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的凝视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077424X
作者:[法] 让- 吕克·南希

内容概要

让-吕克南希,生于1940年,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教授。南希对重要哲学家如笛卡尔、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均有专门研究和相关著述,思想曾受德里达、巴塔耶、布朗肖等人影响,与另一位执教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著名哲学家菲利普拉古-拉巴特是长期的挚友与合作者,两人曾合作写过《解读拉康》《文学的绝对》等多部重要著作。南希著述极丰,可参看书后所附的法文著作目录。
南希对诗歌、音乐,尤其是绘画艺术,做了大量深入研究,还策划过大量展览,其艺术修养之高,实属罕见。
译者简燕宽,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于2008至2009年跟随让-吕克南希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博士论文是关于南希的图像理论。译有哲学小讲座系列:让-吕克南希的《天与地:关于神》《不可能的正义:关于正义与非正义》《我有一点喜欢你:关于爱》以及菲利普拉古-拉巴特的《缪斯的歌唱:关于音乐》。

书籍目录

自主的肖像画
相似性
唤起
凝视

作者简介

面对西方艺术史上那些大师笔下的杰出肖像画,我们除了赞叹、回味,还能做些什么?还能多看出些什么、多发现些什么吗?仔细读完这本《肖像画的凝视》,相信你观画的目光会有不同,你不仅能从自己的凝视中体察更多,还能发现画家和画中人凝视的目光,等等。
哲学思辨的运作虽基于概念,但其动机和创意更多来自观察、感受和想象,特别是在艺术史领域,能将思考、鉴赏、洞察、解析融为一体并完美进行的,当属法国当代像让-吕克南希这样具有深厚艺术修养的思想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思无界,哲学更无界。
在这本以肖像画为主题的哲学著作中,南希要探索的是主体、身份和绘画的真理这样一些问题。作者以西方美术史上几位画家的肖像画作品为范例,围绕“凝视”这一核心概念,解读出观看的多维向度,梳理出“相似性”“唤起”和“凝视”等概念的内涵与关联,对肖像画的特性、肖像画和圣像画之间的渊源等作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这是南希艺术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作品,篇幅虽小,其独创性和思想性却不容忽视。
本书为漓江西学子午线译丛第二辑的第一本。


 肖像画的凝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肖像画的凝视》这本书很薄,却得花十倍的精力去读它。一开始我以为我很快就能把它读完,但从读第一个句子开始,我就觉得我错了。反反复复来回地读,硬着头皮往下读。这种梦呓般的话语,实在让人抓狂(与翻译有关吗)。读是读完了,但我实在不敢说能理解其一二。择其关键词,大概能读懂的句子,勉强凑完这篇文章,算是摘抄笔记吧。肖像画,按通常的,功能性的定义,是把一个人再现为他自己。但在严格意义上,按属性来说,是绝对的主体。画一副肖像画是绝对的为自己?另一个定义,肖像画是围绕一个形象所组织起来的一种绘画。这个形象是注意力的中心,一个他自己的主体。一切归结于本身专有,自主,排他这一名下?这种绘画行动本身不仅再现同时形成了对自身的回返,也使画的主体双重化。图画专注于形象且由形象所实现。那围绕着画的东西应该严格听命于它那自为的纯粹而简单的位置。肖像画里的形象应该突显,孤立起来,是显而易见的,带动观者目光,从而由整个形象生成凝视?肖像画并不禁止展现身体其他部分,如半身肖像的手,只要服务于面容这个主体即可。但身体不能是裸露的。因为裸露会比促发整个绘画意图的转移。裸露展示的不是主体,并非人的关键而是作为自为的裸露的关键。肖像画应该分离裸露,而单单只是主体的裸露。“宫廷”或者“市民”肖像画由于功能性太过明确,也变成另一种象征,而不再是一幅肖像画。肖像画就是“肖像”画?多人肖像画的特点就是目光的相互规避。人物没有关联,他们的在场构成了对彼此的冗余。分享各自的自主。谁才是一幅画里的中心?这也是个问题。伦勃朗的《夜巡》就因为人物众多到底把谁放在哪个位置引起争论。但到底应该还是得有个中心,其他人物也只是给自己烘托的场景。身份如何被确认呢?可以通过标题,或者某种有确切意图的相关联(过去的功勋)。肖像画的世俗身份就是它的形象身份。有一种非意指的,与自身有关系的一般形式,用另一种方式说,指涉性身份与自主身份的渐渐融合。除非确切的第一身份就产生了肖像,否则在形象之外给予的身份都不是最后或最初的定论。如有一个名字的肖像画,要不就变成了《一个女人/男子/老人的肖像画》。也就是说,一开始,我就有明确要画的是谁,如果没有此意图,一个女人或男人的肖像可以是任何一个女人或男人的肖像。肖像画还有一个“完美”必要性的问题,就是对所画人物进行美化,重塑让他变得更高贵。既求相似,又更美好。完美的,有艺术尊严的肖像画是能表现出“品性与精神”的某种灵魂的,内在的东西。形象的形式“自主”在于担保主体的自主,主体在这个形象中给出了自己。也就是说,肖像画的身份全在画面形象中?内在与外在,主体与载体,深度与表面等都汇于绘画本身。有主体,就有形象,也就有了灵魂。肖像画的主体向着自身,从外部返回绘画内部,再从内部回到外部主体。画布只是一种界面。肖像画的自主性仅仅与自身有关,这个与自我的关系让肖像画在三个时段相互关联:相似于(我),唤起(我),凝视(我)。肖像画的相似性让它可以被称为具象艺术,也可以是一个有实用目的的画种。这种相似性和个体的独一性将肖像画置于矛盾之中,一会儿被评价是贫困的手工业者,一会儿被评价是绘画艺术的顶点。模特是肖像画的固有缺席者,唯一重要的是这个缺席者的缺席,而不是对他的辨认。相似性与辨认没有一点关系。这种缺席就其自身而言不是别的,它恰恰就是主体在与自身发生关系并且相似于自身时所处的境况。相似于自身就是与自身同一。自同性与绘画同一,它在绘画中认同自己并且把自己认同为绘画。这种同一性是一种自为的同一性,而不是一个自在之物。绘制肖像就是从“自在”中抽取出来。相似性从那不可同一化的模糊的对等者当中抽取自身。肖像画是缺席者的在场,在场是被唤起的,它让人在缺席中返回和回忆。它展现了死亡,让死亡成为作品。荣光,爱与死亡也包含在同一种缺席中。对对象在场的摆脱,对缺席——主体的通达,支配了肖像画,荣光,爱与死亡存在于主体之前,它们是肖像画隐秘的合作者:从自身缺席的在场那里唤起自己。对记忆的回想对应这样一个缺席在场的领域,人们从前称之为神圣。这个神圣就是一种内在亲密性——对受难和对欲望的激情——得到表达。肖像画就是对不可记忆的内在亲密性的唤起。它召唤我们向着它或者走近它,它把我们带向它那里:就在那儿,直接就是供我们凝视的绘画,我们进入内部,如同它在外部显现自身。肖像画并不是为了唤起对宝贵的或值得敬佩的生存者的记忆而出现的。它的到来是为了向着主体自身来唤起主体,为了实现它向着自身的无限返回。圣像艺术是一种否定性的和否定式的神学艺术。否认它是去再现它所显现的事物。外展了不可见之物的在场,召唤一种不同于视觉目光的目光的在场。那在肖像画中以可见的方式消失着的东西,在我们眼皮底下向我们的眼睛掩藏自身的、同时又无限地投入到我们眼睛的东西,就是肖像画的凝视。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把它放在一个相关问题的系统里来看的话,有呼应补充和启发,还对我之前偶然想到的问题给出了阐述。
  •     翻译真的读不下去,不过我自拍感到更开心了
  •     打死也不玩儿了!费劲!
  •     没有先前读过的Being Nude的某些篇章过瘾。
  •     读到第三遍才熟稔。最好是与南希其它作品,比如《图像的实质》《独一复多的存在》平行阅读。其中也多有对Levinas、Heidegger的借用。目光与触摸所建立的自我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不失为这个意义抽空世界里的温暖补偿。另外南希2015年出了一本姐妹书,我看的德文版:Das andere Porträt. (别的肖像,他者的肖像,两个意思都有)表述上更清晰一些,多了对丢勒,伦勃朗,塞尚和米罗的分析。
  •     法国人的脑洞有一大部分来自福柯吧......
  •     读完无比舒爽,虽简短过于概念,但深刻,对于摄影、创作等方面皆有启发。
  •     南希的文字抽象又漂浮,译得好就是舞曲,译得差就是术语粥,这本书的译者明显缺乏风格修养。南希利用肖像画来分析主体:「看见」对应于对象领域。「凝视」则将主体带向前(prae-sentatio)。肖像(por-trait)就是把特征、把缺席的在场向外抽出,让画面的深度向外溢出。主体在一道凝视中自我打开与漫溢。凝视画出自身并由此走出自身。
  •     对拆字游戏很有同感;“唤起”这一节也是深得我心啊。
  •     大概不觉明厉就是这个意思吧==强大的背景世界
  •     我以为在我的研究对象(当代摄影)里看到了肖像(照)的凝视才花半礼拜读这本书。然后最后人家告诉我嗯凝视是只有绘画才能赋予主体的语言。绘画独有的。没有分店。嗯打脸好痛。。
  •     肖像画的凝视中用意味着某种缺席,而这种缺席把却是唤起自我与他者关系以及存在的显现,凝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无的凝视,是神性的溢出。
  •     其实就是本我自我超我在自画像中的体现,被讲成了一锅粥
  •     为啥 总是喜欢不了 南希的文字?
  •     丝毫不吃惊地发现它几乎和盲者的记忆在讲述同一种东西,尤其是当他不断地提到肖像画的外展、他者之凝视、绝对的主体如何在裂变之中显现这些话题的时候,一并以及内涵的奥古斯丁化,一切肖像画成为自画像,成为一种关系,“与自身中的他者的关系,或者说,与作为他者的自身的关系”。
  •     随处可见的现象学思辨,随处又显示着黑格尔精神相像学的幽灵,肖像画是自主的,因为截然不同而获得相似,它唤起人的凝视——这意味着肖像画向世界的存在敞开。黑格尔的精神生命和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于此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解。
  •     对此类文本的迷恋几乎是因为早期个体的思考探索也是这般,刹那间仿佛找到共鸣;然而或许是由于写法的原因,文本投射出迷乱的阴影,如此大费周章地,对朴素事实之外进行书写,似乎并不可取;或者它起码昭示出这样的事实,文本对自身的迷恋。
  •     恍恍惚惚
  •     让-吕克·南希,让-吕克·马里昂,又一对分不太清的法国哲学家 。。
  •     这种书看翻译相对看原文的折磨何止十倍
  •     世俗身份的缺席…
  •     好像对这类半哲学半梦呓的理论不再有兴趣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