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的彼岸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ISBN:9787306008671
作者:任剑涛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任剑涛(1962~),四川苍溪人,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善恶的彼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本《善恶的彼岸--大学生道德的时代状况》。这是一本对自1978年至今的大学生道德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的书。作为一名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我被它深深地激动了。书里描述的许多现象,是我所熟知,并曾经思考、怀疑甚至批判过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重读”它们的机会,在渐渐变得世故和麻木的内心里重拾过去的感喟;同时,它又向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演变进程的背景下审视大学生社会的种种道德时尚,探寻我们这个时代道德的最终走向。一、源和流:道德探索的多方位描述在人类漫长的道德发展史上,善恶的界定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二元对立的命题。判定孰谓善,孰谓恶,乃是人类进行道德探索的必由之路。要想冲破旧道德的束囿,就必须对旧的善恶标准进行修正甚至重建。《善恶的彼岸》一书选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描述性研究来作为构建现时代善恶标准的突破口,确实是独具匠心之举。大学生作为一个兼有年龄优势(他们风华正茂)和知识优势(他们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落,无论在思想观念、知识架构,还是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上,都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缘。在道德探索方面,大学生所处的知识化环境、他们道德理念的尚未定型以及由于其社会角色未定而带来的试错机会,都足以使他们在道德领域里,成为一条最引人瞩目的锋线。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对传统道德善恶标准的怀疑、冲击和否定(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可以看作是新型道德、新的善恶标准的啼声初试。正因为此,该书认为,“大学生承担起了当代中国道德探索的特殊使命。”然而,正如该书主编任剑涛先生在《前言》中指出的,大学生的道德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复杂加上骤变,使人们有充足理由认为,准确描述与恰当评论大学生道德的时代状况,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情。”时下的报刊上,描述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文章亦自不少,但不是视野过于狭窄,就是结论流于片面,总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在试图总体把握近十多年来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方面,《善恶的彼岸》一书无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基于“道德的善恶法则从来都是相对的”这一伦理背景,作者认定,“当代中国道德探索的合理性应当不容置疑地得到确证”。虽然书中各章系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显然所有作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由于背负着厚重的传统道德遗产,中国社会的道德再生之途显得异常艰难,社会成员普遍缺乏道德理想、道德批判能力,以及道德行为的独立抉择。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个人道德的完善和社会道德的健全都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充分肯定道德探索的合理性,而不是以众人之善为是,以众人之恶为非。当然,道德探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目前的特殊情景下,难免会操之过急,带来许多也许是不必要的失误,从而降低探索的有效性。自身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道德探索,更是如此。有鉴于此,《善恶的彼岸》对大学生的道德探索采取了既批评又辩护的多维审视方式。诚如《前言》所说:我们对道德探索的批评,并不是针对探索者大学生人身的攻击,而是基于对探索道德的更完善结果的期望;我们对道德探索的辩护,并不是对探索者大学生不足的袒护,而是基于对探索道德的历史作用的信任。 正是有了这样切实的基础,才使本书既没有一味嘲笑大学生的幼稚偏激,也没有过分夸大象牙塔里的蹈扬奋进,而是站在变幻的时空之外,冷静地凝视着时代的道德从善恶的“此岸”走向“彼岸”。 其次,全书十章,设置了十个切入点,分别从整体描述、道德史、政治道德、经济伦理、性道德、知识追求、个性发展、反思传统、人际关系和道德关系调节等角度出发,对大学生道德的时代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这种分解式的描述便于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大学生道德的整体发展过程。各章由不同作者独立完成,水平或有参差,但这种风格各异的文本形式,正好符合了大学生道德多彩多姿的状态,而且弥补了一般此类文章材料来源不广的缺陷。各章主旨明确,互相呼应,合并观之,不失其整体风貌。《前言》和第一章“整体性描述”尤见功力,为后面各章的形象描述提供了理论背景,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书中每一部分的叙述都并非单纯的描摹和简单的善恶评价,而是将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材料、生动的描绘,突出事件背后所具有的道德探索的意义,竭力使读者在明了大学生现时道德状态及其由来的同时,把握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流向,思索道德探索的未来,从而进行自我内心善恶法则的重塑。任剑涛先生在《前言》中称:“从主观目的上讲,作者们无疑是想提供具有可靠性的描述,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具有启悟性的评论,具有希望性的展望。”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二、善与恶:道德转型期的宿命困惑在《善恶的彼岸》各章节中,作者们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一个事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们或多或少地拒斥着旧道德,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定型。“道德真空”的无处不在往往弄得人们无所适从,一切价值判定似乎都处于流变之中。也正因为此,善恶的法则才会从“此岸”向“彼岸”过渡。在对旧的道德营垒冲击最力的大学生中,这种道德法则的缺失更为严重。他们勇敢地对旧道德的束囿发出了挑战,但几乎无人能设立一个自足的道德体系,大多数人仍然只能在“传统父亲”和“西方来客”(王一川语)的双重阴影里徘徊;他们离开了善恶的“此岸”,却始终望不见彼岸的土地,而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漂流;他们不愿意接受强加于他们的“他律”,但又找不到普遍的“自律”法则,只能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更重要的是,在相对滞后的社会道德体系面前,他们的背叛显得无足轻重,他们缺乏足以支撑这种背叛的持久的思想力量,许多人一踏出校门,就变成了彻头彻脑的现行道德维护者。这似乎是一种宿命的困惑。在他们的道德探索未曾被社会接受之前,大学生是无法证明其正确性与合理性,以取得坚定的道德信念的。这些道德探索大多数时候不过是表现为一种“时尚”而已。对此,《善恶的彼岸》的作者也承认,所有事实,“并未突破性地显示大学生由旧的善恶标准的'此岸'跨越到新的善恶标准的'彼岸'的成功。”非但如此,在本书作者对大学生种种离经叛道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谨慎的批评和辩护,并展望道德探索的未来时,这类道德预言同样显得底气不足,其善恶标准仍然是不确定的。也许我们应该回溯中国大学的道德发展史,籍以求得道德预言的助力?然而结果依旧是令人气沮的。我们一面赞扬“五四”时期的罢课风潮、自由恋爱,一面(激烈或温和地)指责当代大学生的厌学好商、性爱随意,可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后人,会或不会,将这二者相提并论?在我们对种种“道德危机”表示忧叹,或是对某些道德时尚(如“上山热”)击节叫好的时候,焉知这不是历史跟我们开的又一次玩笑?道德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样下去有陷入不可知论的危险,况且也容易被某种人用来作为逃避道德的时代责任的渊薮。如果我们承认,一代人走不出自己的历史犹如走不出自己的皮肤,那么我们还是可以依据(我们所认识的)时代的需要,来确定我们的善恶法则的。无论遇到多少暗礁,兜了多少弯路,我们总是在向着彼岸进发。而每一张精确无误的海图,都是用无数船只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画下自己的航道,纵然这是一次谬误,也可以给后来人一点警示。我想,《善恶的彼岸》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