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503》书评

出版日期:2015-6-6
ISBN:9787513318328
作者:张立宪 主编
页数:317页

天体之迷离(十二星座)

P291:物理学所关注的事物瞬息万变,形而上学关注的抽象概念虚无缥缈,二者都不易把握。而天文星象学的研究对象时太阳、月亮、行星、定星。这些天体高高悬在天上,亘古不变,而且有充分的距离供人冷静地观测。因此,古希腊人把天文星象学视为沟通具象世界与抽象概念的桥梁。古希腊人认为,随着日月星辰围绕世界不断旋转,各个天球之间的摩擦会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可为什么从来没人听到过这种来自天球的音乐呢?哲学家的回答很巧妙:这种天乐是永恒存在的,人们自从降生以来就一直在聆听,所以耳朵就对天乐失去了知觉,如同我们对空气没有感知一样。P298: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带的三百六十度分为十二等份,每份三十度,相当于太阳在一个月中运行经过的距离。作为标记,黄道带上的定星被划分为十二星座组合,这样就形成了黄道十二星座。P301:为什么在白昼时天空中有时会出现月亮。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大约每个月绕行地球一次。因此,在古代天文学的七个行星中,月亮在黄道带中的运行周期最短,约二十九天一个轮回。由于周期短,月亮在黄道带中的移动最为明显。我们经常能在白天看到空中挂着一个半圆形的月亮,觉得匪夷所思。实际上,这就是在月亮在黄道带中周期运行的表现。P304:各黄道星座的日期是太阳在该星座中运行经过的日期。因此,在和某个黄道星座对应的日期区间内,这个星座的光辉正好被太阳所淹没,在地球上无法看到。而夜空中看到的恰好是与之相隔一百八十度的那个星座。……要了解的还有很多,觉得天文学还蛮有意思,继续学习中……

读库 1503

宝宝十四个月三周,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本书在公交车上读完,一周零两天时间。颇觉自豪。路上读书,经历kindle电子书、纸质小本、纸质正常册书,深觉读书形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坚持。而动力,除了枯燥无味的自我激励外,书的内容有趣生动、沉淀有力,更是主要原因。少时做题,太浅显的不喜欢,如同白开水,太深的更不愿做,如同负重登山。只愿意做有一定深度仔细思考后能克服的,如同爬山,山路虽陡险,但山峰可见,也能一路向前。读书亦是。《读库》,就是这样一本“题库”。文字逻辑有条理,内容翔实有乐趣,一旦读上,公交车上的拥挤嘈杂皆与我无关,身无旁骛,自得其乐。以下几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双村记》,记录一位老人对儿时家乡的满满回忆。老人名叫痖弦,台湾作家、诗人。半生随世纪动荡、颠沛流离,童年时家乡的点点滴滴仍记心头,尽诸文字,取用不竭。让人唏嘘感伤。我们在离别时,总觉得再见不会远,在那一刻永不会知竟是诀别。于是故乡成了梦中明月,只能遥望,不可触及。思乡成酒,闻之即醉,泪流满面。最内疚伤心的是拜别父母后,再见竟是黄土一抔。但愿这样的离别再不会有。我小时在农村长大,但母亲管教极严,很少疯玩。虽遗憾但也有美妙回忆。在姥姥家,门口的大场地上放映大幕布电影,姥姥家得天独厚的位置,使我能在厢房顶上看电影。偶尔下去在人群中穿窜,香甜的香烟味道仿佛仍在鼻端。夜晚睡觉躺在土炕上,月光透过大幅玻璃窗倾泻下来,仿佛盖着银色的被子,睡梦中也香甜。风中飒飒作响的树叶,是最自然温柔的摇篮曲。夏天与姐姐一起看自家的杏树,偷懒,上山偷人家的杏吃,怕有药,在半山腰的水渠中冲好久,酸甜中带着丝丝冰凉,回忆中最棒的味道。宝宝是男孩,希望他乐观勇敢,童年回忆中有土有风,有虫有鸟,是快乐的。《超级人工智能之路》,是这期最喜欢的一篇文章。高深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语言诙谐幽默。这样逻辑清晰表述有趣的文章,竟然是翻译而来!“吓尿了”,多次出现,表达对人工智能前景的堪忧和震惊,很好玩儿。超级人工智能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对此文章没有结论,只是描述强人工智能后,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呈螺旋爆炸式增长,迈入超级人工智能的时间可能急剧缩短,及超级人工智能之后,人类的最终走向是什么?谁知道呢,升斗小民的我只担心宝宝今天拉肚子有没有好一点。与《超级人工智能之路》有异曲同工之思想的是《壳中之魂》,表达的是科技日益强大后,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矛盾处境,机器是不是也有人权,人的思想能否独立于肉体存在,若思想独立,是否也是一种永生?但不同的是,《超级人工智能》重点在于科技及其对人类前进道路的影响——毁灭还是永生?而《壳中之魂》则更关注在这个强大命题下,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是如何生存生活的,思想、生活细节纤毫毕现。但在这一天尚未到来的今天,这一切的载体是通过2D动画。导演则是与宫奇峻齐名的导演押井守。有时间找来看看,但能否看得下去是一个疑问。《家长的小升初》,没想到郑州也有小升初,再深入了解下,几乎全中国大地都有小升初择校。规则不同而已。这是不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真心塞。唯有一声长叹,低下头,循“规则”。《上海交大解放日记》,是除了影视作品、正史之外的私史,使解放前后的视图,除了长枪大炮、敌我潜伏外,有了丝丝烟火人间气。作者是一名上海交大学生,记录到50年代。记录了抢购、歌星、被狗咬等等生活细节。看完,真心希望老先生能熬过后面的大动荡。话说,七、八月份的电视剧完全不能直视——全是抗战剧!其匪夷所思,连老爷爷老奶奶都不可思义:这位政委不是已经中枪摔下山崖了么,怎么又活过来了?!《十二星座》使知十二星座的来龙去脉。喜欢这样的文字,类似说明文,但有嚼劲有内容。简单一段话都是大长段的历史。《私人文学史》讲述了五六七十年代的“流行书目”,现在看来竟有些啼笑皆非之感。文字被政治指导,是最好笑的滑稽戏。《丁香花迷雾》从龚自珍一暧昧诗写起,引出女主角顾清太清。将一段风流公案仔细掰扯,越发显得龚先生的面貌不怎么好。好吧,我承认是以八卦心态来读的:哦,原来,写诗好的人品未必好啊《她的美曾使我疑惑》,细数了一路看过来的名著影像。文章提到的有些没听说过,是我孤陋寡闻吧,比如文章末尾提到的“郁冬的《露天电影院》”。心下想:哦,原来文字也可以这样写啊——只为抒发胸臆,来龙去脉未必要交待清楚。大概作者与编辑的意思是看懂的一看就懂,看不懂的也不是知音。愿意去懂的也有成为知音的可能。《读库》,就是这么任性自然,嗯。

快与慢

双村记:王庆麟先生关于故乡的回忆。每个人的故乡是心底最朴实柔弱的地方。关于儿童的记忆,关于家人的温情以及地方风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铺设人一生生长发展轨迹。关于母亲和故乡的文字,多少都不显得累赘,凝重的文字背后寄托着作者的乡愁。超级人工智能之路: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预测比我们想象得更惊人。然而,这些又不是科幻,而是基于现在发展规律以及伟大的科学、思想家合理范围内的预示。在各种因子的驱动下,似乎有关人类或灭亡、或进步乃至永生的创世纪般的变革,无法避免。这种前提下,我们也无可奈何。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家长的小升初:更多的是一种白描的说事,揭示的社会现象在阅后引人遐思。上海交大解放日记:名字取得有点讨巧,其实侧重点不是在解放。而是解放前社会剧烈变动下,大学里的所见所闻,对于这阶段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壳中之魂:本书最佳。也见识了真正大师级的“影评”是怎么写的。看完此文,立即对押井守中有关集体与个人,人类与科技、社会发展的阐释产生浓厚的兴趣。私人文学史(续):有点戏谑的阅读体验。不同时代的不同图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幸好有人记录和思考。丁香花迷雾:起步八卦,却是对顾太清和龚自珍所处时代以及周遭的客观描述。旁征博引说明一个问题。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十二星座:读后感觉有点晦涩,如果有更多的天文地理知识作基础就更好理解了。

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503》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一份辞职申请传遍大江南北。没有想到,此新闻事件主人公,居然是儿子马骁的心理课老师——我怎么感觉世界那么小呢。马骁说,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只是七年级有心理课,安排在每次考试之后,即便顾少强老师不走,他们的心理课也结束了。顾老师在最后一课布置的作业是,给两年后参加中考的自己写一封信。的确,小升初不过是未来中高考的前戏而已。进入初中这一年,马骁的成绩与名次如坐过山车,跌宕起伏,心理辅导必不可少。我与马骁延续了小升初期间的习惯,马氏语文仍不时开课。《家长的小升初》一文,从构思、选材到写作、修改再到投稿、发表,他全程见证乃至参与,这本身就是一堂鲜活的语文课。在各个环节,我与他交流互动,希望对他作文有所启示。比如拿刊稿与原稿比照,找出不同之处,分析修改思路。收到此文的稿费,我对马骁说,专款专用,这笔钱就用于他下学期的学费。我对别人戏言,经历了儿子小升初,写完《家长的小升初》,我成了半个专家,可以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家长们开个讲座了。此文是我非虚构写作的练笔。近年的阅读经历里,印象深刻的是彼得•海斯勒的几本书,我也因此找到了随后写作的方向与方法。《读库》此前刊发过他的六篇文章,即“0702”的《胡同儿因缘——一条北京小巷的生生世世》、“0704”的《遍走长城》、“0706”的《中国的速成城市》、“0803”的《幸运之轮——中国学车记》、“0805”的《再访河流》、“0902”的《主场作战》,颇有指导意义。在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落幕之际,老六说,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读者欠看的好书太多,编者欠出的好书太多,作者有待去挖掘的世界级选题太多,生存空间和成长余地都大得惊人,无论如何不应该懈怠或绝望。在八周年读者现场会上,他说,虽然当下拥有的记录手段最多,但产出却是最少的,这个靠他一个人做不了,需要借助大家的自觉。对此,我深有感触。比如《出梁庄记》里的这句话:“河南有许多出去打工的人都把家里的男孩子送到登封学武术,这已经成为一种解决孩子留守问题的重要途径。登封那边的大部分武校也‘因势制宜’,开设了专门的低龄寄宿班。”作者梁鸿一笔带过,我读来却浮想联翩,不禁手痒,甚至为这个创作计划命名为“留守少林”。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至今还没有行动。郑智化说过,“如果我注定要为这块土地写歌,那我必须从自己开始写起”,那我就从小升初着手吧。转引《读库1503》几段话:有个童年玩伴告诉我,公社化之后,没有柴火煮饭,他们一些年轻人被指派晚上去扒坟,把坟地里的棺材板拿出来当柴火烧。扒坟的人夜里能领到两个馍吃。都不挖本村的,去别的村子挖。别的村子在夜里来这边挖,他们也不好意思制止。他说:“我从来没有动过死人身下睡的那块板儿。”我问他怕不怕,他说:“那有啥可怕的。大队让做就做嘛。”修水库、修路的时候,把墓园里的石碑、碑楼的砖头都拆了,拿去铺路。把自己祖宗的碑拿下来时也不敢说不,做工时记得家里的碑的样子,铺路时尽量把碑面朝下,不想让上面的字磨坏了。有的人家的碑面铺路时朝上了,还会夜里偷偷去挖出来,重新朝下铺好,再记上路段,知道自己家的碑被铺到哪个地方了。拿去修水库的墓碑会拜托人家把碑面朝上砌进去,等到水面下去时,还能把碑露出来。他们想办法把碑文抄下来。我回去时,他们有的把抄下来的碑文给我看,我听了很感动。在那么艰难的时候,人们还是有最后的道德伦理意识在坚守,闪烁出人性的微光。刚回乡时,觉得我的村子已经不在了。和乡亲们说说话,觉得村子还在,很多老规矩、老传统还在心里。村子的老精神还没有被破坏。河南是非常苦难的,河南比中国还像中国,换句话说,河南比其他省份更像中国。河南人非常老实,安土重迁,一切都是家里最重要,出了门都跟假的一样,回家才是真的。国军中,河南人在部队里很少当到连长以上的,因为家里没饭吃就出来当兵,等到家里稍稍好一点就回家了。很少一出来吃军粮几十年,他们一般比较顾家。湖南就不一样,湖南人出来都是大官。曾国藩时代有湘军,湘军的基础一直到我退役之前还在台湾军中存在。湖南的将领最多,湖南人当兵出来,就一直做。我们河南人呢,出来以后好不容易熬到班长、排长,等到家里旱灾过去、蝗虫过去,就回去了。回去以后,过几年又闹灾荒,又出来从大头兵干起,一直上不去。抗战胜利后,河南的乡绅和一些知识分子组织一个请愿团去中央哭诉,说不要再课河南人太高的田税,因为河南人太苦了。河南不是南方的“客租制”。客租制是我的田租给你,不管今年年景如何,你要给我规定的多少粮食当租金。河南不是这样,河南是见了粮食之后,大家二一添作五来平分,叫“分场”。今年没有收成,那你也没有,我也没有。地主交国家的粮、纳税,佃农不用,而且佃农可以把田里的杂草、秸秆等带回家用,地主不拿,所以佃农和地主的关系在河南省是不错的。孙中山跟袁世凯谈过一晚上,关于平均地权如何如何、佃农受到欺负等等,袁世凯听不大懂,因为袁世凯是河南人。我们到了佃农家都是大爷、大奶地叫,就跟亲戚家人一样的。地主的孩子也不是少爷,没有那一套,不像鲁迅写的《故乡》里那样。那时的地契都非常简单,只是写东边是谢家,北边是梁家,没有精确的测量。但一定有一条是:挖出老东西来要上交,否则要吃官司。(以上三段:痖弦《双村记》)战争给予了很多人的人生以意义,在“二战”结束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消化、理解,甚至以各种文化形式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口中说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我们真正想要记住的,并不仅仅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还有战争带给人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它所激发出来的人类的同情心、正义感、牺牲精神、创造力。伴随着无数生命的逝去,战争同样带给了幸存者生存的意义。在死亡面前,人类得以挖掘出自己在和平时期从不曾显现的另一面。(洪韵《壳中之魂》)文学史上有种现象,许多小说都有个从口头到文字的过程,先是说书人唾沫飞溅地给大伙儿讲,当然是随心所欲,或偷工减料,或添油加醋,全看他说书时的心情。他讲的这些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于是擅长舞文弄墨的文人不禁技痒,将其加工整理成文字,出版发行,得,一本千古名著就这么应运而生啦,《水浒》、《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这当然是因为当时纸张印刷不易,那些故事没经过大家口口相传证明其市场,谁也不敢随便付印。(孙玉祥《私人文学史(续)》)


 读库1503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