人预约了的《空间与建筑师》,有空间限定的大作业,可是我居然快快地把这本书看完了。
      
      第一,这说明这本书有意思。第二,这说明我认为我们的基础课程很失败。
      
      首先是做了两个豆列。这两个豆列足以说明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应当是跨界人士,拥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点,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着自身对意义的领会,这样,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建筑师所做的一篇短文,都能够做到“有意思第一”。虽然我看过的条目只是其中一部分,可是已经足以感受到建筑师在思想上的存在了。
      
      书中涉及的书籍,建筑与文学:http://book.douban.com/doulist/821126/
      书中涉及的电影,建筑与电影: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821158/
      
      
      我认为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学生,热情都是最重要的。这份热情不应该来源于可观的收入或者超高的积点,而是对“人”、“生活”这种基本概念的人文关怀。而这也是现在经济危机后全球建筑最热的基地中国所最缺乏的。
      
      即使是不切实际又怎样呢?如果连年轻人都不可以拥有梦想的话,人要怎么样进步呢?
      
      所以我们看到非常工作室的许多设计,出发点也许是与建筑毫不相关的但是绝不空洞的概念,比如自行车,交点透视法,小说逻辑,哲学概念,。最终它的结果要符合使用的秩序,而不是保守刻板的所谓的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我起初很惊讶,书的前半部分,写于上世纪80但是依然有人年代,可是有些概念现在看起来依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好的建筑设计应当是具有前瞻性的,虽然这可能以失去中标的可能为代价。
      
      我觉得这是公正的。没有业主,没有巨额的材料支出,没有对个人生计问题的担忧,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低一点的积点和自己的精力以及略带懊丧的心情而已,却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眼看着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材料相融合,让不能一点点接近可能,不断突破旧有的自己,这难道不是很“赚”很“值”吗?——这就是我的设基作业略带悲剧的原因和目的。
      
      书的内容,我目前还没有能力评价。希望感兴趣的人,无论是否是专业在此,都去看看本书,和豆列中的相关项目,相信你的心中就会有一本厚厚的你自己的《作文本》了,像内容最丰富的速写本一样写满奇思妙想资料索引etc。
      
      
  •       【读品·城市】建筑师的思想录
      
      这本谈建筑的书,如果你把它当作哲学书来读,也许更合适。这么说,实际上是假定谈建筑的书与哲学书应当有所区分。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这个假定的确是存在的。建筑究竟应该怎么谈?我(们)未必清楚,不过,张永和还是使我(们)产生了疑惑:竟然这样谈建筑,可以吗?不可以吗?
      
      显然,张永和了解这种疑惑,要不,他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室叫做“非常建筑”。在汉语中,“非常”这个词值得玩味,它的字面意思是“不同寻常”,有一部电影,中译作“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跟原片名完全相反,但与内容却十分贴切,是很好的意译。“非常”的另一个习惯用法则是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这样,“非常”的前一个意思是表示与usual相反,也就是unusual;而后一个意思则是表示比usual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more than usual。这是汉语多义或模糊的又一个例子。
      
      回到“非常建筑”这个话题,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unusual architecture,也可以把它理解为very architecture。前一种理解,可以说是站在一种外在的立场;后一种理解,也许更符合张永和自己的立场。事实上,“非常建筑工作室”的作品集出版,他把书名先后取为“非常建筑”(1996)和“平常建筑”(2002)。
      
      从非常建筑到平常建筑乃至基本建筑,不能不说其中有深意存焉。张永和后来更多用“平常建筑”以及“基本建筑”这些提法,这是基于他对建筑本质越来越趋于删繁就简的理解:建筑实践意味着面临如何理解、限定、设计、研究建筑等等问题,而如果把建筑动词化,这些问题即可简化为“如何建筑?”(如何盖房子?)。
      
      全书由长短不一的三十多篇文字构成,短的几百字,最长的也不过万把字,即使是长文,相信读者也不会把它混同于那些发表在Journal上的论文,我想,这自然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一种格言或断片式的写作方式,简洁、跳跃、质地密集,令人想起维特根斯坦的那些著名的哲学笔记。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1982—2004。作者的身份从加州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的研究生到北京大学建筑学教授。而风格(语言以及思维倾向)似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将最早的《自行车(的故事)》与最晚的《我的红楼梦,或三考》做一比较,如果不看写作日期,你想不到这中间隔了二十二年。这似乎又一次应证了我的一个观念:人的重要品质在二十几岁就已形成,之后的学习与经历作用甚微。
      作为一名教师,张永和有机会把自己对建筑的独特理解灌输给学生,因此,从他有关建筑教育的论述——主要是《四函》与《关于建筑教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建筑理念。
      
      《四函》写于1985年,时作者在美国印地安纳州的保尔州立大学建筑系教大学二年级的设计课,这四封信所录的是他写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书。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任务书没有向学生布置什么技术性指标,而是引导学生对建筑基本概念进行反思。第一封信——练习,要求学生研究生活事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特别提醒学生重视细节。第二封信——过程,告诉学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传授给他们一个经验,那就是:在练习时坚持做笔记,把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记录下来。事实上,张永和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收在本书中的很多篇文字就是他的思考素描。有关过程的思想,后来他有进一步的发挥,参见写于1988年的《过程思想》。第三封信——舞台,教导学生建筑不过是提供我们行为发生的一个背景或舞台,设计必须为人的活动服务。第四封信——经历,这封信是这门课的总结,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经理学习,并提供给学生三件工具:一是写作,给所设计的方案加上一段不相干的故事或剧情;二是把一个局部或一个细节作为设计的起点;三是绘图必须具体,要十分注意细节。通过这门课,张永和旨在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对建筑及其设计的理解。
      
      《关于建筑教育》写于2001年,时作者在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事,其中不仅有对以美术为基础的传统建筑教育的全面反思,还有对新建筑教育模式的积极建构,依我看,是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份划时代文献。在文中,张永和放胆倡言,要重新定义建筑学基础:美术不是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是基本设计活动(思维),取代建筑专业美术基础课的是艺术修养的培养,而艺术范畴不局限于绘画、雕刻与设计,应涉及电影、戏剧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张永和本人就有很好的艺术素养,他对世界电影、文学、绘画作品了解之广、理解之深,令人惊叹,读者只要细按《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空间》两篇自可判断,毋庸在此多言。
      
      如果说传统建筑教育理解下的建筑是一种美术建筑,那么,张永和所提倡的建筑也许可以称之为观念或理论建筑。必须说,这种想法并非他一个人的发明,早在1982年访问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建筑系时,他就与“理论建筑”相遇而大受刺激,详《匡溪行》篇。而在国人中亦不乏友声:台湾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1934— )在1980年代即云:“也许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个思想的范畴。如果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我也许可以把建筑家定义为思想家。”(《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月版,16页)
      
      张永和当然是一个建筑师,并且是在美国注册的建筑师。他也要盖房子,他也要与雇主打交道,在这些方面,他与一般建筑师没什么两样。但是,在他身上,你总会感到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不同呢?不错,他在名牌大学读书教书(2002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讲座教席,2005年9月起MIT建筑系主任),他获得各种国际大奖(1987年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996年美国进步建筑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2004年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但这恐怕都不是什么要紧的,要我说,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般的建筑师满足于作为工匠,而张永和则梦想成为能思想的工匠——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本书就是他的《思想录》。
      
      帕斯卡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昆德拉则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知道,现实是,不思考的人、不会思考的人是多么的多啊。
      
      张永和著:《作文本》,三联书店,2005年6月,21元。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编:《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牛燕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20元。
      
      来源:【读品】十三期
  •       看了有两年了吧,算是这几年看的书里印象比较深刻,觉得有看头的书,作者读空间的把握力度让我着迷,不多说了,有空去看吧,不管是想建筑的还是不学的,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最需要阅读。
  •       能买到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
      在《人物》中看过一期张永和的访谈,觉得这个人很有趣,知道他有本书叫《作文本》。世界设计大会时,在央美的展厅翻看了几页,之后一直寻找,但是网上一直缺货。
      四月去上海考察,慕名去了趟渡口书店,真是超级小。但是书选的很贴心,也有养眼的店小妹。问店小妹是否有《作文本》,店小妹说抱歉。
      心想‘贼不走空’,总要带点什么回去,于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店小妹聊。
      
      在这个大城小店中的我,可以想像当时的表情肯定是内敛且搂不住的猥亵。店小妹赶紧拿出其他的张永和的书,来为自己摆脱困境。很巧正是我需要的。只不过是繁体版而已。书籍的纸张散发着木香而不是墨香,很奇妙。
      
      此书开篇《自行车的故事》和后面关于建筑教育的文章写得相当耐看。最后还要提一下,印刷和装帧很棒。
  •       这本书的内容和封面一样干净。这样的文本方式,简洁、跳跃、概念、充满可能性,有点象创作开始的时候,在一张白纸上随机想到一些词汇先记录下来,至于之间有什么关系和意义,需要进一步运用观念与逻辑把他们勾连起来。
      说得多和说得少,都不一定是学问。关键的概念创造在于看事物的角度。张永和说对他最有意义的的揭示是向现实中的任何事物学习的可能,这导致他总比别人看到的东西更丰富有趣。
      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发现在街头骑小自行车玩极限的小孩子也是建筑师,但是他们不建造,而是通过运动和使用(包括滥用、错用)促使建筑元素发生质变,台阶、坡道、路障,都转化成一处处游戏的险要,城市空间出乎意料的得以重新组合。
      当具备这样观察事物转换的能力,就可以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当主任了。这个职务的空间当然要比一个建筑师的空间来得大,就象文本的空间比一个实体的建筑空间更富有伸展性。
      
  •       对于建筑门外汉来说真的只能看个热闹了,理性思维太过于浓重以致连文科出身的我连知识都不能说有所增长。
      惊诧于作者的文学功底,恐怕能有所发言权的,也就是唯一看懂点的就是文学与建筑这篇了,伟大如莎士比亚、艾科、卡尔维诺,都在思考着实践着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建筑,隐含了人类的思维智慧,竟然也隐喻着人的灵魂与精髓,建筑是事件的发生地,也促进事件向着建筑的内延发展。生存与毁灭,并不仅仅是人类的话题。
      深有所思!
  •     您这“热闹”看得很深刻啊,得是个多睿智的人,值得学习。
  •     eyesfetish的书评写得不错呢
  •     精神上他和他太太一直很安逸的(他们没有孩子) 前些年即便是他很多同年回国的同行开着豪车 他还是恬淡的踩着自行车载着妻子 张老师喜欢做他自己的小房子 所以经济上一直不是很富有 建筑界像他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 追求自己梦想的话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不过很开心他的这本书楼主你还有很多朋友会看的这么细 呵呵 真得很高兴的
  •       海外学者的书,好像都不会有那么多的感情流露,读起来自然,不象国内同一期的作家,用了太多的修饰,感性的肉酸。象张不用说。Berkeley的建筑系主任,这本书的很多可能只是他肯对外的讲稿,或是一篇不那么正规的论文。拿大众的文学和电影来联系建筑。给非专业的我们有了认识的可能。
      
      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文学,看待艺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看待生活,这样的书不会那么讨喜,喜欢的也应该不那么喜欢。但是换一种口味来阅读。没有报什么目的去阅读(其实我们平时的阅读难道不是为了排遣?),或许得到什么意想不到。
      
      
      最开始我买它的原因是书的封面上作者随手的涂鸦,是自己设计的犯罪现场的插图(张也是克里斯蒂迷)。让我以为这本书有多趣,多私人。其实还好
  •       《作文本》并不是张永和先生在同一时期的写作集成,而是收录了他从美国读书开始二十多年来的零散文字。按照时间的顺序集结在这本书内。
      
      书中记录了张永和先生读研究生时期的设计体会,美国游记,在美国做教师时候的教学方法以及在国内的建筑实践和建筑观察等。这本小书展现了张不同时期的思考,是其建筑生涯的真实记录。
      
      所以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实践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对于自己的启示。尤其是在最后张永和总结出的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态度对于我们更有启迪意义。
  •     很早就买了这部书,看得没楼主细
  •     看起来好像跟阿伦《幸福的建筑》归属同一类,这就去找来看。
  •       张永和长的慈眉善目,说话也是谈笑风生,不过从他的书里嫩感觉出他强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心灵,他对建筑、文学、电影的执著无不体现...书中杂七杂八,是很多零散的想法拼凑在一起的,跳跃性很强,当然这类书有她独特的魅力——持久的启发性
  •       领军人物的作文本
      
      
      作文本里面的文章,有些断断续续读过,依稀有些印象,不深。书本身是个集合————设计说明,随笔,当然也有些纯议论性质的好文章,褒贬现状,这一类写的比较入骨。只是这一类文章不多。
      
      张老师给自己的这本集子定义为作文本,有些随笔,的确就象成年人作文一样。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是从理科学院毕业,在学院受到的教育,也是工程多于人文,(或者说,学校教育部分的工程和文科教育在分量上是平齐的,只是老师们更善于教导工程类的学科,受对于文科本身的积累和其它所限,并不擅长传授此类)因此结果是,大部分的建筑师,并不擅长于纠缠文字,就算能把设计说明写的通顺而不矫情的,也不多见。张老师的这本书,句式简单,结构清晰,逻辑明朗。这些特点,也很符合一个作者的身份身份————一个擅长于逻辑推理的建筑师。
      
      按照我给文章分的类别来说:
      设计说明
      比如《书房————建筑师会所》《垂直玻璃宅》等,这些设计说明之所以有较强的可读之处,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清晰的分析————在设计说明里面,这一点较为罕见,更多的说明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对甲方的忽悠,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作文本》里面这类文章,通常都是从对已存在的平常现象出发,然后引出作者的思考,进而引出一个新的东西。不过按照理想的情况,写出通顺的设计说明也是建筑师能做到的。
      
      随笔
      《泰山和克里斯托的启示》《烟斗————概念性物体》等。这一类文章张写的比较顺手,因此数量在本子里面也比较多。同上,大多数的文章出发点都是生活中的细节,然后组织发展,上升到设计的高度再加以评论。所有人都在生活但并不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敏感。每天都有苹果因为这个或者那个原因砸在人的脑袋上面,但并不是每个苹果都可以砸出一个定理来。张显然就是那种一砸就可以出定理的人。这点很让同行值得学习。记得几年前看丹凯利的作品集,里面丹凯利说设计和生活的亲密关系。张的文章也是一再强调这一点。只是这些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好懂,毕竟经历差异大,读起来有些会觉得张太过于敏感了,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分析。大自然本身就是这么平静和谐,就让其和谐平静去好了。
      
      议论
      这是这个本子里面最值得细读的文章。《四函》《关于建筑教育》等。“当前的建筑教育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个句子是《关于建筑教育》的第一段。文章的开头就这么一句话,亮堂堂的摆在那个地方。让人很敬畏的佩服张的底气。老师该读这些文章,这样可以听见一些真实的声音以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向。学生该读这些文章,这样可以明白自己到底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不被自己那些小情趣迷失了方向。虽然一直也有老师学生在说这方面的事情,但是更多的说话因为作者的底气不足显得不够让人信服。
      
      上了半年班才看这本书,稍显晚了,但是还好的是,还是看了。
      
  •     豆浆大叔
  •     同是土木的也觉得自己的专业很机械 向往建筑学的 听你这么说准备看看这书。。
  •     张永和对建筑的评论确实精到,确实有大师气度,旁征博引、洞若观火。而在其他方面,则有些差强人意。以《不得不》为例,他引用了《金阁寺》与《巴黎圣母院》想说明建筑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中关于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理解,我认为有少许偏差。日本人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尽的。会对金阁寺产生毁灭的冲动,应该从三岛由纪夫个人入手,而不应该理解为民族共性。
  •     只记得曾经因为这本书去找了 后窗 来看
  •       张永和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今年去他的工作室谈一个项目的合作,他人在美国,他的主任设计师接待我,整个感觉应该也是他的做派,外表态度温和内心想法坚毅,我们围坐在乒乓球案子改造的会议桌边看他的作品,阳光从破旧的纱门投射过来,几间小平房形成的工作室,安静,平和,就像他的《作文本》。这里面的文字都十分安静,但你可以透过这些文字看出一种对观点坚持和执着的坚毅,这也印证了我的观点:那些内心强大的家伙,通常会以温和示人。而建筑师大多很白痴,请原谅我这么说,但真的如此,大多只不过是画图员而已,真正有想法的很少,造成这结果的是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容易出白痴。
  •       -----------我是写给我自己看的,看不懂我文章的不要发言----
      在 作文本 里有个有趣的理论,住12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房间里。住在4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城市里。
      
      40平的房间功能可能就是只有一张床。SO, OWNER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可以分布在OFFICE, CAFE,SQUARE,MALL, CINEMA.
      
      为什么会有24小时书店或者餐厅或者INTERCAFE?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在HK,TOKYO,这样的高密度的城市里,夜晚的人非常多,不夜城。然后OWNER回家后就只是SHOWER AND SLEEP。
      
      而在美国,或者在澳洲(本来人就少),就不太可能在下班后看到什么人。。。
      
      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不过只是暂时的。
      
      
      似乎可以在晚间观察当地人的数量就可以判断房间的大小?
      
      我是个小房间。所以我更喜欢外面这个大房间。
      -----------------------------------
      其他的,
      1.7/11. 我一直以为7ELEVEN是24HOURSOPEN的意思。但是书里面给了新的解释。
      
      2.文学和建筑的关系。其中有个部分讲述了1种写作方法。就如同用镜头说话一样。
      
      3.建筑师的良心。这个很短,可以写。一个FARMER要求一个建筑师帮他修建一个HOUSE在FARM旁,周1-5住里面,周末回家。最后建筑师反复思考后建议FARMER买一辆车就INSTEAD OF BUILDING A HOUSE.显然这个建筑师是一个人品没有问题的善良人。张也比较欣赏这样的人。
      
      4.3宅1生的逆观点。虽然这个观点是好且有趣的,但是我顶讨厌他衣服的价格的。
      
      显然,张老师是个涉猎很广的建筑师。估计和长久不看电视有关。或者他很忙。
      
      
      
      
      
      
      
      
      ------------------------attached-------- i am sorry-----
      
      city of desire (not sex city)
      
      zhang wrote: 集强大的建设力与破坏力于1身的新兴市场经济创造了1个文化断层,从而引发了1场文化大转型。
      
      培养了新型的新型业主。
      
      “这些业主年轻,乐观,思想开放,没有偏见,在经济成功的刺激下干劲充沛野心勃发。但同时在意识形态上,在审美上处于混乱状态”。(AESTHETICALLY CONFUSED)
      
      他们要去消费世界之最,至少是世界名牌。
      
      ----------------------------------
      
      然后我在书上写了 狂笑ING。。。
      
      他学到: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他恐怕也调整自己了很久)
      
      FOR ME,把建筑2个字换成 工作,,或者就是教育--
      
      既对社会和文化负责同时坚持建筑理念是可能的,但身心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因此,只是从年轻时代开始的使命。也需要终身来实践。
      
      作为年轻的建筑师(4 ME,教育工作者),他有野心活力创意,梦想,多少有理想主义,容易激动,紧张又焦虑,同时又很可能没有自己的工程甚至没有工作。。(待业是好是坏呢)然而,这是向现实--每个人身边的现实---学习的最好时刻。
      
      
      
      我是一刻不停地想踩刹车。
  •       偶读建筑师张永和的《作文本》里的一篇随笔“关于建筑教育”。里面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概念--美术建筑,即以美术的思维方法和以美术的设计训练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最大的诟病在于过分强调表现,忽视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把建筑当作一个大到能够允许人进出、居住的雕塑。于是建筑师被定义成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其实长期以来,我一直困惑于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如此不实用又如此丑陋,比如以酒瓶放大而来的办公大楼,铜钱形状、香炉形状的写字楼,和顶层有各种各样奇怪结构的居民楼。中国又为什么有那么多雕塑家、画家改行作建筑师。现在,脑中的迷雾仿佛一下被拨开了。原来这就是美术建筑的典范和由此而来的建筑师的定义。我不得不为张永和一针见血的批评喝彩,也不得不为他明晰简洁的说理而折服。同时,也觉得“建筑师被定义成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一句可与我的“常规设计和实验设计”中的“智能接口”互闻。呵呵。
      
  •     比国内出的【作文本】在封面和排版上都要好太多了,刚刚准备开始看
  •     楼上真有水平!
  •     满满都是火树银花的思想
  •     在武汉张大水小店里读罢,狡黠的灵光。
  •     说实在的,这本集子出的水平不是很高。把过去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给别人做的序都拿了过来。没有了语境,很多东西看的都是云里雾里。不过封皮设计的还不错。
  •       平淡建筑,在细微中感觉空间,生活建筑,在人本中思索行为...总感觉那是一种仰望的境界,探讨的寓意,平等,又满含智慧...看完后有再品一次的欲望....
      
  •     看了你的评论,很想看看这本书呢
  •     同意楼上诸人意见!!
    看!!得看~~
  •        小时候写的东西有少数曾经被语文老师安排在作文课上朗读。
       作为非A类学生,比起A类生朗读时候的顺理成章,我无疑有点紧张然后会有颤音。
       有的语文老师会笑笑说,习惯就好了,有的会皱眉头什么都 不说。
       我妈会高兴,然后说我没什么出息。
       挠挠头,佯装镇定。我会避开这个话题。
       然后下次写作文时会想,怎样写,才会继续得“优”呢?
      
       而直到现在读工作汇报,我还是会有颤音。
      
       作文本始终是一个特别的文字组合。
      
       只要你写过。
      
       张永和 这本书挺好读的,如果你读就会发觉。而且,读起来也很轻松,轻松又有所得。
       不是道理上的,领悟上的。
       很多地方他会说起做事的方式方法。
       在我看来,有了实用手册的功能。
      
       比如他说场景练习,舞台构建。
      
       分析下生活里自己对周遭一切的正用、误用、错用,呵呵,会得个无巧不成书的结论。
      
       然后想想:
      
       对作文本正确使用是什么?
      
       哈哈哈,别听我说太多,一本好书,可以让我想太多太杂太摸不着道了。。。。
      
       写这页是因为,这本好书,我读过了。
      
       没有其他的。
      
      
      
      
  •     喜欢游泳池那个说的,建筑是我们游上岸休息的场所,整体是个大游泳池。
    还喜欢外面包的那张纸
  •       《作文本》是张永和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零散作文,时间跨度之大、范围之广让我真的很难说出对整书有怎样的印象,只好说说启发最大的题目了。
      
      作为一个学工程出身的人,我的本职其实就是做好一个“工匠”。根据国标规范,行业惯例和潜规则(说潜规则,就是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么画是有问题的或者都说不出这么做有什么道理,可就是行业里有这么做的传统,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把它做下去),手册上的指示,像一台机器一般地制出设计图和施工图。不论是做课程设计还是在之后工作中,都有一种纠缠在数不尽细节中的无奈以及似乎无法把握所学事物本质的无力感。我比较接受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有逻辑性的东西容易理解而且也放心。可是说句老实话,这四年的学习并没让我有对这些工程问题有一个理论层面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还是无休止地改动施工图,以及一种无时无刻存于心中的“这么死板的问题我都无法驾驭”的观念。
      而同时,我又对建筑系,对那些大一就开设的美术类必修课有种强烈的憧憬,好像那些但凡与艺术沾边的专业都比我们高出几个档次。
      
      而在张永和谈及建筑,甚至建筑的教学时,经常看到他对于从房屋到建筑即自下而上的思维的重视。他的“双向”建筑教学的一向就是:“在基本的材料、建造、使用的规律与逻辑中发现并归纳建筑的思维方式和形式语言。在这里,建筑师是能思想的工匠……”而且他还提到“美术建筑实际上将建筑师定义为画建筑图的绘图员/美术家,而不是盖房子的工匠/建造家。导致一些建筑系学生乃至建筑师潜意识里认为艺术家更优越,鄙视工程师,对建造缺乏兴趣。”“它(建筑与美术)和建筑与科学或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无不同。因此,这个关系更可能是建立在思想方法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或技能上。”
      
      看到这些其实我满感慨。我们平时接触很多的用观念指导设计的思维,自上而下的“形而上”过程,好像不论研究还是事物的管理都要按照这种规律。而这只是“双向”教学的一向。原来自下而上的“形”也是如此之重要,它应该和“形而上”是平等的。
      张永和对建筑学的描述很像哲学。即做一个方案之前总是先探索一件物体或一个空间的本质是什么。设计到底是创作、表现,还是研究、发现?对现实中的城市建筑的态度总是批判性的。
      这本谈建筑学的书不是平时经常能看到的一些建筑学优美的图册。整本书除了封面包裹着一张说明性的图纸,以及目录之前的图画版侦探小说,就再没有一张图了。
      
      我想这本书不仅给了我另一个角度看工程,看看了解材料、建造与技术的重要性,让我觉得我自己先得“看得起”自己所学的专业。还提醒我这些具体操作中琐碎的问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思维方式和形式语言的。系统性也许不是不存在,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发现。
  •       趁着还记得这书上写了啥,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对豆浆叔原来并不熟悉,见过二分宅,还有好像是做过的一个车展留下了些印象。然后记得好像曾经匆匆瞥过的简介中,此人活跃于美国的印象让我在读此书的最开始,并没对作者的哲学观和文化观有多大期待。前有多篇短文写的是在美国的故事。访问匡溪学院等包括自己在MIT教书的经历和引发的思考。
      随着本书的深入,让我看到了豆浆叔不一样的空间认识。(并不完全西化)也引发了我对此人的兴趣,原来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北京人,东南大学毕业后留美攻读硕士。
      此书名为作文本,与大部分空间论的结构无异,无数据,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开展,抛掷出各种思考,质疑,迷惑。时间轴大概从大叔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到2006年左右。基本上读过的日本空间论的书(除论文集外)都是这个形式。
      
      既然名为作文本,可想而知文字比重。较为有趣的是大叔以文字的角度切入去分析建筑。多次以文学著作及电影中提供的场景来揣摩建筑空间。如《后窗》中对于空间已经立面的描述,《巴黎圣母院》作者对于中世纪建筑的态度等。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让我认识到了空间能从别的途径中被感知和学习,而空间的表达和学习也决计不停留在图面这一种手段上。
      
      在我们从事设计的过程中,我总是想以精准和简练的方式去经济地传达我们要表达的的东西。(尺度,材料,空间秩序,场景感)却不知道什么样的方式是精炼的,似乎很难以一种表达方式让对方认识到你的设计意图。同时我也有如此的顾虑那就是,我们认为最精确的表达它一定是精确吗?
      
      但似乎有时候表达又可以变得极其简单和传神。
      
      我从小不爱读书,但我爸酷爱文学的情节让我的成长必定要与教科书以外我不懂的那些诗歌多少产生些交集。
      其中李白的《夜宿山寺》因朗朗上口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如此下里巴人的诗,我当时也从未咀嚼过其中的意思,只是将其当作任务背诵下来,直到看此书时让我联想到它所表达的尺度感和场景感。
      诗的开头从以计量单位表达,百尺的概念。
      但尺这个概念在每个时代是有出入的唐朝时的单位大概一尺是在30米左右。
      百尺的概念也很模糊具体是多少,李大诗人不曾交代且按照100尺来估计。
      那就是3000多米,很明显李大诗人的尺度感不太准确,把高度夸大过了。
      后句手可摘星辰。以视觉和心理距离再次描写了建筑的高。
      读到这边的时候,我对这个楼具体有多少高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形象。
      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再以次以物理距离渲染并强调了楼的高度。
      短短的4句话里,高的这个概念不仅很好的传达给了读者,更是把场景感和时间感表达的惟妙惟肖。
      关键词——夜,高,静,冷,孤独,兴奋。
      
      作文本一书中多次提到文字对于尺度,材料,灯光的描写所产生空间遐想。我个人认为那可能是个比效果图更为生动更加能让人容易理解的表达手段。
      常常我们在表达中,会无限将一样东西具体化,假设这块地方用来饮茶,我们就会具体到把喝茶的人以至于茶杯的造型都一齐表达出来。而场所这个东西恰恰是个不需要用具体事件和场景去锁定他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所体验场景的经验是不同的,所对场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味的去限定场所的意义就意为着限定场景的可能性。也因此会削弱空间的各种特殊魅力。
      但恰恰在设计课程中,我们面对的是跟我们具备同样切入点的建筑学老师。他们一定会刨根问底问你这里是干什么的,如果你只是在一个场景中简单的用文字说明显然他们不会接受。然后我们配于家具,植物,等一切能产生场具体场景感的东西。然后质疑声又呼之欲出,放几个这个会真的被利用么,它对交流一定会积极么。这就限定了我们对于一样东西的描写往往会走入一个基调,一种时间感。而空间所赋予人的行动提示也应远远超越于此。
      
      豆浆大叔在此文中也曾波及到,国画和西方画对于透视的表达是不同的,因此所体现出来的场景感以及尺度感也是不同的。这其中不存在谁表达的更好或更准确的问题。
      
      大叔还提到了困惑我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建筑学教育的问题。什么样的建筑学教育是有效或者实际的,这个反映在各种院校之中,其他国家我不太了解,但就中国和日本来说其教育方法非常相似,无论是牛逼闪闪的清华,同济,还是野鸡大学,其大概路数就是由单体住宅切入,规模上不断扩大,从私建到共建让学生全部都熟悉一遍,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技术规范。
      可这里面存在这的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将其顺序反置是不行的。我想可能是因为在做类似于剧场、图书馆之类的时候牵涉到更多规范上以及结构上的问题所以相对学生来说以住宅入手最为容易。但这就同时给学生带来了规模小的建筑一定比规模大的建筑好做的错误印象,而将建筑的难点一味的集中于构造,规范,流线等基本问题上。当然各种优秀建筑院校的学生在这方面一定被培养的非常扎实,可以说即战力一流。但同时也限定了对建筑设计更加深入的思考,以及误解建筑的难点往往是偏向于工程的。
      其次,大叔戳中了全国建筑教育的痛点,建筑系学生建造无能这一点。大叔提出美术与建筑并无密切联系,要说有联系也是与艺术有一定联系,而艺术级别却是在建筑之上的。而大多建筑系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必须接受各种美术方面的训练。培养对于单纯建筑造型的审美能力。而不能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建筑的美。(空间,材料,秩序)大叔提出应今早培养建筑学生对于材料的识别性,养成学生多方面观察建筑的眼光。而不是将建筑物视作艺术品。
      这美术与建筑的关系这一话题上也已是老生常谈,或许除了我们看上去“品相好”“有意思”“有趣味”的建筑以外,硬性的评价建筑设计的标准是不存在的,所以当告之他人是从事建筑学专业的时候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肯定很会画画。而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
      
      
      其中很多篇文章都特别有意思,很能引发人思考,暂时就写到这儿。稍后补上笔记。
  •       說真的,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爲它的封面設計很吸引。看來這跟作者本身或者書本身扯不上多大的關係。
      買回來后,閲讀了一些篇章后,第一感覺是:完全看不懂。畢竟我不是建築係的學生,而作者又剛好是建築師。第一本書,當然我是不會看得懂的。我一點背景材料都沒有,閲讀就是爲了閲讀。看著看著就覺得想睡覺,就覺得很boring。
  •     写这个书的人,是有功利性的,所以用功利性的眼光来读,是最好的方式.
    这本书我读过,不喜欢,但是应该承认写书的人还是有很多思想的
  •       作家不仅创作文本,也创作建筑。好的作家未必都是好的建筑师,但留心建筑的作家往往都是大师。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三岛由纪夫、雨果、曹雪芹。卡尔维诺关心隐身城市,艾柯擅长利用建筑学弥补他趣味上天赋上的不足,二者在此处皆小胜对建筑不甚敏感的同类作家。伍迪艾伦让人物走进杜尚的画中乱打一气,将“无逻辑的理性主义”展示地轻而易举。在童话中,这种状况最不值大惊小怪,我们称之为“爱丽丝梦游奇境”。
      
      我们称之为“梦”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
      
  •       作文本。四年级的时候写作文就很费力的建筑师出了这本书《作文本》。在书架上插着的时候,就喜欢这样拙劣的名字。
      他是文字的外行,我是建筑的外行。所以外行与外行看热闹。
      
      作文本。把封皮拆开,是个黄色的大大娃娃,在各种图片之中,俏皮地笑。绘图是可爱的,关于窗的投影,关于园的写法。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形状们,好好的排在一起,就像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们。
      
      看文字。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空间,物体城市,时间城市……像他说的那样,即使无法懂得建筑的人,也会获得文字的愉悦。
      
      张永和的英文比中文好。看他的英文是流畅的舒服,Time becomes the primary ordering device of the city.
      Speed is
      Density.
      张永和的中文有七零八落的可爱。所以,在他忙于选择词语说事的时候,就忘记的权威的口吻。
      
      这样一个建筑师想写侦探小说,渐渐渐渐就写出了这本叫作《作文本》的东西,夹在文学的书中,确是美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