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社會學》章节试读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12-10-29
ISBN:9789866525612
作者:町村敬志,西澤晃彥
页数:368页

《都市的社會學》的笔记-第47页 - 离开日常

在现实的都市中可能并不是充满惊奇、而是充满退缩。为特定阶级及年龄层而开发的郊区住宅;满足某些人整齐清洁欲望的都市计划;将那些“异质”及“不寻常”东西的矫正、排除、隐匿;将成绩相近且前途前途相似的学生集中起来的名校,活在不会与各种异质他者相遇、也不会得到惊奇的不自由世界,都会让我们成为一具具不自由的躯体。
我们应该明白,由“我的世界”延伸出去不见得会遇见真正的社会。我们其实与不同喜好、不同价值观、不同习气的他者共存,我们的世界与他们的世界共存,因此都市必须含纳各式各样的人与世界,才是真正社会的样子。

《都市的社會學》的笔记-第9999页 - 第1、4及其他

第1章 都市世界的诞生
屋顶,又是屋顶,没有边际,掩盖所有空隙的屋顶!……
完全不知尽头。/甚至,魂魄的基石也在动摇
啊!啊!这都会里轰轰的物音……
初次来这个都会,眺望此种景象,听闻此种物之声响,
我这弱小乡下人的心灵最深感畏惧的——
不是看不到边际的宽,不是看不到边界的高,
也不是累积的文明的尊荣,
而是难以度测的物音的底层的底层——那就是都会的底层。
(石川啄木《无题》,大冈信编《啄木诗集》,岩波文库,105-106)P.4
从“乡下”来的人亲身体验的“违和感”与“落差”,就是不分古今东西的“现代都市”经验的原型。P.6
……然而,这一切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要到后来才会明白。祇有在首都街道挤上一两天,费力穿过人群及络绎不绝的车流;祇有造访过这个世界都市的“贫民窟”,才会察觉伦敦人为了创造他们的城市充满文明奇迹,牺牲了人类本性的最良善质量;为了少数人能充分发展并借用他人之力来倍增自己的力量,而压抑数百万伦敦人的力量不得发展。……这里没人愿意向他人多望一眼致意。每个计算私利的人都带着残酷的冷漠、无感的孤绝,这些人挤缩在有限的空间变得更加烦躁、更加具有攻击性。我们虽知道人的孤绝、褊狭的利己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原则,……却唯有在大城市的拥挤中,才会如此露骨并有意识地被运用——
(Engels, F. 1844.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Class in England in 1844)P.7
江户、大阪、京都所谓的“三都”,是原本各藩的城下町为主而形成的都市聚落。此外,宿场町和港町、门前町等担负特定机能的聚落,以及江户等大都市周边物资集散地的在乡村,都集结了一定数量的人口。P.10
当时在同一都市出生者占都市总人口比率,东京、大阪等大都会约41%,神户、川崎、尼崎等新兴工业都市在30%以上。也就是说,住民有六成至七成是由外地移入。都市,正是外来者制造出的社会。移动也不只限定在国内。在工业基础尚未发达到足以支撑国内人口的二十世纪前半,日本至少有一百万人移居夏威夷、北美、巴西、秘鲁、南洋以及各个日本的殖民地。很多日本街(Japantown)就在这些地方产生。反之,……因强征兵夫而大批移入的1944年,总数高达约200万人。PP.11-14
迁徙自由的前提是由人身依附的封建土地支配中解放,以及出生就决定人们职业和地位的身份制度崩溃。现代都市诞生的前提,需要市民革命的成果。其他如简便而廉价的交通建设、都市信息能传递到全国各地的通信媒介的发达,都是移动不可忽略的基础。P.15
涌进大都会的战后婴儿潮世代年轻人不断新创次文化的昭和40年代(约当1960年代),作家寺山修司就掌握到那种努力要表现自己的内涵和织细的时代心灵。……在他的自传式回忆文章《谁不想年故乡》中,就描述了他少年时代憧憬东京的热切心思。只要听到夜行列车鸣起汽笛,我就会浮现一种必须收拾行囊的焦虑。“东京”这个名字,若是出自我自己的口中,总是洋溢着自信,但若是听到别人的嘴巴讲起,怎的就是一阵厌恶。12岁的时候,可以说我正在爱恋着“东京”。(寺山修司《谁不想念故乡》,角川文库版,1973,60)PP.16-17
对于感到孤独、厌倦都市的年轻人来说,故乡是很重要的精神寄托。不过一旦他真的返回故乡,在故乡遭遇的人、发生的事,反而让他感到不自在。这些在夹缝中茫然无依的年轻人,也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真正的故乡了。……二次大战结束后,……在工业化和区域开发热潮席卷日本的时代,传统农村实际上已解体。丧失家园的人们已没有能“衣锦荣归”的故乡,无法回返土地的人只好在都市另起炉灶。这时都市就成了新的“故乡”。PP.16-17
……漫游者“寻求隐匿在群众中的家园”。在群众的帷幕下,不熟悉的都市在其中化为幻影。……而在幻影之中,都市时而成为疏离的室外,时而化身亲密的室内。……没多久就将原本闲散的漫游者,变成急躁慌张的都市群众及消费者。“漫游”的体验也随之降格为在消费空间的小憩。漫游者在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眺望的都市空间,就兼具户外与室内的特性。不过置身于这种严格管理、时而摄影监视的消费空间,人们再也不是原来的“漫游者”。P.21
“一个空间并置两个对立的世界”,或说双元都市的结构,演出各种变奏曲,迄今仍支配都市研究的思考。P.22
日本的《地方自治法》第八条规定“市”的成立条件是:(1)人口五万人以上,(2)中心市街区内户数占全体户数的60%以上,(3)商工业级其他都市型行业的从业者及其家庭占全体人口的60%以上。P.27
殖民地的经验,对于殖民体制终结后的都市也残留许多影响(此即后殖民理论的观点)。第一,殖民地统治下的都市发展,都具有政治优位的威权主义式都市结构。国家独立之后继续由社会主义或进步独裁的集权整体统治的都市,权力示威性的都市结构仍然维持不变。第二,在殖民都市中,宗主国的支配空间与本国居民的空间分离,在一个都市内并存两个世界。尤其是当地住民密居的区域,都市基础建设总是大幅落后,恶劣的环境在日后造成不良的后果。第三,宗主国干涉本国的建筑样式与都市设计的结果,进而使建筑环境与都市文化呈现不同形式的折衷化、混杂化。旧殖民地都市的独特景观,被当作具魅力的观光资源而成为保存对象;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成为勾起屈辱记忆而废弃的对象(如首尔旧朝鲜总督府的保存与否,是经过长时间讨论才决定拆除)。P.28
第4章 个体化的机制/关于距离的问题
(Simmel)洞察到人类的命运:既要在强烈的均质化压力下保存自我的个体性,又要在夹缝中追求“更好的生活”。……个人若只是“偶然”来到一个社会圈(例如一个家庭),这个社会圈并不会关注这个人的个体性问题。但若这个人是家庭的一员,那么个体性对个人及家庭来说就是问题了。这个阶段,用Simmel的词汇来说,他是因为“非自愿外在关系的结合”而成为家庭成员。当个人在家庭以外,找到因相同兴趣、感觉、风格、欲望而组成的世界,并找到归属感,那么就会增加“因为内在感情关系的结合”,并且把家庭外在世界的事物带回家庭。由外面带回家的事物与原本家庭的事物交错,个人的个体性就在家庭中浮现。如此一来,个人与原属的社会圈距离愈来愈远,并感觉这些成员缺乏某些特质,反过来也就愈加靠近新的社会圈。这个过程是“人格(personality)在社会圈中放弃自我、淹没自我,使自我成为社会圈的交点,从而找到自己的个性”。个体性浮现的过程,Simmel称为社会圈交错(intersection of social circles). P.88
大都市的高度社会分化,让各个小世界之间彼此疏远,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成为常态。都市人不表露对别人的关心、与他人互动冷漠。到头来,孤独就这么存在于都市的杂沓中。都市人就是活在这样的自由意义之下。于是,孤独促使人们由衷想要投身新的社会圈,而自由的社会也允许他这样做,因此大都市就成为人们夸示个体性的场所。货币经济也吊诡地促成了个体化,因为货币将每个人“质”的差异都铲平了。……人们受到货币经济渗透而展现“量化”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专注渴求追求个体性而对不相干的刺激浑然不觉。因为他并不关心别人的个体性,人们面对他者时都只想占有某个位置以求取认可,也就是以炫耀方式展示自己的个体性。P.91
现代人是被迫由共同体脱离出来的个人,但也因摆脱身分、家族、地方秩序的限制而相对自由。反过来说,当原本依循的秩序崩坏,难道人们就不必再追求其他人生指引吗?……现代化的历程,将人们的生活世界变得更广大且更复杂;人们为了要做出判断,只好不停追逐信息和知识。人们除了被动接受权威的支配,也想让自己变得“普通”而战战兢兢融入生活周遭。“普通”不等于平均。所谓“普通”,是指尽量不掉到平均数以下的态度。……这就是大众的样貌。如此一来,人们投身到大众之中,既消除了自己与大众的距离,也消除了自己的自由或孤独(法西斯主义或集权主义就是在这种大众的基础上产生)。……虽然一般言论经常批评大众缺乏理性、品味低俗,“然而每个个体却都对这些批评没什么感觉。原因在于每个人都认为那些大众不是在指我”。也就是说,每个人一方面相信自己是具有个体性的存在物(相信自己不会沦落为大众),另一方面,每个人同时也为大众社会的成立贡献了力量。P.92
追求个体性的欲望、遵从大众的压力,……这两种力量的相生相克,是现代人的重要典型。一个完全追求均质化而没有个体性欲望的人,只会追逐变化莫测的时尚流行并遵循“与众相同”、“普通”的行为标准,……这些行为并不是在追求变化的本质,而是在追求变化的外表,也就是把外表看来“与众不同”当作最重要的事,结果就是全力装扮自己的外表。在追求多变的“普通”外表的“我”,与表演的“普通”主体的“我”之间,感觉难免有分裂。这些人专心追求外表,并且一直想抓住所有他者的视线;另一方面,这些人却又在操弄作为表演主体的“我”,并且把这个我内化成为“真实的我”。……这些都市男女对“我”的迷爱,就是自恋(narcissism)。然而自恋男女的重要特征其实是害怕他者。这些自恋者喜欢耽溺在“我”身上,而害怕那些无法控制且可能捣乱心爱的“自我世界”的他者——所谓“危险的”存在。P.93
客满的电车里彼此不认识的乘客,都遵守某种默会的规范,包括眼神不直接相对、讲话尽量小声、大家都装作彼此不关心对方。……参与车厢规范运作的人不自觉相互呆视,这就是集体建构的看不见的秩序,所以一辆客满的电车才会一片寂静。PP.94-95
公共场所人际接触的一大特征,是(回避风险。按)人们彼此都未充分掌握对方的信息,亦即这种接触其实潜藏未知的危险。我跟不认识的他人接触时感到不安,不认识的人跟我接触同样也不安。如果相互不安的状态成为社会共有,不安就等于是一种社会秩序。……Richard Sennett也提出下列批判。“……(这)是人们身处在这个场景快速转移的社会(而非历史上那种静态的社会),如何在川流不息的状况取得平衡?人们似乎对彼此的行动都有所预期,因而创造出一种稳定状态。这种互相平衡的行动就是扮演既定情境的“角色”。P.95
(然而)Fischer认为,都市不论有多么差异明显的多样性,还是会继续保持异质性。当然,朝向都市流动的人物、事物和咨询,显然有高度的多样性及异质性,也都完全被接纳,显示“超乎常理”的概念本身又有变化,都市本身也一定会具有某种力量。P.97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会被均质性的庞大力量所吞没。但另一方面,也只有生活在大都市,才有可能进行同类结合、混种结合,甚至同种与混种同时进行的结合。这样看来,都市其实内含了产生异质性、多样性社会圈的过程。因此人们能够在多样的社会圈中悠游,甚至可能获得归属感,而培养出都市人独有的个体性。(“原本在日常生活中不敢以同性恋身分活动的同性恋者,很需要一个不必否定自己倾向的专属园地。”/“同性恋者虽然彼此保有匿名性,但因为人口数量够多、并置身在咨询相当流通的大城市……才有可能发展出专属的人际网络。”)也就是说,大都市才是个体性的养成机制。PP.98-99
民族主义透过学校、传媒、企业、政党、庆典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借用Louis Althusser概念)反复确认,将个人向外扩张的社会圈再收回“国家”手中,也把普遍意义的“人”操作成特殊意义的“国民”。民族主义同时也将一些难以界定的他者都化为“非国民”或“外人”而放逐,背后的意识形态基础都是建造一个没有他者的世界。P.102
其它章节
眠床城市(bedtown)意指郊区,因郊区化使大量人口的住家远离工作地点,扣除上班及通勤时间后,家庭只残留睡觉的功能。P.189
迪士尼乐园最值得注意的空间特性,就是它的封闭性(closure)和自我完结性(self-cosummation)。迪士尼乐园禁止任何俯瞰整个园区的视点存在,以确保“园区来回走动的游客,视线都闭锁在个别城堡与剧场的故事情境中,绝不会散逸到外面。甚至游客还会受邀进入某个情境成为剧中‘人物’,一起同乐展演特定的角色”。……消费化的都市本身已逐渐迪士尼化(disneyization). P.206
“郊区居民,是害怕住在自己不能控制的世界的人种”。也就是说,郊区居民会把看不顺眼的人当成攻击对象。他们的攻击性需要宣泄的出口,典型的对象就是偏差行为者,但这种对象在生活中不容易找到,结果只要发现与自己有微小的阶层性差异,就会诱发攻击性。郊外的极度均质化使他们遵循单一价值,也充满竞争主义气息;他们的攻击性就是以歧视及怨恨(厌恶“你怎么不是我”的憎恨感)的方式表现出来。……齐一式阶层秩序中,使压抑转移的心理机制得以完全运作。因此“活在这块地方的人们,总是陷在‘朋友未必是真朋友‘的深沉孤绝感中”。PP.208-209

《都市的社會學》的笔记-第30页 - 观看都市的视线/关于惊奇的问题

P29-30现代都市纳进许多外来者,改变由同质人群组成的共同体特质,无可避免地称为包容异质人口的社会结构。~~~现代人口朝向都市急剧移动的现象,撼动原本都市特权阶级(政治及知识支配阶级)对于“我住的世界”地认识观。~~~移入者带来的地域文化与族裔特性在都市融合,创造出前所未见得独特世界,而特权阶级眼中看到的是一群庞大的穷人、一群难以理解的生物。~~~生长于斯的“我”与“他们”地巨大社会距离,唤起了特权阶级把这些男男女女当成“危险阶级”、“救济对象”或“革命部队”,并加以可视化与掌握的欲望。p35视觉化的欲望就是透过将自我相对化的制度性设计,超脱价值判断与预设立场而自由(亦即超脱权力与多数暴力而自由),从而激发使人发现事实的驱力。P37-38互动(INTERACTION)就是双方都预想对方如何行动而进行的行动。这种关系形成个体相对自主展开的圈圈,建构固有的规则及文化发达的小世界,并强烈影响参与者的活动及意识。~~~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是互动的“准备”与表现。社会关系嵌于个体的身份、性别、年龄、阶层、地位、学历等,并先于互动而存在。然而持续的互动也会改变社会关系,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人几乎都封闭(或被封闭)在同一阶级或阶层的日常世界~~~在日常互动中不容易自觉到阶级、阶层的存在。P39我们置身在很多不熟悉、也互不关心的社会关系中,也不可能摆脱这些关系而完全自由。但反过来说,自由不可能是逸脱一切“应该如此”的行动选项,所以自由其实存在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中。然而即使如此,人还是能有某种程度的逸脱。如果这种“不愿如此”的逸脱行动持续累积,就会促使社会关系的现况发生改变(例如“奇怪的大学生”及“奇怪的日本人”促使原本“大学生”及“日本人”的概念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之所以可能,必须要人们察觉到取代旧有价值(value)和规范(norm)的新互动圈形成。***每个互动圈都有独特的价值规范、生活风格、思想内涵,圈内人既受到互动圈的影响,同时也将既存的社会关系形塑(shape)为“应该如此”的要求。


 都市的社會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