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国史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101099173
作者:阎崇年
页数:996页

内容概要

阎崇年(1934年4月-),汉族,中国山东省蓬莱市人,历史学家。阎崇年创立了中国内地第一个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满学论集》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袁崇焕传》《中国古都北京》等,合著《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主编《满学研究》《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康熙大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大故宫》系列,相关图书《正说清朝十二帝》等均为超级畅销书、常销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书籍目录

上卷
自序
引言
一 满洲之源流
二 建州女真整合统一
三 统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
四 征抚东海女真与黑龙江女真
五 抚绥与征讨漠南蒙古
六 创制满洲文字
七 创建八旗制度
八 金政权建立及社会结构
九 抚清之战
十 萨尔浒大战
十一 开铁之战
十二 沈辽大战
十三 广宁之战
十四 宁远之战
十五 后金建都与迁都
后记
附:明朝、后金一清、朝鲜纪年对照表
下卷
引言
一 皇太极继承汗位
二 宁锦之战
三 迂道远袭燕京之役
四 大凌河之战
五 破塞攻明掳掠诸战
六 统一蒙古诸部
七 松锦大战
八 东征朝鲜
九 明清议和
十 改国号为大清
十一 统一黑龙江地域
十二 盛京宫殿与陵寝
十三 顺治继承皇位
十四 清迁都北京
十五 明亡清兴之鉴
后记
感谢辞

作者简介

《清朝开国史》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的最新力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为《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两书的修订合编本。该书上下卷各分15个专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迁都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全书近120万字,在同类题材著作中,是规模最大的一部。


 清朝开国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每当沙场上的战役结束,硝烟未散尽时,争夺历史叙述权的战斗便开始了。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在中国突出表现为为本朝撰实录,和为前朝修正史的悠久传统上。一部二十四史,大多由此而来。跟庙堂争夺历史叙述权的行为往往是危险的,在清朝尤甚:编《明史》的庄廷珑,作《南山集》的戴名世,写《国史考异》的潘柽章、吴炎,等等,皆因此罹难,妻孥不保。而在所有历史时段中,清政府最最忌讳的,就是建州女真时期和开国时期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三朝历史。不但禁止民间学者写,官修的《实录》,也反复修改,一直改到清末光绪朝,愈改愈失其真。辛亥革命之后,人们在清宫中发现好几种废弃的太祖实录,都是自我净化的痕迹。民国的明清学家孟森由此感叹道:“清改《实录》,乃日用饮食之事也”,“乃累世视为家法”。虽然原始材料扭曲,但由于这段历史极重要,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历史学家投入其中。中国的明清史学者,自民国的开拓者孟森、吴晗、萧一山以来,基本就只使用《清实录》《明实录》《朝鲜李朝实录》等中文资料,不重视也不能阅读满文文献。但正如德国梵语学者缪勒(Friedrich Max Müller)所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自传”,遵循这种研究路径,几乎必然会得出如下结论:清朝的统治者基本已经被汉族同化了。最近二十年美国“新清史”学派的濮德培(Peter C. Purdue)、柯娇燕(Pamela K. Crossly)、欧立德(Mark C. Elliot)等人却持不同观点,他们格外重视满文档案,将清朝视为一个女真本位、与传统汉族王朝断裂、不断对外扩张的新帝国,由此向旧的汉族中心主义研究范式提出了有力挑战。中国学者阎崇年最近出版了新作《满洲开国史》上、下两大册。作为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先生虽然不是正统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在这本书中却懂得利用《满文老档》等资料,并由满文入手,对八旗制度、建州人名、地名等进行新的讨论。但也许是满文读得太多,阎先生似乎对其研究对象后金-清世系帝王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多有回护和偏袒之说。但总体来说,此书基本可以视为一本瑕瑜互现,大陆学者中少有的,从满洲视角写作的满洲史。明与汉、唐等汉族大一统王朝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其实从未彻底完成“鼎革”任务,只是攻陷了大都,并把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赶到北边去罢了。大将徐达曾建议继续追击,朱元璋的反应却是:“元运衰矣,行自渐灭,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边疆,防其侵轶可也。”(《明史•徐达传》)北元后来在漠北继续传了八九代,直到分裂为鞑靼部和瓦剌部,持续地威胁北京。明成祖朱棣做了灭亡蒙古的最后努力,但他1424年崩于亲征漠北途中,壮志未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和北元及其残余势力并立的“大南朝”。由始至终,内亚势力都像一道难以驱散的阴影,横亘在帝国北边。与北宋类似,明朝的军事政策基本是防御性的,今天的明长城,便是这一政策的遗迹。阎先生说建州女真在宣德和成化年间,遭受明朝的“三次重击,从此之后,衰落百年”,其实都是明在持续受到骚扰后组织的惩罚性进攻。游牧民族的特点是茶叶、布匹等很多生活必需品不能自给,必须依赖与汉人之间的贸易,一旦出现商业纠纷,便要入关抢掠。而对明王朝来说,长城以北已不是农耕区,得其地不能征税,得其民无法役使,建立及维持统治的成本皆高昂,除了个别好大喜功的帝王,一般没动力去征讨。所以阎先生说明朝“一次一次地焚掠女真寨屯,一次一次地屠杀女真部民”,“积下民族之怨,结下民族之仇”,“努尔哈赤将复仇的星火,逐渐燃烧称为焚毁大明皇朝的燎原大火”,却不谈女真焚掠汉地之先,似乎有些片面。更何况明代的防御重心主要放在蒙古,自成化三年之役后,按孟森的说法:“明中叶遂不以建州为意,而一意防虏,继而防倭,谈边事者无复虑及建州。”当时的辽东女真人分西边的海西、东边的建州和北边的野人三部。为何最后是出自建州的努尔哈赤一统辽东?阎先生在这里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做了颇为精彩的分析:建州地区“处于四面环山的河谷平原之台地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距辽东首府辽阳不远不近,既有山道通达抚顺而便于外联进取,又扼山隘、锁重关而利于御内固守”。相反的,野人部离辽阳太远,无法通过边境的毛皮等贸易,引进汉族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所以一直停留在原始渔猎阶段。海西女真则离蒙古、兀良哈三卫太近,“受漠南蒙古直接的威胁与侵扰”,恰好充当了建州女真的天然屏障。于是,“努尔哈赤在此暗自发展,黄衣称朕,明廷昏昏然而不明其真相。”十七世纪初的建州,处于东亚各种力量回漩激荡的风暴眼。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的后金:“既是对中原汉族国家政权的模仿,也是对金朝政权制度的再现,还是对蒙古行政制度的借鉴。”顺治前的清,其实是一个博采满、汉、蒙、藏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新政权,这种开放性直到三藩之乱后,满人大范围地提防汉人时才被放弃。正如同我们不能因为清末的丧权辱国而否认其前期在民族融合、开拓疆土方面的成就一样,也不能因为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主义,否认其早期的博采众长。从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1644年甲申之变,在清与明六十多年的战争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两宋与辽、金、元对峙过程中一个不曾出现的情况,那就是大量的汉族将领如孔有德、洪承畴、祖大寿等成批次、成建制地降清,并为其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钱穆很早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国史大纲》里感叹道:“惟清人所以得吞灭南明,其最重要原因,厥为汉奸之助”,“赖汉奸得占全中国。”但这是努尔哈赤对八旗制度的改造,尤其是创造性地将汉人八旗纳入体系之内密不可分的。“旗人”已经超越了狭隘的种族概念,将满、蒙、汉,甚至朝鲜、俄罗斯的骁勇士兵都纳入其中。另外,和明朝的重文轻武,猜忌将领,动辄撤职甚至杀掉——如杀熊廷弼后传首九边,寸磔袁崇焕——不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于汉族降将,反而相对能用人不疑。于是就像顾诚所指出的那样,随着最早的一批八旗子弟战死或老去,1644年讨伐南明时,清军士兵的主体其实已经是汉族了。阎先生引发争议最大的,就是粉饰清军屠杀的言论。但在此书中,他却并不讳言这一点,写道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清河城,“文献没有记载对俘获的清河民兵编户,可见大部战死或被杀。”皇太极继位后“后金贝勒,旧习未改,攻占城镇,杀戮汉民。”清军所过之处,经常“蹂躏京畿州县,攻陷城堡,焚毁村庄”,“一望荆棘,四郊瓦砾”,“荒草寒林,无人行踪。”但必须指出的是,明清易代之际的屠杀,尤其1644年以后发生长江以南的那些,并不能全部安在满族身上,很多其实是北方汉族士兵所为。我们必须在明代中期后,商业发展导致中国南北、东西之间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理解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赵世瑜在《识宝传说》一文中曾指出,明清时期,由于华北民众对江南的后来居上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便创造了很多传说,内容大同小异,主人公都是狡诈的、具备某种识宝超能力的“南蛮子”,“把本地的衰落归结为南蛮子把导致本地繁荣的‘宝’盗走了”。这种说法既可以向北方民众解释南富北穷的反差,又暗含某种隐晦贬抑和精神胜利法,是某种从先秦华夷之别观念传承下来的“华夏中心主义”的异化。当这些降清的华北汉人八旗兵南下镇压反清势力时,并不比满族士兵仁慈多少。王秀楚《扬州十日记》记载清兵在扬州抢掠妇女时,“一卒横刀跃起,向后疾呼曰:‘蛮子来,蛮子来!’”朱子素《嘉定屠城纪略》则记载在清军汉族将领、山西人(一说陕西)李成栋之弟被乡兵打死后,其部下哭于路曰:“嘉定县何物蛮子来,数日杀我副将六员,几日无援,我军生路绝矣!”后来李成栋攻下嘉定,遂下令屠城:“兵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人悉取腰缠献之,意满方释”,待腰缠献完后,最终还是死于刀下。满洲士兵来自偏远的东北,没有华夏中心观念,不会称江南人为“蛮子”,恐怕连会不会汉语都是问题。只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中华文化发祥地的汉人,才会视江南这些较晚开发地区的汉人为“南蛮”。这个词一转而为口语化的“南蛮子”,再转即是“蛮子”。在蹂躏南方城镇的清军士兵身上,依稀能看到唐安史之乱以降南北经济重心转移后,北方某种郁积许久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之喷涌而出。所以明清之际杀戮问题的定性极为复杂,其中既有满洲人杀汉人,又有北方汉人杀南方汉人;有南方的投降派杀南方的反对派,又有义兵反杀降清者。把这种复杂性简化,一股脑全推到满洲头上,究其根始,很可能是来源于清末革命党人为了宣传排满革命,在大量刊刻清康熙、雍正、乾隆朝禁书时所做的片面宣传。当年革命党人政治目的先行的历史观固不可取,历史叙述的另一个大忌,则是带着今人的后见之明,从结果出发回溯原因,逆着事件的自然发展逻辑去评判当事人。殊不知他们是在一个信息极度不充分、各种利益、情绪和考量盘曲缨绕的情况下行动的,不基于某种“同情之了解”,很多时候便会觉得匪夷所思——比如导演了三屠嘉定的李成栋,到了1648年时,又出人意料地和金声桓一起反正归附南明永历朝,并最终战死。阎先生这本书的长处在于对各个战役过程、得失的分析极为细致,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后见之明”色彩太过浓厚。比如1622年广宁之战打败明军后,阎先生认为努尔哈赤随后犯下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移民,二是止兵,“他如乘胜进兵,直叩关门,或可创一大局面”。这里作者明显是在暗示,清兵若直击山海关,就不会有1626年袁崇焕的宁远大捷,明清易代的时间就会提前。但当时的努尔哈赤自己,恐怕也根本没有料到他的后人竟能够入主中原。直到皇太极时期,清兵的进攻很多还是与东北的饥荒有关,是为解决生存问题的权宜之计,女真族其实并没有某个“开国”的精确路线图。阎先生也同意1616年后金的“天命”年号是后来编纂实录时史官追加的,努尔哈赤在当时并没有使用过它。这种怀疑、考辨史料的做法很值得赞赏,可惜在这部“至今国内外清朝开国史著作中字数最多”的书中,还是显得不够多。(已发表于第697期《经济观察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就是清朝通史前两册,就看了上册,
  •     书展上翻了翻。基本可以肯定是秽史一部。推荐 魏斐德 写的 洪业:清朝开国史。老外才有做学问的样子。
  •     这书还可以吧,皇汉们对作者义愤填膺,意图杀之而后快实在是让人费解。研究某一领域几十年,难免有倾向性,此书还远没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     实话实说,某些地方写得还可以,看得出来确实下过工夫。
  •     文笔相当古雅啊,读起来很有味。史料翔实。还有对于各方政策军略的详析评价,使读者能够透过历史事实了解更深的思想和道理,很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