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7
ISBN:9787806459065
作者:柴静 著,晏文娟 编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柴静,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书籍目录

1.关于本书
2.目录
3.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目录
4.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5.片头
6.开场白文字
7.人间世
8.尺素寸心
9.尺素寸心文字
10.深夜私语文字
11.片尾曲
12.附录
13.自序
14.人间世文字
15.我还是爱你的
16.自序2

作者简介

这本书面世时,我已25岁。人生正在紧要关口,大的决断呼之欲出。离开电台之后的这两年,命运暗涌几近诡异。现在的我,定居在北京,做了电视主持人,剪发,化妆,在各城市间飞来飞去访问名流。兼职给多家报纸杂志供稿。其余三分之二的生活是穿过尘土飞扬的大街去买菜,和开电梯的人聊天,响应居委会的灭蟑运动故人,旧事大多没有下落,也无意再问。直到有天出版社的晏文娟来找我,带了一大束菊,和一本书的约稿信。她说,“这本书,不是因为你,是为了我们。” 我明白。当年她给我写信时,17岁。一颗颗斜斜的字,是一个人仰面向天时的困惑。我也不过是社会小角色。一份微薄的薪水,与世无交的天真与乖僻,很多人信里的迷惘也是我的。于是在电台里,原封不动,读出他们的文字,算是我的心声。回答人家热线里的问题也不过是几个字:“是,有人在,听到了,懂得。” 19岁的人,能胜任的,也不过是这些。当日的听众今天都四散于各地,他们的电台年代早过去了,生命的微妙与悲喜也已明白了大半,忘不了的,大概是那一段青葱岁月吧? ——洗完脸什么也不涂的年纪,初夏躲不过的茉莉花香,为一个人脸红心跳的时刻,一大群人笑笑说说在江边喝啤酒的夜——满江的渔火,早春三月满天空轻摇的细小叶子。最浅最浅的,呵,看久了心里会疼。还有,深夜听广播时对声音背后那个人的拟想,那支抵死缠绵的歌,和那些不明白为什么会掉下的眼泪。是不是?我坐在漫山遍野的雨里,写完《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很私人,尽到我最大的诚恳。个人的悲欢本不足道,但听了你们这些年的故事,这一个,也算我在夜深如海的时候,鼓足勇气讲出来的私房话吧。其他的都是旧作,从各色人物专访中可以看到我这两年与世交接的痕迹。还有就是文娟从她收集到的三四十本录音带上一点一点编选下来的内容。11月4号,她寄来书的大样,我坐在床沿上,翻到《尺素寸心》,看着那些失散了多年的信,岁月滚滚而来。怎么说呢?我的心情。是的,那些暗夜里的音乐,喃喃的人声,从唇齿间流过的一粒粒洁净的字,在一个年青女子身上留下的气息,终生不灭。谢谢文娟,谢谢大家。
柴静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0条)

  •     一直想看看柴静写的书或是柴静推荐的书,在网上找了很久,除了这本之外,未果。这是柴静在25的年纪时写的,就像有人说的,这本书跟现在的柴静比起,不够深刻,太肤浅了。有谁不是这样呢?人总是在成长的,今天的你回望昨天的你,总以为自己成熟了,长大了,可是当时间走到明天,再回头看今天的你,又不免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幼稚天真。有时候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一个女子拥有如此般的坚定,拥有一颗能感知一切细微情感的心呢?以前以为柴静是和闾丘她们一样偏于理性的女人,但看她采访李阳家暴时对李阳粗暴逻辑的追问,采访台湾老人高春生时候问他能不能抚摸一下他那爬满疤痕的双脚,还有她在凤凰博客里写的采访艾滋病儿童时无法抑制的泪水,我的心不免一颤。一直记得汶川地震时以为央视记者说的一句话,“我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我想这句话也是对柴静最好的形容,她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主持人。有时看着看着,不免惊叹于柴静敏锐细腻的内心,花开的声音,雪落下的声音,这些看似悄无声息的东西才柴静笔下显示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也只有懂得珍惜花开花落的人才能做出有深度的节目吧!
  •     在采访于丹的节目中,易中天串场做客,他问主持人柴静:请问,你怎样理解孔子。柴静顿了几秒钟,笑着回答:孔子,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易中天后来在一次晚宴上讲这是他听到的最无懈可击的回答。听柴静离开《夜色温柔》三年之后,重返电台与杨景共同主持的那一期节目,当时刚好是《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签售开始。那时从她的声音里还可以听到25岁女生的娇羞情怀。她讲述离开电台节目的三年自己从事和遭遇的一切,每日累积,逐渐靠近她原本想要成为的25时的样子。从东方时空开始,用她自己的话说“道路不易,小步徐行”。依然也是从模仿开始,夹杂她认为的媒体人新闻人应有的做节目的方式,她开始了漫长的反思、收获、超越一系列的过程。如果你关注她的节目,你就会发现,曾经咄咄逼人,一定要让受访的违背良心者原形毕露的柴静,如今已经蜕变成《看见》中冷静平和娓娓道来的记者典范。她说:踏上这个行业,我一定要比我的前辈们做的出色,同样的,如果后辈们没有我做的好,那就可以考虑不要踏入媒体。有些人将之解释为平静之下的野心,我认为这是对自己所面临的现时处境应当拥有的态度。你可能已经在书店找不到《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这本书,因为柴静拒绝再版,她认为重新审视那时的自己,会觉得“矫情”。可是建议深陷于青春沼泽的你,依然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读一下这本书。它具备足够的诚意和感同深受的魔力。你将能够在静默温柔的文字里从青春的贫穷、迷惘、无助、敏感中获得恰如其分的安慰。
  •     05年看的是电子版,后来一直找纸质的,未果,一直耿耿于怀至今。如果你没看过这本书,你肯定不知道央视《新闻调查》和《面对面》的柴静曾经也是做煽情《夜色温柔》的DJ,呵呵“前文艺女青年,后正派记者”。《用我一辈子去忘记》里的柴静敏感、细腻、迷恋着光影声色,有着知性女子该有的标签《新闻调查》里的她严肃、执着,敢于刨根问底,对无法见光的人事勇敢的还原出它本来的面目,对社会有担当有责任,是只知风花雪月、柴米油盐青年的学习榜样。偶尔看到她对着镜头犀利的提问,岁月已然无情地爬在她的脸上,可是有着一种素面朝天的自然美丽我喜欢这样的女子,淡淡的笑容,漆黑的眼睛,认真的神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人格魅力
  •     但我一辈子都记得
  •     我厌倦了贞洁又郁闷的日子,又没有勇气过堕落的生活。
  •     当年煽情的文字
  •     几年前一个晚上一口气看完的,少女共通的东西
  •     名字起的很喜欢,但是内容矫揉造作
  •     前半部分虽然文字矫情造作了点,但可读性还是不错的,文艺的黏黏的,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的想法。后半部分是读者来信,没看了==
  •     打算重读一遍,伴着声音。
  •     “我厌倦了贞洁又郁闷的日子,又没有勇气过堕落的生活。”柴姑娘初露锋芒的一本合集,前半部分的可读性还是不错的,后面都是读者的来信还有嘉宾的访谈录
  •     是我看不懂嘛→_→
  •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喜,原来所有人的内心大同小异,原来他们和我都是一样的,好难过,原来所有人都和我是一样的,我的存在毫无特别。
  •     那时候,你还和稚嫩
  •     青春本身自有尊严。
  •     大学时读的
  •     看一个这样女子的蜕变,对比着看见
  •     当时还年轻,有的只是多愁善感,只是词藻华丽,少了沉静与力量。
  •     买的复印版
  •     女神啊
  •     不知道都看了多少遍了。
  •     夜色温柔的记录吧,有挺多读者来信的,采访比较好看,尤其是黄永玉。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蜕变
  •     看过了看见才来看这个的,很矫情,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啊。
  •     至少四分之一篇幅是粉丝来信充数。读不下去了。弃之。
  •     读着读着想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女时代
  •     看她的文字仿佛翻自己的日记,孤独的人何其相似。书中有句话说:“看一个女人那么美,总要对她的灵魂有些期望。”灵心善感的女子,朴素的人间悲喜,读之总令人心中一动。庆幸在人生的重要节点遇见静姑娘。
  •     我想买的时候这本书已经下架 只能在网上买翻版 因为礼物这篇文章让我有那股冲动一定要拿下
  •     喜欢
  •     我挺喜欢里面很多看似华丽却很简练富有灵气的表达。很有共鸣
  •     还行,只是有点空泛,不太成体系
  •     当年的柴静才是真正的文艺女青年,淡淡的忧伤静静的哀愁……和同期的闾丘露薇属于记者的两个极端,一个至柔,一个至刚,一个文艺感性,一个专业理性。 觉得自己永远写不出来柴静文章的感觉,看问题过于理性,但是,如果能做到理性的温柔,也是不错的吧。 看评论里有一句“我厌倦了贞洁又郁闷的日子,又没有勇气过堕落的生活。”我想,我有勇气。PS:后来证实,我还真没有。看大S说的一句话特别喜欢:我不选择舒服的选择,我只选择正确的选择。
  •     当时特别喜欢柴静的。
  •     十多年前的柴静亦是一个多愁善感,习惯固封在自己世界里的文艺女生。时间和经历真是让人惊奇又畏惧,同是一把杀猪刀,有人可以在刀下傲骨独立,而大多数人都世俗到土里去啦
  •     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童年点滴生活,跟妹妹吵架,听奶奶讲故事,和邻家小朋友做游戏,寡言的青春期,一个人去爬山,梦到奶奶的离去,对死亡的恐惧,奶奶离去时的“心如刀割”......都会过去的,正如“ 风一样聚拢又云一样跑开,雪一样凝固又水一样流去“。。。
  •     凡是非常感性的人就会用文字做一个出口
  •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十八岁,那年夜夜听着《夜色温柔》入睡。
  •     四星半。柴静1.0,早年在长沙电台时代的文章、广播之汇集,自有一份安宁。好几篇小文很是不错,辞藻、才章兼具。这姑娘年轻时颇受欢迎,过得多姿多彩。二倍速。
  •     为什么我会看。。。。。。。。。。。。。。。
  •     几近四星。专门看了一下,2001年作者26岁时出版的一本书,文字里还些脆生生的学生气。“读者体”的作品:文字细腻,情感真挚,颇有直击人心之处,但又往往透出寂寥。实在是这些爱恨痴缠陈年旧事人皆有之,然生活在浮躁嚣闹的现下里这些又总是欲触而不及,所以就是读去可得片刻宁静片刻感动也会得片刻感慨片刻惆怅。
  •     骂她的男人都直男癌晚期吧
  •     买的复印版,看到了20岁那个青涩美腻的柴。书就像是一个流沙般的世界,流出来的柴是不完美的。疏懒,敏感,孤僻,又真挚,也是我的二十岁。相比我更偏爱《看见》里的柴,她长大了。我也要长大。
  •     纸质书很难买到,以至于我当时读的是pdf版的,不过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反而是在许多个失眠的夜晚捧着手机一遍遍的读,我真的是很喜欢柴静的文艺气息,不做作又不晦涩,还有一股子执拗。
  •     看她的年轻,稚嫩,青涩,矫情,再回望自身,不知这一辈子是否还有机会能见到她一面。
  •     才情满满、精雕细琢的自传!
  •     还好她最后做了记者。有血有肉的生活才是人生要意啊!
  •     夜色温柔,柴静也是个很温柔很细腻的人,一堆平凡人的平凡故事,一堆平凡人的平凡感悟。
  •     充满青春的止不住的感伤,很有时代感。和之后的她差别好大
  •     虽然很矫情,但是很细腻,有一部分柴静自己写的文章里捕捉的情感情绪以及周边环境事物的描述很细腻动情,让我们感同身受。
  •     找了很久都没有买到,后来在国家图书馆里才找到,青春的记忆
  •     柴静一定是个很难快乐的人!柴静一定是个内心极其孤独的人!柴静不会是个婚姻爱情幸福的人!
  •     深夜电台有多少故事
  •     大学最后一个冬天,窝在半米的上铺夜夜听她的电台,我想,那时的我,很像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