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伍迪艾倫

出版日期:2015-12-6
ISBN:978986919088X
作者:Eric Lax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簡介
艾瑞克‧雷克斯 Eric Lax
《戲假情真——伍迪‧艾倫的電影人生》(Woody Allen: A Biography)的作者,並與史貝柏(A. M. Sperber)共同撰寫《亨弗萊鮑嘉》(Bogart)一書。他的文章常見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浮華世界》(Vanity Fair)與《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他同時是《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的主管之一,現居加州洛杉磯。

譯者簡介
李昕彥
荷蘭鹿特丹大學文化經濟碩士。曾經走闖竹科,亦在倫敦當過西點師傅。生性理性又感性,喜嘗鮮也愛自由。漫步字裡行間,是生活,也是情調。現旅居德國,從事中英德口筆譯。
譯作:《寂地》、《14號門》、《戀夏進行式》、《172小時》、《史朵莉的心靈旅程》、《定稿:開膛手傑克的獨白》、《繼承人生》、《風靡全球!原始飲食法》等書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構思 THE IDEA
第二章 書寫 WRITING IT
第三章 選角、演員與演繹 CASTING, ACTORS, AND ACTING
第四章 拍攝、佈景與場景 SHOOTING, SET, LOCATIONS
第五章 導演 DIRECTING
第六章 剪輯 EDITING
第七章 生涯 THE CAREER

作者简介

我的電影永遠都會用來表達個人感受,
無論是索然無味的人生或是恐怖的存在。

★奧斯卡與金球獎等多項電影獎得主——伍迪艾倫,最真實的自我解構!
★絕無僅有的對談實錄!一九七一年至二○○九年的各項討論,長達三十餘年的半生訪談!
★作家、社會學者 李明聰、創作人 彭浩翔、香港作家 馬家輝——誠摯推薦

「在電影這一行,恐怕我連帶位的資格都還不夠。」—伍迪艾倫

橫跨伍迪‧艾倫半生的對話紀錄!
來自片場、製片剪輯室、拖車、麥迪遜花園廣場及曼哈頓的人行道、巴黎、紐澳良、倫敦或是他搬來搬去的新家中……有關喜劇、無神世界、現實生活、情愛關係以及家庭、幻想與身為藝術工作者的一些事。
「假如我不喜歡某件事情,不管那件事情可以贏得多少獎項都無所謂。堅持自己的標準很重要,不要因為市場趨勢而隨波逐流。」

「我希望遲早有一天大家會體認到我不是那種欲求不滿的人,或是我的抱負與自我要求──這是我自以為的──不是為了獲得權勢。我只是想要完成一些可以娛樂大家的作品,而我正在努力。」他一點也不在意觀眾喜歡與否,「說實話,我已經習慣了。」

本書橫跨伍迪‧艾倫半生的紀錄──起始於一九七一年,如縮時攝影一般,清楚呈現他從電影新手轉變成享譽國際的電影人之過程,以及一路走來的內心歷程。
歷時三十八年的訪談錄,透過最廣博、坦白又諧趣的對話,呈現伍迪‧艾倫這位當代的偉大喜劇演員與導演、製片的人生面貌。書中記錄了涵蓋一九七一年至二○○九年的各項討論,伍迪‧艾倫暢談電影製片的各個面貌──從靈感的啟發、劇本的創作到試鏡與選角、拍攝與導演、剪輯與配樂;他談論自己最喜歡的影片與在美國選角的困難,也談到幼時在布魯克林區的回憶以及自己是如何專注在修改劇本這件事上。透過這本書,可以看到心思細膩、誠實、自省、詼諧又時而爆笑的伍迪‧艾倫。任何對於電影製片藝術有興趣的讀者與喜愛伍迪‧艾倫電影的朋友都不容錯過。


 對話伍迪艾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不是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粉絲,他的作品也僅看過屈指可數的幾部。印象裡,他的電影總充斥著大量的對話,固然不時會爆出幽默睿智的台詞,但仍像隔壁老頭的絮絮叨叨般,令人不耐。或許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下意識地避開他的電影,避免遭到連珠炮無端的疲勞轟炸。雖然討厭囉嗦,卻還是翻開這本《對話伍迪艾倫》來閱讀;坦白說,好奇心大於一切。紀錄源起於1971年,那時的伍迪.艾倫不過是個電影新手,僅編寫過幾部百老匯作品和電影劇本,也少有親自執導的經驗。話雖如此,他兼任編、導、演的《傻瓜入獄記》(Take the Monkey and Run,1969)與甫發行的《香蕉共和國》(Bananas,1971)卻有不錯的迴響,呈現出他獨具的創作天分。以此為機緣,時任《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記者的艾瑞克.雷克斯(Eric Lax)便開始了橫跨伍迪.艾倫半生的紀錄。當然,能如此長時間貼身採訪一個人,雷克斯與伍迪.艾倫必然有種相通的頻率,「你很精確地引述我說過的話,而且你懂得欣賞我的笑話,」伍迪.艾倫說道。於是透過雷克斯的文字,我看見了一位鮮活的伍迪.艾倫,以及和既定印象不同的伍迪.艾倫。雷克斯認為伍迪.艾倫是世上最滑稽的人之一。事實上,本名艾倫.史都華.康尼斯堡(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的伍迪.艾倫從小就展露出喜劇天分,他在就學時便以寫笑話維生,那時他的收入甚至超越父母收入的總和。無庸置疑,伍迪.艾倫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人。後來,他也靠著這等天分成為喜劇演員,同時也兼寫劇本,喜劇可說是開啟他人生光榮扉頁的重要敲門磚,如今他也以喜劇為人所熟知。然而伍迪.艾倫卻一直想寫些較為嚴肅的命題,在他心中,「喜劇確實並沒有戲劇來得有份量」,主要原因在於「喜劇的影響力比較小」。回想影史過往的重要作品,劇情類電影似乎真的佔了絕大部分,無怪乎早已豎立喜劇標記的伍迪.艾倫會將喜劇作為銜接嚴肅作品的跳板。近年來,包括《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2005)、《命運決勝點》(Cassandra's Dream,2007)和《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在內,伍迪.艾倫創作出不少傑出的戲劇類電影,相信這是他長期經營之後所收穫的成果。熱愛工作,也享受工作的伍迪.艾倫,電影職業生涯迄今已逾50年,執導的作品近50部,幾乎是以一年一部的速度穩定出產。在這數量龐大的電影作品中,當然偶爾會出現失敗之作,但那都無法使他的大師地位蒙塵。不過備受尊崇的伍迪.艾倫卻十分謙虛,他從不自視為藝術家,也認為自己尚未創作出偉大的作品,「我就是不會拍出偉大電影的那種人,我沒有那種遠見與深度可以達成這件事,」他如是自述。不僅如此,曾數次在自己執導的電影裡參與演出的伍迪.艾倫,也對自己的演技很沒信心。因此與其讓自己演出,倒不如找個演技好的演員來詮釋腳色,而這正是拍出好電影的方法之一。伍迪.艾倫很謙遜,但也很自我。他在完成一部作品後,就會直接進行下一部電影的創作,「當我拍完電影後就跨過去了,」他說道。拍過的電影就留在電影院,讓觀眾和媒體去評判,而他也不會回頭去看過這些作品,更不會理會或在意外界的評論與獎項。原因很簡單,伍迪.艾倫幽默地說:「所有的獎項放在家裡也只會積灰塵而已,這些獎項不會改變你的人生,也不會正面提升你的健康狀況,也不會讓你活得更久,也不會增加你的心境上的快樂。」伍迪.艾倫的想法讓我想起台灣導演侯孝賢,他有句名言是:「背對觀眾,你的創作才開始。」創作者應看清並堅持自己要走的路,不要輕易被市場或觀眾所迷惑。這顯然是所有大師級創作者共同的理念。正因為如此,侯孝賢才會是侯孝賢,而伍迪.艾倫才會是伍迪.艾倫。《對話伍迪艾倫》紀錄的時間跨度頗長,內容涵蓋伍迪.艾倫的創作、生活、愛情、人生觀等層面,於是雷克斯遂將龐大素材分類整理成〈構思〉、〈書寫〉、〈選角、演員與演繹〉、〈拍攝、佈景與場景〉、〈導演〉、〈剪輯〉、〈配樂〉、〈生涯〉等章節,讓讀者得以從有興趣的部分著手閱讀,如若往後對伍迪.艾倫的電影製作任何環節有所好奇,仍可依循分類清楚找到他的觀點與當時的其人其事。對於伍迪.艾倫的影迷而言,這本對話錄絕對是極具收藏價值的參考書。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翻译太烂请读原著
  •     相比关于电影的内容,更喜欢的是他讨厌去脏乱的地方拍戏,没法离开城市,懒,跟伯格曼电话聊八卦(请他去法罗岛还不去)等等。会觉得我们是同一类人,没有爱错。
  •     翻译太差
  •     对话的双方实在不在一个层面上。访问的时间跨度是很大,但基本上只是在某几个时间点上,并非“贯穿”。
  •     看他的電影,覺得他大概是個喋喋不休的悲觀主義小老頭。對談中發現,他只是無神論而隨性,閒不下來的小老頭。希望他長命百歲繼續拍電影! 雖然按電影製作的步驟分章節顯得新穎,內容卻因此顯得破碎零散。最不能忍受的是錯別字百出,這樣的翻校質量真是讓人火大。。。。
  •     訪談人很聰慧(在六零年代就看出伍迪有模仿Mrax Brother外的天賦),但編排大有問題,38年5訪的時間斷裂先讓對談成了迷宮,以剪接等技術分割的章節則進一步讓那些在昔日未來戲內戲外穿梭的話語壓黏成結實塊狀,難躍也難嚥了。著實可惜。
  •     他的作品也喜欢,平日里的这个人也喜欢,所以这本里谈的很多东西都读的很舒服。遗憾的是只记录到2006年,其实更想看到这十年间他对作品想法的变化。想听老头谈谈《午夜巴黎》《魔力月光》科林费斯....
  •     放假期间系统看了下woody,顺便读了此书。有些片段已经被拿出来当作guru文无数次被人转发了。由于整本书就是作者和采访对象的合谋,作者也没什么深入的判断和解读,这种合谋的好处也有,就是woody选择性的真诚袒露。
  •     被剪掉的大蜘蛛,漏雨的电影院,导演诉求,演员八卦。但看过纪录片的话,这本书好像也没太多新东西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